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碟影频现(1)

阿诺德首次发现飞碟

肯尼斯·阿诺德是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城一家灭火器材公司的老板,也是一位民航飞机驾驶员。他本来籍籍无名,但1947年发生的那起人类首次目击UFO事件,令他成为当时的一位风云人物。

1947年6月24日下午2时,阿诺德驾机从华盛顿麦哈里斯机场起飞,去搜寻在卡斯开山坠毁的一架运输机。当他飞上莱尼尔峰上空3500米高度时,突然看到正前方空中闪过一道奇异光源。

阿诺德从未见过如此强光,他仔细观察那道光源,发现竟是9个圆盘状发光体,正排成两列梯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跳跃方式从贝克山方向往南高速飞来。

阿诺德事后形容这些飞行物“像馅饼碟一样扁平”,而且飞行时能够随意转向,“就像碟子掠过水面”,他暗暗估算这些圆盘状发光体的飞行速度不低于1900千米/小时。“我发现类似鸢形的闪光物,它又像碟盘一类的器具。我用望远镜看到它以每小时1900千米的速度疾飞而过……”

这次空中奇遇经各大媒体报道后,很快就在全球传播开来,“飞碟”一词随之首次面世,阿诺德的大名也风行一时。人们将这次事件定性为一次起源事件,它就像引起连锁反应一样,世界各地随后相继报道了数百起目击飞碟事件。这些或真或假的新闻将飞碟描绘成碟盘形、草帽形、圆锥形、雪茄形、蘑菇形、菱形、轮胎形、球形,甚至三角形、五星形等。

大部分飞碟目击事件都发生在美国,美国空军对这一系列突发事件措手不及,引发了美国民众的极大不安。于是,美国空军在1948年制订了“迹象计划”,首次由官方着手调查此类事件。在“迹象计划”中,飞碟被称为“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意为不明飞行物体,缩写为UFO。

从此,UFO进入人类视线,UFO时代正式开始。

神秘的USO:幽灵潜艇

UFO,很多人都听说过,那么USO是什么呢?简单地说,USO就是活动于海洋之中的不明潜水物。它们经常出没于辽阔的海洋之中,在这些不明潜水物中,最经常出现的就是潜水艇--幽灵潜艇。美国与苏联曾经耗费了大量财力和军力,追踪搜索它们,然而几十年过去了,依旧一无所获。

幽灵出现

USO最早被人们发现,是在19世纪初。英国货轮“海神”号航行到几内亚湾附近海域时,突然遇到了一个说不出来到底是什么东西的怪物。据船员描述,该怪物体型庞大,周身发出炫目的光芒,悄无声息地漂浮在“海神”号前面不远处。当“海神”号驶近怪物时,怪物好像有意躲开似的,庞大的体型竟然轻飘飘地落在水面之上,没有溅起一点浪花,然后无声无息地消失在水底。“海神”号上的船员个个目瞪口呆,许多年后仍然对此记忆犹新。

到了19世纪70年代,又有船只看到过类似的不明怪物。当时,荷兰船只“珍·恩”号航行在太平洋上。突然两个不明飞行物出现在“珍·恩”号上空,伴随船只航行。这两个不明飞行物一个发出耀眼的光芒,一个则不发光。跟随了一段时间之后,那个发光的怪物发出了一阵剧烈的响声,同时伴随着强烈的闪光,之后落在水面上消失不见了。稍后,另一个也突然消失了。船员们目睹了不明飞行物出现和消失的过程,但当他们回国后向别人讲述时,却没有人相信他们,认为他们不过是跟大家开玩笑。

整个19世纪,有许多这样的报道,报道中描述的不明潜水物无论外形,还是它们的出现和消失都大同小异。那时候人类的科技还不发达,飞机、潜艇等都尚未问世,这些不明飞行物显然不是人类的作品。

二战中的幽灵潜艇

有好长一段时间,很少再有不明潜水物的报道。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明潜水物又开始频繁出现,并且频频出现在战场上。与19世纪不同的是,这时出现的不明潜水物与人类制造的潜艇非常相似。

1942年6月,太平洋中途岛,日本联合舰队和美国的航空母舰“小鹰”号战斗群鏖战正酣,一艘神秘的潜艇突然出现在战场上。这艘潜艇只是观战,不参与任何一方。当交战双方以为它是敌方潜艇,展开攻击的时候,这艘潜艇就在人们眼前突然消失了。之后美日双方在马里亚纳群岛激战时,这艘神秘的潜艇再次出现,同上次一样,它两不相帮。而且,当一艘日本舰艇中弹起火之时,这艘潜艇驶入战场,救起了许多日军官兵。奇怪的是,在整个救援过程中,被救的官兵没有看到一名艇员,只有喇叭里的一个声音指挥着他们。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情报部门专门就此事成立了专案小组进行调查,但是没有任何结果。当时拥有潜艇的国家,都否认出现在战场的那艘神秘潜艇是自己所有。根据被救日军官兵所述,那艘潜艇所使用的科技要远远超过人类当时的科技水平。

追踪幽灵潜艇

二战之后,许多国家看到了潜艇在海战中的作用,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研制常规潜艇和核潜艇。其中,无论从规模还是科技水平来看,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都是遥遥领先的。但是美苏知道,无论他们的潜艇如何先进,与那艘幽灵潜艇相比,都是差之千里的。为了能够获取和借鉴幽灵潜艇的先进技术,美苏两国展开了一场搜寻幽灵潜艇的竞赛。

美国海军制订了搜寻幽灵潜艇的计划,出动了太平洋舰队几乎所有的舰只和飞机,在南太平洋海域进行了反复搜寻。苏联海军也不甘示弱,出动了大批飞机舰船,对大西洋、太平洋进行了仔细搜索。整个搜索行动持续了一年有余,结果一无所获。而且,在搜寻过程中,两国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分别有两艘和三艘潜艇失踪。

美苏并没有放弃对幽灵潜艇的搜寻。1990年,北约正在北大西洋进行军事演习,突然有人发现幽灵潜艇出现。参演的军舰立即中断了演习,投入了猎捕幽灵潜艇的行动中。这些军舰向幽灵潜艇发射了大量的鱼雷和深水炸弹,令人惊奇的是,所有的炸弹都无法靠近幽灵潜艇。而且,这些军舰上的雷达、声呐等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奇怪地失灵了,直到幽灵潜艇消失才恢复正常。

海底来的神秘访客

美国圣塔卡他林那海峡是个非常神秘的地方,这里海水极深,据说深度要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当地很久以来都传说有从海底飞出的不明物体。来自加利福尼亚的UFO研究者普林斯顿·丹尼特每年都会来到这个海峡边待一段时间,希望能够目睹来自海底的飞行物。可惜的是,好几年都未能如愿。1992年的一天,正在观测的丹尼特突然看到几百个不明飞行物从海面上钻了出来,然后向远处的山脉飘去。丹尼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又无法否定眼前的事实。同年的6月14日当地又有人看到几百个圆形物体飞出海面,冲向云霄。目击者把这一事件报告了当地警察,警察通知了美国海岸警卫队指挥中心,但最后也没有任何结果。

加拿大新斯科舍镇是一个很小的镇子,只有几百名居民,此前这个小镇籍籍无名,就是因为一起USO目击事件而出名了。1967年10月4日临近子夜,当地的许多居民看到海面上有四个橙色光斑盘旋在空中,这些光斑有规律地闪烁着,有时还发出一些强光。不久,它们突然冲向海面,在海面上漂浮了一段时间,之后消失不见了。当地居民以为是失事的飞机,他们报告了加拿大官方。官方询问了军方,但军方否定当地有飞机在训练,也没有飞机失事的报告。官方组织了警察和海军潜水员在“失事”海域搜寻,但最终也一无所获。

为了弄清楚这件事,官方对目击者进行了调查。许多目击者指出,那四个光斑落在水面上时十分明亮,他们可以确定那个物体直径至少有20米,高度有3米,形状像一只碟子。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官方认为那不是一架飞机,应该是一架飞碟似的飞行器。之后当地又有人看到那个物体从水中冲出,飞向天空,还用手中的摄像机拍到了它飞出水面的整个过程。

令人叹服的动力科技

许多目击者描述的USO都有着极快的速度。要知道,在水中航行和在空中飞行是完全不一样的,水的阻力要远远大于空气的阻力。可是,这些USO是如何克服强大的阻力的呢?有些科学家认为,USO可能使用电磁动力。因为电磁动力可以让潜水艇在水下以极快的速度航行,而且船体周围形成的电磁场能够极大地减小水的阻力。美国曾经实验过这样一艘电磁潜艇。因此,神秘的USO可能以电磁做动力。

1904年,一艘货船航行在海面上,突然货船上空出现了一艘碟形飞行器,从飞行器中发出一种神秘的光雾,光雾笼罩着货船。船长突然发现,货船停止了移动,船上的罗盘疯狂地转动,整个船好像都被磁化了。船长试图让货船离开这团光雾,然而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直到这个飞行器飞走,光雾消失,货船才恢复正常。

1969年,正是冷战时期,一艘美国军舰正巡航在南极洲附近的洋面上。突然,船员们看到从南极洲千年冰冻的冰层中冲出一艘巨大的潜水艇,直入云霄。美军人员以为是苏联制造的怪物,立刻命令全船进入战斗状态。这时,船员们突然发现,船上所有的电子设备全部停止了工作,军舰失去了动力,直到那艘潜艇消失在空中。

根据遇到过USO的船员描述,这些USO出现时都伴随着强大的电磁场,人们可以确定,它们正是以电磁做动力,才能够在水中和空中驰行。

USO中的航母

航空母舰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类的战争形式,它既可以在海面上开炮攻击敌方舰船,又可以从甲板上起飞战机,从空中攻击,使传统的平面作战进化到海空一体的立体作战时代。而在USO目击报告中,许多人也看到过USO中的航空母舰。

1960年,阿根廷海军正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部1000千米海域演习,突然发现不远处海中出现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物体。这个物体体型巨大,长条形,黑色的外壳,隐约两面还有舷窗。开始他们以为是美国海军的潜水艇在监视他们演习,但突然发现这个物体竟然自动分体,分成了几个小的物体,这些小的物体同时飞离海面,冲入空中,消失不见了。当时参与这次演习的苏军观察员写了一份目击报告交给了苏军高层。苏联海军司令员对此高度重视,指示当时驻扎在阿根廷基地的海军进一步调查,一定要弄清是不是美国人的飞行器。但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那不可能是美国的。也有人认为,飞离的几个小物体会不会是由潜艇发射的鱼雷飞出了海面,这个观点也被否定,因为当时各国潜艇还都没有能够同时发射六枚鱼雷的技术。

面对神出鬼没的USO,许多人并不相信。有人认为,那些物体不过是海中生活的巨大的鱼类而已;有人认为这些USO是来自外太空的生命制造的;也有人认为,这些USO可能是生活在海底的智慧生命的杰作。说法纷纭,莫衷一是。

USO到底是什么?海底是否生活着智慧生命呢?现在谁也不知道。

奥罗拉小镇的百年困惑

100多年前,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奥罗拉小镇籍籍无名,但自从1879年发生过一次奇异的空中事故后,这座小镇即名扬天下。什么样的空中事故使奥罗拉小镇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传闻还是事实

据说,1897年4月17日清晨,奥罗拉镇郊沃斯城堡的上空,出现一个巨大的银色雪茄形飞艇。人类的第一次飞行即莱特兄弟首次试飞是在1903年,在此6年前,人们尚不知如何上天。那架雪茄形飞艇似乎突然失控,直直撞向普洛克特法官农场里的一架古老风车。

这次事故引来了许多当地人围观,很快,他们在残骸中发现了一具身材瘦小、严重变形的生物躯体。威姆斯是当地的美国陆军通信官,也是天文学专家,他认为不明尸体是飞艇上的飞行员,来自火星。这具尸体被当地人按基督教的仪式安葬在小镇墓地,上面盖有一块小石板,那架飞艇残骸则被扔到附近的一口井里。

两天后,《达拉斯晨报》报道,坠毁的飞行器里有绝非地球生物的不明尸体。这一消息公布后,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有人认为这是UFO,是外星人的尸体,有人则认为这是个精心策划的骗局,沸沸扬扬的争论在当时根本没有结果。

76年后的调查取证

1973年,国际UFO组织创始人之一的海登·海威斯带领研究人员来到小镇。他的调查方向分为两部分:一是当年的目击者,二是飞艇坠毁的证据。

研究者吉姆·马尔斯说:“1973年,我采访了当时还健在的三位居民……”其中一位罗比·汉森认为是骗局,而另外两位目击者却持相反的看法。马莉·伊万斯记得当时确实有物体坠毁,但父母不让她去。查理·史蒂文斯在事发时只有10岁,也亲眼看见有个尾部冒烟的东西划过天空,随后传来了爆炸声。第四个对象为调查带来了希望。罗雷·欧茨并不是现场目击者,他大概是在1945年才搬到这里定居的。他让人清洗了那口塞满了金属碎片的水井,但在其后饮用井水的12年里,他患了严重的关节炎,欧茨推测,可能是井里的飞艇碎片产生了辐射,遂用一块厚厚的水泥板将井封存起来。

UFO研究者们只得将目光转向普洛克特法官的住宅,在这里他们发现了一块奇怪的金属残片。研究者约翰·舒斯勒回忆说:“1973年对这一物体进行了两次测试,分析表明它埋在这一地域已经很长时间了。后来,当切入金属内部时,发现它是由95%的纯铝和5%的铁组成的。在铝中溶解5%的铁是绝对不可能的,两者不会以这种方式结合。通常情况下,这种现象的发生概率不到1%。而且当有铁时,一般都会有锌或其他杂质金属。但该物体却截然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它不是出自地球?舒斯勒无法准确回答,只能判断金属残片是在十分精密的实验室里,运用超纯的提炼技术制造出来的。

不愿放弃的研究人员又开始寻找当年埋葬那具不明尸体的墓地,他们终于在一棵百年古树下找到那块小石板,上面似乎还刻着一艘飞艇。这时,金属探测器上发出了与从坠毁现场挖出金属碎片时一样的声音,就连分贝也一样。“共同UFO网络”的前任国际主管沃尔特·安德鲁斯认为两者之间肯定存在某种联系。于是,他们向小镇墓地委员会请求挖墓,但这一要求很快被驳回。失望的研究者没过几天就发现有一段20多厘米的管子被插入墓地,似乎有人已经挖走了什么,就这样,他们取得最直接证据的机会也没有了……

2005年,海登·海威斯再次来到奥罗拉镇。昔日埋葬飞行员的墓穴难以辨认,只有一块1976年竖起的标记牌表明这里似乎曾发生过什么,那口被封存的水井上面也盖了小屋,还用围栏围起。他说:“直觉告诉我,我们正在接近真相,那里肯定有名堂。但我们却不能接近它,因为那些竖起的围栏,还有封灌的水泥,封住了下面的证据,或许也同时污染了周围的土壤,造成今天植物无法生长。如果有可能挖掘,无论挖出什么,或许都会揭开这个传闻的真面目。”

谁制造了通古斯大爆炸

20世纪初,俄罗斯通古斯河畔发生了一次特大爆炸。这次爆炸让超过2150平方千米内的6000万棵树尽数倒下。其破坏力几乎相当于1500万吨至2000万吨TNT炸药。罕见的天灾在一个世纪之后让人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震惊世界的通古斯大爆炸

那是1908年6月30日早上7时15分左右,一个亮度和太阳相仿的巨大火球快速划过贝加尔湖北部上空。7时17分,火球轰然落在北纬60°53′09″、东经101°53′40″,俄罗斯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稍后的冲击波将附近650千米内的窗户玻璃震碎,气温骤然变得灼热烤人,爆炸中心地带草木被烧焦,70千米以外的人也被严重灼伤,一场意外的大灾难正在降临俄罗斯。事发后几天,通古斯地区方圆14480千米的天空,都被一种阴森的橘黄色所笼罩;英国伦敦的许多电灯熄灭;欧洲许多国家的人们在夜空中看到了白昼般的闪光;甚至在远隔重洋的美国,人们也能感觉到大地在抖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欧洲和俄国西部如同出现极昼现象,夜空大亮,屋里的人甚至在晚上不必开灯都能看报。人们把这次震惊世界的爆炸称为“通古斯大爆炸”。

爆炸之后的若干年,各国科学家纷纷到通古斯河畔调查起因,先后在那里发现了3个与月球火山口相似、直径为90米至200米的爆炸坑;一片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被冲击波击倒,至少30万棵树呈辐射状死亡;有些地方的冻土被融化变成了沼泽地。他们还发现爆炸地区土壤被磁化;1908年至1909年的树木年轮中出现放射性异常;某些动物出现遗传变异。据伊尔库茨克地震站的研究人员测定,这次奇怪的爆炸能量,相当于1500万吨至2000万吨TNT炸药,是30多年后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的1000倍。

如此巨大的破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些发现在向人们隐约提示着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提出了近百种假设,几欲揭开这个世纪之谜,但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能经得起科学论证与推敲的构想出现。

陨石撞击说

“通古斯大爆炸”事发之时,当时的沙皇俄国无力调查。一直拖到1921年,苏联矿物学家莱奥尼德·库利克才率领考察队两次踏入爆炸区。第一次库利克在通古斯河附近发现几十个平底浅坑,开始调查可能受到陨石撞击的痕迹,后来他向苏联政府建议陨石上的铁可能用于工业,这才取得了调查资金和支持队伍。1927年,库利克带领调查队进入通古斯一带,这次他们进行了空中勘测,终于找到了爆炸点,发现爆炸破坏面积达2000多平方千米,爆炸中心的树木并未全部倒下,只是树叶被烧焦,靠近爆炸中心的少数树木枝皮尽脱,大多数倾倒的树是向爆炸中心相反的方向倾倒。这一地区的树木生长速度也加快,年轮宽度由0.4毫米至2毫米增加到5毫米以上,而且驯鹿都得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枣癞皮病等奇怪现象。虽然这次没有找到中心陨石坑,但库利克仍初步推测,通古斯大爆炸可能是由一颗庞大的陨石在快速运动中,与大气摩擦后,充分燃烧分解后引起的。后来库利克又两次到达此地,但未等他继续有更深入的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便开始了,库利克中断了考察,投身战场直至牺牲。

库利克对通古斯爆炸的多次调查,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与兴趣。原苏联科学家法斯特用35年时间拼出了该区域内被毁树木的详解图,根据此图,科学家们推算出这片原始森林当年是被一个自西向东飞行的、不低于1000万吨TNT当量的天体在距地面6000米高空爆炸所毁。意大利核物理学家也用重同位素法测试出,1908年被击毁的冷杉,其微量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年份的含量,而这些微量元素不可能源于地球。科学家们由此推断,通古斯大爆炸可能与陨石有关。

为了考证库利克的“陨石撞击说”,美国科学家后来在实验室里用计算机模拟出了陨石高速撞地引发的大爆炸真空效果:当一块直径约60米的陨石以45°角撞向地球时,由于与大气的剧烈摩擦,使其充分燃烧和分解,恰好在距地6000米的高空处爆炸,冲击波扬起的地面尘埃高达大气外层,反射回的日光恰好解释了当年通古斯周边地区的白昼般的夜空。这个实验几乎接近微缩实况,但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所有的实地考察在通古斯爆炸区都没有发现陨石残骸和中心陨石坑。

库利克的“陨石撞击说”与后人的验证虽然看似有理,但科学家们仔细观察过现场那几十个平底浅坑,最大一个浅坑直径足有45米,人们从这里将钻头打入22米深的土层中探测,却连一块陨石碎片也没能找出来,更别说找到像美国亚利桑纳州那样的大陨石坑,这个现象使人们不得不寻找其他的爆炸原因。

由热核爆炸到外星飞船说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在日本广岛上空550米处投下了震惊世界的原子弹。1945年12月,苏联物理学家卡萨耶夫在战争结束后访问日本时亲临广岛废墟,猛然发现这里与通古斯大爆炸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爆炸中心受破坏,但树木直立而没有倒下;如爆炸中的人畜死亡是由核辐射造成的;如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形相同,只是通古斯的要大得多。特别是通古斯现场的那些枯树林立、枝干烧焦的照片,看上去与广岛极其相似。卡萨耶夫由此联想到通古斯大爆炸难道是一场热核爆炸?这个想法令他激动不已。第二年,卡萨耶夫不仅肯定了这是一场热核爆炸,还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大胆推测:通古斯大爆炸可能是由一艘外星人驾驶的核动力宇宙飞船在降落过程中发生故障而引起的坠毁事故。

这个推测立即引起一片哗然,很多支持者证明,通古斯地区驯鹿所得的枣癞皮病与美国1945年在新墨西哥进行核测验后当地牛群因受到辐射引起的皮肤病十分相似;而通古斯地区树木生长加快,植物和昆虫出现遗传变异等情况,也与美国在太平洋岛屿进行核试验后的情况相同。支持者之一的索罗托夫甚至推测该飞船来此是为了能在贝加尔湖取得淡水。

20世纪50年代末,一些科学家先是对收集到的通古斯爆炸区的泥土进行高度放大,竟然发现有球状硅酸化合物和磁铁矿。其中有些磁铁矿颗粒粘成一串,有些甚至钻进了透明的硅酸盐颗粒里去。科学家们当然知道,这些颗粒只有在极高温度下才会黏结起来,也就是说,它们很可能是当年大爆炸的遗留物。后来,科学家又在通古斯地区的地下和树上,发现了成千上万颗亮晶晶的、含有钴、镍、铜和锗等金属的神秘小球,这些小球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如果把这些奇怪的发现都与通古斯大爆炸联系起来,那么,卡萨耶夫的“外星飞船说”是不是增强了说服力呢?善于联想的科学家自然而然有了新的整套推测:假设当年有一艘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抵地球,在将要进入地球轨道时,飞船推进舱突然发生故障,飞船不得不减速但依然继续前进。到了30日清晨进入印度洋上空,飞船减速后大约只有3200千米/小时左右,这时飞船的防爆外壳由于与大气剧烈摩擦,温度迅速上升到2760℃,使整个飞船看上去成了一团巨大火球。最后,当它勉强坚持到西伯利亚中部的通古斯上空,终于因核燃料舱的最后一道防护壁被熔化而爆炸。这艘太空飞船顷刻间化成了灰烬。

在“外星飞船说”提出以后,一个重要支持者--后来的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宇宙博物馆馆长、“通古斯宇宙现象”基金会主席尤里·拉夫宾又有了新的证据。

拉夫宾曾对一个叫波利古斯的小村庄非常关注,他了解到从宇宙发回的照片显示,这一地区有异常现象,似乎有某种东西坠落在此地。后来他经过认真考察,在附近距通古斯爆炸中心250千米的小土丘上意外发现了其中一块“硅化铁”,另一块“硅化铁”大约相隔70千米。拉夫宾惊喜过望,他知道,自己手中这块含有氖、氙、氩三种气体的“硅化铁”根本不可能在地球环境下形成。

那么,这些奇异的东西是来自哪里呢?拉夫宾在自己的研究报告中称,这些“硅化铁”毫无疑问是外星飞碟的残片。在这些像鹅卵石一样的“硅化铁”上还刻有整齐的图案,看上去如同象形文字。拉夫宾首先能确定的是,这些图案不可能自然形成,而是“手工”制成。但人类使用最强大的激光仪器也只能在“硅化铁”上留下轻微痕迹,根本无法留下整齐而深刻的印迹。难道这些如同象形文字的图案不是人类所描绘?这奇特的硅晶体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信息呢?拉夫宾推测,它会不会是外星飞碟的“黑匣子”残片?

以上种种证据与推测虽然未能最终使“外星飞船说”成为定论,但从目前流传的几种说法中,能明显看出来许多支持者都倾向于此。

延展而出的陨石撞击说

“外星飞船说”提出以后,反对者的声音也此起彼伏,有的学者坚持库利克的“陨石撞击说”,有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其他说法。

原苏联科学院院士彼得洛夫提出“彗星撞击说”。彼得洛夫认为,当一颗来自太阳系遥远地方、由稀松雪团组成的彗星以每小时4万千米的速度冲破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时,由于摩擦产生了过热的气体。这种气体一接触地面,就发生了相当于数颗原子弹破坏力的巨大冲击波,由于彗星很快便蒸发完了,所以地球上没有留下任何残骸作为“物证”。

研究通古斯爆炸30多年的物理学家戈纳迪·贝宾更进一步,提出可能是水和碳构成的冰质彗星引发。贝宾说,库利克曾在日记中记载,说找到部分覆盖着泥煤的冰状物质,“他试图寻找传统意义上的陨石-石质或铁-石构成的陨石,但这只是梦想,因为一切都已经融化了。”贝宾认为,对于来自远方的彗星来说,地球就是一个烧得炽热的煎锅。彗星在飞临地球时迅速融化并发生了爆炸。这个说法可以从爆炸发生20年后找到的浓缩冰里含有可燃性气体中得到论证。

中国刑警学院法医系赵成文教授也利用自己研究和分析各种爆炸现场近30年的经验,对通古斯大爆炸之谜提出了一个类似概念--“冰核流星体”。

赵成文认为,通古斯大爆炸的最大疑点就是爆炸点特别巨大、分散,但却找不到造型客体。在各种物质中,能够来去不留痕迹的只有气体和液体。但单纯的气体和液体,又无法冲击出有形体的地坑。那么,既有硬度又易消失的物体就只能是冰体。正如极地的冰层在高速旋转的钻头的摩擦下会发生爆炸,天外来的冰体在高速射入地球大气层时,遇到氧气也自然会发生爆炸。

冰核流星体也可以称为冰彗星,它可能来自银河系。根据爆炸能量、声响范围,人们可以推算它的体积、质量及形态。造成通古斯大爆炸的冰核流星体原来可能是球形,后来变成了管状,在改变了运行轨道后,进入了太阳系。冰核流星体因为没有重力加速度,运行速度不够,而且还缺少氧的助燃,所以在太空中没有自爆。当它进入地球的引力范围时,就等于按动了定时引爆装置,通古斯大爆炸于是发生了……

1965年,三位美国科学家认为大爆炸可能是从太空降到地球来的一种反物质“反陨石”造成的。他们明确指出半克“反铁”与半克铁相撞,就足以产生相当于在广岛爆炸的那颗原子弹的破坏力。1973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两位科学家杰克逊和莱伊安认为“通古斯大爆炸”是由微型黑洞天体的强大引力所造成--“小型黑洞是在冰岛和纽芬兰岛之间大西洋某地区穿过地球”。但“黑洞撞击说”由于缺少足够的证据响应者并不多。还有近期提出的“行星撞击说”,支持这一观点的科学家们用桑地亚国家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红色风暴”--世界上运算速度第三快的超级计算机进行了一次模拟,模拟过程详细展示了一颗小行星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过热气体不断扩散形成一个超音速气流……

细数这次大爆炸的猜想,差不多有近百种。科学家们总想弄清当年那场天灾的起因,但不管多么完美和离奇的设想,最终都经不起进一步的研究推敲和细节考证。设想在不断破产,设想也在继续产生。

月球上的二战轰炸机

一架“二战”时期突然失踪的轰炸机出现在月球陨石坑中,而另外四架竟然在火星空域编队飞行。美国轰炸机怎么会出现在月球和火星上?难道它们被外星人劫持了?

50年前的失踪事件

这五架格鲁门轰炸机都隶属于美国海军航空兵19轰炸机大队。1945年12月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硝烟散尽,这五架轰炸机奉命从佛罗里达州的芬德代尔堡基地起飞,飞往大西洋海域巡弋。那天天气晴好,万里无云,大西洋上空也没有任何影响飞行的气候异常。一路上都相当顺利,轰炸机上的成员保持与基地的联系,不时报告飞行的具体情况。可在飞机飞到百慕大海域时,突然一切联系中断。中断时间是当日的下午17时,此后就毫无声息。失踪前五架飞机均未发出任何求救信号,失踪后也没有留下任何失事的痕迹。

地面指挥所迅速派出当时最先进的马丁水手巨型水上飞机飞往失踪海域,希望能够找到这五架轰炸机,然而不幸的是,派去的这架飞机不但没有找到失踪的飞机,自己也消失不见了。19时04分,芬德代尔堡空军基地突然从无线电中意外收到轰炸机发出的专用求救讯号,只是讯号十分微弱,信息杂乱,而且也未报出失事的具体方位,搜寻救援无法着手。此后就再也没有这五架飞机的消息了。没有办法,这五架飞机都只能做遇难处理,记载在空军的航空日志上,而机组人员的名字也登记在了失踪人员手册上。

50年过去了,几乎没有人还记得这失踪的五架轰炸机,谁也没想到它们竟然会再次出现,而且出现在遥远的火星和月球上,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50年后再现于世

发现飞机在火星空域飞行的是美国天文学家芬德·路丁博士。他是火星研究专家,也是美国航空管理局的火星探测项目专家。他在用天文望远镜观测火星时,突然发现四架飞机在火星空域呈密集编队巡航,当他拉近焦距时,吃惊地发现这是50年前失踪的五架格鲁门轰炸机中的四架,而且他还清楚地看见了机身上的美军军徽。他通过计算机自动跟踪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飞机的飞行时速竟然高达4万千米/小时。他认为这些飞机当年可能是被外星人劫持了。

路丁博士认为这是自苏联在月面陨石坑发现美国轰炸机以来最让人激动的天文发现。

1987年苏联的探月卫星传来的图像显示,在月球背面一处陨石坑边停泊着一架美国格鲁门轰炸机,但当半年之后卫星再次飞临该地域进行搜寻时飞机竟再次消失。据此苏联科学家推断,该架飞机并非永久停放在那个地方,而且还在活动,而能够做到这样的只可能是外星人。

对路丁博士所谓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提出了质疑。有些人还认为,这个事件不过是路丁博士设计的一个骗局,而路丁博士所出示的电脑图像证据也不过是假造的。但路丁博士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说:“对这些质疑和批评,我早已预料到。这对我没有任何影响,我相信我看到的东西。唯一的问题是,这些飞机是怎么飞到火星的?”

对这个问题,路丁也有自己的解释。他认为就像人类要考察月球,如果人们需要某些标本,可能只需要释放出一些探测器,这些探测器飞到月球上取回标本就行了。这些失踪的轰炸机也可能如此。它们失踪之时,一些外星飞船在几百千米的太空之上监视,适时放出飞行器,这些飞行器连飞机带人一起劫持到太空的母船上。百慕大三角地区许多失踪的飞机或轮船可能都是这样被劫持的,因为连人带物一起“取走”,就不会留下一点痕迹。

苏联战斗机飞行员彼德·格伦考的亲身经历佐证了路丁博士的猜想。1948年冬天,彼德正驾驶战斗机在西伯利亚沿海地区进行飞行训练,突然一个此前他从未见过的圆筒状飞行物出现在他的前方。这个飞行物特别大,长度大约有500米,周身都闪光发亮。由于刺眼,彼德不能直视。突然彼德感到那个飞行物后部打开,一股强大的力量吸引着他的飞机向飞行物飞去。他无法控制自己的飞机。它能够看到飞行物中有影子在走动,也许他们也在盯着他看。可能是那些生物突然改变了主意,那股力量突然消失了,飞行物的舱门关闭之后飞走了。这一次奇遇,彼德从来没有忘记,有时做梦都会想起来。

与地球邂逅的未知天体

1991年底,一个神秘天体飞到地球身边,与地球擦肩而过,遁入茫茫太空。那究竟只是一颗小行星,还是一个外星飞行物呢?科学家们既惊讶又不安,但是研究没有结果,他们把它命名为“1991VG”。

不明天体

1991年11月6日,美国天文学家吉姆·斯科蒂正和往常一样在天文望远镜前工作,突然发现一个不明天体向地球飞来。开始的时候,吉姆并没有在意。因为它可能只是一颗小行星。要知道,太空中类似的小行星特别多,它们周期性地飞近地球,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这些小行星,除了天文工作者和天文爱好者,普通公众毫不在意,甚至许多人根本都不知道。

但是吉姆发现,这个不明天体会不断地“眨眼睛”,即它的亮度在每7分半的周期中发生一次变化,这个变化很像人造卫星。而且它的速度很快,在12月5日时,离地球的距离大约47万千米,之后改变轨道,遁入茫茫太空之中。全球许多天文台都观察到了这个天体,还进行了跟踪,但是这个天体究竟是什么,没有人知道。1992年4月27日,离首次看到它已经4个月了,美国基特峰国家天文台再次发现了它,这也是天文学家最后一次报告发现这个神秘物体。那时它离地球已经很远,但是观测报告表明,它仍然在一个确定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行。

三年过去了,公众已经忘记了这个被命名为“1991VG”的不明天体,媒体也不再关注,只有一些天文学家可能偶尔还会想起它。谁知,1995年4月,有关这个不明天体的争论再起。原因就是,一个叫邓肯·斯蒂尔的知名天文学家在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关于“1991VG”的文章。邓肯·斯蒂尔是英国索尔福德大学的天文学教授,三年来他一直关注着“1991VG”,他收集并研究着来自全球天文台的关于“1991VG”的资料。

斯蒂尔在文章中提出了三种可能:“第一,它是一颗小行星;第二,它是人类制造的飞行物体,比如废弃的火箭推进器或者是早期的深空探测器;第三,它是外星飞船。”斯蒂尔认为,虽然我们掌握的材料并不完整,但是根据他的研究,他可以肯定那是一艘外星人的太空飞船,它的任务可能就是观察地球。

可疑的天体身份

斯蒂尔在他的文章中展示了支持他论断的证据。他通过查阅早期的人类飞船发射记录否定了“1991VG”是人造天体的可能。

早期人类发射飞船的主要是美苏两国,其中美国发射最多。在文章中,斯蒂尔提到了1958年至1960年间人类发射的七艘无人太空探测飞船。这几艘飞船分别是“开拓者”1号、3号、4号、5号和“月球”探测器1、2、3号,这几艘飞船有的已经回到地球,有的在月球坠毁,而且它们都比较小,因此不可能是“1991VG”。

从发射时间上看,“1991VG”也不可能是美国“阿波罗”系列探月飞船的推进器。因为“阿波罗”号系列飞船发射时间在1968年10月到1972年12月之间。当时还在太空的人造飞行器还有1974年12月发射的绕日轨道的“太阳神”1号和1975年6月发射的“金星”9号探测器。但这两者也被斯蒂尔教授否定,由此他得出结论,所有已知的人类探测器都不可能是“1991VG”。

人造飞行器被否定了,那么会不会是自然天体呢?斯蒂尔同样否定了是自然天体的可能性。他指出,在几乎所有的观测报告中,都提到“1991VG”能够“眨眼睛”--光度周期性发生变化,很明显这与旋转的人造卫星相似。而且,如果是自然天体,离地球这么近的距离,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1991VG”的运行轨道必然会发生改变。但事实是,“1991VG”的轨道相当稳定。

因此,斯蒂尔很肯定地认为,这是一颗外星来客,这无可置疑。唯一要问的是,它是受着外星人控制近地飞行,还是被外星人遗弃在太空中了。对这个问题,斯蒂尔倾向后者。

斯蒂尔在文章中还提到了天文学上一个著名的“费米悖论”:1950年某天,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恩费米和三位物理学家共进午餐。费米突然冒出一句:“他们在哪儿呢?”后来这句话就成为天文学界著名的“费米悖论”。“费米悖论”的意思是:现在的人类科技,理论上是可以用100万年飞遍银河系的,如果银河系的其他星球上有智慧生命,那么他们只要比我们早进化100万年就可以来到地球上了。但为什么他们没有来呢?

斯蒂尔的论断看起来有理有据,但还是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质疑。有人支持,有人质疑,这也许就是科学不断进步,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吧。而“1991VG”究竟是什么,争论仍在继续。 yA7subqqEjBuNc4e4+bwJRBlf2zF7OYear5qCmhewA5C7+YJIykhYyGkWQi6lOk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