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 1 西欧的强权统治(1)

十字军东征的鼓吹者--教皇乌尔班二世

1096年至1272年的十字军东征是在“夺回主的陵墓”的名义下,由罗马教廷、西欧封建主和大商人发动的近200年的侵略性战争。在宗教热情的鼓舞下,成千上万的基督徒佩戴十字标志,踏上了未知的征程,而它的精心策划者正是教皇乌尔班二世。从此,十字军东征就同这位教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教权至上的忠实信徒

教皇乌尔班二世1035年出生在法国马恩河畔的一个贵族家庭,世俗名为奥托·拉普利。年轻时的他在法国著名的克吕尼修道院苦修基督教理论,后来成为该院的院长,由于得到当时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赏识,1079年被召回罗马教廷供职。他忠诚于教皇格列高利,后荣升主教,于1088年当选为教皇。

当时的西欧,基督教世界和世俗王权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主要表现为教皇与德意志皇帝的明争暗斗;同时在基督教世界内部也矛盾重重,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上台后,所要对付的就是德皇扶植的克莱门三世和他的党徒。面对内外复杂尖锐的矛盾,乌尔班二世以教权至上的理论为依据,利用教皇的特殊地位,使用娴熟的政治技巧,纵横捭阖,不但击败了克莱门教皇,还将世俗的各个王权玩于股掌之中,使教权在王权同教皇权力的斗争中继续上升。

不过,对乌尔班二世来说,他的终生梦想就是整个世界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都要臣服于罗马教皇的统治之下。1095年,拜占庭帝国皇帝阿里克修斯一世受到塞尔柱突厥人的威胁,向教皇乌尔班二世和西欧君主发出求救信息。这正好为乌尔班二世提供了契机,为此他精心组织了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十字军东征。

狂热的战争煽动

1095年11月18日,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教皇乌尔班二世在这一天发表了中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演说,号召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夺回圣城耶路撒冷,并对地中海沿岸等地进行征服。在法国克勒芒的一个露天广场上,成千上万的基督教徒怀着虔诚的心,仔细聆听着教皇乌尔班二世的激情演讲。乌尔班二世煞有介事地告诉所有信徒:异教徒正在肆意欺负他们的同胞,正肆意凌辱着至高无上的圣城耶路撒冷--这个地球的中心、基督教徒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乌尔班二世在克勒芒允诺,参加十字军者可以免除教会规定的其他苦行方式;允诺所有十字军战士在来世完全不会受到炼狱的惩罚,凡动身前往的人,假如在征途中、陆上和海上,或在反异教徒的战争中丧失了生命,他们的罪愆即将在那一刻获得赦免。

为了鼓动农民和城市贫民参加十字军,教皇一再渲染耶路撒冷是物产丰富的人间宝地,是一个“充满欢娱快乐的天堂”,在那里“有的只是欢乐和富足”。他同时宣布,无力偿付债务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可免付欠债利息;出征超过一年的话,就可免纳赋税。东征,真是一道名副其实的“免罪符”!

揭开东征序幕

乌尔班二世的努力显然没有白费,台下的会众听得如痴如醉,他们握着拳头,咬牙切齿,跃跃欲试,尤其是那些心存不满的骑士们,早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强烈冲动,使劲握着手中的宝剑。

教皇终于看到了他想要看到的这一宗教狂热场面,这时,他不失时机地举起手,高呼:“夺回主的陵墓!”“解救东方兄弟!”整个会场沸腾了。所有人都涌向教皇,希望能领取一个十字标志。漫长的十字军东征就这样在教皇的极力煽动下开始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基督教徒对东方各地区和伊斯兰教徒的东征序幕就这样拉开了。

“和子句”之争--东西教会大分裂

公元2世纪以后,以罗马为首的西方教会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的东方教会,在神学教义、教会的组织、规条等方面产生了较大分歧。长期的论战使东西教会最终分道扬镳,并于1054年正式分裂,形成了以罗马教宗为首的西方教会和以君士坦丁堡牧首为核心的东方教会,揭开了基督教发展的新篇章。

由来久的分歧

东西方教会的分歧由来已久,从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国教开始,基督教就和世俗政权结合在一起。教会的任何变动、改革,实际上体现的是政治权力之间的变动。不仅如此,基督教从一开始就分成东西两派:一派主要分布在罗马帝国东部的希腊语地区;另一派主要分布在罗马帝国西部的拉丁语地区。东西方在政治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大相径庭,更重要的是双方由于语言的不同,造成了对《圣经》解释的差异,而且分歧日益加深。

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将都城从罗马迁到希腊语地区的君士坦丁堡;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国家分给两个儿子,帝国一分为二。政治权力的分散,使得双方正常的文化交流受阻,信仰上的纷争也随之进一步拉大,为双方的最终决裂埋下了隐患。

正是东西方在宗教、政治权力、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双方理解上的偏差,逐渐扩大了双方之间的裂痕。比如,东方教会使用希腊文本的圣经,而西方教会则使用拉丁文本的圣经;礼拜时,罗马公教为首的西方教会用的是无酵饼,而以东正教为代表的东方教会用的是有酵饼;罗马教士要独守其身,而东正教则认为没有必要,可以娶妻生子;罗马教廷坚持只允许主教涂油,而东正教则允许任何一个神父涂油,等等。东西教会在很多方面迥然不同的表现,预示了教会最终分裂的必然结局。

同经不同解

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总是通过一系列偶然事件而表现出来,东西方教会的分裂也不例外。但双方最大的分歧还是体现在对《圣经》的理解上,其中最尖锐的争辩就集中在“和子句”之争、基督的神性和人性之争以及关于圣像的崇拜这三个方面。

东西方教会对《尼西亚信经》中“圣灵从何出”有着不同的解释,以罗马为首的西方教会认为“圣灵出自圣父和圣子”;而东方教会则坚持认为这种未经普世会议同意的说法是不对的,“圣灵出自圣父”,没有“和圣子”这样的说法。这就是著名的“和子句”之争。

451年,基督教召开了卡尔西顿大公会议,确定了基督的二重性--完全的神性和完全的人性,却未赢得全埃及、叙利亚和亚美尼亚众多东方基督教信徒的认可。虽然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于544年)和赫拉琉斯(于680年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的第六次普世会议)都曾发表圣谕,确定基督有“神和人”的双重意志,但仍未真正赢得东方教会的认可。基督的神人二性也一直是双方争论的焦点。

754年,利奥三世的继承者君士坦丁五世召开会议,正式确定了禁止图像崇拜,并将违反者定为异教,一场轰轰烈烈的“圣像破坏运动”拉开帷幕。这次运动使西方教会对东罗马政权的宗教政策极度不信任,直到伊琳娜女皇继位,情况才有所好转。她在得到君士坦丁堡牧首圣特拉乌斯和罗马教宗哈德良一世的支持后,于787年召开第七次大公会议,同意恢复圣像尊崇和东西教会的统一。东西方教会之间的关系才有所缓和,但是双方之间的裂痕始终存在。

利奥九世

利奥九世是一位强力支持克吕尼运动的罗马教皇。他发现红衣主教会议因贵族统治而腐败不堪,并且极力抵制克吕尼革新运动,就从不同地区挑选新的克吕尼派红衣主教,组成了效忠于自己的团队。同时他还在各地不断召开宗教会议加强教皇的权势。

虽然东西方教会之间因圣像问题存在争执,但教会还保持着表面的统一,不过即便如此,利奥九世时刻都感觉自己的权威存在着威胁。1054年,利奥九世教皇与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色路拉里乌因“和子句纠纷”发生激烈争吵,矛盾进一步激化。最后他们互相开除对方教籍,造成东西教会正式分裂。此后,西派自称公教,东派自称正教。后来虽曾几度谋求和解,终未改变分裂的命运。

权力争夺战

东西教会所代表的是不同的政治利益,二者之间的分歧和斗争自然也深受政治变化的影响。教义的争论只是双方分歧的表面现象,最根本的还是东西政治权力的争夺,包括对基督教主导权的争夺。自公元70年罗马军队占领耶路撒冷开始,基督教的中心就转移到罗马;再加上使徒保罗也曾在罗马居住了两年,并在此写下了表述教义核心的《罗马书》;另外,罗马的首位主教彼得殉道于罗马。因此,罗马教会在早期基督教会中有着极高的声誉。325年,在基督教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尼西亚宗教会议,正式将罗马教会列于各地方教会之首。显然,罗马主教在教会事务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但罗马主教独尊的地位随着基督教的发展愈来愈多地受到了挑战。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迁都到君士坦丁堡,随即召开基督教史的君士坦丁堡会议,会议决定将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地位提高到仅次于罗马主教的地位。其后的卡尔西顿大公会议,则进一步将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地位同罗马主教并列。虽然这样做的理由貌似冠冕堂皇:双方都是罗马的都城,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但西部教会则认为他们是使徒彼得的继承人,坚持认为自己的地位高于各地教会,所以拒绝承认这一决定。553年,查士丁尼召开了第二次君士坦丁堡会议,甚至将君士坦丁堡教会提至罗马教会之上,这更是罗马教会无法容忍的。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蛮族势力在西欧日渐兴起,势力壮大,它与东罗马帝国(后来的拜占庭帝国)展开了关于欧洲主导权的争夺。教皇曾为许多蛮族首领加冕,称为“罗马人的皇帝”、“神圣罗马皇帝”,引起自认正统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不满;而蛮族所建立的王国蒸蒸日上,拜占庭却逐渐衰弱。加上宗教又是各自的精神支柱,所以双方在欧洲主导权的争夺,最终自然通过宗教分裂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教皇组织发起的十字军东征,尤其是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目标便是拜占庭帝国。十字军攻占并洗劫了君士坦丁堡,使拜占庭元气大伤,也极大加深了双方的隔阂和怨恨。这样看来,东西方教会的较量,归根结底还是双方对欧洲主导权的争夺。

分裂与隐患

如果说双方之前的分歧都是暂时的话,那么863年至867年出现的所谓“佛希要分裂”和1054年的“色路拉里乌分裂”最终使得东西方教会分道扬镳。847年,才华横溢的佛希要代替被废黜的伊纳爵成为君士坦丁堡主教,但由于擢升太快,不满者众多。罗马教会乘此机会在863年宣布伊纳爵的废黜令无效,引起佛希要的反击。他甚至擅自在君士坦丁堡召开会议,开除了教皇,此举让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张。但随后支持佛希要的皇帝遭人暗杀,佛希要也失去了坚强的后盾,被废黜的伊纳爵回到君士坦丁堡,并再次成为主教。872年,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的第八次大公会议重新将东西教会统一,虽然佛希要分裂经历了短短的几年,但它却动摇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为以后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1050年,教皇利奥九世要求废止渗透到意大利南部拉丁教会的希腊礼仪,君士坦丁堡牧首色路拉里乌针锋相对,要求君士坦丁堡的拉丁教会全部使用希腊礼仪,这被称为“色路拉里乌分裂”。1054年教皇利奥九世为弥合裂痕,派使臣去斡旋,但双方各执己见,绝不妥协,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双方都使用了基督教最严厉的处罚手段--开除对方教籍。这样,东西方教会的分裂走上了不归路。

东西教会的大分裂无疑是基督教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转折点,此后,东西方教会踏上殊途,各自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不过,通过与东方教会、拜占庭帝国皇帝的斗争,教皇加大了对西欧的影响,教皇国的实力也越来越大,达到了天主教会权势的顶峰。长远看来,这也有利于基督教的传播。

教会的武力迫害和宗教裁判所的行为强化了教皇统治的基础,加速了诸日耳曼王国的基督教化以及同拜占庭帝国的决裂。后来,基督教更加依赖日耳曼王国,并时常为他们加冕,加速了这些国家的封建化进程。如果从双方实力的对比来看,东西方教会的分裂实际上也反映了拜占庭帝国实力的下降和日耳曼王国实力的上升,为基督教此后的几次分裂埋下了隐患。一言以蔽之,双方的斗争目的都不是真正的“属灵”问题,而更多的是以宗教为外衣,争夺政治权力。

诺曼狂飙--征服者威廉一世

诺曼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过着原始落后的游牧生活。相对于中世纪的欧洲来说,他们是野蛮的民族。但他们的铁蹄却踏遍了整个欧洲,而且成功地在很多欧洲国家建立了公国,并实行殖民统治。11世纪,诺曼人在征服者威廉的带领下,对英格兰进行了征服,对后来的英国造成了深远影响。

诺曼人的壮大

诺曼人,意思是指“北方的人”,主要包括丹麦人、挪威人和瑞典人。他们是日耳曼人的后裔,一直以来过着游牧生活,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但人口压力却越来越大,于是诺曼人开始将目光转移到欧洲。从公元9世纪开始,他们分三股力量向欧洲发起了猛烈的侵略。其中,瑞典人主要是在东线扩张,他们一边做生意,一边做海盗,很快就在现在的俄罗斯境内建立了诺夫哥罗德和基辅罗斯两个公国,也就是现代俄罗斯人的先祖。而西线的挪威人,曾经占领了很多北欧国家,甚至还到过现在的美洲。但不幸的是,他们缺少后来的航海家那一双双“发现”的眼睛,与机会失之交臂。

最主要,也是成就最卓著的就是中线丹麦人的侵略。当时的英格兰处在分崩离析的割据状态,七个小国共同存在,历史上称之为“七国时代”。公元8世纪末期,他们拉开了对不列颠的侵略序幕。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就,但是那里的文化和先进生产力已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们就没有中断过对这片土地的向往。879年,英国人在结束国内“七国之乱”、重新恢复统一后,向丹麦人宣战。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与他们签订了和平协定,划线而治。

与此同时,诺曼人还将魔爪伸向了法兰西。他们占领了法兰西西北部的大片地区,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公国--“诺曼底公国”。10世纪,诺曼底公国成为法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几大公国之一。而且,还对外发动了几次侵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威廉一世对英格兰的征服。

窘迫的身世

威廉一世出身名门但并不高贵,主要是因为他是诺曼底公爵在已有妻室的情况下,与出身低微的母亲私通后生下的孩子。中世纪最不受人尊重的就是私生子!这个让威廉无可奈何的出身,是他一生最大的耻辱,也是他一辈子都不愿提起的伤痛。所幸的是,同时他也是父亲唯一的儿子,所以,即使是私生子,也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父亲的所有财产和地位。

当威廉拥有父亲的一切的时候,才8岁,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他就在别人的冷嘲热讽和鄙视中一天天成长起来。从小就看惯了钩心斗角的他,在尔虞我诈的欺骗中过早地成熟。他经历了无数次反抗和暴动,当历史将他推到风口浪尖的时候,他毅然地选择在苦难中成长。渐渐地,他成了一位智勇双全、坚毅而残忍的出色青年。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威廉,为了给自己找到一个稳固的靠山,与弗兰德尔的公主结为夫妻。也许是受到私生子身份的伤害和母亲的影响,威廉很小心地呵护着与妻子的感情,并且与她生了九个孩子,其中的两个后来成了像他们的父亲一样优秀的国王。

诺曼底公国

诺曼底公国是中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公国之一,由诺曼人建立。诺曼人是公元8世纪至11世纪北欧日德兰半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地的日耳曼人,常以海盗形式出现。911年,诺曼人从法国手中谋得塞纳河口一带地区,并在那里建立了诺曼底公国。但定居后的繁荣与富饶,驱使着贪婪而富有冒险精神的诺曼人向外扩展。1066年,他们在威廉一世的率领下,征服了英格兰,史称“诺曼征服”。他们为当地植入更加完善、严密的体制,加速了英国的封建化进程。

深谋远虑的威廉很早就跟英国国王爱德华提到过想继承英国王位的事情,当时爱德华迫于自己在诺曼底公国避难,而且也对诺曼人怀有好感,所以他并没有拒绝威廉的要求。而且,爱德华妻子的兄弟哈罗德在法国遭绑架的时候,也是威廉救的他。那个时候,这位王亲也是满口答应,甚至还立下字据,要在爱德华去世以后,支持威廉继承英国王位。似乎一切都是按照威廉的意思在发展,但事与愿违,爱德华去世前立下遗嘱,将王位传给哈罗德。哈罗德自然不愿再提以前的誓约,心安理得地坐在国王的宝座上。这当然激怒了威廉,他带着愤怒的心情准备战争的同时,也积极地为自己争取各方面的支持。1066年,威廉终于开始了对英国的征服……

诺曼征服

英格兰和法兰西之间只有一个狭长的英吉利海峡相隔,游泳健将们只要愿意,都可以游到对岸。但是,当时的诺曼人主要是骑兵,要穿过这条海峡必须要借助船。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后,万事俱备,只欠“南风”。为了顺利渡海,只有等到刮南风的时候,才能扬帆起航,但南风却迟迟不吹。威廉以为上帝是在阻止他的行动,但恰恰相反,上帝为威廉送去的是一份“大礼”。

哈罗德即位以后,他的兄弟联合了挪威人的势力,起兵反抗,欲与其争夺王位。被逼无奈的国王只有率领部队平定叛乱。就在这段时间,焦急的威廉在对面的海岸等待着吹起“南风”。哈罗德在为自己庆功的时候,上帝也为威廉送去了南风。得知威廉要登陆的消息时,哈罗德一刻也坐不住了。带领残兵剩将6000余人,日夜行军,并一路召集军队。威廉挥着教皇赐予的“圣旗”,以上帝的名义,基本上没有遇到一兵一卒就顺利登上了英格兰的大陆。就在他刚刚下船的时候,一个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所有的将领都以为是一个凶兆,但威廉站起来,高兴地说:“此战必胜,看我的双手已经拥抱了英格兰!”

1066年9月28日,哈罗德在获胜后的第三天再次拿起武器,对峙威廉的诺曼部队。但从两军的战略战术上来说,并没有多大差别。某种程度上,诺曼人的骑兵还没有英国人的部队灵活性强。但是,威廉比哈罗德更善于用兵、更老练,必要的时候,还比哈罗德脑筋转得快。虽然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哈罗德一直都占上风。威廉临危不惧,沉着应对。最后,他用佯装撤退的方法,瓦解了英国人坚不可摧的盾墙,像楔子一样插入了他们的心脏,一举获得全胜。就连哈罗德也眼睛中箭,当场毙命。这就是后来人说的“诺曼征服”。

《末日审判书》

诺曼人对英国的征服,是英国最后一次遭受外族入侵。威廉并没有在刚刚尝到胜利滋味的时候,就匆匆地向伦敦进发,而是颇有眼光地把周围的一些地方征服以后,让孤立无援的伦敦自己投向他的怀抱,老谋深算的威廉终于成功地坐上了英国国王的宝座,称为“威廉一世”或“征服者威廉”。当然,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有许多英国人反对一个外族人来统治他们,纷纷举起反抗的大旗。但一向以狠、冷著称的威廉一世,从来都没有让这些人得逞。几个较大的封建家族都被消灭以后,他把目光投向了骑士阶层。除了保留一些与自己同族的盎格鲁-撒克逊人骑士的领地外,他没收了其他贵族的土地,分给了与他一起打江山的诺曼贵族们。他曾让所有的英格兰人向他鞠躬敬礼,并猖狂地宣称:“我的附庸的附庸,就是我的附庸!”

1086年,他下令调查全国所有的土地,明确农民应承担的封建义务和纳税金额,并将所有信息编辑成册。当时接受调查的人都必须报告自己土地的归属、收入和自己的财产等详细情况,所以,后来人们又称其为《末日审判书》。同时,很多自由农民被记录成农奴,大大地推进了英国的封建化进程。同时,这也为历史学家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威廉去世后,他的儿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接过父亲的旗帜,继续为英国的封建主义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在中世纪这个黑暗的年代中,发展最快的也就是11世纪至12世纪。虽然诺曼征服是外族入侵,但诺曼人让英国抓住了中世纪的黄金发展时期,及时为英国带去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影响了英国的整个未来。

亨利四世的哀求--“卡诺莎晋见”

中世纪人们奇特的双重忠诚,导致了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间的无穷争执。11世纪的一纸教皇令,犹如圣旨,竟使高高在上的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不远千里,自编自演了一场卡诺莎“立雪请罪”话剧。

积怨重重

中世纪的西欧,教权和王权的争夺此起彼伏。亨利四世是第一位与罗马教皇发生严重公开冲突的皇帝。

1074年,格列高利七世利用亨利四世的国内危机,强迫国王在纽伦堡向他的使节立誓今后绝对服从教皇。1075年2月,拉特兰宗教会议进一步宣布禁止世俗授职权和教士婚娶的法令,规定一切僧侣包括主教都须独身。各地主权均由教皇任命,世俗君主无权干涉,甚至将亨利四世的五个近臣以“买卖圣职”罪驱逐出教,由此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主教授职权”之争。双方直接冲突的导火索是在米兰大主教的任命问题上,这一职位对控制意大利北部十分重要。米兰大主教职位虚悬已久,教皇与德皇都想任命自己的亲信充当。

双“皇”对决

年秋,亨利四世一面进军意大利,一面任命自己的宫廷神甫为米兰大主教,矛头直指《教皇敕令》,与教皇的斗争全面展开。12月,教皇写信责问亨利,警告他不要再与被革教职的五位近臣来往。面对教皇的威胁,年少气盛的亨利四世针锋相对,于1076年1月召集了全德意志的主教会议,反对教皇的主教们主张皇帝应该废黜教皇。在给教皇的回信中,亨利四世以非常不客气的口气对教皇进行谴责:“我,受上帝眷顾的亨利,与我们所有的教士一起对你说:下台,下台,你将永遭谴责。”而教皇的回答则成了中世纪最著名的教皇法令。1076年2月22日,教皇召开拉特兰宗教会议,宣布所谓的破门律:开除、废黜和放逐亨利四世。按照破门律,如果被惩罚者不在一年之内获得教皇的宽赦,他的臣民都要对他解除效忠宣誓。

教皇令一传入德意志,犹如晴天霹雳,顿时引起轩然大波。支持国王的帝国主教慑于教皇令只求自保,不满亨利加强王权的贵族乘机反对国王,萨克森叛乱分子也乘机潜逃,在德意志迅速形成一股反抗国王的势力。1076年10月26日,王公贵族在特鲁布尔召开有教皇使节参加的教俗会议,作出决议:(一)接受教皇对国王的处罚,一致同意如果亨利在次年2月22日前不能获得教皇的谅解,将不承认他为国王;(二)在次年2月2日于奥格斯堡召开由教皇亲自主持的宗教会议,决定亨利四世的命运。

“立雪请罪”

面对这股内外勾结的强大反对势力,亨利完全陷于孤立。鉴于形势的不利,当他获知教皇已欣然接受邀请前往德意志的消息时,毅然在1077年1月的隆冬时节,前往意大利北部托斯卡纳伯爵夫人的卡诺莎城堡。在城堡外,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披着一条忏悔罪人用的毡毯,光着脚,冒着刺骨的寒风,站在寒冷的雪地里三天,苦苦恳请教皇接受他的忏悔和认罪。最后教皇看到亨利已屈服,接受了他的认罪,并发布文告宣布对亨利四世赦罪。这样亨利四世最终求得了教皇宽恕,得以恢复教籍,史称“卡诺莎晋见”。

“卡诺莎晋见”是王权对教权的让步,是屈辱的象征。其实,这不过是亨利四世的缓兵之计,他这样不仅保住了王位,使教皇企图与德意志诸侯结成联盟以推翻皇权从而统治世界的计划归于破产,而且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亨利以难忍的卑躬屈膝保住了王位,然后励精图治,征讨叛逆,到了国势强盛之际,立刻发兵进攻罗马。教皇只得弃城出逃,最后客死他乡。

持续一生的征服--腓特烈一世的勃勃野心

15世纪末,中古西欧的几大封建王国法、英、西班牙先后实现了国家统一、强化了王权,但唯有德意志仍处于四分五裂、诸侯割据的状态。其实,德意志历史上本有好几次实现国家统一的机会,但德意志的国王们似乎更热衷于对外侵略征服,而无暇内顾。

回首帝国

843年,《凡尔登条约》将法兰西王国三分天下,分别形成了后来的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雏形。当时德意志帝国还被称为东法兰克王国,911年,东法兰克国王路易故去,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当选为国王,是为康拉德一世,加洛林王朝的统治宣告终结。东法兰克王国与法兰西的最后一丝联系不复存在了,德意志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德意志的土地上最初有巴伐利亚、士瓦本、巴拉丁、洛林、萨克森五大公国,到949年时,萨克森的奥托运用武力和联姻双重手段对五大公国实现了完全控制,自称为奥托一世。奥托一世曾因帮助教皇驱逐入侵者,被加冕为“奥古斯都”,由此,德意志以“罗马帝国”自称。奥托一世在位期间,国王权力得到很大的加强,德意志本可以走上民族统一的道路,但奥托一世志在域外,他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意大利和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梦幻中。此后,每位上任的德意志国王总是不忘到意大利扫荡,而且多将此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二百多年之后的腓特烈一世便是一个典型。

六征意大利

腓特烈一世又称弗雷德里克或弗雷德里希一世,是德意志史上霍亨斯陶芬王朝的一位国王,1152年继位,在位38载,对意大利发动了六次征服战争。1154年,腓特烈一世以教皇求援为契机,首度进军意大利,帮教皇平定叛乱、恢复统治。教皇对他感恩戴德,1155年为他加冕,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此德意志由以前的“罗马帝国”变成了“神圣罗马帝国”;另一方面,腓特烈的野心也随之膨胀,他更想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辉煌。1154年底,他曾在隆卡利亚平原召开会议,重申德意志皇帝在意大利的占有财产、征收捐税和任命官员的权力。1158年,腓特烈一世第二次远征意大利,攻陷米兰,重申了以前的权力。1160年,腓特烈第三次踏上意大利,又一次攻陷米兰,他迁怒于米兰的奋力抵抗,将米兰城夷为平地,种上庄稼,将城中残留下来的居民迁往别处。1167年,威尼斯、维罗纳等城市组成的伦巴德同盟共同支持米兰,反抗德意志统治,这一年,腓特烈发动了第四次远征,攻陷罗马,但腓特烈的军队染上了瘟疫,死伤惨重,军心涣散,他最后只身返回德意志。1174年,腓特烈第五次进攻意大利,试图以武力迫使伦巴德同盟停战,无功而返。1176年,腓特烈发动了第六次远征,也是最后一次对意大利的远征。这次国内贵族联合起来拒绝支持他,同时,诺曼、拜占庭、教皇都积极支援伦巴德同盟。最终,伦巴德盟军在莱尼亚诺击败腓特烈,第六次远征宣告失败。

临终的征服

远征意大利虽结束了,但腓特烈远征的野心并未泯灭。1190年,他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在小亚细亚不慎溺水身亡,由此结束了他征服的一生。东征之前,腓特烈不甘心自己在意大利的失败,眼看武力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遂采取联姻的手段。他让自己的儿子亨利六世娶了西西里的女王位继承人康斯坦斯公主为妻,实现了对西西里王国的统治,成就了自己临终的征服。

腓特烈一世戎马一生,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意大利,而忽视了国内统一大业,他的孙子腓特烈二世死后,德意志出现了“大空位时代”,为日后德意志皇权衰落埋下了伏笔。

十字军国家的护卫队--中世纪的骑士团

中世纪的骑士团,主要是为保卫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胜利果实而成立的,具有宗教、军事和慈善三种作用。12世纪初,在圣地巴勒斯坦地区,首先成立了最有影响力的三个骑士团:圣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和善堂骑士团。这些骑士团都具有安贫、守贞、服从的特点,并且都遵守相关规则、制度,但是,这三者又各有特点,各有千秋。

圣殿骑士团

圣殿骑士团,又有人称其为“基督和所罗门圣殿贫穷的骑士”。“圣殿”指的就是所罗门的圣殿。因为这个骑士团的创始者当时所住的地方离所罗门圣殿很近,而且骑士团的总部也设在其附近,所以人们称其为“圣殿骑士团”。这个骑士团最具标志性的服装,就是白色长袍,背部有红色十字架。但穿这种衣服的人,必须是其中的高级骑士,普通骑士是没有资格穿的。

他们的领导人是由选举产生的,而且是终身任职,被称为宗师或大团长。宗师下面有三个阶层:骑士、士兵和牧师。宗师只对教皇负责,不受当地封建君主和主教的支配。骑士大部分都是装备精良、骁勇善战的勇士,是骑士团的主要战斗力量,从事军事活动。而牧师则是本分工作,主要负责骑士团的祷告和其他宗教事宜。骑士团成员不仅有免税权,而且还有征税权,他们可以在自己的领地上征收“什一税”。教皇给予的特权、王公大臣的捐赠、自己的抢劫以及税收,使得骑士团很快就成为一个拥有雄厚实力的经济团体。他们还发明了一套很复杂的银行系统来管理账目,因而后人称之为银行业的鼻祖。但如此耀眼的光芒也引来了不少觊觎者的目光,法王腓力四世就是其中之一。

1307年,已经对骑士团的财富垂涎三尺的腓力四世开始采取行动。他联合了教皇克莱门五世,将圣殿骑士团成员以“异端罪”全部逮捕。腓力四世这位“美男子”给当时的所有事务官都发了一封密信,要求他们逮捕所有的圣殿骑士团成员。所有的骑士团成员要么是在逮捕中因为反抗而被杀害,要么就是在审讯中受折磨而死,或者是在最后被处以火刑。据说,骑士团宗师在被执行火刑之前,曾恶狠狠地诅咒谋害他们的人,扬言说他们将活不到一年。结果,他的预言还真的实现了,教皇在一个月后就暴病身亡,而腓力四世也在半年后的一次打猎中突然死亡。

1312年,教皇宣布,解散圣殿骑士团,至此,圣殿骑士团结束了自己辉煌的历史,惨淡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剩下散布其他国家的骑士团成员都转变成军事修会成员,过起了普通修会会员的生活。

条顿骑士团

1190年,在圣地巴勒斯坦的阿克成立了另一个赫赫有名的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全称是“耶路撒冷圣玛丽娅医院的条顿骑士团。”这个组织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完全的慈善组织,8年后,转变成带有明显军事倾向的组织。这个骑士团的成员,仅限为日耳曼贵族。他们的代表性特征,就是带有黑色十字的白色长袍,以及绘有红色宝剑和十字的斗篷。他们不仅享有教皇特许权,而且还有另外113项特权。

较之其他两个来说,条顿骑士团的发展速度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比较缓慢的。1226年,骑士团帮助匈牙利人打败了普鲁士人,因而,匈牙利人允许他们在将当地的斯拉夫人基督教化以后,将普鲁士交给骑士团管理。50年以后,条顿骑士团顺利完成普鲁士斯拉夫人皈依基督教的过程,进入了鼎盛时期。但他们并没有安于现状,在尝到权力和金钱的甜头后,他们又将魔爪伸向了更远的黑海区域。这引起了立陶宛和波兰的不满和愤怒,一场战争在所难免。

14世纪末,立陶宛和波兰通过联姻,更拉近了关系,也加快了他们联合起来对付骑士团的进程。1410年,波兰国王带领所有能够团结的骑士团的敌人,在普鲁士的坦能堡,与条顿骑士团进行了一场恶战。条顿骑士团因寡不敌众,战败而逃,不仅所有指挥官都已经阵亡,而且宗师也被杀害,条顿骑士团从此跌入黑暗的命运中。

1525年,普鲁士境内的骑士团解散,几十年以后,所有的骑士被赶出波罗的海区域。在艰难维持了几个世纪之后,1809年,拿破仑一世正式宣布解散条顿骑士团。

善堂骑士团

善堂骑士团,又称医院骑士团或约翰骑士团,其成员必须是贵族出身。与前面两个比较来说,这个骑士团是最古老,也是存在时间最长的骑士团,至今,它仍然活动在世界上需要帮助的地方。而且,这个骑士团本身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再加上继承了其他骑士团的财产,可以说是财力相当可观。虽然它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很大的组织,但是它与87个国家存在外交关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吸收成员和慈善捐款,他们的领地只是一栋大厦,但他们却发行自己的钱币和邮票。

善堂骑士团在十字军东征尚未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只是那个时候它的主要任务是行善,如给染病的基督徒免费看病,为饥饿的兄弟姐妹提供食宿等。而且那个时候的组织并不完善,很多规则都没有制定。第一次东征之后,他们由一群慈善家变成了军事家和士兵。1530年,该骑士团获得了马耳他岛的管辖权,并在那里建立了“马耳他骑士国”,所以,他们的标志性服装上,就是八个尖角的白色马耳他十字,黑色外套,后来改为红色外套。他们的旗帜上,也是八个尖角的马耳他十字。

教皇当时赐予他们马耳他岛屿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让他们阻止穆斯林向欧洲扩张的想法。他们一直很尽职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来没有擅离职守,直到拿破仑的铁蹄踏上这片土地。虽然,1798年拿破仑强逼他们投降,而且他们也投降了,但1961年,教皇又重新号召并组织了善堂骑士团。从此以后,他们又回到了最初成立时的目的,从事一些慈善事业,为发生战争、重大地质灾害、严重瘟疫灾害的地方,送去他们的援助物资。

今天看来,1.2万平方米的地方,让善堂骑士团成就了一个光荣的梦想。他们现在在全球范围内的正式成员只有几十个而已,但他们拥有一万两千多名骑士。而且,在这些杰出的成员名单中,你会发现很多名人的影子,比如说曾经做过美国财政部长的威廉·西蒙等。

面纱下的骑士团

除了上述的三个影响比较大的骑士团以外,还有几个比较小的骑士团,比如说,圣剑骑士团(曾经与条顿骑士团合并)、蒙特萨骑士团、基督骑士团等。这些骑士团的出现,为中世纪欧洲的画板上增添了许多绚丽而精彩的瞬间。很多人对骑士团中的勇敢骑士们大唱赞歌,说他们是夜空里的点点繁星,点亮了很多人的美丽童话。但是,我们同时也应看到他们的另一面。

最初成立骑士团的目的,带有无可厚非的军事性质,即军事修会的性质。有些骑士团虽然发挥了很大的慈善作用,但同时,他们为了聚敛财富,经常出去“抢劫”。揭去他们的面纱,他们又是什么样的人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安贫”的戒律下,大部分骑士团都成为强大的经济实体,而且还发展出了类似现代银行系统的经济管理系统。有谁会想到是“安贫”的骑士团成为银行业的鼻祖呢?他们没有人在乎“贫困”的“安乐”,所有人在乎的都是“暴富”的“享受”。如果不是因为经济实力太强,圣殿骑士团不可能被推到“异端”的道路上;要不是财富增长得太快,利欲熏心,条顿骑士团也不可能那么快就遭遇联军的攻击,瞬间一蹶不振。

再者,骑士团成立之时,都带有慈善的功能。但是实际上,他们把这种做善事的机会商业化,将上帝的仁慈变得充满铜臭味。圣殿骑士团就是靠这样的途径发家致富的,他们给异地的朝圣者买地产,朝圣者走后地产就归他们,但他们不需要退还任何东西。在“修会”的面具下,他们过的是极端世俗的生活,奢侈、豪华。或许,我们在给他们戴上桂冠的同时,也要想到他们没戴桂冠时候的样子。 LnLahhilp5pSeMXMiYCn8ybjf3vAXlrWQffFB4G0tFSApcjv4itkhoHawbujbxJ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