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 1 世纪初的欧亚(1)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

18世纪的欧洲大幕是以一场持续十几年的大战拉开的,欧洲各个大国几乎都卷入其中,当时的西班牙帝国已经度过了最为辉煌灿烂的季节,新兴的荷兰、法国、奥地利等强国虎视眈眈,就等着西班牙帝国倒下,分而啖之。法国正在冉冉升起,太阳王路易十四雄霸欧洲的野心让他对西班牙王位更是垂涎三尺,为了防止太阳王梦想成真,欧洲各国团结起来,共同抗击路易十四。

西班牙帝国大而不强

西班牙曾经在世界历史上叱咤风云,其疆土不仅遍布欧洲,而且还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海外帝国。然而,曾经辉煌一时的西班牙,当王位传到查理二世时,国势却是一天天衰落下去。

查理二世是一个不能堪当大任的国王,由于家族近亲结婚的缘故,他不仅身体羸弱,而且不能生育后代。于是,西班牙帝国的王位成为周围各国竞相争逐的对象。查理二世深知其中的利害,他内心充满了无尽的痛苦,以至于时常精神错乱,有时竟然会来到自己第一任妻子的棺材前。面对早已腐臭的尸体,查理二世内心生出无尽的怜爱,有时候竟然会忍不住向前,要抱住亡妻的尸体。查理二世的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让人以为他是个疯子。

查理二世知道西班牙帝国的衰落不可阻挡,但是他不想在自己死后,帝国便被瓜分。无论帝国的王位传给谁,都要保证帝国的完整,这是查理二世唯一的要求。按照当时的王位继承惯例,法兰西的波旁家族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都有权继承西班牙的王位,因为法国的路易十四与奥地利的利奥波德一世都迎娶了查理二世的姐姐。

查理二世在选择继承人时,感到颇伤脑筋,无论是法国还是奥地利,任何一方得到西班牙帝国都将如虎添翼。查理二世权衡之后,决定将王位传给路易十四的孙子,17岁的安茹公爵菲利普。他的遗嘱是这样写的:第一,必须保持西班牙帝国的完整;第二,西班牙王位传给安茹公爵菲利普;第三,如果菲利普拒绝,王位将由利奥波德的儿子查理继承。

1700年,查理二世闭上了双眼,他可能没想到,正是自己的一纸遗书引起了欧洲大国长达十一年的混战。

反法同盟

路易十四对西班牙帝国垂涎已久,查理二世将王位传给他的孙子,他非常高兴,他的理想就是将法兰西与西班牙两大帝国传给自己的子孙,从而建立起欧洲独一无二的大帝国。即使两个王位不能合二为一,法兰西的影响与势力也将从英吉利海峡延伸到直布罗陀海峡,从米兰扩展到加勒比海。

正当路易十四为自己即将美梦成真而窃喜时,欧洲各国急剧分化重组,一个反法的同盟呼之欲出。领衔反法同盟的当然是与法国隔海相望的英国了,英法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英国人害怕欧洲大陆形成一个强大的帝国,那将是对英国最大的威胁。衔恨在心的奥地利王室是反法同盟的另一个轴心,奥地利的目标是夺取查理二世留下的王位。英国答应帮助奥地利夺回王位,但是有一个条件,利奥波德的儿子如果要继承西班牙的王位就必须永远放弃奥地利的王位。

对于法兰西与西班牙的联手,欧洲各国都惊恐不已,多数国家都聚集在英国和奥地利的大旗之下。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国王威廉三世一直是路易十四的死对头,他终生以抗击法国为业。1701年,威廉三世将欧洲各国的使节召集起来,向他们陈述其中的利害关系,有些游移不定的国家也加入了“1701年大联盟”中。这样一来,反法大联盟除了英国与奥地利之外,还有荷兰、葡萄牙、萨伏伊公国、勃兰登堡以及数个德意志的小邦国和意大利的城邦国家。路易十四也并不孤单,西班牙人遵循查理二世的遗嘱,加入了路易十四的阵营。法国忠实的仆从国--巴伐利亚一直是奥地利的死敌,因此,它毫无悬念地站在法国的阵营中。

路易十四得到西班牙帝国后,便迫不及待地向荷兰发起了进攻,路易十四一直视荷兰为眼中钉、肉中刺,急欲除之而后快。1701年,反法大联盟宣布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为西班牙王位的合法继承人,查理则宣布放弃奥地利的王位。这是利奥波德一世为了获取英国与荷兰的信任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而利奥波德一世于1702年又制订了一个家族协定,这个协定规定:在利奥波德死后,哈布斯堡家族所有领地的王位必须传给查理。利奥波德一世与路易十四一样,心怀建立欧洲帝国的野心,这为日后英国与奥地利之间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反法大战

1702年5月,反法大联盟正式对法国宣战,一场大战开始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第一次世界性的大战,欧洲主要国家几乎都卷入其中,就连它们的海外殖民地也牵涉其中。两大阵营激烈对抗,但是各个国家却是各怀心事。英国的主要目标是打败法国,保护自己的海外殖民地;奥地利想得到西属尼德兰;巴伐利亚一直觊觎奥地利王位;荷兰身处英法两国的夹缝中,终日提心吊胆,它的目标当然是保证国家安全;德意志的各个邦国力图保证自己的独立地位,所以态度暧昧。

双方开战之后,欧洲大陆的战场主要集中在莱茵河和多瑙河两处。1702年夏天,法军继续向莱茵河进军,马尔伯罗公爵约翰.丘吉尔率领英荷联军挫败了法军的攻势,法军后撤。虽然英国派往大陆的军队并不多,但是英军统帅马尔伯罗公爵却是一个难得的军事天才,同时英国向欧陆各国施以财政支持,尤其是德意志各个邦国得到了英国大量金钱,供养了一支强大军队。

法军莱茵河一线进展不顺,便将主力集中于多瑙河一线,锋芒直逼奥地利。法国与巴伐利亚联军进攻奥地利,占领了奥地利的提洛尔,当地政府很快便投降了。提洛尔政府成为傀儡政权,帮助法国与巴伐利亚征收粮食与牲畜。侵略者的贪婪与当地政府的奴颜婢膝激怒了提洛尔底层百姓,他们纷纷发动起义,打击侵略者。

提洛尔人的起义对战局产生了极大影响,巴伐利亚人被赶走了,法国人的攻势也遭到遏制,维也纳的安全得以保证,最关键的是,意大利战场与多瑙河战场的联系畅通无阻,这为欧根亲王与马尔伯罗公爵的联手反击创造了条件。

不过,马尔伯罗公爵的军事野心处处受到了荷兰的制约,英荷联军与法军在荷兰边境对峙,马尔伯罗多次要求主动出击,消灭法军主力,但是荷兰人并不想做军事冒险,因为稍有不慎,荷兰就有亡国之虞。奥地利使节劝说马尔伯罗将主力部队移到多瑙河一线,这样既可以使马尔伯罗一展身手,又能够减轻奥地利单独对抗法军的压力。

马尔伯罗接受了奥地利使节的劝说,率军队到多瑙河一线,他计划悄悄迂回到法军的背后,然后发动突然袭击,最后一战定乾坤。

马尔伯罗的胜利

1704年7月,马尔伯罗率军到达巴伐利亚军队前线,并发动突然袭击,巴伐利亚战线被冲垮,此后法巴联军开始后撤到奥格斯堡。马尔伯罗命令军队在巴伐利亚境内进行大扫荡,以图逼迫巴伐利亚选帝侯就范,但是事与愿违,不仅选帝侯没有投降,当地百姓反而进行了反抗。又过了一个月,马尔伯罗与欧根亲王联手,围攻法巴联军。双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法巴联军内部不和,法军元帅塔尔德与巴伐利亚选帝侯意见不统一,前者主张就地挖壕,做好防御准备;后者则主张主动出击。8月13日清晨,英奥联军已经逼近,欧根亲王率军牵制法巴两军的两翼,马尔伯罗则命令部队冲击中央战线。法巴联军乱作一团,溃败而逃,直到深夜法军才成功突围。双方损失都比较惨重,英奥联军死伤1.1万人,法军死伤1.3万人,被俘9000人。

马尔伯罗的胜利打破了法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巴伐利亚选帝侯大败之后,退出战争。法军少了一个盟友,处境更加艰难。在海上,英国海军取得了辉煌战果,英荷联军几乎全歼西班牙舰队,西班牙的门户--直布罗陀海峡落入英国手中,英国还占领了米诺卡岛,直接威胁西班牙本土。1705年,马尔伯罗策划进攻法国本土。太阳王的梦想看来即将成为泡影,法国本土安全受到威胁。

签订《乌得勒支条约》

太阳王称霸欧洲大陆的野心在陆上和海上受到了双重打击,战火在法国国境上燃烧起来,法国虽然没有覆灭的危险,但是领土安全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1706年,反法同盟军进入西班牙,逼迫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利普退位,利奥波德一世的儿子查理入主马德里。正当反法同盟军意气风发的时候,联盟内部却出现了分歧。英国人见阻止法国称霸大陆的目标已经达到,并且得到了法国在海外的大量殖民地,便不愿意再向欧洲大陆提供金钱支持。荷兰的本土安全也已经得到保证,便不再有所作为。唯一积极进取的是奥地利,利奥波德一世想取路易十四而代之,这是英国人不愿意看到的,精明的英国人怎么会为奥地利的野心火中取栗呢!因此,这一时期英国前线的马尔伯罗的行动处处受到限制。1707年,法军进攻西班牙,并且乘胜占领西班牙大部分地区,菲利普得以恢复王位。此后,双方战局陷入僵持状态。

171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去世,利奥波德一世的儿子查理即位,即为查理六世,这一变故使得西班牙王位继承战没有理由再继续下去了。既然查理成为奥地利家族领地的继承人,就没有理由再要求西班牙的王位了。此后,双方在乌得勒支进行了漫长而艰苦的谈判,各国之间签订了多个条约,这些条约统称为《乌得勒支条约》。

《乌得勒支条约》在欧洲国际关系史上的意义不亚于《威斯特伐里亚和约》,条约规定:比利时并入荷兰,使荷兰获得了一个战略缓冲地带。西属尼德兰南部划归奥地利,奥地利在大西洋沿岸获得了一个据点。英国占领直布罗陀海峡和米诺卡岛,成为地中海上的大国,法国将纽芬兰岛等美洲殖民地割让给英国,这样一来,英国一跃成为首屈一指的海上强国。意大利的萨伏伊和德意志的勃兰登堡都成为王国,欧洲政治版图得以调整,欧洲大陆各国互相牵制,形成了所谓的“均势体系”。而在海上,英国可以建立其不受掣肘的海上霸权,保护海上贸易,发展国力。虽然西班牙帝国最终还是难逃被瓜分的厄运,但是欧洲和平得以重新建立。

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是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便捷通道,也是世界上16条重要的海峡之一,它的最窄处在摩洛哥的西雷斯角和西班牙的马罗基角之间,只有13千米宽。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的门户,英国得到直布罗陀海峡之后便成为地中海上的大国。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之后,英国并没有将其归还,失去直布罗陀海峡的西班牙从此失去了海上的屏障,国门洞开。此后数次战争,西班牙都力图夺回直布罗陀海峡,但是每次都是无果而终。从这道窄窄的海峡,可以看出西班牙帝国的衰落之势难以扭转。

瑞典王国的陨落

当太阳王与一群反法斗士鏖战正酣的时候,北方的波罗的海正在上演另一场世纪大战,瑞典与新兴的俄国为了波罗的海霸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当莱茵河和多瑙河因为《乌得勒支条约》而归于平静的时候,波罗的海依然沸腾不已。最终瑞典帝国陨落,波罗的海不再是瑞典的内湖,俄国几代君主的夙愿在彼得一世手中终于实现了,波罗的海成为俄国通向欧洲的通衢大道。

组建北方同盟

瑞典崛起于17世纪中期的三十年战争,在那场欧洲大陆各国混战不休的战争中,瑞典这个北方小国横空出世。在国王古斯塔夫的率领下,骁勇善战的瑞典军队叱咤欧洲战场,一度打到中欧。三十年战争之后,瑞典成为维持欧洲局势的中流砥柱,瑞典的领土遍布波罗的海沿岸,波罗的海成为瑞典的内湖。

古斯塔夫死后,给他的子嗣留下了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这支军队成为瑞典横行波罗的海沿岸的利器。1697年,瑞典国王查理十一世因患胃癌撒手人寰,年仅15岁的王子即位,即查理十二世。经过几代君王的治理,瑞典国内贵族已无叛乱的可能性,但国外的敌人中,丹麦想夺回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的斯科尼亚,波兰想夺回利夫兰,而勃兰登堡则想得到瑞典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地盘。丹麦国王腓特烈和波兰国王奥古斯都看到瑞典新君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且立足未稳,于是开始筹划反瑞典的联盟。

当时的俄国在处于西南的土耳其、西部的波兰和西北部的瑞典的三面夹击下,通往西欧的交通完全被阻断。彼得一世游历欧洲,一边招募西欧的专家到俄国服务,一边寻找欧洲潜在的盟友,希望借助欧洲国家的力量阻止上面三国对俄国的进攻,同时能够在波罗的海沿岸取得一个港口。彼得一世在西欧转了一圈并没有找到可以向俄国施以援手的盟友,但是他却了解到波罗的海地区的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彼得一世积极与丹麦、波兰等国联络,三国虽然各有不同的利益,但是在反对瑞典这一问题上却是一拍即合,1699年,三国签订反瑞典的条约,组成“北方同盟”。

短命的北方同盟

1699年,正在野外狩猎的查理十二世得到丹麦等国的宣战照会,这位年仅17岁的少年国王并没有慌乱,他知道一展身手的机会来了。后来的事实证明,查理十二世的军事才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得到宣战照会之后,查理十二世立即进行军事部署,决定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既然丹麦首先发难,瑞典军队就给丹麦军队当头棒喝,这样一来腓特烈不得不退出战争。北方同盟的铁三角只剩下两角了。

1700年,波兰国王奥古斯都率领波兰-萨克森军队突入立窝尼亚,企图偷袭里加,结果失败而归。当时,彼得一世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正在与土耳其签订休战协定,以便将俄军主力调到波罗的海一线。当1700年8月30日,彼得一世向瑞典宣战的时候,丹麦已经与瑞典签订条约,退出了战争。反瑞典的北方同盟就此解体。战争变成瑞典与俄国之间的较量,直到九年后,丹麦才重新参与到北方大战之中。

从纳尔瓦到波尔塔瓦

1700年9月2日,彼得一世率领俄军向瑞典的要塞纳尔瓦开进,四天之后,俄军开始炮击纳尔瓦。不足2000人的瑞典军队固守要塞,顶住了4万俄军的猛攻。俄军在纳尔瓦挖掘了壕沟,修筑了栅栏,阻止瑞典的援军。查理十二世率领瑞典主力驰援纳尔瓦的守军。在风雪交加的战场上,查理十二世命令手下的8000士兵冲击俄军主力战线,人数超过对方8倍的俄军,居然溃不成军,狼狈逃窜,上万人沦为俘虏。由于没有足够的粮草供给这些俘虏,查理十二世将这些俘虏除军官外全部释放。初战告捷,让查理十二世信心倍增,从此之后,他便不再把俄军放在眼中。大败而归的彼得一世认识到俄军与瑞典军队之间的差距,因此加快了军队的改革和现代化的步伐。

查理十二世将北方同盟打得落花流水,本来他可以乘胜与这些手下败将议和,签订有利于瑞典的和平协定,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决定继续进军。查理十二世首先向波兰进军,他决定首先制服奥古斯特。瑞典军队在波兰境内连战连捷,1706年奥古斯特与查理十二世签订条约,宣布退出战争。查理十二世在波兰休整了几个月后,便率领军队义无反顾地攻入俄国境内。

在查理十二世进军波兰期间,彼得一世占领了瑞俄边境上的一些军事要塞,但是这些小小的胜利对于扭转战局并没有多大意义。当查理十二世制服波兰之后,他想的并不是将彼得一世占领的要塞夺回来,而是进军莫斯科,彻底消灭这个竞争对手。

数次与瑞典交手失利,让彼得一世不得不调整战略,决定以空间换时间,将查理十二世引诱到俄国境内,再伺机将其消灭。1707年,查理十二世率领4.5万人进入俄国境内,让查理十二世感到不安的是,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四处冒烟的俄国,彼得一世实行焦土战略,查理十二世根本找不到任何给养。查理十二世的补给部队遭到俄军袭击,损失惨重。查理十二世急欲寻找俄军主力会战,但是彼得一世似乎并不着急与查理决战,俄军一直在与瑞军兜圈子,搞得瑞军筋疲力尽。1708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俄国平原上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子一样划过瑞典士兵的脸,成百上千的瑞典士兵不是冻死就是冻伤。俄军还经常出其不意地骚扰、袭击,让瑞典人的这个冬天更加难过。

深陷困境的查理十二世并不气馁,他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彼得一世。严冬过后,春天来临,查理十二世包围了波尔塔瓦城,他手下只有两万多士兵可以参战,而他们要面对近五万装备精良的俄军。经过近十年的改革,俄军的战斗力已经今非昔比,无论是士兵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有很大提高。查理十二世围攻了三个月,迟迟攻不下,俄军援军却源源不断地赶来。1709年6月,双方展开波尔塔瓦会战,不幸的是,查理十二世足部中弹,不能下地,而且高烧不退,只能躺在担架上。瑞军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伦斯彻尔德和雷文豪普特。可是两位将领意见不合,由于指挥不力,瑞军处处被动,三分之一的步兵尚未到战场便被消灭,剩下的三分之二要面对几倍于己的俄军,由于得不到骑兵的配合,他们多数被俄军歼灭。

海上的“酒会”

1709年,丹麦重新参与到北方大战中,一个名叫彼得.维塞尔的舰长到卑尔根,在海面上遇到一艘悬挂英国国旗的军舰向他冲过来。维塞尔扬旗致敬,可是令他意外的是,对方撤下英国国旗换上了瑞典国旗。原来这艘瑞典军舰的舰长是英国人,于是双方开始了激烈的炮击。两个小时之后,维塞尔举白旗休战,派人告诉对方:“我已经没有炮弹了。”那个英国船长答道:“我的炮弹只够我自己用。”接着,两位船长站在船头举杯对饮,喝完便将酒杯扔到海里,然后调头返航。后来,两位船长在海上的这次“绅士”般的战争一直为人所乐道。

1709年6月27日,波尔塔瓦会战结束,瑞军损失惨重,仅剩下1.5万人在查理十二世的带领下开始撤退。查理十二世战败的消息很快传遍欧洲,丹麦、波兰重新加入到反瑞典的北方同盟;英国、荷兰、土耳其等国则害怕俄国过于强大,为防止瑞典过度衰落,开始干预战争。波尔塔瓦会战成为查理十二世又一个转折点,也成为瑞典盛极而衰的开始。

堂.吉诃德式的搏击

波尔塔瓦败北之后,查理十二世率领残兵败将撤退到土耳其。早在战争进行期间,查理十二世便派人与土耳其取得联系,希望与土耳其一起进攻俄国。但是彼得一世早已与土耳其签订停战协定。查理十二世的计划泡汤。兵败之后的查理十二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他相信自己能够吞掉北极熊。即使落难于土耳其,他依然没有停止进攻俄国的策划。

远在土耳其的查理十二世依然控制着瑞典国内的局势,为了配合国王的军事行动,瑞典的一些王室顾问组成了国防委员会,专司国防之责,补充兵员、训练新兵、筹集粮草,保护瑞典边境安全。这一时期,丹麦人的进攻被阻挡回去,查理十二世将目光集中于东部战线。查理十二世与波兰贵族斯坦尼劳斯以及鞑靼可汗进行谈判,三方共同撺掇土耳其对俄国用兵。从1710年到1711年,土耳其先后三次对俄国进行了攻击,其中有一次还将彼得一世围困起来。查理十二世大受鼓舞,以为进军俄国的梦想即将实现,但是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彼得一世很快与土耳其罢兵言和,因为土耳其并不愿意为了查理十二世的梦想而损兵折将。当查理十二世的将领斯滕博克率领大批瑞军越过波罗的海来到德意志领土,准备与土耳其合兵一处共同进攻彼得一世时,土耳其早已撤军,而且瑞典的后勤补给线被丹麦海军给切断。1713年,斯滕博克几乎全军覆没。

1713年,欧洲各国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泥沼中跋涉出来。英国、荷兰等国的目光随之转移到沸腾的波罗的海。各国不希望波罗的海的均势被打破,查理十二世此时已经不像是波罗的海的霸主,而更像是一个落难英雄。1713年土耳其国内发生叛乱,土耳其的统治者们认为这是查理十二世惹的祸。他们认为查理十二世是个铁石心肠的疯子,是土耳其的“祸水”,因此,他们将查理十二世的馆舍付之一炬。当查理十二世从熊熊大火中逃出来的时候,他对土耳其已经失望至极,决定回国。

1714年冬天,查理十二世乔装打扮,像堂.吉诃德一样,骑着一匹瘦马,带着一个随从潜回到国内。查理十二世的威望并没有因为波尔塔瓦失败而受到损害,国内的百姓依然崇拜自己的国王,贵族们也不敢动叛乱之心。只是瑞典国内的境况开始恶化,经过十几年的征战,瑞典的生产和贸易大受影响,同时瑞典的东部边境受到俄国的蚕食,有些战略要塞落入敌手。支撑瑞典以及查理十二世继续战斗下去的是瑞典人的忍耐精神,正是靠着这种忍耐性,查理十二世可以继续在国内征集粮食、兵员,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

签订《尼斯塔得和约》

1718年11月,查理十二世到前线视察,一颗子弹正好击中他的太阳穴,查理十二世当场毙命。据说这是一场谋杀,查理十二世没有子嗣,他的妹夫腓特烈为了抢夺瑞典王位便派人刺杀了他。不过,查理十二世的去世对于他的子民而言,可能是一个福音。因为瑞典这个人口不过百万的国家经过近20年的战争,早已是民困国乏,百姓们普遍产生了一种厌战情绪,他们需要和平,需要休养生息。

查理十二世死后,彼得一世想继续进攻瑞典,丹麦也想趁火打劫,企图将松德海峡收入囊中,但是欧洲国家不允许彼得一世过于强大,也不愿意向丹麦缴纳海峡税。于是在各方的斡旋与调节下,瑞典与俄国签订了《尼斯塔得和约》,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北方大战。

一纸合约为瑞典帝国的霸权画上了休止符,瑞典帝国被肢解,其势力范围基本退回到本土。彼得一世如愿在波罗的海获得出海口,并掠取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俄国成为波罗的海新的主人。

普鲁士立国

一说起“普鲁士”这个名字,人们不由得就会想起俾斯麦、容克,甚至希特勒……虽然这个曾经搅动了整个世界的国家,直到18世纪才获得国家的名分,但它迅速成为左右欧洲局势的重要力量。

普鲁士立国

位于北海、波罗的海与阿尔卑斯山之间的德意志地区,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叉,交通非常便捷。长期以来,这一地区的部落、民族之间杀伐不断,并没有形成一个强大有力的国家。

自12世纪以来,神圣罗马帝国早已是有名无实,在这一广大地区,分布着数不清的领地和自治城市。一个贵族加上他手下的仆人甚至就可以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王国。当法国、英国和荷兰开始建立强大的国家的时候,德意志的小贵族们还在彼此争斗。在这些小贵族里面,霍亨索伦家族经过数百年的努力,逐渐成为一个松散的联合体,这个家族通过婚姻等手段,获得了不少地盘。

1415年起,霍亨索伦家族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但是一直没有获得国家的名分。170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爆发,选帝侯腓特烈一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谈判,以普鲁士国王的称号作为参战的条件。腓特烈一世如愿以偿,从此,普鲁士作为一个国家登上世界历史舞台。虽然有了国家的名分,但是普鲁士本身并不团结,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名号,比方说,在勃兰登堡眼中,普鲁士国王是个选帝侯;在波拉美尼亚眼中,普鲁士国王是个公爵;对马克而言,普鲁士国王只是个伯爵……不过,普鲁士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外交用语而已。普鲁士要想作为一个强国立于欧洲,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中央政府,将各个地区的权力收归中央,不仅行政权要集中起来,财政权也要集中起来。

集权,还是集权

1713年,也就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结束的那一年,腓特烈一世去世,他的儿子腓特烈.威廉一世即位。从此,普鲁士开始了集权的过程。腓特烈是个非常勤奋的国王,他可以一连几个小时坐在办公桌前批阅各种文件,为了防止自己的袖子被磨坏,他还会套上套袖。

由于各地有不同的行政机构和自治权,因此国王的命令很难执行下去。腓特烈在不触动各地贵族权力的前提下,建立起一套听命于自己的官僚队伍,通过这支队伍,腓特烈的命令能够得到迅速执行。腓特烈将普鲁士辽阔的土地分为17个行政区,每个行政区有20至30名官员,他们分管不同的事务,有些管理农业行政区,有些管理城镇,还有一些管理皇家农庄。这些官员的薪水比较低,他们的口号是“为普鲁士国王服务”。这些官员多数来自贫困的贵族家庭,他们有着良好的修养,寄希望于自己可以晋升为行政区长官,因此,这些官员都比较清廉自守。

腓特烈手下的这些官员都是国王忠实的仆人,他们只机械地执行国王发来的指令和批文,基本上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且这些官员之间彼此监督,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危害到国王的权威。正是这支官僚部队,不但约束了贵族的权力,而且提高了行政效率,为普鲁士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建立一支行政管理队伍的同时,腓特烈没有忘记自己还需要一支精明强干的会计和税务官队伍为王国聚敛财富。普鲁士各地的税制不统一,为了提高国家的征税能力,腓特烈对税制进行了改革。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商品贸易的发展,城市成为新的财富集散地,于是腓特烈将货物税推向全国。所谓的货物税,包括一些地税、职业税、人头税等,但是主要征收对象还有食品、酒类等商品。随着城市的勃兴,货物税成为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便捷有效的税收制度能够保证国家高效地汲取财政收入,但是征税是末,经济发展才是本,所以普鲁士的强大需要工业、商业、农业的繁荣。当时主要采取的是重商政策,所谓的重商政策就是多出口、少进口,增加国家的金银储备。重商政策还有更深的含义,那就是促进本国工商业的发展。为了促进本国工商业的发展,腓特烈从国外招募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同时发布各种禁令,限制布匹等商品的进口。

经过一番集权运动,腓特烈将财政权与行政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普鲁士强大的职业化军队准备了足够的军费。同时,经过这种改革,普鲁士人慢慢养成了遵守纪律的习惯。也许德国人严谨、刻板的性格就与腓特烈的这种改革有关。

君王=地主+将军

兢兢业业的腓特烈所做的一切似乎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保护普鲁士的安全。17世纪欧洲盛行雇佣军,各个君主之间的战争不是依靠自己的人民,而是依靠从别的地方买来的军队进行征伐。雇佣军为利而来,并不值得信任,因此18世纪各国开始建立自己的国民军。腓特烈不愿触动普鲁士贵族的既有特权,但是他们必须履行军役,贵族每年要缴纳一定的折偿金才能免于兵役。腓特烈提出一个更大胆的改革,那就是每个贵族子弟都应该到军队担任“容克”,即下级军官。改革方案一出,贵族们一片哗然,这不是征兵制吗?但是腓特烈丝毫不为所动,执意坚持下去。他认为这是贵族的义务所在,并且将这些年轻将领在军队的表现计入《诸侯表册》以备核查。通过这种军制,培养了军官们的荣誉感和集体协作精神,最终,普鲁士军官团成为欧洲各国学习模仿的榜样。

有了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军官团,腓特烈需要更多的兵员,他从下层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中征集士兵。腓特烈将全国分为若干个区,每个区约有5000户人家,为本区的部队补充兵员。实际上这是一种新的军民合一的体制,这为日后义务兵役制的开展铺平了道路。

不过,令腓特烈苦恼的是,普鲁士人口较少,征兵活动引起了贵族们强烈的不满,因为将这些农民青年拉到部队之后,贵族的土地上没人干活了,腓特烈也不可能把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征集到军队。无奈之下,腓特烈另辟蹊径,他从境外征集大量的青年,加入到普鲁士军队中。腓特烈手下专门负责从境外征兵的军官多达1000多人,境外士兵的数量由此可见一斑。腓特烈喜欢大个子军人,于是便派人到国外专门招收大个子青年入伍,甚至还专门组织了一个大个子军团。为了防止士兵开小差,普鲁士军队制定了严格的军事纪律,士兵们要接受军事训练,培养守纪律的习惯。慢慢地,普鲁士军队成长为一支打不垮、拖不烂的军队,正是这支军队在日后的七年战争中大显身手。

一支庞大的军队肯定耗费不菲,因此,腓特烈除了征税之外,还极力增加自己遍布全国的皇家领地的收入。他一改以往的长期租赁制度,而是每过几年就重新制定租税标准,这样,领地收入大大增加了。

腓特烈不仅是普鲁士军队的统帅,还是普鲁士最大的地主。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是700万塔勒尔,500万用作军费,剩余的用作王室开支和官僚的薪俸。到1740年腓特烈病逝时,他给儿子留下了丰厚的遗产,还有更宝贵的,那就是普鲁士一支近8万士兵的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常备军,此外还有大量的预备役军人。这支军队可以与欧洲任何一支军队抗衡。

经过腓特烈.威廉一世27年的苦心经营与改革,普鲁士已经旧貌换新颜,具备了大国的筋骨,等待它的是在战火中百炼成钢。

彼得一世改革

当17世纪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开始普照欧洲大地时,欧洲各国为权势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不过这一时期的俄国似乎还处于冰封状态,依然那么的贫穷、落后。彼得一世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俄国固有的种种枷锁,西方的理性之光开始刺穿俄国蒙昧的迷雾,向西方学习成为彼得改革的最高指导原则。

“西去取经”

1672年6月9日,莫斯科的教堂钟鼓齐鸣,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的儿子彼得诞生了。不幸的是,彼得四岁的时候沙皇就去世了,从此,宫中上演了一幕幕争权夺利的斗争,彼得就是在这种尔虞我诈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1696年,彼得成为俄国的君主,即彼得一世。

17世纪的俄国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坐拥西伯利亚这片辽阔的领土,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这样一个国家,却落后封闭、偏安一隅,它没有通向外界的出海口,没有一支正规军,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甚至许多达官显贵都目不识丁。当理性的曙光照耀西欧大地的时候,当欧洲国家开始迈进现代社会的时候,拥有广阔土地和众多人口的俄国却仍然生活在中世纪,登上王位的彼得决定改变这种困境,让俄国搭上欧洲现代化的快车。

1697年3月,彼得决定去欧洲作一次长途旅行,实际上这次旅行对俄国的未来影响巨大。西方的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让彼得眼前一亮,他的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幅改革的蓝图。

彼得化名“炮手彼得.米哈伊洛夫”出访欧洲。他先后到过瑞典的里加、东普鲁士、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海牙、英国的伦敦、奥地利和波兰等地。彼得身体力行,用心感受欧洲的点点滴滴。访问期间,他在东普鲁士学习制炮,在荷兰的萨尔单造船厂做木工,在阿姆斯特丹了解军舰制造,在英国参观海军。他甚至还在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当过船长。

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彼得不仅了解了西方,同时也在反省俄国的落后与衰败,一种强烈的反差刺激着这位野心勃勃的君王。他决定向西方学习,只有这样俄国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否则,只能在与世隔绝中走向衰亡。

彼得剪须

当时的俄国男子有崇尚大胡子的习俗,他们认为胡子是上帝赐予他们的礼物,所以俄国男子一成年就开始蓄胡子,没留胡须的男人会被人笑话,剪掉胡子还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可是,从欧洲回来的彼得已经看不惯男人们留着长长的胡须了,在他看来,这正是俄国保守落后的象征。

1698年,当几位大臣问候远途归来的彼得大帝时,彼得大帝突然拿起剪子朝他们的胡子剪去。这些大臣们来不及躲闪,马上失去了威风八面的胡须。这还不算完,没过多久,彼得大帝将全民剪须作为命令颁布全国。《剪须令》明确规定剪胡须是所有俄国人的义务,若不履行该义务,则必须缴纳保须税。胡须没有了,人们以为彼得可以放下剪刀了,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彼得又把剪刀伸向了他们的宽袍长袖。在一次有许多贵族参加的宴会上,彼得手拿剪刀挨个儿给来宾剪掉袍袖。彼得还命人把更改服装的敕令贴满全国的各个角落,规定俄国男子统一穿着短上衣、长裤腿,戴法国式礼帽,穿长靴或皮鞋;女子则穿裙子、戴高庄帽,穿欧洲样式的皮鞋。

在剪胡须换服装之后,俄国人在精神面貌上与西欧人日益接近,也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漫长过程,他们不再故步自封,而是将目光转向了西欧的舰船、枪炮还有隆隆作响的机器。

军事革新

彼得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革新。为了获得更多的兵员,1700年彼得在全国实行征兵制,规定不分贫富贵贱,各个阶层都有义务服兵役,经过53次征兵之后,几十万俄国热血青年应征入伍。除此之外,彼得还着手培养自己的军官团,将贵族青年派到西欧各国学习军事技术、军事理论,同时聘请西欧的军事人才到俄国做军事顾问,使西方的军事理念能够在俄国传播。彼得还在国内建立了各种军事院校,培养中下级军官和各种专业人才。经过几年的培训和历练,彼得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彼得还发现,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除了要有先进的武器外,还要有各种制度和产业相配套。俄国军队的纪律性要比瑞典和普鲁士军队差很多,于是彼得便起草军事纪律,以铁的纪律去规范官兵,《军事法规》在1716年应运而生。除此之外,彼得开办了各种军火工厂,生产枪炮、舰船,提高军队的装备水平。当时英国驻俄国的外交官惊恐地发现俄国建造的军舰,其技术水平不亚于欧洲任何国家。

经过彼得的一系列改革,俄国军队旧貌换新颜。在彼得之前,几代沙皇都曾希望寻找一个通往外部世界的暖水港口,但是几乎每次都是失望而归。虽然彼得一世当政之初,俄国还是个闭塞的内陆国家,贸易几乎都掌握在别国手中,但是彼得决心为俄国找到一扇通往西方的窗户,他与南方的邻居土耳其修好,集中全力对付瑞典。在长达21年的北方大战结束后,彼得终于实现了几代沙皇的夙愿,如愿得到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出海口,而经过北方大战的洗礼,俄国成功地取代了瑞典,成为北方的军事大国。

修建新都

虽然彼得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仍然招来了一片反对之声。因为彼得在进行改革的同时,还削夺了贵族的权力,这就引起了他们的不满。面对改革过程中的反对声音,彼得不为所动,反而决心铲除这股势力。

莫斯科是保守势力的巢穴,为了推进改革,彼得决意迁都。其实,早在北方战争初期,俄军攻陷了瑞典诺特堡要塞时,彼得一世便为芬兰湾边这片海水环绕的土地所迷醉。也许,在那个时候,彼得内心就已经有了迁都的念想。在镇压了几次贵族叛乱之后,彼得便延请设计师为俄国设计新都。

在一片低洼泥泞的土地上修建一座全新的都城谈何容易。不过,彼得丝毫不畏困难,他的主意已定。1703年5月16日,城市的修建工作正式开始,城市也被定名为圣彼得堡。此后,数十万人在建筑工地上劳作,全国各地的石料也都被搬运到此,彼得也亲自参与到这座城市的建设中。经过数年的努力和劳作,一座新城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宽阔的涅瓦河从城市穿行而过,新城就好像建在水上一样,高耸的教堂、富丽的宫殿,实在是美妙极了。除此之外,它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军港,是俄国海军的落脚点。之后从1711年到1714年,彼得大帝亲自制定搬迁名单,派人按名单催促莫斯科的部分贵族、商户等按期限迁移至圣彼得堡,不得有误。

圣彼得堡的名字很值得人们玩味,它有多重含义,从它的名字便可以看出它的文化意蕴和历史使命。“圣”是神圣的意思;“彼得”是《圣经》所记载的使徒的名字;“堡”是城市的意思。圣彼得堡不仅是俄国向西方开放的窗口,也代表着俄国要恢复古罗马帝国声威的雄心壮志。

“向西看”是彼得改革的指导思想,他愿意用西方的思维方式修建新都,也愿意用西方的文明与理性改造俄国。他改革了文字,以简洁明快的世俗字体代替了繁琐的斯拉夫字体;建立了第一批世俗学校;第一个博物馆;第一座公园;第一批剧院……在彼得的时代,俄国第一份报纸《新闻报》出炉,他甚至还亲自担任编辑。彼得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因为他想让俄国崛起为世界第一。俄国在彼得的手中找到了崛起的支点,还有大国的梦想。以后的数个世纪,俄国人都在为了大国的梦想不倦地征伐着、扩张着。 6DebF+60UcAPL09p0TpgSIo0BMxkdOkniGst5z9nindUMkoWTC1Ql/jvcxnvAjC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