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英国的浮沉(2)

查理一世的末路

因为自己的倒行逆施,查理一世由高高在上的君主沦为了阶下囚,但是在囚禁中的他仍然策划着暴乱,希望恢复自己昔日的权威,最终在忍无可忍的英国民众的呼声中,他被推上了断头台,标志着英国内战的终结,也震惊了整个欧洲。

第二次内战

1646年6月,议会军攻克了王党军队的大本营牛津,国王查理一世化装逃跑,跑到了苏格兰。不久之后,英国议会与苏格兰议会经过讨价还价之后达成协议,英格兰人以40万英镑从苏格兰人手里买回了查理一世。查理一世成为了英国议会的阶下囚,被监管在汉普顿宫,但拥有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

查理一世被软禁之后,议会中产生了分歧,大多数人包括克伦威尔都不想惩治国王,甚至只是想逼迫国王做出某些让步。但是被软禁的查理一世不甘心失败,从1647年10月起查理一世就秘密联系上了支持他的苏格兰人,阴谋联合苏格兰的一些封建贵族恢复他在英国的统治。11月11日夜,查理一世趁着汉普顿宫的防守松懈,逃到了南部的怀特岛,在那里得到了苏格兰使者的迎接。

查理一世逃跑的消息传出后,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民众和下层士兵们纷纷要求追捕国王。克伦威尔最初还因为国王逃脱而暗自庆幸,因为他并不希望与国王闹得太僵,甚至对查理一世抱有很大的幻想,希望查理一世能够满足他们所提出的条件,国王还是国王。但是到了11月21日,克伦威尔的态度却突然变了,因为这天他截获了国王给王后的一封密信,从信件的内容来看,查理一世宁愿和苏格兰人合作,也不愿意和克伦威尔合作。并承诺成功之后给苏格兰人各种各样的好处,面对残酷的现实,克伦威尔只好打消了和国王合作的念头。当11月底国王的使者去找克伦威尔谈判的时候,克伦威尔说:“我一向愿意为国王效力,但是我不愿意为了国王自取灭亡。”

1647年12月26日,查理一世与苏格兰人签订了秘密协议,协议中约定苏格兰人派军队帮助查理一世恢复王位,解散英国的议会军和议会,查理一世将答应在全国推行苏格兰人信仰的教派。一场新的内战正在酝酿。

1648年2月,南威尔士的王党酿造了暴乱,苏格兰人应时而动,由原来与英国议会合作,转而支持查理一世,第二次内战爆发。此时从伦敦到其他城市的一些王党成员也纷纷行动起来,就连海军舰队也有一部分投到了王党方面,形势危急。

面对危急局势,议会内部消除了分歧,议会军再次开赴前线,迎战王党军队。议会军作战英勇,加上得到了民众的大力支持,战局很快就有利于议会军。1648年7月上旬,议会军成功平息了南威尔士王党的叛乱。8月,王党的军队被彻底击溃,第二次内战结束。

围绕国王的斗争

1648年12月,查理一世再次沦为阶下囚,被囚禁在温莎城堡。刚刚住进城堡时,查理一世还有着国王的骄纵,当仆人礼数不周时,他大喊道:“还有什么比蔑视国王的权威更可悲的?”几个月后他终于知道,还有更大的厄运等待着他。

议会军再次取得了胜利,但是以克伦威尔为首的一些人仍然无法下定决心惩治国王,也不愿废除君主制度。但在民众与士兵的呼声中,议会也只好组织人讨论审判国王的问题,可究竟审不审的问题就翻来覆去拖延了近半个月。直到12月28日,议会下议院才通过决议,把查理一世作为背叛国家、挑起内战、破坏法律和人民自由的罪犯加以审判。

但是克伦威尔却将对国王的审判看成是无可奈何之举,12月底他在议会讨论审判国王的问题时发言说:“任何人,无论是谁,如果打算废黜国王或者剥夺国王子孙的王位继承权,他就将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叛徒和犯上作乱的人。但是,如今上帝已经把这样的角色加在我们身上,我们别无他法。”

英国的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审判国王的决议由下议院先通过,下议院通过后要经过上议院的同意才能生效。但是当决议递交到上议院时,上议院的16位议员一致投了反对票。民众和士兵对这样的结果十分不满,既然上议院不同意,那么就让下议院享受最高权力。1649年1月4日,在民众和士兵的推动下,通过了下议院享有最高权力的决议,决议规定:国家的法律来源于人民,代表人民的下议院是最高的权力机关,下议院的决议可以不经过上议院和国王的同意直接生效。

这样,1月6日,下议院通过了审判国王查理一世的最终决议,成立了由135人组成的特别法庭,这135人中包括法官、议员和高级军官。

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对查理一世的审判从1649年的1月20日开始。对查理一世的指控是:国王本来应该为谋求国家的和平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但是查理一世却一心贪图权力,横征暴敛,当议会不满足他的无理要求时,他挑起了内战,使无数人丧生,他对人民犯下了深重的罪行。

要惩治国王在高等法院中达成了一致,但是在如何惩治国王上却产生了很大分歧,高等法院中的一部人提出要判处查理一世死刑,很多人表示反对,曾经能征善战的议会军总司令费尔法克斯甚至宣布拒绝出席对国王的判决。但民众和士兵却支持处死咎由自取的查理一世。

1月20日,查理一世被带到了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厅,在这里他将接受审判,他终于要面对自己的厄运了,但是他仍然摆着国王的威风。他甚至不将自己当成是被告,当法官念完了对他的诉讼词后,查理一世问:“你们凭什么审问我?”的确,在一个王权专制的国家之中,法律上没有规定如何审问国王,尽管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可以宣判查理一世,但是法官们援引了罗马法对查理一世进行判决。

1月27日,在签署最后判决书时,135位特别法庭成员只有67人出席,在最后的判决书上签字的只有52人,这说明很多人还是支持王权的。判决书上对查理的判决是:他是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善良人民的公敌,判处查理一世死刑,判决将在1月30日执行。

1月30日,天气晴朗,但是寒风却十分刺骨,上千名市民围在白厅广场周围,等待着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这样的事不仅在英国没有发生过,甚至震惊了整个欧洲,这些市民就将是这件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查理一世已经被带到了距离白厅广场不远的一个房间里,他正在做着人生落幕前的最后准备。他已经与两个孩子做了最后的道别,他也向上帝做了最后的祷告。他看见了广场周围有无数的人在等待着他被推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但他心里好像并未生出太多的恐惧,他应该为他的倒行逆施付出代价的。这个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生命代价的国王,此刻竟还保留着国王的尊严。他好好整理了一下衣服,这是一个寒冷的冬日,他特意多穿了两件衣服,为的是不在寒风面前被冻得瑟瑟发抖,以免被人看成是害怕。他被推上了断头台,但是他还在努力表现出国王的气度和威严。他甚至对围观的人们说:“我将宽恕将我送上这断头台的人,宽恕是国王的权力。”之后,查理一世进行了默祷,默祷之后他的生命结束了。

查理一世之死激起了欧洲所有封建王朝的愤怒,他们把恶毒的诅咒全部“送给”了敢于处死国王的克伦威尔。这年5月19日,在欧洲各国君主的谴责声中,议会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王后玛丽亚

随着亨利埃塔.玛丽亚嫁入英国,英国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然而,她不是这个变革时代中的看客,而是一位积极的参与者,甚至可以说,是她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变革的发生。她渴望权势,希望受到人们的敬仰,在英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历史上都留下了不得不提的一笔。

出乎预期的婚姻

当查理尚是王储的时候,他的父亲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就已经在不断和西班牙协商,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娶西班牙公主为妻,这样英国就能使自己的势力在欧洲更加稳固。但是当时英国的国教是新教,在三十年战争中英国也倾向于支持新教,与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是对手而不是朋友。最终西班牙回绝了詹姆斯一世的请求。后来,查理的王妃人选换成了法国公主亨利埃塔.玛丽亚。亨利埃塔.玛丽亚也是天主教徒,这点为日后英国的变革埋下了伏笔。

1625年6月,已经即位为英国国王的查理一世正式迎娶亨利埃塔.玛丽亚为王后。性情率直的亨利埃塔.玛丽亚一到英国,就感觉到了这个国家的沉闷,英国的宗教、语言、制度等都是令她不快。刚结婚的一段日子里,亨利埃塔.玛丽亚甚至对丈夫无礼,当面指责英国的一切都不如法国。有一次,查理一世实在忍无可忍,不得不将她的几个法国随从遣送回国,并把她的仆人全都换成了英国人,让她接受并适应英国的一切。

渐渐地,亨利埃塔.玛丽亚改变了对丈夫的不满。远离法国,觉得生活索然无味的亨利埃塔.玛丽亚很快发现了让她着迷的东西,那就是权力。她开始积极支持丈夫与议会的斗争,并很快让自己的一些想法对这个年轻国王的诸多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查理一世也乐意受妻子节制,当初他的王后候选人并不是亨利埃塔.玛丽亚,但是她肯远离欧洲大陆,到英国与他为伴,他是心存感激的。

亨利埃塔.玛丽亚的天主教信仰让英国的新教徒很是头疼,但是为了避免与国王闹得太僵,他们也不好发表意见。而国王查理一世则尽量容忍王后的一切,他希望能够讨得妻子的欢心。亨利埃塔.玛丽亚还对查理一世说,为了使民众真正地尊重王后,国王要首先以身作则,遇到事情要经常同她商量并采纳她的合理建议。如果查理一世有时候不顺从她,她还会对查理一世发脾气,指责他不是一个好丈夫,这一招对查理一世来说往往是奏效的。

性格强悍的亨利埃塔.玛丽亚身边很快笼络了一群人,这些人中有教士、大臣和贵族,他们已经看出了王后对权力的渴望,并认为她能够得到她想要的,因此他们接近王后,也迎合王后,和王后一起谈论欧洲大陆的风俗、文化甚至是与英国国教格格不入的天主教,他们还靠着王后获得国王的提拔。

内战中的王后

亨利埃塔.玛丽亚还参与查理一世各种治国政策的制定,就连查理一世要发动内战,她也是支持的。她渴望权力,也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揽下整个王国的大权,不让议会动辄插手国王的决定,这样她的权力也就能有所提升。

为了发动内战,王党的军队需要大量的武器和弹药。1642年初,王党成员控制的地区远没有议会控制的地区富庶,手中的弹药还出现了紧缺情况,为此,王后自告奋勇,提出让她带着王室的珠宝,其中包括她自己的大部分首饰前往荷兰,换购武器和弹药,并希望求得欧洲大陆国王们对查理一世的支援,返程后她打算驻扎在约克。而国王则继续同议会进行谈判,以便拖延时间,慢慢撤退到北方,在那里等待机会拉起讨伐议会的大旗。一切准备妥当之后,1642年1月20日,亨利埃塔.玛丽亚秘密地前往欧洲大陆。

到达荷兰之后,亨利埃塔.玛丽亚在那里停留了一年多的时间,她不仅购买了武器、弹药,还展现出强大的活动能力。在有求于人王后之屋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位于格林威治,共三层,与之相连的就是著名的王后之屋。这座王后之屋是英国著名建筑师琼斯主持设计并于1637年完工的,最初是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的妻子安妮王后的私人休憩和待客场所,后来成为查理一世和玛丽亚王后的住所。由于玛丽亚王后非常喜爱这个地方,所以后来这里逐渐被称为“王后之屋”。

塔.玛丽亚原本住在码头,一个个炮弹在她周围爆炸,甚至落在了她的卧室内。全国很快就传出亨利埃塔.玛丽亚如何勇敢、如何临危不惧的消息,纽卡斯尔勋爵带了一队士兵来护送她到事先的约定地约克。伯顿将军则受到了很多人的指责,认为他是国家的叛徒。纽卡斯尔在约克地区招兵买马,使自己的队伍迅速壮大。有人攻击纽卡斯尔勋爵的军队是“天主教士与王后的军队”,希望能够激起英国国教徒的普遍不满,借此贬斥并威吓纽卡斯尔,但是作用不大。

就在王后逗留荷兰期间,英国议会也派使者沃尔特前往荷兰首都海牙,希望荷兰不要忘记英国曾经出力帮助荷兰摆脱西班牙的统治,使荷兰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国;议会还希望荷兰能够在英国的内部矛盾中保持中立,以便让英国也自然发展成共和国而不是君主专制的国家。但是沃尔特的出行并不顺利,最初荷兰的当权者不愿意与他正面交谈,荷兰的很多民众也宁愿欢迎王后的到来也不欢迎议会使者的到来。后来沃尔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了荷兰政府一个似是而非的承诺。即便如此,亨利埃塔.玛丽亚依然于1643年2月,统领着四艘满载着火药、枪支与士兵的大船返航。

摆脱议会军拦截的亨利埃塔.玛丽亚继续留驻在约克,她并不着急和自己的丈夫在一起,这样她一个人在约克发号施令,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权力。汉密尔顿与蒙特罗斯从苏格兰赶来,同她商量争取苏格兰赞助国王的方法。汉密尔顿希望争取苏格兰议会的支持,蒙特罗斯则说可以借助北爱尔兰一些侯爵的力量打击议会中的那些不顺从者。王后听取这些人的意见,同时她秘密地同议会的某些支持国王和王后的领袖们进行谈判,并且颇有成效。而对查理一世,王后则在约克写信给他,劝说他不要同议会讲和,要求他能坚持自己的一贯立场,不要在压力面前退缩。于是查理一世拒绝了一些大臣停火谈判的建议,当苏格兰派出使者,希望作为议会与国王的中间调解人时,国王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甚至警告苏格兰人不要侮辱国王,让国王屈尊去受议会的摆布。

议会方面得知消息,马上派遣伯顿将军拦截亨利埃塔.玛丽亚的船只,以免武器落入王党军队的手里。当亨利埃塔.玛丽亚的船到达柏林顿港的时候,伯顿将军才率兵追到,伯顿炮轰了该地。亨利埃内战初期,亨利埃塔.玛丽亚对查理一世的支持对内战的进一步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她本人也充分享受到了掌控权力的乐趣。

离开政治漩涡

亨利埃塔.玛丽亚嫁给查理一世后,先后生下了9个孩子,其中有日后复辟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二世和光荣革命中被迫下台的詹姆斯二世。虽然亨利埃塔.玛丽亚迷恋权势,但是她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和妻子,她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孩子和丈夫。

1644年,亨利埃塔.玛丽亚的最后一个孩子就要降生了,查理一世担心内战会不利于她和孩子的健康,于是要求她回到法国去避难。亨利埃塔.玛丽亚接受了这一建议,离开了丈夫,此后他们再没能见面。回到法国的亨利埃塔.玛丽亚依旧没有忘记通过自己的关系来促使法国和其他欧洲大陆国家援助查理一世,同时也彰显自己的力量。但是不管亨利埃塔.玛丽亚如何求助,也没能挽救她丈夫败亡的命运。

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此后,亨利埃塔.玛丽亚又见证了儿子查理二世的复辟,然后她于1669年8月在法国去世。虽然她已去世,但她的影响还在继续,她把自己的两个儿子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都培养成了天主教徒,宗教信仰上的问题直接引发了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从而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从这方面来看,亨利埃塔.玛丽亚对英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

矛盾的独裁者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作为议会军的领袖人物之一,在英国内战中迅速成长起来。当英国从君主专制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时候,克伦威尔的权力欲也开始膨胀,作为一名清教徒,他曾经信仰民主,但是随着他开始向独裁迈进,他摇身一变成为专制的护国公。

向政治靠拢

1599年4月,克伦威尔出生在英格兰东部亨廷顿郡的名门望族之家,从小家境殷实,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616年,克伦威尔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受到清教思想熏陶,成为了虔诚的清教徒。在剑桥大学,克伦威尔除了学习各种知识之外,还迷上了骑马、打猎。他的骑术和射击技能日益精湛,这为他日后成为军队领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617年,克伦威尔的父亲去世了,为了担起家庭重任,克伦威尔决定去伦敦闯荡。在伦敦,他结识了富商之女伊丽莎白,1620年两人完婚。克伦威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大笔财产,现在伊丽莎白又带来了价值不菲的嫁妆,克伦威尔决定返回家乡亨廷顿,走政治之路。

在战争中成长

1628年,克伦威尔当选为亨廷顿选区的议员,成为了当地非常有影响的人物,但是不久查理一世就下令解散了议会。当1640年查理一世不得不再次召开议会的时候,克伦威尔一跃成为了下议院的一位议员,积极与王权做斗争。

1642年8月,英国内战爆发,克伦威尔自己出资购买武器、马匹,送给要奔赴战场的志愿军,并把这些志愿军组织起来进行训练。在国王挑起内战一周后,克伦威尔检阅了自己组建起的60人的骑兵部队。两周后,他率领自己的骑兵部队加入了埃塞克斯伯爵领导的议会军主力部队,被编入了骑兵团,参加了埃吉山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议会军战败了,战败之后,克伦威尔仔细分析了敌我的优劣所在,并把自己的敏锐看法汇报给了议会的领袖汉普顿,这引起了汉普顿的重视。

1643年春,克伦威尔晋升为上校,负责招募和训练骑兵团。由于克伦威尔的超强能力和他本人的坚毅、勇敢,一些年轻的自耕农纷纷前来投奔,骑兵团很快组建起来。骑兵团建成之后,克伦威尔率领着这支队伍接连取得了几场胜利,这对于在战争中连连得胜的王党军队是不小的挫伤,王党中的很多人也记住了“克伦威尔”这个名字。1644年7月2日,马斯顿荒原之战即将打响,这是王党军队与议会军队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王党的鲁普特亲王非常想与克伦威尔一较高下。

双方军队按照传统的方式排兵布阵,将步兵作为主力安排在中间,步兵之后是骑兵。议会军队所处的地势较高,王党军队的阵前有树丛作为屏障,双方都不愿率先发动进攻,两军一直僵持到晚上。晚上7点,突然大雨倾盆,雷电交加,鲁普特亲王本已打算第二天再进行交战,但就在隆隆雷声中,克伦威尔的骑兵与步兵一起发起了冲锋。鲁普特亲王慌忙组织队伍应战,但是克伦威尔的骑兵速度太快,顷刻就冲入了王党军队。经过一阵厮杀,议会军大获全胜,鲁普特亲王险些被俘。这场战役之后,克伦威尔的骑兵获得了“铁军”的称号。

之后,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战役纳西比之战中,当议会军处于颓势的时候,是克伦威尔的“新模范军”骑兵扭转了整个战局,使议会军转败为胜。在战争中,克伦威尔成长起来,获得的威望越来越高。内战结束之际,克伦威尔已经成为了议会军的核心人物。

大权独揽

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断头台。2月,议会的下议院通过了废除上议院和王权的决定,这时的英国已经成为一个共和国。此外,根据2月所通过的决议,国家的行政权交给了由41人组成的国务会议。国务会议中的绝大多数成员来自于议会议员,在这些人中,克伦威尔的地位和威望最高,他实际上成为了这个国家的统治者。

当英格兰转变为共和国的时候,苏格兰和爱尔兰却仍旧没有太平下来。查理一世的儿子,即后来的查理二世正在苏格兰积聚力量,想对英格兰进行反攻,爱尔兰的王党分子也在跃跃欲试。在这种情况下,1649年8月,克伦威尔再度披挂上阵,率领1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往爱尔兰。克伦威尔进军时宣称要使爱尔兰恢复幸福与和平,但是他的大军却对爱尔兰进行了血洗。克伦威尔在爱尔兰拿下的第一个堡垒是德罗佛达城,有2000多名士兵把守。按照传统的打法,克伦威尔本来可以围城不攻,迫使守军投降,但是为了速战速决,克伦威尔命令自己的大军先用大炮轰开城墙,接着强行攻入城内,这种打法造成了重大的伤亡。攻陷德罗佛达城后,克伦威尔下令屠城,一时间整个城市血流成河。

1650年,爱尔兰沿海一带都落在了克伦威尔的手里,爱尔兰已经无力再组织起大规模的抵抗。这时,克伦威尔将征服爱尔兰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助手,他本人则率兵前往苏格兰去讨伐查理.斯图亚特(即后来的查理二世)和苏格兰军队。1650年7月底,克伦威尔的1.6万大军攻入苏格兰。克伦威尔本想速战速决,但是苏格兰人却不和克伦威尔进行正面决战,总是四处迂回。由于军粮供应困难和瘟疫,大战来临之前克伦威尔的部队就已经损失了5000人。

9月1日,克伦威尔的部队在顿巴宿营,紧接着,苏格兰2.3万大军占领了顿巴附近的山地,看来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苏格兰人这回是想吞掉克伦威尔了。情况非常危急,克伦威尔仔细观察了苏格兰军队的阵形,发现苏格兰军队大部分集结在右侧,这是一个介于山地和海岸之间的狭长地带,如果他主动发动进攻,苏格兰的这大部分军队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苏格兰人认为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完全想不到克伦威尔会以自己的一万多大军主动进攻苏格兰的两万多大军,但是克伦威尔偏偏这么做了。9月2日晚,克伦威尔进行了积极部署。9月3日黎明,克伦威尔的大军向苏格兰军队发动了猛攻。苏格兰军队仓促应战,但是在经过最初的惊慌后,苏格兰军队人多势众的优势显露出来了,苏格兰军队的阵局稳定住了。就在这时,有一支新的骑兵突然从侧翼出现,冲入了苏格兰的军队,苏格兰军队被这支突然出现的骑兵彻底冲乱了布局。原来,克伦威尔发动进攻时,留下了4个团的预备队,就是要等到苏格兰军队阵局稳定住的时候进行第二波冲锋,这一招果然奏效。苏格兰军队彻底被克伦威尔击垮,苏格兰正式并入英国。

当克伦威尔凯旋的时候,伦敦街头站满了欢迎的人民,克伦威尔的威望空前高涨,他成了整个英国的救星。但是,克伦威尔的愿望还不止于此。

护国公的专制

内战结束之后,英国社会各界迫切希望能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渴望建立一个能够给他们带来和平、幸福的新政权,克伦威尔被寄予了厚望。而克伦威尔不仅是一名出色的军人,同时也是一位纵横捭阖的政治家。由于手握军权,他成为了英国最有权力的人,在军队的支持下,克伦威尔做起事来有恃无恐。

1653年4月19日,由克伦威尔组织的军官会议在伦敦白厅召开。这次军官会议要求议会自动解散,原本一直由议会与王权作斗争,现在议会将被克伦威尔一脚踢开,这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4月20日,议会就通过了一个选举法案,公开与克伦威尔对抗。克伦威尔得知后火掘地派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拒绝实行民主改革。广大城乡贫民的处境日益恶化,他们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土地问题。1649年4月,一小群贫苦农民和城市无产者在伦敦附近的荒山上开荒种地,过共同劳动、共同衣食的公社集体生活。他们由于挖掘荒地而得名为掘地派。掘地派的行动很快获得了各地的响应,英国各郡都发生了贫民耕种荒地的运动,有的地方参加者达千人之多。声势浩大的掘地派运动威胁到私有制的基础,引起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恐惧。克伦威尔统治集团采取武力镇压。到1651年底,各地的掘地派运动都被镇压下去了。

冒三丈,立刻带领一部分军队闯入了议会,他对议员们高呼:“你们整天只知道空谈,你们这里有色鬼,有酒鬼,有品德败坏的人,这个国家怎么能由你们来掌管,应该选择更有能力的人!”随即,克伦威尔强行解散了议会。

解散了议会,克伦威尔除去了登上权力巅峰的后顾之忧。1653年12月,军官会议起草了一份宪法草案,根据这个草案,克伦威尔将成为终身护国公,护国公的权力受到国务会议的制约,但是同时又规定,国务会议的议员人选要经过护国公的批准才能担任,这样实际上就没有任何部门、任何人能够再来限制克伦威尔的权力了。

教堂的钟声

克伦威尔统治时期,法律十分严苛,不少人惨死。但有时,克伦威尔也能显现出难得的温情。一次,有一个军官因为谋反罪被逮捕,即将被砍头,军官的妻子跪在克伦威尔的面前替丈夫求情,克伦威尔说道:“我言出必行,黄昏时教堂的钟声一响,你丈夫就将人头落地。”可到了黄昏时,教堂的钟声一直都没有响,克伦威尔带着人到教堂查看,发现军官的妻子已经昏倒在地,手中紧紧握着钟锤。见此情景,克伦威尔说:“我说过,黄昏时教堂钟声响起,将犯人斩首,但是黄昏已过,教堂的钟声没响,所以可以使犯人免于受刑了。”

1653年12月16日,伦敦市政厅内人头攒动。这些人都是英国社会的名流,今天他们将见证护国公的就任仪式。克伦威尔身穿长袍,神情庄严,当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印和国剑交到克伦威尔的手中时,人群中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克伦威尔也在这掌声中洋洋自得,他终于成了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最高主宰。

护国公的内政外交

克伦威尔统治初期,为了赢得更多的支持,对王党分子采取了既往不咎的政策,还实行了宗教宽容政策,允许任何教派以自己的方式来信仰上帝,还向犹太人打开大门,使他们能够进入英国生活。但是克伦威尔的宽容并没有换来王党分子的驯服,他们仍然在寻找机会制造暴乱。一些反对克伦威尔独裁统治的人也发出了不满的呼声。在这种情况下,克伦威尔抛弃了宽容政策,开始使用暴力手段,将大量的反对者送入了监狱,并建立起庞大的特务组织,四处搜集情报。

为了便于管理,克伦威尔还实行了全国性的军事管制,把全国划分为12个区,每一个区派一名少将担任总督,由骑兵和民兵协助总督管理。在军事管制下,不仅王党分子受到严密监视,人民的言论和自由也受到限制,很多人敢怒不敢言。

在商业方面,克伦威尔采取措施保护了大商人集团的利益。在克伦威尔之前的英国,出现了许多大贸易公司,这些公司往往独占某一地区的贸易。在英国内战爆发后,民众们也将矛头指向了这些大公司,对大商人集团提出了非议。克伦威尔担任护国公之后,要求废除商人寡头独占贸易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克伦威尔却无意完全取缔这些公司。他认为,公司被一个大商人独占的确是有害的,但是可以通过商人们集体占有公司来调和这种不合理的情况,于是在克伦威尔的支持下,由商人集团组建的贸易公司活跃起来。这些公司对于英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和海外贸易都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尽管克伦威尔在内政方面做了种种变革,但是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不过在外交方面,他却取得了一系列非凡的成就。克伦威尔统治时期,英国同很多欧洲国家的关系较为紧张。英国同荷兰交战,丹麦和瑞典挡住了英国人进入波罗的海的脚步,葡萄牙人支持英国王党成员并劫掠护国公政府的船只,西班牙不让英国通过地中海。面对窘困的外交局面,克伦威尔采用了强势战略,与荷兰开战,击败了荷兰的舰队,迫使荷兰接受英国制定的《航海条例》并赔偿英国的损失。同瑞典、丹麦和葡萄牙进行艰苦的谈判,在恩威并施之下与三国签订了有利于英国的商贸条约。1655年,英国争得了法国的支持,同西班牙开战,英国舰队占领了西班牙所属的加勒比海岛屿牙买加,使其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尽管克伦威尔在外交领域斗志昂扬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他的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1658年9月3日,克伦威尔因病在白厅去世,虽然他生前有着护国公的荣耀,但是当他死亡时显得是那样的落寞。没有人哀悼他,人们用沉默迎接他的死亡。当时护国公政府的一位秘书这样写道:“连一声狗叫都没有,到处一片寂静。”1661年,查理二世复辟斯图亚特王朝,再度开始了君主威权统治,为了报复,王党分子将克伦威尔的尸体挖出来进行鞭尸,然后又钉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一根柱子上,这就是一代枭雄克伦威尔的最后结局。 IezOfLAOPL9Kk6XdCKAziZnZJT/TR4VsPwy80SSPraazhwaZ2AG8wYO59G8REi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