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易经》解读不生病的智慧
读懂易经,读懂健康
《易经》的健康观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器官、细胞甚至某种成分的变化,都和全身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易经》倡导我们要认识和把握健康的本质,主张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人体,只有整体的“阴阳”保持平衡的状态,身体才是健康的,否则就是病态。也就是说,身体不健康就是阴阳不平衡,表现为病态;身体健康的人表现为气血充足、精力充沛。
人体不可能处于绝对的阴阳平衡,往往在健康与病态之间还有“第三态”,即我们现在说的“亚健康”,那又该如何看待呢?当然,这本身也是阴阳失衡的体现,但仅以此判断无助于解决身体“健康”问题。所以,中医又将人体各个部分代之以“五行”,即木、火、土、金、水5种基本物质,并以其“相生相克”的运行和变化规律来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易经》告诉你不生病的智慧
在看中医时,你细心观察一下会发现,同样是感冒,用的药却不一样。事实上,通过对疾病的长期观察研究,发现同一种病、同一种病因,在不同的人身上的症状往往不同,只有少数人的症状是接近的;反之,病因截然不同的病,症状却往往类似。所以当人得流感,虽然病毒一样,但症状或表现为咳嗽气喘,或高烧不退,或四肢酸痛、乏力,也有一部分人不用吃药,两三天也能自愈。其实,这就是因先天体质不同而造成的。
人出生后,由于不同气候的影响,先天体质也各不相同,以适应当时自然界的风、寒、湿、燥、火等,再加上父母的遗传、环境等的影响,自然会导致先天体质出现偏差。同样,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先天体质无法适应。先天体质决定了人一生中易患的疾病,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可能实现“治未病,不生病”。
揭秘太极原理暗藏的养生智慧
太极如一木生
《易经》中的太极就是指宇宙最原始的基因,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我们先来看看《说文解字》中的这样一句话:“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大家知道,原始的数是一,这样看来,太极即为初为一,可化成万物,又可至于无穷。为了加深对太极的理解,再看看《朱子语类》所说:“太极如一木生。上分而为枝干,又分而生花生叶,生生不穷。到得成果子,里面又有生生不穷之理,生将出去,又是无限个太极,更无停息。”此话告诉我们,太极就像自然界树木的生长,它的根是一太极,结成果子,又是无限个太极。
太极与养生
如上所述,太极是宇宙的开端,宇宙万物皆由它演化而来,对应到人体的健康养生,同样也离不开太极。
太极元气
大家都知道,世间万事万物都不会平白无故地产生,根源皆与“受精卵”有关,只有当外界条件具备,才能自我发展和壮大。而这一点恰恰是促成新生事物诞生的原始动力,《易经》称这股力量为“太极之元气”,即“元气”。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了,受精的鸡蛋、鸭蛋、龟蛋、蛇蛋、昆虫卵、人类及所有动物的卵子,或是受精的玉米种、棉花种、水稻种、树木种及各类菌种,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都会结出丰硕的果实。而这里的“精”,就是我们常说的“太极之元气”。这股“太极之元气”不但是新生事物诞生的直接原因,还是决定新生事物存在与否的基础和发展的原动力。
既然肩负着原动力的作用,那么,这股元气肯定是具备一定能量的,而其能量大小和强弱,又直接关系到新生事物发展规模的大小和发展速度的快慢。不过,就算是再强劲的原动力也有耗尽的一天,当太极之元气消耗殆尽时,也正是新生事物走向衰败和死亡的时刻。太极之元气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本身无形无象,在不同的事物中会表现为不同的载体。不过,无论最终表现如何,它终究是流动的。比如说,人体内的血液(元气)在动静脉之间是永不停息的,人类中的精(元气)在体内也是汩汩流动的。如果血液一旦停滞、拥堵或是倒逆,或是精一旦不再传递,别说不利于身心健康,就连活生生的人体本身都不存在了。
从太极图说养生启示
对于太极图,恐怕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呈圆弧走向的圈儿。人体是一个结构极为精密又复杂的统一体,这个包裹在外层的圈儿就像人体的皮肤紧紧包住身体的脏腑、筋骨、血液。当人体血液循环畅通自如,皮肤也会像皮囊那样胀起来。恰恰是这圆弧走向的运动方使人体自身的生命运动处于一种最佳状态。
太极双鱼还有一个特点,当黑到达极致之时就转成白,白发展到极致又转为黑。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存在这样的道理。也就是说,人体若要益寿延年,必须调和好体内的阴阳二气,唯有如此,才能使人体这个小宇宙与我们生存的外在环境这个大宇宙融洽相处。
太极眼是运动的起点。无论是抬腿迈步,还是席地而坐,都是先由身体某一部位的动作带动全身的所有动作,这就好比钟表上的齿轮一样,一环扣着一环。而所有动作的关键就是把握太极眼的转变之机,只要将意念贯注其处,自然也就实现了阴阳调和的目的。
细看太极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太极曲线,这个双向的呈螺旋状延展的线条,关系到运动量的加强与功力的增长。该如何理解呢?当双向的螺旋延展时,不但能增加运动量,还会牵连到外层皮肤肌肉,扭动到深层的筋骨,再进一步关联到身体各个脏腑器官,使全身处于运动状态中,从而达到活动全身筋骨、激活周身脏腑器官的作用。
两仪四象中的养生防病观
世间万事万物都可一分为二
世间万事万物都可一分为二,如乾与坤、尊与卑、贵与贱、动与静、大与小、高与低、胖与瘦。《易经》对此又是如何认识的呢?
《系辞》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又说大衍之数,中有“分而为二以象两”,这里的“两仪”、“二”、“两”即天地,是太极的初分,也是天地之数。因此,《系辞》又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由此看来,世间万事万物都由天地引申而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对立面。而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
四象即四大比喻现象
《系辞上传》第十一章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四象”中的“象”是《易经》的一个核心体系,是一种现象,而“四象”就是大自然的4种现象。
正是通过这4种现象,古人认识了世界。处于统一体内的两仪,在对立的斗争中,将发生阴阳消长,引起这种变化的4个最具特征的典型状态就是四象,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又可以引申为四时、四方和四国。
太阳是指阳性特征上升,阴性特征下降,达到相应的极点状态,如从春分到夏至。少阳是阳性特征逐渐增加,阴性特征逐渐减少的阴阳平衡状态,如从冬至到春分。太阴是阴性特征上升,阳性特征下降,并分别达到相应的极点的状态,如从秋分到冬至。少阴是阴性特征逐渐增加,阳性特征逐渐减少的阴阳平衡状态,如从夏至到秋分。
一天二十四时,日月交替,反反复复,也许,大家都觉得不足为奇,其实,这里就蕴藏着“四象”现象,这就是卯(7:00~9:00)、午(11:00~13:00)、酉(19:00~21:00)、子(23:00~1:00)四时。
早晨刚一起床,还没出被窝,身子免不了都会有一股凉气,虽说太阳也已经上班了,但是还在半空中,上面暖暖的,大地还是凉的。这就告诉我们,先别急着钻出被窝,不妨先在床上做点养生的小动作,等到身体彻底苏醒过来了,再起床做其他事情也无妨。
中午,整个世界都是暖洋洋的,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忙了一个上午的朋友,都应该尽量出去透透气。要知道,正午时分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且人体自身的阳气也达到一天中相对较旺盛的状态。饭后散散步不但修身还能养性,最好是让身体背对着太阳,也就是让阳光尽情地洒到我们的颈椎和后背上,保你一个下午都精力充沛、干劲十足。
黄昏时分,大地暖暖的,很多人酒足饭饱后会草草消磨掉宝贵的时间。其实,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大自然赐予的神力,这就是地气。大地一整天都被太阳滋润着,此时恰好聚集着无穷的能量。出去散散步或是慢跑都能温暖自己的身体,家里如果有老年人或是心脏病患者,更不应错过这个锻炼身体的好时机。
子夜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此时阴气最重,阳气开始生发,每个人都要乖乖地上床睡觉,这样第二天才会头脑清醒,气色红润。如果你在这个时候熬夜,就会消耗掉刚刚生发起来的阳气,这对人体是极为不利的。
除了一天有“四象”变化外,四季冷暖更迭,周而复始的变换,也有“四象”之征,这一点在《易经》及其有关著作中最为常见。《周易集解》中说:“四象,四时也。两仪,谓乾坤也。乾二五之坤,成坎、离、震、兑。震春、兑秋、坎冬、离夏,故两仪生四象。”这里的四象就是春、夏、秋、冬这四时。
此外,在古代,望、朔、上弦、下弦;东、南、西、北;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等也经常被称为四象。
阴阳平衡方能不生病
做人做事讲究“中庸之道”,此理同样适用于养生保健。《易经》强调中庸,这里的“中庸”是一种“不偏不倚”的状态,而中庸体现的是平衡、变通与和谐,用在养生上就是将人体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
然而,放眼我们的生活,现代人往往违背了这一准则,把好端端的身体搞得百孔千疮。其实,要健康,要长寿,关键就是平衡好人体的一阴一阳,这样人体的各种功能和物质才能处于协调运作的状态。
阴阳调和关乎人体健康
众所周知,《易经》谈论的就是阴阳,正所谓“易以道阴阳”。这里的一阴一阳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源,也是中医保健养生的根基。有了它,万物才得以存在,生命才有了根,若是天地无阴阳,谈何万物生息,更不必说安身立命、保健养生了。
而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出一种动态协调的状态,实质就是阳气与阴精的平衡。阴阳平衡理论源于《易经》所讲的阴阳运行规律。再回过头来看看太极图,我们会发现,它的中间是用反S形而不是一条直线分隔两方,这里有什么玄机呢?因为S形象征着太极图随时随地都处于一种阴阳的动态平衡。这就告诉我们,学《易经》养生,就要把握阴阳平衡的真谛。
《黄帝内经》在关于阴阳平衡的问题上有这样一句话,也值得大家深思,那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里的“平”就是平衡,“秘”就是固秘。意思是说,阴平顺了,阳固守了,那么,生命自然健康,精神状态自然就好。这里以《易经》中的泰、否两卦为例说说阴阳调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泰卦坤上乾下,有天地之气相交之象,《易经》这样判断此卦:“天地交而万物通。”若是某人属此卦,那他的阴阳一定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身心皆健康。而否卦是乾上坤下,有天地之气分离之象,《易经》认为,此卦“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如果一个人属于此卦,可以断定,他处于阴阳失衡状态,需要及早做相关检查,以判断是亚健康症状还是其他病理之症。
阴阳调和少生病
一个健康的人,他的阴阳应该时刻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然而,现代人的身体往往偏离了这一健康的轨道。要知道,人体无论阴还是阳的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
如果阳虚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阴精的化生不足,极易出现阴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阳损及阴”的问题。反之,如果阴虚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阳气生化无源,出现阳虚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阴损及阳”。人体阴阳这种忽高忽低的变化,就好比在跷跷板两端玩耍的孩子,如果一个体重过重,而另一个过轻,游戏就没有办法继续下去。
如果是阴阳轻度失衡,我们的身体就会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阴阳中度失衡,我们就会患病;如果阴阳重度失衡,我们就会得重病;如果阴阳分开、阴阳离决了,那么生命就会结束。
不管是整个大宇宙,还是每个独立的个体,甚至是一个国家、社会,都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身心平衡,以致中和,乃是治命治病之最高准则。”只有把阴阳协调好了,才算找到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要知道它的价值远远超越了金钱、权力和一切物质享受。
也许看到这里,有的朋友会有这样的疑问,怎么可以判断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身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了呢?方法很简单,如果你的身心状况具有下面这三大表现,就可以开心地拍手叫好了。
其一,生命力强,遇事待人有朝气、活力、积极向上;其二,生理本能好,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吃得香、睡得稳、拉得勤、性生活也和谐;其三,心理承受能力强,遇到突发事情具备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到了一个新环境,适应能力很好。
读懂人体八卦可防病祛病
《易经》里的八卦:乾卦、坤卦、震卦、巽卦、艮卦、兑卦、坎卦、离卦,这八个卦分别是由三个爻组成的,也称为单卦或经卦。爻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有阴阳两类之分,其中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
《易经》是研究生命、研究天地万物的,它告诉人们宇宙间的所有都是由这八个卦象组成。其中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日和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具体说来是这样的,乾卦是天卦象,代表阳刚、刚健、自强不息;坤为地卦象,此卦明柔、有顺畅之象;坎为水卦象,喻义谋事顺畅可成,但内中有波折;离为火卦象,有时认为是太阳的卦象;震为雷卦象,古人认为此卦存在于天地间,震动了就有雷;艮为山卦象,代表高山和陆地;巽为风卦象,也称气流;兑为泽卦象,代表海洋、河流。八卦之间互相对立但又能变幻出无穷的景象来。
在中医上,八卦还代表人体的8种体质,同时也指围绕掌心周围8个穴位的总称,还能根据这些卦象来判断人体可能患有的疾病。如震卦对应肝旺易怒、肝病、惊恐、抽筋、伤脾胃疾病;离卦对应目疾、心脏疾病、高血压、肺虚症;兑卦对应口疾、气管疾病、肺疾、麻脸、肝胆疾症……总之,掌握八卦能在人体养生派上一定的用场。《易经》中记载“立人之道”、“近取诸身”是对人体八卦的一种记载。
人体即《易经》八卦图
根据《易经》五行八卦的理论,可以确定八卦所对应的人体部位和穴位,这是由于天地万物都包含在《易经》的架构模式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它就像一个集成电路一样,用阴阳八卦的小芯片储存着整个宇宙的基本信息。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如何分清人体小宇宙中的天和地,也就是要分清“太极生两仪”中的两仪。如果能掌握八卦之象所对应的人体穴位和部位,就能掌握自身健康的主动权。那么八卦和人体的穴位和部位是如何对应的呢?具体来说是这样的:乾卦在首,对应的理应是人体的头部;坤卦代表人的肚子和腹部;震卦为足;巽卦代表人的臀、股之位;艮卦代表手;坎卦为耳朵;离卦代表眼睛;兑卦代表人的口。这就构成了人体的外八卦,和《易·说卦传》中“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所述意思是一样的。
不仅如此,八卦还对应人体的脏腑,构成内八卦,即震卦代表肝脏;巽卦代表胆;离卦代表小肠和心脏;坤卦代表脾脏;兑卦代表气管和肺,乾卦代表大肠;坎卦代表肾脏和膀胱;艮卦代表胃。
由此可见,八卦不仅能表示自然时空状况,还可表示人体内外的结构关系。如果能认识到八卦对人体身心健康的潜在影响,并从中找到趋利避害的方法,就能为自身的保健养生护航。
先天八卦养生:顺其自然的健康大法
八卦有先天和后天之别,相传先天八卦是古代圣人伏羲氏首创,后来经文王演变,出现了后天八卦。所谓的“先天”则是指在宇宙万物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同理,在宇宙万物出现后而出现的,则为“后天”。
《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先天八卦及其产生的过程。先天八卦反映出宇宙万物形成之前的面貌,同时还表明了宇宙形成的大现象。
先天八卦是南乾北坤,东离西坎,东北震,西南巽,东南兑,西北艮。八卦按其所代表的东西的性质两两相对,分成四时,每对阴阳相对,这四对东西交错起来,就构成了先天八卦方位图。具体说来是这样的:天地定位(乾卦、坤卦)、山泽通气(艮卦、兑卦)、雷风相薄(震卦、巽卦)、水火不相射(离卦、坎卦)。这是由于乾属阳,坤为阴,故乾在上而南、坤在下而北;东方为日出之地,西方为日落之处,故外阳而内阴的离卦居东,而外阴内阳的坎卦居西;东北属春季而雷起,故震居之,西南属秋季而风厉,故巽居之;西北多山,故艮为山,东南为兑卦为泽。同时,乾坤为正上下之位,坎离乃左右之门,日出之所出入。
由此可见,每一对中都含有顺逆、奇偶、阴阳,即阴中含阳,阳中含阴,阴阳错综交变,这就是先天八卦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世间的昼夜寒暑均可由八卦推测而出。
后天八卦养生:顺其自然的健康大法
后天八卦也称文王八卦,是文王在伏羲先天八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反映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的真实状况,表明的是人在宇宙万物形成的大现象中是如何顺应自然万物的变化的。
《说卦传》中说:“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这说的是后天八卦的卦象排列顺序,同时也说明了八卦的周期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
后天八卦的排列顺序与先天八卦的顺序有所不同,以震卦为起始点,位列正东,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这是由于东方属木,木则旺于春,故震排在东方;巽为风为木,万物长在春夏之交,故排东南方;离为日为火,火旺于夏,草木茂盛,故位于南方;坤为地之阴柔,有夏末秋初、草木归根之意,故在西南方向;兑为悦,人悦秋实之获,而西方属秋,金旺于秋;乾性刚健,位于西北,正是秋末冬初,阴阳相薄之时;坎为水、月,金生水,而北方属水,正是草木消退之际;艮仅次于坎,为终、为止,位于东北,此时是冬春之交之际,万物已终,故称艮。
由此可见,后天的八卦是顺应自然规律而运行的。它不仅有一定的排列顺序,还可象征一些节气,如震为春分,巽为立夏,离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坎为冬至,艮为立春,也就是: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八卦代表的疾病
《易经》中的五行八卦与人体部位是一一对应的,但是如果能够使用八卦之象来对应人的体质,就能够对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有个先期的认识。那么八卦与人体疾病是如何对应的呢?
乾卦属金,对应于头部疾病、肺病、大肠疾病、筋骨疾病、男科疾病、胸部疾病、结肠疾病、便秘、老年性疾病、伤寒等。
坤卦属土,为脾胃疾病,腹部之病,常对应饮食不纳、消化不良,也可对应水肿、妇科病、生育疾病、皮肤病、更年期疾病、晕症等。
震卦属木,为肝胆之病、足部之病、精神病、狂躁症、羊角风、咳嗽、骨折、气滞、咽炎、受惊、神经过敏、神经衰弱、妇科疾病、腿病、肝火旺、多动症、癌症等。
巽卦属木,对应于肝胆疾病、肛门疾病、大腿疾病、血管病、风疾、中风、肠病、偏瘫、风寒、伤风感冒、坐骨神经、传染病、喘息、淋巴疾病、哮喘病等。
坎卦属水,对应于肾病、血病、膀胱病、腰部疾病、背部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耳部疾病、水泻、寒症、拉肚子、内分泌失调、糖尿病、性病、中毒、遗精、生殖器等方面的疾病。
离卦属火,对应于心脏病、眼病、血液病、小肠疾病、月经不调、上焦失调、热病、幻视病、烧伤、乳房疾病、中暑、发烧、妇科病等。
艮卦属土,对应于脾部疾病、背部疾病、胃部疾病、鼻部疾病、手臂疾病、肿瘤疾病、乳房疾病、皮肤疾病、痘疹、结石症、气血不通等病。
兑卦属金,对应于肺部疾病、口部疾病、大肠疾病、舌部疾病、气滞病、喉部疾病、气逆喘疾、痰多、饮食不纳、口腔疾病、牙痛、咳嗽、胸部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膀胱疾病、肛门疾病、贫血、血压低、皮肤病、食管疾病、气管疾病等病。
读懂八卦,防病祛病
《易经》中对人体疾病的记载有多处,有关于内科的,有关于外科的,也有关于妇科以及五官科的。如渐卦中记载了有关妇女不孕的疾病;丰卦中记载了腿部疾病;坎卦中有关于耳痛、心病的记载;讼卦和履卦中有关于眼疾的记载;蛊卦中记载了人体肚子内的寄生虫等。
研究《易经》之人,如能弄懂八卦,必能防患于未然。
每个人都生活在宇宙中,注定是社会的一分子,这也就决定了其必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这同样能在《易经》中找到相应的记载,如乾卦的自强不息和坤卦的顺应自然,以及比卦的和睦亲邻,需卦的饮食之争等。
另外,家人卦中记载有家庭如何分工,师卦中有关于战争的记载……这些都说明了人的心理健康是受社会环境所影响的。
《易经》还有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记载,这说明古人的意识还是比较超前的,能够认识和预测到今人所提倡和接受的思想和见解。如古人很注重对环境卫生的维护,这些在八卦中都能找到对应。比如,井卦中记载有关于如何治理饮用水的问题,并提倡以饮用寒凉的泉水为宜。
另外还有关于家庭装饰、小溪、河流、大雁等内容的记载。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的生活必是受生态环境所影响的。
《易经》能预测人体凶吉,这和现代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将这一思想运用在养生上,就是教人们要顺应四时,按人体体质的不同补益阴阳,注意饮食调理,随昼夜晨昏作息,以平和心态颐养天年等。
《易经》中有这方面的记载,如豫卦中的“豫”即“预”,是“预防”、“防范”的意思,告诉人们要学会防患于未然。
另外,即济卦中的“终日戒”说的也是同一个道理。可见,《易经》与人体的健康养生,关系是何等之大!
易学中的哲学养生之道
天人相应”与“四气调神”
天人相应”是《易经》哲学思想的精髓,被誉为“最古老的宇宙哲学”。《丰卦·彖传》即蕴含这一奥义:“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及其组成部分,定当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与制约,因而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与天地日月共存,达到颐养天年的最终目的。中医养生完全吸收了《易经》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四气调神”的养生观点。
《黄帝内经》认为:春三月为万物发陈的季节,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为万物蕃秀的季节,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其气容平,应“早卧早起,与鸡具兴,使志安宁”;冬三月,其气闭藏,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志若伏若匿”。
《黄帝内经》中还告诫人们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一句老话:“春捂秋冻”。这时的“捂”与冬天不一样,既要把阳气都蕴藏于体内,又要有所选择地排出冬季的毒素,穿着上要“上薄下厚”,就是说上面可以少穿点,但腿部,尤其是脚,万万不能凉着。这时地下至阴之气正待升发,阳气开始由下而上,逐渐转暖,所以如果脚下穿得少,就会直接与地阴相接,受阴邪而成病。还有个简单的例子,防空洞里夏天很凉快,冬天却有热气。其实人的身体和防空洞是一个道理,夏天因内凉故要吃生姜驱寒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夏天贪冷饮会拉肚子或得肠胃型疾病的原因。冬天脏腑内有湿热,故吃萝卜利水去热。
至此可以看到,《黄帝内经》是根据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变化规律,提出了“四气调神”的具体措施,而“四气调神”的目的又在于保持阳气的充沛,人体阳气充沛,则生机活泼、精神焕发,就能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上古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类养生家便是实践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原则,故能“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处天地之和”而不危。他们之所以不反向运动,是深知逆四时的严重后果:“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历史的经验,揭示了一条永恒的真理:“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防微杜渐”与“未病先治”
中医养生继承并发展了《易经》的养生思想,提出了自己的“防微杜渐”的养生观。《黄帝内经》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体现的便是“未病先治”的哲学思想,并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喻阐明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何谓治未病?明代张景岳感受深刻:“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还指出:“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张景岳一语中的,道出了“谨于微”便是“治未病”的关键所在。世上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先兆,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健康当然也不例外,能将影响身体健康的征兆扼杀在摇篮中,这便掌握了医学的纲领和摄生的法则。
在“未病先治”方面中医养生还有其独具的特色,传统的针、灸、按摩、药补均可成为“治未病”的妙计良策。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黄帝内经》、《备急千金要方》亦记针关元、足三里,灸膏肓穴均有强身作用。中医另有一名言:“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三里,是说经常灸足三里,有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的养生功能。另外,中医药补的作用亦不可小视,《神农本草经》被列入“上品”的药物均冠以“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之辞。如此丰富多彩的预防措施,实在是中医养生的一大骄傲。
亢龙有悔”与“不妄作劳”
亢龙有悔”是《易经》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乾卦》上九曰:“亢龙有悔。”龙是指龙星。“亢龙”是指处于最旺盛状态的龙。爻辞提醒人们,物极必反的道理,要懂得阴阳平衡,什么时候都不能太过偏颇。上九爻辞说:“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祸之困。”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任何事都不要太满,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如果达到极点了,必然会反向而行。中医养生接受了《易经》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不妄作劳”的养生观点。《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在此把“不妄作劳”作为“尽终天年”的必备条件之一,可见其在养生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要做到“不妄作劳”,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从何入手呢?
首先,要做到“精神内守”。中医养生注重内因,所谓“精神内伤,身必败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真气的保养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所以《黄帝内经》主张“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养生著称于世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在“精神内守”方面亦有异曲同工的妙语:“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其次,要注意节制房事。情欲是人之本性,两性活动是人的本能,正常的性生活有利于人体的健康。然而房事必须有节,若恣情纵欲,房劳过度,便会“耗伤肾精”,动摇根本,导致阴阳失调、早衰及百病丛生。《备急千金要方》言:“恣情纵欲,命同朝露。”《黄帝内经》也告诫人们:“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故此重视肾精与肾气的保养,是长生的秘诀之一。
第三,注意饮食有节。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需卦》九五:“需于酒食,贞吉。”人是需要服食酒食的(古人的酒,是用粮食果类发酵而成的,度数较低),但不能“困于酒食”,故要达到“酒食贞吉”必须“节饮食”。如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便严重损害脾胃,影响健康。《黄帝内经》有忠告:“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内伤脾胃,百病皆生”。
第四,注意劳逸适度。《黄帝内经》反对“过劳”,它告诫人们“劳则气耗”,劳力太过则气少力衰,精神疲惫;劳心太过,则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因而“过劳”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视。如《黄帝内经》所言:“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可见“过劳”是健康的大敌。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他的弟子吴普,得其“五禽戏”之真传“年九十余”。因而适度的活动,有益健康。
进德修业”与“德全不危”
进德修业”是《易经》哲学思想的又一精华。《易经》注重道德修养。重视自身的完善,强调自强、自立、自省、自谦。《易经》书中关于德性修养的警句比比皆是,如《易传》在释《蹇卦》、《乾卦》、《晋卦》时分别提出了“君子进德修业……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君子自强不息”、“君子自昭明德”、“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何为德?《正韵》归纳得好:“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德性的修养是人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也是趋吉避凶的法宝。《益卦》与《大传》谓“有孚惠心,勿问,元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中医养生承袭了《易经》重德的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德全不危”的养生观。
纵观历史我们看到:孔子不但提倡“仁者寿”,而且以崇高的德行履行自己的诺言,晚年“读《易》,韦编三绝”。七十高龄后仍坚持著书立说,诲人不倦,造福于子孙后代。唐代名医孙思邈寿高德劭,被后人传为佳话。他不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且注重德性的修养,“心诚意正”、“顺理修身”是他的至理名言。其百岁后仍登山采药,出诊行医,攻读《易经》,撰写医籍。孔子等人的辉煌人生向人们展示了“大德必得其寿”的必然结果,当为后人养生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