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罗马入侵不列颠

今天的英国由不列颠群岛中的大部分岛屿组成,其中第一大岛是大不列颠岛。英国的面积大约为24万平方千米,它的海岸线有1.1万千米长。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强大的罗马帝国为了掠夺谷物和珍珠入侵了不列颠,在罗马人统治不列颠的300年中,辉煌灿烂的罗马文明强烈地改变了不列颠的面貌,后世的史学家认为正是罗马人揭开了英国文明史的序幕。

初创的世纪

大约在300万年前,不列颠岛和整个欧洲大陆连在一起,大约在25万年前,不列颠岛上已经有人类居住。按照英国著名政治思想家霍布斯的话,这个时期的不列颠岛上的人生活是“孤寂、贫困、艰辛、残忍和短暂的”。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25岁左右,成年男子以围捕野兽为业,女人、老人和孩子采集果实,人们共同维持艰辛的生活。

从前8世纪开始,欧洲大陆上的克尔特人开始向不列颠岛迁移,这些移民带来了冶铁技术,引进了金属货币,建立了王国,设立了祭司制度。当时来到不列颠岛的克尔特人前后共有三批,迁徙过程历时五六百年,最早一批是来自莱茵地区的克尔特人。大约在前500年,第二批克尔特人又迁徙到不列颠,统称布立吞人(Britons),他们依靠强大的武力占领了今天的英格兰地区。此后的几百年里,不列颠成为“布立吞人之地”,不列颠(Britain)一词也由此而来。大约在前100年,第三批克尔特人从高卢北部迁入,他们被称为“比尔盖人”。随着他们的到来,不列颠岛开始出现国家,其中较大的有泰晤士河北岸的卡图维拉尼王国,东南部的科利达尼王国,以及苏塞克斯地区的科米乌斯王国。由于比尔盖人曾经协助高卢人反抗罗马人的入侵,这也成为后来罗马人进攻不列颠的借口。

两度折戟

正当不列颠岛上刚刚出现国家的时候,罗马人炽热的目光已经紧紧盯上了不列颠富饶的土地。再加上不列颠岛盛产罗马妇人最喜爱的奢侈品--珍珠,雄心勃勃的罗马统帅、新任高卢总督恺撒决心将整个不列颠岛并入罗马的版图。

前55年8月的一个夜晚,恺撒率领两个军团共1.2万名战士,从法国出发,乘坐着百艘战船浩浩荡荡地远征不列颠。几天后,罗马大军在海滩上与布立吞人遭遇了尽管沿岸的布立吞人拼死捍卫家园,浴血苦战,可身经百战的罗马战士还是抢占了海滩,第一次登上了不列颠岛。这场抢滩之战中,罗马军队严明的作战纪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当罗马战士面对岸边密布的礁石和翻滚的巨浪迟疑不前时,一位手持黄铜色鹰旗的军官喊到:“随我来,罗马的勇士们,不要让光荣的罗马军旗落入敌人手里,我将尽到作为罗马共和国公民应尽的职责。”热血沸腾的罗马战士纷纷跳下战船,涉水向岸边狂奔。经过一场血战,布立吞人简单的阵列被击溃了,布立吞人被迫向罗马人求和。可罗马人的后续部队和补给因暴风雨无法按时到达,以强硬著称的恺撒只好押着布立吞人质匆忙返回了高卢。

第二年,经过精心准备,恺撒率领罗马战士乘坐着800艘战船再次远征不列颠,这次远征大军扩充到了5个军团2.5万名战士。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上次战斗留下的威名,罗马人毫不困难地登上了不列颠岛,并很快深入到内陆地区。布立吞人没有和强大的罗马军队进行正面交战,而是将部队分散成三五十人的小分队,不断袭击罗马人的补给线,遇到落单的罗马士兵就痛下杀手。这种化整为零的游击战果然是对付侵略者的有效战术,罗马人疲于奔命,坐立不安,虽然占领了广大的土地,却始终无法击溃布立吞人的主力。这时又传来高卢地区发生起义的消息,恺撒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足以两线作战,就和布立吞人草草议和,然后仓惶地撤离了不列颠岛。

血色征服

尽管恺撒的两次远征没能占领不列颠,但显示了罗马军团的强大力量,此后布立吞人再不敢干涉高卢的事务。而以后的罗马统治者对不列颠岛一直念念不忘,一心想让罗马的军旗能飘荡在这片土地上。公元43年秋天,罗马帝国的第三位皇帝克劳狄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至高无上的军功,再次把长剑指向了拒不臣服的不列颠岛。

小资料·英国

巨石阵

巨石阵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遗址,它位于英国距离伦敦120多千米的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约建于前4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的时间范围。这个巨大的石建筑群位于一个空旷的原野上,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是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石柱组成,每块重约50吨,高8米。它的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沟,内侧挨着56个圆形坑。巨石阵不仅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天文学上也样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人们猜测巨石阵很可能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可算是天文台的雏形。

吸取了前两次远征失败的教训,克劳狄派出了一支4万多人、配备有完善后勤部队的远征大军。这次进攻异常顺利,罗马人的舰队没有遇到海上风浪,很快就登上了陆地。被前两次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布立吞人疏于防备,他们以为现在正是秋收季节,罗马人应该忙着往粮仓中装填粮食,而不会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因此被罗马人打了一个猝不及防。就这样,罗马军队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大块地区,初步征服了不列颠岛。可能是胜利来得太轻松,罗马人完全把不列颠岛当成了自家的聚宝盆,罗马官吏横征暴敛,对岛内居民肆意压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公元60年,不列颠岛爆发了规模浩大的起义,对罗马人的强烈痛恨使起义者变得与罗马人一样残忍。每攻占一个城镇,起义者都要把罗马军队和归顺了罗马人的居民全部杀死,仅在伦敦地区就有7万罗马人与罗马化的居民被杀。但在训练有素、装备优良的罗马军队的反攻下,起义者很快溃败,大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数十万人的鲜血和满目疮痍让罗马人不得不改变了统治策略,他们开始在不列颠岛实行公平赋税、取缔垄断、鼓励建筑、发展教育、推广拉丁语等政策,不列颠岛上的土著居民逐渐开始效仿罗马人的生活方式,罗马人在当地的统治得到了巩固。

最后撤离

122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巡视不列颠时,命令在不列颠岛北部修建一道防卫城墙,史称“哈德良长城”。这道城墙长达100余千米,连接17座要塞、80多座炮台和百余个烽火台,遗址至今尚存。哈德良长城的修建为不列颠岛南部赢得了300年的安定,不列颠岛由此走出野蛮时代,全面接受罗马文化的影响。此时伦敦成为不列颠岛与西欧进行经济交往的交通枢纽,作为英国经济支柱的毛纺织行业也在这时出现。随着罗马人的涌入,拉丁语开始在岛内推行。在2世纪后期,基督教也传入了不列颠岛。据估计,此时不列颠岛上的人口大致稳定在100万人以上。不过,罗马人是将不列颠岛当作行省来实施统治的,因而对该岛主要是实行军事统治和军事移民,真正移居到这里的普通百姓并不多。

在3世纪末期,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宗教上罗马帝国都已是危机重重,蛮族的入侵更是对罗马帝国造成了致命打击,原来固若金汤的哈德良长城一再被苏格兰人突破。398年,为了集中力量抵御西哥特人的入侵,罗马人撤回了在不列颠岛的大部分驻军。407年,最后一批罗马军队撤离了不列颠岛,至此,罗马人在不列颠岛的统治正式结束了。

罗马的统治确实给不列颠岛的原住居民带来了杀戮与灾难,但罗马的统治也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文明。罗马的文学艺术让原住居民开阔了眼界,宏伟的罗马城墙代替了原来的低矮草房,每个城市都修建了广场、庙宇、浴池与地下排水通道。 TUniULFK2XtOYX9qWH6joWGym2B3lXtAHoyyjMKokLmFZ2tV4Zl7lckhRd7QpA1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