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战争狂人--斯维亚托斯拉夫

斯维亚托斯拉夫,罗斯早期最爱征战与扩张的领袖之一,是留里克王朝的创始人留里克之孙,伊戈尔之子。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戎马倥偬,几乎没有安分地在皇宫中待过,他好战争胜的性格来源于他早期的记忆。

幼年的记忆

早在斯维亚托斯拉夫年幼的时候,他的父亲伊戈尔就是东斯拉夫,甚至是整个东欧大平原上赫赫有名的大公。伊戈尔暴虐成性并且贪心不足,在又一次无理地向百姓征收蜂蜡、皮毛的时候终于引起了众怒,被愤怒的人群活活打死。当面目全非的伊戈尔被抬回行宫时,幼小的斯维亚托斯拉夫被震惊了,他甚至不相信早上还在和自己玩耍的父亲就是现在躺在他面前的血肉模糊的尸体。就在他还没有从丧父之痛的情感中走出来时,他又不得不面对自己被杀死的危险,因为被愤怒激发的群众已经无法控制地聚集起来准备发动暴动,这引起了贵族们的一阵大乱,并且令人头痛的是皇族中最常见的权势之争也开始了,当时的小斯维亚托斯拉夫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众矢之的。幸亏他的母亲奥丽加是一个聪明、坚强的女人,她镇定地联合自己的亲信大臣,打败了一个个觊觎王位的贵族,立幼子斯维亚托斯拉夫为继承人,自己做摄政女王。然后,他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派出大批军队去剿灭“刁民”。大公的军队在途中同德列夫利安人的队伍遭遇了。经过一场残酷的厮杀,德列夫利安人一批一批地倒下了,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大地。

这件事给年幼的斯维亚托斯拉夫以极大的刺激,他亲政后,更加崇尚武功。他身穿普通白衣,剃光头,只留一撮额发,左耳戴一只耳环,腰挎一柄弯刀,出征时不带辎重,以烤马肉为食,露天枕马鞍而眠。行军时,步履轻捷;打仗时,身先士卒,视死如归,深受士兵爱戴。他一生经历了三场大战,奠定了他基辅罗斯战争狂人的地位,这三场战争分别是保加尔之战、北高加索之战和保加利亚之战。

四处征伐

从962年起,罗斯人就开始以夺取欧亚商路北道的控制权为目的,与东南方的可萨汗国不停地发生摩擦与争斗,但是一直没有结果。965年,战争狂人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亲政,他运用天生的军事头脑和斗争欲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位于顿河下游的可萨汗国的首都萨克尔城,并将之改名为别拉雅·维扎,开始了他征伐的一生。

保加尔人居住在基辅罗斯东边的伏尔加河流域,身体里也流淌着东斯拉夫人的血液,天生的贸易细胞和海盗因子也使他们不安于现状,再加上处于伏尔加河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些有利条件无疑都成为斯维亚托斯拉夫垂涎他们的理由。966年,刚刚结束了可萨汗国战争的斯维亚托斯拉夫,又纵兵劫掠了保加尔城,迫使保加尔人臣服。967年,斯维亚托斯拉夫马不停蹄地挥师西进,进军多瑙河地区,迅速占领了多瑙河下游保加利亚大部分的土地并把司令部设在佩列亚斯拉维茨,以控制多瑙河三角洲。当时的斯维亚托斯拉夫统治着一个领土广袤的帝国,东起伏尔加河口,南包克里米亚,直至多瑙河口。然而,由于他过于分散兵力,这些胜利都转瞬即逝。不久,他就不得不忙于对付东边势如燎原的叛乱,以及西边拜占廷的挑战。

971年,他占领了保加利亚的首都普列斯拉大,这一次的胜利似乎冲昏了他的头脑。就在这一年,斯维亚托斯拉夫在军事上遭遇到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重创。由于他不停的扩张与劫掠,伟大的拜占廷帝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面前成堆的食物与金钱渐渐地被这个曾经的奴隶民族抢掠,“斯维亚托斯拉夫的行为已经危害了我拜占廷帝国的利益,他要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

拜占廷国王的一声怒吼揭开了基辅罗斯与拜占廷之间的战争,明显的军事力量差距导致了斯维亚托斯拉夫的失败,并且被迫放弃了对保加利亚和克里米亚的主权要求。972年,当斯维亚托斯拉夫领兵从多瑙河流域撤退时,他的军队在第聂伯河急流险滩附近遭到佩切涅格人的伏击,随即展开血战。在这场战争中,斯维亚托斯拉夫被杀,在他失去意识的前一秒钟,他想起了曾经躺在自己面前的父亲的尸体,那时他还很年幼,然后他动了动嘴角。据说当时在场的人从他脸上看到了解脱的笑容。这一情景再次证明了斯维亚托斯拉夫的历史命运。

斯维亚托斯拉夫征伐的一生为留里克王朝政权的确立以及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领土面积上,尽管斯维亚托斯拉夫新帝国的绝大部分土地均已丧失,但在972年,罗斯所保持的领土面积仍远大于60年前奥列格所遗留下来的领土面积,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斯维亚托斯拉夫在得而复失之后所净得的土地。由于他灭掉了强大的可萨汗国,使罗斯的东南边疆门户洞开,这样一来虽然容易受到东边草原游牧民族越来越严重的入侵,但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东斯拉夫人贸易的领地,这一点在他鼎盛时期的保加尔之战后得到了充分证实。保加尔之战的胜利使俄罗斯打开了通往东方的大门,为后来俄罗斯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XEJOyOhL769VwlvT4mGGU/5sVUNijUG589lDVT2jrqbZGvylSevopcA0vVWnfqu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