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雄霸地中海(1)

活在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海盗--古希腊海盗

在人们心中,海盗永远都是彪悍、血腥的,他们游走于生死边缘,烧杀强取,无恶不作。然而,在遥远的爱琴海,海盗曾如英雄般被人们歌咏礼赞,万古留名。他们就是古希腊的英雄海盗。

《荷马史诗》中的传奇人物

伟大的《荷马史诗》诞生于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组成,讲述了一个千百年来妇孺皆知的故事--特洛伊战争。诗中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其中最光彩夺目的便是勇者阿喀琉斯和智者奥德修斯。

故事发生在古希腊城邦时期,特洛伊战争的起因是小亚细亚古国的王子帕里斯造访希腊半岛的斯巴达城邦,爱上了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美丽迷人的妻子海伦,并将她拐带出逃。墨涅拉俄斯大为恼火,与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一起联合希腊各城邦,组成希腊联军海上舰队,进攻特洛伊,这场战争持续了10年。

《伊利亚特》便是从战争的第十年讲起。希腊联军第一英雄阿喀琉斯因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夺取了他心爱的女俘而退出战争,希腊联军因此元气大伤,节节败退。其间,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披戴阿喀琉斯的盔甲出战,被特洛伊主帅赫克托尔杀死。阿喀琉斯悲伤悔恨,重新回到联军队伍,发誓要给好友报仇,并最终杀死了赫克托尔。关于战争的结局,史诗中并没有记载。但依据古希腊神话传说,后来阿喀琉斯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用箭射中他身体上唯一未被神水浸泡过的脚跟部位而死。最后,希腊联军采用智者奥德修斯的“木马计”,造了一个空心大木马,将希腊士兵藏在木马中,置于特洛伊城外。特洛伊人不知就理,将木马拖入城内。夜晚,木马中的希腊士兵与城外的希腊联军里应外合,攻陷特洛伊城,结束了10年的战争烽火。

泊10年。其间,伊大卡岛的贵族青年们聚集在他家中,挥霍他的财产,还要强娶他的妻子。奥德修斯历险10年,凭借智慧和勇气战胜重重困难,终于回到故乡,驱逐了求婚者,终于和家人团聚。

勇武绝伦的阿喀琉斯和智慧超群的奥德修斯因《荷马史诗》而流芳千古。

历史上的英雄海盗

《奥德赛》讲述了献“木马计”的英雄、伊大卡岛的国王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返程时的海上历险故事。奥德修斯因献“木马计”触怒了海神波赛冬,在海上漂相传《荷马史诗》的创作者是古希腊盲人荷马。由于史诗中的故事多为神话传说,关于荷马本人的传说也大都荒诞不经,所以历来人们对其中记述的特洛伊城和特洛伊战争持怀疑态度。19世纪下半叶,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土耳其地中海沿岸的希沙立克进行了4次发掘,确认了迈锡尼文明和特洛伊城,用事实证明《荷马史诗》的真实性。那么,诗中描写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也是有迹可循的。

细究之下,史诗中的两个英雄阿喀琉斯和奥德修斯竟然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海盗。在《伊利亚特》第九卷中,阿喀琉斯曾亲口说:“航海途中,我攻陷了12座都城,到达了陆地,我又劫掠了大约1座城市。我掠夺了大量的战利品,全都运回来交给阿特柔斯之子阿伽门农。”驱使着舰船航海、沿途攻城略地、劫掠财富,这不正是赤裸裸的海盗行为么?

与之相似的,作为国王的奥德修斯也是一名海盗。他的伊大卡岛王国,便是用他在一次次海盗行为中掠夺来的财富构建而成的。《奥德赛》第九卷至第十二卷描写了奥德修斯在海上的历险过程。他的第一站是地中海沿岸的伊斯马罗斯城,奥德修斯登陆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洗劫这座城市,他引以为荣地夸耀道:“离开特洛伊之后,海风把我推到了基科涅斯人的伊斯马罗斯城堡,我捣毁了它,并杀了众多的市民,得到他们的妻子和数不清的财富。”此外,奥德修斯还明目张胆地向费埃斯克岛上的居民索要他们根本承担不起的礼物,这无异于明火执仗的海盗打劫行为。

《荷马史诗》中对于特洛伊战争的描述,在现在人看来也是以掠夺为主的海盗行径。希腊联军兵进特洛伊时,组建了一支由1000只战舰组成的船队。战争的导火索是美艳的王后海伦,但战争的真正目的,却被无所不知的涅斯托尔一语道出,那便是追求财富。贯穿战争始终的,是对财富的追求,战胜的一方会像强盗一样瓜分财宝和奴隶,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之间的矛盾也是因利益争夺而生。

然而,《荷马史诗》对这些海盗的劫掠行为并未给予丝毫批评。《荷马史诗》是英雄的史诗,着力描写的是伟大英雄的英武雄姿、赫赫战功和侠义行为。阿喀琉斯、阿伽门农、赫克托尔、奥德修斯……他们都是史诗礼赞的英雄。这又是为何?

因为在古希腊人眼中,海盗只是一种职业,并没有什么可耻的。随着迈锡尼文明的衰落,古希腊城邦必须依靠海上贸易才能生存。发达的手工业,日趋成熟的造船技术,广阔的地中海,在这样的环境里,一批批海盗如英雄般聚敛财富,推动古希腊城邦的发展。他们不仅未如后世的海盗那样臭名昭著,反而因英勇机智而受到英雄一样的礼遇,为人们所崇敬。

克里特岛与海盗

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海盗不仅存在于《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城。将历史追溯至约公元前3000年,一群海盗也活跃于希腊文明的摇篮爱琴海。

克里特文明后期,古希腊文明走进铁器时代,手工业的进步极大地刺激了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发达的造船业使爱琴海沿岸的海上贸易繁荣起来。爱琴海上的小岛是海上贸易的中转站,也成为了海盗们活动的据点。

地中海上最大的岛屿是位于爱琴海南部的克里特岛。这个海岛因发达的米诺斯文化、神秘的克诺索斯迷宫、古希腊神话中牛头人身的米诺斯牛和至今未能释读的型线形文字而举世闻名。在人们看来,关于米诺斯的传说比《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战争更加令人难以置信。一直到了近代,神话中的米诺斯王国才在克里特岛重见天日。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斯主持发掘了米诺斯城,在克里特岛上发现了迈锡尼文明时期的大型宫殿、城邦,证明了米诺斯王国的存在。

米诺斯王国之所以如此繁荣昌盛,是由于其优异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地中海贸易的中心。当然,在海盗的侵袭面前它也首当其冲。海盗们在地中海上横行无忌,这严重影响了米诺斯王国的统治。被誉为“海上之王”的米诺斯国王组建了规模庞大、装备正规的海军。在这支强大的海军面前,游寇一般的海盗不堪一击,盛行一时的古希腊海盗遭受到了有史以来最沉重的打击。

无论是《荷马史诗》,还是其他古希腊神话,它们都影射了古希腊城邦时代的历史真相。通过对这些珍贵史料的研究,古代地中海文明重现在我们面前。那是一个海盗盛行的时代,海盗们在大肆掠夺的同时,也书写了一个时代的传奇与英雄史诗。

是商人也是海盗--古代地中海沿岸的商贸与劫掠

血腥与残暴是海盗的本性,为人们鄙视唾弃是海盗的宿命,难道海盗们带给人们的只有灾难,留给历史的只有骂名?在古老的地中海,那些纵横一时的海盗不仅劫掠商船,还进行海上商业贸易,并极大地促进了古代地中海商业的发展。

开辟新商路的古希腊海盗

历史上关于海盗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公元前1350年,这段记录着古希腊商人在腓尼基和安娜托利亚等海港贸易时被海盗袭击的文字,被刻录在黏土碑上,承载它的文字是型线形文字,也就是古希腊文字。这个时期正是古希腊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晚期,也就是青铜时代,当时的古希腊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模式,商品贸易尚不发达。但在广阔的海洋上,却有一批批武装起来的商队在从事早期商贸活动--抢劫商队的海盗。他们是当时占领希腊的腓尼基人,一个天生便具有航海天赋的民族。

由于商品经济尚处于萌芽状态,这个时期贸易的主要对象是奴隶。《荷马史诗》中描写英雄奥德修斯拥有数量众多的奴隶。一些历史研究人员认为,特洛伊战争的真正起因,是希腊人为了开辟新的商贸和抢夺奴隶而不得不发动的战争。由此可见,身兼战争英雄和海盗两个角色的勇士们,是古希腊商品贸易的先行者。这些人带着武装的船队驰骋在地中海,时常扫荡沿海城市,抢夺财富和奴隶,然后再一次作为资本,扩大自己的商队。在当时的商品贸易中,交易数量最大的商品--奴隶就主要是通过掠夺而来。海盗们将抢夺来的奴隶卖给氏族贵族,海盗和氏族贵族便是古希腊最早的奴隶主。

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之后的希腊进入荷马时代(前11世纪~前9世纪)。氏族部落开始向国家过渡,古希腊进入铁器时代,铁制工具的产生极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手工业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这个时代,古希腊的主要商业活动也是在海上进行,而控制海上生命线的,正是具备武装力量和商人身份的海盗。可以说,荷马时代的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倚赖这些既是商人又是海盗的英雄人物。

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古风时代,这是奴隶制城邦的大发展时期。希腊人在本土及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许多城邦及殖民地,这是欧洲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运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古希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人口迅速增长。狭小的希腊城邦已然无法满足众多人口生存的需求,因此必须有大量希腊人离开城邦,开辟新的海外殖民地。

大殖民铸就了一批海盗,他们驾驶着先进的舰船,开始了对地中海的征服,足迹几乎遍布整个地中海和黑海地区。向海外殖民的希腊人以从事商业活动和海上抢夺为谋生方式。当然,他们所从事的主要商品交易也是奴隶买卖,奴隶的来源也是通过海盗掠劫而来,海盗的旗帜也同样飘扬在整个地中海上空。古风时代,地中海上的海盗不仅仅是城邦的殖民者,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有商业眼光的商人,他们为了寻求商品销售市场而拿起武器,登上舰船,踏入征服者的行列,一面文明经商,一面野蛮抢劫。

古风时代是希腊人称雄地中海的时代,也是海盗们的辉煌时代,随着古风时代的落幕,地中海海盗们不复昔日辉煌。公元前5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城邦制度开始衰落。这个时候,地中海地区爆发了著名的波希战争。

公元前6世纪中期,波斯帝国陆续征服了小亚细亚沿海的希腊城邦,继而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率兵入侵欧洲,兵至多瑙河,遭到西徐亚人顽强的反抗,兵败而归。在回军途中,波斯军队占领了赫雷斯,控制了巴尔干半岛通往小亚细亚的必经之路赫勒斯滂海峡,从而切断了爱琴海与黑海间的海上商路。这严重损害了地中海上商人的利益,既然他们没有办法利用合法途径经商获取利润,就只能选择另一种解决方式--武力反抗。这些商人们能对抗强大的波斯王大流士吗?别忘了,地中海商人们的另一重身份--海盗。

城邦派出战舰助战。毋庸置疑,前来助战的舰船便是属于被波斯帝国伤害经济利益的地中海上的商人。商人兼海盗的身份使他们的船舰原本就具备相当的武装设备,因而战争刚一打响,他们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全力出动,增援小亚细亚的义军。尽管这次起义以失败告终,但这一事件成为波希战争的导火索,希腊人民为了维护本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奋起反抗,战争持续了整整半个世纪,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此间,雅典重新建立了地中海上的海上霸权,并同爱琴海上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的城邦组成同盟。

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举行了联合反抗波斯帝国的起义,雅典等古希腊的海盗虽然烧杀抢掠、凶狠残忍,但他们同样开辟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将发达的古希腊文明传播到地中海沿岸各处。国难之际,他们捍卫民族尊严;平静之时,他们传播先进文明。

贩卖奴隶的古罗马海盗

如果说古希腊是一个面向海洋、向往自由的国度,那么古罗马便是荡平内陆充满征服的民族。古罗马位于亚平宁半岛,也就是今天的意大利。半岛三面环海,肥沃的土地、温和的地中海气候成就了古罗马发达的农业和畜牧业。不同于巴尔干半岛的是,亚平宁半岛海岸线平直,缺乏优良海港,使得古罗马航海业滞后,对外贸易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古罗马会有大批如古希腊那样以海上贸易为生的商人。然而,古罗马时期,东地中海地区的海盗活动依然十分猖獗,甚至海盗们曾经俘虏一度失势的恺撒。可以肯定,古罗马时期,东地中海的海盗进行的是赤裸裸的犯罪,他们完全符合现代人对海盗的定义:以海上抢劫为主,强悍、凶残。但是,即令海盗如此危害沿海的安全,罗马元老院仍不愿意出兵镇压海盗,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当然是利益。原来,在古罗马时期,东地中海的海盗也进行着一项商贸活动,那就是奴隶买卖。海盗们通过对沿海城市的打劫和对过往船只的劫持,俘获了大量奴隶,然后将这些非法所得的奴隶卖给古罗马的贵族,据统计,古罗马的奴隶总数远远超过贵族和自由民人口。这个发达的奴隶制大帝国建立在古罗马不断的对外战争和征服的基础上,而海盗在提供奴隶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中世纪和资本主义欧洲,海盗被史学家们视作欧洲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然而,在古代城邦时期的地中海,海盗们却通过他们的对大海得天独厚的掌控,开辟了海上商路,促进了城邦和奴隶制度的发展,在历史上书写了一个传奇的英雄时代。

是他们出卖了斯巴达克起义军--罗马与海盗

与古罗马相伴的,是永远的辉煌。可是你知道么,这个荣耀之邦曾经依靠海盗的力量才战胜海上霸主迦太基人,成为地中海上最强大的国家。罗马也同样是通过海盗的帮助,镇压了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

一个强大国度的兴起

当希腊作为欧洲文明中心且城邦之间战事不断的时候,位于亚平宁半岛的罗马正悄然崛起。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欧洲文明的接力棒从希腊传到隔海相望的罗马,这个时期的欧洲是罗马的欧洲。

罗马共和国时代(前506年~前1世纪),罗马人相继征服了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区一些本属于希腊的殖民地。接下来,横亘在罗马面前的是地中海霸主--迦太基帝国。迦太基位于今突尼斯境内,曾是腓尼基的殖民地,公元前6世纪时成为西部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罗马在地中海拓展霸权,不可避免要与迦太基展开死战。

公元前3世纪中叶到公元前2世纪中期,罗马与迦太基之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史称布不擅海上作战的罗马军队出高价雇用了地中海上强悍的海盗为盟军,兵进西西里。罗马还建造了数量众多的战舰,在舰船头装上接舷小吊板,这样一来,海战变成了陆战,等于将迦太基的海上优势转化为罗马的陆上优势。第一次布匿战争以联合了海盗的罗马大获全胜而告终。

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遭遇了来自迦太基军事天才汉尼拔的重创,几近全军覆没。然而罗马人永不言败的天性加上地中海上不死的海盗,使罗马最终在4年后的第三次布匿战争中一雪前耻,并正式成为地中海上的新霸主。

经过半个世纪的休养,迦太基恢复了元气。罗马惧怕迦太基的崛起危及其霸主地位,于公元前149年向迦太基本土发起进攻。这一次,罗马再次雇用海盗,对迦太基城进行血腥屠杀。罗马人用海盗的方式消灭了一个国家,从此,迦太基地区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阿非利加省。

反抗暴政

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有60万贵族和平民,却拥有90万奴隶。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争掠夺和海盗的贩卖。在罗马法律中,奴隶不具备人的权利,他们像货物、牲口一样被买卖,从事繁重的劳动,并被严格管制。罗马有句谚语:有多少奴隶,就有多少仇敌。残酷的压迫引发奴隶们不断反抗。公元前73年,古罗马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奴隶起义爆发了。

起义的领导人是一位名叫斯巴达克的角斗士。他是出生于希腊北方的色雷斯人,在反对罗马的斗争中受伤被俘并沦为奴隶。斯巴达克因为身体健壮,被送到角斗士学校训练成了一名角斗士。面对悲惨的命运,斯巴达克愤然地说:“宁为自由战死在沙场,不为贵族老爷们取乐而死于角斗场。”其他角斗士在他的感染下,肃然觉醒。最终,200余名角斗士手持刀、铁叉逃出牢笼,与前来抓捕的罗马军队展开英勇搏斗,最终有74名奴隶突围。斯巴达克带领幸存的起义者逃到了几十千米以外的维苏威火山上,并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坚固的营盘,抵御前来侵犯的敌人。

斯巴达克的壮举引得很多不堪迫害的逃亡奴隶前来投奔,起义队伍迅速激增到上万人。军人出身的斯巴达克将起义军进行改编、训练,建立了包括步兵、骑兵、侦察兵、通信兵等在内的完整的军队建制,制定了正规军一样的规章制度。起义军多次与前来抓捕的小部队展开斗争,并取得胜利。很快,斯巴达克的起义军控制了整个坎佩尼亚平原。

起义军令罗马元老院感到非常不安,他们派行政长官克劳狄乌斯镇压起义军。但机智的斯巴达克将起义军主力转移,随后大败罗马军队。经此一役,斯巴达克声威大震,成千上万的奴隶、自由民竞相投奔,起义军的队伍壮大到6万余人。

公元前72年初,斯巴达克将部队转移到阿普利亚和路卡尼亚,队伍发展到12万人之多。这引起了元老院的极大惶恐,派遣以执政官楞图鲁斯和盖里乌斯为首的两支军队出兵讨伐。在这个关键时刻,起义军内部就何去何从的问题发生分歧。大部分人认为面对大规模的罗马军队,起义军在意大利本土很难发展,应当北越阿尔卑斯山,转战高卢地区,从此过自由的生活。可起义军中的一部分罗马农民却不愿意离开故土,主张攻打罗马城,夺回失去的土地。双方难以达成共识,结果有3万人脱离起义军,并很快被罗马军队击溃了。而斯巴达克按计划率军向北推进,但在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时候,遇到了比罗马军队更强大可怕的敌人--雪山。起义军前进受阻,斯巴达克被迫挥师南下,渡过墨西拿海峡,前往西西里岛。

面对这支数度穿越意大利的起义军,罗马元老院惊慌失措,任命克拉苏斯为统帅,镇压起义军。

角斗士

罗马有一种特殊的奴隶,那就是角斗士。这种奴隶的存在是因为古罗马奴隶主阶层流行的一种血腥而残忍的娱乐活动--观看角斗。加普亚角斗士学校是为罗马各大城市输送角斗士的主要场所,大批身体强壮的奴隶送到这里接受严酷的训练。之后,这些成为角斗士的奴隶就要站在竞技场中,与其他角斗士甚至老虎、狮子等猛兽进行殊死搏杀,以生命博取看台上人们的喝彩或叫骂。失败的角斗士通常会被胜利者杀死,每当这时,全场的气氛达到最高点,呼喊之声震耳欲聋。如今罗马城中代表古罗马辉煌文明的大竞技场,就曾经是奴隶主们恣情残害奴隶的中心场所。

背信弃义的出卖者

公元前72年秋,斯巴达克的起义军来到意大利的布鲁提亚半岛,准备横渡海峡。由于没有船只,他们只能求助于海盗,斯巴达克允诺付给海盗大量的钱财珠宝。海盗本是以赚取钱财为目的,既然起义军愿意支付金钱,他们乐意进行这桩买卖。于是,斯巴达克付给了海盗可观的订金。

然而,这群海盗又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罗马军队统帅克拉苏斯得知起义军的渡海计划后,便派人带上更多的财宝,去与这群海盗会面。海盗果然见钱眼开,背弃了当初的承诺,不再提供船只给起义军渡海。斯巴达克曾试图自制木筏强渡,但终因水势太凶猛、风浪太大而未成功。

前有茫茫大海,后有罗马追兵,起义军被迫背水一战。克拉苏斯通过建造工事截断了起义军北上的退路,斯巴达克只得带领部下英勇突围,遭到重创。公元前71年春,起义军与罗马军队在阿普里亚展开决战。这一次,起义军遭遇的是罗马军队的主力,双方实力相差甚远。起义军勇敢作战,战士们拼尽最后一点力气,将战斗进行到底,却终因寡不敌众,包括斯巴达克在内的数万名战士壮烈牺牲。

轰轰烈烈的斯巴达克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他们已然成为了自由与勇敢的象征。斯巴达克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海盗的出卖绝不容忽视。如果不是这些唯利是图、背信弃义的海盗,也许罗马留给后世历史的,将是另一番景象。

千万别招惹恺撒--恺撒向海盗复仇

嚣张肆虐的地中海海盗驾驶着先进的海盗船,纵横在地中海上。在这片蔚蓝的海域,他们是无人能与之争锋的王者。堪比海军的海盗自恃强悍,目中无人,横行无忌。然而,有一天,他们终于玩火自焚,命在旦夕,只因为遇到了更强悍的对手--恺撒。

罗马帝国之父

在古罗马的对外扩张战争中,海盗们扮演了不甚光彩却又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烧杀屠城,大发战争横财,他们的钱袋中凝固着地中海被征服民族的鲜血。这些海盗志得意满,他们万万想不到有朝一日会被罗马军队击得粉碎,个个死于非命。这位让蛮横凶悍的海上王者闻之色变的人,就是罗马帝国之父--恺撒。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出生于公元前101年,青年时代便显露出出众的政治和军事才华,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站在了民主派的一边,并逐渐成为领袖。公元前60年,恺撒与著名将领庞培、罗马首富克拉苏斯结成同盟,共同统治罗马共和国,史称“前三头”。同年当选为罗马行政官。

当时的罗马完全处于元老院的掌控下,恺撒虽然成为行政官,但仍受制于元老院。要想成为罗马真正的领袖,必须彻底压制元老院。恺撒在此之前担任高卢总督期间,训练了一支战斗力强悍且忠于他的部队。依靠这支队伍,他击败了政敌庞培,并成功摆脱了元老院的掣肘。此后,恺撒又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进一步削弱了元老院的实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平民阶层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他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独裁国家,奏响了罗马帝国时代的序曲。从此,恺撒成为罗马共和国的真正统治者、独裁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由于这一系列改革严重损害了贵族元老的利益,公元前44年春,恺撒在元老院议事厅被反对派刺杀。

作为古罗马历史上最著名的男人之一,恺撒的头上有许多耀眼的光环。可谁曾想到,这位传奇的英雄人物也曾虎落平阳,沦为俘虏。而俘获他的,竟然是驰骋海上的海盗。

囚徒生活

公元前78年,克拉苏斯死去,上帝为年仅23岁的恺撒清除了政敌。恺撒决定重返罗马,他与仆人乘坐一艘驶向罗马的客船,踏上了回归之路。当客船经过斯波拉谛斯群岛中的雅萨斯湾和法尔玛库斯兹岛附近时,人们发现一艘大船正以飞快的速度靠近客船。客船很快就被追上了,紧接着,大船上的水手们身手敏捷地跳上客船,各个手执利刃,以刀锋逼向客船上的乘客。此时人们终于惊觉,美妙的罗马之旅竟然遭遇了猖狂的海盗。

这是一支规模庞大的海盗队伍,他们俘获了这艘客船。船上所有的人,包括日后权倾罗马的恺撒和他的仆人,都成了这群海盗的俘虏。截获商船、客船,将船上乘客作为人质,向其家人索要巨额赎金,这是地中海上海盗们惯用的伎俩。这群海盗也不例外,他们迫使所有乘客都站到甲板上,以区分有钱人和平民。

恺撒虽然年轻,但与生俱来的威严和后天的修养,使他气度逼人,加之衣着华贵,因而很快就引起了海盗的注意。海盗头子问恺撒,“你是什么人?”恺撒用轻蔑的眼光扫了他一眼,不屑于回答。海盗头子被激怒了,再次高声发问,恺撒仍然不予理睬。眼见双方僵持不下,一位认识恺撒的乘客出来解围,走上前来对海盗说:“他是罗马贵族,名叫尤利乌斯.恺撒。”

谁知,嚣张的海盗并未理会这位乘客的警告,反而变得更加凶恶,他大声吼叫:“不论你是谁,都得把东西留下,我不会要你的命,因为我对赎金更感兴趣。你要为你自己和你的同伴支付多少赎金?”恺撒仍然傲慢地不理不睬。另一个海盗上前说:“我们向他要10个塔兰特。”海盗头子为恺撒傲慢的态度大为光火,说:“那太便宜他了,我要再加一倍。”一直缄默的恺撒终于说话了,因为他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我的价值远远不止这些,赎我的人会付给你们50个塔兰特。”

50个塔兰特,这可是个可观的数字。即使这些海盗常年以掳劫为生,但人质主动提出增加赎金,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海盗们半信半疑,并对恺撒说:“不要耍花样,如果我们得不到这50塔兰特,可就要砍下你的头颅。”之后,恺撒的仆人被遣回筹集赎金,并被告知只有40天的时间。

之后的日子里,恺撒和其他被俘乘客开始了囚徒生涯,他们被软禁在海盗的老巢中,与外界失去联系。此时他们才知道,这群海盗大约有400余人。然而,这段特殊的时光对恺撒而言是另一种修行方式,他非但没有焦躁消沉,反而精神百倍。由于海盗们一生面对大海,向来无拘无束,因此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限制人质。于是恺撒便能够按自己的意志生活,他如同从前一样,每天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起居。在被囚禁的日子里,他做得最多的便是阅读和写作,就像在家中一样,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被海盗禁锢、性命悬于须臾的人。恺撒也喜欢听海盗们闲来讲的传奇故事,说他们如何纵横海洋。也许此时的恺撒在以平民的身份倾听大海的轶事,也许他在用历史学家的头脑审视古罗马海盗盛行的社会现象,抑或者这位永远的强者所思考的是如何洗刷被俘的耻辱。

一天,恺撒郑重其事地对海盗们说:“终有一天,你们会落到我的手中,一定要相信,我会将你们每个人都钉在十字架上,以惩罚你们的恶行,这是你们的愚昧无知造成的。请相信我的话,我是言出必行的。”这些话非但没有激怒海盗,反倒令他们感到十分有趣。也许正因为如此,海盗们竟然对恺撒生出好感,在以后的日子里,双方相处融洽,恺撒甚至会对海盗们朗诵诗歌、发表演讲。

就这样,恺撒过了38天后人根本无法相信的囚徒生活。当筹备赎金的仆人来向海盗回报先前承诺的50个塔兰特现已送到总督府时,海盗们立刻带上恺撒去取赎金,随后释放了这位年轻人。当然,不久之后,海盗们终于知道,释放恺撒是他们一生中做出的最坏的决定。

一血前耻

重获自由的恺撒向总督提出带兵出海征剿海盗,并率领4艘战船和500余名海军直捣海盗巢穴。海盗虽然强大,可毕竟不是强大的正规罗马军队的敌手。正当他们为巨额赎金欣喜若狂时,恺撒的利剑已经直刺他们的心脏,400余名海盗只有少数漏网,其余350余人全部被俘。

诚如恺撒自己所言,他是个言出必行的人,他要求总督将海盗全部处死。但当时的法官却没有判处海盗死刑,而是将他们全部罚为奴隶。为了兑现当日将海盗钉在十字架上的诺言,恺撒竟然当众撒谎,称他得到罗马行政官的授权,将这批海盗处死,30名头目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也许是念及被囚期间自己与海盗们的和睦相处,行刑前,恺撒决定减轻这些海盗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痛苦。在海盗们被钉上十字架之前,他们都被割断了喉咙。这些可悲的海盗以死亡为代价得到了一个教训--千万别招惹恺撒。

宿命的对决--庞培与海盗的渊源

蔚蓝的地中海曾孕育了无数英雄人物,恺撒和庞培便是其中的翘楚,堪称一时瑜亮。恺撒是古罗马最伟大的政治家,庞培是古罗马最具实力的军事统帅;恺撒曾经被海盗俘获,庞培却因荡平海盗而声名赫赫。

罗马元老院的心腹之患

在罗马共和国后期,海盗是这个强大帝国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拥有堪比军队的舰船和武装,他们掠夺海上商船,劫持过往的乘客以勒索巨额赎金,甚至屠城杀掠。同时,他们帮助罗马帝国征服了辽阔的地中海,建立了不可一世的海上霸权,还将海上劫掠、扫荡城市获得的奴隶卖给罗马奴隶主。海盗一面获取暴利,一面促进了罗马城邦奴隶制的繁荣。海盗与罗马之间的联盟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一旦没有了共同利益,冲突与矛盾就会变得尖锐,同盟也将瞬间瓦解。

随着地中海地区强国被罗马各个击破,罗马元老院认为海军已经不具有当初存在的意义。加上社会矛盾的加剧,元老院也疲于向海军输出大量物资和财富。公元前2世纪中期以后,罗马在海上主要依靠希腊附属城邦提供的海军。罗马海军的削弱使地中海海盗的生存空间更加广阔。这些海盗主要是腓尼基人,他们是天生的航海民族,罗马人征服了他们,却不能剥夺他们航海的权利。在地中海上,他们是优秀的航海家、商人,也是海盗。

共和国后期,罗马城邦内部矛盾激化,爆发了多次奴隶起义,无数逃亡的奴隶流窜到海上,以杀掠为生。还有一些沦为赤贫的自由民也被逼成为海盗。一时间,海盗纵横地中海,无可争锋。随着海盗团伙规模的增大以及战争中抢劫城市利润的吸引,海盗们愈发青睐于洗劫罗马共和国的城邦。

海盗们的行径使海上商人和沿海城市的居民怨声载道,而奴隶主贵族的财产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于是罗马元老院派兵征讨海盗。然而,罗马军队在骁勇彪悍、熟悉海战的海盗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数次征剿均以失败告终。罗马军队的束手无策、望洋兴叹,更加助长了海盗的嚣张气焰。此时的海盗已经成了昔日盟友--元老院的心腹之患。

在此危机之秋,元老加比阿斯力排众议,推举将军庞培担任特别统帅,统领意大利境外所有的军队,全力讨伐海盗。

击溃海盗帝国

庞培何许人也?他全名格涅乌斯.庞培(前106~前48),出身贵族,其父是古罗马著名军事将领,家学渊源。他17岁时参加同盟者战争,之后先后征战于西西里、北非等地,并于公元前71年参加了镇压马略部将领导的塞多留起义和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0年,当选为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与当时的罗马首富克拉苏斯共同执掌罗马政权。

公元前67年,元老院授命庞培清剿地中海上的海盗,并授权他征集12万步兵、5000骑兵和500艘战船。庞培深谙军事动作的快慢对战斗结果起决定性的影响,制定了重点击破的对敌策略。于是,几个实力相对弱小的海盗集团首当其冲。庞培在海盗经常出没的西班牙、高卢、西西里、撒丁等地布置了兵力,战争一旦打响,将同时挥动悬于海盗头顶的利斧。

40余天后,庞培奇迹般地肃清了从意大利墨西拿海峡以西至直布罗陀海峡的广大地中海范围内的海盗。之后立即挥军东至地中海,犹如神兵天降一般,杀得东地中海的海盗节节败退。最后迫使海盗退出公海,藏身海上岛屿。

通过打击东西地中海上的海盗,庞培扫除了罗马海上粮道的阻碍,解决了帝国的燃眉之急。数百年来,城邦军队与海盗间的战争都是负多胜少,但此时庞培的赫赫战功令海盗们闻风丧胆。庞培抓住海盗们惶恐的心理,下了一道招安令:凡是投降的海盗都可以得到赦免。招安令一发出,海盗们纷纷投诚,庞培由此一举消灭了地中海海盗。

在这场战争中,庞培率领的军队歼灭海盗1万余人,击毁海盗战舰800余艘。兴起于古希腊神话时代,称雄地中海上千年的海盗帝国就此土崩瓦解。而庞培完成这一壮举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

庞培家族与海盗的不尽渊源

庞培因消除海盗势力、打通地中海的海上商路而名声大噪,成为罗马最具实力的将领。此时元老贵族的势力已然明显削弱,罗马共和国的实际权力掌握在三个人手中--恺撒、庞培和克拉苏斯,三人三足鼎立,谁也不能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占据上风。于是三人于公元前60年结成同盟,史称“前三头”。公元前53年,克拉苏斯阵亡,罗马历史变成庞培与恺撒争夺霸权的历史。

两位同样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权力斗争中全力以赴。最终,庞培得到元老院的支持,成为唯一的执政官。然而这只是斗争的开始,很快恺撒拒绝了元老院命令他解散军队、归还行省的命令,于公元前49年出兵攻占了罗马和整个意大利。庞培和元老院的贵族们仓皇逃往希腊。

公元前48年,恺撒率军进攻庞培在希腊集结的军队,两军在法萨卢平原展开决战。庞培大败,只得乘船逃亡埃及。然而,埃及人害怕恺撒的势力,于是将庞培杀死,并割下头颅献给恺撒。至此,恺撒成为罗马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独裁者。

庞培已死,可庞培的故事还没有结束。继续书写庞培与海盗传奇的,是他的儿子绥克斯图.庞培。庞培依靠消灭海盗赚取政治资本,小庞培却恰恰是一名海盗。庞培被埃及人杀死后,其子小庞培召集了一批人马,流窜在西西里岛,成为海盗。

公元前44年,恺撒被刺身亡,罗马再度陷入内战。其中最强大的是恺撒的养子屋大维、执政官安东尼、骑兵长官雷必达,史称“后三头”。三人为争夺最终的独裁权,展开了生死决斗。

在统治者内战期间,海盗头子小庞培收留了许多不满后三头专政的人,组织起一支拥有4万余部属的庞大海上舰队,并逐步占领了撒丁岛和科西嘉岛。这支强大的海上舰队游弋在地中海上,袭击意大利沿海城市和村庄,切断罗马的海上运输生命线,致使罗马及其同盟者饱受饥荒之苦。于是饥饿的罗马人民要求后三头与小庞培达成和解协议,以解决粮食问题。最终这个协议达成了,但是感觉到罗马统治受到威胁的屋大维最终又推翻了协议,多次领兵征剿小庞培,但均以失败告终。

公元前36年,屋大维派出著名将领阿格里帕率领300艘战舰,直捣小庞培的巢穴西西里岛。阿格里帕利用自己船只庞大的优势,不断撞击敌方船只,并在近身搏斗中杀死对方的水手,从而一举获得成功,随后乘胜追击。最后,小庞培的船队只有17艘战舰侥幸脱逃。是役,地中海海盗遭到重创,元气大伤,风光一时的海盗们再次蛰伏。 LdNsx69+n1ogzP6J0MVx8kJxnRR66j7qLm8NXwKLnV+3Mgmf+p9NmXhVgnGRyK3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