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海上历史缔造者

或许畏惧但永远前进--充满危险的大海

地球这颗蓝色星球,约有71%被海洋占据,仅有约29%属于陆地。大海限制了人类活动的区域,但局限不了人类探索的激情。总有一些人在试图进行着跨越大洋的旅行,他们中的一部分,成为了与大海有着最深刻关联的海盗。

无边的海洋

最初,广袤无垠的海洋是人类难以征服的神秘地带。它是如此的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古人只能伫立在岸边,遥想大洋的尽头与大洋深处的风景。风和日丽、微波轻漾时,在岸边徒手取得有限而可怜的食物,在近水处游泳潜水。但大海是一位脾气古怪的暴君,一旦风暴来临,这里就是狂风与巨浪横行的地狱。疯狂的海水里似乎隐藏了一个魔鬼,他将沿海的房屋统统推倒,将岸边的生命全部送到死神那里。呼啸的海风是对人类的嘲笑。

但倔强的古人不容许自己永远渺小无能,更何况,大海的神秘与无情早已经激起了他们征服的欲望与决心。渔具与舟筏被发明出来,并广泛应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于是,不管狂风暴雨,还是风吹日晒,近海之滨都有人类的身影。这时的海洋对人类来说仍是可怕的梦魇,不计其数的探险者被海浪吞噬,但人类的战斗永远没有停止,人们继续前进,发明也层出不穷。

后来,灵巧的独木船被发明出来,并逐渐改进。尤其在欧洲,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为海洋工具的发明改进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宽广的水域也为居民航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早在青铜时代遗留下来的岩画上,就清晰可见长长的船体,宛似天鹅颈般的高大船首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头像,雄伟壮观地傲然横行在海上。到中世纪早期,北欧的船只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中国的指南针在十字军东征的时候传到了欧洲,并被运用在航海上,大大推动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人类的历史从此揭开了一页新的篇章。

远航者中出现海盗身影

早在中世纪,欧洲人就被东方富庶的传说深深吸引,记载东方见闻的《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被竞相传阅。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中东的商路隔断后,欧洲人就纷纷踏上了前往新大陆的贸易旅程。黄金吸引着欧洲人去探险,去征服大海。葡萄牙亨利王子的造船航海事业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不朽佳话,达.迦马也成为前往东方新航路的开辟者,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穿越的正是令人畏惧的大西洋,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人类历史上的不朽里程碑。人类的这一切行为,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果敢英勇,实现自我价值,还有对金钱、贸易交流的期望。

从此,无数商船陆续航行在各大洋之上,满载黄金、货物的轮船也吸引了海盗。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与刀剑、鲜血、战舰、硝烟、自由、浪漫等联系在一起。人们畏惧海盗,因为他们抢劫货物,甚至攻城略地,以杀人越货为家常便饭,被他们踏上的船只,甲板上都要流淌汩汩的鲜血;人们向往海盗,因为他们是自由的兄弟,是搏击在广袤大海的雄鹰,驾着战舰四海航行,谱写传奇。他们给蔚蓝的大海增添了一抹异样的色彩。

每当夕阳西下时,海盗们驾着自己的战舰,手持尖刀与烈酒沐浴在如血残阳中,任由血腥气氛与烈酒的味道渲染出异样情调。是梦是幻,是真是切,都在历史的画卷中回荡。令人回味的不仅有海盗们实实在在的故事,还有宛似轻纱蒙面般的虚幻传说。轻轻拨开历史的迷雾,让我们来到这片充满危险的大海上,亲历海盗的传奇。

踏着风浪与命运作战--海盗缘起

大海是浪漫和自由的领地,也是血腥与暴力的滋生场,因为这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海盗。翻开历史的书页,没有海盗的历史将是枯燥的历史,是他们使平静时的大海变得险象环生,危机四伏。迎着咸湿的海风,驾起舰船,让风将帆鼓满,带着我们径直冲入海盗出没的黄金时代。

古老的海盗史

人类文明曙光的出现伴随着刀与剑的碰撞,血与泪的交融,战争与掠夺充斥着整个人类历史。为了争夺财产,为了抢夺土地,为了复仇……引发战争的原因多种多样。战争不仅发生在陆地,还扩展到大海。无论是在大西洋沿岸,还是在遥远而神秘的东方,无论是在新发现的美洲大陆,还是在冰封雪盖的北极圈,都有若干次海上的争掠与洗劫。

早在公元前58年,恺撒担任高卢总督后,曾率领罗马军团击退日耳曼人,征服高卢,并在3年后将铁蹄伸向了英吉利海峡,征服了大不列颠。但是,没有几个人认为恺撒是海盗。元世祖忽必烈曾经两次渡海去征服日本,两次都被日本的“神风”击败,也没有人将忽必烈冠以海盗之名。那么,何为海盗?

翻开历史的书页,到处都有海盗的身影。北欧维京海盗曾经横扫欧陆,使欧洲人陷入恐慌。阿拉伯海盗曾紧紧控制着地中海,扼守着联系亚欧非三大洲的港湾。黑海和波罗的海也曾被匈牙利海盗占据……这是一群充满传奇色彩的群体,他们横行在广袤的大海上,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在海上。他们离开了海洋,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地方。海盗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维京海盗曾将英格兰的大小教堂洗劫,英格兰海盗曾将西班牙的商船劫掠……海盗们甚至改变着历史的进程。

最早的关于海盗的记载出现在公元前1350年。当时地中海、北海的贸易蒸蒸日上,航运的船只早就在海洋上穿梭。当造船技术与航海术日趋高超时,海外掠夺也就成为众之所向。这些海盗牢牢控制住了海洋,娴熟的航海技术和不凡的胆量是他们在海上赖以生存的资本。他们对过往船只拦截袭击,并进行威慑,甚至收取保护费。他们利欲熏心,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谋取暴利,甚至权钱交易,勾结军队,叱咤一时。

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们提心吊胆,害怕转瞬之间就会人船俱无。暗夜无光,商船正在静静的海面上稳健前行,周围的一切都宛似平素。但是,或许早在好几天前,这艘船就已经被海盗盯上了。转瞬间,寂静被打破,一群海盗以迅猛快捷的手法将商船用钩缆连住,迅速靠近,商船上的人被吓得魂飞魄散。即使有时遇到肉搏,也是在眨眼间结束。接下来,海盗们带着战利品,又以极其迅速敏捷的行动,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滋生土壤

远古的海盗记忆已经尘封在久远的历史诗篇中,梳理历史,看到的不仅仅是《荷马史诗》中有关海盗记载的断句残篇,还有以此为依据设想的历史画卷。大规模的海上掠夺活动随处可见,浩浩荡荡的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特洛伊,沿海与海岛上掠夺财富的现象也是屡有发生。古希腊时代,海盗与“下海”早就成了同义词,在当时人眼中,游牧、狩猎与海盗并无二致,谁能取得更多的财富,谁就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后来,商业的兴起带来了海上贸易的繁荣,海上巨头腓尼基扼守着地中海各海岸的港口,他们驰骋万里,不惧风浪,不仅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也获得了不菲的财富。他们直接控制着地中海地区的商业贸易,不计其数的商船日夜在海面上穿梭航行。这些“黄金船”自然也吸引了海盗们贪婪的目光。并不好战的腓尼基人试图通过缴纳保护费以平息海盗的抢劫,保证海上商道的畅通无阻。但贪婪的海盗并没有因此停止海上的掠夺,反倒是愈演愈烈,使原本就杂乱无章的海上秩序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同时,犬牙交错的海岸线与密集分布的岛屿也为海盗提供了方便。人们总是想白天在海上航行,沿着海岸线徐徐行进,以免迷失方向。晚上,寂静的海湾也就成了行船的休息之所。在漫长的海岸线与无边的大海上,暗夜中最闪亮的不是星星,而是海盗的眼睛。他们躲在岩石之后,静静地窥视着过往的商船,宛似暗夜的幽灵,发动出其不意的袭击。

无奈与无尽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历史中,自从新大陆被发现后,大量黄金与白银在中南美洲被开采,于是满载财富的商船一直在大洋中驰骋。东方的丝绸、香料以及黄金被运往西方,马尼拉的商船也穿梭在南亚、东南亚的海域。人们对此觊觎已久,梦想发财而从事海盗的大有人在。但更多的时候,海盗职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为了不让自己饿死,只能抢劫。这就是海盗的来源。”1724年,百慕大总督霍普上尉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曾经提到,西班牙人在海上攻击过往的船只,还把一些船员发配到荒无人烟的荒岛上。这些船员为了不饿死,只能杀人越货,劫持过往的船只,沦落为海盗。霍普上尉的话恰恰说出了海盗的成因。很多水手与渔民在生活无以为继的情况之下,才无奈沦为海盗。早在17世纪,中美洲海岸上盛产洋苏木树,该树的大批出口为英国和其他地区的纺织业提供了昂贵的染料。西班牙政府对此格外眼红,于是驱逐了大批水手和探险家到中美洲。这些遭到驱逐的人为了生存,要么成为海盗,要么就在加勒比地区沿途打劫。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的时代是战争的时代,在她统治的最后20年里,正值荷兰与西班牙海上争锋,大海上硝烟弥漫,大批水手、船员被征募。当詹姆斯一世从伊丽莎白一世手中接过王位后,和平的曙光照亮了整个海域,5万名水手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是此时他们却终日无所事事,若是不抢劫,只能被活活饿死。普茨茅斯港里的船只不时被无业水手偷走,他们以抢劫海上的船只谋生。

无奈的追求是命运所迫,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早期的加勒比海域到处都是这些从事海上劫掠的人,他们很多都是海盗抢劫过程中的俘虏,之后被迫加入海盗。这些人中有一部分适应了海盗生活,有的则忍辱偷生,直到有机会逃出魔掌。

海盗中也不乏有自愿加入这个行列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最初可能是商船上的水手和船员。粗俗可恶的船长常对船员和水手苛责打骂,不时拳脚相加。恶浊的风气使一些人感到难以忍受。于是一些年轻人变得向往海盗生涯,在他们眼中,虽然那里充满了冒险与暴力,但也充满自由、刺激与神秘。一旦机会来临,这些水手和船员就干脆直接加入海盗,或者推翻船长,自己掌舵成为海盗。从此,一种全新的生活在他们面前展开。

但海盗生涯绝不是外人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不仅仅是整日躺在甲板上吹海风做日光浴。要航海,要劫掠,就得掌握熟练的航海知识,积累丰富的航海经验,此外还要整日处理枯燥的杂务。你不能随处靠岸,你将比以前花更多时间生活在大海上。倘若遇到暴风雨,更是心惊肉跳。海盗们踏着风浪与命运作战,在大海上奋力翱翔。

他们绝不仅是乌合之众--走进真实海盗群体

形形色色的人群以不同的方式加入了海盗,他们所幻想的诗性生活破灭了,换来的是残酷的现实。但是这种生活却是有着自己的准则,体现着公平、公正与光明磊落。当高尚的光环被摘去,海盗已经带有被人唾骂的因子,穷途各异的海盗又有几人能安度晚年?又有几人能够换回别人的一掬热泪?

打破幻象

一提起海盗,人们就会想起凶恶的眼神,明晃晃的匕首,乘着巨大的帆船在漫无边际的海洋上游弋的情景。那里有自由的天空,那里有喝不尽的朗姆酒,那里还有媚惑惹火的女郎……海盗们尽可无拘无束地睡觉,醒后懒洋洋地伸个懒腰,对着阳光兜一兜海风,带有无限惬意与浪漫。广阔无边的大海象征着自由浪漫,海风习习,金色的阳光沐浴着整个海盗船,这里是众人朝思暮想的地方。海盗代表着梦想,代表着希望;海盗代表着黄金,意味着冒险。大海上有东方的瓷器、丝绸和香料,大海上也有黄金与白银。无数海盗在这片蓝色区域发了横财,这从如今广为流传的海盗秘密宝藏就可知晓。英国大名鼎鼎的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在年轻时就一直对金钱与冒险情有独钟,他早早地从事了奴隶贸易事业,这是一条海盗之途,不仅给他带来了数不清的财富,更为他带来了无上的荣誉。

以上是无数关于海盗的电影给予我们的信息,它使人们一次次幻想有关海盗与海盗船的浪漫场景。但诗一样的生活或许只能在银幕上见到。翻阅历史记录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海盗与想象中的海盗大相径庭。有人说,海盗过着囚犯一样的生活,他们的住处肮脏凌乱,甚至面对着臭气熏天的厕所。他们喝着污浊的淡水,只有在船靠近海岸时,才有充足的淡水补给,才有足够的淡水洗澡。

枯燥充斥着海盗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惯性地擦拭着冰冷的大炮,无奈地拉着升降船帆的绳索。海盗们睡在阴暗潮湿又不通风的船舱里,不时还有老鼠在作祟。他们每天吃着发霉的鱼和变质的肉,有时还在肉里加上铁锈,那是为了防止缺铁而得病。至于能够酩酊大醉地喝上一次朗姆酒,那应该是打劫成功之后才有的好事。谁能一揽美人的腰肢,那是海盗们做梦都想的事情。他们眼前所见的只有漫无边际的海平面,仅有的是几只海鸟休憩时落在甲板上,不时发出几声鸣叫,给海盗们增添几分乐趣。

盗亦有道

海盗船上有身手敏捷的小偷、骗子、杀人不眨眼的犯人以及厌倦了军队生活的逃兵。这些人心怀叵测,是什么东西让他们团结在一起?有人说,黄金的诱惑让大多数人眼红,黄金就是海盗的共同追求,并将他们凝聚在一起。可是,若没有统一的原则,这群人根本就不可能集合在一块打劫;他们若没有统一的指挥,充其量不过是一团乱麻,一群乱蜂。

船长在海盗船上有着绝对的权威,但是船长权威的树立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他不仅要有过人的胆识,还要有超人的机智。不仅能够带领众海盗们成功地袭击猎物,还能够巧妙地带领手下们逃脱敌方的围追堵截。但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海盗船长的日子并不轻松,他们或许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除了有来自外部的危险,还有来自海盗内部的挑战。船长的权威经常是通过流血来树立的,谁先让对方流血,谁就取得了胜利。海盗船上的很多规则都是船长亲自制定的。著名的海盗船长罗伯茨在他死后留下的日记里,详细记载了海盗们必须遵守的戒条。那些来自四面八方、鱼龙混杂的海盗,他们在尊重船长的权威时,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对日常事务表态,对于表决的结果,海盗们也大多会心悦诚服地接受。

海盗船上是禁止赌博的,因为船长清楚地知道,这些海盗大多是贪财之人,只要赌博,就难免会出现骚乱不安。对于海盗们随身携带的武器,船长规定要随时擦拭干净,这就像上战场的战士一般,只有爱惜自己武器的人,才能更好地奋勇杀敌。

大多数海盗船上不欢迎儿童和女人,更不必说婴儿了。有些时候,即使是船长也不能例外。加勒比的拉克姆船长拥有一支著名的海盗队伍,他曾经与女扮男装的妻子安妮有一段动人的情缘。在拉克姆的船上,安妮乔装打扮成男人以掩人耳目,她的作战勇猛也是其他海盗不能望其项背的。就这样,安妮很好地隐瞒了女性的身份。但后来安妮怀孕了,她的真实性别不可能再隐瞒。更何况,孕妇是不能留在船上的。于是拉克姆只得上岸将妻子托付给一位朋友,自己则孤独地留在海盗船上,迎接随时有可能发生的战斗。拉克姆船长把一位女人领到了海盗船上,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但由于在众海盗的心目中,安妮早就成了他们中不可分离的一员,所以大家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

海盗们在作战时必须奋勇杀敌,谁若是临阵脱逃,就会被砍头,这几乎是所有海盗船上的规定。因此,大部分海盗在抢劫时都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很多历史记载并描绘海盗多么不畏生死,不仅仅是因为黄金的诱惑,更是有后退就会被处死的纪律在监督着他们。

在海盗船上是绝对不允许有欺骗行为和盗窃行为出现的,违反者会被处以严重的惩罚,甚至处以死刑。并且,在船上是不允许私自斗殴的。据说有一次,在罗伯茨船长的海盗船上,一位舵手被杀死了,并且他的一条胳膊留在了甲板上。罗伯茨船长发现后勃然大怒,立刻让助手查清此事。等一切事情彻查清楚后,罗伯茨毫不留情地将参与斗杀的两位船员丢进大海,喂了鲨鱼。

海盗群体就是这样一群人,虽是遭众人唾骂的群体,但也有着铁一样的纪律,有着光明磊落和公正不阿。正是这些海盗法则,引领着海盗走进了一个海盗盛行的黄金时代。

归宿无边

干,众海盗就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自行解散。想要退出的人,大多会被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仅给他一瓶水外加一块咸鱼和必要的防卫工具,任其自生自灭。但很少有人像笛福写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那样,能够独自一人生活在一座四面汪洋的大海中十几年。就算不被猛兽吃掉,也会遇到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这样的海盗,若没有路过的船只将他解救,真可能就意味着宣判了死刑。

对腓尼基人而言,海盗意味着职业与高尚,他们以劫掠财富多寡为荣辱,很少受到正规军队的围剿和打击。但当被人唾弃的海盗成为众矢之的时,海盗的生涯也面临着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海盗们的内部,也来自外部。

一旦加入海盗这个群体,要想退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非是船长甩手不海盗的屡屡打劫经常给国家的利益带来威胁,于是众多国家颁布了《海盗法》,其中规定了对海盗的处罚,当然,处罚其间也或多或少掺杂着个人的感情因素。加勒比海盗中的拉克姆船长就被处以绞刑,陪着他走上绞刑架的,还包括不少普通海盗,他们的名字已经无案可稽,只能淹没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著名海盗黑胡子船长的头被割下来示众,让人不寒而栗,与之同伙的人也得到了同样的下场。很少有人像著名的海盗丹皮尔那样能够安度晚年。但是若能够像海盗船长罗伯茨一样,即使在炮火中死去,却能赢得自己的舵手的一掬热泪,也不枉此生了。

专题:海盗之酒--以海盗之名去品朗姆酒

真正的海盗时代已经距离我们有几个世纪之远,永不停息的潮汐早已将广阔的海洋战场打扫干净。再去哪里寻找飘扬的骷髅旗?你可以坐在海岸边,喝上几大口朗姆酒。这种被称为“海盗之酒”的烈酒曾是海盗们远航途中最好的伙伴。海盗们可以没有食物,没有金币,没有美人,但不能没有朗姆酒。

朗姆酒的由来

1493年,航海家哥伦布的船队来到古巴,与他一同到来的还有加纳利群岛的甘蔗根茎。古巴有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阳光,还有优良的水质,再加上甘蔗的适应能力强,于是很快成为当地的基本作物。当地的印地安人挤压甘蔗汁,然后再掺上蜜糖一起蒸馏,这就是最初的蒸馏酒,即朗姆酒的雏形。

朗姆酒名称的产生,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200多年以后的事情。据说早在1745年,英国海军上将温侬发现海军士兵得了坏血病,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不治之症,得病的人要么被抛进大海中,要么被遗弃在荒岛上。温侬下令士兵们停止喝啤酒,而改喝西印度群岛的新饮料。这一举动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士兵们的坏血病基本痊愈了。士兵们对温侬感激万分,就直接称他为“OLD RUMMY”。为了纪念温侬,就称这种酒为,即朗姆酒。

酒精中的快乐

海盗们都对朗姆酒情有独钟,用它驱散寒气,扫尽孤独,战斗前喝上几口可以壮胆,受伤时能为伤口消毒。海盗们甚至还曾将海上孤岛命名为朗姆酒,足见海盗们对朗姆酒的喜爱程度。

海盗们一起唱着响亮的朗姆酒歌,在酒精的麻醉中将疲劳抛得无影无踪。“十五个人扛着死人的箱子,啊,一瓶朗姆酒,快来尝一尝!其余的人都做了酒和魔鬼的牺牲品,啊,一瓶朗姆酒,快来尝一尝!”海盗们手舞足蹈,忘乎所以,似乎酒就是欢乐,酒就是一切。甚至有海盗因为狂饮朗姆酒而殒命,但是其他海盗仍然乐此不疲。17世纪时,世界上众多盛产朗姆酒的地方如波多黎各、牙买加、海地等,恰恰也是海盗盛行之地,因此朗姆酒变成了“海盗之酒”。

制作工艺

原始的朗姆酒制作工艺极为粗糙,仅仅经过简单蒸馏,饮用者主要是社会中下层人士。上层人士都喜欢喝有品位的葡萄酒。后来,这种低劣的酒经过较长时间的发酵后,最终形成了真正芳香浓郁的朗姆酒。古巴当地流行的甘蔗烧酒是朗姆酒中的一种。虽然这种烧酒也盛产于中南美洲的许多地方,但不同的制作工艺形成了不同的朗姆酒类型,其中以古巴人酿造的朗姆酒最清澈透明,散发着令人愉悦的幽香,古巴也因朗姆酒驰誉世界。

如今,上好的朗姆酒一般经过多次发酵,并且还要在橡木桶里存放多年,存放时间越久,味道越醇厚。朗姆酒也因成分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品种,颜色有琥珀色、棕色,也有无色的,酒精浓度在42%~50%之间。但不管如何,只要人们喝起了朗姆酒,就会想起海盗,联想到昔日甲板上一片酩酊大醉的场景。 yLQfBsDTgBiHKtSUl3OYgp52s0e9JWtPO4eNphaogr+1hGl9hAZHlXhRDz6KhdP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