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茶源篇

天赐香叶,带着日之热烈、月之温润、风之灵动、雨之醇香,是以为茶。人间有神农氏,采其为饮,于是人间便多了一种沁人心脾的仙露。

茶经·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四曰茗,五曰。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茶,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优良树木。高约30~70厘米,有的甚至高达数十米;在巴山、峡川一带,就有这样高大的树木,树杆粗到需两人合抱,只有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到树叶。这种树的形态类似瓜芦木,树叶就像栀子的叶,花朵像白色的蔷薇,种子像棕树的种子,花蒂好像丁香,根部好像胡桃。

“茶”字的字形,有的写成“草”字头(即“茶”),有的写成“木”字旁(即),有的“草”“木”并重(即“荼”)。茶的名称也有很多种:“茶”“槚”“茗”等。

种植茶树的环境,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含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土为最差。通常情况下,没有精湛的栽植技术,茶树难以旺盛生长。其栽培方法类似于种瓜,三年即可采摘。野生茶树的品质要高于人工栽培的。在阳面的山坡上或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其芽叶呈紫红色的品质要高于呈绿色的;芽叶卷曲的品质要高于芽叶舒展的。相反,在阴面山坡或山谷中生长的茶树品质不好,不宜采摘,因其性凝结不散,如果饮用容易导致腹胀。

茶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打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几乎从每一页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唐代陆羽的《茶经》不仅系统地总结了种茶、制茶和饮茶的经验,而且将儒、佛、道三教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融入茶事中,把茶事活动升华为一种富于中华民族特色的高雅文化,即中国茶文化。

陆羽《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是茶的发现者,同时他也是传说中的发明药物来治疗疾病的人。

神农氏为了辨别草物的药理作用,曾经亲口品尝百草。有一次他在野外考察休息时,用釜锅煮水,恰巧有几片叶子飘落进来,使锅里的水变成黄绿色。神农氏不以为意,喝了一点其中的汤水,却惊奇地发现,这黄绿色的水味道清香,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农氏总结出了这种植物具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和利尿解毒的作用。

至于“茶”的名字的来源,也和神农氏有关。传说中的神农氏,长着一个玻璃一样的透明的肚子,但凡是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能够知道这种食物对于身体的利弊,这也是他多次中毒不死的原因。他喝了黄绿色的水之后,看见这种水在肚子里流淌,所到之处,肠胃被擦洗得干干净净。于是他就把这种植物叫做“擦”,后来就转化为“茶”的发音。

茶树原产于中国,这是举世公认的,但是在19世纪初,一位英国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于是有人开始认为茶的发源地是印度而非中国,从而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一场争论。

1823年,英军少校布劳士(R.Brouce)在印度与缅甸的交界处发现了一株高约13米,直径约1米的野生古茶树;次年,他的哥哥在印度境内也发现了类似的野生茶树,于是他们据此断言,印度是茶的原产地。之后,很多西方学者都坚持这一观点。

1919年,荷兰学者斯图尔特(C.Stuart)认为,茶叶的原产地分为两种:大叶种原产自印度、缅甸和中国云南;小叶种则产自中国东南部。1935年,美国学者在其著作《茶叶全书》中又提出了茶叶原产地的“多元说”,认为茶叶原产自印度和中国,以及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除此以外,仍有很多国家的学者坚持着茶叶发源于中国的观点。

在周武王伐商灭纣时,参加征战的巴蜀等南方小国部落就把茶作为贡品敬献给周武王。晋常璩著的《华阳国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武王伐纣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066年,由此可见,中国有明确记录的茶事活动距今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了。

现在所能够看见的文献资料里面,有着确切的茶的记载的,最早并且最可靠的应该是汉代王褒所撰写的《僮约》。这篇文章写作的时间是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是茶学史上重要的文献。其中的“烹荼尽具”“武阳买荼”,说明“荼”已经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项,并且是用来待客的贵重之物,饮茶已开始在中产阶层中流行。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与茶相关的古代文物,从另一个角度为中国是茶树起源地的观点提供了明证。

近年来在浙江省上虞市出土的东汉时期的瓷器中,有壶、盏、杯、碗等器具,据考古学家判断,这些器物当属世界上最早的茶具。这说明东汉时期饮茶已渐渐普遍。湖北省江陵县的西汉古墓中还曾出土过一些作为陪葬品的茶叶;湖南省的长沙马王堆中也曾出土过一只刻有“茶”字的青瓷瓮,这被考古学家推定为是人们用来贮存茶叶的器具。此外,在考古中还发现了陪葬清册中有“一笥”的文字,经查证即“槚”字,这表明在距今2000年前,皇族中已流行烹煮饮茶。

在中国古代的著作中,曾经有很多关于野生茶树的记载。如公元6世纪以前的《桐君录》中提到的“瓜芦木”即为茶树的大叶变种;唐代陆羽的《茶经》中,明确记载了“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有“建茶皆乔木”;明代《大理府志》记载“点苍山……产茶树高一丈”等。

除了史书的记载,研究人员于1939~1940年,终于在中国贵州务川先后发现了十几株野生大茶树;1958年,在云南发现了高约10米,树龄已有800多年的“茶树王”;1961年更是发现高达30多米,树龄约1700年的野生茶树;同一时期,在广东、广西、四川、湖南等10个省区的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大茶树是如此之多,分布如此广泛,堪称世界之最。

当然,发现野生茶树的地方,不一定就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的结论是科学家们依据现实,从各个方面分析考证得出的,在当今世界已再无争议。

根据植物学家和地质学家的分析,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7000万年的历史了。印度所处的喜马拉雅山南坡在那个时期还被深深地埋在海底,不可能生长茶树;而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山茶树有100多种,可以推测这里是这一植物区系的起源中心。

此外,日本科学家在中国、泰国、缅甸、印度等地多次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和印度茶种的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各地茶树没有种的变异,外形则具有连续性的变异,因此得出结论:茶的传播是以中国四川、云南为中心,向南推移,朝乔木化、大叶种发展;向北推移,朝灌木化、小叶种发展。

历代茶事

茶树的起源至今已有6000~7000万年历史了,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最初人们将茶树叶放在水中煮,饮茶汤作药用,食嫩叶作为蔬菜,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慢慢普及成为一种饮品。

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大体经过了“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过程。茶文化经历了秦汉的启蒙、魏晋南北朝的萌芽、唐代的确立、宋代的兴盛和明清的普及等各个阶段。

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折射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特质与文化内涵。那么,就让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茶叶历史的变迁吧。

秦汉茶事

巴蜀自古被人们称为孕育中国茶业与茶文化的摇篮,古代的巴蜀国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产茶地区。明代杨慎的《郡国外夷考》中记载:“《汉志》葭萌,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表明很早之前蜀人已用“茶”来为当地的部落和地域命名了;同时也反映出巴蜀地区在战国之前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区。明末学者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也反映了茶饮是秦国统一巴蜀之后开始传播的。

西汉时,王褒的《僮约》中已有“烹荼尽具”以及“武阳买荼”的记载,可见在当时的巴蜀地区,饮茶已经很广泛,茶叶甚至成为一种商品。三国时期魏国《广雅》一书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反映出巴蜀地区独有的制茶方式和饮茶方法。

两汉茶文化的发展,首先表现在茶区的扩大上。马王堆出土文物表明,汉朝时期长江中游的荆楚之地已经出现了茶和饮茶习俗。资料显示,荆楚茶业曾一度发展到今广东、湖南和江西接壤的茶陵。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已有的“荼陵”即今日的湖南省茶陵县。从明朝嘉庆年间的《茶陵州志》可以考证,茶陵境内的茶山,就是湖南省与江西省交界处的“景阳山”,那里“茶水源出此”且“林谷间多生产茶茗,故名”。

所谓煮茶法,是指茶放在水中烹煮而饮。唐代以前没有制茶法,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初唐,人们主要是将茶树的叶子采摘下来直接煮成羹汤来饮用,饮茶就像今天喝蔬茶汤,吴人称此为“茗粥”。

唐代中后期饮茶以陆羽式煎茶为主,但煮茶的习惯并没有完全摒弃,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较为流行。晚唐樊绰的《蛮书》记载:“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早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表明唐代煮茶,往往加入盐、姜等各种佐料。

到了宋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在茶中放入盐、干酪和姜等一起煮,南方地区也仍然偶有煮茶的习俗。

明清至今,煮茶法始终主要是在少数民族中流传使用。

六朝茶事

三国两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因为便利的地理条件和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茶业和茶文化也得到较大发展,该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中的地位,逐渐明显且重要起来,呈现出取代巴蜀之势。此外,由于六朝基本上都是定都建康,中国茶业的重心也逐渐由西向东移,从而使得中国南方,特别是江东的茶文化和饮茶习俗有了较快发展。

同一时期,中国东南方的植茶也逐渐由浙西扩展到现在的温州、宁波沿海一带。南北朝时期的《桐君录》记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今江苏省常州的古名,表明东晋末期以及南朝时,长江下游一带种植的茶叶也著名起来。

秦汉的统一打破了巴蜀地区的封闭,使茶叶和饮茶得以在之后的六朝时期向北、向东传播开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叶的种植和生产已经遍及四川、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省。

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及其众多的支流如同一张辐射网,为茶叶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自然条件。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随葬清册关于茶的记载。有文字记载,三国吴赤乌元年(238),道士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华顶”即浙江天台山,可见饮茶之风已到江淮流域。

汉王亦曾在江苏宜兴的茗岭招收学童,专门教习种茶的技艺。而长江流经湖北武汉,其支流进入陕西,茶也可能顺着这条支流传入了陕西一带的北方地区。

秦汉时期,茶并非普通百姓的日常饮品,而是更多地以其药用效果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据史料记载,到了三国时期,茶开始在王室贵族等上层社会流行。两晋和南北朝时期,茶作为药用还是饮用,因南北地域和习俗的不同,而经历了一段具有南北差异的过渡期。

由于茶叶原产自云南、四川等地,南方饮茶习俗较北方成熟略早。南下的中原贵族逐渐适应了南方的饮茶文化,喜欢上了饮茶。而东晋南渡之初,北伐志士刘琨在信中写道:“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可见,北方士族还将茶视为药。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的传统习惯。而以茶待客的风气,最早可以推溯到两晋南北朝时期。

东晋时期,茶饮已经成为三吴地区和建康(今江苏南京)一带常见的待客之物。传说,当时的才子任育长本是中原人,随晋室南渡到了建康,有当地的名流奉茶来款待他。对茶还不太熟悉的任育长,就问:“这是茶,还是茗?”这一下轮到江东人奇怪了:“这人怎么连茗就是茶都不知道!”任育长看见大家一脸的疑惑,赶忙说:“我刚才问,是热的还是冷的。”结果适得其反,引起一场哄堂大笑。

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君子之交淡如水,有朋自远方来,清茶一杯,相谈甚欢,不亦乐乎?于是客来敬茶成为人们日常家庭生活和社交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礼仪,一直流传至今。

至魏晋时期,饮茶的方式逐渐进入烹煮的阶段,对烹煮的方法技巧也开始讲究起来。饮茶的形态除了在种类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之外,还开始具有一定的仪式、礼数和规矩,人们日益自发自觉地遵守和规范起来。

在这一时期,茶也开始成为文人雅士吟咏、赞颂和抒情达意的对象。杜毓的《赋》、左思的《娇女诗》等从各个方面对种茶、煮茶、饮茶等茶事进行了描述。此外,茶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其清香雅致的特质被赋予高雅淳朴的精神力量,与儒、佛、道和神、鬼、怪等联系起来,开始进入宗教领域。

从茶文化发展史的整体看来,虽然这一时期的中国茶文化还仅仅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茶风还没有普及到普通民间百姓,人们饮茶更多地关注于茶的物质属性和药性,而不是其文化功能,但是仍为后代茶文化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唐朝茶事

比屋之饮说的是唐朝时期饮茶已经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唐都长安几乎走进家家户户的意思。唐朝时期的经济发展日趋繁盛,文化昌明,社会处处生机,充满活力,这些有利条件为包括茶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茶圣陆羽就是生于这样一个繁荣的朝代,正如《茶经》中所说的“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

特别是唐朝中期以后,饮茶之风已经开始从皇宫、贵族、文人雅士阶层逐渐普及到社16会中下阶层,特别是得到了普通百姓的欢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社会上茶道兴盛,饮茶之风大兴,有“穷日竞夜”“遂成风俗”且“流于塞外”等记载。史料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641)就曾把茶叶及茶籽随身带入吐蕃,饮茶使得以肉食为主的藏民获益良多。很快,饮茶习俗在西藏地区逐渐形成,发展到今日“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程度。

唐朝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促进了汉藏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由于文成公主爱饮茶,嫁妆里自然也少不了茶叶,茶文化也随之传入西藏,并在当时的贵族间盛行,因此开始了两地的茶马交易。

相传,藏区人民最爱喝的酥油茶也是文成公主创制的。当时,文成公主刚嫁到吐蕃,适应不了高原干冷的气候环境,对每餐肉多乳多的饮食也不习惯,常常感到油腻,消化不好。于是便想到把清爽的茶加进奶中饮用,果然好了很多,这便是奶茶的由来。她还尝试在煮茶时,加入酥油、盐、松子等,发展成了现在的酥油茶。文成公主还经常把茶赐予臣民,使得越来越多的藏民感受到茶水清幽的口感和醒脑提神的功效,对西藏茶叶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朝时期茶叶生产得到大发展,从事茶叶买卖的商人均可以迅速致富。但唐中期以后国家却出现了财政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唐王朝开始制定关于茶叶的经济法规,以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法规包括税茶、贡茶、榷茶、茶马互市等,大多被历代沿袭下去并成为定制。

税茶: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户部侍郎赵赞提出朝廷对茶征收10%的税。贞元九年(793),张滂据此创立了税茶法。

榷茶:榷的本义为独木桥,引申为专卖或垄断。唐武宗时期,茶叶开始“禁民私卖”,榷茶制度正式确立。

贡茶:贡茶不是商品,而是专供朝廷使用的茶叶。由于其制作精致讲究,大大推进了种茶和制茶技术的进步。但同时贡茶也加重了茶农的负担,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茶叶贸易的发展。

煎茶法主要是指陆羽在其编写的《茶经》中所记载的一种饮茶方法。煎茶法通常用饼茶,主要程序有备茶、备水、生火煮水、调盐、投茶、育华、分茶、饮茶、洁器等九个步骤。煎茶法一出现就受到士大夫阶层、文人雅士和品茗爱好者的喜爱,特别是到了唐朝中后期,逐渐成熟并且流行起来。

由于茶圣陆羽正是煎茶法的创始人,因此煎饮法又被称为“陆氏煎茶法”。煎茶之道可以说是中国茶道形式的雏形,兴盛于唐朝、五代和两宋,历时约500年。

有句俗话说“吃茶是和尚家风”,僧侣与品茶之风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旧时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也有说法称茶由野生茶树到人工培植也是始于僧人。

佛教的禅宗认为,参禅时需要有一颗平常心,无妄无欲。茶性平和,香气淡雅含蓄,细品慢啜,回味持久,让人内心宁静,归于平和,这些特性与参禅悟道所秉持的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如同古人讲“禅让僧人有一颗平常心,而茶给茶人以一颗平常心”。日常生活中最平凡不过的“茶”,与佛教中最重要的精神“悟”结合起来,作为禅宗的“悟道”方式,升华出“茶禅一味”的至高无上境界。

佛中有茶,茶中有佛,佛离不了茶,茶因佛而兴,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嗜茶成癖,并留下“吃茶去”的茶文化典故,成为禅林法语。

饮茶能怡神醒脑,有助文思,因此格外得到文人喜爱,两者结下不解之缘,成为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唐朝兴起并得到较大发展的茶文化同时也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高雅、含蓄的特点。

唐朝以来流传下来的茶文、茶诗、茶画、茶歌等,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从形式还是内容,都大大超过了唐以前的任何朝代。饮茶过程既是品味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调节和修养的过程,就是灵魂的净化过程。

茶文化为中华民族异彩纷呈、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形式和新的内涵,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饮茶、赋诗、会友,根植于民间百姓的社会生活,为广大人民所普遍接受,逐渐积淀、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态,这是茶文化得以顺利发展,且盛行、繁荣至今的坚实基础。

宋朝茶事

经历了唐朝茶业与茶文化启蒙发展阶段,宋朝成为历史上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除了有内容丰富、技艺高超的“斗茶”“分茶”“绣茶”等以外,民间的饮茶方式更是丰富多彩。

民间饮茶最为典型的是在南宋时期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当时繁华的临安城,茶肆经营昼夜不绝,无论烈日当头还是隆冬腊月,时时有人来提壶买茶。茶肆里面张挂着名人书画,装饰古朴,四季有鲜花装点,前来饮茶的人们络绎不绝,往来如织。

临安的茶肆通常分成很多种,来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有一些茶肆,多是士大夫等人与朋友相聚的场所,人们在此不但品茗倾谈,甚至开展体育活动,如蹴球茶坊等。还有作为品茗场所的茶楼、茶馆的主要顾客多为文雅和有学识之人,他们在此把玩乐器,学习曲目弹奏等,当时人们把这种茶肆称为“挂牌儿”。还有一些茶馆并非以茶为营生,只是挂名而已,人们在此进行买卖交易,谈事论情,饮酒甚至赌博,成为娱乐场所。

从朝廷到民间,宋代对茶的品质要求都更为讲究。宋朝历任皇帝几乎皆嗜饮茶,特别是宋徽宗赵佶,虽然不事政务,却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对茶也有着深刻的研究,并亲自著成《大观茶论》辑录茶事。他曾不惜重金派人四处寻找新的茶叶品种,大大促进了团茶种类的增多和制茶技术的发展。据《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贡茶在宋朝极盛时,有40多种。

团茶制法比唐朝陆羽在《茶经》中所载的方法又更为精细科学,茶的品质也得到提高。宋代的团茶制法主要有采茶、拣芽、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等7个步骤。

宋朝末年开始出现散茶制法;到元朝时团茶已不再流行,散茶则大为发展,“蒸青法”逐渐改为“炒青法”;到了明代,团茶几乎已遭淘汰,炒青散茶则开始大行其道。

宋朝时期,饮茶方式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煎茶法由于繁琐复杂而开始走下坡路,新兴的点茶法成为时尚。蔡襄编著的《茶录》为点茶茶艺奠定了基础。点茶法主要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和习茶五个环节。在点茶时先将饼茶碾成末,放在碗中待用;烧水时要注意调整炭火,调炭时有“三炭”之说,即底火、初炭(第一次添炭)和后炭(第二次添炭);待水初沸时立即离火,冲点碗中的茶末,同时搅拌均匀,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即可饮用。

点茶茶艺于唐朝末期出现,到北宋时期逐渐发展成熟,北宋后期至明朝前期达到鼎盛,明朝后期走向衰亡,在茶史中持续存在了约600余年。

宋朝时期,随着饮茶的普及,关于茶的活动也日渐丰富起来,民间开始兴起了斗茶的风气,“斗茶”也称“茗战”,用来决定胜负的标准共有两条,一是“汤色”,二是“汤花”。

所谓的“汤色”就是指茶汤的颜色,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茶汤的颜色以纯白色为最上,其他的颜色则不正。茶汤纯白色,说明茶叶的采摘、加工,都是恰到好处。如果颜色偏青,说明在加工的时候火候不足;如果偏灰,就是过火;如果偏黄,那么则是茶叶的采制出了问题。

所谓的“汤花”是指茶汤倒进茶盏之中在表面上泛起的泡沫。汤花讲究匀称,在汤花散尽之后,水痕出现得越晚越好。要想在斗茶中获胜,就必须把茶末研磨得非常细腻,同时在注水点汤的时候,力道要把握好,不温不火。汤花的最佳效果是,汤花出现之后,久久不散,而且汤花紧紧咬住茶盏的边缘,但是绝不流溢,这就叫做“咬盏”。如果汤花很快散开,或者流溢出来,就会落败。

分茶是饮用末茶时饮茶人所从事的一种技能性游戏,也叫做“茶百戏”。分茶技艺高超的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脉,创造许多绮丽美妙、富于变化的图案来,从图案的变化中得到赏心悦目的乐趣。分茶可以寄托文人的闲情雅兴,培养艺术创作的灵感,体现出人格的品位,是一种精湛的技巧。

酷爱分茶的蔡襄在《茶录》中提出,要点一盏好茶,首先要严格地挑选茶叶。茶以青白色为好,黄白色为差;以自然芬芳者为好,添加香料者为差。其次为了防止团茶在存放时吸潮而影响品质,在饮用前要进行炙烤以激发其香气,碾罗是冲泡末茶的特殊要求,操作时也要讲究技巧,先用纸将茶裹紧捣碎,然后熟碾并细细筛滤。最后是点汤,要注意控制茶汤与茶末的比例,以及投茶与注水的先后顺序,烧水的温度、茶具的质地颜色以及手法等也有诸多讲究和技巧,如此才能分出一盏美茶。

宋朝茶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宫廷风俗的影响密不可分。因此无论民间饮茶的文化特色或是形式内容,都带有明显的贵族色彩。茶文化在这种高雅的文化范畴内,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宋代贡茶是自蔡襄任福建转运使后,制作变得更加精良细致,品质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由蔡襄亲自研制出了小龙凤团茶。欧阳修评论这种茶为“价值黄金二20两”,但是金可有,茶却不可多得。宋仁宗就格外偏爱饮用这种小龙凤团茶,对其倍加珍惜,即使是居功至伟的近臣,也不随便赐赠,只有在每年的南郊大礼祭天地时,中枢密院的列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小团。大臣自己往往舍不得饮用,而是用它来孝敬父母或转赠好友。这种茶在赏赐给大臣之前,要先由宫女用金箔剪成龙凤和花草图案贴在上面,因此叫做绣茶。“绣茶”是皇廷内的秘玩,由专人掌握此种技术,宫外的人难得一见。

明朝茶事

明代是中国茶业与饮茶方式发生重要变革的发展阶段。为去奢靡之风、减轻百姓负担,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茶制改革,用散茶代替饼茶进贡。伴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简化,茶的品饮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逐渐趋于简化。

真正开从简清饮之风的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朱权大胆改革传统饮茶的繁琐程序,并著有《茶谱》一书,书中对茶品、茶具、饮茶方式等茶事活动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特别对于茶提出讲求“自然本性”和“真味”,对于茶具反对繁复华丽和“雕镂藻饰”,为形成一套从简行事的烹饮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明朝制茶技术的改进,各个茶区出产的名茶品类也日见繁多。宋朝时期闻名天下的散茶寥寥无几,有史料记载的只有数种。但到了明朝,仅黄一正编写的《事物绀珠》一书中收录的名茶就有近百种之多,且绝大多数属于散茶。

在明清时期,茶叶的形式得到了真正的飞跃发展,黑茶、青茶、红茶、花茶各种茶类相继出现和扩大。青茶,即乌龙茶,是明清时期由福建首先制作出来的一种半发酵茶类。红茶最早见之于明朝中期刘基编写的《多能鄙事》一书。清朝时,随着茶叶贸易的发展,红茶从福建很快传播到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等省。此外,在各地茶区,还出现了功夫小种、紫毫、白毫、漳芽、选芽、清香和兰香等许多名优茶品,极大地丰富了茶叶种类,推动了茶业的发展。

泡茶法是将茶放在茶壶或茶盏之中,以沸水冲泡后直接饮用的便捷方法。唐及五代时期的饮茶方式都以煎茶法为主,宋元时期以点茶法为主,泡茶法虽然在唐代时已经出现,但是始终没有传播开来,直到明清时期才开始流行,并逐渐取代煎茶法和点茶法成为主流。

明清的泡茶法最普遍的是用壶冲泡,即先置茶于茶壶中冲泡,然后再分到茶杯中饮用。据古代茶书的记载,壶泡法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主要包括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投茶、冲泡、酾茶、品茶等。泡茶之道孕育于元末明初时期,正式形成于明朝后期,到清中期之前发展到鼎盛阶段,流传至今。今日流行于福建、两广、台湾等地区的“功夫茶”即是以明清的壶泡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明代有很多文人雅士为得到品茗佳境,开创了“焚香伴茗”的品茗方式。这是指品茶之时在茶室内焚上淡雅的沉香,在清香袅袅之中,烘托出亦真亦幻的朦胧之感,顿时便可抛却缠身俗务,忘却尘世喧嚣。沉香与茶香之气交织糅合在一起,更添茗茶之美,给人以轻松、愉悦、舒适、安详的享受。

明朝文震亨编写的《长物志》第十二卷中有“香茗”一节,便详细记载了明代茶人焚香伴饮的情趣六种:一是隐士谈玄悟道时,焚香品茗能清心悦神醒脑;二是晨钟暮鼓令人伤感、兴致索然时,焚香品茗可使人心胸豁达,舒抑解郁;三是读书写字、吟诗咏文困倦之时,焚香品茗可去困解乏;四是亲人团聚时,焚香品茗有助于享受天伦之乐;五是雨天闭门在家,焚香品茗能解慰寂寥;六是宿醉或熬夜之后,焚香品茗能使身轻舒爽,润肺甘喉。

明清时期品茗方式有了更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饮茶的艺术追求。明朝开始,人们在品茶时已经开始刻意地对自然美与环境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的环境美包括品茗的人和外部环境。名人对饮茶人数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之说;而环境则追求在幽静的山林、广阔的田野、溪畔、泉边,与鸟鸣、松涛、清风为伴。

品茗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当做一种高雅的生活享受,品茗时既讲究烹煮的技艺和品饮的方式,更注重情趣和环境气氛,并以天然野趣为美。茶人往往置身于大自然的山谷水畔,天高地阔,景色秀丽,茶带给人们的是清新,是纯洁,内心的空灵与山水融为一体,天人合一,返璞归真。

明代有众多绘画名家以此为题材,留下珍贵的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和《品茶图》,文徵明的《陆羽烹茶图》《惠山茶会记》等,除了茶画还有很多关于茶的美文诗语。

清朝茶事

据古籍史料显示,明清时期在前朝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新的茶树种植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对于茶树生长规律和特性的掌握也有很大进步。如明末学者方以智的百科式著作《物理小识》中就有记载“种以多子,稍长即移”,说明在明朝,除了种子直播以外,有的茶园还采用了育苗移植的方法。到清康熙年间一位叫做李来章的知县编写过的《连阳八排风土记》,已有对于茶树插枝繁殖技术的记载。此外,在清朝的福建北部一带,茶农们对一些珍稀名贵的优良茶树品种还开始采用了压条繁殖的方法。在茶园管理方面,明清时期在种植时有了关于灌溉施肥等更加精细的要求,在抑制杂草生长和茶树与其他植物间种方面,也有精辟见解。此外,明清时期在茶叶采摘技术方面较前朝也有较大的提高和发展。

调饮法与清饮法有着显著的区别,各有优势。从饮茶历史总的看来,其发展的顺序是由调饮法逐渐过渡到清饮法。在饮茶之风兴盛的唐代,人们在饮茶时普遍以佐料调味;到了现代,只有部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还继续沿用调饮的方式,而清饮法早已得到普及。

所谓“调饮法”,即在茶汤中加入糖或盐等调味品以及牛奶、蜂蜜、果酱、干果等配料,调和后一同饮用。调饮法因地区和民族的不同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咸味调饮法有西藏的酥油茶和内蒙古、新疆的奶茶等;甜味调饮法有宁夏的“三泡台”;调味既可咸也可甜的饮茶法有居住在四川、云南一带山区少数民族的擂茶、打油茶等。而“清饮法”就是不加入任何调料,单纯的茶汤,来品尝真正的茶味。时至今日中国广大的汉族人民仍多采用此种饮法。

普洱茶是茶中珍品,不但深受民间百姓的喜欢,还上贡朝廷,供皇族大臣们品饮,甚至作为珍贵礼品馈赠他国。普洱茶茶味浓醇,具有性温味香、有助消化、消积去腻等诸多利于人体的保健作用,这些特点正适合游牧出身、以肉食为主的清廷满族皇亲国戚的需要。清朝政府规定每年茶农需上缴普洱贡茶3.3万千克,由地方官吏负责组织运送。在进贡清宫的普洱茶中,主要有来自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大叶种极品“金瓜贡茶”,还有其他各地进贡的小叶种茶,其中的“女儿茶”、团茶、茶膏等,深得王公贵族的喜爱。一时间,宫中饮普洱茶之风成为时尚,既有清饮,也有用来熬煮奶茶。朝廷之风得到民间的大力效仿,普洱茶在清朝声名大振,流传甚广。

1963年,北京故宫的工作人员在清理宫廷贡茶时,共发现各类名茶2000多千克,其中就包括一些保存完好的、最长时间已达150多年的普洱茶,更有普洱茶精品“人头茶”(人头形状的茶团),每个重约2.5千克,形状完整,色泽明艳。

明清之际,茶馆开始兴盛,特别是清代,各种茶馆、茶肆、茶档作为百姓生活重要的活动场所,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人们在此既可饮茶,也可会友,书生吟诗作对,商人高谈阔论。据史料记载,到清朝末期,仅皇都北京城有规模的茶馆就达数十家,上海更多达66家。即使在乡野之间,茶馆的发展也不亚于繁华都市,特别是江南的苏浙一带,有的小镇只有居民数千家,可是茶馆却有上百家之多。

清朝的茶馆依据经营内容和功能特色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品茗饮茶之地,饮茶兼饮食之地,还有最富特色的听书赏戏之地。除此之外,在江南乡镇,有的茶馆还兼做赌博场所,有时也充当排解百姓纠纷的仲裁场所。如民间流传的“吃讲茶”,就是指乡邻之间发生了各种纠纷又不愿对簿公堂,常常会邀上当地极负声望的长者或公证之人一起到茶馆,三方坐下一边饮茶一边陈述评理以求得到圆满的解决。

清代茶文化在民间的深入,还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茶俗的发展流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茶文化,例如茶叶的生产习俗、茶业经营、日常饮茶、以茶待客、节日饮茶、婚恋用茶、祭祀供茶、茶馆文化、茶事茶规等,涉及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多彩。

地区不同,风俗不同,饮茶也不同。北方人喜欢喝花茶,江浙人喜欢喝绿茶,福建人擅长饮乌龙茶,两广人则喜红茶,而边疆少数民族饮用的“边茶”属于黑茶。

同时,明清时期还涌现出大量悦耳动听的茶歌、别开生面的茶舞、幽默风趣的茶戏和曲折动人的茶故事,可谓各种与茶相关的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繁华似锦。 bHNI9gT+QHuP+xvRNElYikE5e2xb3LCiM9lKZZkyq3nIw2nYwvpZZY1VYywcWNU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