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领袖之道--如何赢得人心(2)

公私分明

【原文】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出自《史记.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译文】

石奢是楚昭王的国相,他为人刚强正直、廉洁公正,既不阿谀逢迎,也不胆小避事。一次出行属县,恰逢途中有人杀人,他追捕凶犯,发现竟是自己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归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告诉昭王说:“杀人凶犯,是为臣的父亲。若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这是不孝;若废弃法度纵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该当死罪。”昭王说:“你追捕凶犯而没抓获,不该论罪伏法,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的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您赦免我的罪责,是主上的恩惠;服刑而死,则是为臣的职责。”于是石奢不听从昭王的命令,刎颈而死。

【解读】

石奢作为一国的丞相,权高位尊,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或许他本可以大义灭亲,把父亲绳之于法,可是作为人子从传统的道德思想上来说的确是不孝的。他做不到不孝,所以放走了成为杀人犯的父亲,而把自己囚禁在狱中,以此来追究自己的责任。虽然楚昭王赦免了他的罪责,但是他自己却无法宽恕和原谅自己犯下的错误,最终自杀谢罪。古人常说:“忠孝不能两全。”或许正是这样的道理吧,当公私两者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确让人很难处理,可是法律是不讲私情的,讲了私情就不公平公正,就无法让人遵守。知法犯法,那样无疑罪加一等。石奢深知法律的公正之必要,更因为他刚强正直、不徇私情,既然自己犯了法,那只好以死谢罪,而不是说因为自己是丞相就可以不用讲究和在乎法律。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所以法律公正永远是第一位的,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知错能改

【原文】

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出自《史记.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译文】

庄王认为楚国原有的钱币太轻,就下令把小钱改铸为大钱。百姓用起来很不方便,纷纷放弃了自己的本业。管理市场的长官向国相孙叔敖报告说:“市场乱了,老百姓无人安心在那里做买卖,秩序很不稳定。”孙叔敖问:“这种情况有多久了?”市令回答:“已经有三个月了。”孙叔敖说:“不必多言,我现在就设法让市场恢复原状。”五天后,他上朝向庄王劝谏说:“先前更改钱币,是认为旧币太轻了。现在市令来报告说:‘市场混乱,百姓无人安心在那里谋生,秩序很不稳定。’我请求您立即下令恢复旧币制。”庄王同意了,命令颁布才三天,市场就恢复了原貌。

【解读】

庄王仅仅因为楚国的钱币太轻,就轻率地更改重新铸造货币,结果货币的重量是够了,可是人民使用起来却不方便,于是原有的市场秩序就乱了,社会就有了不安定的倾向。幸亏孙叔敖看出问题的原因所在,让庄王重新使用旧钱币。倘若庄王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大王而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错误,势必会引起动乱,国家就可能遭受战乱和灾难。犯错误其实是正常的,人非圣贤谁又能不犯错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犯了错误,就必须有所认识,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并且及时改正。这样就不会引起更多的错误和麻烦,做起事情来也才可能越来越顺利。

要关心体恤别人的疾苦

【原文】

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墨、曾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是之谓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

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译文】

我(公孙弘)听说国家的忧患在于土崩,而不在于瓦解,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什么叫土崩呢?秦朝末年就是这样。陈涉并没有诸侯的尊贵地位,也没有一尺一寸的封地,自己也不是王公大人和有名望的贵族的后代,没有家乡人对他的称赞,没有孔丘、墨翟、曾参的贤能,没有陶朱、猗顿的富有。但是,他从贫穷的民间起兵,挥舞着戟矛,赤臂大喊,天下人闻风响应,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由于人民贫困而国君不知体恤关照,下民怨恨而居上位者并不知道,世俗已经败坏而国家政治不好,这三项是陈涉凭借的客观条件,这就叫做土崩。所以说国家的忧患在于土崩。什么叫瓦解呢?吴、楚、齐、赵的军事叛乱就是这样。吴、楚等七国之王阴谋叛乱,他们都自称万乘君王,有披甲的战士几十万,他们的威严足以使其封国之民畏服,他们的财物足以鼓励其封国的百姓,但是他们却不能向西夺取很小的土地,而他们自己却在中原被擒,这是什么原因呢?不是他们的权势比平民百姓轻,不是他们的军事力量比陈涉小,是因为这时先皇帝的思想还未衰弱,而安于乡土、喜欢时俗的百姓很多,所以诸侯们没有得到境外的援助,这就叫做瓦解。所以说国家的忧患不在于瓦解。

【解读】

尤其在企业或者政府机关里,如果领导不懂得关心下属员工的疾苦,就无法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支持,那么企业和政府的发展自然就会藏隐患而至败坏。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不知道自己手下的员工在想些什么,不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和环境,只知道主观地去要求和指挥他们,必然会让他们怨声载道、无心工作,甚至另谋发展等等。其实,不论大的集体,还是小的家庭和朋友圈子,人与人相处最基本的条件首先就应该是彼此相互了解和尊重,而后才可能团结以及谋求发展。

以身作则表里如一

【原文】

维汉兴以来,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著明,未有若故丞相平津侯公孙弘者也。位在丞相而为布被,脱粟之饭,不过一肉。故人所善宾客皆分奉禄以给之,无有所余。诚内自克约而外从制。汲黯诘之,乃闻于朝,此可谓减于制度而可施行者也。德优则行,否则止,与内奢泰而外为诡服以钓虚誉者殊科。

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译文】

汉朝兴盛以来,作为皇上股肱之臣的宰相都能行为节俭,轻视钱财,重视道义,表现得非常突出的,没有像从前的丞相平津侯公孙弘了。他身居丞相的高位却盖着布被,吃粗糙饭食,每餐只不过吃一个肉菜。但对老朋友和他喜欢的宾客,却分出一部分自己的俸禄供给他们,自己没有剩余的钱财。他内心能够自我克制约束,外表上依据法律行事。汲黯诘难他,这些事情才被皇上知道,这可以说是比制度规定的要降低一些,但却是可以施行的。德行优厚就去做,否则就不去做,这同背地里奢侈而外表上假装节俭,以此沽名钓誉的人不同。

【解读】

一个国家若上边的领导都能以身作则,自己带头,言行举止都表现出优良的作风,那么这样的国家自然就会发展得很好、很强大。当然,要反对那些表里不一的形式主义,反对那种只是做做样子给别人看,私底下却是另一种的做法和心态。一般只有那些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和小人,才会昧着良心做事给别人看,去贪图虚名和功利。真正道德高尚、人品端正的人,从来都是从里到外地自然表露他的为人和思想,这样的人往往在任何的环境中都能得到大家的赞赏和拥护,并且可以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往好的方面去发展,他们能够成就大事业的机会也比普通人以及伪君子要多。

做到德才兼备

【原文】

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公刘避桀居豳。太王以狄伐故,去豳,杖马棰居岐,国人争随之。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周务以德致人,不欲依阻险,令后世骄奢以虐民也。及周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乡风,慕义怀德,附离而并事天子,不屯一卒,不战一士,八夷大国之民莫不宾服,效其贡职。”

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译文】

刘敬(本姓娄,因功高被赐姓刘)说:“陛下取得天下跟周朝是不同的。周朝的先祖从后稷开始,尧封他于邰,积累德政善事十几代。公刘为避开夏桀的暴政而到豳,居祝太王因为狄族侵扰的缘故,离开豳,拄着马鞭只身移居到岐山,国内的人都争相跟着他去岐山。到了周文王做了西方诸侯之长时,他曾妥善地解决了虞国和芮国的争端,从此才成了禀受天命统治天下的人,贤能之士吕望、伯夷自海边回来归附于他。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不相约而自动到孟津会盟的有八百诸侯,大家都说殷纣可以讨伐了,于是就灭掉了殷。周成王即位,周公等人辅佐他,就在洛邑营造成周城,把它作为天下的中心,各地的诸侯来交纳贡物赋税,道路都是均等的。君主有德行就容易靠它称王统治天下,没德行就容易因此灭亡。凡是建都于此的,都想像周朝一样用德政来感召人民,而不想依靠险要的自然形势,让后代君主骄奢淫逸、虐待百姓。在周朝鼎盛时期,天下和睦,四方各族心向洛邑,归附周朝,仰慕周君的道义,感念他的恩德。周朝不驻一兵防守,不用一卒出战,八方大国的百姓没有不归顺臣服的,都进献贡物和赋税。

【解读】

历史中辉煌的朝代一向都是因为有了德才兼备的能人当朝执政,才能有国泰民安的盛世出现。在现代企业中也一样,只有那些优秀的领导和人才,才可能吸引更多的人去为他们工作,去支持他们的事业。而这些领导和人才,大都是德才兼备的,否则企业就很难正常地、良性地、持续不停地向前发展。相反,只是为了牟取暴利和个人利益的领导及人才,往往只能够投机取巧地昧着良心过日子,这样的人早晚都是要自食其果的。

不可独断专行

【原文】

高祖使使召卢绾,绾称病。上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燕王,因验问左右。绾愈恐,闭匿,谓其幸臣曰:“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

出自《史记.韩王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译文】

皇帝派使者召卢绾,卢绾称病不来。皇帝又派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前去迎接燕王,并顺便查问燕王部下臣子。卢绾更加害怕,闭门躲藏不出,对自己宠信的臣子说:“不是刘姓而被封为王的,只剩我卢绾和长沙王吴芮了。去年春天,汉朝把淮阴侯韩信满门抄斩,夏天,又杀掉了彭越,这都是吕后的计谋。现在皇帝重病在身,把国事全部交给了吕后。而吕后是个妇女,总想找个借口杀掉异姓诸侯王和功高的大臣。”

【解读】

有些人喜欢拉帮结派,或者依仗自己的权位蛮不讲理,独断专行。这样的人都是存私心而没有气魄和肚量的人,只会害人害己,让人唾骂和怨恨。一个人总是怀疑和害怕自己的利益或者权位被别人抢走,这是很不自信和愚蠢的表现。如果你自己做得很好、很优秀,别人通常都只会佩服你、欣赏你,更抢不走你的成绩。凡事只要公平公正,天下自然太平。之所以有恩怨是非,无非就是因为个人的贪念作祟,并为此种下很多事端以及灾祸的根源。

善于应变

【原文】

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译文】

楚军在荥阳紧紧地围困着汉王,韩信的使者到了,汉王打开书信一看,勃然大怒,骂道:“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着你来帮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暗中踩汉王的脚,凑近汉王的耳朵说:“目前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册立他为王,很好地待他,让他自己镇守齐国。不然可能发生变乱。”汉王醒悟,又故意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就派遣张良前往,册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军队攻打楚军。

【解读】

如果文中的汉王逞能、意气用事,不能够随机应变,那么他和他的军队很可能就会被楚军困死或者绞杀于荥阳城。好在汉王是个枭雄,他知道事有轻重缓急,更知道如何审时度势,明白利害关系。这不,人家张良和陈平不过踩了刘邦一脚,汉王刘邦立刻醒悟这一脚的用意。当韩信的使者说韩信想自立为王,并以此要挟刘邦,不然他们就不会出兵解荥阳被围困之急时,刘邦在被张良和陈平提醒后,马上反应过来并且故意大骂,找了个台阶给自己也给对方下。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换做别人,若是只顾表面的短暂的利益而看不到更深远的利益,必然会一时醒悟不过来,一下就拒绝了韩信派来的使者,那别说还想夺取天下了,就是连身家性命都难保。现实社会和生活当中,不乏这样那样特殊的危急时刻,在这样的时刻往往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应变能力。比如工作中不顺心不顺意,就意气用事不干了或者赌气等等,事情最终的结果无疑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种应变的能力,也不妨看做是一种圆滑,就好像中国武术里的太极拳,懂得刚柔相济才能够更自如从容地面对和解决问题。你看汉王只不过是动动嘴巴,一口答应韩信称王,他的危机就马上解决。而后,他就如龙归大海,逐渐完成了他的霸业。俗话说:舍不得羊羔套不住狼,不也有点类似的意思吗?

要有舍身成仁的精神

【原文】

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围临济。咎为其民约降。约定,咎自烧杀。

出自《史记.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译文】

章邯打败陈王不久,就进兵临济攻击魏王,魏王派周市到齐国、楚国请求救兵。齐、楚派遣项它、田巴带领着军队跟随周市援救魏国。章邯竟然击败了援军,杀死了周市,包围了临济。魏咎为了他的百姓的身家性命,提出投降的条件。谈判成功后,魏咎就自焚而死。

【解读】

魏王魏咎为了保住临济城百姓的性命,而与围攻临济城的章邯谈判,要求对方不杀害临济城的老百姓,而他则同意投降。谈判成功后,魏咎自焚而死。这其实是一种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是异常难得的牺牲精神。然而,现在很多人都只顾个人那些蝇头小利,而从不往长远的、大的方面去考虑问题。因此,同事之间不能和睦相处,上下级之间钩心斗角等等,都只是因为对一些个人微小的不值一提的利益费尽心机,到头来利益没得到多少,却惹来不快甚至麻烦。跟为了保住老百姓的性命而自焚的魏王一比较,我们该是何等的惭愧和汗颜。

要有敢为天下先的智慧和勇气

【原文】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出自《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译文】

孝公任用卫鞅后不久,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议论自己。卫鞅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易被世俗非议;有独到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一般人嘲笑。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弄不明白,聪明的人事先就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不能和百姓谋划新事物的创始而可以和他们共享成功的欢乐。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法度;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

【解读】

当一个人有了足够的见识与智慧,就要去做件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自己已经有了充足的理由和准备,而且事情是对社会、对别人有好处的,那么就应该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原则,不受外界干扰和左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它;如果总是畏畏缩缩、怕这怕那地犹豫不决,事情是不可能有所进展的,更别提能做好了。很多事情都得依靠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结论,如果光想不做,那就是虚无的,没有任何实际上的意义。理性的思考固然重要,但是也需要一些理性之外的东西去推动行动,一成不变的只可能是死水,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而有生命力的东西自然会不断地在客观环境中运动调整并且找到适合自身生存的规律和道理。但是,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要行动,而且是要果断地行动,不然错失良机就前功尽弃了。

不要轻易被表面现象所蒙蔽

【原文】

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注,二十余万兵已业行。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

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译文】

汉高帝七年,韩王信叛汉,汉高帝亲自讨伐他。到达晋阳时,得知韩王信与匈奴勾结要共同进攻汉朝的消息,高帝大为震怒,就派使臣出使匈奴摸清底细。匈奴把他们强壮能战的士兵和肥壮的牛马都藏了起来,只显露出年老弱小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派去的使臣十余批回来,都说匈奴可以攻击。高帝派刘敬再去出使匈奴,刘敬回来报告说:“两国交兵,这时该炫耀显示自己的长处才是。现在我去那里,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他们故意显露自己的短处,而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我以为匈奴是不能攻打的。”这时汉朝军队已经越过了句注山,二十万大军已经出征。高帝听了刘敬的话非常恼怒,骂刘敬道:“齐国孬种!凭着两片嘴捞得官做,现在竟敢胡言乱语阻碍我的大军。”就用镣铐把刘敬拘禁起来押在广武县。高帝率军前往,到了平城,匈奴果然出奇兵,高帝被围困在白登山上,七天后才得以解围。高帝回到广武县,赦免了刘敬,对刘敬说:“我不听您的意见,因而在平城遭到围困。我已经把前面那十来批出使匈奴说匈奴可以攻打的人都斩首了。”高帝于是赏赐刘敬食邑二千户,封为关内侯,称作建信侯。

【解读】

上边文中的高帝就是不听刘敬的正确分析、轻易听信那些愚昧使者的话,而被匈奴所伪装出来的表面现象所欺骗,导致自己被围困,险些丢了命。所以我们看人看事不能只看表面,要认真地分析原因、辨别真伪。尤其在当下的年代,骗术越来越高明、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辨真假,最好的办法就是小心警惕,不要贪图小利而被别人蒙骗。

学会节俭和宽容

【原文】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出自《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译文】

孝文帝从代国回到京城,即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利的事情,就予以禁止废除,以便利民众。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先帝,还建造高台干什么呢?”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棉混纺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那些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榜样。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坟墓;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文帝却把尉佗的兄弟召来,使他们显贵,报之以德。尉佗于是取消了自己的帝号,向汉朝称臣。汉与匈奴相约和亲,匈奴却背约入侵劫掠,而文帝只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发兵深入匈奴境内,不愿意给百姓带来烦扰和劳苦。吴王刘濞谎称有病不来朝见,文帝就趁此机会赐给他手杖,以表示关怀他年纪大,可以免去进京朝觐之礼。群臣中如袁盎等人进言说事,虽然直率尖刻,而文帝总是宽容采纳。大臣中如张武等人接受别人贿赂的金钱,事情被发觉后,文帝就从皇宫仓库中取出金钱赐给他们,用这种办法使他们内心羞愧而不交给执法官吏处理。文帝致力于用恩德感化臣民,因此天下富足,礼义兴盛。

【解读】

孝文帝身为一朝的天子,可以说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是他却没有滥用职权、贪图享受,时刻记住自己要以身作则,处处为百姓、为别人着想,甚至对侵犯边境的匈奴都作了让步。他还宽容相待贪污的、年老的大臣,用无私的品德去感化他们。正因为他有如此优秀的品德,才使得在他执政的时候天下安定而富足,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可见,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处事态度是多么的重要,不但能影响别人,甚至能影响社会。

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并及时改正

【原文】

上曰:“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民或祝诅上以相约结而后相谩,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而吏又以为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

出自《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译文】

汉文帝说:“古代的君王治理天下,朝廷设置进善言的旌旗和批评朝政的木牌,用以打通治国的途径,招来进谏的人。现在法令中有诽谤朝廷、妖言惑众的罪名,这就使得大臣们不敢完全说真话,皇帝也无从了解自己的过失。这还怎么能够招来远方的贤良之士呢?应当废除这样的条文规定。百姓中如果有人一起诅咒皇帝,并且约定互相隐瞒,后来又有负约而相互告发的,官吏认为这是大逆不道;如果再有其他不满的话,官吏又认为是诽谤朝廷。这些实际上只是小民愚昧无知而犯了死罪。上述做法我认为很不可取。从今以后,再有犯这类罪的百姓,都不再予以听审,更不予以治罪。”

【解读】

大至国家和企业,小至家庭和个人,各自必然难免有一些不太合理的弊端,无论是领导还是下属或者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必要清楚环境以及各自的缺点所在,并且及时地予以纠正,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而后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完善。这样,事物才得以在我们认识的深化中趋于完善,逐渐呈现出良性的循环。不然,一再地容忍那些恶习和错误,最终很可能会一事无成。

居安思危

【原文】

人或说右丞相曰:“君本诛诸吕,迎代王,今又矜其功,受上赏,处尊位,祸且及身。”右丞相勃乃谢病免罢,左丞相平专为丞相。

出自《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译文】

有人劝说右丞相道:“您原先诛杀诸吕,迎立代王;如今又自夸功劳,受到最高的赏赐,居于尊贵的地位,灾祸就要落到您头上了。”于是右丞相周勃就推说有病而辞职,由左丞相陈平一个人专任丞相。

【解读】

右丞相周勃虽然地位尊贵,因功劳极大而受到皇上最高的赏赐,但是却有人在这时候劝说他,让他小心灾祸会突然降临到头上。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在当时那种环境里,奸臣小人通常都很多,再加上臣子诸侯之间因为封赏不满以及各种恩怨的牵扯,很容易会因为一点儿风吹草动而引来大祸。特别是权位越高的人,越容易招人嫉妒和诽谤。所以才会有人告诫周勃,所以周勃才假说有病而辞去丞相之职,最后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有时候福祸的确是相依相存的,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沉迷于某一极端里,往往可能会因为忽略了其他的微小的事端而引来不同的结果。居安思危的目的就是在于提醒和告诫我们,不要因为生活或者环境安逸了,就忘记了危险和困难的存在,而是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为一时的得意而放纵。

凡事得让人信服

【原文】

十二月,上曰:“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其议之。”有司皆曰:“民不能自治,故为法以禁之。相坐坐收,所以累其心,使重犯法,所从来远矣。如故便。”上曰:“朕闻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且夫牧民而导之善者,吏也。其既不能导,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反害于民为暴者也。何以禁之?朕未见其便,其孰计之。”

出自《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译文】

十二月,文帝说:“法令是治理国家的准绳,是用来制止暴行、引导人们向善的工具。如今犯罪的人已被治罪,却还要使他们无罪的父母、妻子、儿女和兄弟因为他们而被定罪,甚至被收为奴婢。我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希望你们再讨论讨论吧。”主管官员们都说:“百姓不能自治,所以制定法令来禁止他们做坏事。无罪的亲属连坐,和犯人一起被收捕判罪,就是要使人们心有牵挂,感到犯法干系重大。这种做法由来已久,还是依原来的做法不加改变为宜。”文帝说:“我听说法令公正百姓就忠厚,判决得当百姓就心服。再说治理百姓、引导他们向善,要靠官吏。如果既不能引导百姓向善,又使用不公正的法令处罚他们,这样反倒是加害于民而促使他们去干残暴的事,又怎么能禁止犯罪呢?这样的法令,我看不出它有哪些适宜之处,请你们再仔细考虑考虑。”

【解读】

不论是国家的法律还是企业的规章制度,乃至个人平时的日常生活准则,如果不能让人信服的话,就不可能有人心甘情愿地去遵守和认同。如果要求过于苛刻,就会引来对抗和不服从,事情就会越来越糟糕。所以不论事情的大小,一定都得有足够的理由使得大家认同,并且自愿遵守规则。

要听得进逆耳的忠言

【原文】

项梁起东阿,西北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乃使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第七》

【译文】

项梁自东阿出发西进,等来到定陶时,已两次打败秦军,项羽等又杀了李由,因此更加轻视秦军,渐渐显露出骄傲的神态。宋义于是规劝项梁说:“打了胜仗,将领就骄傲,士卒就怠惰,这样的军队一定要吃败仗。如今士卒有点怠惰了,而秦兵在一天天地增加,我替您担心啊!”项梁不听,却派宋义出使齐国。宋义在路上遇见了齐国使者高陵君显,问他:“你是要去见武信君吧?”对方回答说:“是的。”宋义说:“依我看,武信君的军队必定要失败。您要是慢点儿走就可以免于身死,如果走快了就会赶上灾难。”秦果然发动了全部兵力来增援章邯,攻击楚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

【解读】

人都有虚荣心,面对胜利或者其他很顺利、很惬意的情况多了,自然就免不了骄傲和浮躁,这倒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但关键的问题是项梁没有听从宋义的提醒和劝告,最终兵败定陶而战死。谁都知道,难听的话其实才是最有用、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可是因为这样的话听起来不舒服,所以通常人们都不喜欢听真话,而喜欢听虚假的奉承。奉承虽然好听但都是废话,根本对人对事没有一丝的好处,只会让人忘乎所以。而忠言的确大多时候都不太好听,甚至让人觉得难以忍受,可是正是这样的话才可以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

做领导要清楚下属的想法

【原文】

乃从其画,复守敖仓,而使郦生说齐王曰:“王知天下之所归乎?”王曰:“不知也。”曰:“王知天下之所归,则齐国可得而有也;若不知天下之所归,即齐国未可得保也。”

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译文】

汉王听从了郦生的计策,再次出兵据守敖仓,同时派遣郦生前往齐国。郦生对齐王说道:“您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吗?”齐王回答:“我不知道。”郦生说:“若是您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那么齐国就可以保全下来,若是不知道天下人心归向的话,那么齐国就不可能保全了。”

【解读】

好的领导通常都没有架子,能够与下属员工打成一片,并且知道他们内心的想法和疑问,在有效的沟通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倘若对下属员工不闻不问,只是死死地盯着他们的工作,看他们是否完成得很好,那只能让他们感觉你是个普通甚至苛刻的领导。只有当你真正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并能够找到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给他们以足够的信心和希望,让他们信赖和拥戴你,这样的集体才能抱成一团,才可以在工作和事业当中做出骄人的成绩。

要给人才施展的空间

【原文】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译文】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他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抵御匈奴。他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官吏,防守地区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训练士兵骑马射箭,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人员对敌情进行侦察,对战士待遇优厚。李牧制定条例说:“匈奴如果入侵,人马要赶快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传来警报,李牧的军队就立即退入营垒,坚守不战。这样过了几年以后,人马物资都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很胆小,就连赵国边疆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赵都出兵交战。但赵屡次交战,屡次失败,损失伤亡很严重,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就一再命令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那样戍边。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挑选了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让人到处放牧,放牧的人及其牲畜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牲畜丢弃给匈奴。单于听说后,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再也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了。

【解读】

领导对下级要给予足够的施展空间,盲目地乱插手,会使下级不知所措,反而会坏事。发挥下属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更多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就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尊重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死搬教条。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要在认准了真正的人才的基础上。

制度要落实在行动中

【原文】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巨野泽中,为群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

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

出自《史记.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译文】

彭越是昌邑人,字仲。他常在巨野湖泽中打鱼,伙同一帮人做强盗。陈胜、项梁举行起义后,有年轻人对彭越说:“很多豪杰都争先恐后地起来反秦,你也可以站出来,咱们也效仿他们。”彭越说:“现在是两条龙在搏斗,还是等一等吧。”

过了一年多,泽中年轻人聚集了一百多人,前去追随彭越,说:“请你做我们的首领。”彭越拒绝说:“我不愿和你们一块儿干。”这些年轻人反复请求,彭越才答应了。他们约好次日太阳出来时集合,迟到的人杀头。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迟到的有十多个人,最后一个人直到正午才来。彭越很抱歉地说:“我老了,是你们执意要我当首领的。如今约定好时间却有很多人迟到,不能都杀头,只杀最后来的一个人。”于是下令队长杀死他。大家都笑着说:“何必这样呢?今后不敢再迟到就是了。”彭越就自己拉过最后到的那个人杀了,然后设坛祭奠,向众人发布命令。众人都大为震惊,害怕彭越,不敢抬头看他。于是彭越就带领大家出发夺取土地,收编诸侯逃散的士兵,得到一千多人。

【解读】

制度只有落实在行动中才真正具有约束力,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不然制度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失去原有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遵守集体的制度。 WMirgM2PnnSneyo55P6GBTMdCHTRZUU1hp9OtC1pk3aL03XjybdEli+18P8r2A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