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03章分类词条 政经(2)

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东汉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黄巾起义,东汉政权遭受沉重打击,地方豪强势力迅速增强,纷纷起兵割据自立,并逐渐脱离中央,东汉的政权急剧衰落,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始于220年曹丕受禅称帝,终于280年晋灭吴。魏国(220年~265年),始于魏文帝曹丕,置司、豫、兖、青、徐、凉、雍、冀、幽、并、荆、扬等州,领有今黄河流域各省和湖北、安徽、江苏北部,辽宁中部,有户66万余,是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蜀国(221年~263年),刘备所建,置益州,版图在今四川东部、重庆以及云南、贵州北部和陕西汉中一带,有户28万。吴国(222年~280年)孙权所建,有扬、荆、交三州,位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有户52万余。三国时期,各国为图生存,都致力于整顿吏治,恢复社会秩序和发展经济。魏自曹操统一北方、开展屯田开始,生产逐渐恢复,改革弊政,抑制豪强,扫除宦官、外戚的专权,吸收中下层地主阶层参政。魏文帝时,又实行九品中正制,承认一般士族有做官的权利。蜀国在丞相诸葛亮的大力推行下,严格法治,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特别是诸葛亮招抚西南夷,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开发,加强了民族团结。吴国自211年迁都建业,促进了东南地区的开发,农业发展,政治稳定,航海业发达。三国时期战争不断,如:蜀、吴争夺荆州之战,蜀、魏争夺汉中之战,以及魏灭蜀、晋灭吴之战都比较著名。三国的军事实力以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灭吴,三国时代终结。

西晋

西晋(265年~317年)。晋朝皇族的源头为河内司马氏,在曹魏时代已世代为官。皇族中的司马懿极具政治及军事才略,在曹魏后期,抵御蜀汉北伐及平定辽东,是魏国的重臣。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及司马昭进一步巩固了司马氏的权势。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夺皇位,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吴主孙皓投降,吴国灭亡,西晋统一天下。

司马氏执政后,开始诛杀异己,分封宗室,这使得西晋开国功臣中少有德才兼备的人物,多碌碌无为之辈。当时的社会风气很不好,贪污、奢靡成风。著名的石崇、王恺斗富就发生在晋武帝当政时期。西晋立后,为了避免权臣专政及地方割据,武帝开始裁撤州郡守兵,封赏诸王,令地方宗室的权力大增。与此同时,边境的胡人开始迁入中原。这些胡族内迁后,不时受汉官欺压或歧视,内心非常不满,叛乱的事时有发生。大臣郭钦、江统等人以“徙戎论”劝武帝用武力将内迁的外族徙迁回原住地,但没有被采纳,为日后五胡乱华埋下了隐患。290年,晋武帝去世,晋惠帝继位,外戚杨骏辅政。由于惠帝智商低下,皇后贾南风趁机干政。晋王室愈发衰微。300年,太子司马遹被废。赵王司马伦采孙秀计,挑拨贾后杀掉太子。而后,赵王伦联合齐王司马冏以替太子报仇为由发兵去除贾后及其党羽,赵王伦专政。从赵王伦始,齐王冏、河间王颙、成都王颖、常山王(后封长沙王)乂、东海王越、豫章王炽等为了争权开始不停作乱。到306年,东海王攻入长安;河间王颙和成都王颖败走,最后被杀。东海王迎惠帝还洛阳。惠帝后来被毒死,豫章王司马炽继位,即晋怀帝,由东海王专政。八王之乱至此结束。

八王之乱期间,司马氏在地方上的影响顿减,地方势力不断膨胀,外族陆续叛变独立。李成与汉赵都先后自立。晋王室面临着覆亡的危机。313年,晋怀帝被杀,愍帝于长安继位。汉赵开始发兵进攻西晋。316年,晋愍帝投降,最后被杀,西晋灭亡。此后,匈奴、氐、羯、鲜卑及羌等族,陆陆续续在北方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

东晋

东晋(317年~420年)。316年,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氏族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即晋元帝,国号仍为晋,因是继西晋之后偏安于江南,故被史家称为东晋。东晋自晋元帝司马睿建国共历十一帝,前后103年。在此期间,中国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直到东晋灭亡,这种状态仍未改变,随之到来的是另一个分裂时期--南北朝时期。

东晋王朝的统治阶层大部分是由过江避难的中原名门望族与江南的土居氏族组成,他们本身就存在着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因而一直相互排挤。在整个东晋时期,中原氏族始终占据着统治的主导地位,南方土居氏族则一直被排斥。

从晋元帝元年(317)至晋安帝隆安三年(399)间,是东晋发展相对平稳的时期,这一期间虽有过一些叛乱,但很快都被平定。元帝末年,王导之弟王敦起兵反晋,遭到其兄王导与朝臣的抵抗而未能成功;桓温也曾觊觎帝位,也被王谢两大家族抵制下去。385年,重臣谢安病死,晋孝武帝将大权交付给弟弟司马道子。司马道子和儿子司马元显把持朝政,权倾一时。他们暴虐无能、大肆剥削人民,使图谋王位的大族有机可乘。398年,以桓玄为盟主的王恭、殷仲堪、庾楷等人的联军占据了建康以西的州郡,使朝廷的统治被限制在东方的八郡内。东晋开始走向衰亡。也是在安帝时期,信奉五斗道(中国最早出现的道教组织,由东汉张道陵创立,因入教者须出五斗米,所以称“五斗米道”或“米道”。东晋末年,遭统治者镇压,世间便讳言“五斗米道”,改称“天师道”)的孙恩趁民心骚动,于东方起事。他们在短短的十几天中发展到了数十万人,后被晋将谢琰、刘牢之击溃逃至海岛之上。这次起义大大削弱了晋朝的力量,桓玄便趁机发兵攻占建康,废晋安帝,自立为帝。此时,东晋四大家族中的谢、王、瘐三家已相继衰落,唯一有实力与桓玄对抗的只有在对抗孙恩起义时才发展起来的匈奴人刘裕。于是,刘裕率众击败桓玄,推恭帝司马德文即位。他名义上恢复了东晋的统治,但实际上却已大权在握。420年,刘裕废晋恭帝,建立了宋国,结束了东晋的统治。

五胡十六国

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五胡世代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他们建立王朝后,各自征战,朝代的更迭相当繁乱。

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两晋之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对峙长达169年。

在中国南方,先后建有刘宋、南齐、萧梁和陈四个政权,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历史上把宋、齐、梁、陈这南方四朝称之为南朝。刘宋(420年~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南齐(479年~502年)的历史只有23年,但由于内部争杀频繁,竟历三代七帝,平均三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梁代(502年~557年)历三代四帝,其中武帝萧衍统治时间最久,将近半个世纪。陈(557年~589年)的统治时间只有33年,历三代五帝。陈是一个疆域狭小、力量单薄的王朝,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周。

在中国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北魏由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拓跋鲜卑建立,其打败后燕入主中原,于386年建立北魏政权,从而结束了这一地区长期混战的局面。北魏统一北方的439年被视为北朝的起始之年。北魏前期以平城(今山西大同)为都,孝文帝实行汉化,政治中心也迁徙到中原腹地洛阳。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鲜卑旧俗的措施。这一改革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却引起了部分守旧贵族和鲜卑武人的反对。523年,北魏陷入分裂和内战。权臣高欢、宇文泰将北魏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魏(534年~550年)以邺城为都,历一帝16年;西魏(535~556年)定都长安,历三帝22年。东、西魏先后被北齐(550年~577年)和北周(557年~581年)取代。577年,周灭齐,北方重新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帝位,改国号为隋。南北朝时期结束。

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了隋朝。因曾受封隋国公,故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隋文帝在位24年。605年,卒于仁寿宫。隋文帝死后,其子杨广即位,年号大业,是为隋炀帝。隋朝初期,由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农民的耕作面积大量增加,粮食产量得到提高。长安、洛阳官仓里储粮多达千万石,少的也有数百万石。手工业也有新的发展,造船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能建五层楼高的宏伟战舰。洛阳的商业盛极一时,居住着数万家富商。封建经济一片繁荣。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隋炀帝时,把选拔官吏的权力全部收归中央,以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又设进士科,用科考的办法选取进士。开科取士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揭开了中国科举史上新的一页。

隋朝虽然富足,但随着隋炀帝的耽于享乐、好大喜功而渐渐走上亡国之路。605年,隋炀帝刚刚即位,他马上大兴土木,征调百万人建东都洛阳,造华丽的大宫殿供自己享用。不久,隋炀帝又下令开凿一条足以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四五千米;东北通到涿郡,东南直达余杭。大运河的贯通,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但对于炀帝的游乐却更加有利。炀帝曾三次乘坐龙舟巡游江都,随行船只几千艘,绵延200余里,所经之州县都必须供应食物。为了进一步扩大统治,炀帝还不断向外扩张。大业十二年(612)至大业十四年(614),他三征辽东高丽(今朝鲜半岛),但均以失败告终。繁重的徭役和兵役,迫使农民纷纷离开土地,农田大量荒芜,饥荒连连。无休止的征战也让隋朝的国力大大受损。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起义军逐渐汇合成几个强大的集团,如河南瓦岗山的翟让、李密,河北的窦建德,江淮地区的杜伏威等。瓦岗军在河南瓦岗起义后,很快攻占了隋朝的大粮仓兴洛仓,隋朝的政权摇摇欲坠。618年,隋将司马德戡、和宇文化及乘“骁果军”骚动,在江都发动兵变,杀死了隋炀帝。隋政权覆亡。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仅历两世即亡的朝代(另一个为秦朝)。值得一提的是,隋朝时积累下的丰盈的物资财富,为后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隋之后,中华民族即迎来了引以为豪的盛唐文化。

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城,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公元7世纪时,唐朝的疆域范围直抵中亚内陆。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开始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唐朝共延续了289年。唐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受其很大影响。

唐朝前期,唐太宗李世民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开明皇帝,接受亡隋的教训,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由此出现了天下升平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即位后,又针对经济、财政、军事各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形成了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物阜民殷的局面,史称“开元之治”。这是继汉武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

开元时期,唐朝的兵制发生了变化,对之后的社会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711年,贺拔延嗣任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之名自此出现。节度使成为既掌握军权又掌握行政权和财政权的自雄于一方的力量。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逐渐造成“内轻外重”的局面,到755年终酿成安史之乱大祸。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太子李亨即位,是为肃宗。他一面派将领郭子仪和李光弼统兵进讨;一面向少数民族回纥借兵,以增强军事力量。战争期间,叛军内部不断内讧,先是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后来安庆绪又为部奖史思明所杀,最后史思明亦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斗争大大削弱了叛军的力量,唐军逐步转败为胜。763年,叛军战败,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藩镇割据的形式却从此形成,唐王朝由统一集权走向分裂割据的局面。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战争不断,民不聊生。859年,唐末农民战争爆发,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907年,节度使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开封。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五代(907年~923年)十国。唐朝灭亡之后,中国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割据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的十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

五代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们都建国于华北地区,疆土后梁最小,后唐最大。除后梁一个短暂时期以及后唐以洛阳为都城外,后梁大部分时期和其他三代都以开封为都城。五代为期54年,有八姓称帝(后梁、后晋、后汉各一姓,后唐三姓,后周二姓),共十四君。后梁和后周的君主是汉族人,后唐、后晋、后汉的君主是沙陀族人。十国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和北汉。北汉建国于今山西境内,其余九国都在南方。十国与五代并存,但各国存在时间长短不一,如吴越割据于唐亡以前,直到五代结束后才为北宋所灭。

五代十国时期,华北地区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五十多年来,大小战事不断,华北地区的兵役和各种劳役异常繁重。战争破坏和苛重赋役促使人民数以万计地饿死或流徙他处,人口锐减。北汉的十二州,盛唐时有28万户,而在北汉亡国时仅有3万余户,约为盛唐时户口的八分之一。相对华北而言,南方的重大战事较少,政局也比较安定,农业经济有长足的进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废后周恭帝自立,改国号为宋。宋建国后,先削平南方的荆南、南汉、南唐、吴越等国,统一了南中国。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出兵太原,北汉主刘继元被迫归降。至此,唐末以来近百年分裂动荡的局面终告结束。

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后的朝代。分北宋(960年~1127年)与南宋(1127年~1279年),合称两宋。

北宋的创建者为赵匡胤,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建隆元年(960),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立宋朝。北宋开国后,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的策略削武将职权,将兵权收归中央。又改革官制,提拔文臣出任州县长官。中央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又使枢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财,以分相权。由于当时全国还尚未统一,自建隆三年(963)起,宋太祖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攻灭荆南等南方割据政权,在北方要地驻兵防守,为继任者大一统打下了基础。太平兴国元年(976)十月,赵匡胤之弟赵光义登上皇位,即宋太宗。979年,北汉被消灭,中国大部分被统一。北宋历经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哲宗、徽宗、钦宗八世。1127年,金国军队攻入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在整个北宋期间,收兵权,削藩镇、宰相职权,重文轻武,在步步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同时,也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在宋仁宗时,一度出现了短暂的“庆历新政”;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终因保守派反对而废止。到了北宋末年,统治极度腐朽,最后在金军的猛攻之下土崩瓦解。

靖康之变后,徽、钦二帝被俘。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建立南宋,即宋高宗。1138年,宋高宗正式定都临安(今杭州)。南宋时期,统治者依仗长江天险,苟且偷安,不思进取。对外长期施行求和政策,向金称臣纳贡;对内则压制军民抗金,甚至不惜残杀爱国将领。南宋后期,蒙古族崛起于漠北。宋廷抗蒙的战争不断。1276年,元朝军队占领临安,益王赵昰、广王赵昺等残存势力退守崖山继续抵抗。1279年,大臣陆秀夫背着8岁的幼主赵昺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经济及科技、文学都得到了显著发展。手工业分工细密,工艺先进;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了以往,城市、市镇空前繁荣,货币流通扩大,并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文化领域,理学、文学、史学、艺术等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二程、朱熹、欧阳修、苏轼、司马光及沈括等优秀人物,享誉千古;这一时期还有诸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发明问世,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元朝

元朝(1206年~1368年)。12世纪后半叶,蒙古族崛起于漠北。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大汗,称成吉思汗。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国北方一支强大的力量。它在三次西征的同时,先后灭西夏、金国,为统一全中国做好了准备。这时,成吉思汗病逝,窝阔台、蒙哥、忽必烈先后继任大汗。1271年,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起一个新王朝,他把原来西夏、金、宋、大理和蒙古本土合并成一个帝国,改国号“大元”,取《易经》“大哉干元”之意。1276年,元朝发兵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统一了中国全境。从此,蒙古国由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成为了中国正统王朝的一个朝代。

元朝建立后,农业逐渐得到恢复。因为蒙古族从前的生活方式大多以游牧为主,生产力低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忽必烈以来,历代元朝统治者都以农业生产代替了畜牧生产,农业因此有了极大的发展。这一时期,手工业也很发达,随着棉花种植的普遍,纺织业发展得很快,棉纺织技术十分高超。此外,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元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即详细记载了当时元大都的繁荣景象。除此之外,宗教、文化、科技都较之先前有了长足进展。但是,物质的丰富让统治者的生活逐渐奢华起来的同时,其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亦更加激化。从1308年至1333年,元朝先后历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文宗、明宗、宁宗至元顺帝共八代皇帝,元朝内部斗争之激烈从中可见。除了生活奢靡,蒙古人还实行四等民族划分法,第一是蒙古人,第二是色目人(中亚人),第三是汉人(中国北方人),第四是南人(中国南方人)。职业也被分成十级,其次序为:官、吏、僧、道、医、工、匠、娼、儒、丐。中国人的地位最低;在职业划分中,儒者的地位甚至不如娼妓。元帝国还对一些没被征服的邻邦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曾两征日本、两征安南(今越南北部)、两征缅甸。不断的征伐加上对汉人的歧视政策,人们反抗不断。仅在元朝初年,就发生过多次汉族与南方各少数民族反抗蒙古暴政的起义,但都未成功。到了元朝中后期,政治愈发黑暗腐朽,皇帝为了继续维持豪华的生活,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尤其是汉民族被压迫尤为严重。泰定二年(1352),河南赵丑厮、郭菩萨揭竿而起。而后,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发生的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席卷了整个中国。在起义军中,出现了一批优秀将领,其中以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所领导的部队实力最为强大。从至正十六年(1356)到至正十九年(1359)间,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并在六、七年的时间里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部,统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挥师北伐,终于在1368年攻陷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同年,朱元璋于建康称帝,建立了明王朝。

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统一王朝。1368年,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即明太祖。朱明王朝传十二代,历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共十六帝,统治277年。

明朝初年国力较盛,曾北进蒙古,南征安南。明英宗幼年即位时,朝中有杨溥、杨士奇、杨荣“三杨”主持政局,“海内清平”。至正统七年,宦官王振开始擅权;正统十四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永乐以来的军事优势遭到破坏,但景泰皇帝任用于谦击败瓦剌,保卫了国土。弘治时期是明朝政治作为清明的时期,历史上称为“弘治中兴”。正德、嘉靖朝始逐渐中衰,社会矛盾萌发,并面临蒙古、倭寇两大外患。明神宗万历朝初期在名相张居正的辅政之下进行改革,曾一度中兴。惟至万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员腐化,关外女真兴起,明朝开始走向衰亡。天启年间,阉党乱政加快了这一进程的发展。至崇祯年间,陕北爆发农民起义,不久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农民战争,后金军队也突破长城,五入关内。1644年,李自成率大顺军队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明亡后,其残余力量曾在南方建立弘光等政权,史称南明。南明政权在明朝灭亡后又延续了数十年,至清康熙年间被清军彻底灭绝。

清朝

清朝(1616年~1911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满族统治者建立。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定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境内),后迁都盛京(今沈阳)。1636年,其子皇太极(即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称帝。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迁都北京。经过长期战争,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到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鼎盛。乾隆以后,内外矛盾激化,反清起义频繁。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从此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晚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帝国主义横行,战乱不断,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国人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末代皇帝溥仪于1912年退位,清朝覆亡。

从1644年清朝入关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清朝对全国统治268年。入关以前有两位皇帝,即清太祖努尔哈赤(年号天命)和清太宗皇太极(年号天聪、崇德);入关后有十位皇帝,年号依次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

郡县

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地方行政制度。最早出现却在春秋时期。

在秦汉之际最为盛行。春秋初年,秦、晋、楚等国往往在新兼并的地方设县。县的封邑直接隶属于国君的地方行政区域。春秋中期以后,设县的国家增多。春秋末期,有的国家又在新的边远地区设置了郡。郡的面积比县要大,但由于地广人稀,十分荒僻,实际地位并不如县。进入战国,郡所辖的地区逐渐繁荣,人口增多,郡下开始设县,逐渐产生了由郡统辖县的两级地方行政组织。至此,郡县制开始形成。

郡的长官称“守”,县的长官称“令”,均由国君任免。郡县制使各诸侯国形成了中央、郡、乡一套比较系统的行政机构,对国家实行集权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战国时期,郡县制虽然形成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各国林立,执行状况各不相同。秦朝建立后,经过朝廷上的两次辩论,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广泛推行郡县制。其最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调整,增至四十余郡。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朝廷任命,其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政财、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检查,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概括来说,秦朝的郡县制有着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而最高统治权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这样就确保了统治者对广大民众的专制统治,对维护国家的统一有着积极的意义。

皇帝

君主制国家的元首名称。中国古代最早所称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见“三皇五帝”条目)的统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丞相李斯等根据三皇的名称,上尊号为秦皇。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作为帝号,即“皇帝”。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皇帝一般自称孤、寡人、朕等。皇帝之父称为太上皇。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被推翻,清帝宣统退位。皇帝之称遂废。中国的皇帝(君主)包括正统朝代和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还有一些通过政变所建立的政权,再加上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达1000多位。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一个无比尊贵的称号,臣子在皇帝面前,只能称呼皇帝的别称。比如在东汉时,称皇帝为“国家”,这是由于古代称诸侯为“国”,称大夫为“家”,人们便以“国家”作为国的通称,皇帝是国的化身,因而称皇帝为“国家”。晋代仍沿袭这种称呼。唐代称皇帝为“圣人”,在宫里称“宅家”,因为皇权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宅,以四海为家。宋代曾以“庙”、“祖”称皇帝,如称宋神宗为“神祖”,称宋仁宗为“仁庙”。还有“官家”、“官里”等称呼,取“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之意。此外,皇帝的别称还有天子、陛下、皇上、上、飞龙、乘舆、车驾、驾、万岁、万岁爷、至尊、人主、圣、家家(北朝)、郎主(辽、金)等,也有以年号作为皇帝别称的。

宰相

宰,主持、主管义;相,指辅佐。宰相,就是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的长官。历代宰相之名与职权,各有不同。秦和西汉时,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以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到了东汉,司徒的权利相当于丞相,与司空、太尉共同掌政。当时的实权统归尚书,由尚书令主赞奏事,总领纪纲,无所不统。魏晋以后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尚书仆射等为宰相,并不固定。隋时,颁行三省六部制,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唐代,因袭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唐玄宗开元后,加衔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平章事)。宋代直接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官称,与其副职参知政事(唐宋时最高政务长官之一)、枢密使(为枢密院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在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等合称宰执。神宗元丰时,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时又改为左右丞相。到了元代,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相。明初沿袭元制,到洪武十三年(1380),太祖废丞相,亲揽政务。明成祖时,以翰林官入值内廷殿阁,参预机务。此后,内阁大学士成为明代实际上的宰相。到了清代,雍正另设军机处于内廷,军机大臣逐渐成为清代事实上的宰相,但仍沿旧称,以授内阁大学士为拜相。 X1NqIR3KRZuAaCNQSFW/+rAAunm+GSIAUTODiCD5BcQ/aqT+hw0TRcJqD31oJRN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