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02章分类词条 政经(1)

华夏

中国的古称。“华夏”二字源于何处,一直有很多种说法。《辞海》认为,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书》认为,夏,指大。因此大国称夏。“华夏”指中国。有的学者认为,夏,是源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华,则源于中华始祖伏羲的故土,华胥国。华先于夏,“华夏”之名由此而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华夏”是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指‘荣’,‘夏’指中原人。公元前2100年至前770年,黄河中下游的夏族、商族、周族,他们同其他部落长期相处,逐渐形成了华夏族。以上说法见仁见智。通常我们认为,在公元前4000年,黄河流域居住着夏族,晋南关中一带居住着华族,而在淮河以南和汉江流域居住着蚩尤的祖先。公元前2700年,夏族领袖黄帝东进,战胜了华族领袖炎帝,后来炎、黄两族联手灭掉了蚩尤,占据了整个中原,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因为有着先进的文明,在后来的岁月里,华夏族渐渐又融合了藏缅族、吐火罗人、东夷、通古斯族、西戎、祝融氏、蚩尤后代及匈奴、鲜卑等族,进一步扩大。到西汉时,就产生了以华夏族为基础的全新民族:汉族。简而言之,“华夏”实际上就是中原民族与周边蛮夷异化而又同化的产物,它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以华夏文化为纽带结合起来的“民族联合体”。

四夷

华夏民族对周边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的总称。华夏族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至公元前771年,历夏、商、周三代。三代并非源出同族,但在相互的兼并中逐渐融合,成为了一个民族共同体。华夏族按照东西南北的方位,将周边落后的民族称为夷,蛮、戎、狄,总称“四夷”或“蛮夷”。

夷的族称,以甲骨卜辞关于尸(夷)方的记录为最早。西周金文则正式出现了“东夷”的称谓。整个西周时期,东方诸夷都是周王朝的劲敌。文献记载周对东方的战争中,出现了东夷、淮夷、南淮夷、南夷等不同的称谓。由于族源直接继承两昊(大昊、少昊)部落,因此虽为夷人,但与夏、商、周三代仍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三代东夷的苗裔,都已融入了华夏民族之中。秦汉后,东夷除了指先秦的东北夷,又将倭人列入,泛指东方的民族和国家。蛮,在文献记载中,常指南方民族,如三苗、百越、楚、濮、群蛮、巴等。其实不专指南方。《史记.匈奴列传》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可见在西周以来,也用作非夏族的通称,并且和“夷”一样可以用作与夏对举,称为“蛮夏”。南蛮的总称,大概出现于战国。《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说:“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礼记.王制》说:“南方曰蛮,雕题交趾。”南蛮族系复杂,长江中游有三苗、楚、群蛮;长江中上游有濮、巴蜀;长江下游及珠江流域有百越(有很多分支,如秦汉之际的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瓯等);云贵高原西南夷的先民也不止一个族系。戎,作为族称始于周代。在灭商以前,戎是用来称呼在周原附近与周为敌的各部落。其时,周的劲敌主要集中于周原以西陇山地区,故被称为“西戎”。商亡,为表示对商的敌忾,又称“戎殷”、“戎衣”。西周中叶,“徐”为周的东方劲敌,虽属东夷,确往往称之为“徐戎”,此称一直延续至春秋战国。“西戎”,从西周到战国,主要指氏羌系各部落;秦汉以后,狭义上指氐羌诸部,广义上则包括中国西部各民族。狄作为族称,始于春秋中叶。狄的本义,按王国维的考证,应是“远”与“剔除”的意思;此外另有“强悍有力”、“行动快疾”的释义。春秋初,其在秦、晋、郑、卫等国以北,当时仍被称为“戎”。到春秋中叶,“北狄”一词出现。此后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又陆续出现了赤狄、白狄、长狄等分支。在整个春秋时期,戎狄有时仍会混称,有的部落兼有戎、狄两种称号。进入战国,狄的主要部分已经分化,有部分随胡人南下而融入胡人当中,成为匈奴的重要来源之一。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经历了春秋、战国漫长的岁月,概念也在不断变化。唐时,就有将日本、高丽、波斯、天竺等国列入四夷的记载。可见,四夷的定义也始终是相对的。

汉族

汉族是古代华夏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融合而成的中国主体民族,有着近四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从约公元前7000年起,当今汉族主体的一部分巴楚人在长江流域发展。前5000年左右,汉族的另一来源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姬姓黄帝部落与南部姜姓炎帝部落发生争战,阪泉之战后,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西周大一统王朝以来,境内多民族共存,不断融合,形成了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和淮河、泗水、长江和汉水流域的楚族。二者的逐步形成,即今天汉民族的前身。春秋战国时期,征战频繁,华夏族同周边民族进一步融合,与楚族、秦族及陆续进入中原地区的夷、蛮、戎、狄等族也逐渐融合。很多古国消失了,被融入到了经济文化先进的大国之中。秦灭六国后,随着文字、度量衡等的统一,古民族的界限被进一步打破。不久,秦朝灭亡,刘邦建立汉朝,以“汉”为国号。此时的中国疆域空前扩大,以先秦时期的楚族和华夏族为核心,一个统一的汉民族形成了(统一的汉民族文化成于秦汉之际,是目前学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此时,汉族人口仍集中分布在黄河、淮河流域。从西晋末年起,逐渐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地区大规模迁徙。到明、清时,由于统治阶层的民族政策,南方汉族人口首次超过了北方。辛亥革命后,汉族又逐渐迁徙至中国东北地区。汉族的人口能有今天的规模除了在历史上不断吸收其他少数民族成分而壮大兴旺外,与两个大的发展时期亦息息相关:一个是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一个是宋辽夏金元至明清时期。两汉之际,汉族之初人口约有五千万,经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飞速发展,到宋代时人口已突破一亿。再经宋辽夏金元至明清的发展,到清代道光时人口增至四亿多,成为了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今天,汉族仍是中国的主要民族。其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广布于世界各地。

匈奴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其族属尚无定论。《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也有认为是移居北地的夏桀的后裔。由于起源不明,其族属乃至语言都成了疑问。战国末期,匈奴常扰掠秦、赵、燕北境,三国相继筑长城以拒之。冒顿单于在位(前209~前174)时,统一各部,建立国家,统有大漠南北广大地区。老上单于(约前174~前160)时,匈奴势力东至辽河,西越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草原游牧帝国。西汉初,匈奴不断南下侵掠。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大军亲征匈奴,结果被冒顿围于白登山,后用计逃脱。此后开始与匈奴和亲,岁奉贡献,并开关市与之交易。然而,匈奴仍屡屡背约南侵,成为汉朝一大边患。到汉武帝时,由于国力强盛,曾三次大举出兵反击匈奴,匈奴势力渐衰。后来,由于天灾、人祸及汉军的打击,匈奴发生了两次分裂:一次是前57年左右出现的五单于并立的局面,结果前53年,呼韩邪单于率众归汉,徙居阴山附近。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发西域各国兵远征康居,击杀与汉为敌的郅支单于,消灭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前33年,汉元帝以宫人王昭君嫁呼韩邪单于,恢复了和亲。另一次是王莽篡汉后,匈奴的势力有所发展。到东汉初年,匈奴日逐王比被南边八部拥立为南单于,袭用其祖父呼韩邪单于的称号,请求内附,得到东汉允许,匈奴遂再次分裂:南下附汉的称为南匈奴,留居漠北的则为北匈奴。公元89年到91年,南匈奴与汉军联合打击北匈奴,先后败之于漠北和阿尔泰山,迫使其西迁(北匈奴至此从中国古书中消失),一部分进入东欧。魏晋之后,无论南匈奴还是北匈奴都曾辉煌一时:以北匈奴为例,他们远走欧洲后,灭突厥阿兰国,征服日耳曼民族,攻克君士坦丁堡,让东罗马帝国覆没。其疆域东起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力量盛极一时;南匈奴则在动乱的形势中,相继建立了“汉”、“前赵”、“夏”、“北凉”,在“十六国”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司马氏的西晋王朝也是被匈奴人刘渊推翻的。后来,匈奴人逐渐融合于鲜卑、柔然与中原民族之中,到了南北朝后,“匈奴”之名就在史册中永远消失了。有人认为今天的匈牙利人是匈奴的后裔,该说法仍待商榷。

鲜卑

中国古代民族名。原为东胡部落联盟的一支。关于“鲜卑”名称的来源,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有学者认为鲜卑即“犀毗”,指胡人的带钩。《史记.匈奴传》云:“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郭落,指兽。鲜卑,祥瑞义。鲜卑郭落即指瑞兽,是东胡人的偏爱佩饰。另有学者认为,此带钩名与作为民族实体的“鲜卑”不能混为一谈。也有认为,鲜卑为满语译音,指部落酋长,后以其名为族称。东汉人应奉上桓帝书云:“秦筑长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因以为号。”东汉服虔则云:“东胡,乌桓之先,后为鲜卑。”《北史.魏本纪》载,鲜卑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之孙受封北国,境内有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因以“鲜卑”为号。由于鲜卑的族源有多元现象,最初的鲜卑部落很可能源于山戎和东夷北支的白夷。根据各部落的发源地区和与其他部落的融合情况,大致可分为东部鲜卑和北部鲜卑,在两者基础上又演化出了西部鲜卑。东部鲜卑起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鲜卑山,亦即辽东塞外的鲜卑山,大兴安岭东侧的浅山区和广漠草原地带,与乌桓山遥相呼应。北部鲜卑在大鲜卑山,即今大兴安岭北段。世代居于辽东的鲜卑,曾受匈奴统治,与汉朝亦时战时和。随着乌桓部族的南迁,鲜卑不断南移至其故地。汉武帝时,霍去病徙乌桓于上谷等五郡塞外,原分布在鲜卑山的鲜卑人于是向西南迁至乌桓故地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而分布在大鲜卑山的拓跋鲜卑先祖也随后迁至大泽(今呼伦贝尔草原一带)。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北匈奴被汉朝及乌孙、丁零、乌桓、鲜卑等击败后西迁,鲜卑开始大规模地南迁西徙,掌控了匈奴故地。留居在漠北的十余万匈奴人亦先后归顺,于是鲜卑诸部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了继匈奴之后蒙古草原上的霸主。西晋末年,中原大乱,鲜卑慕容、拓跋、乞伏、宇文氏先后在北方和中原地区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北魏、西魏、北周等十几个王国。南北朝时,北方的统治者为拓跋氏和宇文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进行了一系列的汉化进程后,鲜卑族迅速壮大,不但保有最初的骁勇而且愈发知书识礼。鲜卑族建立的北周后来被隋朝杨氏取代。虽然是这样,鲜卑的血统传承却依然如故,如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其母为鲜卑人独孤氏)、唐后宫的嫔妃(如长孙皇后)、参政议政的大臣(如尉迟敬德)等。此后,鲜卑作为一个民族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突厥

中国北方和西北方古代民族。亦为汗国名。广义的“突厥”泛指突厥汗国前后所有操突厥语的部落或民族,其兴起前的敕勒、铁勒、狄历、丁零等名称可能都是突厥一名的不同译法;狭义的“突厥”专指6世纪中至8世纪中叶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漠北高原两度建立汗国的民族。其先人在6世纪中居金山之阳,为柔然国的锻工。因金山形似古战盔,其俗称突厥,因以为号。建立突厥汗国的首领是阿史那氏、阿史德氏,两个氏族世代通婚,共同统治突厥部众。公元542年,“突厥”见于汉代文献记载。546年,突厥遣使赴西魏纳贡,与内地王朝正式交往。与此同时,阿史那氏的首领土门降服相邻的诸部落,势力大增。552年,土门重创柔然国,自立为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国。其王庭置于漠北鄂尔浑河流域的郁督军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史家称之为突厥第一汗国。在552~581年间,突厥成为欧亚草原上最为强大的国家,掌控着东西交通与贸易要道。然而,这个游牧汗国在政治结构上还不完善,汗位的争位内讧加剧了其分裂趋势,很多小可汗、强大的部落首领都蠢蠢欲动。581~583年,草原因大风雪遭遇灾荒,隋发兵击破突厥。突厥第一汗国分裂为东(北)、西两个突厥汗国。隋与东突厥联姻,令突厥称臣。隋朝末年,北边群雄蜂起,突厥再次强盛起来。群雄争相示好以期援助。至唐太宗继位,联合薛延陀、拔曳固、回纥等铁勒诸部,于630年消灭了东突厥汗国,余众置羁縻都护府、都督府、州进行管理。唐又逐步取代了西突厥对西域绿洲诸国的控制,加设安西都护府。657年,唐平定阿史那贺鲁氏叛乱,册立西突厥汗室后裔为兴昔亡、继往绝可汗,分治十姓部落。682年,东突厥贵族阿史那骨咄禄兴兵反唐,重建突厥(史称突厥第二汗国、后突厥汗国)。后突厥在691~716年间达到极盛,破奚、契丹,讨黠戛斯、党项,攻取河套六胡州,发兵西征,势力直抵中亚。734年,毗伽可汗被毒杀,突厥内乱。翌年,回纥骨力裴罗自立,灭突厥。突厥部众融入回纥或西迁至乌古斯等其他民族中。突厥有自己的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现在,全球约有1.3亿人讲突厥语,这些人分布在土耳其、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的新疆等地。突厥的英文单词为Turkey,现在一般认为,土耳其人为突厥人的后裔。

回鹘

中国古代北方及西北民族名。原称回纥,公元788年改称回鹘。维吾尔族祖先。后亦为以回纥族为核心建立于漠北的游牧汗国名。西汉前,回纥是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隋至唐初,居住在娑陵水(今蒙古色楞河)侧,受突厥政权统治。605年,回纥联合仆固、同罗、拔野古等部族起来反抗,摆脱了突厥的统治,逐渐强大起来。646年,配合唐军攻灭了薛延陀政权,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辖,唐在其地分置六府、七州。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自立为可汗,建立漠北回纥汗国。这时回纥控制的地区,东起今额尔古纳河,西至今阿尔泰山,势力日益强盛。840年前后,回鹘(之前已更名)可汗被黠戛斯所杀,汗国瓦解,诸部离散,其中一部分南下降唐,其余西迁。西迁的一支到达河西走廊一带,称河西回鹘,后来成为河西地方的土著,就是现在的裕固族。一支迁到葱岭及其以西的地方,称葱岭西回鹘。另一支迁到西州。西州回鹘又向西发展,以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为中心,东抵哈密、西至库车、南达于阗、北越天山,建立高昌回鹘政权。西州回鹘后来改称“畏兀儿”,即今天维吾尔族的先祖。安史之乱时,回纥曾两次派兵助唐平乱,唐先后三次把公主嫁与回纥可汗。唐后期,与回纥的贸易往来较多,以茶、绢等换取回纥的马匹、皮毛。不少回纥人滞留内地经商,仅长安城就有千余人。在唐朝先进文明的影响下,其经济文化有了长足进展:开始从事农耕,种植五谷、棉花、瓜果(以葡萄为最)等作物,有自己独特的灌溉方式(坎尔井);信奉佛教,兼事摩尼教和祆教;创制了回鹘文,精于木刻印书术与壁画艺术等。10至11世纪,回鹘与五代、北宋关系密切。12世纪初隶属西辽。13世纪初归附蒙古。14世纪20年代起,属察合台汗国。17世纪后被准噶尔部占领。18世纪中叶归清政府管辖。

中国古代西部民族名,亦为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关于商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商代。殷甲骨卜辞中有“羌方(商西强国)”、役使“羌”、“多羌”及大量以“羌”为祭祀人牲的记载。商朝末年,羌人曾参加武王伐纣的战争。

羌人是古戎人的一部分。《国语.周语》载西周宣王时有“羌氏之戎”,势力强大。姜戎中有申戎,后与犬戎等共灭西周。《左传》云“姜戎氏”,春秋前期入居豫西,其俗被发,与羌同。“姜”、“羌”二字古时相通,学者多认为此姜戎即羌人。据说这支戎人是被晋惠公招引到晋南,虽然其当时“衣服饮食不与华同,货币不通,言语不达”,但已步入农耕定居生活,后来即与华夏族融合了。羌人的历史绵延不断,在战国时,有义渠之戎,风俗为火葬,被学者认为是羌人。他们与华夏诸侯国有交往,常与秦发生争战,后为秦昭王所灭;居住在河湟地区的部分羌人,依水草而居,氏族无定,有戎人、爰剑的彪悍之风。后来躬耕蓄畜,日益强大,在河湟之间称霸。爰剑子孙世代为酋豪,秦献公时,因顾虑秦的强大,于是向西南发展。此后子孙分散,是为汉代居住于今甘肃、川西的牦牛、白马、参狼诸羌。到爰剑五世孙研时,羌武力最强,遂以“研”为种号;至十三世孙烧当时,子孙更号烧当。汉初,匈奴强大,羌人服属于匈奴一部分请求内迁,汉景帝刘启允许研种留何率族人迁入陇西郡一带。后汉武帝于湟水流域设县、护羌校尉。汉昭帝时,又置金城郡,辖地进一步扩大。公元前61年,因官吏滥杀羌民,诸羌怨怒。汉宣帝时,朝廷派员招讨,减少杀伐,羌人陆续归降。汉元帝至光武帝时,很多归附的羌人被内迁。这些内迁羌人被称为东羌,由于深受地方官吏、豪强的压榨,生活悲苦;留居河湟地区的西羌则受护羌校尉、边郡都尉的欺凌滥杀,也很艰难。羌人由此不断地反抗,成为东汉后期的一大祸患。三国时,河西诸羌和武都、阴平的羌部分别降属魏、蜀。魏、蜀两国相互攻伐,许多羌人迁入了陇、蜀、秦、雍之地。西晋时,杂居于关中的羌人为数甚众,在生活上备受压迫。296年,冯翊、北地两郡的马兰羌与匈奴联合造反;不久,秦、雍羌人与氐人俱反,成为晋王朝的心腹之患。公元前307~313年,南安郡烧当羌人姚弋仲迁入扶风境,从者数万。其子姚苌于前384年叛前秦自立。魏晋南北朝时,迁居内地的羌人从事农业生产,逐渐与汉族融合。到了唐代,党项羌从青海迁至夏州等地,于宋时建立西夏国,被蒙古灭后,大部分与汉族融合。居住在岷江上游的羌人部落,自汉以来多隶属中原王朝,其中大部被汉族和藏族同化,小部分得以保存下来,成了今天的羌族。

契丹

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名。是鲜卑族宇文部的一支。388年,北魏破之,于是避居于潢水、和龙一带从事游牧,向魏朝贡;另有少数契丹人内迁,与汉人杂居。契丹在北朝时,分八部,隋唐时分十部(一说为八部)。当时,突厥称雄北方草原,契丹酋长就辗转臣服于唐与突厥之间。唐太宗贞观以后,契丹酋长窟哥率部归顺,唐置松漠都督府,其各部分置十州,授窟哥为松漠都督,赐李姓。武则天时,契丹首领李尽忠因营州都督的欺凌,起兵反抗,以数万族众击破唐朝兵力。武后又发兵进讨,仍被契丹打败。后借奚与突厥的兵力,才将其击退。此后,契丹对唐有朝贡,也有冲突,直到842年,才与唐恢复臣属关系。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日渐强大,于916年称帝,国号契丹。1066年复号大辽。契丹在建国之前,902年秋,阿保机率骑兵侵入长城以南,在今山西、河北一带掠获汉人近十万人,牛羊驼马不计其数。此后不时南侵,让掳掠来的汉人从事农耕和手工业生产。契丹的财富日益增多,游牧地区逐渐出现了定居放牧。契丹建国后,积极学习中原文化,同南唐、吴越都有外交往来,吐蕃、吐谷浑、党项等都来朝贡。由于境内有大量的汉人居住,上层契丹人在优裕的生活中,学习诗文,有的参加科举,有的通习契丹文、汉文,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在北部山林草原地带,多数契丹人仍从事放牧、狩猎,但由于也受到新文化的影响,从前的农牧隔阂已经明显弱化。在信仰上,契丹人信萨满教,敬天神。在契丹后期,佛教也很盛行。另外,在科学技术、医药方面,契丹也有出色的贡献。1125年,金朝灭辽,契丹人多归附于金,一部分于辽亡前随耶律大石西迁,建立西辽(1124年~1211年);有的拥雅里转移;有的随库烈儿北撤。到了金代,归附的契丹人不断起义,以后投附蒙古并参加南征。契丹人多同化于汉人、蒙古人中。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今达斡尔族较多地保留了契丹传统,是契丹的后裔。契丹国势曾远及中亚,故中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多以契丹指北部中国,蒙古西征后转指整个中国。

女真

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名。与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有历史渊源。五代时,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从此,女真一名代替了靺鞨。辽朝时,因避讳写作女直。

926年,辽天显元年,耶律阿保机灭渤海部,部分女真人随渤海人南迁,编入辽籍,称为“熟女真”;留居故地的女真人,因未入辽籍,被称为“生女真”。生女真中的完颜部逐渐强大,在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一带定居。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掌握了冶铁技术,出现了私有财产,阶级分化趋向明显,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1021年~1074年,完颜部的乌古为部长时,开始统一生女真各部,被推为“都勃极烈(首领)”,同时受辽生女真部节度使官号而不系辽籍,成为辽朝属国。辽朝末年,阿骨打起兵反辽,于1115年建立金朝。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成为与南宋对峙的北部封建王朝。当时,外兴安岭以南及黑龙江下游都属金朝治下。1234年亡于蒙古。女真人在建立金朝以前,使用契丹字,建国后借用契丹字母(见契丹文)创制女真字,有大小女真字之别,与汉文同样成为金朝通用文字。为加强对汉区的统治,金朝不断迁徙猛安谋克于中原各地,使其与汉人杂居,接受中原文化,加速封建化进程。至金末,迁徙的女真人已渐与汉人同化。元代时,迁入中原各地和散居辽东的女真人、渤海人、契丹人与华北汉人同被视为汉人,而留居东北的女真人,仍在以渔猎为生,社会发展缓慢,有的甚至仍处在原始社会阶段。明初到明中叶,东北广大地区的女真人分为建州、海西、东海(野人)三部,其住地设置有卫、所,总属奴儿干都司名下。卫、所的长官如都督、指挥使、同知、佥事、千户长、百户长等,均由女真酋长担任。明廷给予印信。1583年,女真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统一了建州各部。1589年后,努尔哈赤相继兼并了海西四部,征服了东海女真,统一了分散在东北的各部女真。其间,他将女真人原有的狩猎生产组织形式“牛录”加以增定完善,创建了军政合一的“八旗”组织。1616年,努尔哈赤称大英明汗,沿用“金”为国号(史称后金)。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位。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其余女真各部各以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族名通行,“女真”一名逐渐消失。1636年,皇太极改国名为“清”,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蒙古

北方民族名。源于东胡族系。“蒙古”一词地理上指亚洲中东部的蒙古高原,包括中国新疆的一部分、内蒙古、蒙古国,以及俄罗斯联邦的部分区域(如唐努乌梁海);历史上通常指大蒙古国或蒙古帝国、四大汗国、帖木尔帝国等蒙古人建立的国家。今言“蒙古”一般指蒙古国或蒙古族。蒙古部落最初分布在大漠南北,以游牧为生。最早的记载始于唐代,称“蒙兀室韦”。1140年,酋长孛尔只斤氏始以“蒙古”为称号(意为“银”,与女真族的“金”相对)。该地区在汉代之前的主要居民为匈奴人。匈奴被击溃后该地区先后由柔然、突厥、回纥等民族控制。宋时,蒙古人迁入该地。蒙古民族最初受金朝统治,随着金的衰落,在13世纪初,孛尔只斤氏首领铁木真(即成吉思汗)统一了这一地区的所有蒙古部落,建立了蒙古帝国。忽必烈作大汗时,改称元朝。其疆域广阔,除了该地区外,还包括现中国领土的大部分、朝鲜半岛等。1368年,明将徐达攻占大都,元朝灭亡,蒙古族退回大漠南北,主要生活在这一地区。明末,努尔哈赤以建州卫兴起于东北,开始统一女真各部及近邻蒙古部族。至皇太极时,漠南蒙古被统一;漠北与漠西四部也先后臣属清廷。康乾时,漠北、漠西蒙古封建主不断内附,清廷都给安置了牧地。除贝加尔湖布里雅特蒙古外,都已归入清朝统一的版图。为了加强对蒙古的控制,清廷与蒙一直积极通婚。由此,清朝十二代皇后中有一半具蒙古族血统。由于血亲相联,蒙古族成了维护清朝统治的重要支柱,清廷也给予其种种特权和荣耀。清朝灭亡后,蒙古北部(通常被称为外蒙古)在苏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1944年,隶属外蒙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并入苏联。蒙古北部(即内蒙古)在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秦朝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秦始皇建立的大一统的封建集权王朝。公元前247年,庄襄王(名子楚)死,其子赢政被立为秦王。前221年,秦灭六国而统一全国,赢政改称始皇帝,定都于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秦国的地域东至大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幅员辽阔。

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统治,秦始皇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均采取了一系列新政。他一方面创设了影响深远的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广郡县制;另一方面着手统一文字、度量衡及货币,销毁兵器,决通川防,广修驰道以及听从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等。随着进一步北征匈奴、南服百越等开疆拓取措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最终形成。作为封建帝国的开拓者,秦始皇居功甚伟,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及对人民的控制,秦朝的统治是非常残暴的。秦始皇当政十二年,其为政之苛暴业显露无遗。百姓日日面对的是无休止的兵役、徭役及恐怖暴虐的刑罚,生活沉浸在巨大的灾难和痛苦中。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死,其子胡亥继位,即秦二世。秦二世在位三年,由宦官赵高等总揽朝政,统治更加黑暗。秦二世在位不久,即爆发了由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秦朝被推向了灭亡的深渊。前207年,赵高弑胡亥立子婴(胡亥兄之子)为王。同年十月,子婴降于刘邦,秦朝灭亡。

汉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出现的统一王朝,分为西汉(前202年~8年)和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西汉时,王莽曾短暂地建立了新朝(8年~23年)。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刘邦展开了长达4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垓下之战中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于公元前202年正式称帝,定国号汉,汉朝就此开始。汉文帝和他的儿子汉景帝在位期间,采取无为而治的手段,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恢复了因战争而破坏的生产力。这一时期被史家称为“文景之治”,是中国自秦朝大一统以来,第一次被传统历史学家称羡的时期。武帝在位期间(前141年~前87年),汉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更为强大。在政治上,武帝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诸侯王不再能够对中央构成威胁,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文化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思想从此时起成为了中国历经二千年的主流思想。军事上,主动出兵匈奴,又吞灭南越国,征服朝鲜,使中国成为东亚霸主。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西汉后期,外戚和宦官势力兴起,皇权旁落。汉成帝沉溺女色,不理朝政;汉哀帝有“断袖之癖”(同性恋),终日与男宠厮混,外戚王氏的权力膨胀。公元8年,王莽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3年,王莽政权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灭亡。25年,汉朝宗室刘秀继皇帝位,是为光武帝,沿用汉的国号,以这一年为建武元年,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汉光武帝废除王莽时的弊政,对外戚严加限制,史称光武中兴。但是分封土地,也使得土地兼并情况日益严重,地方豪强势力兴起。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乱政局面重新出现,而且越演越烈。各地豪强大族也拥兵自重,演变成东汉末年众豪强军阀割据一方、群雄逐鹿的局面。汉灵帝死后,董卓掌权,废后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改立汉献帝刘协。董卓被吕布诛杀后,军阀割据加剧,曹操把持中央,“挟天子以令诸侯”。220年,汉献帝被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所废,东汉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分裂的三国时代。

汉朝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之后的唐朝合称为“强汉盛唐”。汉朝统治时期所确立的社会与政治制度,一直延续到20世纪。至今,中国人仍然称呼自己为“汉人”,而中华民族中以华夏族为主的中原部族被统称为“汉族”,其文字称为“汉字”。 uXaqQ1Lx34dWoFUOqYi/hgn6RsA7crraKIARHjMHKzEWudktH/EoZmWEDZFuHon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