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可不知的2000个国学常识
采桑子

第01章前言

国学是我国固有的学术,另有“国故”、“国粹”、“中国学”等多种称呼。国学,伴着我国历史而发端、成长、壮大直至让今人孜孜以求,引以为傲。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著述浩如烟海,因此,要确切地列举出“国学”的内涵,十分不易。通常大家论起国学,也往往莫衷一是。

民国十八年(1929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间,国立北平图书馆出版《国学论文索引》四编,收录了自清光绪末年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间的大量国学论文。这一工作颇具意义。我们将其编目索引稍加分类,即可窥国学之精髓概貌:总论、群经、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史学、地学、诸子学、文学、科学、政治法律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宗教学、音乐、艺术、图书目录。此17类学科,即大致反映了国学的内涵。通俗来说,像大家所知晓的一样,就是由政治、经济、哲学、史学、法学、伦理、外交、语言、文学、艺术、方志、谱牒、宗教、民族、民俗、科学、技术、天文、地理、农学及医学等多种学科汇聚而成的。这亿万典籍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它们为后人构建了一座宏伟的国学殿堂。

当下,“国学热”方兴未艾。人人言国学,家家讲国学,许多著名的大学开始设办国学院;在国外,“孔子学院”也在悄然兴起。国学为何热了起来?国学的大热为哪般?

回首过去百年,国学发展的历程可谓艰辛多舛。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曾被视为民族落伍的渊源,一度有人非除之不能后快。此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国学亦往往遭受冲击。百余年来,虽不乏有识之士(如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等)一直在力倡国学,但相关的教育仍差不多有半个世纪的断档,令人心痛。当一个国家或民族处于落后的状态时,其原有的经典、传统往往会被覆盖、摒弃;反之,当一个国家民族走上正常的发展道路时,其传统文化也会随之走上振兴之路。因此回过头来,我们可以说,国学的复兴,其实是时代的呼唤与要求。

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令人振奋的背景,作为出版人,我们愿意,也有责任和义务向大众普及国学,为广大读者搭建起一座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桥梁。

这本普及国学常识的书我们筹备了很久。无论在选材、列纲目还是在资料的搜集上,我们都不断地权衡、斟酌。因为史料太多,所应选取的条目也太多,编者每每于取舍之间都备感踌躇,在体味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余,更多的是感喟个人力量的无限微渺。中华文明五千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又岂是只言片语所能涵盖的呢?我们能做的只是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多地放一些条目,尽可能多地以浅显的语言对词条进行解释、完善。虽然能量微薄,但进行这项工作,我们乐此不疲。普及国学的工作漫长而艰辛,我们愿尽绵薄之力,为读者打开一扇知识之门,让读者充分领略国学之美,认识到国学就在我们周围,就在我们心中。 /F4FqXjHEMUybLZaindtdCUJoEpjRTVclclJWElkkkF6l3tzkRA3rhG9pL1o4od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