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狂人狂语(1)

没有弱智的学生,只有无能的老师!

精彩语录

“没有弱智的学生,只有无能的老师!”

精彩解读

马云在校教学时,他任教的学校是电子工业学院(现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所以理工科为主要特色的大学,当时并不缺电子、控制、机械等专业的优秀教师,却在商务、贸易、外语等学科上师资贫乏。而这正是马云的特长,尤其是英语,当时马云的英语“可能是杭州英语最好的一个”。于是,马云就成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英语及国际贸易专业讲师。

如果说马云英语好同他小时候在西湖边拉着老外“开练”有直接关系的话,那么他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专长则更多是在高校任教这几年培养起来的。

马云当老师期间的收获不仅仅是学识的增长,后来他去杭州的一些夜校做兼职讲师以后,更让他结识了一大批做外贸生意的老板,为日后创业打下了深厚的人脉基础。

马云刚刚进入高校的第一年,他的工资是每月89元。对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而言,他或许也没觉得拿这点钱“委屈”, 能在省会一级的城市任教,拿着一份稳定的薪水,比起他那些被分配到地方中学教书的同学而言,已经是相当令人羡慕的了。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而对于马云来说,高校就是他的支点,而出色的教学能力、英语水平、人际交往能力,正是马云撬动整个“地球”所需要的那根“棍子”。

马云在高校任教了6年半,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马云凭着出色的英语水平,教学能力以及他那可以胜任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工作的绝妙口才赢得了所有学生的尊重和追捧。

高校的英语教学,虽然没了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题海战术”,而且马云自己也常说“做试卷是最没有能力的表现”,但真想把这门课上得生动、充实,却也是对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巨大挑战。在这时,马云的天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不喜欢搞一言堂式的死板教学,而是让学生都能跟着一起互动起来,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学到知识,更增长见识。当初是马云的学生,后来成为马云创业伙伴、“十八罗汉”之一的韩敏,就曾回忆道:“当时马老师讲课从来不按书本,而是海阔天空的跟大家侃一些海外奇闻。而且当时同学们在大一时就开始报考英语四级,完全就是为了马老师而考的,因为大家觉得考不过就没脸见他了……”

此外,马云对自己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一视同仁。与很多教师对所谓的“差生”不屑一顾截然相反,马云对他们反而格外“照顾”。因为他很清楚地记得,当年读小学、中学时,就被他的大多数老师当作一个无可救药的“差生”。他知道那种被歧视的滋味是多么的难受。令马云欣慰的是,经过他一番调教,那些昔日的“差生”居然也能纷纷在课堂上满口洋文,脱口而出。因此,马云经常说一句或许会让当今很多教师听着格外刺耳的话:“没有弱智的学生,只有无能的老师!”

精彩点评

一个人即使再狂,也不会为了快乐自己的嘴巴以得罪众多同行为代价。因此我们相信马云说“没有弱智的学生,只有无能的老师!”这句话,绝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有多么厉害,而是他发自真心地对学生的热爱与负责。有了我们这样的相信,我们就会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马云能把他的学生教得那么好。

我的风头会盖过李阳

精彩语录

“我研究过李阳的疯狂英语,要是我加入进来,风头会盖过他,我的秘籍是真能叫人脱口讲外语的。”

精彩解读

大学毕业任教不久的马云曾到杭州一家夜校兼职教过外语。马云教书教得很好。他并不让他的学生读死书,死做试卷,因为在马云眼里,做试卷是没有能力的表现。

由于马云讲课异常精彩,每当他讲课,许多班级便不用上课了,因为本来就不多的学生都跑去看马云“表演”,而且这种“表演”效果还相当不错,基础极差的补习班学生,经过他一番调教,居然纷纷在课堂上满口洋文。

说起那段经历,马云依然得意洋洋:“我研究过李阳的疯狂英语,要是我加入进来,风头会盖过他,我的秘籍是真能叫人脱口讲外语的。”

马云全英文式的课程让他的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上的互动气氛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投入。马云的魅力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展现的,阿里巴巴最初跟他创业的18个元老,有几个就是他的学生,比如周宝宝,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崇拜马云,最后也就脑子一热追随着马云创业去了。现在他们还在阿里巴巴的各个岗位上,说到当年的趣事,还是莞尔一笑。

另一位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之一彭蕾,也是马云的好朋友和同事。所以可以这么说,马云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做老师的那几年,奠定了今后阿里巴巴创业路上最核心、最忠诚的创业团队,这些伙伴和记忆是马云一生中宝贵的积累和财富。

几乎所有人都会这样认为,做IT、搞互联网的公司肯定都是一流的IT精英,肯定都身怀绝技。然而英语教师出身的马云却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外行。他经常自嘲:“我只会干两件事,一是浏览网页,二是收发电子邮件,其他的一窍不通,我连如何在电脑上看VCD都不会弄!”但他却觉得一直保持这种“菜鸟”级的水平没什么不好。

不过,自己在电脑水平上的“菜”并不妨碍马云带领着他的团队去创造“芝麻开门”的神话,因为他相信“打造一个明星团队比拥有一个明星领导人更重要”。毕竟,对一艘良好的船而言,仅有一个技术水平和经验丰富的好船长显然是不够的,拥有一支素质良好的船员队伍更重要。

实际上,在阿里巴巴内部,和阿里巴巴那群绝顶聪明的技术天才相比,马云更多的时候是充当一个“傻瓜”的角色。但让人惊奇的是,这个“傻瓜”CEO居然能将他的“傻”用到公司的管理上,并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阿里巴巴的每一款新产品推向市场之前,马云都是该产品的“第一测试员”。他一再坚持,“只要我马云不会用,社会上80%的人就不会使用”。如果“第一测试员”这关过不了,那些神通广大的工程师们都要从头再来。

精彩点评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并不一定对自己所经营事业的每个环节都很精通。外行是可以领导内行的。马云是个很聪明的领导者,因为他相信“打造一个明星团队比拥有一个明星领导人更重要”,而且他甘愿在公司里充当“傻瓜”和“第一测试员”的角色。这对于一个企业的最高领导来说难能可贵。

If not now,when?If not me,who?

精彩语录

“If not now,when? If not me,who?”

精彩解读

1995年,三十而立的马云凭着出色的工作表现被评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

这样的荣誉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实属难得,是值得人为之骄傲的。当所有认识马云的人都以为毕业后的他将安身立命于高校,拿着还算可观的薪酬,做一个桃李满天下的英语老师时,他放弃了这个机会。他选择做自己的老板,成立外文翻译社。

不难想象,如果马云继续按部就班、一心一意地从事他的英语教学工作,那么也许今天的马云会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英语教师。然而如果事情真的像假设的那样发展下去的话,那么也就不会有现今活跃于电子商务领域的奇人马云了。同理,也就不会有阿里巴巴问鼎全球最大网贸市场,不会有淘宝网决胜亚洲最大网购中心,不会有收购雅虎中国之后阿里网络帝国的登顶了。

心中装着大事业的人是不会安于现状,更不会甘于现状的。而马云正是一位不安于现状、不甘平庸的勇士。马云从小性格中的坚强、勇敢与不服输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求新求变的马云给了我们最终的答案,他踏上了创业的漫漫征程。

马云用他极为擅长的英语问话时间和自己,话语中显露出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If not now,when? If not me,who?”(如果不是现在,是何时?如果不是我,那又是谁?)

马云总是有着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而似乎他这一生都在做决定、颠覆自己的决定、再做决定、再颠覆这永远循环的圈子下经营着自己的生命。

如果在浏览器中输入www.haibofanyi.com,你会看到马云手写的一句简单但又令人震撼的话:永不放弃!在这句话的右侧还有一张马云用食指轻靠嘴唇的经典照片。

马云始终在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的不放弃,他说:“放弃就等于失败,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虽然马云弃“师”从商,在很多人看来有些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但也正是因为他的辞职,才有了这家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社的不断发展,以及之后马云所得到的幸运之神的眷顾。

多年以后,海博翻译社负责人张红女士回顾当初马云投身翻译行业时,依然动情地说:“当开始大家都还没想到这个行业的时候,当大家都还没有看到这个商机的时候,马云首先想到了,他的想法都是具有前瞻性的。那时我们杭州没有翻译社,我们是第一家独立存在的这样一个公司,大家都不看好,而且一开始也不赚钱,但马云坚持下来,没有放弃。所以,我很佩服马云,他说的话会让你振奋,没有希望的东西在他看来也充满生机,他能带给他身边的人生活的激情。”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马云对于自己放弃老师这个职业,而下海创业的解释是:“当时我在学校里接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所以很想到实践中辨明是非真假。所以我打算花10年功夫创办一家公司,再回学校教书,把全面的东西再传授给我的学生。”

精彩点评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只有自信的人才会更积极更努力。不自信的人往往没有远大坚定的目标,自然也就没有坚定勇敢的行动力,因此没有自信的人永远只能做成功的“看客”,更有甚者,他们就是戴上望远镜也看不到“成功”。

我有一副天生的好口才

精彩语录

“我有一副天生的好口才,为什么不可以在大街上宣传我的公司?!”

精彩解读

1995年,在马云的坚持下,“中国黄页”网站创办成功。

那个时候的马云每天出门推销他的网络黄页,说服人家心甘情愿付钱把企业的资料放到网上去。可是在当时,大家都不了解互联网是什么东西?没有人相信他,在那段时间里,马云过的是一种被人视为骗子的生活。

以下是马云与某人(甲)的对话。

甲:“什么玩意儿?什么?黄什么?”

马云:“中国黄页,就是那个信息高速公路。”

甲:“哦,明白,明白。找龚先生是吧?龚先生在那个屋。”

马云:“是多少号?”

甲:“隔壁那个,综合处那屋。”

马云:“综合处是吧?谢谢啊。”

甲:“我跟你讲,这个很复杂,黄页的问题,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是吧?”

……

那时,一位杭州人曾在大排档里见过马云,据他形容,马云是个喝得微熏,跟一大帮人神侃瞎聊的小市民。在他身上只有手舞足蹈,看不到杭州人的安静和从容。

对于别人这样的看法,马云抬起眉头:“我有一副天生的好口才,为什么不可以在大街上宣传我的公司?!”

马云为了推广自己的“中国黄页”,从来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当中国互联网发展渐入佳境时,马云的竞争者一个个登上舞台。就在马云刚刚开始将他的中国黄页做得有些声色时,博士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张朝阳在其导师即互联网教父级人物尼葛洛庞帝两万美元的投资下,创办了一家名为“爱特信”的公司;而王志东则已经因开发中文之星名扬天下;比马云晚创业4年的同乡陈天桥,当时也进入上海上市公司陆家嘴集团,可以方便地浏览互联网新闻了。

看到这一切,马云当机立断,决定北上,迎接挑战的风险,寻找“抗争”的机遇。

1995年7月上海开通了互联网专线。在通网之后,马云和他的中国黄页继续给企业做网页,然而那时候他们还没有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不久之后,马云意外地见到了李琪,李琪在中国黄页的办公室网页下面投了一份简历。他来了之后马云就让他研究网页设计,过了一个星期,他做出来了一个网页。马云说:“那时候第一个网页做得丑死了,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毕竟能够自己做网页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跟合作伙伴断绝了关系。”

之所以断了和美国的关系,马云是出于费用的考虑,当时美国那方要收60%的钱,相比之下,在国内做比较划算。当时有人曾写过一篇文章,说亚马逊与中国黄页是同一时期起来的,创造了一个奇迹。

精彩点评

一个做事情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人是很难成功的,一个没有自信,羞于在正确的时间和场合去展现自己的人是根本无法取得成功的。而马云恰恰与前面这两种人怎么都沾不上边,他自信、大胆、果决、有霸气,正是由于他这样的个性,才造就了如今大红大紫的马云。

十年内拿三个世界十大网站

精彩语录

“我们原先计划是30年内拿到1个世界十大网站的席位,现在看来有可能10年内拿到3个席位了。”

精彩解读

马云素有“狂”名,他的狂妄不羁几乎是尽人皆知。

1995年9月、10月的时候,有“中国互联网先驱”之称的瀛海威出场了,紧随其后中国万网也开通了。

对于竞争对手,马云的形容是:“那时候我们打不死他们,他们也打不死我们。”

当时,马云对黄页的宣传特别有意思,1995年他在一个报社投了200万的广告,做中国黄页的所有宣传报道。那是中国的第一个政府上网工程,出来之后媒体一报道引起了很大的哄动,连美国参议院都发来了贺电,祝贺中国省政府上网。当时浙江省台湾办事处主任杨建新帮了马云不少的忙,杨建新并没给钱,而是承认了他们。

然而当马云北上进京之后,才明白何谓真正的残酷。当时马云带着营销总监何一兵见了张树新。

或许大家要问张树新何许人也?现在的网民对于张树新这三个字已经陌生,但在9年前,今天的网络巨富丁磊,就是把自己的个人邮箱挂在了张树新的瀛海威网站上。那时的张树新,作为互联网的先锋,甚至比马云走得还要早。

那时候的张树新也很忙,她在中关村那块在今天看来一片繁荣而在当时却还很荒芜的土地上树了一块牌子:信息高速公路离中国到底有多远。马云与张树新谈了半个多小时,之后马云出来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互联网有人死的话,那么张树新一定比我死得更早。”

1999年3月,阿里巴巴刚开始起步,马云就对他的同伴们宣称:“我们要做一家80年的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前十名。”后来,经过“改版”,又上了个档次,说道:“我们要做一家102年的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前三名。”

时至而今,凭着阿里巴巴左手淘宝,右手雅虎中国这样的地位,看来马云的目标指日可待了,他自己也感慨:“我们原先计划是30年内拿到1个世界十大网站的席位,现在看来有可能10年内拿到3个席位了。”

互联网行业中一个人在一个网站成功不足为奇,有谁能像马云那样既在阿里巴巴成功,又同时能把后起之秀淘宝网带到业内绝对领先的霸主地位呢?

即使阿里巴巴放眼全球都找不到与之抗衡的对手,但马云始终持有一种危机意识。就是这样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却在200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发出了“这一年,我压力挺大”的感慨。

精彩点评

狂,有一种是盲目无知的狂,另一种是自信洋溢的狂,而马云显然深得后者的精髓且狂得底蕴十足。马云狂而不傲,他始终是一个直面现实又憧憬梦想的清醒者。

能够说清楚阿里巴巴是什么的人,我绝不把他当对手

精彩语录

“能够说清楚阿里巴巴是什么的人,我绝不把他当对手。”

精彩解读

2003年,全球电子商务巨头eBay老大收购国内C2C老大易趣,实现了强强联合,准备独霸中国网拍市场。同年5月,马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军C2C,向eBay易趣挑战。当时曾在雅虎美国工作过数年的阿里巴巴的首席技术官吴炯一闻听此言,大为惊诧:“Jack,你疯了吗?我在雅虎跟eBay交锋了那么多年,输得心服口服,那是个太可怕的巨人……”颇为自信的马云不为所动,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2003年7月,阿里巴巴在上海、杭州、北京同时宣布:投资淘宝网,进军C2C领域!结果,不到两年时间,淘宝网占领中国C2C市场70%的份额,而那个强大的对手eBay选择“止损”出局了。

马云真正的本事不是一个人“疯”,而是能让所有人“疯”。这或许就是马云总能在不断的磨难中笑到最后的原因。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讲台上,他口若悬河、张牙舞爪;在哈佛讲台上与诺基亚总裁激烈辩论,最终得到了台下1000多名听众长时间的起立鼓掌。

现如今,“癫疯”的马云,或许已经习惯了别人把他当疯子看了!

对此,马云如是说:“我可能疯狂一点,但绝不愚蠢!”

现在,阿里巴巴集团每年的营业收入保持翻倍的增速,从“每天盈利100万”到“每天交税100万”,再到“现在赚的只是零花钱而已”,马云丝毫也不掩饰自己公司的实力与良好的盈利前景。

同其他很多企业家的谨言慎行不同,马云显得有些口无遮拦,即使谈及竞争对手的时候也并不回避。说到马化腾的腾讯网,马云认为:“我们也觉得它应该很强大,但一直看不到任何增长。”在腾讯也推出自己的免费B2C门户之后,马云则认为这是一步“臭棋”。“淘宝网免费的时机和今天的环境已经有相当大的变化,腾讯继续实行免费无疑会是一个错误。”对于如日中天的百度,马云的评价也毫不留情,“李彦宏非常的专注,但是过于专业化会死人的。”在eBay被打败之后,马云更是口无遮拦:“下一个对手是百度和谷歌。”

在谈到阿里巴巴是什么的问题时,马云如是说:“能够说清楚阿里巴巴是什么的人,我绝不把他当对手。”

关于未来退休以后的打算,马云也提前做好了“重操旧业”的打算:“最好是到学校教书,如果失败了我就到北大教书,成功了就到哈佛教书。”

然而,就是这个狂人,最终把阿里巴巴带到了香港交易所,200亿美元的市值使阿里巴巴成为了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精彩点评

自信的人难免将其高度的自信外露于他的言谈举止中。对此,别人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人说“疯”,有人说“狂”,有人说自以为是,有人说个性使然。无论别人说什么,真正自信的人都应该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知道自己到底该怎样做。如果因为别人的某些言论而惶恐不安,轻易地改变自己,那么他的自信一定是“伪造”的。

我就是戴上望远镜也看不到对手!

精彩语录

“我就是戴上望远镜也看不到对手!”

精彩解读

2004年评出的“CCTV年度十大经济人物”,可谓是巨星云集,有李金华、周小川等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高层官员,有李东生、侯为贵等志在千里、壮心不已的民族信息产业“老将”,更有杨元庆、马化腾等风华正茂、蒸蒸日上的IT、互联网“少帅”……

在当年的“CCTV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推举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个经典插曲。在推选企业家马云时,《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兼《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刘东华先生,曾对着镜头这样说过:“就像比尔.盖茨已经成为人类创造互联网的杰出代表一样,马云必将成为人类利用互联网的杰出代表,阿里巴巴也必将成为纳斯达克的太阳!”刘东华后来回忆说,当时他话音一落,“在场的人一脸惊异,奇怪我为什么会出如此骇人之论。”

四年后,再回忆当初这一幕,颇富戏剧性,而刘东华的预言似乎越来越接近事实。虽然纳斯达克上空并没有因为少一个“太阳”而黯然失色,而香港联交所的交易大厅内却因为多了一个“新星”(阿里巴巴港股)而光彩耀人。

在那次领奖会上,当主持人要求企业家马云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说出了那句日后被奉为经典的名言:我就是戴上望远镜也看不到对手!

大概是从那以后,“狂人马云”的形象开始渐入人心。

马云的狂言可以说是俯拾即是。

在阿里巴巴全面收购雅虎中国的新闻发布会上,尽管在座的有雅虎公司的COO丹尼尔.罗森格,但绝对的明星、聚光灯下的焦点却是马云。一个路透社的摄影记者甚至为了拍到马云的照片,不惜大暴粗口,最后不得不由保安劝开。

当被问到新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时,马云斗志昂扬地说:“我们的品牌以及所有的决策权跟美国没有关系,很多人问我以后怎么向美国报告,我说杨致远应该向我报告,我是董事长,他是董事,我是他老板,他不是我老板。所以现在的决策问题全在中国了。”

随后,雅虎公司全球COO罗森格的讲话也让人对雅虎中国的未来充满期待,他说:“我们雅虎的员工和阿里巴巴的员工都希望我们的公司取得成功,我们都希望成为巨大公司的一部分。我相信雅虎的员工会留下来,会为这个公司做出新的贡献,因为这个公司在电子商务、门户、引擎领域将会是最大……”

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涉及金额最高、关系最复杂的一场并购,终于在交易双方的利益博弈中,在媒体与大众的争论中,充满悬念地揭开了帷幕。

精彩点评

大话谁都会说,但说得是不是在理,是不是有水平,要看出自谁之口。一个不学无术、玩世不恭的人说大话我们都会知道那是在快乐嘴皮子;而那些胸怀大志、坚持自己伟大事业和梦想的人说出的大话我们就真的可以理解为那是一种自信,那是一种真诚。

阿里巴巴将是贸易的同义词!

精彩语录

“现在,商人们打开电脑,看到的界面是Windows,将来,他们看到的会是阿里巴巴!他们需要的一切服务,阿里巴巴都将提供。阿里巴巴将是贸易的同义词!”

精彩解读

曾经有人画过这样一幅漫画:干瘦的马云一副阿拉伯装束,孩子般咧开嘴天真憨厚地笑着,一只手使劲儿撑开大大的钱囊,另一只手则在大把大把地往里装钱。其实此画不假。

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会员到2001年12月达到100万人,阿里巴巴成为全球第一个达到此数目的B2B网站,并在当月实现盈利。阿里巴巴从这一天起真正开始赚钱了!它向全世界宣告了马云创建的电子商务B2B模式是正确的,可行的。

阿里巴巴从此被业界公认为全球最优秀的B2B网站。模仿阿里巴巴的网站在国内外大量出现,有的直接抄袭,甚至连最后一句“如有问题,请与阿里巴巴联系”也未改掉。一时间在阿里巴巴公司内传为笑谈。

马云走到这一步,用了长达6年的时间,现在他的日子真正好过起来,他又开始向全球出击,到各个国家去展示他那绝世口才。他再次对台下虔诚的白人口出狂言:“现在,商人们打开电脑,看到的界面是Windows,将来,他们看到的会是阿里巴巴!他们需要的一切服务,阿里巴巴都将提供。阿里巴巴将是贸易的同义词!”

“阿里巴巴将是贸易的同义词!”这话听起来是多么地狂,多么地自以为是,似乎除了阿里巴巴之外,其他的公司都没什么了不起。这样的话如果出自别人之口,必然会被认为是“疯子”。好在他是出于马云之口,因此听起来会显得并不那么刺耳了。

马云确实很“狂”,但并不是谁想狂就能狂得起来的,马云狂有他狂的资本。

马云是中国内地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他正在全力以赴经营着他的“电子商务帝国”。 马云对电子商务的理解是“市场、支付、信用和搜索是电子商务的四大基础”。

2005年12月24日,近300名社区版主和热心网友济济一堂,相逢在一年一度的“阿里巴巴社区大会”上,马云在大会上做了现场演讲,他的演讲表达了他对电子商务的独特见解:

“我们阿里巴巴成立才6年,很多的东西还没有完善,另外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我们今天做的任何事情的影响力非常大。不敢说我们能肩负起中国电子商务的重任,但我们有使命感,我们阿里巴巴的方向往哪儿去,将会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决策。因为我们在企业电子商务里面还是遥遥领先的,是世界第一位的。前几年别人还认为我们在吹牛,但是2005年,很多的权威媒体和很多的机构把阿里巴巴确定为B2B老大。”

精彩点评

一个被认为很“狂”的人,只要不是毫无理由的孤芳自赏的话,那么这个人往往还是有一定才华和本领的。也难怪,就好比形容一个武艺高强的人“艺高人胆大”一样,那么一个才华出众的人也难免会“才高语也狂”。如果把马云归在才俊这一类人当中的话,那么以他的智慧和取得的成就,他当之无愧应该成为其中的出类拔萃者。 8bLmHMc5z+aTxYI5ijfsY92sFv4GrSgK4wj8Tqc3+OogQ2iBia+ixsEIk8/NbFJ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