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胸怀大志成大业--李嘉诚论创业秘诀(1)

人们赞誉我是超人,其实我并非天生就是优秀的经营者。到现在我只敢说经营的还可以,我是经历了很多挫折和磨难之后,才领会了一些经营的要诀。

充实自己才能抓住机遇

李嘉诚如是说:最要紧的是要充实自己,多知道外面的事,无论政治、经济,最准确的行情你都要尽量知道。因为你只有充实你自己了,机遇来的时候,才有能力抓住它。

精彩解读

开始,李嘉诚并没有开拓商业的远大梦想,他只是为生计所迫,为了赚钱养活一家人而不断努力的。后来他发现,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他所经历的各行各业中,都有一种如鱼得水之感。他的信心一点一点地开始膨胀起来,他觉得这个世界在他面前已小了许多,他渴望到更广阔的世界里去闯荡一番,于是他渴望能够拥有自己的企业,创出自己的天下。独立创业的梦想开始在他的意识里越来越清晰。

李嘉诚走上创业之路后,生意场上的风风雨雨和挑战刺激,不容李嘉诚有片刻喘息与停留,他已无法回头。于是,他强迫自己定下心来,强迫自己培养做生意的兴趣。然后,他真的有了兴趣,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并一步步地向前发展。独立创业是很多青年人的梦想,这当然是一种值得称道的志向。

李嘉诚创业从时事看起,要在那个时代创业,必须对时势有准确的判断。

1950年,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20世纪40年代后期,大批的人们从陆路水路涌向香港。这大批的内地人,给香港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人口方面,香港人口从40年代上半叶日军侵占时代的五六十万人一下子激增到1950年的近200万。给香港人带来的机遇方面,这些内地人给香港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劳力,也使香港本地市场的容量扩大了许多。此外,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受到毁灭性打击,设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的外国洋行及工厂,纷纷撤到香港。这在客观上填补了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以及日本占领时期给香港带来的创伤。香港经济获得了资金的起动力和人才的辅助力,加以有大量的廉价劳工,使香港经济获得了喘息机会以及重振的基础。

这一切都显示出香港经济起飞的迹象。但是,当时的香港谣言四起,搅得人心惶惶,说认为中国共产党会趁战胜之威,收复香港。李嘉诚坚定地看好香港的经济前景。他执着地认为,创立自己的事业,现在是最佳时机,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则悔之晚矣。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对于如何把握机遇,李嘉诚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说:“最要紧的是要充实自己,多知道外面的事,无论政治、经济,最准确的行情你都要尽量知道。因为你只有充实你自己了,机遇来的时候,才有能力抓住它。假如一个人都是马马虎虎过日子,机遇就是跑到你面前,你也没有机会抓住它。还有,你去找机会难,但是机会来找你就容易。”

李嘉诚创办长江塑胶厂时,正值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爆发。港英政府关闭对华贸易进出口通道,香港转口贸易地位一落千丈。港府及时调整产业政策,使香港经济由转口贸易型迅速转向加工贸易型,并取代转口贸易成为香港经济的新支柱。

识时务者为俊杰。时势造就英雄。李嘉诚毅然辞工,独立创业,投身塑胶行业,正是顺应了香港经济的转轨。他选择塑胶业作为发展方向,是基于两种考虑,首先,他在塑胶公司积累了充足的全盘经营塑胶厂的经验,这完全可以作为他创业的本钱。李嘉诚后来在回忆塑胶公司的经历时,感慨地说:“这段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尤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这些是我今天用10亿也买不到的。”其次,塑胶业在当时世界上尚属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塑胶制品加工容易,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小业主经营。塑胶原料从欧美日进口,产品既可在本地市场销售,又可扩展到海外,销售渠道比较广。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

由于李嘉诚打工时间没有几年,而且他打工的薪水也不是很高。他每赚一笔钱,除了日常必用的部分外,全部交给母亲,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积蓄。据他的同事朋友回忆,李嘉诚从未奢侈过一回,他外出从来都是吃大众餐,他的衣着,没有一件称得上是高档货。后来,他好不容易凑了5万港元创业资金,其中较大的一笔,是他几年来推销产品的提成,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向亲友借来的。李嘉诚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交往中,都给别人留下了良好的形象,大家都感觉到他诚实稳重,将来定会大有前途,所以都乐意资助他创业。所以,在借钱时,并没费太多的周折。

李嘉诚既然决定要做,就决心一定要做好,所以极希望给自己的塑胶厂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工厂有个响亮的招牌。他从辞工时起,就一直在思考厂名,他先后取了几十个厂名,都觉得不满意。后来,他就把厂名定为“长江”。他对这一名称的解释是:“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长江之源头,仅涓涓细流,东流而去,容纳无数支流,形成汪洋之势。日后的长江塑胶厂,发展势头也会像长江一样,由小到大。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未来的长江集团,也应该为中国人引以自豪。长江浩荡万里,具有宽阔的胸怀,一个有志于实业的人,理当扬帆万里,破浪前进,去创建宏图伟业。”

资金有了,厂名有了,厂房在哪里呢当时,数十万内地人涌到香港,香港的房产一下子水涨船高,房租高得吓死人,工业用户自然更高。而李嘉诚手上没有太多的资金买得起好的厂房。李嘉诚从港岛到九龙,跑了一个多月,好不容易才在港岛东北角筲箕湾租借了一座破烂不堪的厂房。说实话,这间厂房实在是破旧不堪,窗户几乎没有一扇完好无损的,不是玻璃破碎,就是风钩脱落,房顶上到处都是天窗。而香港春夏两季雨水特别多,雨水经常漏泄得遍地都是。厂里的压塑机是从旧货市场上买来的,是欧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胶设备,落后的不能再落后了。而且筲箕湾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实在不是办工厂的好地方。可是正因为偏僻,所以租金较低,几经讨价还价,李嘉诚便租下了这间厂房。李嘉诚手头的资金实在太紧张了,他只能找最廉价的厂房,暂且建起厂来再说。李嘉诚想,创业之初,到处都需要钱,就这么点钱还是尽量放在生产上,等以后羽毛渐丰,收入有余时,再迁到市区吧。李嘉诚这一做法,可谓量力而行,深得自然之道。就是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李嘉诚开始了自己艰辛的创业历程。

智慧小语:不管我们是在打工,还是在自己创业,都有必要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前景有清醒的认识。经营往往受非人力所能为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明察善断,未雨绸缪。“盛极必衰,月盈必亏。”当一个行业刚刚兴起时,往往意味着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也同时意味着需要一个艰苦的开拓过程。当一个行业非常成熟时,容易进入,但也意味着发展前景有限。在一盛一衰之间,蕴藏着无穷的风险和机遇。正可谓: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审时度势,是为商者最重要的素质。但是发现机遇并不等于就能够抓住机遇。成功者并没有天生把握机遇的能力,他们只不过是在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并且多积累了一些知识而已。

男子汉要能吃苦会吃苦

李嘉诚如是说:男子汉第一是能吃苦,第二是会吃苦。

精彩解读

李嘉诚奉行的人生准则是“勤能补拙”。大凡成大器者,聪明是其一,重要的还是勤奋。李嘉诚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在勤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能力,以便为自己日后经商起到铺垫作用。

草创阶段,李嘉诚依旧是初做“行街仔”(推销员)时的老作风,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他每天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紧紧的,跟厂里的工人一起同甘共苦。在草创时的艰苦环境中,就应该过这种以诚相待、同甘共苦的生活。

每天一大清早,李嘉诚就外出推销或采购。赶到办事的地方,别人正好上班。他从不“打的”,距离远就乘公共巴士,路途近就双脚行走。中午时,李嘉诚急如星火般地赶回工厂,先检查工人上午的工作,之后跟工人一道吃简单的工作餐。没有餐桌,李嘉诚和大家一样蹲在地上吃。第一批招聘的工人,全是门外汉,惟一懂行的塑胶师傅就是老板李嘉诚。机器安装、调试,直到出产品,都是李嘉诚带领工人一道完成的。不仅如此,在用人方面,李嘉诚深知此时需要的是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以工厂前途为己任的人才,于是上海人盛颂声和潮州人周千和就成了李嘉诚的首选类人才,从此便跟着李嘉诚一道创下了长实的业绩。

李嘉诚是从一个打工仔开始创业的,他懂得如何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要稳定人心,不可能长期让工人吃大苦受大累。不仅要跟工人们同甘共苦,还应该时时刻刻为工人们着想。李嘉诚深谙“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一且长江厂有盈利,他就抽钱出来,尽量改善伙食质量和就餐条件。

李嘉诚常说自己是个悭吝之人,而他的部属却说他“悭己不悭人”。有道是,有福同享方能有难共当。第一次看到产品从压塑机模型中取出来,李嘉诚如中年得子一样兴奋。悭俭的李嘉诚破例奢侈,带工人到小酒家聚餐庆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员工是企业的根本。创业之初,李嘉诚时时刻刻都事必躬亲率先垂范。他知道最值得信赖的是自己的勤奋,因为这时候,除了依靠自己外,没有多少人可以依靠。当时,初创的长江厂,各种杂事千头万绪。李嘉诚身为老板,同时又是操作工、技师、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会计师、出纳员。初创阶段,什么事都是他一手操持。晚上,李嘉诚仍有做不完的事:他要做账;要记录推销的情况,规划产品市场区域;还要设计新产品的模型图,安排第二天的生产……

李嘉诚虽然曾做过塑胶公司的总经理,但两者毕竟有很大的区别。他当总经理时,那个塑胶公司的产销已步入正轨,而他现在是白手起家,完全从零做起。李嘉诚是以小学生的态度来做这一切的。

尽管如此忙碌,李嘉诚依然不忘业余自学。李嘉诚的心中有危机感:塑胶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原料、新设备、新制品、新款式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如果不尽快补充新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抛弃。李嘉诚既要忙厂里的事务,又要抽时间学习新知识,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为节省时间,李嘉诚吃、住在厂里,一星期才回一次家,看望母亲和弟妹。待到厂子规模稍大一点之后,他在新蒲岗租了一幢破旧的小阁楼,那里既是长江厂的写字间,又是成品仓库,还是他的栖身之处。那时的李嘉诚,心里只剩下厂子,他早已把自己“埋进”了长江厂。

就这样,李嘉诚勤力而为,事必躬亲,不仅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也使他对全厂每一个环节的情况都了如指掌,管理十分细致。此外,做老板的这般拼命,也给全厂员工起到了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样品生产出来后,李嘉诚亲自出马推销,这对他来说是轻车熟路,效果也很明显。随着第一批产品顺利地销出去,一批又一批订单纷至沓来。

李嘉诚的发迹经过,就是一个青年奋斗成功的典型励志故事。一个年青小伙子,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干劲和勤俭好学加上刻苦耐劳的精神,更重要的还有自己的脚踏实地,在做事的时候全力以赴,从而创立了自己的事业基础。

智慧小语:创业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精神。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条件自然艰苦,不能幻想着一蹴而就,一下子就把自己的企业办起来。量力而行,需要勤勤恳恳,从最起初的开始,必要的时候,还需要以身作则,对自己还没有起色的企业全力以赴。不仅自己事必躬亲,还需要动脑筋怎么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使上下团结一心,共同为企业的创办而努力。

我不是天生的优秀经营者

李嘉诚如是说:人们赞誉我是超人,其实我并非天生就是优秀的经营者。到现在我只敢说经营得还可以,我是经历了很多挫折和磨难之后,才领会了一些经营的要诀。

精彩解读

灾劫和磨难可以使某些人一蹶不振,甚至将其彻底摧毁。有一种人却从中汲取动力,成为向上攀登的台阶。就如一块好钢,越淬火,越坚硬。成功人士必定属于后者。

长江塑胶厂刚开工时,便呈现出一派产销两旺、欣欣向荣的势头,连李嘉诚自己也没想到会如此顺利。但是,在这过于顺利的背后,却暗藏着危机。李嘉诚年少气盛,急于求成,一味追求数量,而忽略了企业信誉的关键--质量。

很快,一位客户宣布他订购的塑胶制品质量粗劣,要求长江厂退货。之后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接二连三的客户纷纷拒收长江塑胶厂的产品,还要长江厂赔偿损失!仓库里堆满因质量欠佳和延误交货退回的玩具成品。索赔的客户纷至沓来。还有一些新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见这情形扭头就走。

年轻的李嘉诚慌了,他这才意识到了自己被一时的顺利冲昏了头脑。他太急功冒进了,一味追求数量,却把最关键的质量问题给忽略了。他不得不开始用尽一切力量来弥补。他心急如焚,亲自蹲在机器旁监督质量,然而,靠这些老掉牙的机器,要确保质量,谈何容易加上大部分工人只经过短暂培训就当熟练工使用,他们能够操作机器将制品成型,已是很不错了,岂能指望他们做得更好李嘉诚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来,亲自上阵操作。

企业的主人,就像一船之长,决策即是航向,任何失误,都可能把航船引向倾覆。要知道,商业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粗劣产品必然会被逐出市场。质量就是信誉,信誉就是企业的生命线。一个企业主的作用就是引导企业在竞争中优胜。李嘉诚心里感叹,做一个企业主有多么的不容易。李嘉诚后来承认,创业之初自己并不是个出色的船长,他认为自己并非天生就是优秀的经营者,他是经历过很多挫折和磨难之后,才悟出一些经营要诀的。在当时那场危机中,李嘉诚这才体会到了做老板的难处。他虽做过塑胶公司总经理,全盘掌管日常事务,可那时的重大决策仍由老板拍板。现在身为一业之主,一切风险都要由自己一人来承担。许多处于景气中的业主,他们一般都会“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防范危机。

李嘉诚这种只顾数量的做法,做的可谓是一种“绝路”生意,犯了为商之大忌;可见他也不是天生就精于经商,许多经验也是从失败中学到的。这对那些有志于独立创业却信心不足的人倒是一种鼓舞,因为即使因经验不足而经历失败,也并不意味着日后不能飞黄腾达。

连商品的质量都无法保证,李嘉诚的长江怎么能吸引新老客户来购买产品呢。“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长江厂正处于后一种情形。产品积压,没有进账,原料商仍按合同上门催交原料货款。李嘉诚上哪去弄这笔钱李嘉诚被逼急了,只好说:“我实在拿不出钱,你们把我这个人带走吧。”原料商笑道:“你想得美我们要你干什么我们要的是钱!”原料商扬言要停止供应原料,并要到同行业中张扬李嘉诚赖货款的丑闻。这一招非常狠,它将可能彻底葬送掉长江厂的前途。

屋漏偏遭连夜雨。银行知悉长江塑胶厂陷入危机,立即派员催还贷款。银行掌握着企业的生杀大权,长江厂处于被清盘的边缘。焦头烂额、痛苦不堪的李嘉诚只好强装笑脸,恳求银行放宽期限。长江厂只剩下半数产品尚未出现质量问题,开工不足,不得不裁减员工。被裁掉的人心怀不满,留下的员工更是人心惶惶。那些日子,李嘉诚的脾气也有些暴躁,经常会大声训斥手下的员工。全厂员工人人自危,士气低落。长江塑胶厂面临着遭银行清盘、遭客户封杀的生死存亡的严峻局势。

这时,母亲给李嘉诚讲了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潮州府城外的桑埔山有一座古寺。住持云寂和尚年事已高,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就把他的两个弟子召到方丈室,交给他们每人一袋谷种,要他们去播种插秧。告诉他们到谷熟的季节再来见他,到时谁收的谷子多,谁就可继承衣钵,做住持。云寂和尚整日闭门不出,诵经不止。到了谷熟之时,大弟子挑了一担沉沉的谷子来见师父,而二弟子却两手空空。二弟子惭愧地对师父说,他没有管好田,种谷没发芽。云寂便把袈裟和瓦钵交给二弟子,指定他为未来的住持。原来,云寂给他俩的谷种都是煮过的。

母亲当然不懂商业经营,但是还懂得为人处世,她用佛教的禅机来暗示儿子--诚实是做人处世之本,是战胜一切的不二法门。李嘉诚在母亲的开导下,决心以坦诚面对现实,力挽狂澜。李嘉诚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负荆请罪”。请罪的对象,一是厂里的员工,只有稳住员工,才能鼓舞士气。二是银行,资金的来源就是银行,获得银行的支持才能渡过危机。三就是原料商和客户了。

第二天清晨,李嘉诚立即召集员工开会,他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经营错误,承认是自己的失误拖垮了工厂,损害了工厂的信誉,还连累了员工。他向这些天被他无端训斥的员工赔礼道歉。他真诚地表示,待经营状况一有转机,被辞退的员工如果愿意,都可以回来上班。他还表示,从今以后,保证与员工同舟共济,绝不以损害员工的利益来保全自己,并希望大家原谅自己,齐心协力共度难关。他的话收到了一定效果。大家不再忧心忡忡,忐忑不安,士气也不那么低落。从而使员工的情绪基本得到稳定。

初步解决了内部的问题,李嘉诚的下一个对象就是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祈求原谅,并保证在放宽的限期内一定偿还欠款,对该赔偿的罚款,一分一厘都不会少付。李嘉诚还坦率地告诉了他们长江塑胶厂面临的空前危机,并真诚地向他们请教拯救危机的对策。李嘉诚的诚实,得到他们中大多数人的谅解和同情,他们都是业务伙伴,万一长江塑胶厂倒闭,对他们也并没有什么好处,甚至还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意。因此,他们表示将尽可能地帮助李嘉诚度过难关。

而银行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同意放宽偿还贷款的期限,但在未偿还贷款前,不再发放新贷款。原料商与银行一样,虽然同意放宽应收货款的期限,但提出长江厂需要再进原料时,必须先付70%的货款。尽管客户们态度不一,但大部分还是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让步。

李嘉诚的“负荆请罪”虽然达到了初步目的;但这仅仅是好转的开始,他丝毫不敢松一口气,因为银行、原料商和客户,只给了他极其有限的回旋余地,事态仍很严峻。

当时,厂里仓库积压了很多的产品。积压产品中,有些是质量不合格,有些质量并没有问题,是延误交货期的退货。李嘉诚派员工将积压品归为两类,一类是有机会作正品推销出去的,另一类是质量低劣或款式过时的。李嘉诚就立即普查库满为患的积压产品,将其分门别类、选好汰劣,然后集中力量推销,使资金得以较快回笼,这是李嘉诚的第二招。李嘉诚又如最初的行街仔那样,走街串巷卖出了一部分正品,同时将那些次品在质检卡片上一律盖上“次品”的标记,全部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专营残次品的批发商。这一招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李嘉诚逐渐收回了一些货款,分头偿还了一部分债务,解了燃眉之急,缓了一口气。

李嘉诚的第三招是利用缓冲的喘息机会,对工人进行技术岗位培训,同时筹款添置先进的新设备,以保证质量。

李嘉诚百般努力,在银行、原料商和客户的谅解下,终于一步一步地捱过劫难。到1955年,长江塑胶厂出现转机,产销渐入佳境。被裁减的员工全部回厂上班,李嘉诚还补发了他们离厂阶段的工薪,令他们感恩至深。

1955年的一天,李嘉诚召开全厂员工大会。他宣布:“我们厂已基本还清各家的债款。这表明,长江塑胶厂已走出危机!”员工们欢声雷动。李嘉诚噙着热泪向全厂员工深深地三鞠躬,感谢大家在长江厂最困难的时候同心协力。之后,李嘉诚亲手给全厂每一个员工分发红包。后来,李嘉诚说:“我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有那一次挫折作为基础。”

在李嘉城刚刚摆脱危机,元气尚未完全恢复之时,一些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企图趁机再度搞垮长江塑胶厂。他们雇用了一些人到长江塑胶厂拍照,企图用揭短的方式使长江厂信誉扫地。果然,没过多久,他们拍摄到的照片就在报纸上刊登出来了,画面上是长江厂那破旧不堪的厂房。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以此彻底打消顾客对长江厂产品的信心。

刚刚经历了一番阵痛的李嘉诚,逐渐变得稳健起来。他的头脑很冷静,积极筹思对策。李嘉诚拿着这份报纸,背上自己的产品,走访了香港上百家代销商。李嘉诚很坦率地对他们说:“不错,我们尚在创业阶段,厂房比较破旧。但请看看我们的产品,我相信质量可以证明一切。我欢迎你们到我们厂实地考察,满意了,再向我们订购。”

代销商们被李嘉诚这些诚恳的话语所感动,更被他的优质产品所折服。他们也十分敬重李嘉诚有如此敏慧的商业头脑,并且有如此魄力敢于将自己的弱点示于人,于是纷纷到长江厂参观订货。长江厂的生意反而空前红火。

智慧小语:在创业之前,至少应该考虑资金和经验两个问题,如果这两方面,尤其是经验方面有不足,则宜慎重。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也必须考虑,那就是:失败后怎么办一般来说,如果失败后还有再战的勇气和再战的能力,才称得上是一个成熟的创业者。任何人在开创自己事业的历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正确应对,化解矛盾,继续前进。在危机和挫折面前,需要的积极应对的志气,和百折不挠的勇气。

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李嘉诚如是说: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精彩解读

李嘉诚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幸运儿,命运把幸运之花全都毫不吝啬的洒在他的身上。李嘉诚已经成了神一般的人物。如同《时代周刊》所形容的,是始终有一颗幸运之星在照耀着的香港超人。

人们只想着李嘉诚的成功是来自他的幸运,但是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幸运并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关键的决定成功的还是一个人的内在的意志。李嘉诚的成功是因为他是生活在自己的意志里,他从坚定自己的决心,树立自己的目标开始,就以他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支撑着,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李嘉诚不是靠运气。靠的是他没有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的驱使。他不是真正的打不倒的超人,在他的艰难的创业过程以及经营他的事业大厦期间,他遇到过一道又一道的漩流湍急的险滩,一个又一个出乎意料的挫折,但是李嘉诚内心就一直有一个意志支撑着自己的信念,不能轻言放弃,他把这一切都当成是磨练,当成是成功的垫脚石。

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往往都有血和泪的教训,都有来自那些教训而积累起来的经验。读过李嘉诚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李嘉诚怎样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少年开始,不断奋斗拼搏,成为一个享誉全球的大富豪。李嘉诚不是真正的打不倒的超人,他的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样经历过很多次的失败和挫折。庆幸的是,李嘉诚从不会为这些挫折和失败而感到沮丧,并一蹶不振。而是冷静的分析失败的原因,以及遇到的挫折,然后寻求突破。

著名的美国大企业家默多克被认为具有敢做敢为、壮士断臂精神,他曾经对朋友说过如此的话:“你像一只白老鼠,你聪明,受过高深的教育,但你没有艰苦奋斗、挣扎求生的本能。我是一只褐色老鼠,我可能是一个不可教育的家伙,但是我能够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如果我的一只腿陷在夹子中,那么,为了脱身,我会把那只陷在夹子中的腿弄断,而在所不惜。”用默多克这番话来比喻逆境求存的李嘉诚,是再恰当不过的。李嘉诚所拥有的巨大的财富,就是他顽强的精神。顽强的拼搏精神使他能够坦然面对挫折,不仅如此,他还能够从失败和挫折中奋起。

在碰到不利情况时,千万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只顾着愤怒沮丧,更不要为此而气馁,一蹶不振。要多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扭转被动局面,这才是面对困境时应持有的积极态度。只要我们认真面对困境,研究困境;只要我们斗志不灭,雄心犹在,就一定能找到破解困境之法;变被动为主动,甚至还可以将坏事变成好事。

智慧小语:人的天性是:渴望成功,害怕失败。事实上,我们大部分的人生经验是从失败中得来的。因为从成功中得来的经验,往往让人并不十分重视,转眼即忘;只有从失败中得来的经验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一个在少年时代、青年时代极少失败的人,往往是十分脆弱的,到了输了的时候,往往会因缺乏经验招致失败,又因缺乏承受失败的能力而被一击即垮。所以,对年轻人来说,重要的是未来,绝不可因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虽然没有必要刻意追求失败,但也没有必要害怕失败。 yGBnumyKFRU4Ur0AutchHrHukuiaQGEKH3chNcKsOIvy+a+pcdbvWKcFVKPTB1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