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1)

购买房产--是自住,还是投资

人们的思维变得异常简单:别人买房,我也要买房;别人投资建房,我也要投资建房。疏导人们的买房需求,就是扭转人们相互攀比着去购买豪宅的倾向。中国人口多土地少,节约用地才是关键!

先来讲一个自己的故事,我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几年前我们读同一所大学,毕业后,我们从事同样的社会工作,收入都不错。工作3年后,我和他不约而同地积蓄了30万元人民币。

3年前,我们都花掉了这30万元,我在市中心给自己购买了一套房,我的朋友执意去买了一辆他一直想买的“奥迪”车。3年后的今天:我的房子市值60万元,朋友的二手车市值只有十几万元。

在这个故事中,也许读者就应该有所启发,我买房子是一种“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花出去,只是转移到房子上,以后还是都归自己。朋友花钱买车是“消费”行为--钱是花出去的,给了别人,车用过10年后就贬值了。

那么,买房子是投资,还是自己住?我们就要提到一所世界有名的学校--哈佛。在此,我们应该向每个哈佛生上的第一堂经济学课取经: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每月先将30%的工资用于投资,剩下来的才进行消费。

在自己住和投资的两种情况的考虑下,有两个因素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一是位置,二是户型。

一般人认为房子是用来住的,所以户型应该是最先要考虑的。但对于当代的中国来说,买房者考虑的更多的应该是位置,因为好地段、交通便利,不论是自住或是出租,甚至是销售,保值和增值的机率都高。因为一直以来,中国人就喜欢热闹的地方,繁华的地方。

当然如果是自己居住,就要放下小市民的心理,不要以自己是大城市人的身份,宁可委身居住在非常小的空间里,甚至是一家多口挤在只有二三十平米的面积里,也不愿意换个位置,到偏远一点的地方住个舒适。

我认识的一些朋友会选择离市区远一点的地方居住,他们的选择是因为他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小,受西方观念的影响大,渴望大空间,渴望小城镇般的闲适生活,渴望在夜晚站在露台上看星星的感觉。所以突然有一座乡村的小城镇冒出来的时候,他们感觉理想突然变得如此近,于是地段便不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了。

当然,也有一个特别极端的例子,如我了解的一个邻居,在他要买房子的时候,我分析他目前的家庭组成,告诉他还是考虑地段。遗憾的是,他最终选择了户型,找了一个很偏的地方,因为那户型据说带了个入户花园,看起来很美。对于交通,他认为坐车很方便,50分钟就可以到达公司,再不行自己也可以买辆车,完全可以解决。

这是两年前的事情。年初的时候,他终于决定入住了,于是忙着装修。前段时间,我在一家商务中心遇到他,问他什么时候搬进去,他很痛苦地告诉我,租出去了。新房子,新装修,就这样租出去了。理由,太远了,坐车一个多小时,实在不方便。

这些个体的经济行为,有时或许不起眼。但在精明的分析者眼里,却是一个苗头,他们可以看到一个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

我那可怜的邻居,买房子因为是要自住,所以痛苦。而如果他是希望投资,那么现在估计已经十多万到手了。如果那样,从最小的成本赢得最大的利润上来看,他就获得巨大的回报了!

但是按照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消费者价格指数逐年上涨,先前成本按照现在标准衡量,自然被放大。经济学有句流行的话,现在一美元总比未来一美元值钱。按照这个逻辑解释,人们就要趁年轻多买房。用现在的钱把日后的钱还了,既可以减少价格上涨的压力,还能享受贴息,毕竟房子可以保值,也可以套利。

精打细算--“存钱买房”还是“贷款买房”

存钱和买房就像树袋熊和熊一样,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看到那些好楼盘,更坚定了一些人这种存钱与买房的辩证观:现在一个月的工资不吃不喝不娱乐,还不够买一平米;即使够买一平米,也要饿死渴死郁闷死。

“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户。阳光洒在地板上,也温暖了我的被……”这首歌中所唱的,不知道是多少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租房族”的美丽梦想。

城市的生活的确如此,爱情与婚恋,劳顿与幸福,最终的安慰一定是一所可以让孩子、父母其乐融融的“大房子”,一个遮风避雨、享受亲情的家。住大房子的人一定有为大房子脚踏实地的过去。那些年轻人也为了把“我要一所大房子”变为“我有一所大房子”而努力奋斗。

当然,这些年轻人中孤军奋战的占绝大多数。很多都市白领丽人都不想依赖老公和家人的力量买房子,小米便是其中一例。

她不像其他的女孩子,大手大脚“月月光”,她有计划地省钱,她想要在市里自己买套房子。终于有一天,我接到了她的电话,她在电话里的声音近乎于崩溃。

她说:“你知道我做几份工作吗?我一份工作,外加三份兼职,勤勤恳恳想要买房子,为了不再过看房东脸色的日子,我的脸都变成菜色了。为了买房我存钱,存了一点小钱,却发现存一辈子也不够买一套房子,于是陷入极度的悲观,然后我又使劲赚钱,赚了一点又开始存钱,结果是再一次被现实摧毁……这种循环占据了我日常生活很大一部分时间。”

我委婉地问她现在感觉怎么样,钱攒得差不多了吧。

这一句问话终于让她崩溃,她说:“我总想多存点钱,留着买房子,可是三年了,我今天把所有的银行卡归置到一起,一算,自己赚的钱实在太少了,虽然我每个月都存钱,但是光靠我一个人的努力,想要在这个高房价的城市里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实在是太难了。我的父母只是普通工薪阶层,他们从来都不同意我自己攒钱买房,当然首要原因也是因为资金实力不够,他们只会说,你看你,如果花点心思早点找个人嫁了,哪有这么多事来烦呢,就算是和对方一起买房也比你自己一个人买要好很多啊!”

听完她的话我劝她说,大部分情况下,存钱买房压力都太大,还是考虑贷款买房吧,因为对于工薪阶层来说,一次性付清,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实,存钱和买房就像树袋熊和熊一样,一点关系都没有。看到那些好楼盘,更坚定了一些人这种存钱与买房的辩证观:现在一个月的工资不吃不喝不娱乐,还不够买一平米;即使够买一平米,也要饿死渴死郁闷死。

那么,存钱买房应不应该呢?对于没有房子的年轻人来说,其实应该懂得,即使是贷款,也要给自己多存些钱,这样你才不会将更多的钱流入银行。

无论你是属于哪个阶层,即使是白领收入不菲,要知道面对目前的房价,想要不贷款全额一次性支付购买住房,还是有点难度的。对于不同的贷款方式,不同的还款方式和利息支付方式是各有讲究的,到底哪个住房贷款品种更省钱,更划算。这里,我们给读者介绍一种银行的存贷双赢房贷理财账户。

这是一种某银行为帮助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有效运用资金、节省贷款利息支出而提供的服务。理财账户与借款人名下的个人住房贷款相关联,银行会根据借款人理财账户存款情况和贷款情况,按照约定为借款人计付理财收益。

还可以采用房贷还款假日计划的方法,对于在一定时间内有还款压力或者还款不方便的客户,某银行还推出了房贷还款“假日计划”:一类是“轻松假日计划”,即已在某银行获得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可以申请在一段时期内(最长24个月)暂时不归还贷款本金,仅按期归还贷款利息,以此来帮助客户缓解还款期内由于装修、买车等造成的临时资金压力。

另外还有“完全假日计划”,即借款人在部分提前还款后,可以申请在一段时期内(最长12个月)暂时停止归还贷款本息。对于因出差、出国等造成短期内不方便按时还款的客户特别合适,可以提前还款后申请在一段时间内暂停还款。但是,需要提醒客户的是,当房贷还款“假日计划”结束,恢复至原来的还款计划后,每月还款额会发生变化。

最后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个人住房“气球贷”。这是一种新的个人住房贷款还款方式,指贷款利息和部分本金分期偿还,剩余本金到期一次偿还。

由于在传统还款方式下,想适用较低利率,必须缩短贷款期限,则月供压力加大;想减小月供压力,必须延长贷款期限,则适用利率提高。低利率与低月供不可兼得。而“气球贷”则既能享受低利率,又能拥有低月供。

贷款者可选择较短的贷款期限(如5年),也可以选择一个较长的期限(如10年、20年、30年)来计算月供,减少月供压力。例如,贷款者选择了5年贷款期限(60个月),可享受5年贷款低利率,在支付月供时,贷款者可选择最长30年的还款期限,此时,贷款者每月实际支付月供将大大减少。

而等到5年贷款到期时,也就是第60个还款月,贷款者就必须将剩余的所有贷款本金一次付清。值得提醒的是,个人住房“气球贷”到期有一笔较大的本金需要一次偿还,因而适合资金实力较强的客户。不过,对于还款期间信用记录良好,贷款到期不能一次性偿还剩余贷款本金的贷款者,可提前向银行申请再融资。

其次,在生活方面的理财更为重要,也不是只有女人才会“过日子”,男性如果能够合理安排生活,更能巧妙地节省金钱,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很多男性,其实要明白,钱是挣出来的,更是存出来的。

能不坐出租车的时候,就不要打车了,如果读者是一位出租车司机,那么请谅解我的方法,我还是坚持提醒那些月收入并不是特别高,在大城市生活的男性要习惯刷公交车卡,不要习惯刷信用卡。

其次要严格控制购物、合理安排饮食。现在是女性消费时代,对于男人来说,穿着本来就是很好解决的问题。衣服贵精不贵多,只要每天保持整洁干净就好。在一件衣服的外观没有明显受损的情况下,绝不额外添置类似的新衣。逢年过节单位发奖金或者购物卡,各大商场也必搞活动,可以那时再周旋于各大商场,找准折扣最大的商场下手。

“人是铁、饭是钢”,男人本来食量就大,看一眼馆子里的菜单价格,就知道,想要省钱,必须做到饮食上的开源节流,选择自己下厨做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而且这样的男人将来更讨女孩子欢心。例如在周末,去附近超市将一周需要的蔬菜、肉类、主食买齐。总金额控制在100元以内,你绝对可以省下很多金钱,收获到更多健康。

至于剩下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我想要告诉所有的读者,省钱的计划做到这里之后,你可以把其他的精力用来算计怎样更好工作赚更多的金钱,并多关注房贷信息,祝你早日入住你的“大房子”。

“按揭”贷款--“第三条道路”可行吗

这里要提醒购房者的是,在按揭之前,应该对自己现在及未来的生活有一个大略的预见,尽量在买房的同时也要把自身的承受风险能力考虑在其中。

房价在短期内飞速上涨,加剧了个人房贷违约的隐患,商业银行对由此引发的金融风险不能及早防范。

与其他因素相比,如利率进入上升通道、CPI持续走高等等,房价与房贷违约风险的关系更大。房价在短期内急速攀升,使个人房贷业务蕴涵的风险持续聚集。一旦房价出现大幅波动,违约风险将喷涌爆发。

众所周知,从世界范围看,与其他贷款种类相比,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被公认是比较低的。即使在失业率很高、房产价格大跌的情况下,按揭贷款的坏账率和损失率也普遍较低。

这种方式,让你不必等有了所有的钱,再住进大房子,按揭的意思就是贷款,也就是向银行借钱,不必马上花费很多钱就可以买到自己的房子,所以按揭购房的第一个优点就是钱少也能买房,也就是人们说的可以花明天的钱,圆现在的梦。

如果选择这种方式,还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多项投资。

从投资角度说,办按揭购房者可以把资金分开投资,贷款买房出租,以租养贷,然后再投资,这样资金使用更灵活。

可能人们还看重的一点在于,银行可以替你把关房子,因为办借款是向银行借钱,所以房产项目的优劣银行自然关心,银行除了审查你本身外,还会替你审查开发商,为你把关,自然保险性高。

按揭贷款中,人们最关心的是条件及程序,首先是办理按揭贷款需要提供的资料;其次,申请人和配偶的身份证、户口原件及复印件3份(如申请人与配偶不属于同一户口的须另附婚姻关系证明);再次,准备购房协议书正本;然后,房价30%或以上预付款收据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接着,申请人家庭收入证明材料和有关资产证明等,包括工资单、个人所得税纳税单、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银行存单等;最后,要有开发商的收款账号1份。

如果仅仅是看到按揭贷款的可行之处,那是不是在城市中,人人都可以有大房子了呢?

在这里,我们要告诉您的是,随着银行的几次加息,一些按揭贷款购房的市民心理压力日益增大,一些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惑、迷茫、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有的甚至走进心理诊所向心理咨询专家求助。

因此,按揭还是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能否适应这种压力要每个人视自己情况而定,例如,有的人就说一睁眼就想到还债,房奴的日子没法过。

还有突发的情况是让人始料未及的。例如,刚刚30岁的小张,4000余元的月收入加上爱人2000元的收入,足以保证他们买一套小平米的住房。起初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还房贷之余还能存些钱。

但意外的是,8月份母亲突然被检查出肝癌。直到老人家10月份去世,他已经花进去了数万元“家底”。生活的压力、还贷的压力,让他的生活质量急转直下。他现在是能在家吃就不出去吃,烟也不抽了,泡吧什么的根本想都不敢想,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也因此直线下滑,他说:“我还经常和爱人为一点小事或一句话而吵架,而且越吵越凶。最后胸闷、气短,也经常做噩梦、失眠,忍受着巨大的精神折磨。”

所以,要提醒购房者在按揭之前应该对自己现在及未来的生活有一个大略的预见。尽量在买房的同时也要把自身的承受风险能力考虑其中。

购房者在购买住房前,一定要衡量好自己的经济临界点,为加息、工作收入改变、疾病等特殊情况预留出一定的财务空间,以免情况发生改变后自己招架不住。一般来说,贷款购房者的还贷时间长达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这期间极容易出现生活变数,面对变故人难免产生负面情绪,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那些为了攀比而急于买房的年轻人,不要把买房的经济压力强加在自己或父母身上。家庭生活的幸福并不一定要靠一间大房子来维系,精神上的充实也会让人其乐融融。买房本就是保证生存需要的,如果因为买房而让自己的生活如履薄冰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权衡利弊--影响房子升值潜力的因素

“高品质软件”能够提升房子价值,楼盘项目就像一台计算机,良好的硬件设施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过硬的软件,整个体系就会瘫痪,变得毫无用处。

房地产市场火了,火得几乎所有的在售和预售项目都标榜自己极具升值潜力,那些主打投资牌的项目就更不用说了,明里暗里地跟购房者说自己的项目年回报率多高多高。

房地产市场疯了,疯得连已经买房的普通老百姓都经常到售楼处问项目为什么还不涨价或者什么时候涨价。

房产必定升值,在房地产市场形势大好的今天似乎成了铁律。买涨不买跌,也成了普遍的购房心理。

“钱少,办不了大事,如果有钱,买两套房子就能过一辈子了。”传统的中国老百姓这样想着,然后按照自己的聪明才智分析出来的结论,买了一套自以为一定能够升值的房子。回到家里,俨然一副大老板的模样,因为在他们眼里,几年过后,房子一出手,当初投进去的资金,那就是几倍甚至几十倍地赚回来。要是每年,不,每月买一套,那几年过后,还不赚翻。

其实购房人在购房时,无论是用来自住,还是用来投资,都把房子的价值空间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但许多购房人对房子的升值空间并没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而买什么样的房子才会升值,这在经济学中学问可真不少!

例如,有一些购房人将房价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认为只有房价涨了才是升值,这其实是购房人不理性的一种表现:一方面房价表面涨了,但不一定有价就有市;一方面房子升值与否并不一定仅仅体现在房价上。一些有经验的开发商和买房子的人说,房子交通、环境、配套的设施及好的物业管理、社区文化所带来的居住品质的提高,也是房子升值的一种体现。

其实,住得好才能卖得好。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必然要依赖于社会环境。交通是否便利、生活配套设施是否齐全,一定不要因为房子的内部结构是自己喜欢的,就忽视了这些外部的因素,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的优劣。

试想,如果住在一个格局满意的房子里,但是每天上下班都要倒上三四趟公车,买一点生活用品就要花半个小时在路上,那么生活品质就无从谈起。

在这里有一个很生动的例子,我以前有一个朋友,她因为想要买个超级大的房子,就把自己有限的钱投到了郊区,每天和老公开车回家,一个月的汽油费就会花不少钱。当初买房子的时候,我给她提过建议,我说这样的房子,如果生活起来实在不方便,自己受不了了怎么办?

她当时很不高兴,因为对于雄赳赳气昂昂一心想去交钱买房子的她来说,我的话无疑是泼凉水。她告诉我,城市里的人会越来越多,房子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如果房子她实在不想住了,也不用怕,因为这样的框架楼一定会升值的,到时候可以再转手卖给别人。

我当时还有很多话要和她说,但是她匆匆离开了,根本不听我的“啰唆”。后来的事情,简直就是一部“悲惨世界”。由于房子离公司太远,她和老公索性又在市里租住了一套房,那个房子就一直空着。当某个周日,她和老公开车回家的时候,发现房里值钱的东西全部不翼而飞。

当她后悔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想办法,最终她决定把这套房子给卖掉,更令她失望的是,房子没有预期中的升值迹象,很多人因为离市里太远而放弃。虽然到最后的时候,她把价格低到让自己都快要承受不住的程度,但是也并没有形成想象中的“抢购热潮”。

对于居住型的项目而言,项目升值的一种体现是能使居住者更方便、更舒适的交通、配套、环境等硬件的改善。另外,聪明而有实力的开发商会在搞好楼盘质量这一硬件的同时,也把软件做好,为业主们创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业主们在社区中享受生活的种种乐趣。因为只有业主们认可了项目的居住品质,才愿意到这个社区中生活,才会对房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楼盘才可以保有价值甚至提升价值。

“孟母三迁”的故事尽人皆知,可见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和生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现代的人们不仅要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

因此,社区文化也就成为了房子能否升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很多购房者在购房时也越来越关注项目的社区文化。业主们期望邻里之间能有更多的交流空间,老人、孩子们能得到更多的关爱,社区中有更多家的感觉。

关于楼盘,我们还要注意到一个新词语,那就是“高品质软件”,它能够提升房子的价值。楼盘就好比是一台计算机,良好的硬件设施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过硬的软件,整个体系就会瘫痪,变得毫无用处。物业管理就像是操作员,时时维护着这个体系的运转,所以优秀的物业管理队伍也是房子高品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房屋升值的基础是房子一定要保养得好。好的物业管理会给房子作定期的维护,保护楼盘原有的外观,这样的房子才不会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

交通、配套、物业管理和社区文化是房子内在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外在体现就是房子的升值潜力。对于购房者来说,在购买过程中,一定要对楼盘的硬件和软件作全方位的考察。房子附近的交通、购物环境、教育设施的配套、物业管理的素质以及社区文化的建设等都应被列为考察的对象。良好的软环境对于生活的品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更是房子在日后能够保值、升值的基础。好房子是住出来的,不是卖出来的。在选择房子的时候,作为消费者的您一定要擦亮眼睛,买到能升值的房子,才不会让您在花了大把的钱之后喊后悔。

最后,一定要说的是,在房产升值的背后,有一个被房地产营销刻意忽略掉,而普通购房者并不了解的环节,那就是房屋折旧。

房产价值评估与寻常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投资还是自住,自己房屋目前的实际价值永远是每一位业主最为关心的问题。人们普遍重视房屋的位置、使用性和价格,但是价格中一项很重要的因素却被人们所忽略了,那就是“房屋折旧率”。

其实并非购房者真的不重视,而是市场将其隐藏了起来,迫使购房者忽略了这个问题。购买房屋无论是用来自住还是投资,其折旧率都是不可小觑的重要环节。在我们确定所购买二手房价格的时候,通常要考虑该房屋的折旧率。

房屋折旧是由于诸多因素带来的房屋价值上的损失而形成的。折旧费是房屋折旧的货币体现,它是房屋建造价值的平均损耗。房屋在长期的使用中,虽然原有的实物形态不变,但由于自然损耗、人为损耗及功能陈旧带来的损耗,使得它的价值也会逐渐减少。这部分因损耗而减少的价值,以货币形态来表现,就是折旧费。

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卖房买房已经成为众多置业者永恒的话题。不论多新的房子,在转手卖掉的同时也存在折旧的问题,无论是否居住,它都是以二手房身份出现的。事实上,忽视房屋折旧率,对购买者而言显然不公平。大家知道房屋都是有一定使用年限的,况且土地使用权也是有年限的。《物权法》出台前住宅土地使用权通常情况下最长只有70年。假如一套房子已经居住了10年,那么后来者就只有60年的土地使用权,加上每年2%的折旧率,如果还按相当于新房的价格买入,甚至还增加了升值部分的差额,购房者显然很吃亏。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房子升值,最好请专家帮自己评估一下,谨慎出手才有丰厚收入。

消费信贷--为何国内遭“冷遇”

为了让消费信贷覆盖更广大的人群,应考虑真正地缓解人们的经济压力,对于人们生活中的不可避免的大宗消费贷款,例如买房等等,实行政府贴息或低息,以及对购房者给予减免所得税等特殊鼓励政策。

金融机构为购买消费品的客户提供的一种信贷业务被称之为消费信贷。消费信贷以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力为放款基础,目的是通过信贷方式预支远期消费能力,来刺激或满足个人消费需求。通常按偿还形式可以将个人消费信贷划分为非分期付款和分期付款。

非分期付款即在规定的期限内一次还清贷款。分期付款一般按周、月偿还贷款款项。这种贷款最主要的用途是支付消费者购买汽车、家电等高档耐用消费品。住房贷款是消费信贷中最重要的一种。

消费信贷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由银行直接发放给消费者个人、用于购物或支付某些费用的贷款;二是具有信贷功能和一定免息期、“先消费、后还款”的贷记卡。无论采用哪种方式,人们都可以用银行的钱,办自己的事,提前实现消费,改善生活质量。在法国,至少1/3的人靠贷款买房子;在美国,每年有6000万人用信用卡消费,累计债务4000亿美元。而在我国,信用消费(即通过贷款实现的消费)的比重仅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左右。

可见,在我国,消费信贷并不能引起人们的狂热追捧。一个朋友和我说了他“消费信贷”的尴尬:他曾经办了一张“先消费、后还钱”的国际卡,在国外出差时使用得很顺当,回到国内也把它带在身上,想体验一下用人民币负债消费的乐趣。然而,每每不成功。

他曾在北京一家较大的医院为母亲办理出院手续,预付支票的数额不够,情急之下他拿出信用卡:“能刷卡吗?”“不能。”

医院不能用卡,大商场总可以吧。他到了一家购物中心,拿出国际卡,收银员说:“我这里只收某某银行的,某行的卡得到别的台。”在标明可用几家银行的银行卡的收银台前,他再次拿出国际卡。“这张卡不能用!”收银员小姐不由分说连卡带货单一齐退给了他。

目前来说,中国各类银行卡发行量已近亿张,但由于各种各样的不遂意,人们主要用卡转账和存取现金,用于直接消费的金额仅占交易额的13.5%,用来透支的就更少了。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以来,各家银行在开办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的基础上,纷纷推出了耐用消费品贷款、装修贷款、旅游贷款、结婚贷款、助学贷款等新品种,并在贷款期限、贷款利率等方面作了更有利于消费者的进一步调整。但是,一年多来消费贷款在中国还是不被人们接受。

消费信贷的问题究竟在哪里?是什么阻挡了人们的热情?

谈起消费信贷受阻,主要原因是人们“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贷款手续繁杂,个人信用机制不健全等。这些固然都是消费信贷难以开展的重要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消费者的承贷能力普遍较低。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资料显示,2009年一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34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622元。这种收入水平,客观上决定了人们应付日常消费尚可,用于每月少则几百元,多达几千元的还本付息,则显得力不从心。

据有关机构对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五大城市的抽样调查显示,因收入和支付方面原因不愿使用贷款买房买车的占41%以上。至于贷款购买耐用消费品,20位北京市民中有15位表示没兴趣,原因是要付利息,4人表示可以考虑,但利息要低。与低收入水平、低承贷能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收入人群消费需求较多,使用贷款改善生活的意愿比较强烈。抽样调查显示,33.75%个人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接受分期付款。其中不少人急需贷款购房,无奈房价太高,利息不菲,往往只能望贷兴叹。

这就要求,消费信贷,必须通过“统筹规划”,来提高人们的热情。

从银行和商家反馈的信息看,目前使用贷款买房买车及万元级消费的,主要是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高收入者。扩大内需,发展消费信贷,固然要刺激高收入人群消费,但更应立足于提高最广大人群的购买能力,帮助他们早日实现消费愿望,并设法减轻他们的承贷负担。

另外,银行和商家分别在贷款用途、方式及利息支付上作了一些调整,也有一定的效果。这些做法的意图在于方便和吸引人们使用消费信贷。例如某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出了无指定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还有某银行在努力简化住房贷款手续的同时,积极建议有关部门降低抵押登记费、公证费、保险费等购房收费,减少贷款购房者的费用支出。

如果能将中国信用消费比重提高到5%,则可以增加消费额1300亿元,拉动经济增长两个多百分点。要达到这一步,单凭某个银行或商家刺激消费的举措是难以实现的。真正启动消费、激活消费信贷,还需要国家统筹规划,进一步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包括在财政支出和税收方面进行一些调整。

为了让消费信贷覆盖更广大的人群,应考虑借鉴对国企技改项目贴息的做法,对为解决基本生存需要的住房等大宗消费贷款也实行政府贴息或低息,以及对购房者给予减免所得税等特殊鼓励政策。至于耐用消费品贷款、旅游贷款等的推广,则有赖于大力发展功能更加完善、成本更加低廉的贷记卡,其具有先消费、后还款、在一定期限内免息的特点,且无须办理复杂的贷款手续,资金用途也不受限制,相信会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改善银行卡的使用环境,商场加强培训,银行扩大联网都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还要逐渐建立个人信用档案,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银行可以尝试根据个人信用的好坏,决定贷款利率的高低,信贷额度的多少,一方面控制自身的信贷风险,一方面培养全社会的信用观念,相信消费信贷,中国也一定能与国际接轨! 7JTzPzrHH4I2Zzv16OnYcpAYCxXbNLVVhRnaLSsZ4DzzWbwRyw1avkoOnQrcF+z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