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曾经很受伤地球在历史上曾经饱受外来伤害,这些伤害导致很多生物在地球上永远消失。科学家最近终于弄明白了2.5亿年前行星撞地球的来龙去脉。他们声称,这场突然而至的天地大冲撞使地球上90%的生物灭绝,是地球有史以来伤得最重的一次。
2.5亿年前发生的地球生物大灭绝,不是以往认识的逐渐消亡或分期绝灭,而是一次突然爆发的灾难性事件导致群体绝灭。
做出此次新发现的是华盛顿大学的贝克博士和罗彻斯特大学的波莱达博士。他们在研究中对中国、日本和匈牙利远古时代的沉积岩石层进行了化学分析(上述国家存有二叠纪和三叠纪交替时期的沉积岩层)。他们的研究小组发现,在那个时期形成的岩石层里,一种含氦和氩同位素的复合碳分子的密度较高。这种碳分子含有至少60个碳原子,分子结构呈足球状。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碳分子不是地球原有的,它们很有可能来自一颗小行星或彗星。
根据研究人员的推算,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应该在6至12公里之间,大小与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那颗小行星差不多。罗彻斯特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罗伯特博士估计,这颗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时,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过去100年间人类经历的最大一次地震的100万倍。
这一碰撞导致当时地球上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消亡。这无疑是人类迄今所知的最大规模的一次生物大灭绝。在这一碰撞过程中,1.5万种形似蟑螂的三叶虫在很短一段时期内就消亡了,而它们,曾经在地球上占主导地位。
研究人员还认为,这次碰撞还引发了地球有史以来最剧烈的火山运动。科学家目前还不能确定那次小行星或陨石撞地球的具体地点。但他们发现,此次撞击与曾经导致恐龙灭绝的那次撞击有明显不同。这次撞击发生时,各大洲的陆地仍处于连为一体的状态;而导致恐龙灭绝的那次撞击发生时,各个大陆已经分崩离析。
彗星曾频繁“造访”地球《科学》杂志上报道,地球在3600万年之前曾经受到大量来自冥王星方向的彗星的撞击。
这项研究称,这些巨大陨星中的一颗形成了华盛顿附近的切萨皮克湾,还有一颗导致西伯利亚的博皮盖陨石坑。而在其后的数百万年里,小块的陨石如雨点般不断降落到地球上。
负责该项研究的有关人员称,事实上,这一时期内撞击地球的彗星数量超过地球诞生以来的任何时期。从事这项研究的人员中包括1997年死于车祸的天文学家苏梅克,以及他的妻子卡罗琳。
加州理工学院的肯法利说:“他(苏梅克)建议我们对意大利马西纳诺附近的一个采石场进行研究,那里,海底沉积层中包含的碎片与3600万年前发生的大规模撞击事件有关。”法利说:“他说,如果说曾经出现过彗星雨的话,那么,采用我一直致力研究的方法,可以从这些沉积物中证明这一点。”法利的方法是测量一种氦的同位素,即氦3,它极少存在于地球,但普遍地存在在宇宙物质中。在体积巨大的陨星上通常不能发现这种同位素,因为它们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燃烧,但在陨星所携带的体积较小的颗粒上可以发现这种同位素。
科学家报告说,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地质年代在3600万年前的地层中的氦同位素含量明显增加。这说明那一时期确实有大量陨星“拜访”地球。而且这些“客人”们络绎不绝地造访了上百万年。
档案陨石,也就是陨星,它是陨星落到地面上的残骸。在闯入地球大气层时,由于有些流星体质量较大而未能充分燃尽,最后坠落到地面。有的大陨石在下落过程中,一方面发生轰隆巨响。一方面爆发出巨大火花,甚至分裂成无数碎块如暴雨、冰雹一样倾泻到大地,这就是陨石雨。
根据陨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可将陨石分为三大类:石陨石、铁陨石和石铁陨石。石陨石主要有硅酸盐组成。石陨石是陨石中数目最多的品种,占已收集陨石总次数的约60%;铁陨石主要由铁镍金属和陨硫铁等矿物组成。铁陨石占已收集到陨石总次数的31.7%;石铁陨石主要由近于相等的硅酸盐和铁镍金属组成。这类陨石比较少见,约占已收集陨石总次数的3.5%。
英国、印度生物学家:小行星带来非典病毒英国和印度的三名天体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后提出的新奇理论,他们认定在全球引起很大风波的非典型肺炎病毒是来自太空。而带来这些病毒的“同伙”可能是小行星或者是彗星。
这三名科学家是加的夫大学天体生物学中心的维克拉马辛赫、设菲尔德大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科技系的温莱德和印度浦那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中心的纳利卡尔。
他们这一说法的依据来源于2001年1月进行的试验。在那次试验中,他们利用一个系绳经消毒的气球从同温层搜集样品。
他们说:“气球在41000米高空捕捉到大批生存的微生物。”这三名天体生物学家说,以全球范围计算,意味着天天都有一吨细菌从太空掉入地球。
他们认为,微生物的数量是这么的多,因此其中一些可能会生存下来,少数甚至也许变成对人类危险的细菌或病毒。
许多瘟疫鼠疫例子归因于太空微生物一种叫“有生源说”的理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搭顺风车,乘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或彗星的细菌或是形成化学物(constituentchemicals)带来的。
他们认为,医学史详细记载的许多瘟疫和鼠疫例子,可以归因于来自太空的微生物。新瘟疫有突然而来突然消失的纪录。而1918到1919年夺走几千万条人命的大流感瘟疫,也许就是病从天降的实例。
流行病学家感到兴趣的是,当年并没有乘喷射飞机旅游这回事,这种病原体为何那么迅速传播和深入穷乡僻壤,为何一下子又消失。
以非典型肺炎(SARS)来说,他们提出的“表面”论点是:少量的非典病毒进入喜马拉雅山以东上空同温层最薄的大气层,降落在中国南方。
陨星撞地球导致物种灭绝既然人们已经知道,过去地球确实曾经遭受过来自外太空的灾难,而小行星的撞击便是带来这些灾难的罪魁祸首之一。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小行星的到来,给曾经雄霸地球数亿年的恐龙带来了灭顶之灾。
恐龙兴盛可能与行星撞地球有关恐龙时代终结于距今6500万年前,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击地球的结果。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新研究认为,不仅恐龙的衰亡如此,它们在距今2亿年前的兴起,可能也与“天外来客”撞击地球有关系。若真如此,那么曾经风骚一时的恐龙是应该感激“天外来客”带来了兴盛,还是应该抱怨它们带来灾难?
这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介绍说,他们发现了一些新的证据,可以支持他们的结论。他们对北美70个观测点所发现的恐龙足迹和其他化石资料的分析显示,2亿年前可能有“天外来客”撞击了地球。分析还显示,在这次撞击之后,地球上一半以上的主要物种都大规模灭绝,为当时尚属地球“少数民族”的恐龙打开了进化之门,恐龙由此而逐步成为这个星球的“霸主”,统治地球逾1.35亿年,直至又一次外星撞击的到来。
科学家所分析的地层,横跨了三叠纪(距今2.48亿至2.08亿年)和侏罗纪(距今2.08亿至1.46亿年)。他们发现,三叠纪和侏罗纪交接时期的地层中,元素铱含量出现了异常的突然增高。铱普遍存在于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中,地球岩石中该元素通常含量较少,铱元素含量因此而被认为是分析地球遭受撞击的主要“时间标记”。科学家们据此推断,距今2亿年前,可能有小行星或彗星撞击了地球,而正是这次撞击为恐龙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其实,小行星或彗星撞地球促成恐龙“兴起”并不是新的理论,其他一些科学家曾作过类似假设,但却一直没有能找到三叠纪和侏罗纪交接时期地层中铱含量异常增高的迹象。这次科学家在研究中借助了高分辨率的质谱分析技术,这一技术使他们能以前所未有的灵敏度,对这一时期地层中铱元素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最终得到这一发现。一些专家评论说,科学家们的这一研究成果,提供了迄今有关这个时期地层中铱元素异常升高的“首个令人信服的证据”。揭开了恐龙盛衰的神秘面纱。
科学家认为地球物种每隔3千万年被灭绝一次2003年,为寻找一颗被称做灭绝地球的“复仇女神”的太阳伴星,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向太空发射了一颗耗资12亿美元的新一代红外线天文望远镜。
在未发现海王星之前,天文学家注意到天王星以一种与牛顿第一定律相矛盾的规律偏离正常轨道“摆动”,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重写牛顿的物理定律,要么“发明”一颗新的行星来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结果天文学家们发现了“海王星”的存在。今天,科学家们又遇到了同样的难题,研究彗星轨道长达20年之久的路易斯安那大学的数名天文学家们发现,一些经过太阳系的彗星轨道也存在“重力影响”现象,而这种异常现象只能用一种理由来解释:那就是在太阳系边缘,还存在着一颗以前从未被科学家们所知的太阳伴星或者行星!这颗太阳伴星或者行星被科学家们称为“复仇女神”这是一个骇人的名字。
太阳伴星改变彗星轨道路易斯安那大学的天文学家约翰马特斯、帕特里克威特曼和丹尼尔威特米尔研究彗星轨道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他们在研究了82颗来自遥远的奥特星云的彗星轨道之后发现,这些彗星的运行轨道似乎都受到一个位于太阳系边缘、冥王星之外的巨型天体的引力影响,使它们的轨道都沿着一条带状分布排列,同时它们到达近日点的时间也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彗星的轨道呢?路易斯安那大学的科学家们提出惊人假设,他们认为最好的解释就是,在我们太阳系边缘的黑暗地带,存在着一颗以前从未为世人所知的太阳伴星褐矮星,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太阳系内拥有两颗恒星:一颗是太阳,另一颗就是这颗至今仍未被现有太空望远镜探测到的褐矮星它跟太阳互相绕着彼此旋转。
未知行星“躲进”黑暗地带该一假设立即引发了科学界的巨大争论,但路易斯安那大学的天文学家丹尼尔威特米尔教授认为,这个惊人的假设完全是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得出的,这正是许多科学发现的基础之一。威特米尔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认为这是一颗褐矮星,但也可能是一颗质量是木星6倍左右的未知行星。我们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理论可以解释彗星轨道的奇怪变化。”威特米尔说,如果它是一颗褐矮星的话,那么尺寸较小的它将无法像太阳那样进行核反应,它的表面就会相对较冷;同时由于处在远离太阳的黑暗地带,它就根本无法受到多少太阳光的照射,因而几乎不会有任何光线反射出来,所以在冥王星发现后的70多年里,天文学家至今没观测到它的存在也是很有可能、很正常的事。
“复仇女神”定时灭绝地球此外,路易斯安那大学的科学家们还将包括恐龙灭绝在内的地球物种灭绝都归咎于这颗神秘伴星的“作祟”,科学家们为此大胆地提出了“复仇女神”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这颗潜伏在太阳系黑暗深处的太阳伴星,可能正是给地球带来物种灭绝、包括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事件的罪魁祸首。科学家认为,这颗褐矮星的运行速度十分缓慢,它的运行轨道每隔3000万年就会定时冲入彗星密集的奥特星云中,而巨大的引力会将奥特星云中的一些彗星“引诱”出来,并将它们送往近日轨道,甚至与地球擦肩而过,而其中一些彗星则会撞到地球上,造成了地球上大规模物种的灭绝。根据这一理论,路易斯安那大学的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物种大约每隔3000万年就会灭绝一次,这个灭绝周期之所以像时钟一样如此精确,正是因为这颗“复仇女神”每隔3000万年就会进入奥特星云,利用她巨大的引力使成批彗星偏离轨道冲向地球,给地球以致命打击,而她自己也成为地球生物的“灭顶灾星”。
追捕“复仇女神”正是慑于“复仇女神”对人类的灭顶之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角向太空发射一部新一代的红外线太空望远镜。如果“复仇女神”真的存在的话,那么这部新一代的红外线太空望远镜将绝对可以捕捉到它的身影。据报道,这部红外线望远镜造价逾12亿美元,具有比以往天文望远镜更强大的功能,可以观测到宇宙中充满尘埃的黑暗角落,以及现有天文望远镜根本无法察觉到的黑暗星体。NASA天文与物理学部门负责人金尼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有了这部望远镜,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数十亿年前的宇宙,有助于正确了解最早星体的形成和结构;同时,它的红外线探测器还将深入一些宇宙最黑暗的角落,包括太阳系的边缘,使我们看到一些以前根本无法看到的黑暗天体。”如此说来,“复仇女神”若真的存在,那么她将会逃不出红外线望远镜的“火眼金睛”,最终会落入“法网”。
档案X行星和复仇女神其实,科学家们早在近百年前就发起过类似的行星搜寻行动了,而且当时的研究工作对今天还颇有影响。
最近天文学界发现,在海王星以外的区域中充满了结冰的物体,数量可能有数十亿之多,它们都分布在一条名叫邱普尔的宽广的彗星带上。这里就是短期彗星那些像哈雷彗星一样,用不到200年就可以环绕太阳一周的彗星的发源地(长期彗星,诸如穆雷所研究的那些,则来自更加遥远的奥特星云中)。仅仅在五个月以前,研究人员们还发现了另外一个星体,并称之为伐罗纳,其大小几乎有冥王星的一半。有了这些发现,更远处更巨大的行星为什么就不可能被发现呢?如果一旦发现,那不就成了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了么?
就是这样一个难解的问题吸引了穆雷的注意力,也使得路易斯安那州拉法耶特大学的两位天体物理学家丹尼尔惠特迈尔和约翰马提斯走上了搜寻太空白鲸之路。他们和穆雷一样,也相信在乌尔特星云中有一个巨大的天体在缓缓地蹒跚而行,还不时会将一颗彗星撞向太阳的方向。他们两人于1999年10月将他们对X行星的探索发现发表出来,也就是在同一个月,穆雷也公布了他最初的研究数据。
实际上,他们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追寻这头行星怪兽的足迹了。当时惠特迈尔就提出,太阳存在一个可能令整个世界毁灭的巨大的伙伴星球,这个观点引起一片哗然。这暗淡无光的第二个太阳的存在,也被普林斯顿大学和伯克莱加州大学的另一组研究人员预测到了,并将其取名为“复仇女神”。惠特迈尔认为,复仇女神应该能够解释为什么每相隔三千万年,像时钟一样准确,就会有一阵彗星雨袭击地球,造成物种的大面积灭绝。惠特迈尔和其他研究人员提出的观点是,复仇女神在其3000万年的轨道周期中,定期穿过奥特星云,在此过程中将致命的一团团彗星向地球的方向撞来。
这个惊人的理论,成了无数报章的头版头条。惠特迈尔继而又与他的同事马提斯搭档,发展了一条相关的理论,那就是这些致命彗星的作恶,都要归咎于一颗可恶的行星,而不是一颗恒星。但是如此一来,物种定期遭到灭绝的关键证据却被动摇了,而复仇女神之论很快便不再风行了。“由于在日期上有非常的不确定性,人们已经对3000万年的周期之说变得有些怀疑了。如果这个周期不是真的的话,你就拿不出你需要的任何东西来解释了。”惠特迈尔说道。但是到这个时候,他和马提斯已经被X行星这个虫子咬了一口了。
相比之下,惠特迈尔和马提斯则并不计划以X行星为目标展开搜寻,要察看的地方太多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在尽最大努力以求精确定出它的位置。
一台处在轨道中、具有探察整个天空的能力的红外探测望远镜,将会是找到巨大的遥远行星的最好的一个赌注。“我们现在还不具有这样的设备,或者还没有开始考虑投资购置它。但是最终会有人站出来的。如果那个天体就在那里,如果我走运的话,他就会在我的有生之年被发现。”惠特迈尔说道。如果不能的话那么搜寻一头白鲸至少还带有几分浪漫气息吧。
小行星撞地球的假说第三位天使吹号,就有烧着的大星,好像火把从天上落下来。
《圣经启示录》天会掉下来吗关于小行星的消息时常在媒体上露脸,前段时间还有“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如撞中可能杀死15亿人”的可怕报道。但太吓人了,反而让人生疑,大多数读者看到这消息恐怕都是一笑置之吧哪里就真的撞上来了呢,那颗小行星离地球还有几百万公里呢。
然而,去年,英国政府的一个3人专家顾问小组发表了一份报告,就如何加强侦测可能撞上地球的天体向政府提了一大堆建议。英国科学大臣赛恩斯伯里还郑重其事地把这份报告夸奖了一番,说政府会认真考虑专家们的建议。没过几天,中国又表示将在紫金山天文台建一个空间警戒网,监测可能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同时,华盛顿政府召集了来自全球高级别的科学家们赴美,一个紧急“反恐”会议,以讨论如何才能使美国或其他国家的城市从“毁灭性的灾难”中逃离出来。不过,这次科学家们讨论的“反恐”却不是全球的恐怖主义,而是来自地球外的小行星撞击!这就让人有点紧张若是某个科学家或媒体的一家之言也就算了,政府却不会随便跟公众开玩笑。天真的会掉下来吗?
当然会的。为什么不呢?
看看全球那200来个巨大的陨石坑,就知道地球其实不是一块平静的乐土。过去46亿年里,地球不知接待了多少莽撞的不速之客,只不过地质变迁和生命活动抹掉了大部分客人的痕迹,只留下特别显著的一些。如果想对这种撞击事件的频繁程度有更具体的认识,找一架好一点的望远镜瞧瞧月亮上随处可见的环形山便可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的侵蚀,陨石撞击的痕迹几乎可以一直保留下去。
除九大行星之外,太阳系里还有许多绕太阳运转的“零碎”行星,绝大部分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其中一些小行星具有特殊的轨道,会定期接近地球,被称为“近地小行星”。此外,一些彗星也会不时光临地球附近。这类小行星和彗星统称为“近地天体”,如果其中某一位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扑向地球的怀抱,对人类而言,那就是天塌下来了。
档案《自然》杂志:原始行星与地球相撞形成了月球《自然》杂志上公布了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月球形成过程的成果。据他们的模型,月球是在46亿年前太阳诞生后不到1亿年时,由一个火星大小的物体撞击地球产生的。
这个模型的研究者卡那珀描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过程:一个比地球大不到一倍半的原始行星在运行中和地球相遇,从侧面给了地球一击,使地球绕自己的轴旋转起来,撞击的冲击力从地球的外层和这个无名撞击物上撕下了部分物质,其中大约一半最后形成了月球。另一些被撕下来的物质被加热到不可想像的程度,蒸发后膨胀,进入周围的太空。
关于月球的形成还存在其他的理论。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可能在太阳系的其他地方形成,然后被地球捕获。另一个理论是地球、太阳和其他正在形成的行星的重力相互作用撕开了地球,月球就是由这些被撕下来的碎片形成的。但是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撞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