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多为概率问题(3)

经济学家的思考

这种由于信息事先不对称而造成的高质量产品遭淘汰,低质量产品生存下来的现象使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往往按平均水准推测产品的质量,从而导致高质量产品的交易价格偏低,交易数量较少,甚至可能导致只有次品才能成交的逆向选择。要杜绝此种现象,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必不可少。

利他不一定是好事吗

利他的人会被认为是热心,是好事,但也有相反的观点说利他的族群终会消失,这是真的吗?

生物学家运用经济学的博弈论,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求报答绝对利他的种群,即使一开始存在,但是随着博弈的多次进行,也将走向灭绝。这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道理,难道人们不希望利他的人存在吗?

专家们举了这样的例子。假定某个组织中的所有成员都不能自己抓自己头上的虱子。假定B头上有一只虱子,A帮他剔除掉。不久以后,A头上也有了虱子,此时A当然去找B,希望B也能帮他除掉。结果,B嗤之以鼻,掉头就走。可见B品行不端,是个骗子。

假设一个生物种群中的个体采取两种策略--傻瓜策略和骗子策略中的任何一种,只要对方有需要,傻瓜可以为任何人梳理头上的虱子,而不问对象是谁。相反,骗子只接受傻瓜的利他行为,但却不为别人服务。如果在生物种群中骗子所占的比例达到90%时,那就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为别人梳理头部从而导致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如果我们考虑的只限于这两种策略,那么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傻瓜的灭绝,而且整个生物种群大概也难逃覆灭的厄运。

现在让我们假设还有第三种被称为小气鬼的策略。小气鬼愿意为没有打过交道的个体抓虱子,而且为他抓过的个体,他更不忘报答。可是,要是有谁骗了他,他就会牢记在心,以后再不肯为这个骗子服务。生物学家证明,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小气鬼策略是一种稳定的策略,在小气鬼占多数的种群中,骗子或傻瓜都难以逞强。同样,在骗子占大多数的生物种群中,小气鬼或傻瓜也难以逞强。

生物学家道金斯对三种策略的博弈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开始模拟时,傻瓜占大多数,小气鬼占少数,骗子也属于少数,与小气鬼的比例相仿。骗子对傻瓜进行无情的剥削首先在傻瓜种群中引发了剧烈的崩溃,骗子的激增随着最后一个傻瓜的死去而达到高峰。这时,骗子还要应付小气鬼。在傻瓜急剧减少时,小气鬼在日益取得优势的骗子的打击下也缓慢地减少,但仍能勉强地维持下去。在最后一个傻瓜死去之后,骗子不能够再跟以前一样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剥削。同时,小气鬼在抗拒骗子剥削的情况下开始缓慢地增加,并逐渐取得稳步上升的势头。接着小气鬼突然激增,使骗子从此处于劣势并逐渐接近灭绝的边缘。由于处于少数派的有利地位同时因受到小气鬼怀恨的机会相对减少,骗子此时能得以暂时存活。不过,随着小气鬼数量的不断增长,骗子的覆灭是不可挽回的。他们最终将慢慢地死去,留下小气鬼独占整个种群。

根据以上模拟可以得知,只要有一个骗子或利他主义的“傻瓜”存在,就将带来组织内骗子的繁荣和组织的覆灭。而小气鬼策略是组织的稳定策略,它的含义是“互惠”,是相互报答和感恩,因此也可以说是互惠利他或互惠自私。

假如大家把相互清除寄生虫作为“宪法”固定下来,那么可以说,这个组织就有了一个道德共识。但是,“傻瓜”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是无法生存的,因为“傻瓜”代表“利他”,而“利他”必须“损己”。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任何“利他”行为都是以“损己”为代价的,可以说“利他”的机会成本就是“损己”,而“损己”的极致便是让出你的生存空间给别人。所以,最后的结局一定是“利他”的“傻瓜”逐渐消失,而“骗子”在“傻瓜”消失之后由于没有了其生存的依托也将自然地走向消失,最后这个世界的生物种群就构成了一个由“小气鬼”所组成的“食物链”--现实存在的世界。

当然,“傻瓜”和“骗子”不会完全消失,也就是说“小气鬼”有时偶尔也会充当一回“傻瓜”和“骗子”,比如说,有人对你说“你应该‘利他’”,那么你一定是碰到了一位“骗子”,因为他无非是想占你的便宜而已,如果你信了他的话,你也就充当了一回“傻瓜”。

当然,也许你会想,在一个社会里,如果人人都没有私欲,都能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但这里却包含着一个基本的矛盾:如果人人都没有了私欲,那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正因为私欲的膨胀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最终加害于每个社会成员,使他们最初追求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因而欲望才得以限制。

所以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从动机来看当然是高尚的,但如果全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么其余的少数人正好可以肆无忌惮地膨胀私欲,所以,将“损己利人”的原则作为制度设计的前提是不可取的。

经济学家的思考

只有当人与人处于不对称地位时,利他的道德原则才有必要,例如富人和穷人、强者和弱者,在处于危急情况下和不处于这种情况下的人之间,才能使社会福利有效增长、社会可以更协调地发展。因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能成为普遍适用的制度原则。

白吃的午餐是否该肆意挥霍

很多人认为,只要不是自己的东西就可以随意浪费,然而,这不仅是不道德的行为,更是一种悲剧。难道,白吃的午餐真的就该肆意挥霍吗?

都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虽然有时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吃下不良小贩用有害健康的添加剂调制的美味食品,但如果事先就知道其中含有有害添加剂,估计就没有几个人还敢将这美味咽到肚子里去了。事实上,这世上很少有人能拒绝“天上掉的馅饼”。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无条件地接受他人的款待,这种愉悦能让人从享受免费食物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快感。

可是话又说回来,天下似乎没有多少可以免费的午餐。至少,在经济生活中绝对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个人看来似乎是白得的东西,从整个社会来看也不会是白白相送的,有的只是因责任所在或所有权没有明确设定而造成的假象而已。举例来说,湖里面的鱼和宝贵的地下水虽然所有权不太明确,但自己多使用一份,其他人可使用的资源就会减少一份。此外,像村子里的水池或牧场都明确规定了所有权,但由于所有权姓“公”,即作为公有财产供一定数量的相应人群共同使用时,也会出现被人们当做免费的午餐而胡乱使用的现象。比如,在公用牧场中,放牧的牧人会尽可能多地饲养牛羊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这种行为导致的长期后果是牲口的总数超出了牧场所能容纳的极限,结果使资源慢慢枯竭,过多的牛羊也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而挨饿。

试想一下,如果谁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抓水池里的鱼,那么村里的钓鱼者是否会生气呢?如果谁都可以使用公共牧场的话,村里养家畜的人是否会因此而不满呢?毫无疑问,一味追求个人利益会导致公有资源的枯竭,环境污染也因此而产生。

与个人的私有财产不同,所有权没有被明确设定的公有财产具有不能被高效管理的特点。由于不是自己所有,所以有的人就把公有财产当做免费的午餐一样胡乱使用。这样滥用公有财产和公有资源的结果是,环境只会越来越恶劣,资源只会越来越枯竭,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公有财产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悲剧也离我们并不太远。某些道德感欠缺的人对公家的东西想拿就拿,拿不走的就尽量自己用掉;随意破坏公园里供游人休息的椅子,甚至小孩子用弹弓射马路上的路灯……这些只是“公有财产的悲剧”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对公有财产肆意破坏的行为令人痛心。但是,假如是自己的钱,一定是“一分钱当两分钱”来用,而对公有财产来说,因为所有权不明确,就将其当做是他人的,所以采用了不道德的行为。一般来说,市场经济里所有权不明的部分,常常会出现这种“公有的悲剧”。

不可否认,人们历来喜欢吃免费的午餐,认为只要不是自己的,就可以无条件地随意使用,凡事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因此,有良知的人们就在考虑,悲剧该如何转化成喜剧。如果我们能培养自己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的精神,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这种悲剧也就很难再上演了。所以,经济学家认为,能够减少这一悲剧的经济学的处方就是让个人因自己的行为引发的所有社会性费用都由个人来承担,制定绝对不能胡乱使用公有财产的严格规定,这样,习惯于免费吃午餐的人就会大大减少甚至消失。

经济学家的思考

由于不是自己所有,很多人习惯把公有财产当做免费的午餐,胡乱使用。这种滥用公有财产和公有资源的行为,只会使环境越来越恶劣,资源越来越枯竭。如果让个人因自己的行为引发的所有社会性费用都由个人来承担,制定绝对不能胡乱使用公有财产的严格规定,这样,习惯于免费吃午餐的人就会大大减少甚至消失。

购买同样的商品,为何你付出的价钱要高

按理说,相同的产品和服务,其价钱应该是相同的,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情况下,价钱也不完全相同,这是怎么回事呢?

商家做生意都是以赢利为目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出售商品是他们所希望的。但高价格的产品不一定会适合所有的顾客,很容易造成积压、卖不出去的状况。这样一来,商家就要想出一些办法,使商品既能卖出去又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具体来说就是按照消费者各自能够接受的水平来定价。但是,他们也知道消费者的需求是有弹性的,而这里的弹性就是指消费者对该商品价格的敏感程度,弹性越高,消费者对价格就会越敏感。所以,商家会对需求弹性高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因为价格定高了就很容易流失这部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当然,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就要收取高价了,因为他们对价格不敏感,需求也相对稳定。

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商品对某些人来说是不得不买的,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也许就是可买可不买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家就是根据消费者“需求弹性”这一心理特点,对商品采取差别定价,将“价格歧视”合理地应用于自己的经营策略中。

一般来说,价格歧视是指一家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或服务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它还可指一家厂商的各种产品或服务价格之间的差额大于其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购买者都对同质产品支付相同的价格。如果所有的消费者都具有充分的知识,那么每一固定质量单位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就不存在了。因为任何试图比现有市场价格要价更高的产品销售者都将发现,没有人会向他们购买产品。然而,在以卖主为垄断者的市场中,价格歧视则是很常见的。

这里所说的歧视就是差别待遇。将同样的产品卖给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就形成了价格歧视。然而,推而广之不难发现,在同一个生活范围内,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待遇的歧视现象,还有多种形式。

这里所说的“不同的人”不仅仅是“经济特征”的不同,还可以是“种族特征”的不同,或是“性别特征”的不同,还可能是“地域特征”的不同。“不同的待遇”既可以是“不同的价格待遇”,也可能是“不同的就业待遇”或者是“不同的美誉度的待遇”。由此,除了“价格歧视”之外,相应地还会产生“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地域歧视”等等。但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可以说是价格歧视。

经济分析表明,一旦产品的卖方形成了垄断,就非常容易形成价格歧视。价格歧视通常有三种形式: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在卖方垄断势力比较强大且信息也比较灵通的情况下,卖方可以对每一单位商品都收取买方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将消费者剩余全部收归己有。假设某地区只有一个牙医,并且他清楚每一个患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他就会对每一个患者收取不同的价格,使他们刚好愿意治疗,这样,患者们的全部消费者剩余就都转移到了牙医那里。这种情况是一级价格歧视。

此外,一个垄断的卖方还可以根据买方购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比如,电信公司根据客户每月上网时间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小的客户,收取较高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大的客户,收取较低的价格。垄断卖方通过这种方式把买方的一部分消费者剩余据为己有,这是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则是指垄断卖方对不同类型的买方收取不同的价格,买方的需求弹性越大,卖方收取的价格就越低;买方的需求弹性越小,卖方收取的价格就越高。通过这种方法,垄断卖方就能从需求弹性小的买方那里榨取到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比如,有的旅游景点对外地游客和本地游客实行价格歧视,对外地游客收取较高的价格,对本地游客则收取较低的价格。

显然,价格歧视能使产品的卖方尽可能多地获益,因为通过价格歧视,原本属于产品买方的消费者剩余也被转移到了卖方那里。但是,按照经济学家的分析,价格歧视在经济上却是有效率的,也就是说,通过价格歧视,卖方获取的最大收益等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值。如果垄断的卖方实行统一价格,虽然也能达到一个最大的收益,但却小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值,因而在经济上是无效率的。

当然,价格歧视要行得通,垄断的卖方必须能对买者的不同特征进行有效的区分和分割。这种不同可能是买者的需求强度的不同,也可能是购买量的不同,或者是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关键是要对这种不同进行有效的区分和分割。其实只要多加留心,生活中商家对我们实行“价格歧视”的现象随处可见。

拿电来说,这是一种对企业和家庭来说完全相同的商品,但是工厂要开工,没有电是万万不行的,贵一点也得买,而对于家庭来说,电费贵了,就少用一点,贵得实在到了用不起的地步,还可以点蜡烛,如果便宜了,就会多用。所以电力公司卖给工厂的电就贵一些,而卖给普通家庭就便宜得多。再说工厂用电是投资,家庭用电是消耗,倒也合情合理,所以工厂用高价电,工厂没话说,家庭用低价电,需求也不会下降。这样一来,电力公司的总利润就增加了。

再比如,航空公司也常常采用价格歧视。因公出差的乘客要赶时间,不得不乘飞机,而私人乘客办私事却并不一定非要乘飞机,所以同一航班,同等舱位的机票,公务乘客的价格就高,航空公司为了把打算坐火车的私人乘客拉来坐飞机,就用低价来吸引。我们平时坐车,儿童半票,老年人可以凭老年证优惠,成人全票,这也是价格歧视的表现,因为成人因工作、办事等原因必须坐车,对坐车的需求弹性小,而儿童和老人的需求弹性就大。同样的电影,电影院一般对儿童实行“半票”,舞厅为了拉拢舞客,常常只对男士卖票,女士免费,这些都是价格歧视。

还有一种价格歧视是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量来确定的。消费得多,价格就低,反之价格就高。比如水果市场上的摊主虽然没有学过经济学,但是我们却常常听到他们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一元一斤,五元六斤!”其实这并不是摊主发善心要多送你一斤水果,而是诱惑你多买,以便他从中获利。有些商场、超市实行会员制,会员买东西比一般的消费者优惠一些,如果累积达到一定的购物量,还会获得奖励。商场在会员和普通消费者之间实行价格歧视,其目的也是为了拉拢顾客,增加利润。

经济学家的思考

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商家的价格歧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就有利于我们识别商家的行为,避免被“歧视”,从而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少花冤枉钱。

工作与闲暇的最佳均衡

我们每天都在工作,也在追求属于自己的闲暇。我们既不想无所事事,也不想忙得没有时间休闲,那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又该如何协调呢?

在美国,有人曾对彩票中奖者作过调查,发现那些获得5万美元以上奖金的人大概有25%在一年内辞职,另有9%的人减少了工作时间。那些中奖超过100万美元的人几乎有40%不再工作。还有一项调查表明,一个遗产超过15万美元的人不再工作的可能性是遗产小于2.5万美元的人的4倍。

经济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学会根据择优分配原理来安排自己的消费,但前提是你要有一定的收入。如果你是一个拥有巨额财产的人,你当然不需要为生活中的收入来源操心。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在长大成人之前,他要靠父母的监护和抚养。在长大成人之后,他必须去工作,靠自己的劳动换取收入,以满足生活中的各种需要。

在19世纪早期的很多工厂里,工人们没有休息日,每周要工作84小时。100多年前,人们一般每周要工作6天。而现在大部分国家正常的工作时间是每周5天,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工作时间甚至减少到4天半。前面也提到,如果获得了一笔巨额财产,很多人就不愿再继续工作。可见,工作时间和经济发展水平是有关系的。

其中的道理很好理解: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挣钱,而挣钱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挣钱越多,消费的可能性就越多。一个人如果不停地工作,他就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事,所以一个人用于工作的时间必定是有限的。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的工作时间该如何决定:

迈克是个流浪汉,他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他整天在城市的街道游荡,在晒太阳和看热闹的自由时光中享受人生的乐趣。

夏日的一天,迈克正晒着太阳,觉得非常闷热,于是他想到了游泳。但去海滩的游泳场必须买门票,所以他不得不工作两个小时,挣到买门票的钱。

之后他如愿以偿,来到了游泳场。在经过两个小时的海水浸泡之后,他又想去看电影。为此,他又得去打两个小时的工。看完电影之后,他肚子饿了,于是来到一家餐馆,要求老板让他吃一顿饱饭。作为代价,他给这家餐馆洗了两个小时的盘子。后来,他又想起不久前曾经路过一家书店,里面有一本他喜欢的书。为了买到这本书,他决定继续在餐馆里干两个小时的活儿。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迈克在一盏路灯下摊开他买来的书。读了两个小时后,在不知不觉中,他合上双眼,进入了梦乡。

在这个事例中,迈克一天工作了8个小时。如果不工作8个小时,他就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支付他的各种消费。但如果工作超过8个小时,他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睡觉、晒太阳、游泳、吃饭、看电影等,那样他也会觉得不舒适。为了既有收入,又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迈克只有通过工作来获得这一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喜欢的东西可能跟迈克不一样,工作的时间也不一定是8个小时,但考虑问题时依据的原则跟他是一样的。这里说的工作,是以挣钱为目的的劳动。而在工作以外的时间,我们称之为闲暇,也就是一个人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随意支配的时间。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状况表明,闲暇是人们追求幸福的一个重要目标。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的闲暇不断增多的过程。有些人工作并不完全是为了挣钱,如果我们把出于兴趣所做的工作也看做是闲暇,那可以说人的生活目标就是为了追求越来越多的闲暇。

正是为了得到更多的闲暇,人们才发明出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用来代替人工。例如汽车、飞机的发明,是为了节约交通运输的时间;洗衣机、电饭锅的发明,是为了节约洗衣服、做饭的时间;计算器、电脑的发明,是为了节约计算、书写、管理文件的时间;各种快餐食品和一次性用品的流行,也是为了节约人们的时间。

但直到今天,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必须从事以挣钱为目的的工作,这种工作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的。一个人只能在工作和闲暇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以实现自己的最大满足。

诚然,工作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工作创造物质财富,人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但是工作的另一面--休闲,对于一个人来说也绝对不容忽视,因为只有通过休闲缓解压力积蓄体力,人才能够重新获得劳动能力和焕发生命力量。所以工作和休闲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经济学家把劳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来研究的时候,休闲活动也同时进入了经济学家的视野。

一般来说,在工作时间很少的情况下,你从闲暇中得到的满足也很小。想象一下,如果让你整天闲着,你会觉得很无聊,你从闲暇中得到的满足就会很小。但如果让你整天工作,工作时间为24小时,你就一定很渴望获得闲暇。换句话说,工作时间越长,闲暇带来的满足越大。

当你的工作时间很短的时候,你不会觉得很累,而你得到的工资首先会用于最迫切需要的消费,所以你从中得到的满足会很大。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你会觉得越来越厌烦,而且这时候你得到的工资会用来购买相对不重要的物品。所以说,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你得到的收益就越来越小。

那么,人的工作时间该如何决定呢?一般而言,在工作时间很短的时候,工作带来的收益要大于闲暇带来的满足,所以你要继续工作。而在工作时间很长的时候,工作带来的收益要小于闲暇带来的满足,此时你会减少工作。只有在工作带来的收益和闲暇带来的满足相等的时候,你得到的利益最大,这时候你的工作时间就会确定下来。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知道为什么现代人的工作时间要比过去的人普遍短了。主要的原因在于,现代社会的消费和娱乐项目比过去丰富得多,人们能从闲暇中得到更大的满足,所以人们要减少工作,增加闲暇时间。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现代社会中,一些成功人士的工作时间往往比普通人要多得多。这是因为这些成功人士的工作能换来很高的收入,这些收入能用于普通人消费不起的物品,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满足,所以跟一般人相比,他们从工作中得到的收益会更大。

这样一来,我们就回答了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要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如何生存,如何追求个人的最大幸福。初步的答案是:大部分人必须去工作。但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满足,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是有限的。虽然每个人的工作时间不完全一样,但他们从工作中得到的边际收益和从闲暇中得到的边际效用是相等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才能从工作与闲暇的均衡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在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面临很多个工作机会。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内,他要选择工资最高的工作。因为一个人的收入越高,可以实现的总效用就越高,所以每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都会选择收入最高的工作。一旦他选定了这份工作,就存在一个工作与闲暇的均衡点,来决定他的工作时间。

通常情况下,人们还可以通过提前退休、休假或是兼职、加班等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例如同样是私人诊所,有的医生愿意一周出诊5天,有的愿意一周出诊7天。同样是小吃摊,有的摊主愿意天黑就收摊回家,有的愿意经营到深夜。这是因为不同的偏好导致了不同的收入需要,进而导致不同的工作时间。但总的趋势是,工资较低的从业者往往会付出较长的工作时间,因为他需要挣足够的钱来支付基本的生活消费。而工资较高的从业者付出的工作时间较短,因为他需要更多的闲暇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总之,经济学的对象是理性人,理性人是趋利避害的正常人。自由和快乐就是最值得理性人趋之若鹜的“利”。当经济学在询问“当老板愿意为加班增加工资的时候,你是愿意加班还是愿意休闲”时,这里有一个潜在的选择条件原则,即高工资是好事,休闲也是好事,但是潜在假定二者不可兼得,并且默认工资是决定选择的自变量。其实,高工资和闲暇与“好事”并无必然联系,工资高低不是决定加班还是休闲的自变量,人们最终权衡的是怎样才能更快乐。

经济学家的思考

“工作”的好与不好似乎可以用工资的高低来评价,但是闲暇的好与不好却难以用闲暇的时间长短来简单判定。高工资和闲暇并无必然联系,工资高低不是决定加班还是休闲的自变量,人们最终权衡的是怎样才能更快乐。

你认为对的,别人也都这样认为吗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主路上的车发生拥堵,可辅路上的车道竟然也会堵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有这样一个关于戒指的故事:一个牧羊人在一个洞穴里发现了一个戴戒指的尸体,当他把这个戒指戴在自己手上的时候,发现能让自己隐形,没有人能够看到他所做的任何事情。于是,他开始引诱女王,谋杀国王。

由此,我们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人们不被察觉的时候,到底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呢?对此,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了“合成谬误”的概念。它是指把那些对局部来说是对的东西,认为它对总体来说也必然是对的。在经济学领域中,十分肯定的是,对于个人来说是对的东西,对整个社会来说并不总是对的。反之,对大家来说是对的东西,对任何个人来说可能是十分错误的。

假设在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如果别人抢行,你不抢行,那么你将永远无法通过路口,但是如果人人都抢行,那么将造成交通阻塞,结果还是谁也无法通过路口。如果大家都追求效率,那么社会将没有效率。这里似乎是说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已经变成了个人与集体的矛盾,个人通常从理性的角度出发追求效率,而集体必须更加关注公平,这种个人与集体的矛盾也使经济学家们有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当交通出现拥堵时,你总会觉得自己所在的车道特别慢,可是当你驶进另一个车道时,你会发现并没有快多少。事实上所有的人都会和你有同样的想法,这就如同大家在超市去排最短的队一样,最后短队就变成了长队。

选择职业的过程与排队购物有异曲同工之妙,某个职业的报酬高,人们往往会一拥而上,结果很快这个职业的报酬就会变低。再比如在股票市场,如果买入明显有利的话,估计没有谁会卖出。

在高速公路上,我们会见到这样有趣的现象,比如说在每次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旁边车道上的车的车速基本上都会下降,虽然那些司机知道自己的车不会发生意外,但受好奇心的驱使,他总会多看一眼,但这一眼却让后面的车要多等10分钟甚至1个小时。假设一下,如果在这一刻,让所有通过的司机同时投票决定是否减速行驶,那么投票的结果肯定是加速通过,但实际的结果是,让每个司机单独投票时,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付出等待的时间和油费,因此还不如慢慢通过呢,在他们看来,也许只能把好奇心的满足当做对等待的补偿才能让自己觉得满意。

有时,个体和集体的冲突令我们难以想象。在精彩的足球赛中,球迷们为了看得更清楚而站起来,可是当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的时候,大家都不会看得更清楚。再比如说,为了增加收入,农民辛勤劳作,老天也作美,风调雨顺,但如果所有的农民都辛勤劳作,农业将获得全面丰收,随之而来的就是谷多而贱,谷贱伤农,结果农民的收入反而会减少。

又比如,在经济不景气时,个人理性的选择是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但这会引起有效需求不足,加剧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使个人的处境变得更坏。企业理性的选择是减员,但这也会引起有效需求不足,加剧经济的不景气,使公司和企业的处境变得更糟。同样,个体作点微小的努力就会给集体带来效率的改进。对此,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讲述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在一个炽热的星期天下午,刚从郊外度假返城回来的人们将公路堵得水泄不通,原因是有个床垫从一辆车上掉了下来,堵了一条小路,从而使所有路上的车都慢了下来,此时有个好心人正好路过,他把床垫搬走了,所有的人都从中受益。”

其实,偷盗、诈骗、抢劫、绑架这样的行为没有一种是道德的,但对个别人来说却是有效率的,他们虽然能获得超额的利益,但对社会而言却是道德的倒退。因此,为了全社会的利益,社会上必须有人制止这样的“效率”,以维持社会的公平。

经济学家的思考

对于个人来说是对的东西,对整个社会来说并不总是对的;反之,对大家来说是对的东西,对任何个人来说可能是十分错误的。如果大家都追求效率,那么社会就将没有效率。 sYNi6xNxrqZ0iWs0vFL8z/+VUS8LefjwMjjrfJ4zCeNilfWpNUSkAKYEg4OgO9L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