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李婷婷

第一章 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多为概率问题(1)

竞争者往往喜欢凑在一起

做同样的生意,经营者为什么不分散开呢?小吃街、服装街的出现到底说明了什么?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博弈论主要研究人们在各种策略的情况下如何行事。我们说的‘策略’这个词是指每个人在决定采取什么行动时,必须考虑其他人对这种行动会作出什么反应的状况。由于寡头市场上企业数量很少,所以每家企业都必须按策略行事。每个企业都知道,它的利润不仅取决于它生产多少,而且还取决于其他企业生产多少。在作出生产决策时,寡头市场上的每个企业都必须考虑到它的决策会如何影响所有其他企业的生产决策。”

你可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小孩子们总是喜欢凑在一起玩,尽管会时不时地发生争吵,但他们毕竟还是聪明的,他们知道别的孩子那里肯定有自己没有的更好玩的玩具,所以他们喜欢待在一起,共同分享好玩的东西。

大人也是一样,你不难发现,在北京的金融街聚集了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他们之间的业务也是相互竞争的,残酷点说是你死我活的,但是他们喜欢这么做邻居。在一些城市的步行街上,也是商铺林立,不管经营的是什么品种,大都是一家挨着一家。对一个普通的逛街者来说,也许在大体上分不出各个商家之间的经营项目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显然,各商家之间也是直面竞争、互相对立的。但是,为什么还要挤在一起呢?如果分散一些,竞争是不是就没有那么激烈了呢?

面对这样的疑问,经济学家建议我们,如果从博弈本身来理解这种现象,道理就很简单,因为它体现了一种“均衡”的思想。也就是说,要达到一种均衡的状况,让各商家都没有利益动机再去改变各自的策略,因为他们目前的选择都是所谓的最优策略。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说在一个很大的居民小区附近,有两家小吃店。我们在直觉上可能觉得这两家店应该分别置于小区的两边,这样相互间就不会有直接的竞争冲突了,而且方便了小区内多个单元的居民去就餐。但是稍微留意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想法并没有实现,因为这两家店就喜欢扎堆聚在一起,而不是按我们所想的那样均匀分布。

在现实中,商铺不一定都挤在某一个地方的地理中心位置,但大多会挤在人流较多的几个街区交汇点这样的地方。只有达到这种聚集状态的时候,才会罢手,也不会再争抢地盘,也就是达到了所谓的均衡效果。

同理,如果是在地段繁华的同一条路上,没有一个商家会将自己安置在路的一头,只要条件许可,商家都将趋向于相依为邻,这种现象完全可以看成是由公正的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合理结果。这就是很多城市商业中心形成的原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位置博弈”。

再比如说,各电视台之间在时间段上的重叠问题在本质上就是位置博弈。事实上,我们只要将时间设想为上述案例中的公路,就不难分析出,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观众青睐的精彩节目将集中在同一黄金时段。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而为了提高收视率,电视台只能在节目的制作质量上下工夫,最终获得实惠的仍然是广大观众。

以上我们所说的是在一个直线状况下的聚集效应,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扎堆”现象就不容易出现。比如说一个圆,假如甲航空公司的班机是每个正点起飞,而乙航空公司的班机是每个小时的15分起飞的,那么这两家航空公司就没有利益动机凑在一起,因为在这个圆上,无论在哪一点,与另一点所能分得的地界总是一样的,因此也就没有必要拼命地挤了。

在这个圆上,竞争的关键点是密集度。经济学家的启示是,如果你在整个圆上控制的点很多,那么在竞争中就会很占优势,反之则处于劣势,这就是连锁超市不挤在一起的原因,因为它们有在一定区域里密集度的优势。

当然,是选择挤在一起扎堆还是靠密集度来争抢地盘,这个没有定论。有的商家靠经营单一商品挤在一起抢市场,有的商家依靠多种系列产品来占有市场的密集度。不管怎样,最后都是各有所获。

经济学家的思考

建立一个模型,假设两家店开在一条线段的两头,基于利润最大化和对市场与客户的争夺,两家店最终都会移动到线段的中点。它们之间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发展,互相取长补短,通过竞争使价格降低,使服务水平得到提高。从消费者的角度讲,形成市场后便形成了品牌,消费者就能够在心理上感受到品牌效应。

太精明其实不是什么好事

很多人担心自己不够精明,怕因此上当受骗,但是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太精明却未必见得是好事,这是为什么呢?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自以为很精明,总想着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可以得到很多。但事实上,“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在这种人的身上常会得到很好的体现,因为无论做出怎样的行为,都会有机会成本的因素在里面,过于精明的结果可能就是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经济学家的观点是,尽管经济学的博弈论告诉人们怎样可以变得更聪明,但其精髓却在于教人们如何成为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很多时候,有些人自以为作出了精明的决定,其实却是弄巧成拙。

有两个出国旅行的女孩子,她们在机场附近的同一家店铺买了同样的纪念品。当她们回国下了飞机后,却发现托运的纪念品被损坏了,因此二人向航空公司提出索赔。

由于购买纪念品时没有开发票,也没有其他的可以证明价格的凭证,于是航空公司的评估人员经过估算,认为纪念品的价格应该不会超过1000元。但是他们没有办法知道确切的价格,因此航空公司通知这两位女孩子,让她们把当时购买纪念品的价格写下来,并告知公司的相关人员。

航空公司的看法是,如果两个人都是诚实可信的,那么她们写下来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的话,那必然是有一人在说谎,而说谎的人是为了能获得更多的赔偿,所以纪念品的价格应该是报价低的更为可信。在采用这个低报价作为赔偿标准的同时,公司还会给这个出了实价的人200元钱的奖励。

于是,两个女孩子就打起了小算盘。她们认为既然航空公司觉得纪念品的价值在1000元以内,而如果自己的报价比对方低的话,就可以额外得到200元钱的奖励,而自己的实际损失其实就是888元。

这时候,女孩甲想,航空公司不知道具体的价格,那么另外那个女孩子肯定会认为报价越低就会受益越高,只要低于1000元就可以,因此她的报价很可能是900元到1000元之间的某个价格。而我这么聪明,不可能做这样的傻事,所以我报个890元就可以了,这样我的报价肯定比她低,航空公司就会因为我的诚实而额外奖励我200元钱,实际上我得到的就是1090元,而她只能得到890元了。

此时,女孩乙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她想女孩甲的报价肯定会比自己低。想得到便宜,没门,我也要想办法,我就写888元的原价,看你还怎么算计我。

而女孩甲的心思更是缜密,她觉得这个女孩乙要是知道自己的想法,可能就会报出实价,那么我就成全你吧,我要以退为攻,我填写880元,比实价还低,看你怎么办。

结果,女孩乙不知怎么又得知了女孩甲的想法,于是来了更厉害的,将报价改为800元,心想这回看谁吃亏……

就这样,二人互相算计,压低价格,最后报的价竟然是689元。两个人都认为,原价是888元,而自己填689块肯定是最低的了,这样再加上奖励的200元,自己实际得到的赔偿就是889元,比实际还多了1元。

她们都为自己最终填了689元而暗自窃喜。当航空公司收到她们的申报损失时,发现二人都填了689元,就认为这二人都是诚实可信的,这样,公司本来预算的2000多元的赔偿金现在只需要1000多元就可以搞定,真是划算啊。

而两个自认为精明的女孩子却各自只能拿到689元,还倒赔了199元,损失不可谓不大。如果开始时她们都商量好填1000元或者是900元,这样各自都可以拿到比实际损失高的赔偿金,而就是因为她们要互相算计对方,都想比对方拿得多,所以最后都没得利。这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旅行者困境”,即博弈双方都为了让自己的收益最大化,而不考虑对方的收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做人有时候不能过于精明。有时候看似很聪明的行为,却未必是真的聪明。这种过头的精明往往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不但不会达成目标,还会让自己受到损失。

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合作可以使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使一方的利益得到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此能让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合作博弈采取的是一种合作的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妥协,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也就是收益分配问题。

因此,在有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种合作的态度。虽然自私是人的本性,但这种为自己着想的行为应该带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看到事物的发展趋势。像前面提到的索赔案例,尽管二人都想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但如果能够意识到二人这样无休止更改的结果只会让航空公司得益而自己只能受损时,她们也许就不会这样做无谓的内耗了。

经济学家的思考

真正精明的人会寻求合作,尽管自己的利益可能会受到一点损失,但合作的最终结果往往会使自己获得更好的收益。而合作的前提却是诚信,只有做到了这点,才能保证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让自己的满意程度最大化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自己怎样才会更满意?赚到的钱越多满意度就会越高吗?

美国的一位大投资家在面对很多野心勃勃的年轻人的提问时,给了他们这样的人生忠告:“做你深爱的事情,你才会幸福。”这位投资家没有劝人跟他一样从事投资行业,虽然这个行业很赚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这个工作,就算喜欢,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投资的才能。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却很少有人能做到。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在努力让自己的满意程度最大化,无论是金钱、兴趣爱好、健康还是信仰等,都可以让个人实现一种满足感。

有这样一个故事,或许可以让我们领悟到有关满意度的哲理:

一个富翁在工作了几十年后,终于决定到海边去度假。每天在阳光沙滩海浪的包围中,他觉得很是幸福和满足。

在度假的这段日子里,他总能发现一个渔夫每天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几乎很少打鱼。富翁觉得很奇怪,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上前和渔夫搭讪起来。

他问渔夫说:“你为什么不每天打鱼呢?”

渔夫笑着反问道:“为什么要每天打鱼呢?”

富翁说:“每天打鱼可以挣很多的钱啊。”

渔夫又问:“挣很多的钱做什么呢?”

“挣很多钱,可以请别人为你工作啊。”

“别人为我工作,那我做什么呢?”

“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外出度假了。”

渔夫还是微笑着,慢慢地说:“那你看我现在在做什么呢?”

富翁无话可说。

富裕之后该做什么,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道理其实很简单,富裕之后的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物质上的成功,他们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爱好做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高兴做的事,并乐于为此付出物质的代价。

有个俄国人,刚到美国时很是缺钱,他想方设法多挣钱,每天谈论的主要话题也是挣钱。后来,他师从经济学的名师。再后来,他投身证券业,赚到了很多钱。但在此时,他却说,有钱并没有多大意思,他想去科罗拉多州做个流浪滑雪人。

还有一个英国的年轻人,是做数据编程的。他白天写程序,晚上在酒吧演奏。他说,单靠音乐,自己没有办法赚到足够的钱,所以需要一个赚钱多的工作。没有金钱,他没办法生活,但没有音乐,他活着就没有乐趣,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出一张音乐唱片。

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这样的,他们认为,如果工作只是为了挣钱,那就该有个节制。而且,金钱的边际效用会递减,譬如富人花100元就不如穷人花同样的100元那么高兴。所以说,人要将自己的满意程度最大化,就需要在时间的分配上多考虑,多少时间用于挣钱,多少时间用于休闲。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对人本身最大的效用并不是财富,而是满意程度本身。

对于穷人来说,财富的增长能够带来幸福程度的提升。但是,财富一旦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财富与幸福的相关性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一般来说,一个年均收入3万元的人要比年均收入1万元的人幸福得多,而一个年均收入10万元和一个年均收入8万元的人,幸福程度却相差无几。

有一位私营企业家,其公司年产值大概有2亿多,纯利润大概在3千万左右。他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晚上10点多才回家。他经常自嘲自己是被企业套牢了,很少有感到轻松的时候。有人问他,每年增加的利润会给他带来多少快乐,他却说增加的几百万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什么感觉。

事实就是如此,2元钱给一位身处饥饿的人带来的满足感可能要比1万元带给千万富翁的满足感强烈得多。假设有一个坐标轴,如果用竖轴代表快乐,横轴代表财富,那么二者的关系可以通过这样一条曲线反映出来:在一贫如洗时,最初的财富积累给人带来的幸福感一定呈急剧上升的状态。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满足感的增加便进入一个缓坡。等到财富增长到某个数量,大大超过了一个人一生的需要时,满足感的增长就基本成为水平线,很难再有更多的增长。因为无论金钱、财富怎样多,人生终究还是有缺陷的,比如生老病死,所以人的满足感都不可能达到100%。

因此,每个人都应记住,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最大化自己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物质享乐。

经济学家的思考

收入与幸福度并不一定成正比,因为财富只是在缺少时才对幸福有较大影响。当财富增加到一定的水平后,财富与幸福的关联就小多了。要衡量人们生活的满足程度,以生活幸福度来衡量比单纯地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要科学和合理。

恋爱中的交际费用

恋爱需要花钱,这是人所共知的。人们往往以为结婚了,就不用像恋爱时那么花钱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年轻人谈起了恋爱,给人的感觉就是和以往不同,每天喜笑颜开,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也能让恋爱中的人露出微笑。当然,也会在某天由于一点小事而滋生出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来。这些都只是情绪上的变化,对个人生活来说,较大的变化就是电话费突飞猛进。究其原因也很简单,两颗难舍难分的心需要用电子媒介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每天打上数个电话,发上百条信息,那是再平常不过了。而且,如果吝惜那点通信费用,就会显得超级世俗。不过,当每月都要为情意绵绵的情话支付数百元的话费时,估计没有谁的心里会十分轻松。

当希望越来越靠近的两人在分别后,不断增加的已经不只是通信费了,为见上一面花上许多的时间,加上往返的车费,也不是笔小数目。因此,当一方已经为此负担过重时,就开始考虑两人是否应该生活在一起。比起恋爱那庞大的费用来,两个人能够结合简直就是无比的幸福。倘若从开始就一起生活的话,那么这些“毫无用处”的费用就可以大幅减少。因此,有不少恋人为了靠得更近、减少交往的费用,便选择一起生活。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因怕负担恋爱费用,两个人在互相不了解的情况下就火急火燎地结了婚,婚后发现对方那恶劣得令人难以忍受的习惯后又死去活来要离婚,这样的费用会更大。

恋爱的交际费用可以用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来说明。交易费用是指独立的两个主体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种类的费用,伴随交易发生的费用的典型事例就是不动产交易中的中介费。

通常情况下,交易费用常常都是在与其他不同的经济主体进行交易时发生的,因此,如果个人自己买了一套房子,而后又卖给自己,这中间是不会发生交易费用的。而且,跟其他主体间的交易往往是以合同的形式规定好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制定绝对天衣无缝的合同的难度较高,那么当对合同的解析出现问题或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出现纠纷,或发生了合同中没有提及的事项时,就会导致交易费用增大。由于随时都有可能出现预料不到的各种状况,所以交易费用也时常会发生变化,因此造成巨额的交易费用损失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世界第二大飞机生产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曾经因为一个标点符号打错地方,从而支付了7000万美元的“惊人学费”,差点破产。

1999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某客户签订了军用航空机的供给合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合同签订者由于在合同上将数字分隔符打错了地方,因此损失了7000万美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事后向顾客提出要对合同进行修改,然而,面对“从天而降”的7000万美元,客户岂能轻易放弃,当然拒绝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修订请求。结果,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衡量了一下不履行合同和错误履行合同带来的严重后果之后,最终选择咬牙把7000万美元送了出去,这就是由于第三方的错误而导致的典型的交易费用。

由此可见,难以预测的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人的判断失误都会导致“马有失蹄”的状况出现,这就促使了许多交易费用的产生。由于交易费用的负担过重,于是有企业开始考虑要为自己减负,减少与外部的交易,自己直接设立分公司,财阀的多元化便由此登场。

这就是内部消化与外部建立合作关系时发生的交易费用的典型事例,看起来像是可有可无的分公司,事实上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才设立的。

由此可见,市场越不完善,交易费用就越多。换言之,交易费用刚好就是企业扩张的本质因素,这与恋人为了减少交往费用而选择一起生活的本质一样。当然,假如两个人一起生活时不够和谐,三天两头地制造内部矛盾,那么,希望内部消化交易费用的计划就会以失败而告终。如果两个人一起生活后经常吵架或某一方夜不归宿的日子特别多的话,倒不如重新回到恋爱时两个人在夜里煲电话粥互诉衷肠的日子。

经济学家的思考

恋爱费用固然不菲,但要是为了节省这些钱而匆忙地结婚,婚后发现彼此不合适又闹着离婚,这样的成本就更高了。算下来,损失会更大。

婚姻中的经济“潜价值”

单身还是结婚,这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结婚到底比单身好还是坏呢?从经济学的角度衡量,又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在古代,有位女子要出嫁,母亲告诉待嫁的女儿说:“到夫家后,要拼命存私房钱,免得万一将来被休了,生活无所依靠。”女子嫁到夫家后,真的遵循母亲的教诲,努力存私房钱。有一天,婆婆发现媳妇存了很多私房钱,便责怪媳妇攫取夫家钱财,因此命令儿子休了媳妇。媳妇没有任何难过和悲伤,回到娘家后,她告诉母亲说:“娘说得对!还好我存了许多私房钱。”

虽然爱情让那些身处其中的人觉得甜蜜和神圣,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可算得上是冲动而又缺乏理智的表现。在他们看来,爱情与婚姻也像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它带给人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两性间,男人是女人最大宗的消费品和客户,反之亦然。每个男女都是一个制造爱情的个体企业,婚姻交易的内容是对方的性别差异、物质金钱、权力名声以及容貌才气等等。男女双方在婚姻中是单个的经济自由体,拥有自身的完全产权。一般来说,婚姻是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跟一般商品交易不同的是,所付出的不是货币,而是他们自己。

可以说,每个人的心中都对另一半有着自己的要求,毕竟爱不会平白无故地产生。人们在寻找对象之前,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一种择偶标准。如果我们把择偶标准中的各因素适当归类,会发现有三个主要条件:身体条件、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身体条件主要包括年龄、外貌和健康等;社会条件主要包括学历、地位、家庭背景等;物质条件主要包括收入、财产、职业等因素。

一般来说,男人对女人的选择较为看重容貌,因为男人自信有能力养活对方,而姣好的容貌能够给自己带来心理满足,还能让别人看着顺眼。相比之下,女人则更看重男方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比较重视婚后的物质支撑。

在以上各要素中,综合得分最高的人,就成了抢手商品。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要素都是可变量。有的人很有钱,可能就不是太在乎对方的物质条件,而会把对方的社会地位和年龄、容貌等当成重要的参数。有的人缺钱,就会把钱看得很重要,这就可以解释一些年轻帅哥选择年龄较大的富婆做老婆的现象了。

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婚姻是一种交易,从找对象到结婚的过程就是寻找目标市场、考察双方需求、认同商品交换条件直到签订交换契约的过程。

一般人认为,爱情是一种只讲奉献的非功利现象,但在经济学的视野里,不管是出于何种非理性动机,恋爱中的双方都会对经济行为作出反应。可以说,没有任何爱的付出是不需要回报的,表面上是我们爱对方,实际上是爱自己,因为所爱之人其实是自我的对象化。

我们不难发现,爱情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一种交易,结婚的目的是希望从婚姻中获取最大效用。有人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婚姻的“四大收益”,或许更为确切。

一是可以通过劳动分工实现比较利益和递增报酬,比如女主内男主外或女主外男主内,比每个人既主内又主外的效率要高;二是互相提供信用,协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比如一人工作供养另一人读书,最后共享幸福生活;三是可分享家庭共有品,如与子女在一起的天伦之乐;四是防灾保险,比如生病时不至于无人照顾。

婚姻有这么多收益,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结婚”而不是“独身”。在最近进行的一次国人婚姻状况调查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城镇居民中,当男方收入是女方的两倍时,性生活最满意,婚姻也最稳定。对此,经济学家解释说,夫妻婚姻生活能不能保持稳定,主要在于在“交换”价值上能不能保持平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婚姻生活就是“交换”,即双方的付出和得到的“交换”。如果有一方的付出和得到极不平衡,心理便很容易倾斜,久而久之,婚姻就会出现裂痕。

拿离婚的双方来说,我们常常看到,总有一方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结果却什么也没得到,因此觉得对方是“狼心狗肺”,一点儿都没有良心。同时,在婚姻变故中,男方主动的较多,换句话说,花心的往往是男人。

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理,说的是人们在消费同一种商品时,其效用随着单位数量的增加而递减。如果我们把这条规律套用到爱情上,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爱情的满意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虽说初尝禁果的滋味一辈子不会忘记,可年久月深,慢慢地彼此就没了感觉,此时各自另觅甘果就顺理成章了。

婚姻变故的另一个原因,经济学往往用信息不对称的原理来解释。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在谈到信息不对称时都会提到二手车市场这个经典模型。在二手车市场上,车主总是比买者更了解车况。在对车况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吃亏的总是买主。同理,在男女双方的恋爱过程中,双方既是车主,又是买主,他们总是隐瞒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公开或放大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掩饰自己的缺点,张扬自己的优点。可一旦婚姻交易成功,进入了制度框架的约束内,双方的缺点就会慢慢地暴露出来。 2f4nkwHfGXPqL1GfmuT43LuNBXwUwzcK5CxnsQVFHlqKxXYQjEer9TwwfDvD7jV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