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方法总比问题多
聂小丹

第一章 一流员工找方法,末流员工找借口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问题找借口

真正优秀的员工不“擅长”编借口,他们热爱动脑筋,遇事善找方法,也能承担起责任来。他们也许没有超凡的能力,但是有超凡的心态,他们能积极抓住机遇,创造机遇,而不是一遭遇困境就退避三舍,寻找借口。

在职场中,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做到不找借口而找方法。这是一种负责的、敬业的工作精神,一种主动的、有活力的工作态度,一种积极的、全力以赴的执行力。这是无数商业精英奉行的理念,是众多领导欣赏的素质--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美国的西点军校,相信大家早有耳闻。西点军校一直被称为“美国陆军军官的摇篮”,其中有700多人成为将军,还出了两位美国总统(格兰特和艾森豪威尔)。其实,西点学员并没有什么超人的能力或智慧,他们所拥有的是超人的心态。在西点军校的条军规上,第二条就是“无任何借口”,而第一条是“无条件执行”。

西点学员奉行的是,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就解决,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完成任务!

不找任何借口,保证完成任务,全力以赴去执行!这应该成为每个公司、每个员工的必备职业精神。这样的员工是战无不胜的职场勇士,而这样的公司是高效的、不可战胜的。

日本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从不找借口,他如此,要求员工也如此。“我不想要借口,给我方法。”这是松下幸之助最常说的话,他不允许下属为失误找借口,为完不成任务找理由,而是要求承担责任,发现问题,尽全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使整个松下集团从上到下都形成了一种敬业负责的氛围。这样一个不找借口只找方法的企业成为日本最著名的精英企业,一点儿也不奇怪。

但是,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借口无处不在,我们从开始的内疚、畏惧慢慢到习惯,再到麻木。

有人说:“我年纪大了,折腾不起了。”那我告诉你,一个已经65岁的老头创办了一家餐厅,他就是哈兰.山德士,他的餐厅就是肯德基。而贝瑞特60岁才当上英特尔公司的总裁,里根7岁还参加总统竞选。

也有人说:“我学历太低,一辈子只能混日子了。”

一个学生在大学里退学了,这个没毕业的大学生创立了微软帝国,他就是比尔.盖茨。一个穷孩子,从小没念过书,到了15岁才花了40美元在福尔索姆商业学院克利夫兰分校就读三个月,这是他一生中接受的唯一的一次正规的商业培训,他就是洛克菲勒。

还有人说:“我没成功是因为我出身不好,这年头,有个好爸爸比什么都重要。”

可是,你看看真正的成功者有多少是“富几代”?张朝阳、卢俊雄、松下幸之助、李嘉诚……他们可都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白手起家的。

更有人在喋喋不休--“我没完成这些工作是因为我太忙,我是人不是机器。”“我没有去克服困难,因为我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如果其他人能更好地配合我的话,我想我会做得好些。”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事事顺利,一点矛盾没有,公司要你干吗?

无处不在的借口,成为某些人的氧气。借口是无底黑洞,它慢慢吞噬你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对于员工,借口会越来越好找,让你成为一根在公司混的老油条,借口会让你忘掉自己的责任,丢掉旺盛的上进心,怠慢对公司的忠诚,最后毫无斗志的你变成职场的胆小鬼,牢牢地被压在困难的五指山下。

不找借口,是敢于承担责任,是忠诚和服从,它强调的是员工应该竭尽全力去完成任务,而不是推脱。只有这样,你才能迎接新的挑战,而战胜这种挑战,你就能品味久违的成功。

但是,很多人已经习惯依赖借口,借口让他们浑浑噩噩,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被淘汰的命运。你可能只是个普通的员工,但只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认真地找方法把每一件事情解决好,你会因为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努力寻找解决方法而脱颖而出。

美国NBA1994-1995年的最佳新秀杰森.基德,谈起自己成功的原因,他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我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去打保龄球,因为我总是打不好,便找了一大堆借口解释为什么打不好。父亲对我说:‘别找借口了,那不是理由,你保龄球打得不好是因为你不练习。’父亲说得很对,有了缺点就应该努力改正,而不是找借口搪塞。”达拉斯小牛队每次练完球,总是有个球员在球场内奔跑不辍一小时,一再练习投篮,那就是杰森.基德,因为他是一个能主动为自己寻找原因的人。

大多数人会拿借口当挡箭牌,上班迟到的原因是堵车,工作没了的原因是领导苛刻,客户不满意是因为客户太刁钻。可以这么说,借口就是一个掩饰自己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有多少人把时间浪费在找个合适的、能“让人信服”的借口上,而忘了如何承担责任,忘了努力寻找方法。借口让人原谅自己,敷衍别人,扼杀创新精神和责任感,让人消极颓废。而且,找借口会上瘾,先让你尝到一点“甜头”,让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借口,直到遇到困难就躲,最终丧失执行力。

真正优秀的员工不“擅长”编借口,他们热爱动脑筋,找方法,也能承担起责任来。他们也许没有超凡的能力,但是有超凡的心态,他们能积极抓住机遇,创造机遇,而不是一遭遇困境就退避三舍,寻找借口。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问题找借口,这是每个员工都应该具备的素质。

工作中,方法永远最重要

在任何机构里,擅长找办法的人总是能脱颖而出。一个能为公司解决问题,为公司创造效益的人,哪个领导不重视呢?

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沙漠中有一个叫比赛尔的小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只需要三天,但是却从来没有人走出去过。这引起了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文的兴趣,他用手语向那里的人询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一样:从这儿出发,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要转回到这个地方来。这位院士当然不相信。他调查后发现,沙漠浩瀚,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个参照物,不能识别方向,村里的人事实上走的是弧线,不是直线,无论往哪个方向走,最后都会回到原地。

肯.莱文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找北斗星,经过三天艰苦的跋涉,终于来到了大漠的边缘。现在的比赛尔已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曾经陪同肯.莱文考察并成功独自一人走出沙漠的比赛尔人阿古特尔作为比赛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

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也有这样的沙漠,很多人走不出去,并不是因为沙漠太大,而是因为我们没有选定方法。做事情之前,不想到正确的方法,行动就会偏离目标,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既要勤奋刻苦,也要开动脑筋。很多人习惯速战速决:他们不顾后果,行事鲁莽,没找到正确的方法就一个劲儿地冲上去,浪费时间和精力不说,效果也很糟糕。西班牙智慧大师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过匆忙,忙乱中容易出差错。有时候尽管判断正确,却又因为疏忽或办事缺乏效率而出差错。这个度的把握十分重要,有句话说得好:忙里需偷闲,缓中需带急。方法运用之妙,存乎智者一心。

西方有句老话:“Use your head!”许多智者都遵循这句话,想人所不能想,为人所不能为,用脑袋做事。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而且,最终的强者也将是办法最得当的那部分人。

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179年,土伦城法国军队发生叛乱,在英国军队的增援下,土伦城变得坚不可摧。土伦城四面环水,三面是深水区,英国军舰在水面上巡逻,来攻城的法军一冒头,就遭到猛烈的攻击。当时英国武器先进,装备齐全,军舰是世界一流,而法国军队的军舰非常弱。

法军指挥官急得焦头烂额,但依然束手无措。

就在这时,在平息叛乱的法国军队中,一个非常年轻的炮兵上尉进言指挥官:“装上陆战用的火炮来代替舰炮,拦腰袭击英国军舰!”指挥官连连称赞,赶紧照办,用这种“新式武器”大破英军,叛军一看大势已去,也很快就缴械投降了。

经历这一事件后,这位年轻的上尉被提升为炮兵准将。他的成功,是因为在关键时刻找到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让他走上了一个新台阶,获得了一个有高度的新起点、一个新舞台。有了这个新舞台,才有更多发挥的余地,吸引更多的人聚拢,建立更伟大的事业。他就是后来成为法国皇帝、威震世界的军事天才拿破仑。

在市场经济的新时代,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好的结果。不仅要做事,更要做成事;不仅要有苦劳,更要有功劳。因此,不妨问一问自己,是否解决了一个或几个棘手的问题,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否做了几件业绩突出的事情,让领导和其他人十分欣赏?

在一项任务中,总是有关键点,有靶心,所以,针对问题想办法是重中之重。

下面是一个大型公司董事长的亲身经历。董事长姓何,七年前是个卖建材的小业务员,产品销路不错,但是产品卖出去后,钱却不能及时收回来,这对于公司的运营是十分不利的。这次又有个客户,买了公司十万块钱的产品,左拖右拖,就是找理由不付款,公司三拨讨账的都没能要到货款。当时,这位姓何的业务员刚上班不久,老板抱着试试他的心态派他去讨债。他软磨硬泡,想尽办法,客户终于同意还钱,给他开了张十万元的支票。

他高高兴兴地拿着支票去银行取钱,结果却被告知,账面上只有九万九千七百元。很明显,这个客户耍了个花招--这张支票一分钱都取不出来。第二天就要放春节假了,如果不及时拿到钱,不知又要拖延多久。

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除了一筹莫展就是暴跳如雷,但是何姓业务员没有,他让妻子拿着00块钱存到客户的账户里,这样一来,账户里就有了十万元。他立即将支票兑了现。

当他带着这十万元回到公司时,董事长对他大加赞赏。之后,他在公司得到重用,不断发展,五年之后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后来又当上了总经理,再后来成了董事长。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在任何机构里,擅长找办法的人总是能脱颖而出。一个能为公司解决问题,为公司创造效益的人,哪个领导不重视呢?

因此说,在工作中,方法永远最重要。

找不到好方法,只能做末流员工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先要勇于承担责任,用平静的心去分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用脑子做事,这样不仅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也能让同事、上司对你产生一种信任感。

日本松下公司的标语牌上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你有智慧,请你贡献智慧;没有智慧,请你贡献汗水;如果你两样都不能贡献,请你离开公司。”毫无疑问,第一等的员工是有智慧会动脑子想办法的员工,而不会找方法又不敬业的员工的结局是离开,所以,不会找办法的员工就是末流员工。

末流员工虽然能够奉献汗水,但是却不会想办法,公司需要他们,但他们却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只能蜗居在金字塔的最底层。

一个老总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让大家对员工的素质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老总说,他曾经从几百人里挑选出来一个员工,那位员工不可谓不优秀--学历高,形象好,大家对她的印象都还不错。但她有一个致命的毛病--不爱解决问题,遇事总是强调理由。比如说,她总有一箩筐理由迟到,总有一大堆理由完不成任务。

一次,老板派她去拜访三个公司的人事部经理,结果有一天,她见了一个就跑回来了。领导本来就感觉很不是滋味,她就在那里唧唧喳喳地解释开了:“北京太大了,我费了很大劲,才问到一个地方。”

老总彻底火了:“这三家公司都是大公司,你跑了一天,怎么会只找到一个?”

她辩解:“我问了好多人,我真的去找了。后来天太晚了,我才回来。不信你去查!”

老总心里更有气了:“我去查什么?你自己没有找到公司,还叫老总去核实,这是什么话?”

其他员工也好心地帮她出主意,你可以先在查询台查到那三家公司的电话,然后分别联系,问好具体怎么走再去……

谁知道她却大发脾气:“我已经尽力了!”

老总虽然没有因此辞退她,但是她在以后的几年内都只是个小职员,一直到离开这家公司。虽然,我们感觉这个女孩的行为实在是太不靠谱了,就算立刻把她辞掉,她也不该有什么话说。但事实上,这种遇到问题只知道推卸责任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的命运也显而易见--在单位、在社会都没市场。

一个培训师在一家高级总裁培训课程上作了个调查,“什么样的员工是你最讨厌的员工?”结果显示,五类员工最让老板们讨厌。第一类,推卸责任,不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员工;第二类,损公肥私的员工;第三类,过于斤斤计较的员工;第四类,华而不实的员工;第五类,受不得委屈的员工。

当问到什么样的员工是你最喜欢的员工的时候。大家回答排名第一的是能主动找方法解决问题、提高业绩的员工。

这证实了我们的理论。毕竟,公司的发展不可能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然而,遇到困难时总是找借口应付了事的员工,在企业里肯定最不受欢迎,最受欢迎的金牌员工都是“不擅长”推卸责任,而是擅长找办法。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的办法想尽了,确实没有!”“真的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设想一下,如果你的上级给你下达某个任务,或者你的同事、顾客向你提出某个要求时,你这样回答对方,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能不失望呢?一句“没办法”,说得简单,推卸了责任,减轻了负担,但也牺牲了很多创造的火花。是真的没办法,还是我们没动脑子好好想办法呢?只要你肯找,一定是“天无绝人之路”。不要迷信有什么成功秘诀和捷径,更没有什么神秘的力量,灵活处理随时出现的各种情况,这才是真正的成功秘诀。

在某知名管理公司里,所有经理人的桌子上都有一个“座右铭”,上面写着:“找方法!”这是公司的创始人定下来的,目的就是让全公司的高层都能明白,任何时候都要找方法,出了问题找方法,提高绩效找方法,从各个角度找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方法紧跟其后。

在一家玻璃厂里,一天晚上,一名抬板工抬坏了两张玻璃板。班长问其原因,他说:“板上有小裂口,所以抬坏了。”是的,玻璃上有小口子确实是直接原因,但是却不能作为理由--“你为什么不事先检查玻璃上有没有小裂口呢?”班长拉长脸问这个抬板工。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和困难,此时,我们先要勇于承担责任,用平静的心去分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用脑子做事,这样不仅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也能让同事、上司对你产生一种信任感。而且,我们积累了处理问题的经验,无形中提高了自身水平,并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直面问题,不逃避、不退缩,从多个角度思考,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扎稳打,想不成功都难。

优秀和末流,你选择哪个?

改变思维,寻找方法

换一种思维,换一个角度,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新思维让人振奋,有什么比开发一块颇有前景的新市场更让人开心呢?在工作中,新思维就是帮人抢占先机,赢得胜利;新思维就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新思维能让人更乐观,更加充满希望。

有的时候,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外在处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换一种思维,让事情“柳暗花明”,你要相信,上帝为你关上一扇窗,就会给你打开一道门。世界上没有死胡同,适当地更换自己的思维,改变自己的思路,放弃盲目的固执,理智地去思考,认真地去改变,就可能发现事情别有洞天。

在一次公司会议中,高层主管们正在为推出新的加湿器制定宣传方案。在家电市场上,加湿器已经非常多了,而且每个厂家都在绞尽脑汁做广告,让自己的加湿器更显眼、更出众来争夺顾客。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怎样才能将自己的加湿器成功地打入市场呢?所有的主管都一筹莫展。

在这个家电公司的会议上,大家争吵得同样激烈,都认为自己的方案最出色,老板越听眉头皱得越紧。这时,一个一直沉默的主管说道:“加湿器为什么一定要打出家电的牌子呢?”所有人都愣住了,他接着有条不紊地说:“是这样的,一次我看到妻子在用美容喷雾剂,既然市场有这样的需要,我们为什么不定位在美容产品上呢?”

他还没说完,老板一直皱着的眉头就舒展开了,一拍桌子:“好主意!我们就这样推销公司的加湿器!”结果,效果果然非同凡响,新的加湿器一上市,就成功抢占了市场,当然,这和他们新颖的创意宣传是分不开的。重新给商品定位,让顾客耳目一新,避开了惨烈的竞争,独享一片天地。

换一种思维,换一个角度,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新思维让人振奋,有什么比开发一块颇有前景的新市场更让人开心的呢?在工作中,新思维就是帮人抢占先机,赢得胜利;新思维就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新思维能让人更乐观,更加充满希望。

有两个观光团去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上坑坑洼洼,一个导游不停地道歉,说这个路面就是这样,像麻子一样,他会建议公司把这段路修平整。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们说:“亲爱的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现在正走在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上。”

当你在工作中遭遇困境的时候,学着换一种眼光和思维看问题,相信你一定能够化逆境为顺境,化问题为机遇。我们相信第二个观光团听到那番解释的时候,心里一定会涌起许多浪漫的情怀,至少不会因为路上有深坑而沮丧。无疑,那位导游是值得赞赏的,相信她的职业生涯也会顺利不少。

在中国陕北黄土高原的一个地方特产一种苹果,因为这个地方温差大、日光足,所出产的苹果格外香甜,销路一直都非常好。但是有一年,恰好在苹果熟了的时候,天公不作美,下了一场大冰雹,很多苹果都被打得遍体鳞伤,果农一下子陷入了无助的境地。此时,一个果农已经把苹果预定出去了两千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他该怎么办?即使降价,损失也非常大啊!

事情真的如此糟糕吗?不!这位果农沮丧之后,迅速寻找对策,考虑如何把这种不利变成有利。他仔仔细细地查看了受伤的苹果,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迅速打出了广告--“高原苹果,味道美妙独特,那被冰雹打出的疤痕,是它特有的标记,谨防假冒,认清疤痕。”奇迹出现了,那些疤痕苹果远远比好苹果更畅销,以至于后来一批厂家专门订购出现疤痕的苹果。而果农也因此摆脱了窘境,大赚一笔。

看吧,换一种思维,放开大脑,寻找最棒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仅能减少损失,还能创造奇迹。

还有一个中国古代的故事。从前,有位秀才上京赶考。考前几天,他一直重复做三个梦,第一个梦是自己爬到屋顶上种菜,第二个梦是大白天里他撑着把伞,第三个梦是和他喜欢的女子脱光了背靠着背躺在一起。

秀才感觉非常奇怪,就去一家寺庙找大师求解。

谁知那和尚一听就哀叹道:“阿弥陀佛,施主你还是回去吧!你想想,屋顶上种菜,和瞎子点灯一样,白费!不下雨你都打伞,岂不多此一举?和心爱的女子躺在一起却背靠背,就是没戏啦!”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店老板不解地问:“这都快考试了,你怎么回乡了?”秀才垂头丧气地把那和尚的话说了一遍,店老板哈哈一笑,“我也研究过一段时间解梦,我倒觉得那三个梦别有深意。你想,屋顶上种菜,不就是高中吗?大白天打伞,说明你有备无患,和心爱的女子脱光躺在床上,不正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快到了吗?秀才听后,觉得也有道理,就欢天喜地地去参加了考试,果真高中。

学会改变自己的思维,能使你在工作中遭遇困境时找到峰回路转的契机,同时赢得一个新的世界。你应该相信,危机往往也是转机。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在脑袋里画地为牢,让困难锁住你的思考,而是要试着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去思考,这样就可以化逆境为顺境,化问题为机遇,从而寻找到成功的钥匙了。

好员工懂得合理地利用时间

我们要合理地利用时间,但也要明白欲速则不达,匆匆地作抉择常会使我们与目标背道而驰,盲目地做事恰恰是对时间的浪费。放慢匆匆的脚步,留下观察、思考与计划的时间,才是真正珍惜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早已被人认同,对于职场中的人来说,作好合理的时间安排不仅能给自己带来“钱途”,更能带来前途--让自己的事业突飞猛进。培根说过:“选择时间就等于节省时间,而不合乎时宜的举动则等于乱打空气。”

同样是工作,有些人只懂得拼汗水,按部就班,安分守己,纵观他的一生,成就也不大;而有的人却在努力地找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的作用,别人用很长时间走曲线到达目的地,他们走的却是直线。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会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是一家花卉公司的销售人员,他来公司的第一个月才赚了一百美元,连吃饭都不够,与其他新人相比,他的业绩差得可怜。许多同行讥笑他不适合干这行,而这个年轻人却没有气馁。他仔细地分析了自己的销售图表和各种记录,发现大部分收益来自百分之二十的客户,但是他却对所有的客户花费了同样的时间。于是,他要求把一直反应冷淡,没有买过任何花卉的几十个客户分给其他的推销员,而自己把所有的时间都集中在那些最有希望的客户身上,而且,再分配出一段时间来努力寻找新的客户,从中筛选……当月,他赚到了一千五百美元,成为销售员中的冠军。

这个年轻人叫布里恩,后来成了美国最大的花卉公司“农场直达”的总裁。在一次采访中他说:“我们没有任何秘密,我们也不需要有关物流的高谈阔论,我们靠的是实干和为鲜花运输不惜日夜操劳,当然,我们同时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节省时间和资本。”

每个职场中人都在解决问题、争取效益,有的人在机械地重复,他们不会想到如何进一步节省时间,创造奇迹,只是盼望着朝九晚五的工作快点结束。相反,聪明人会借着问题,将工作上升到更高效的层面,自己也可以更上一层楼。他们懂得,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就相当于给自己搭了个前进的跳板。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它永远不会停留。要抓紧时间去做未完成的工作,不必再去为已逝的时间叹息,因为再多的时间也经不起浪费。

你可曾想过,是哪些因素干扰了你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工作无序,众多事物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把最重要的事情给忙忘了,忙毁了。工作无序,没有条理,一定会浪费时间。比如一个人的桌子上资料乱放,东西乱堆,老板跟他要一份资料,他本来整理好了,却在那堆积如山的桌子上翻了一下午。试想,公司怎么重用这样的“人才”?怎么能指望他在承担一项重大的任务时不出错?

工作的有序和时间的分配息息相关。首先要明确你要干什么,什么是最重要的。很多成功者都说,一定要把自己工作的内容写下来,因为人的脑子每天受大量的信息冲击,是很容易忘事和犯迷糊的。而把工作内容写下来,便能清晰高效地自我管理,使工作条理化,因而使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只有明确自己的工作是什么,才能认识自己工作的全貌,从大局着眼,而不是每天陷入烦乱和恐惧中。

中美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唐纳德在《合理安排时间》一书中讲到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的“三原则”,即为了提高效率,在做一件事之前,要首先问: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把它与别的事情合并起来做?能不能用更简便的方法来取代它?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这是爱迪生常对助手说的话。“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在实验室,爱迪生用灯泡给助手上了一堂课。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便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是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爱迪生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他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把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测量计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节省时间就要找巧办法。有这样一则寓言,青蛙和蛤蟆比赛,看谁先数到十,青蛙呱呱地叫着:“1,,……”蛤蟆慢吞吞地说:“俩五一十”,获得了胜利。

时间需要我们合理地利用,但欲速则不达,匆匆地作抉择常会使我们与目标背道而驰,盲目地做事恰恰是对时间的浪费。放慢匆匆的脚步,留下观察、思考与计划的时间,才是真正珍惜时间。在工作中,一定要为自己的时间做一个有序的计划,问自己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如何把自己的时间运用得更加合理。

记住,生命短暂,时间不多,要把一点一滴的时间都用在刀刃上。

做个与众不同的员工

与众不同才能脱颖而出。干工作也是一样,如果别人做什么你也做什么,别人做多少,你也做多少,一味地随波逐流,怎么能从众多员工中凸显出来呢?只有努力找方法,独具特色,才能成为备受关注的一流员工。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这样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

小时候我家里非常穷,父母甚至给我交不起学费,但我比任何人都想获得成功。一次,我路过一个工地,看到一位穿着光鲜,老板模样的人正在那里指挥。说实话,他神气极了。我不由自主地走过去问他:“请问您在盖什么?”

“我要造一座大厦,给我的公司用。”

“我该怎么做才能像您这样呢?”卡内基非常羡慕地问。

“小伙子,首先你要勤奋肯干!”那人来了兴致,不再盯着那帮工人看,而是把头转向了我。

“这我当然知道。”

“嗯,下一步就是买件红衣服穿在身上。”

“为什么?这和成功有关系吗?”我有些怀疑他在开玩笑。

“当然有关系!”那位老板一脸认真,“你看,那些全是我手下的人,但穿的都是清一色灰蒙蒙的衣服,所以我一个也不认识。但是你看那位穿红衣服的!”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果然,非常鲜艳,非常显眼。那人继续说,“我的眼睛每次都忍不住望向他,就因为他和别人不一样,他做得又很不错,所以过两天我会提拔他。”

日本有一个叫光义的推销员,曾经去百货公司推销一种玩偶,并为此刊登了广告,作了一番宣传。遗憾的是,这种玩偶并未因此而畅销,大部分都积压下来。百货公司的店员对他说:“这种玩偶卖不掉。”并要求光义把这些玩偶拿回去。无奈之下,光义只得把这种黑皮肤的玩偶全都带回来,堆放在仓库里。

光义的儿子新田是一个非常喜欢动脑筋的年轻人,他注意到,百货公司里有一种身穿游泳衣的女模特模型,每个女模特模型都有一双雪白的手臂。他想,如果把这种黑色的玩偶放在女模特模型雪白的手腕上,那真是黑白分明,引人注目。通过这样的鲜明对比,说不定顾客会喜欢上这种玩偶。新田决定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经过艰难的劝说后,百货公司终于同意让那些泳装模特手拿玩偶。

“这个玩偶真可爱,在哪儿有卖的?”原来无人问津的玩偶,一时间成了热门的抢手货。

后来,新田又想出一个办法,他聘请了几位年轻漂亮、皮肤白皙的女孩子,身着夏装,手拿那种玩偶,在东京繁华热闹的街道上“招摇过市”。这引起了许多行人的关注,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他们纷纷表示,带着这样的玩偶上街非常酷。这几个手持玩偶的女孩儿甚至引起了一些新闻记者的注意,第二天,许多报纸上都刊登了照片和相关报道,东京竟因此而掀起一股玩偶热。新田的玩偶很快销售一空。

7-ELEVEN是一家大型的便利店连锁企业,在全世界的连锁店达4000家之多。从茶叶蛋到啤酒、水、面包甚至手表等物品,在7-ELEVEN都可以买到。现在它又添加了新业务--帮客户代交电话费、为自来水公司代收水费、为电力公司代收电费、为煤气公司代收煤气费、为邮局代收邮件,甚至为网上商店代送商品等,结果不仅增加了利润,而且与社区居民的关系也更为密切了。

7-ELEVEN甚至开始抢麦当劳的汉堡市场,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比麦当劳更有优势,自己比麦当劳卖得便宜,而且质量口味也都有保证。最重要的是,7-ELEVEN是4小时营业,也就是顾客随时都能吃上热气腾腾的汉堡。后来,7-ELEVEN又与星巴克合作,这意味着,如果您要想喝星巴克咖啡,可能不用再跑到星巴克,也许只到附近的7-ELEVEN就能喝到。

这就是差别法则。能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有别人没有的眼光,注意到别人没注意的细节,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功了百分之六十,成功的关键点就是差异和特色。

与众不同才能脱颖而出。干工作也是一样,如果别人做什么你也做什么,别人做多少你也做多少,一味地随波逐流,怎么能从员工中凸显出来呢?只有努力找方法,独具特色,才能成为备受关注的一流员工。

拒绝“苦劳”,争取“功劳”

如果我们想走更远的路,如果我们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一名优秀的执行人才,如果我们想打造一个最优秀的团队,那么请记住,执行是要做出结果。

当老板交给你一项任务时,重点不是在执行的过程,而是在完成的结果。你是在做事,但是你“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然后堂而皇之地说一句“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对企业来说,你的这种苦劳毫无作用。我们要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对结果负责,对我们工作的价值负责,对任务负责,对工作的流程负责。

请给我结果,而不是借口。老板要的是功劳,不是浪费时间、精力、工资的苦劳。只有员工做出结果,企业才能赚钱,员工才能得到工资。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小王、小李、小段同时应聘到一家公司,一年后,这三位新人的待遇大不相同。小王每月拿1万块钱的薪水,小李拿五千块,而小段还是刚进公司时的薪水两千块。一个客户也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就饶有兴致地问老板原因。老板微笑着说:“这可不是在学校,他们拿着不同的成绩来应聘,但工作起点是相同的。在公司,给多少薪水可不是由你在学校时的成绩决定的。”看着客户困惑的样子,老板说:“那好吧,我让他们做同一件事你就明白了。”

老板把这三人依次找来,吩咐他们调查一下运输站旁边的货车上的布匹的质量、颜色、价格。“详细记录,尽快给我答案。”

一个小时后,三个人几乎同时回来。小段抢先说:“我有个运输站的朋友,他答应给我调查了,一有结果,他会马上通知我。我会尽快给你,相信我!”

小李稳重地把货车上布匹的质量、颜色、价格一一报告给老板。

到了小王,他细致地重复了布匹的质量、颜色和价格后,又接着说,他知道老板不会无缘无故地打听这批货,老板可能对收购这批货有兴趣。在回来的路上,他已经打电话给其余的同类产品供应商,并且断定,这批货能给公司节省百分之七的开销。希望老板认真考虑一下。

此时,老板会心一笑,而客户也恍然大悟。

相信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三个同时进公司的人为什么薪水有那么大的差别。我们也可以自己想想,这三个人,哪个人身上有自己的影子?自己和拿高薪水的人究竟有什么区别,是天赋?是智商?当然不是,就是完成的结果。

对一家企业来说,赢利是底线,作为一名员工,完成任务是底线。说到底,你不能把公司彻底当成“家”,在公司做事不像在家,只要尽力就行了,而是要完成。这就是职业化的由来。职业化就是老板不盯着你,你也能把任务完成得尽善尽美,你也会竭尽全力。你对得起公司,更对得起自己拿的薪水。你可以有无数的构想,但是你必须把上司交付给你的任务做好,做出优异的成绩,给上司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才是重中之重。

三星笔记本开始研发的时候,索尼是笔记本世界里的巨无霸。三星董事长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制出比索尼更薄的笔记本。这样的目标在当时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因为索尼的轻薄精致,简直就是一种当时技术所能达到的“极致”。

三星当时主攻技术的是陈大吉,他立下“军令状”,一定要比索尼薄一厘米,打不过索尼,就证明不了三星的强大。当时的任务非常艰巨,不仅仅是索尼的强大,还因为正赶上全球经济不景气,其他企业都缩减科研经费、生产规模。陈大吉并没有推卸责任,他埋头苦干,不断克服技术难题,成功地实现了目标。

三星在当年的销售量超越了索尼,迅速成为世界知名品牌,还接到了戴尔的巨额订单,而笔记本历史上也永远留下了陈大吉的名字。

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难题,如果陈大吉只是“努力过”、“苦劳”过,没有结果,那么三星恐怕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牌子,还在惨淡经营。

进入公司的每一天,你都会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上面,但你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你在用结果交换你的工资。同时,也在用结果来证明你的价值。再往大处说,结果怎样和别人没关系,你每天的价值累积就是你自己人生的价值。

所以,结果是由你自己掌握的,你要对得起自己。

在一次奥运会上,人们注意到,比赛已经结束,但坦桑尼亚选手艾克瓦里还在坚持。他受了伤,满腿血污,但还是坚持跑到终点。有人问他:“你都受伤了,比赛也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坚持跑呢?”

他回答:“我的国家送我来到这里,不是派我来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比赛的。”

说得好!成功不是目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在马拉松比赛中,艾克瓦里跑完了全程,完成了国家交给他的任务。坦桑尼亚为他骄傲,世界为他骄傲。

什么让你痛苦?什么让你强大?什么让你更优秀?答案很简单,就是结果!

就拿卖苹果来说,普通的苹果平均下来能卖到五角钱。当卖家拿到这五角钱后他就想,如果能卖到六角七角该多好。于是他开始想办法,套袋、保鲜、在苹果上刻字、增加产量、把苹果的营养成分介绍给客户……让苹果增值,让客户更满意,让我们自己赚的钱更多。这就是结果心态。

如果我们想走更远的路,如果我们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一名优秀的执行人才,如果我们想打造一个最优秀的团队,那么请记住,执行是要做出结果。 xxCKWtNsYfwp/cNOAOblJOgp+0fMLY4UW/ozOfzye+Psejfg5WzuRA7gos4wnEP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