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李问渠

第一章 生活中的口才艺术(1)

一个人口才的优劣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与人打交道、交朋友、工作,还是与家人相处,都离不开良好的口才技巧。你可以说出令人愉悦的话,也可以说出令人恼恨的话,全在于你的语言表达能力。

常言道:只有好口才,才有好人生。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生活圆满幸福,就必须锻炼自己的口才,从现在就开始!

第一句话给人留下好印象

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是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说好说坏,关系重大。说第一句话的原则是:亲切、贴心、消除陌生感。常见的有这么三种方式:

--攀认式

赤壁之战中,鲁肃见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是鲁肃的挚友。短短的一句话就定下了鲁肃跟诸葛亮之间的交情。其实,任何两个人,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亲”、“友”关系。

例如:“你是××大学毕业生,我曾在××进修过两年。说起来,我们还是校友呢!”

“您是体育界老前辈了,我爱人可是个体育迷。你我真是‘近亲’啊!”

“您来自苏州,我出生在无锡,两地近在咫尺,今天得遇同乡,令人欣慰。”

--敬慕式

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用这种方式必须注意: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切忌胡乱吹捧,不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之类的过头话。表示敬慕的内容也应该因时因地而异。

例如:“您的大作《教你能说会道》我读过多遍,受益匪浅。想不到今天竟能在这里一睹作者风采。”“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您这位著名的山水画家。”

--问候式

“您好”是向对方问候致意的常用语。如能因对象、时间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效果则更好。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宜说“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对年龄跟自己相仿者,称“老×(姓),您好”,显得亲切;对方是医生、教师,说“李医师,您好”、“王老师,您好”,有尊重意味。节日期间,说“节日好”、“新年好”,给人以祝贺节日之感;早晨说“您早”、“早上好”则比“您好”更得体。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有些人的脑袋是“少根筋”,他们经常搞不清楚情况便胡扯瞎说。比如在寿宴上对寿星大谈人寿保险的好处;对孕妇说养孩子没什么好处,孩子翅膀硬了就飞了;对新人们说今天喜宴的菜好吃极了,下回别忘了再请我;甚至当别人就要出门旅行时,却大谈今年发生过多少起飞机失事的意外事件等等。

也许这类人有时只是谈兴正浓,没有注意到交谈对象的情况。不过,即使他们并不是故意说出这些话,却也在不知不觉中伤了人。当然,也有可能他们真的是“少了根筋”,木头脑袋,转不过弯!

话总是说给别人听的,至于说得好不好,是否有口才,不仅要看话语能否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要看别人能不能理解并乐于接受。如果你说的话别人听不懂,或者根本让人提不起兴趣,那么这样的谈话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与人交谈之前,你应该搞清楚对方的个性。假如他喜欢委婉,你就说些流利的话;假如他喜欢率直,你就说些直接的话;假如他崇尚学问,你就说点高深的话;假如他喜欢谈些琐事,你就说点浅显的话。这就是所谓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而事实上,只要你说话的方式能与对方的个性相符,在交谈时便能一拍即合。

当你和对方交谈时,尽量使用对方会认同的语言,谈论对方熟悉和关心的话题,并且视具体情况灵活应变,以便在迎合对方心理的同时,也赢得对方的好感。只有赢得对方的好感,你才有可能得到想获得的东西,而这正是成就大事的一种技巧。

当你与地位较高的人谈话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态度要尊敬,对方讲话时要全神贯注地聆听。

--不要随意插话,除非对方希望你有所响应。--回答问题时要简洁适当,尽量不说及题外话。

--说话态度自然,不要显得紧张。

--不要做“应声虫”。因为当你只一味地说“是”时,对方可能会心生不悦,甚至认为你没有主见。

当你与地位低的人谈话时,你应表现出庄重的态度,千万不可在交谈时漫不经心。一旦你认为和对方谈话不用多费脑筋,你的态度就会给人一种随随便便的感觉,更何况对方的地位虽然比你低,并不意味着他的能力也一定比你弱。所以,这时你应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的谈话内容有兴趣,并且让他继续说下去。而当你说话时,你必须庄重、有礼、和蔼,避免出现高高在上的态度。此外,你不妨赞美对方出色的工作表现。但切记不要太过聒噪,或太过亲密;最重要的是,你不要用自己的优越地位去阻止对方发言。

当你和女性谈话时,你必须先开启话头,以便能够继续交谈。不妨询问对方有关书籍、花草或其他轻松的某些事物。总而言之,你必须选择能够让对方感兴趣的交谈话题。同时,一切要以对方为中心,并用能够增加对方感情的谈话口气、态度和方式。如此一来,你们的交谈就能愉悦而顺利地继续进行。

另外,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当你与女性交谈时,务必保持尊重对方的态度,除不可随意打断对方的谈话外,也不应轻蔑对方。换言之,只要你表现出有礼、诚恳、尊重、和善的态度,自然就能让对方觉得与你谈话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

当你和老年人谈话时,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你会经常听到长辈在教育后辈时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其实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老年人接受的新知识虽然比你少,可是他的人生经验却比你丰富,所以在双方谈话的过程中,你应谦逊虚心。特别是有些老年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年事已高,甚至他们希望自己显得比真实年龄年轻。所以在与老年人谈话时,你不要直接谈及他的年纪,只需提及他的阅历。一旦这种话题赢得他的欢心,他会觉得你非常讨人喜欢。

当你和年幼的人谈话时,你会发现有些人的思想比较成熟,有些人则没有你懂得多。如果遇到第一种情形,你和对方的交谈并不会有太大的障碍,只要你表现出更为沉稳的态度即可。也就是说,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也不要给对方直呼你姓名的机会,同时避免与他们有所辩论。你只需让他们明白,你希望他们尊敬你,而你也一直在维护自己的尊严。毕竟人们总是因为你自己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对你尊重有加,尤其那些比你年幼的人更是如此。

另外,当你与对方交谈时,你也必须考虑到对方的文化背景,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说话方式上也会呈现不同的特点。

简单地说,从事不同职业、具有不同专长的人,他们所接触的信息类型和话题往往不相同,而他们也会因为不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不同的话题津津乐道。因此,如果你以对方一窍不通或一知半解的事物作为话题,他们就会觉得味同嚼蜡,这样,你想与对方继续深谈将会显得十分困难。相反,如果你能抓住对方职业或专长上的特点,并借此作为交谈的话题,就能非常容易拉近心灵间的距离,从而使双方产生极佳的共鸣。

综观以上情况,你一定能够发现因人而异的谈话方式不仅体现了你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也让对方感受到尊重与信任。因此,对于这种说话技巧,我们不可不知,不可不学!

知识是口才的基础

有一位学者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能和任何人持续谈上一分钟而使对方发生兴趣,你便是最佳的交际人物。”

这句话看来简单,其实并非容易,因为“任何人”这范围是很广的,也许是工程师,也许是个律师,或是教师,或是艺术家。总之,无论是三教九流,或各种阶层人物,你都能和他谈上一分钟且使他对你的话感兴趣,那真是不容易。

姑且不论困难或容易,我们总要克服这个难关。常见许多人因对对方的职业毫无了解而找不到话题,这是很痛苦的。其实如果肯下点工夫,这种“无言以对”的情形就可以减少,即便成为一个优秀的交际人物也非难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是一句老语,但至今仍然适用。所以,首先必须充实你自己的知识。

一个胸无点墨的人,当然不能应对如流。学问是一个利器,有了这宝贝,一切皆可迎刃而解。你虽不能对各种专门学问皆有精湛的研究,但是所谓“常识”却是必须具备的,倘若再加以巧妙运用,那么要应付任何一个人做出一分钟使他有兴趣的谈话都是不难的。

“与世界一同呼吸”,阅读每天的报纸,每月所出的各种著名杂志,这是充实你自己的最佳方法。这只是最低限度的准备工作,如果你想在谈话中赢得别人的赞赏的话。世界的动向、国内军政经济的概况、科学界的新发现和新发明、世界各地所瞩目的地方或新闻人物,以及艺术名作、流行时尚、电影戏剧新作品的内容等等,皆可以从周围的报纸杂志中看到。此外,还应该多听演讲、多读书等。

倘若以提升自己的口才能力为目的而去阅报、听演讲和读书,还得需要一定的技巧。

在你看报纸的时候,要各拿一支红、蓝色圆珠笔,把每天最有兴趣的新闻,或是所见的好文章勾起来。要是能剪下来,就更好。每天只要两条,两个星期之后,你便能记住不少有趣的事情了。

在你看杂志或书籍的时候,每天只要能够记住其中的一两句你认为很有意义的话,用红、蓝色圆珠笔在那句话旁边画上线,或者能抄在日记本上或是笔记本里那就更好。

是的,开始时不要贪多。不要一开始就使自己过分为难,否则没有几天你就会放弃了。

每天只要一两句,又省事,又容易记。可是不要看不起这一两句,如果你每天不停地记下去,两三个月后,你就会发觉自己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得多了。谈话时用自己的话把这些知识加以发挥。这些有意义的话,随时随地都会跳出来,帮助你,解救你的谈话窘境。

在听演讲时,或在听别人谈话时,随时都可以听见展现人类智慧的名言或是谚语。把这些佳句记在心中,抄在纸上,久而久之,你谈话的题材和内容就越来越丰富有趣了,你的口才自然就越来越精进了。再过不久,你简直可以“出口成章”,随便说什么都可以条理清晰、生动活泼了。

例如在杂志上的某一篇论文里看见这么几段话:

“我们现代人应当成为这个样子的人--要看得远,要让眼界开阔。别始终停留在原地,只看见同样的一些街道和人物,同样的一些墙和屋顶,同样的一个地平线。我们必须把生活圈扩大,利用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手和脚,使我们成为广大地球村的一员。”

“现代人应当学会拿自己的损失和许多人的损失作比较,拿自己的缺乏和所有人的缺乏作比较。”

像这样的文字,都是值得你记下来的,如果你能了解它的意义,被它所感动的话。之后,当你检讨你自己的行为时,或是规劝朋友不要整天斤斤计较时,或是批评一个不识大体的人只会破坏大局时,这几段话便会跳出来帮你的忙,使你的谈话增强说服人、感动人的力量。

这种例子是举之不尽的。为了激发你练习口才的动机与兴趣,现在再举几个可以经常使用的话:“无论何时都不要拒绝工作中琐碎的事情,因为伟大的事业是由琐碎的细节构成的。”“爱一个人,最要紧的是爱他未来的模样。”“人一定要顾及社会,因为保护他的是整个人群。”“无论对哪一个人,如果他只肯给我束缚的爱和友情,那我就两样都不要。”“不灭的只有事业!生命是要在活动中才能壮大的。”“对于学习,永远不会太早;对于改过,永远不会太迟。”“聪明人从傻瓜那里所学的,比傻瓜从聪明人那里所学到的多。”这里说“使用”这些话,而不说“引用”这些话,因为这些话到底是从书本上抄下来的,多多少少总带着一些书本气。说的时候,根据它的字面意思,加以发挥,把它表述得更明白、更顺口一点。不妨看一个怎样利用的例子吧!十几年来,玛丽曾经遇见许多这样的事情:朋友们恋爱了,男朋友总是希望他的女朋友停止学业,或是把工作辞掉,立刻跟他结婚。有的女孩子大学读了三年,只差一年就毕业了,可是男方不能等。有的女孩子有份收入和发展都不错的职业,而且在她工作的领域里担任极重要的角色,可是男方并不看重女方这种社会地位和工作的机会,总希望他的女朋友整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地做他将来的妻子。在这种场合,假使有机会的话,玛丽总是劝男方改变一下他的想法。她会说:“你真爱她吗?那么为什么不为她的未来打算一下呢?”并且说:“你如果爱她,那么为什么非要牺牲她辛辛苦苦了多少年所努力得来的学业或是社会的地位呢?”她也这样警告过那些陷入情网的女孩子,她说:“无论你的男朋友说他怎样爱你,都是假的。除非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你的未来着想。单是为你着想,还是不够的,一定要为你的未来着想才是真正的爱。”

有些男性朋友听了这些话之后,的确能够多多少少改变她们或他们的想法,把眼光看得远一点,不被一时的欲望、冲动,或是目前的利益所迷惑、所限制。而这些话,都是运用了上面提到的“爱一个人,最要紧的是爱他未来的模样”这句话。

你把一句话体会得越深,就能把它应用得越广,它就变成各式各样的形式,出现在你的言语和行为里。

怎样利用上面所引用的名言,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其他的要等你自己去试。

你不能对每一种人都谈同样一件事情。一个研究科学的,不会对生意经有兴趣,同样一个生意人,对他谈哲学的大道理,他不一定有兴趣。这里有一个小笑话:某先生以口才见长,有人便向他求教谈话诀窍,他说:“很简单,看他是什么人,就跟他说什么话。例如和屠夫就谈猪肉,和厨师就谈面包。”那位求教的人问道:“如果屠夫和厨师都在座,你谈些什么呢?”他说:“我谈三明治。”由上面的故事可知,为要应付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们,就得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就需要多读、多学。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应付各式各样的人物自然就能胜任愉快。

虽非样样专长,但技巧运用全在你自己。你不懂法律吗?但遇到了律师,你不妨和他谈最近发生的某件案子,由你提供案情(这是你从报章上读到的),其余的法律问题,让他说好了。

东京有一家美容院,生意兴隆为当地之冠,有人前去询问老板生意秘诀,老板坦承地说:“完全由于所聘请的美容师在工作时善于和顾客攀谈之故。”但又怎样能使美容师们个个都善于说话呢?

“简单得很”,店主人说,“每个月我会把各种报纸杂志都买回来,规定每个职员在每天早上开始工作前一定要先阅读,当做日常功课一样,那么他们自会获得目前社会最新鲜的聊天话题,博得顾客的欢心了。”

这不过是千百个例子中的一个。知识是做事之根本,你要使自己的谈吐能赢得任何人的喜爱,更要多阅读书报杂志,让这天地间的知识贮存在你的头脑中,到要运用的时候,经过你的头脑选择整理,便能与人对答如流了。

说得多不如说得妙

有人说话时喜欢引经据典或长篇大论,经常让听者晕头转向,不知所云。事实上,这种说话方法远不及简短的几句关键语!

任何事物,不管是多复杂的现象、多深奥的思想,说到底也就是经过概括和抽象后的认知。而这些认知就是事物的精华与核心,只要你能抓住并领悟它,就能触类旁通。所以,如果你能用极为简明的语言,条理分明地将自己的观点加以表述,或将对方思想、观点上的实质部分一一揭露,便能收到“片言以居要,一目能传神”的效果。

在一次亚洲大专辩论赛中,香港中文大学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队,针对“个人利己主义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因素”的辩题进行辩论。新加坡国立大学队为正方,香港中文大学队为反方,双方争辩激烈,相持不下。

这时,香港中文大学一个队员指出:“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难道是因为个人功利主义吗?爱迪生发明电灯,造福全人类,难道也是因为个人功利主义吗?”此话虽然简短,但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具有几乎不可辩驳的威力。

俗话说:“秤砣虽小压千斤。”画龙点睛的语句,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包含辩论者高度浓缩的思想、感情、智能和力量,具有以少胜多、点石成金的特殊作用。

学会让幽默为你说话

幽默是一种最生动的语言表现手法。与幽默的人相处、谈话是非常有趣的事。如果与人发生争执,或是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幽默常常可以助人立于辩论的不败之地,并且化争执为会心一笑。

辛辣风趣的幽默,虽不同于严密的理论与辩驳,但因同样具有真实性、威慑力以及逻辑性,所以它仍有着很强的辩论力量。也就是说,在辩论中,幽默虽然既无辩论过程,也没有反驳的模式,却能以诙谐逗趣的方式,暗示事物的本质,借此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因此,在辩论过程之中,幽默常常能发挥“证明”与“反驳”所无法达到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开庭审判28名日本甲级战犯之前,美、中、英、加、法、新、荷、印、菲等10个参与国的法官们曾因排定法庭座次而展开过一场激烈的争论。

当时,除庭长韦伯法官的席位不容置辩之外,庭长右手边的座位属于美国法官似乎也已成定论。然而,庭长左手边的座位该属于哪国法官,大家却各执一词。因为坐在庭长身边的法官,不仅可以随时与庭长交换意见,同时也意味着该法官所在国在审判中的地位。按理来说,中苏法官应安排在庭长左手边的第二把交椅,可由于当时中国的国力并不强,因此被各强权国所否定。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出庭的中国法官梅汝璈,便面对列强展开一场机智的舌战。

梅汝璈首先从正面阐明,座次安排应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加以排列,这是唯一正确的原则立场。因为审判日本战犯一事中,中国受日本侵害最重,并且抗战时间最久,所付出的牺牲最大,所以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所以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

接着,梅汝璈话锋一转,微微一笑,说:“当然,如果各位不赞成这个办法,我们不妨找一个体重计,然后依照体重安排座位,体重重者居中,体重轻者居旁。”

各国法官听了全都忍俊不已。庭长笑着说:“你的建议很好,但它只适用于拳击比赛。”

梅法官接着说:“如果不以受降国签字次序排座,最好就依体重排座,因为这样即使我被排在末位也心安理得。而我也可以对我的国家有所交代,一旦他们认为我不该坐在角落,至少还能另派一名比我胖的人来替换我。”

此番回答引得法官们大笑起来。毕竟,在举世瞩目的国际法庭上,法官座次要是真的按照体重加以排定,岂不是天大的笑话!而梅汝璈正是利用这样的玩笑,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辩论中反驳对方,有时舍弃锋芒毕露、相互抨击的语言,改用风趣含蓄、诙谐生动的语言,反而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汉朝时,汉武帝晚年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一天,他对侍臣东方朔说:“相书上说,一个人鼻子下方的人中越长,寿命就越长,人中长一寸,就能活一百岁。不知是真是假?”

东方朔听了此话,知道皇上又在做长生不老的梦,所以脸上露出一丝讥讽的笑意。而皇上眼见东方朔似有讥讽之意,不悦地说:“你居然敢笑话我?”

此时,东方朔摘下帽子,毕恭毕敬地回答:“我怎么敢笑话皇上呢?我是在笑彭祖的脸太难看了。”

汉武帝问:“你为什么笑彭祖?”

东方朔说:“据说彭祖活了800岁,如果真像相书所说,‘人中一寸就活一百岁’,彭祖的人中就该有八寸长,那么他的脸岂不是太难看了吗?”汉武帝一听,不免也哈哈大笑起来。

在这个历史故事中,东方朔以幽默的语言,借助笑话彭祖来讽谏皇帝,整个批驳过程机智含蓄、风趣诙谐,也让正在怒气中的皇帝转怒为喜,并且愉快地接受讽谏。

当然,幽默不一定都用在化解敌对的争吵和攻击,有时也可用在轻微的诙谐谈笑风生中。这时,巧用幽默,既能达到驳斥对方观点的目的,还能营造和谐友好、轻松愉快的氛围。

有一次,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应邀赴宴,正好和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士坐在一起。这位女士用戏谑的口气向达尔文提出质问:“达尔文先生,听说你断言人类都是由猴子变来的,那我也是属于你的论断之列吗?”

达尔文漫不经心地回答道:“那是当然!不过你不是由普通猴子变来的,而是由长得非常迷人的猴子变来的。”

在这里,达尔文并不用科学的道理来反驳那位美女,而是以调侃反驳戏谑,从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使用柔和的语言基调

俗话说:“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也能把人说跳。”一般情况下,能把人说“笑”的语言,通常是柔和甜美的。古往今来,和气待人、和颜悦色都被视为一种美德。柔言谈吐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交际方式。

柔言谈吐表现为语气亲切,语调柔和,语言含蓄,措辞委婉,说理自然。这样对方才会感到亲切和愉悦,所谈之言也易于入耳生效,有较强的亲和力与说服力,往往能起到以柔克刚的交际效果。

柔言谈吐的表达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谦让表达法:

一家瓷器店的营业员遇到一位十分挑剔的女顾客,给她拿了好几套瓷器,挑了半个钟头还没选好,营业员因顾客太多使这位女顾客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于是她沉下脸来,大声指责说:“你这是什么服务态度,没看见我先来的吗?快让我先买,我还有急事。”

这话真够刺耳难听的,如果和她较真儿,会吵得不可开交。然而,营业员没有这样,他安排好其他顾客后说:“请你原谅,我们店生意忙,对你服务不周到,让你久等了。”营业员的态度和话语真诚而谦让,女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转而难为情地说:“我说得不好听,也请你原谅。”

有理不在声高,并非说话有棱有角、咄咄逼人才有分量。这种谦让式表达法充满了尊重、理解和宽容,本身就产生了一种感化力,火气遇上和气,就失掉了发泄的对象,自然就会降温熄火。

另一种是委婉表达法:

当你和他人意见不合,又想坚持己见时,万万不可对他人讥讽嘲笑,横加指责。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坚定立场,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沟通和说服效果。

1940年,处于前线的英国已经无钱从美国“现购自运”军用物资,一些美国人便想放弃援英,而没有看到唇亡齿寒的严重事态。罗斯福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宣传《租借法》以说服他们,为国会通过此法成功地营造了舆论氛围。

罗斯福并未直接指责这些人目光短浅,这样只能触犯众怒而适得其反,而是妙语连珠,以理服人。他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理由,点中要害,人们不得不心悦诚服:“假如我的邻居失火了,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花园的水龙带,要是给邻居拿去接上水龙头,我就可能帮他把火灭掉,以免火势蔓延到我家里。这时,我怎么办呢?我总不能在救火之前对他说:‘朋友,这条管子我花了15元,你要照价付钱。’这时候,邻居刚好没钱,那么,我该怎么办呢?我应当不要他15元钱,让他在灭火之后还我水龙带。要是火灭了,水龙带还好好的,那他就会连声道谢,原物奉还,假如他把水龙带弄坏了,答应照赔不误的话,现在,我拿回来的是一条仍可用的浇花园的水龙带,这样也不吃亏。”

罗斯福总统援英的决心很坚决,但他没有直接表达这种强硬的态度,而是用通俗的比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达到了较好的说服效果。使用柔言谈吐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要加强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性格锻炼。我们知道,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具体表现。一个心灵丑恶的人,语言绝不会美,有善心才有善言。

其次,柔言谈吐在造词用句和语调语气上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应注意使用谦敬词、礼貌用语,表示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感情,以引起好感。尤其要避免使用粗鲁、污秽的词语。在句式上,应少用“否定句”,多用“肯定句”;在用词上,要注意感情色彩,多用褒义词、中性词,少用贬义词,以减少刺激性;在语气上要和婉、文雅。

掌握语言的停顿与重音

在人际沟通的口语表现中,停顿也是一种常用的说话策略。所谓停顿,是指语句或词语之间语音上的停歇,它能使话语划分成段,使话语形式严谨、表意明了、有条不紊。因此,掌握停顿的语言技巧,将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使语言更为准确地传达出去。

停顿有两种情况,一是语法停顿,这是句子或分句之间的停顿。这种停顿除句末停顿外,都是表明词语间语法关系的停顿,停顿的次数不同、位置不同,词语关系就有所差别,从而句子的意义也就不一样。所以,能否准确运用这类停顿,就直接关系到意义和感情能否准确表达,如果语法停顿使用不当,有时就会闹出笑话。

某公司的经理,在一次调薪的提议汇报中提到,“在这次提议调薪中,已经升了职的和尚未升职的员工都应同时调整薪资”时,他在“尚”字和“未”字之间作了停顿,于是这句话就成了“在这次调薪中升了职的和尚、未升职的员工都应调整薪资”。听取报告的老板先是一愣,心想公司中怎么会有和尚?等到问明情况后,全场哗然。由此可见,企业经理人一句失当的话,就会让自己的形象受损,甚至还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是强调停顿。这种停顿策略是说话者为了强调某个语意,或表达某种感情,而在词语或句子之间所作的较大停顿。这种停顿能引起听者的联想,进而产生双方的共鸣,同时,对突出语意、增大信息刺激强度,也是一种相当有效的策略。此外,强调停顿的运用也要恰到好处,一要顺乎自然。如果滥用不当,不仅会造成逻辑混乱,还会因强调过多,令人抓不住重点。二要掌握好停顿的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会影响听众的情绪,从而弄巧成拙。

使用重音是人与人沟通过程中,为了达到准确表达目的而使用的手段。重音是指在说话时有意将某些词讲得响亮一些的现象,它主要是通过音调来表现的。

重音的使用方式有两种。一是语法重音,这是按照句法结构特点说出的重音,一般没有特殊用意。二是强调重音,这是为了突出某个语意,或表达某种强烈情感,将句中某些词语音量加大后所说出的重音。

前苏联著名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重音就像人的食指,指示着节奏中或句子中最主要的词。”重音的所在,一般也就是说话者所要突出的重点所在。强调重音的位置不同,语音的表示和感情的强度也有所不同。例如“你听得懂吗”这个句子,如果“懂”字不重读,那么只是一般的询问,否则就变成了反问,并且还包含轻视的意味。

有一位银行高级主管和一位主任,先后对一位连续迟到两天的女职员说:“你呀!怎么又迟到了?”高级主管说这句话时,把“你呀”说得又长又响,似乎重点是在强调她这个人。而主任则把“又迟到了”这几字说得较响亮,并特别在“又”字上加大了音量。然而,明明是同一句话却有两种结果,女职员听了高级主管的话,只是低着头,脸也红了。但听了主任的话后,她却反唇相讥:“迟到就迟到,有什么了不起!扣全勤奖金好了。”

分析其中原因,就在于重音的位置不同,所强调的意义、表达的感情也因此出现了差异。高级主管的话,尽管有批评,但带有亲切感,从而削弱了女职员的反抗情绪;而主任的话听来就是指责意味浓厚,使人升起一股反感,心理上自然不能接受,也就导致二者的结果与反应不同了。

借风行舟,巧入正题

一个数学教师刚走上讲台,同学们忽然大笑起来,令他感到莫名其妙。

坐在前排的一位女同学小声对他说:“老师,你的扣子扣错了。”

教师一看,果真第四颗扣子扣在了第五个扣眼里。

当时场面有些尴尬,突然间,这位教师煞有介事地对学生们说:

“老师在想心事,急急忙忙赶着来上课才会不小心扣错。不过,这也没什么好笑的,昨天我们有的同学做习题时,运用数学公式就是这样张冠李戴的。”

这位老师先是用幽默的话语为自己解了围,紧接着又顺势把这意外事件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连了起来,以此来指出学生学习中的类似错误,既显得自然,表达又具体,很快就为自己解除了尴尬的局面。

还有一例:

一位教师走进教室准备讲课时,却看到学生正在为昨晚的女排比赛议论纷纷。

面对这一情况,这位教师没有命令学生们停止议论,而是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讨论,谈起了自己的感想,两三分钟后同学们都静下心来听他讲时,他却巧妙地将话锋一转。

“中国女排的胜利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它证明了中国人的伟大,但是中国在科学、经济上还很落后,被人瞧不起,我们也要有中国女排队这种拼搏精神,在科学和经济建设方面都要努力迎头赶上欧美国家。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得好好抓紧每一次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每一堂课。”

这位老师运用的就是“借风行舟”的语言艺术。他及时地“借”了学生们强烈的爱国热情之“东风”,恰到好处地加以点拨指引,顺势将学生们的热情引转到学习这条船上,不仅很快恢复了课堂秩序,还借此激励学生们努力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试想,如果这位教师运用命令式的语言表达,虽然也可达到停止议论、保持课堂安静的目的,但他无法使学生的思维从女排比赛中走出来。

当人的思维朝着一定的方向进行,特别是当人处于亢奋状态时,命令式的语言、强迫的手段,其制止效果都不好。

因此,碰到上述这类突发事件时,只有巧借其势,用巧妙的语言形式,自然地加以引导,才能达到扭转局势的目的。

顺势牵连、借风行舟的应急艺术确实能有效地使人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但必须注意“牵”得要自然,“连”得要巧妙,不能牵强附会,否则是会弄巧成拙的。 EfCuy+f7hwuTXuNQpJEzs4j006I5mIFBaXeQvI2Zt84SHZ47/QkWdZYmxNf1ijM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