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政治谜团(2)

14.魏征墓碑因何被太宗砸掉?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典范和榜样。魏征以直言敢谏、不怕触怒龙颜而闻名,而唐太宗则善于接受臣下意见,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魏征去世后,唐太宗痛哭失声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吾常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君臣二人相得之佳,千古之下,可谓无人可比。

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竟然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的婚约,甚至一怒之下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简直是判若两人,这是为何?难道君臣二人之间有什么不为外人所知的矛盾?

先来看魏征。魏征最希望的是能够遇到了解自己、敢用自己的君主,唐太宗自然就是这样的人。他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唐太宗经常被魏征辩驳得下不了台阶。当时唐太宗表现出的是宽容大度,甚至还鼓励群臣向他学习。但是,纵观魏征的一生,据《旧唐书》《贞观政要》等史料的记载,魏征的谏奏一共达到了200余次,内容涉及国家大事诸多方面,魏征屡次过火地犯颜直谏,甚至连唐太宗的私生活都要说上几句,换成谁都不可能忍受如此令人头疼的大臣吧?

再看唐太宗,年龄上,他比魏征小20岁,当时他起用魏征,是真正看重魏征的才能和耿直的性格。但是,毕竟二人在知识上、经历上以及政治地位上有着迥然的差异,很多情况下,唐太宗的处境和想法魏征是很难完全明白的,更何况皇帝也是人,而李世民更是一个很有主见、有着开拓盛世宏图大志的君主,也有自己的主张、爱好和个人生活。那么,如果受到魏征的屡次烦扰和阻止,那么,即使他再“从谏如流”也会无法忍受,迟早有一天会爆发。

终于,发生了导火线事件。魏征在临死之前曾经向唐太宗秘密推荐当时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说他们有当宰相才能。可是杜正伦、候君集等人后来竟然纷纷因犯法、造反叛乱等被处以极刑,令唐太宗很是怀疑魏征当初的动机是否正确。此时,唐太宗终于发泄出心中的歇斯底里的怒火,毁掉婚约,推到墓碑,令人瞠目结舌。

不过,后来,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的唐太宗在攻打外患受挫后,不由得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长叹,才领悟到魏征的重要,令人将其墓碑重新立起了。

魏征对唐太宗的一些私生活也要干涉一下,使唐太宗都感到十分无奈,史料所见不少。一次,魏征从外面回来,看到皇帝车驾齐备,像是要出门,他见到魏征,突然又下命令将车马驱回。魏征不解,就问唐太宗。唐太宗苦笑:“我起初是有这个想法,但是被你看见了,怕你又要谏诤一番,只好作罢。”某日,唐太宗得到一只西域进贡的特别好的鹞鹰,非常喜欢,把它架在胳膊上,逗着它玩儿。突然他远远望见魏征走来,急忙把鹞鹰揣在怀里藏了起来。魏征看见了,但是假装不知情,故意上奏了很多事情,等魏征离开,鹞鹰早给憋死了。

15.武则天死为何后立“无字碑”?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一生可谓曲折坎坷,其复杂程度足够写上10部小说了。她从小性格刚直,只爱读书,更随做木材生意的父亲游历天下,其见识和才干非一般常人能比。在历经艰辛登上王朝权力的顶峰后,她更是雄心万丈,想要做一番前所未有的大事业,她效法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破格提拔狄仁杰、宋璟这样的杰出人才;广开仕途,广泛吸纳人才;为了打击世家大族显贵,她任用酷吏,屡兴大狱,以维护自己的绝对统治地位。在她统治的近50年间,唐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蓬勃发展。这样的丰功伟绩,早已可以进入中国古代10大皇帝的行列了,但是奇怪的是,一向有着强烈权力欲的武则天,在自己死后的陵寝前竟然只留下了一块无字碑,成为千古之谜……

乾陵“无字碑”为何无字,种种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种:最普遍的说法是武则天比较明智,自知自己的一生尽管功绩累累,但是杀戮不少,得罪了太多的人,更将大唐的江山据为己有,更改国号,时人自然不会给她公正评价,还不如留下一个无字之碑,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还有人提出,武则天认为自己功高德大,自己虽是女人,但才能绝对超过了高宗,直攀唐太宗,不是小小一块碑文能表达的。更有人认为,是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内心感觉愧疚不安,刻了碑文恐怕更招世人辱骂,还是不写为好,留下无字碑借以自赎。

而现在有的专家还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看法,武则天一生好大喜功,喜欢炫耀自己的行事作风来看,不可能有平和的心态,会让自己任由后人去评说。需要指出的是,乾陵在武则天亲自规划和指挥下修建,耗时长达22年,其重视程度不可忽略。而她之所以最终留下了无字碑,是因为武则天晚年的政治地位已经很不稳固,其继任者李显和众多大臣都不支持她,在众叛亲离和晚年风烛残年之下,她已经无能为力再亲自为自己歌功颂德了,只好作罢。

不管是哪种说法,似乎每一种都很有道理,可至于哪一种说法是她的本意,现已无从考证。人们只有静静地看着那无字碑,去遥想着千年的沧桑变化了。

宋金以后,人们开始在无字碑上面添补题识,现在上面共有13段文字。其中还有一种早已废绝、无人识别的少数民族文字,被日本学者山路广明视为“20世纪之谜”。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考古工作人员在内蒙古巴林右旗附近发现辽代帝后的墓志,才将这一谜团解开。原来这些文字是早期的契丹文字。契丹文字始创于公元920年,但随着国家的灭亡很快消亡,到了明代彻底成为一种无人能识的“死文字”了。这一失传的文字作为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字史料被武则天的无字碑保留了下来。

16.宋太祖真的死在了自己弟弟的手里?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宋太祖赵匡胤为了使宋长治久安,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杯酒释兵权”尤其成为历史上和平解除了功臣之军事力量、掌握安全主动权的佳话。他奠定了北宋数百年的“祖宗家法”,然而,他年刚50,正要大有作为之时,却突然驾崩,正史中并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确实离奇,更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疑问。

《宋史.太祖本纪》中对宋太祖的死亡只记道: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野史笔记偶有记载,也是众说纷纭,但人们大都认为这与其胞弟赵光义抢位夺权有关。据《湘山野录》记载,开宝九年十月,大雪纷飞。赵匡胤召晋王赵光义入寝宫,商议军国大事。两人对饮,当夜赵光义没走,留宿寝宫。当时有侍女在殿外看见屋内烛影下,赵光义不时离席,好像是在躲避什么,继而又听到似有斧头戳地之声,接着又听到有人说:“干得好!干得好!”第二天天快亮时,就传出宋太祖赵匡胤已经死了的消息。赵光义按遗诏,继任皇位。

这就是所谓“烛影斧声”的疑案。很多人认为“烛光斧影”就是晋王赵光义杀兄夺位的借口。如果宋太祖要安排后事,不可能只单独召见其弟商量,因为这是国家大事。烛影斧声表现出的正是二人争斗的状态。此外,对于赵光义篡位的说法,还有另外一个解释,有宋人笔记《烬余录》称,赵光义很喜爱已归降的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但她已被宋太祖赵匡胤纳为妃子。赵光义为此对赵匡胤怀恨在心,就趁机将之杀死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为赵光义喊冤,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道, 太祖驾崩的那天夜里,皇后守在身边。太祖一死,皇后宋氏急忙派宦官王继恩传呼太祖四子德芳。王继恩却径自传召晋王光义。皇后一见晋王,先是一愣,接着明白了怎么回事,随机应变说:“我们母子之命,全托官家保护了!”晋王哭泣着说:“共保富贵,不要担忧。”按着历史学家司马光的记载,宋太祖临死并没有所谓传位光义的遗诏。光义继位,纯粹出于皇室内部争夺皇位的阴谋和斗争。宋太祖赵匡胤过世时,他弟弟赵光义并不知晓,也没在宫中待过,似乎可以洗去“烛影斧声”的嫌疑了。

但是,自从赵光义继帝位后,赵匡胤的长子德昭于公元979年被迫自杀,次子德芳两年后也死于非命,似乎宋太宗赵光义还是摆脱不了“烛光斧影”的嫌疑。究竟事实如何,也许永远都成为谜题了。

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为了使宋长治久安,首先在军事方面,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功臣对军队的控制,并设立中央禁军,将各地精兵收归京城禁军管辖,使宋朝对军队有了完全的掌握权。在科举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最终的考核。这样一来,北宋王朝的官僚阶级队伍得到了壮大,从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巩固了政权。但是,这些政策带来的后果就是冗官、冗兵、冗费,造成了北宋的积贫积弱,最终北宋也没能从这种状态中挣脱出来。

17.“金匮之盟”是赵普编造的,你怀疑过吗?

自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以来,民间有关“烛影斧声”的猜测就不断产生,而后,又出现了所谓“金匮之盟”的故事,道出了赵光义之所以得以继承皇位的另一个原因,按照这个说法,赵光义的继位可谓是名正言顺。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让我们先看看“金匮之盟”的故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称: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其母亲赵氏也被尊为皇太后。她是一个有远见的人。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杜太后自知不久于人世,就把赵匡胤和大臣赵普叫来,对赵匡胤说:“你之所以得天下,是因为柴氏让小孩子当皇帝。为接受这个教训,你死后应传位于光义,光义传光美,光美再传德昭。代代立成年人为天子,江山才能永保,社稷才能久安。”赵匡胤认为母亲说得有理,就允诺了,于是,就吩咐赵普将他说的话记下来,命人把这个记录盛在金匮中,交由一位可靠宫人秘密保管,这就是“金匮之盟”。

但是,这个故事看起来合情合理,其实仔细想想,如果赵匡胤遵从了这个遗嘱,就意味着他的子孙永远不会再有享国君的权力,赵匡胤会如此牺牲吗?此前那些兄终弟及的帝王,都是不得已才把帝位拱手交出去的,赵匡胤不但有儿子,而且有两个,赵匡胤此时才35岁,他儿子已经10岁了,假定赵匡胤能活55,德昭都30了,还能算是孩子吗?

此外,如果赵普真的知道实情,如果真的有一个保管金匮的宫人,那么,赵氏子孙中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想夺取皇位,那么赵普和宫人必然成为赵氏子孙的追杀目标,这样朝不保夕的所谓“金匮之盟”,能有真正效力吗?杜太后若真有远见,怎么没考虑到这些?所谓的金匮之盟很值得怀疑!

或许,很多时候,历史书就是由当权者书写的,他们可以随意篡改,使之成为对自己有利的历史,证明自己掌权的合法性,这也许是人类的悲哀吧。

历史越发展到后来越离奇。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杀兄篡位”的说法。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偏安东南,形势不稳。后来宋高宗赵构在召集群臣商定继承人的时候,大臣们议论纷纷,很多人认为,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梦见太祖赵匡胤带他看了当日的“烛影斧声”的全部情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子孙,国势才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7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他这时离传说中的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187年了。

18.宋太宗如何文武双全?

千百年来,由于“烛影斧声”、“金匮之盟”等坊间传说的流行,宋太宗赵光义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人品不佳,城府很深,一点也不光明磊落。当一个人成为众矢之的时候,恐怕连他自身的闪光点也会被掩盖、全盘否定。成见,正是我们全面认识事物的一大障碍。其实,倘若仔细翻开宋太宗的一生,他还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

据记载,宋太宗业余的爱好和乐趣首先是读书。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宋太宗读书从未间断过。他曾经对近臣说:“朕没有别的爱好,只喜欢读书,想从小知道古今成败,好的加以采纳,不好的引以为戒。”宋代的百科全书《太平御览》足足有一千卷,他命令史馆每天进呈三卷。大臣们劝他时间不要抓得那么紧,有损身体。宋太宗却说:“我天性喜欢读书,开卷有益嘛,这不会损伤我的身体。此书千卷,我想一年通读完毕。举凡读书应该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如果不是这样,读也不会真正读进去,白白浪费时间。”而且,他读书范围很广,各种学派的书籍无不兼读并览,并把他们当做治国的方略。宋太宗在政务繁忙之时一直读到深夜才就寝,并能持之以恒,这在古代帝王中并不多见。

宋太宗的书法造诣也是很高的,被列入宋代著名书法家之列。其书法遗迹也被选入供人临摹的碑帖中,广泛流传。宋太宗的书法作品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轰动效应,他本人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并不耻下问。

他还是一个围棋爱好者,并且具有相当高的水准。他曾自创围棋三势,一叫“独天飞鹅势”,一叫“对面千里势”,一叫“大海取明珠势”。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经受战争洗礼的宋太宗,在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后,改变统治政策,势在必行。他一改五代十国赳赳武夫称霸的作风,实在是开创了文治天下的局面。

宋太宗(939年-997年),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22岁时,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曾参与太祖统一四方的大业。太宗即位后,继续进行始于后周周世宗时的统一事业,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进一步限制节度使权力,力图改变武人当政的局面,确立文官政治。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因为急功好利,几次北伐攻辽都受挫,太宗转而执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晚年政治大计循规蹈矩,使宋朝渐渐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给宋代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9.秦桧不是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

900多年前,当精忠报国的岳飞元帅在中原大地上与入侵的金兵浴血奋战之时,他怎会想到不久以后,十二道金牌接踵而至,让“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古谚再也无效,更没想到,转眼间,他已在风波亭被套上了“莫须有”的罪名枉死佞臣秦桧手下。如今的岳飞墓前,有两个跪着的铁人,即秦桧夫妇二人,成为后人唾骂谴责的元凶。

然而,你可曾想过,秦桧并不是杀害岳飞的真正罪魁祸首?这个说法可不是无稽之谈。据新研究表明,秦桧只是杀害岳飞的主谋手下的鹰犬而已。

首先,秦桧并不具备陷害、杀害岳飞的权力。他虽然身受宋高宗的信任,但并不能凌驾于高宗之上,更不能以所谓“莫须有”的罪名就能加害岳飞,蒙混过关。例如,据史料记载,绍兴九年,高宗正积极对金议和,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上书反对。并请求皇帝“斩秦桧之头挂诸街衢”。尽管秦桧对之恨之入骨,但事实上无法肆意报复。可见,对战功赫赫、威望极高的岳飞,他更加无法任意处置。而事实上,对岳飞的审判被称为“诏狱”,即是皇帝直接监控的罪狱,秦桧怎么会有权力任意处置?

第二,很奇怪的是,秦桧死后,宋高宗赵构为了平息民怨,平反了许多秦桧制造的冤假错案,但是,唯独岳飞之案没有昭雪。史料记载,当时许多大臣上书要求洗清岳飞罪名,但宋高宗置之不理。这只能说明,宋高宗本人要杀害岳飞,并授权秦桧全权处理。

但是,难道宋高宗不顾自己南宋的安危了吗?为什么要将抗金功臣岳飞调回,加以杀害?原来,倘若岳飞真的大获全胜,救回在靖康之变中被金人俘虏的徽宗和钦宗,那他这个高宗的地位往哪放?更严重的是,即使徽钦二帝未回,岳飞战功赫赫,功高盖主,心胸狭隘的宋高宗不得不提防他把持朝政,自己地位也不稳固,不如让自己的亲信秦桧将之除去,一来了却心头大患,二来也掩盖了自己的罪行,真是一举两得了。

宋徽宗时期,北宋王朝日趋衰落,东北女真族却日益强大。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仅以4万人南下攻宋,如入无人之境,连破北宋27州,兵锋直指宋都汴梁,黄河北岸宋地皆陷没。北宋朝廷本想借黄河天险以御金兵,但虚弱的北宋守军见金兵至皆不战而溃。金军围困汴梁一月有余,宋钦宗竟然亲自到金营求降,卑躬屈膝地献上降表,还下令各路勤王兵停止向开封进发,甚至镇压自发组织起来准备抵抗的军民。金军于是肆无忌惮地大肆搜刮,开封平民遭受了巨大灾难。次年,金太宗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另立原宋朝宰相张邦昌为伪楚皇帝。金军将俘虏的两位皇帝以及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连同大量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开始北撤。

20.韩侂胄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翻开《宋史》的《奸佞传》,我们会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秦桧、贾似道、史弥远等熟悉的名字跃然纸上,他们以权谋私,欺上罔下,残害忠良,鱼肉百姓,为了个人私利极力打击主张派,不惜牺牲国家利益,遗臭万年。

然而,矢志抗金、亲率大军北伐收复失地的韩侂胄竟然也列名其中,此人到底是忠是奸?倘若我们翻阅《宋史》上的韩侂胄传记,看到的是史官记叙的他的种种恶行:

无功受禄。他是皇后的亲叔叔。有人说他:“汝外戚也,何可以言功?”认为他是依靠关系而登上宰相之位的。

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他一日得势,就权欲熏心,常常背着皇上,私自处理政事,作威作福。

不自量力。他轻率北伐,为了抢夺功劳,巩固自己的地位,结果战败,误国误民。

那么,他为什么会遭到当时众人的攻击呢?

韩侂胄本来是皇后的亲叔叔,有皇后做靠山。但是他的侄女韩皇后不久便死了。他欲立曹美人为皇后,而宁宗却将杨妃立为后。杨妃上台后自然对他心生怨恨,韩侂胄的地位自然不稳,平添了许多政敌。

南宋的政治环境下,君臣大多偏安一隅,没有进取收复之心,这样的大环境使得韩这个主战派势单力薄,他力主北伐,收复失地,自然要遭到众人群起而攻之。他还力主要为岳飞申冤平反,打击投降派的嚣张气焰,在当时的形势下自然不合时宜。再加上他的学术观点与道学派朱熹等人不和,更使得自己孤立无援。

那么,宋史中的那些记载是否属实呢?如果我们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他的那些所谓的恶行只不过是一些诛心之论,可以与岳飞的“莫须有”相比了。

我们可以看到,当后来昏庸懦弱的南宋君臣为了求和而将韩侂胄的项上人头献给金兵时,清醒的金人却赠给他“忠谬侯”的谥号,并厚葬之。我们可以想见,在南宋小朝廷之下,所谓的忠臣、奸臣已经不再真实,黑白颠倒。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韩侂胄究竟是忠是奸,只有清醒的人才知道。

韩侂胄(?-1207年),字节夫,北宋名臣韩琦的曾孙。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他与宗室赵汝愚等人拥立宋宁宗赵扩即皇帝位。宁宗即位不久,韩侂胄就逐赵汝愚出朝廷。从此,掌握军政大权达13年之久。当权的后期,发动了开禧北伐,曾取得一些进展。同年五月宁宗下诏伐金。但正式宣战后,南宋各路军队节节败退。开禧三年,史弥远等人谋杀韩侂胄,朝廷大权落入史弥远手中。嘉定元年(1208年),史弥远按照金的要求,凿开韩侂胄的棺木,割下头颅,送给金朝,订立了屈辱的《嘉定和议》。

21.蒙古国王蒙哥究竟是怎么死的?

蒙哥(1208年-1259年),他是历史上曾称霸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的第四代大汗,也是蒙古帝国最后一个受到人们普遍承认的大汗,因为他是继成吉思汗之后最杰出的蒙古大汗。作为成吉思汗的后裔,他继承了成吉思汗家族能征善战、英勇无畏的高贵血统,他是一位能干的领袖和严厉公正的君主,一位头脑冷静的政治家,把蒙古帝国真正建设成为一个正规的大国。历史学家说,如果他能够活得更长一些,那么,蒙古帝国就不会分裂为中国、突厥斯坦、波斯和俄罗斯这四个汗国,而将继续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那么,这位伟大的蒙古国王究竟为何在正要创造辉煌之时溘然长逝?

蒙古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相继征服了金朝、西夏等国,从而与南宋展开面对面的战争。1256年,蒙古群王商讨伐宋大业,为了争夺中原,创立伟业,蒙哥决定全面进攻,并且亲率元军主力力攻四川,开始蒙哥攻占广元很顺利,沿嘉陵江而下势如破竹,可打到重庆合州钓鱼城,却遭到了最顽强的抵抗。钓鱼城四周悬崖,东西南三面据江水,组成了一道天然封锁线,易守难攻,正因为地势险要,宋军不惜血本加强了防守,尽管蒙哥命令军队多次猛攻,却死伤惨重,更因为气候炎热,军中疫病流行,士气低落,军心涣散。一向所向无敌的蒙哥愤怒了,却不想自己在这场战争中身亡。可是,关于蒙哥身亡的原因,却众说纷纭:

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蒙哥得了疟疾而死。蒙军久战不下,又值酷暑季节,水土不服,军中暑热,疟疾霍乱流行,《元史》记载,蒙哥大汗6月也患上了病。拉施特的《史集》就非常明确地说蒙哥是得了疟疾,后不治而亡。

而大部分史籍则认为蒙哥是“中矢而亡”。现存钓鱼城旧址的石碑碑文,也明确刻有蒙哥“中飞矢而死”的字迹。

还有一种说法是蒙哥被炮石轰击,不久死去。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说蒙哥在架设望楼窥视钓鱼城时,遇到城内宋军的炮石轰击,伤重不治。《钓鱼城史实考察》还说,蒙哥中炮石后,宋军命人把30斤重的大鱼和几百个面饼送到蒙哥营中,说蒙哥再有十年也攻不破钓鱼城,重伤中的蒙哥又羞又气,终于不治而亡。类似的说法是蒙哥多次被王坚挫败于钓鱼城下,羞辱至极,以致愤死军中”。

无论是哪种说法,总之,我们所知明确的记载是,蒙哥在1259年7月宣布撤兵,不久死在军营。他与钓鱼城的仇怨,却大大改变了历史进程,使世界历史出现了拐点:不仅南宋多活了20年,还缓解了欧亚战祸,流产了蒙古劲旅对非洲的征服,所以欧洲人把钓鱼城称为“上帝折鞭”的地方。

蒙古帝国由成吉思汗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然而,蒙古帝国在1260年由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走向分裂。1264年忽必烈(即元世祖)击败阿里不哥后,于1271年在中国中原建立了元朝(大元帝国),与元朝并存的还有统治了中亚、西亚、东欧等地的四大汗国,后四大汗国又陆续分出其他的小汗国。

22.元顺帝竟然还是名工匠?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熙雍正这样拥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有昏庸无道、误国误民的可悲皇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后裔竟出现了一位不顾朝政却酷爱制作奇巧器械的元顺帝妥欢帖睦尔。

这位元顺帝自幼便聪颖无比,颇富巧思,曾令父母欣喜万分,自以为大元后继有人。不料此人聪明反被聪明误,将此等聪明才智投入到了制作各种器械上面,并且乐此不疲。

他自己设计制作的一个宫漏(古代一种计时仪器),十分新奇精绝。宫漏高约6、7尺,长有高度的一半,各种漏壶都隐藏在一个特制的木柜中。柜子上设置西方三圣殿。柜腰左右立着两位身着金甲的神人,一位悬挂着征,另一位悬挂着钟,夜间两位神人能够按照更点击征鸣钟,没有半点差错。木柜的东西,有6位日月宫飞仙立于宫前,每当子午时至,飞仙能够双双前进,飞渡仙桥。这样精巧的仪器,令人实在称奇。

他还设计建造龙船,亲自设计图纸,命令工匠照图营造。这条龙船首尾长120尺,宽20尺。船上有水手24人。这些水手穿着华丽,头戴黄金琶头巾,身衣紫衫,腰系金荔枝带。龙船行走时,它的龙首、眼、口、爪、尾都能动弹,仿佛是真龙在水上嬉戏,真是奇妙无比。

可叹元顺帝生不逢时,他的聪明才智要在盛世也可大放异彩,但在元末衰世,再加上他整日忙于制作器械,还求仙问道,根本无心打理朝政,人民又日益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下大乱,朱元璋等起义军乘势而起,元顺帝也成了一个悲剧。

元顺帝(1320-1370年),又称元惠帝,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北元的第一位皇帝。他即位之初,右丞相伯颜把持着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里,后来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帮助下,元惠宗终于成功地控制了政局。伯颜以前很多排挤汉人的政策都被元惠宗下令废除,例如恢复了科举等等。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由右丞相脱脱(后改由阿鲁图)主持,于1345年修成。1350年各地物价飞涨,加上为了治理黄河等加重了徭役,导致1351年红巾军起义。虽然1362年元军获得很大战果,但由于起义军的势力已经很大,朝廷内部又发生皇帝和皇太子(即后来即位的元昭宗)两派之间的明争暗斗,他也无法再控制局势了。

23.明初胡蓝案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出身贫民的“乞丐皇帝”朱元璋在他戎马征战、创立基业的过程中,积极吸收了一大批运筹帷幄的文臣和能征善战的武将,他们都和朱元璋有同乡之缘,尤其是以李善长、胡惟庸为首,被称为皇帝身边的“淮西帮”。

古语有云: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说的是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猎狗没有用处了,就被杀了煮肉吃,就好像敌国灭掉了,为战胜敌人出谋献策的谋臣没有用处了,就被抛弃或铲除。明太祖朱元璋就实践了这句古谚,从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的14年间,他几乎将开国功臣几乎全部诛杀,受到株连的人多达45000人,真是斩尽杀绝了。

朱元璋如此绝情,究竟为的哪般?

此话当从胡惟庸当宰相说起,他在1375年出任右丞相,后来晋升为左丞相,位极人臣。胡惟庸此人却一向积极主动、勇于任事,甚至拆阅呈给皇帝的奏折,径自处理,这就与权力欲极大、好猜忌的朱元璋就极易产生矛盾,所以引发了巨大的冲突。胡惟庸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还在朝廷中不断培植私人势力,门下出现了一个文臣武将齐集的小集团。朱元璋就立即采取了措施,以“擅权植党”的罪名杀了左丞相胡惟庸,大批受牵连的官员也被抄家灭族,而且范围越来越大,大批“准西帮”的异姓公侯家族被处以极刑,就连李善长等人也以与胡惟庸“交通谋反”被杀。

那么胡蓝之狱中的蓝指的是蓝玉,他是常遇春的弟弟,因功被封为凉国公,为人骄横,仗势欺人,朱元璋就指使锦衣卫严刑拷打之,最后不但蓝玉全家被杀,受株连的人多达15000人,从此,“淮西帮”的军事力量基本被摧毁了。

朱元璋作为皇帝,如此之举自然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因为“淮西帮”掌握着过于强大的军事力量,万一日后控制不住,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难保了。即使他们不做乱,朱元璋41岁称帝到天下大定时,已60岁了,一旦驾崩,他的那些子孙如何与这些功臣相处?恐怕到时大明江山早已改名换姓了!

可见,封建帝王为了一姓之私,真是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哪里是真正为国家、人民利益着想?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后来,范蠡深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与处安”,为了避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命运,他功成身退,弃官经商,到了陶地,改名换姓,叫做陶朱公,得以善终。应该说,文臣武将,被帝王用过之后,就失去了价值,这着实是让人心寒的。

24.朱元璋为何不以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从此,科举制成为中国各地读书人实现“学而优则仕”美梦的最佳途径,读书--中举--当官,书中自有黄金屋,自有颜如玉,光宗耀祖,荣华富贵,而状元及第成为几乎所有士人日夜苦读的终极目标。由此奠定了中国官本位文化的基础。

科举考试有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每次考试结束,按照成绩排名,层层考验,人才由此选拔。然而,到了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竟然做出惊人之举:以“地区”取士,不以成绩取士!

本来,为了网罗人才,稳定天下人心,洪武十七年正式颁布的科举章程与之前的并无两样。但到洪武三十年,黄榜一开,引起哗然,上榜之人竟然全都是南方人,北方没有一人!

这立刻引发了南北对抗的政治运动,朱元璋立即下令对考卷进行复审。谁知道,复审的结果是,南方卷子确实答得比北方卷子好,绝无偏袒。朱元璋大怒,当即指责官员互相包庇,将其本人及株连人全部处死。而他自己亲自复审,结果,他新选的61名贡士全部是北方人,南方人一个都没有!

此次“南北榜”事件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朱元璋的残暴专断?

原来,当时经济、政治中心都在南方,尤其是经济,南方大大超过了北方,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样就造成了南北士人的素质差异很大。如果在科举考试中,单纯以成绩来评判,无疑是南方人取胜。但这样的结果是南北方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加剧,不利于国家政局的稳定。

更重要的是,明代北方一直有强敌蒙古虎视眈眈,北方的地位不容忽视,明初政局未稳,如果北方士人迟迟没有承认明朝的地位,徘徊观望,肯定对国家不利。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朱元璋最后才不以成绩取士,而是大大照顾了北方人。

科举考试的内容

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隋文帝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25.建文帝是失踪的吗?

公元1399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基础,向刚刚即位的建文帝--皇太孙朱允炆公开发出了挑战,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燕兵攻陷了南京,朱棣即位。然而就在朱棣攻入南京皇宫时,那里早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却下落不明。此后,有关建文帝下落的传闻越来越多,这也成为了他的一块心病。数百年来,关于建文帝身在何方的猜想也成为了一桩历史悬案。

据永乐年间修撰的《明太祖实录》记载,燕王朱棣经过4年的征战,大获全胜,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建文帝见大臣们都已经离散,甚觉悲哀无助,就关上宫门,举火自焚了,等到朱棣大军开进南京皇宫时,发现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连同他的皇帝玉玺也毫无踪影。永乐年间的《实录》和清代修编的《明史》都重复了这一说法。仁宗朱高织御制长陵的碑文上也说,建文帝殁后,明成祖朱棣以天子的礼仪来给他入葬。而朱棣后来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也说:建文帝是在奸臣的威逼下纵火自杀的。但实际上,据当时的宦官在现场搜查的结果,并没有找到皇帝、皇后等人的遗骸,留下了很大的疑点。

因此,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南京被攻破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亲信大臣的说服下,他乔装打扮,从秘密地道逃出了皇宫,从此隐姓埋名,浪迹江湖。朱棣登位后,就隐约感到建文帝对他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多次派心腹大臣到处寻访建文帝的下落。永乐年间,朱棣还派遣郑和下西洋,而陪同人员中,就有许多锦衣卫士,这显然就是用于暗中察访建文帝的。更加令人起疑的是,明成祖朱棣曾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名册重新整理,对僧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彻底调查。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还派人以寻访仙人张三丰为名到处查找,前后共20余年,这不得不让人有所猜想。

到底建文帝生死如何,下落何方?民间流言中,在许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踪迹与传说。有的说建文帝逃到云贵地区,而且辗转到了南洋地区,直到现在,云南大理仍有人将建文帝奉为鼻祖。也有现代学者认为,当年建文帝潜逃后,曾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在此病亡,埋于庵后小山坡上。但毕竟查无实据,而这个悬案,就像许多宫闱秘史一样,也许永远是个谜团了。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燕王。朱元璋去世后,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改元永乐(1403-1424年)。他即位后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组织学者编撰长达3.7亿字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派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明成祖可算是功绩累累。 XaJ5CPRNiYWIZYcMim6LWRF9AEWIbEM0qR4mDERQgR3rj770OCbeAl9xcPyYfhv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