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政治谜团(1)

1.越王勾践是怎样“卧薪尝胆”的?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为了争夺地域霸权,彼此征战数十年。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中,越王勾践在经历惨败之后,通过“卧薪”和“尝胆”两种手段来激励自己,凭借着坚强不屈的毅力和忍辱负重的耐力终于东山再起,反败为胜,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同时也留下了“卧薪尝胆”这个流传千古的帝王奋发图强的典故。然而,关于越王勾践是否真的曾“卧薪尝胆”,现今却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怀疑。

明朝末年,梁辰鱼在《浣沙记》中,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事情进行了大篇幅的描写;作家冯梦龙在其刊刻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多次提到过勾践“卧薪尝胆”。清初,吴乘权的《纲鉴易知录》也明确指出了“勾践叛国,乃劳其凝思,卧薪尝胆。”正是这些作品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但是这些都是文艺作品,不是信史,其真实性还需进一步考证。《左传》和《国语》作为现存最早的记载吴越争霸和勾践事迹的历史典籍,而且距当时的历史较近,其中记载的史实也较为可信,因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这两本史籍都没有讲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行为。

到了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史记》是可靠的信史,从司马迁的记载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勾践确实曾有“尝胆”的行为。但关于“卧薪”,司马迁并没有更为细致的描述。是越王勾践根本没有过“卧薪”之举,还是后人对史书的记载理解有误?司马迁记载的“苦身”是否和今天认为的“卧薪”多少有些许相关呢?

东汉时期《吴越春秋》中的《勾践归国外传》中说越王勾践当时“苦身焦思,夜以继日,用蓼攻之以目卧”。“蓼”,根据清代马瑞辰解释说是“蓼薪”,即苦菜。勾践为了报仇,冥思苦虑,日夜操劳,眼睛疲倦之时便用“蓼薪”来刺激自己,以便能够忍耐克服,避免睡觉,继续奋发图强。“卧薪”、“尝胆”分别是让视觉和味觉感到苦,这样理解似乎也比较在理一些。由此可推,后人把“卧薪”说成是在柴火上睡觉,是误解了前人记载,曲解了《吴越春秋》的意思。

其实,研究越王勾践是否真的曾有卧薪尝胆之举,还原历史真貌不是最要紧的,毕竟不管此事件是真是假,它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一部分,这个故事背后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才是我们需要继承发扬的精华所在。

越王勾践,春秋末越国国君,前497-前465年在位。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忍辱负重,不断等待时机。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吴对此却毫不警惕。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杀吴太子。夫差仓促与晋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平吴,北上渡淮,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2.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吗?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去世后,宦官赵高发动宫廷政变,除去将军蒙恬、太子扶苏,立秦始皇少子胡亥为帝。但是秦二世更加残暴无道,引发了百姓不满,进而暴发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三年后,项羽率领起义大军消灭了秦军主力,刘邦率领起义大军直捣秦都咸阳。赵高见情势危急,又发动宫廷政变,杀死秦二世,立子婴为秦王。后来,子婴和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发动了宫廷政变,杀死赵高,向刘邦投降。等到项羽再次进入咸阳时,他将子婴杀死,秦朝正式宣告灭亡。

根据史料明确记载,扶苏是秦始皇的太子,而胡亥则是秦始皇的少子,这没有问题,但是,这个子婴究竟是谁?

有人认为,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扶苏的儿子,胡亥的侄子。还有人猜测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扶苏的弟弟,胡亥的哥哥。也有人提出,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扶苏、胡亥的叔叔。而这些说法都在《史记》有据可依,看来司马迁也不知道,结果引起后人很大的争议。

秦始皇去世时,年50岁。他在13岁“即位”,按照秦国的制度,国王在正式加冕后,才能娶妻生子。如此推算,秦始皇去世时,长子也只有27岁。那么孙子也只有四五岁,孙子哪里还有自己的孩子呢?就算将秦始皇的婚龄提前到16岁,那么,他去世时,长子34岁,孙子17岁,而曾孙只有一岁。试问,一岁的婴儿,怎么可能和父亲子婴一起谋杀赵高?

那么,子婴是不是秦始皇的儿子,扶苏的弟弟,胡亥的哥哥呢?赵高发动第一次宫廷政变时,除了太子扶苏被杀、胡亥被立为秦二世之外,秦始皇的十几位皇子全部被赵高杀害,如果子婴确实是秦始皇的儿子,他怎么可能放过子婴这个威胁皇位的人呢?所以,子婴不可能是秦始皇的儿子,扶苏的弟弟,胡亥的哥哥!

那么,有没有可能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呢?赵高在第一次宫廷政变中,首先要除去的,就是秦始皇的直系血统,他们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即位的可能性不大,暂时还不会对赵高构成威胁。如果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那么当时有40多岁了。作为40多岁的人,他的儿子至少有十多岁了,能够和父亲谋划政变,杀死赵高,这似乎比较符合事实。

所以,秦王子婴不是秦始皇的孙子儿子,他是秦始皇的弟弟的可能性非常大!

秦始皇的帝王之业,是在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的条件下,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完成的,这使秦的统治具有急政暴虐的特征。秦始皇通过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建立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进行多次的大规模战争,大大增加了对人民的征敛,当时全国的人口约为1000多万,而当兵服役的人超过200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这一系列举措大大动摇了秦的统治。在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以及各路起义军的打击下,秦朝很快灭亡。

3.项羽没过乌江,是不肯还是不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寥寥数句,传神描绘了一代霸王项羽的慷慨悲壮,突显了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如是英雄,当年为何不选择渡过乌江,以图东山再起,而是选择了自刎呢?真的仅仅是因为无脸面再见江东父老,还是其中存在着其他的一些原因?

楚汉战争中,刘邦和项羽僵持不下,“丁壮苦军旅,老弱罢鞍漕”,项羽曾约请刘邦单挑,一决雌雄。这能否说明项羽有可怜天下苍生的情怀,能否说项羽选择了自杀想结束连绵数年的战争,消除百姓因战乱带来的痛苦,还天下一个太平世界?当然不能,与刘邦决斗,更多的应该是出于一种计谋,因为以项羽的能力,打败刘邦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可惜刘邦没有上当。再者,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与项羽的好战残暴不相符合,根据史书记载项羽当年曾经坑杀20万秦兵,火烧秦朝宫殿三个月;如此暴虐之人,怎可能为了免除百姓疾苦而至自杀身亡?

长江以南是项羽的执力范围,是他发迹崛起的地方,即使在楚汉战争后期,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尉等依然服从项羽,尤其是南楚临江王共氏,直到项羽死后仍忠于项王,抗拒刘邦。一旦项羽顺利渡江,完全可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再一次击败刘邦亦非没有可能之事。项羽从十面埋伏突围之后,直奔江东方向,也正是因为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渡过乌江,何以到了乌江口,却选择了自刎?或许,项羽当时并非是不肯渡过乌江,而是根本没有机会渡江。

《史记》、《汉书》、《楚汉春秋》关于项羽之死的描述,除《项羽本纪》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两处涉及乌江外,其余无一处写到项羽乌江自刎。反倒是明确提到:项羽“身死东城”,“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等。汉王刘邦也是一代枭雄,怎容许项羽渡过乌江,放虎归山?为此,刘邦派遣大将灌婴追杀项羽。项羽突围逃至东城时被汉军再度包围,混战中即被灌婴杀死。而据考证,乌江离东城还有240华里,所以项羽根本没有渡江的机会,更别说是有渡江的机会而不渡江了。

项羽不能过江的说法,遭到了部分学者的质疑。根据《太平寰宇记》等资料记载,两汉时期的东城县,是江淮之间的一个辖境广阔的大县。从现在定远东南的池河上中游地区,越过江淮分水岭,包括今滁县西南境、肥东东境、全椒西南境,直到今和县乌江的沿江一带,直到晋太康六年东城县界才设置单独的乌江县。章学诚在《和州志补沿革》中曾指出:“秦为九江郡之历阳及东城乌江亭地……晋太康元年属淮郡,其历阳及东城乌江亭地如故。”这也就是说,在楚汉战争时期,东城是一个范围广阔的行政区域,乌江是包括在东城县内的,因此司马迁所说的“身死东城”与“乌江自刎”并不矛盾。

4.韩信真的是因为谋反而被杀吗?

“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如是盛赞韩信的战功。在持续了四年的楚汉战争中,韩信先是率领汉军平定三秦,接着收复赵、魏,降服燕、代,攻克了三齐,最后参加了垓下(今安徽录璧东南)会战,消灭了项羽,为汉王朝的建立可以说是立下了盖世之功。令人大为不解的是,这样一个百战功臣,在汉王朝一统天下没几年,就被杀了,而且被诛了三族。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韩信遭此大难?

关于韩信的死因,《史记》、《汉书》均明确记载是因谋反获罪。楚汉战争结束后,韩信被封为楚王,居楚地。汉高祖六年,有人密告韩信谋反,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外出巡视,大会诸侯于陈地,借游览云梦泽之机,逮捕了韩信,降为淮阴侯,带回长安软禁了起来。汉高祖七年,巨鹿郡郡守陈豨反,刘邦亲率大军前去讨伐,韩信趁机再次密谋造反,谋划假传圣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率领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并打算与陈豨里外配合,一举推翻大汉王朝,谁知又被人告密,最后被吕后设计杀死。

韩信真的是因为他想谋反自立,被吕后察觉而遭杀害?是否会有其他的原因存在?若韩信真的要造反,为何在当他雄踞齐地,握有重兵的时候不反?是时曾有人劝他反汉并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称王,韩信却认为刘邦待他不薄,不忍心背叛刘邦。而在闲居长安,既无兵权,又无武装的情况下,却要起来造反?韩信一代人杰,想必不会糊涂到这个地步。反观《史记》、《汉书》,刘邦平定陈豨是在高祖十一年年底,而韩信“谋反”却在第二年春正月,此时陈豨已经兵消瓦解,韩信又如何与他里应外合?而且韩信被吕后设计擒住之后,未经任何审讯,立即被斩于长乐宫钟室。若其谋反有确凿证据,为何不昭示群臣,昭告天下?

如此看来,韩信因造反而遭杀害是无可能了。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呢?其实,谋反云云,只不过是刘邦与吕后在政权到手之后杀戮功臣猛将的一个借口。韩信被杀是他必然的最后归宿。韩信“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军事才能深得刘邦佩服,战争期间自是深得刘邦重用,待到天下一统后,刘邦对韩信的这种才能开始不放心了,为了保住刘氏江山,为了一劳永逸地解除这个威胁,最终必然会选择杀了韩信,以除后患。

有学者分析了汉初全部异姓诸侯王,根据他们最终的命运,把他们分为了三类:一类是与韩信一样,并没有谋反,也无他罪,却遭以“谋反”借口而被杀贬者,如梁王彭越、赵王张敖;另一类是由于刘邦的怀疑、逼迫最终走上反叛道路的,如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再一类是免于杀戮的,如势力最小的吴芮。

5.韩非因何遭到杀害?

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贵族,法家的创始人。战国后期韩国弱小不能抵挡强敌,韩非多次上书韩王,意见始终未被采纳。他退而纂写《孤愤》、《五蠹》等著作,后集成《韩非子》一书。韩非的著作流传到秦国被秦王嬴政所赏识,他本人也因此得秦王召见跻身秦国朝政之列,后被投入监狱,被迫自杀身亡。

韩非为何被杀?不少人认为是李斯出于嫉妒陷害所致。《史记》记载,李斯和韩非同为荀子的学生,韩非虽口吃却文章出众,是李斯所不能及的。到秦国后,韩非逐渐得到秦王的重视,李斯心怀不满,陷害韩非,韩非最终死于狱中。然而,李斯的嫉妒却不见得是韩非被杀的唯一原因。李斯在秦国虽然得到信任与重用,但真正对韩非掌生杀大权的还是上位者嬴政。就像后世的岳飞,人们唾弃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忠良,却不知道秦桧也只是一个办事的工具,真正的主谋却是皇位上的宋高宗赵构。秦王为人“少思而虎狼心”,不轻易信任别人。就算是他赏识韩非的政见,也不见得就会真正信任并重用这个韩国的公子。史上就有秦王怀疑有人将自己说过的话泄露出去而把身边的人全部杀掉的记载。韩非作为韩王的使者来到秦国,是持着保全韩国的目的的。之前韩国水工郑国来到秦国修建水渠以谋弱秦却没有达到目的,韩非当然知道这是苟延残喘但也无可奈何。韩非在秦国的地位一直是比较尴尬的,据《战国策.秦策》记载,姚贾曾自愿出国,制止了楚、燕、赵等国想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的行为,得到重赏。韩非批评姚贾“以王之权,国之宜,外自交于诸侯”,并且认为姚贾是“梁之大盗,赵之逐臣”,认为重赏这种人是不利于“厉群臣”的。引起秦王的不满,慢慢被疏远,最终存杀意,让韩非下狱。如果秦王不想杀韩非,李斯应该是不大敢动韩非的。然而在韩非死后,《史记》中记载秦王虽然有些后悔,却没有为韩非平反,也没有惩罚李斯。韩非被杀,背后真正的主谋还是秦王。

李斯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年轻时为文书小吏,很不得志。看见厕所里老鼠每日胆战心惊,只是为了偷到一点东西吃;粮仓里的老鼠,整日吃得肥头大耳,看见人来也不躲避而深有感悟,立志发愤。后往秦做官,逢秦王驱赶六国的食客,李斯以一篇《谏秦王书》让秦王收回原意。秦始皇后期,勾结宦官赵高在皇位继承人上做手脚,事成后身居高位。秦二世在位期间,与赵高矛盾激化,被赐死。死前感叹欲求出上蔡东门牵黄犬逐狡兔犹不可得。后人为其赋诗曰:“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

6.司马迁为何遭受宫刑?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从小饱读诗书,满腹珠玑,撰写了名扬千古的《史记》。就是如此才华横溢的人,却被汉武帝处以了宫刑。汉武帝也算一位明君,他为何如此不爱惜人才?

历史的问题,应当回到历史中回答。汉武帝麾下有一员爱将,名叫李陵。在一次出兵征伐匈奴时,汉武帝命李陵负责押运粮草。李陵向汉武帝建议说:“不如让末将率兵五千,深入敌军腹地,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让敌军心神大乱之后,再命我主力围而歼之,定能大捷。”汉武帝大喜,同意了李陵的计策。李陵率5000步卒在浚稽山一带与匈奴的主力交火,李陵的奇兵勇猛无畏,把3万匈奴骑兵杀得四处逃窜。然而,关键时刻,李陵的一个部下被俘,供出了李陵仅有5000兵马,单于得知后,调动了8万兵马围住了李陵,李陵在弹尽粮绝之际,被单于俘获并投降。

汉武帝得知李陵已被单于俘降后,龙颜大怒,当即庭议李陵之罪,众大臣也见风使舵,落井下石,纷纷数落李陵平日的不良行为。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为人耿介不阿,见大臣们如此落井下石,心中很是不忿,就立刻替李陵辩护,语惊四座。司马迁的话中肯公允,有理有据,但盛怒中的汉武帝不仅不采纳司马迁的谏言,而且以蛊惑无妄之罪名,将司马迁押入了大牢,并处以宫刑。

司马迁在经历了痛不欲生的宫刑之后,继续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创作《史记》,立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它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12本纪、30世家、4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526500余字。《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7.李广为何一生没能封侯?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滚滚历史长河,多少英雄豪杰命运沉浮,尽管才能卓著,却凄惨余生,令人叹息。李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一生功绩无数却未能封侯。

李广出身于名将之后,一生从军,历经文景武三世,长期守卫汉朝北方边境,与匈奴大小70余战。终其一生功勋显著,多次以少敌多,极大地保障了国家边防安全。李广之才亦当世卓绝,其神射之术,箭可透石;其治军之法,亦有独到之处。故李广名声极盛,名闻天下,被敌人称为“汉之飞将军”,闻其名不敢近边塞。但也就是这样一名优秀的将军,终生努力,却没能封侯,这是何故?命耶?时耶?

李广未能封侯,首先,汉朝的封赏制度是造成李广未能封侯的根本因素。西汉的封赏依据从表面来看是“论功行赏”,然而,封赏只是作为皇帝的一个统治工具,是个人喜好的产物,在西汉,外戚多被封侯,难道他们有功劳于国家吗?同时,封赏也变成一种统治手段,常常成为调整政治利益集团斗争的工具。在这种不合理的封赏制度下,李广的功绩只能反衬他凄惨的结局。

其次,李广未能封侯的主要原因,在于他私自接受了梁王的将军印。可以这样说,接受梁王的将军印,是李广一生中犯的最大错误,给他的一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梁孝王刘武与汉景帝在立储问题上矛盾重重,积怨极深。李广接受梁孝王将军印,使汉景帝对他防范重重,李广就这样被卷入了汉朝的宫廷斗争,为他的悲惨遭遇埋下了伏笔。

汉武帝的偏心与绝情更是直接逼死了李广。在武帝时期,李广5次出征,数次以少敌多,但只看结果的汉武帝仍然严厉处罚他。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征匈奴,李广随军出征,却不幸被调离前锋,结果李广与左将军迷途失期,最后李广为了尊严,自杀而死。卫青为何要将李广调离前部呢?原来,这是汉武帝的安排,他希望其他人能够封侯,这样,李广终于被逼上绝路,使他不得不用死来捍卫尊严。

李广难封,引发多少叹息与深思。李广未能封侯,是他不容于那个专制的时代,被皇帝所排斥、压制,直至他死亡,但他仍默默地奋斗,作无言的抗争。李广的遭遇,正是揭露了专制制度的可怕。

汉代实行两种封爵制度,一种是将宗室封为王、侯两等,一种是对功臣的封爵,它袭用了秦朝的20等爵制,以后各代基本按秦制,只稍有改变。如曹魏时将封爵分为王、公、候、伯、子、男、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等。元代,凡是宗室、驸马通称诸王。明代以皇子为亲王,亲王之子为郡王。文武官员的封爵是公、侯,伯三级,各加地名为封号,但只有岁禄而无实际的封邑。清代宗室封爵为10等,按宗亲世系分别授予,宗室凡年满20岁均可具名题请。另外,封爵制度对皇帝的妃嫔、女儿、姐妹、姑母,以至功臣的母亲、妻子等,也授予封号。

8.曹操为何至死都不肯称帝?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与曹操同时期的许邵形容他的一句话,客观地展现出了曹操此人在当时的复杂地位和复杂性格。纵观他的经历,从公元196年开始,曹操将汉献帝变成自己手中的傀儡,开始运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高超手段把持政权。他将天子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一张王牌,先后打败了袁绍、吕布,统一了黄河流域;他一生经历了刀光剑影,征战杀戮,不管是在官场还是在战场上都是一把老手。这样一位官拜丞相并被封为魏王的枭雄,为何始终奉行着“挟天子”的方针而不取而代之自当天子呢?

还记得曹操在《述志令》中曾经婉转地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他说:“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意思是,齐桓公、晋文公之所以能够称霸一时且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仍然以周王朝为尊,而不曾僭越。将这个道理用在曹操的身上,他迟迟不肯称帝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使得曹操在各方争斗中始终站在正义而有绝对优势的一方,他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对外征战,他可以以天子的名义兴师问罪,这些好处是董卓他们根本做不到,甚至是梦寐以求的。

东汉末年王室衰微,各方力量纷纷起来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所谓的伦理纲常实际上还是深深影响着这些英雄们的。例如何进、董卓他们把持政权后都没有胆量称帝,而曹操这样一位明白事理的人又怎么可能贸然行动,背上汉贼的恶名呢?不得不说,曹操选择不称帝,也是出于保全名声、远离骂名的考虑。

从当时的战争形势来看,称帝也不是一个绝佳的选择。曹操虽然控制着汉王室,但他的势力范围仅仅局限在北方地区,南方还盘踞着孙权、刘备两股强大的力量。一旦曹操称帝,南方必然要合起而攻之,各地也会群起而讨伐,到了那个时候,曹操不管是在军事上、政治上还是道德上都要处于被动地位了。

作为汉末的一位霸主,曹操自然看得透彻明白。既然已经拥有了如此众多的权力,既然已经可以利用这些便利条件展开统一全国的攻势,既然已经能够一展抱负,那么即使没有这个皇帝的名号,又有何妨呢?

曹操不肯称帝,却一直在以丞相的身份做皇帝的事,既掌握了权力,又保住了名声,可谓一箭双雕。曹操曾有这样的一句话:“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看来他没有称帝,也是在把称帝的使命留给自己的儿子来完成。他的一步步策略,都在为自己的儿子称帝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终于在220年,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禅让,自己登上了王位,建立了魏国,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9.晋武帝为何坚持传位给傻太子?

说起晋惠帝,可能有人并不熟悉;不过要说起一个“百姓何不食肉粥”的典故,大概没有人不知晓了。这个在饥荒时期问出“百姓何不食肉糜”的傻皇帝,不是别人,正是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自古以来,昏君也有不少,但像晋惠帝这样愚蠢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晋惠帝的父亲晋武帝是西晋的开国皇帝,他为晋朝的开国征战沙场、费尽心机,可谓呕心沥血,用尽了自己大半生的精力。半壁江山得来不易,晋惠帝又是个众人皆知的低智商。这样一位功劳赫赫的皇帝为何在最后的这一关键时刻,做出了传位给晋惠帝的如此错误的决定呢?

要说起传位这个问题,晋武帝的个人原因其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各种史料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晋武帝虽然在军事上骁勇善战,但在感情上却弱如女子,处理自己的家庭问题方面更是显得十分软弱。晋武帝司马炎共有26个儿子,长子司马轨不幸夭折后,次子司马衷(后来的晋惠帝)也就成为了第一顺位的继承人。对于司马衷的弱智,晋武帝早就知晓,也曾经犹豫过要不要把皇位传给这个“弱智儿子”,但是晋武帝的皇后一直坚持自己的儿子虽然不够聪明,但却忠厚纯良,她认为只要好好教导,司马衷还是可以担当重任的;况且立太子的法制是祖宗之法,是不能够随意变更的。

优柔寡断的晋武帝便派自己的两位臣子和峤、荀勖去考察司马衷,荀勖是晋武帝最信任的大臣,他的说法是影响晋武帝做决定的重要因素。后来,荀勖向晋武帝报告了司马衷的进步,晋武帝就相信了他,放弃了更换太子的念头。

就这样,司马衷在太子的位置上稳稳地坐了下来,直到公元290年,晋武帝病逝,晋惠帝登上了本不应属于他的王位。

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除了个人的优柔寡断以及皇后的奋力阻挠,其实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司马衷虽然是个弱智,但他的儿子司马遹却自幼聪明伶俐,讨人喜欢,晋武帝十分喜爱他,甚至评价他说:“此儿当兴我家。”这样一来,武帝为了使日后的司马遹登上皇位,也就只能先让司马衷坐稳皇太子之位了。由此看来,司马衷的皇位,还是拜自己的儿子所赐呢。

10.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刘禅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小名“阿斗”,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刘禅继承事业成为了蜀国的皇帝。刘禅刚刚登上王位的时候,有诸葛亮等人的尽心辅佐,在诸葛亮等人相继辞世后,蜀国也渐趋衰落。后来,魏军攻入蜀国,刘禅很快选择了投降,被俘虏到洛阳,沉迷于声乐,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乐不思蜀”的笑谈。

刘禅留给后人的印象,一直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能力,又没心没肺的昏君,甚至还有人称他为“扶不起的阿斗”。可是要知道,刘禅在位41年,可以算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了;况且诸葛亮死后,刘禅仍坚守宝座长达29年,如果刘禅真的是位庸人,又怎么可能将蜀国维持这么久呢?

探寻刘禅年轻时的经历其实就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在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曾说道:“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意思是诸葛亮曾向一位“射君”赞叹过刘禅的聪颖,要知道诸葛亮绝不是阿谀奉承之人,不会随意妄评的。在诸葛亮本人的《与杜微书》中也出现过“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的称赞之语。看来,在丞相诸葛亮看来,刘禅并不是庸辈。

后来刘禅登上王位,虽然先后有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等人辅佐,但他本人的能力也在《三国志》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例如在诸葛亮一意孤行坚持北伐的时候,刘禅适时规劝道:“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但在诸葛亮坚持北伐,并且战事已经议定的情况下,刘禅也没有做过多阻拦,这样的做法保持住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应该说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后来诸葛亮病逝,刘禅也迅速废除了丞相制度,将相权一分为二,这种明智之举又岂是庸人所能做到的?

至于魏军攻城,刘禅选择投降,虽然背上了叛国的骂名,但他却保住了蜀国百姓的性命,使他们免于战争的折磨;后来在洛阳“乐不思蜀”,不也使司马昭打消了杀害刘禅和他的众多家属的念头吗?可以说,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隐藏在其中的,才是刘禅真正的爱蜀之心。如此说来,“扶不起的阿斗”用来形容他真的太不妥当了。

刘禅继位初期,按照刘备遗命,将军国大事先后全权委任于诸葛亮、蒋琬等人,自己没有什么表现。自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祎辅政,他们遵行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团结内部,又不轻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国维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蒋琬、费祎之后,姜维执政,多次对魏用兵无功,消耗了国力。但在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刘禅无力把持国政,宦官黄皓开始专权,蜀国逐渐衰败。后魏朝大举伐蜀,刘禅投降,举家迁往洛阳,被封为安乐公,几年后去世。

11.隋炀帝杨广是弑父夺权吗?

隋炀帝在中国百姓的口口相传中多是暴君的形象,在他当政期间,民不聊生,社会生产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隋炀帝杨广不仅在政绩上饱受批评,连他即位登基的过程都充满了争议。

《大业略记》对杨广继位曾有这样的描述:隋文帝病重期间,太子杨广与文帝的姬妾宣华夫人服侍左右,杨广对宣华夫人早就有所企图,有一次杨广趁宣华夫人更衣的时候,企图强暴她。当宣华夫人最终摆脱杨广的时候,文帝发现了她的衣冠不整,立刻追问起来。宣华夫人啜泣道:“太子无礼。”文帝勃然大怒,正要命人起草诏书,废掉太子杨广,杨广见势不妙便一不做二不休,用毒药毒死了自己的父亲。

在另一部野史《通历》中对这段历史的描述就更离谱了,连他们杀死文帝的过程都十分血腥,这样的描述俨然将杨广刻画成了一位狰狞残忍的流氓和刽子手。要知道,杨广在做太子的这些年,一直都是以善于蛰伏、长于自制、强毅隐忍的性格和饱含宏图大志的形象示人,为什么偏偏在自己的父亲即将死去,自己马上就要成为皇帝的时刻做出如此失礼的行为呢?他就不怕坏了大事吗?

事实上,在文帝即将驾崩的那几天,太子是安安分分地扮演着孝子的角色的,他日日服侍在老皇帝身边,为他端水尝药,甚至衣不解带。不仅如此,在权力即将进行交接的重要关口,朝廷中的各种事宜也要杨广来考虑,包括各派政治力量的斗争,甚至是军事方面的防范。在这样忙得天翻地覆的时候,杨广哪里来的精力还去调戏父亲的姬妾呢?

《隋书.高祖记》中的记载相对于那些野史则更有说服力:文帝自四月生病以来,病势日渐加重,至七月十三日去世。其间,太子杨广一直和宣华夫人等服侍文帝,相安无事。这才应该是当时的真实情况。况且,在隋末大起义风起云涌的时候,各地人士纷纷讨伐隋炀帝,为什么偏偏没有人提及他早年的弑父往事呢?这恰恰说明杨广弑父仅仅是一个谣言,完全不可信。

虽然隋炀帝在政治民生上做得的确十分失败,但把杀父的罪名也加在他的身上,实在是对他极大的污蔑了。

都说隋炀帝是暴君,其实在他在位的期间,对国家统一等方面的建设是不能被忽略的。最著名的大运河就是隋炀帝下令修建的,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意义十分重大。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修建大运河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迫切需要,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不能不说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功绩。

12.唐太宗篡改过国史吗?

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总是与明君、圣主和贞观之治联系在一起,是他开创了大唐盛世的局面,将百姓从水深火热的隋朝拯救出来,迎来一个相对清明的新纪元。在众人心目中,李世民是正义的化身,是圣明君主的最佳代言人。

在正史记载中,李世民在推翻隋朝的斗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主要的策划和组织者,并且在推翻隋朝之后水到渠成地坐上了皇位。不过,另外的一些史书中却对这段风起云涌的岁月有着不同的描述,那就是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才是反隋的主要领导者,李世民仅仅起到了帮手的作用。更令人讶异的是,在这些史书的记载中,李世民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事变,杀死了兄长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才得到这个皇帝宝座的。

到底哪一种说法才最接近当时的历史真相呢?有没有可能是李世民在当上皇帝后篡改了国史,抹去了自己那一段不光彩的过去?

温大雅撰写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对李氏父子建立唐朝的那段历史记载得十分详细,而且温大雅此人在当时参加了李氏起兵反隋的活动,他的记载应当是相当可信的。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从受隋炀帝之命南下镇压起义军,到在晋阳等地收兵买马,直至后来一举成功的太原起义,李渊始终是主角,是做重要决策的那个人,而李世民扮演的只是一个得力助手和忠实的儿子的角色。

可是在《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这些正史里,李世民不仅地位有所提升,他的能力似乎也显得十分突出了。是他看清形势,联合刘文静密谋起兵,而父亲李渊只是在最后关头仓皇地被迫答应了这样的计划而已。在正史的描述中,李世民英勇果敢,而父亲和兄长则扮演软弱、没有主见的配角。

之所以正史中的记载与温大雅的记录有这么大的出入,是因为李世民作为次子,发动了玄武门事变,以一种不正当的手段夺取了皇位,这种行为在当时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为了确立自己登基的合法性,李世民重新设置了史官,并违反惯例亲自察看国史和起居注的记录情况,使得真相被隐瞒下来,而玄武门政变也在史官们的笔下蜕变成了一次“安社稷、利万民”的大义行为。

看来,李世民虽为明君,但他得到皇位的过程却是不值得称道的,而他刻意隐瞒的这段历史真相,终究还是会在若干年后被后人挖掘出来。

《大唐创业起居注》,唐温大雅撰,记录了隋末李渊自起兵反隋直到攻克长安、废除隋帝、正式称唐帝为止共357天历史事实的史书。作者温大雅是李渊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他随军撰成该书。该书所记史事与《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有出入。

13.李建成真的是个阴险狡诈之人吗?

李建成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哥哥,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成功地杀掉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以次子的身份登上了皇位。作为一个胜利者,李世民对历史的编纂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于是出现了史书中大力宣扬李世民的功绩而尽量忽略他父兄的功劳这样厚此薄彼的情况。不仅如此,在由李世民的史臣房玄龄等人编纂的《高祖实录》、《太宗实录》中,李建成的形象也被极大的扭曲。旧史中阴险狡诈、好色贪功的李建成,真的是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吗?

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前,有两个基地。一个是太原,由李渊和李世民组织领导;另一个是河东,由李建成独立领导。李建成在河东地区优待百姓,广交各路豪杰,建立了极高的威望,而且为起义军积攒了十分庞大的力量。等到父亲李渊前来视察之时,河东地区起义军已经力量强大,李渊十分高兴,还把带兵的重任交给了李建成。到了唐朝统一活动的后期,在与刘黑闼部队的交手中,也是李建成提出了安抚百姓的政策,不仅赢得了民心,同时瓦解了敌人。这些政策都在唐初的社会中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些史实可以清晰地看出,李建成在唐朝建立过程中所作的贡献并不比李世民少,而且他还是颇有领导能力和军事能力的。在人品方面,李建成也是一个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领导,要不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聚集了数量如此众多的追随者,他的好人缘从这里就可以窥见一斑。

相比之下,正史中对李建成的描述就显得不太可信了。例如正史中记载李世民向李渊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这样的记录连宋代著名学者司马光都表示质疑。另外,在玄武门之变的前几天,历史上记载李建成、李元吉设宴款待李世民,在酒中下毒,李世民“心中暴痛,吐血数斗”,这更是夸张到难逃捏造之嫌的地步。

可见,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绝对不是正史中刻画出的一个纨绔子弟,而是一个合格的太子。奈何形势在玄武门之变后出现了重大的逆转,于是连历史也跟着胜利者的意志一起改变了。

在正史中,李世民俨然是太原起义以及后来一系列统一活动的主角,他的父兄只是配角。其实,李建成虽然没有李世民参加战斗的次数多,但是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那时李建成贵为太子,要协助皇帝处理一些政务,所以不可能经常率兵出征驰骋沙场,论军功,自然不及李世民显赫。

但是,他为唐军建立了稳固可靠的根据地,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在对突厥的战争中,虽然领兵打仗的是李世民,然而这些战役的胜利同李建成防御突厥、稳定后方、支援前线等工作是分不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建成的政治影响和政治实力远远大于李世民,特别是他在长安地区获得的巨大成功,比起李世民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B0gm1ylEa//HKylRLVbu4VgarA+5iReDQJ6K8R6WmswsYwc0iJ5z55JfoZ5EFD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