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能屈能伸是做人的气度(1)

做人要能高能低

做人要能屈能伸,能高能低,能上能下。只有这样,才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考验,经受得起命运的挫折和打击,步入健康积极的人生。

罗艾先生工作非常努力,人也很有才干。大家都知道他很想升为部长,同时也都认为他有当部长的能力。公司董事会也对他的成绩很认可,就真的提升他做了部长。这样,他工作更努力了。看他每天办公、开会,忙进忙出,兴奋中难掩骄傲的神色,大家都替他高兴,也祝他更上一层楼。

可是过了一年,公司人事变动,罗艾先生被调到别的部门当专员。得知消息的那天,他关上办公室的门,一整天都没有出来。

当了专员后,大概难忍失去舞台的落寞,他日渐消沉,后来变成了一个愤世嫉俗者,再也没有升过官……

事实上,在人生的舞台上,上台下台本来就很平常。如果你的条件适合当时的需要,当机缘一来,你就上台了。

如果你演得好演得妙,你可以在台上待久一点儿,如果唱走了音,唱走了调,老板不叫你下台,观众也会把你轰下台;或是你演的戏已不合潮流,或是老板要让新人上台,于是你就下台了。这种情形在政治界最为明显,当部长多风光,可是说下台就下台!

上台当然自在,可是下台呢?难免神伤,这是人之常情,可是我认为还是要上台下台都自在。

所谓自在指的就是心情,能放宽心最好,不能放宽心也不能把这种心情流露出来,免得让人以为你禁不住打击。你应平心静气,做你该做的事,并且想办法练习你的演技,随时准备再度上台--不管是原来的舞台或是别的舞台,只要不放弃,就会有机会!

另外还有一种情形也很令人难堪,就是由主角变成配角。如果你看过电影、电视中的男女主角受到欢迎、崇拜的情形,你就可以了解由主角变成配角的那种难堪。就像人的一生免不了上台下台一样,由主角变成配角也一样难以避免--下台没人看到也就罢了,偏偏还要在台上演给别人看!

由主角变成配角也有好几种情形,第一种是去当别的主角的配角,第二种情形是与配角对调。尤其是第二种情况最令人难以释怀。但是在人生的舞台上,要退出并不容易,因为你需要生活,这是现实啊!

所以,由主角变成配角的时候不必悲叹时运不济,也不必怀疑有人在暗中搞鬼。你要做的是平心静气,好好扮演你配角的角色,向别人证明你主角配角都能演!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你连配角都演不好,那么怎么让人相信你还能演主角呢?如果自暴自弃,到最后就算不下台,也必将沦落到跑龙套的角色,人到如此地步就很悲哀了。

如果能扮演好配角,一样会获得掌声。如果你仍然有主角的架势,自然会有再度独挑大梁的一天!

总而言之,人生的际遇是变化多端、难以预料的,起伏有时难免逃都逃不掉,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应有上台下台都自在、主角配角都能演的心态。这是面对人生一种能屈能伸的弹性,而你的这种弹性,不但会为你的人生找到支点,也会为你寻得再放光芒的机会!

同时,你的这种机智做人的弹性也必将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因为没有人会欣赏一个自怨自艾又自暴自弃的人!

做人要学会隐忍

忍耐是做人做事的大智慧。一个能忍耐、善于忍耐的人可以为自己留有后路。忍耐显示着一种巨大的力量,是内心充实、无所畏惧的表现。忍是一种强者才具有的精神品质。忍不是低三下四、甘愿受他人摆布、忍气吞声、受人欺辱、逆来顺受,而是一种积蓄力量的方式。

“忍”是很重要的一个字,因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有不如意的事情存在。有些问题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无法很快解决,更有些问题不是靠自己能力所能解决的。所以只能忍!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能忍的人虽可以暂时解除心里的压力,但终究自毁前程,会失去长远的利益。

三国时期的刘备历经艰难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属地,但是由于关羽的失误,荆州被东吴抢了回去,关羽也惨遭杀害。刘备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之后,悲愤交加,发誓一定要为关羽报仇雪恨,并立即发兵攻打东吴。很显然,此时的刘备被仇恨冲昏了脑子。当赵云前来劝解的时候,刘备说:“孙权杀害了我的义弟,这是切齿之痛,只有食其肉,灭其族,才能够消除我心头的仇恨。”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审时度势的能力。最后,他意气用事的结果便是被火烧七百里大败而归。

在这一点上,刘备与曹操是没有办法相比较的。

当年曹操平定了黄巾军以后,势力迅速壮大,并且有了自己的一块根据地。于是他派人去接自己的父亲。

曹操的父亲带着一家老小四十余口途径徐州的时候,徐州的太守想借这个机会结交曹操,派人出城将曹家老少迎接入城,并大设宴席热情招待,走的时候还派兵丁亲自护送。结果护送曹家的人恰恰是黄巾军的余党,他们杀了曹家老小,抢劫了财物跑掉了。曹操得知后大怒:“此仇不共戴天,我要指挥大军,洗劫徐州。”正当曹操带领大军围攻徐州的时候,吕布率兵步步紧逼,此时曹操并没有被自己的复仇情绪所左右,及时撤回,这才化解了危机。

与刘备的情况比起来,曹操的遭遇更加悲惨,他失去了一家老少四十余人,而刘备只是死了一个义弟。曹操能将江山社稷放在个人的情感之上,而刘备却将仇恨的心情完全凌驾于大业之上,所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忍耐有时候被认为是软弱的投降行为,但是如果从长远来看的话,忍耐确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智慧。聪明的人都会在适当的时候忍耐,因为人要生存下去,靠的是理性的思考,而不是意气用事。

正确的忍耐,不是将自己的人格变得渺小,让自我畏缩,而是将可靠的、独立的自我暂时隐藏起来,默默无声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忍耐柔中带刚,不以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安逸。

有时候忍耐是达到某种志向的手段,是为了达到某种大的谋略而暂时忍受的委屈,但是绝对不是为了忍耐而忍耐。如果将忍耐看做是唯一的目的的时候,这样的忍耐就是逆来顺受。失去抗争,失去原则,那么这样的忍耐就具有平庸和奴性的嫌疑,因为这样的忍耐丧失了做人最起码的尊严,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如果你刚刚跳槽到一个薪水很高的单位,但不久就发现,老板是个脾气暴躁、为人粗鲁的人,下属稍有过失便大发雷霆,出言不逊,严重刺伤他人的自尊心。

有一天,这种祸事终于降临到你头上了。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

很多人梦想找到一份十全十美的工作,老板又好,薪水又高,但这样的美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

不少人肯付出很多代价,只为换取一个薪水很高的工作或职位。而你,既然在这方面处于很大的优势,其他方面有一些小的牺牲也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老板真是个脾气暴躁、为人粗鲁的人,这也给了你一个表现自己宽容、大度风范的好机会。

另外,就算他不分青红皂白,出言不逊是大错特错。但是,要是你把这当成鞭策自己上进的动力,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从不出现任何闪失,难道他还能鸡蛋里面挑骨头不成?再说,忍受他大发雷霆的人又不止你一个,其他同事如何面对呢?这样在潜意识中可以为自己找来点儿心理平衡。

忍耐是一种学问,是一门处世的艺术。

对自己的长辈、上司和朋友,不要每一件事情都据理力争。对于自己老板的一些指示和命令,或许会因为理解上的误差而没有很好地实施,但是自己觉得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在这种情况下,长辈、上司或老板的批评和指责是很正常的。所以,不要急着辩解,觉得很委屈似的。

如果不能忍,绝对会给你的事业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失。据以往的经验,不能忍的因祸得福的人不多,大部分人都不甚如意,总是到了中年,才会感叹地说:“那时年轻气盛啊!”

其中的关键倒也不在于这种不能忍的人命运不好,而是不能忍的人走到哪里都不能忍,不能忍气、忍苦、忍怨,他总是要发作、要逃避、要抗拒,所以常常形势还没好转,他就垮了。

当然对于很多的职员来说,碰到问题,不询问,盲目地去实施是一种弊病,和领导之间缺乏必要的默契。要服从领导,不要试图让领导去适应你,而是你要学着去适应领导。对于上司,他们发脾气也是很正常的。不要幻想着每一位领导都是和蔼可亲的。你需要忍受这种压力。

要学会绕道而行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着急赶着上班。由于这天公司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议,而且关系到他能否升职,所以绝对不能迟到,但是不巧的是刚好这天,他的闹钟却没有响,最糟糕的是还有20分钟会议便要开始了。情急之下,年轻人急忙跑到路边,准备坐出租车赶过去,只有这样才能来得及参加会议。

很快,年轻人拦到了一辆出租车,匆匆忙忙上车后,焦急地对司机说:

“师傅,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时间非常紧急,拜托你走最短的路!”司机转过头来问道:“是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快的路?”年轻人好奇地问:“最短的路难道不是最快的路吗?”“这你就不懂了吧,现在是最繁忙的时间,最短的路基本上都堵车。

你要是赶时间的话便得绕道走,虽然多走一点儿路,却是最快的方法。”听了司机的话,年轻人恍然大悟,选择走了最快的路。途中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条街道堵得水泄不通,司机解释说那条正是最短的路。司机所言不差,多走一点儿路果然畅通无阻,很快到达了目的地。年轻人赶上了会议,在那次会议上还升职当了部门主任。有的人也许会说,我是强者,我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根本不需要绕道而行,在他们看来绕道而行是弱者采取的方法。

你真的能克服一切困难吗?真的能把所有棘手的问题处理得尽善尽美吗?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处理,你就到不了目的地,学会绕道而行,有时候会迅速而且轻松地到达目的地。无论你的能力强弱,选择绕道而行绝对是明智的举动。

即使你能克服眼前的困难,但如果克服困难所花费的时间、财力和人力远远超过绕道而行,你为什么不选择绕道而行呢?

马兵是某公司的职工。一天下午,他早早回到家,熬了一锅绿豆汤。等妻子回家后,喝着汤高兴地问:“这绿豆汤真香,哪里买的?”马兵说不是买的,是他乡下姑妈托人带来的。妻子高兴地说:“姑妈真会疼我们,知道天气这么热,特意拿绿豆给我们。”马兵说:“那还用说,我从小就是姑妈一手带大的,姑妈待我比待她亲儿子还亲呢!”妻子说:“她老人家这辈子受苦受累的,有机会咱一定要好好报答她。”过了几分钟,马兵说:“听带绿豆的那人说,姑妈的肠炎又犯了,哎,咋办呢?”妻子说:“那还用说啊,赶紧接过来看啊!没心没肺的,亏她那么辛苦地把你拉扯大,容易吗?”

马兵想接姑妈来城里看病,但是没有直接说,而是通过喝绿豆汤,然后把话题转移到姑妈身上,营造了内心深处对姑妈的愧疚,然后又借别人的口说姑妈有病了。紧接着,又通过一句明知故问,让妻子把自己想说的说了出来。

在日常的交往当中,一般来讲直言快语是坦诚的表现。但是,有的时候,有些事情直言快语就是办不好,学会绕道而行,多“兜几个圈子”把话题再转到正题上来,却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试想一下,如果马兵把想要接姑妈来城里治病的想法直接告诉妻子,说不定会遭到妻子的强烈反对呢!

“绕道而行”是一门艺术,要成功地运用好,还要看实际情况的需要,那么什么情况适合“兜圈子”,而什么时候又不适合这样拐弯抹角呢?

1.为了顾及对方的面子,有些话不方便直接说的时候可以“兜圈子”。比如说恋人之间,婆媳之间等刚刚建立起来的关系,由于感情还不牢靠,所以有些话不方便直接说,说轻了表达不出真实意思,说重了容易伤害彼此的情感,为以后的交往埋下隐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学会多绕道而行,多“兜几个圈子”,以合适的方式、合适的话语把想要说的话表达出来。

有一位刚刚结婚不久的小媳妇,一天,看到小姑子穿了一条非常漂亮的裙子,心想肯定是婆婆给买的。于是她找准时机,在婆婆和小姑子都在的时候,大声地向小姑子问道:“哎呀,裙子真漂亮,在哪里买的啊?有时间的话,我也要买一条。”这时候,婆婆坐不住了,说:“哪里,是在不远处的服装大厦里面随便买的,本来要给你也买一条的,怕你看不上,就没敢买,你要是喜欢,下午我转悠的时候给你也买一条。”如果这位小媳妇大声嚷嚷着要婆婆也给她买的话,想必婆婆会拒绝,甚至因此而严重影响了婆媳之间的关系。不但达不到要让婆婆为自己也买裙子的目的,而且还因此而得罪了婆婆。

2.出于礼节,有些话不方便直接说可以“兜圈子”。在私人交往中,比如关系较好的朋友和知己之间有话可以直接说,可是在一些公共场合,以及和一些刚认识不久的朋友说话就要合适、贴切。为此,遇到这种情况要善于打比方。如果一位朋友晚上在你家聊了很久了,可是还没有要走的意思,那你就适时地讲一个相关的故事给他听,把故事中主人的不满和期望讲明白,这样,既让对方从故事中明白了你的意思,又因为是故事,不会伤害现实中的人的情感。

3.有些时候,某个意思直接挑明的话,一时半会儿让对方难以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想说的先隐藏起来,而从身边的事物和结论中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夹杂在中间,间接地把信息传达给对方,而且有必要的话,再加上一句明知故问的话,通过对方的嘴说出你想要说的话,就如同前面提及到的马兵的事例一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学会自我调节

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当你在事业上或生活中遇到不顺的时候,往往人的内心是比较脆弱的。比如家人生病、亲友死亡或者婚姻不和睦等等,这些突如其来的打击都会使我们心力交瘁,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这个时候,是很容易对他人产生一些不合乎逻辑的期待的。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把我们见到的每个人都当成是我们自己的朋友,向他们倾诉我们的不幸,并渴望获得安慰与同情。但是不论问题多严重,最好不要找同事倾诉,更不要四处找人哭诉。如果一定要发泄,也一定要找办公室以外的朋友,不然的话很可能给同事和你身边的人造成你“有病”的形象。

有些烦恼,有些失意或是希望别人安慰的问题,你应该把这些话说给心理学医生或是值得你信赖的家人或朋友听,千万不要逢人就开始倾倒自己心中的垃圾,这样不仅无法激起对方的共鸣,而且还会徒增对方的反感。

李某,虽然身为男性却个性柔弱,思想也很悲观,当他有心事时必定马上找人诉苦。他在大学时代曾经有过一段罗曼史,后来因为某种原因而结束,这件事一直放在他心底,从那之后每当他与人聊天时,他就会哀怨地向对方描述自己的心酸。

有一次,李某参加同事的生日晚会,同事介绍一位朋友与他认识。晚会结束之后,同事的朋友抱怨:“和你那个李同事谈话真累!他一直在说大学时代如何认识某人、如何伤心地分手……我一句话也插不上,只好假装十分同情,耐心地等他说完。”

另外,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这样的话:

“今天做什么都不顺利!”

“那真是令人讨厌的家伙。”

“我没有才能。”

“我是个做什么都不行的废物。”

每个人都会有失意的时候,包括事业上的失意、感情上的失意、家庭上的失意。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让人舒心的事很少,即使有舒心的事,人们也很容易忘记,萦绕于心头的大多是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事。失意本就是一种痛苦,搁在心里不找人倾吐更痛苦。据说,把失意的事闷在心里还会造成心理疾病,所以找人倾吐也是好的。向别人吐苦水的时候的确会感到轻松些,缓解了压力。但是这只不过是把淤积在自己心中的话吐露给别人听,获得短暂的满足而已!

吐露失意的事,不管是主动吐露还是被动吐露,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吐露失意的事无意中表现出了自己无能、软弱的形象。虽然每个人都会有失意的事,但如果你在吐露失意的事时,别人正得意,那么别人会认为你是个无能或能力不足的人,要不然怎么会失意呢?嘴巴上虽然不会说出来,但心里多少会这样想,而且失意的事一讲,有时会因情绪失控而一发不可收拾,造成别人的尴尬,这才是最糟糕的事。如果你的失意情绪引来别人的安慰,固然能得到一时的温暖,但你却因此而变成一个无助的孩子,别人的评语是:“唉,可怜!”

其次,吐露失意的事,别人对你的印象分会打折。很多人凭印象来给别人打分。一般来说,自信、坚定的人,他所获得的印象分会比较高,如果他还是个事业有成的人,那么更会获得尊敬,这是人性,没什么道理好说。如果你的失意事让别人知道了,他们下意识地会在分数上打折扣,本来80分,一下子就不及格了,而他们对你的态度也会很自然地转变,由尊敬、热情而变得不屑、冷淡。

另外,吐露失意的事会造成不良印象。你的失意事如果说了太多次,或是经由听者的传播,让你的朋友都知道了,那么别人会为你贴上一个标签:失败者!当别人谈到你时,便会想到这些事。

还有,吐露失意的事时难免会说某人的坏话。说别人的坏话和抱怨的情况是同样的,也许当下心里感觉畅快了,但你的听众可能会无法忍受,而产生这样的想法“不知道这人在私下里怎样讲我的?”因而失去对方的信任,甚至对你感到嫌恶。

无可否认的是,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每个人的视角也完全是被自己的思维框架左右的,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注意力,喜欢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不是每个人都是我们可以信赖的朋友,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你对他们倾诉一些你自己觉得感人的事情,其实并不会博得他们的同情,甚至会觉得你小题大做,没能力处理好一些简单事情。

每个人都会有不少烦心的事儿,大家可能都在“夹缝”中挣扎,何必总拿自己的不开心强加到人家头上呢?除非需要帮助,否则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要拉着人家陪你一道悲伤,此时你应该想到:还是自我调节为好。 AbYVoYD8fszwYodHaIgasKw7gI/vd1Qwk1cVCNG/ddKM2yGiHqd6e5jjFkxZS0B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