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别为技不如人而自卑,因为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找到真正的自己

有这样一段话说得很好:正确认识自己,它是梦想之石,能击出理想之火;它是理想之火,能点亮创造的灯;它是创造之灯,能照亮成功的路;它是成功之路,指引你通向四面八方而不迷途,立于当下。

的确,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够不夸大、不缩小地评价,就是客观评价自己,就是正确地认识自己。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在人生之路上,你会遇到机遇,也难免会遇到困难,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对策,才能克服困难,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世上没有绝对的强者和弱者

人在个体上存在差别--体力有强弱之别,智力有高低之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难免会产生强弱。在这种有形无形的划分中,我们也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摆放在一个特定的等级上,这样,难免就会有人自信,有人自卑。

难道强弱真的就这样一成不变吗?

一匹掉队的斑马不安地四处张望着。一只饿了一天的狮子发现了这匹斑马,于是它借着草丛的掩护,潜行到了斑马后面。斑马还没有发现,狮子突然闪电般地蹿出去,冲向那只斑马,斑马这时才知道危险临近,它本能地闪躲狮子的攻击。

狮子第一回合扑了个空,转身再度扑来,斑马拔腿狂奔,闪进一处灌木丛里。在灌木丛里追逐猎物可不是狮子所长,它在外面搜寻了一会儿,低吼几声,蹒跚地回到原来的土丘上。

这是一则模拟出来的草原竞争,虽然是模拟,却是事实--狮子是草原上的强者,很多动物根本不是它的对手。还有些动物,一看到它就四肢无力,瘫在地上等待生命的结束。

和狮子比起来,斑马是弱者;除斑马之外,草原上还有许多弱者,可是,这些弱者至今仍然存在。可见,在动物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强者和弱者,强弱只是相对的。这是一种生态平衡,也可以这么说,在动物世界里,弱者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人的世界里,也没有绝对的弱者。在田径场上,跑得快的便是强者;在考场上,分数高的便是强者!可是,田径场上的强者并不一定是考场上的强者,考场上的强者也不一定是商场上的强者!因此,所谓的“优胜劣汰”只描述了一部分的真实,这句话并不是真理,如果错误地理解它,那么自认为“弱者”的人就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了。

强者和弱者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以二者的心理状态也完全不同。强者心态的基本出发点是“竞争”--一张馅饼谁能抢到就属于谁,而弱者心态的基本出发点是“平等”--一张馅饼应该大家平分,倚强欺弱是不道德的。一个具有强者心态的人,其基本标志就是有向强者挑战的雄心。

当遭遇挫折或者失败的时候,弱者喜欢找比自己差或者渺小的人或事物作参照物,以此安慰自己还不是最差的一个。强者则相反,他们会找比自己更强大、更宽广的人或事物作为参照物,以认清自己渺小和不足的地方,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并振作起来。

1946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汽车小厂“丰田”开始立下雄心,制订了向当时的汽车王国--美国挑战的计划。作为战败国,“丰田”公司在资金上、技术上还不能与实力雄厚的美国汽车大公司相比,而且在1949年以前,驻日本盟军司令部还禁止日本制造汽车,但这些都没有阻止日本人向美国汽车挑战的雄心。30年后,日本“丰田”汽车也成了世界上家喻户晓的名牌。

日本“尼康”公司原是生产军用望远镜的军工企业,日本战败后不得不“军转民”,开始转产民用照相机。当时世界上的照相机王国是德国,“尼康”公司就把自己的产品定位于赶超德国照相机。30年后,日本照相机击败德国照相机,可以说,现在世界上的高档照相机有90%都是日本产品。曾经,世界上的手表王国是瑞士,日本的“精工”等公司又把产品目标放在赶超瑞士手表上,后来成为世界第一手表生产国。

总之,在社会生活中,实力最强的不一定是生存能力最强的。只要存在竞争和无数的竞争对手,实力最强的也可能最先消亡,而实力最弱的如果能够觅得良机,也极有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在职业生涯中,能力最优者也未必就会成就事业,因为其面临的竞争最多,在不断的反复博弈中,最终可能会由于其他原因败下阵来。而能力弱者如果能潜心修炼,也有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当下的觉醒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弱者,他们总是不停地抱怨。而强者几乎从来不向别人抱怨,他们认为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弱者与强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弱者的嘴巴比行动能力强,而且二者几乎成反比;强者的行动能力比嘴巴强,但二者的差距不会太大。

当然,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强弱只能说明过去。只要行动起来,抓住当下的每一天,好好利用每一天,不断地提升自己,终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强者。

肯定自己,你最终能得到他人的肯定

每一片树叶都有正反两面,平滑光洁的正面迎着太阳,吮吸阳光雨露,使树木焕发勃勃生机,欣欣向荣。其实人也一样,有阳面和阴面,不要总是向着阴面悲观叹息,只要转过身来,肯定自己,你就会手握阳光,迎接你的就是一个光辉灿烂的世界。

有一个小男孩,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了,一直生活在孤儿院里。他非常悲观,总是无精打采地问院长:“院长,你说人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是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小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菜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第二天,小男孩就拿着石头来到市场上,找了一个角落蹲下来。过了没多久,就有不少人对他的石头感兴趣。第一个人说:“小孩,3个金币卖不卖?”

另一个人则说:“我出5个金币!”第三个人大喊:“卖给我,我愿意出10个金币!”价钱越抬越高,小男孩其实已经动心了,10个金币对他来说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啊!可是,小男孩牢牢记着院长的话,怎么也不肯卖。

回来后,小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了这天的事情,院长说:“明天你再拿到黄金市场去卖。”

第三天,在黄金市场上,有人竟然肯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钱来买这块石头。小男孩还是没有卖。

第四天,院长叫小男孩把石头拿到珠宝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长了10倍,而且由于小男孩怎么都不肯卖,一传十,十传百,竟被传为“稀世珍宝”。

最后,小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都告诉了院长,他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它只是一块很普通的石头啊!”这回院长没有笑,他望着孩子慢慢说道:“孩子,其实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这块不起眼的石头,仅仅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吗?只要你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你活着就是有价值的啊。”

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一种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它的价格体现的,而人的价值却是由态度来决定的。用积极的态度肯定自己,你就会拥有积极的人生;用消极的态度否定自己,你最终只能拥有消极的人生。

肯定自己,一定能使生命更加完美。当面临巨大的苦难与挑战时,用你最好、最坚强的心态去面对吧。当你最终超越自己之后,就会深深体味到那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宠辱不惊的悠闲,“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轻松惬意,生命就像在浩瀚无边的海洋里游弋般无拘无束……

也许你已经赢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可和美满的生活,却仍然感到不满意,因为你非常需要肯定自我。无论你是否承认,你都非常渴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平生第一次演讲中就对选民们说:“我没有其他的什么大野心,我只想要我的同胞真正地爱戴我。”

弗朗西斯.培根爵士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当一个人爱上了自己,这将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肯定自我的需要常常会受到自卑和自我意识的破坏,最佳的解决方法就是积极地行动起来,建立强大的自尊。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信,要勇敢地肯定自己。

大家都知道贝多芬是个世界闻名的音乐家,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贝多芬在学拉小提琴的时候也有过失败的经历。当时,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批评他说:“你以后肯定当不了作曲家。”

歌剧演员卡罗素的声音为很多人熟悉。但当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当工程师;而他的老师对他的评价则是:“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指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虫子的。”达尔文自己也曾说过:“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爱因斯坦直到4岁时,才学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为此,他有了退学的经历。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读大学时表现并不突出,他的化学成绩在全班同学中排到最后。

牛顿在小学时成绩很糟糕,曾被老师和同学嘲笑为“呆子”。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评价他说:“既没有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试想,上述成功者如果不是坚持自己,肯定自己,那么,世界上岂不是会少了很多璀璨的明星。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判断,找准自己的位置,该坚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也许再下一步就是一片艳阳天!有关研究结果揭示出,那些积极肯定自己的人,正是可以在人生中得到丰厚回报的人。

刘墉先生说过:“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心强大的人。内心的强大,能够稀释一切痛苦和哀愁;内心的强大,能够有效弥补你外在的不足;内心的强大,能够让你无所畏惧地走在大路上,感到自己的思想高过所有的建筑和山峰!”

当下的觉醒

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令人烦恼的事情和不计其数的的对手。于是,我们开始绞尽脑汁地想着与这些对手较量。在这些较量中,有些人成了我们的朋友,有些人成了我们的“敌人”。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总是忽略那个自己最大的“敌人”和朋友--自己。

其实,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我们只有用积极的态度不断地肯定自己,才能在一次次感受失败的苦涩后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从而使生命在行走的年轮中感受激情,感受成功,感受自己那穿透灵魂的微笑。

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然后将它放大

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及童年时代,如果缺乏成功的经验,人的信心就会相对薄弱,自卑心就随之增强,进而成为个人社会化的障碍。有些人的学业成绩虽好,但在处理日常事务上经常受到批评,情感上受到过多的压抑,渐渐就有了自卑感。自卑感过重的人,很害怕输给别人。他一睁开眼,一打开意识的帷幕,所看到的都是“不战而败”的预感。于是,他退却了,“不战而退”了。这就是自卑的悲剧。

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老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张“画”--白纸中画了一个黑色的圆点。

“你们看见了什么?”老师问。

全班同学一起回答:“一个黑点。”

老师说:“只说对了极少一部分,画中最大的部分是空白。只见小,不见大,就会束缚我们的思考力。成千上万的人不能突破自己,原因正在这里。”

这个黑点恰似人的缺点。盯住自己的缺点不放,你会成为一个自卑的人,盯住别人的缺点不放,你就会失去所有的朋友。

所以,每个人都应充分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优势,选好目标再去奋斗。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人生的长河中少走弯路。

很多成就卓著的人士,首先得益于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点,并根据自己的优点来进行定位或重新定位。

有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来到法国巴黎,他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他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

“你精通数学吗?”父亲的朋友问他。

青年羞涩地摇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法律呢?”父亲的朋友接着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地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于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的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好……”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放大自己的优点,前行的脚步越发轻快。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许多经典作品。他就是法国著名作家皮埃尔。

许多平凡的人,都拥有“能把名字写好”这种小小的优点。人人都有优点,在每个人看似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的金矿,那就是我们的优点和长处。让我们从自己曾经有过的自卑之中走出来,寻找自己的优点,只要我们能挖掘到其中的哪怕一点点,不断地将其放大成超越自己和他人的明显优势,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努力做事,相信最终都会成功。

当然,要想发现自身的优势,首先要做到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这不但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保持一种正面的思考,也会激发我们内在的精神力量。而这份力量如果加以训练和引导,就会使我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发挥到极致。

动物们聚在一起,决定办一所学校,教育委员会由狮子、老鹰、海豚和鸭子组成。

狮子坚持跑步应该成为必修课,老鹰则认为所有的动物都应该学习飞翔,海豚说:“不学游泳,就不是真正办教育。”

汇集大家的建议,委员会出台了一份教学大纲。开头写道:“动物王国的每个在校学生都要学会教学大纲规定的所有课程。”

狮子在跑步课上表现最好,但其他各门功课均问题重重:它总是从树上摔下来,弄得四脚朝天,更不要提飞翔了。由于不得不一次次地练习飞翔,它的脊柱受了伤,连跑步都无法正常进行,结果它的跑步课也没能得到高分。

老鹰比狮子强,依靠着强有力的翅膀,它好歹过了跑步课。然而游泳却打湿了它的翅膀,使它变得虚弱无力。结果别说游泳,就连原本不在话下的飞翔课也差一点不及格。

海豚肥胖的身体一离开水面就变得笨重极了。它无奈地看着另两门课的教材,只好选择了放弃。看来自己拿不到毕业证书了!

鸭子倒是学会了所有的课程,但没一样精通:跑起步来像醉汉,游起泳来瞻前顾后,飞翔水平更是马马虎虎。不过大家总算在它身上看到了教学成果。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我们应该通过某种方式激发自己的潜能,而不应一味求全,埋没了自身的优势。如果我们不想让自己成为没法跑步的狮子,不能飞翔的老鹰,离开水的海豚和平庸的鸭子,就应该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并充分强化自己的优势。

当下的觉醒

奋斗通常是指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然而,人的生命毕竟有限,盲目的奋斗不但浪费了生命,还难以有所成就。当坚持许久的工作进展不理想时,不妨回过头再想想自己是否适合做这个工作,自己的坚持是否正确。每个人都应充分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优势,选好了目标再去奋斗,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在人生的长河中少走弯路。

学会在小事情上找回自信

自信往往能带给人平和的生活态度;自信与健康的自尊有关;自信的人总是很乐观,肯负责任,学习效能较好。自信的人,能展露生活的豪气。这里所说的豪气是指愿意面对人生,肯对生活负责,期许自己心智成长的勇气和态度。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小部分人,他们拥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又比较聪明能干,他们的自信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只是有的人表现在这方面,有的人表现在那方面,有的人表露无遗,有的人深埋在心底。因此,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也就成了每一个努力要求上进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自信心是需要不断积累的,是在不断地完成一件件小事,不断地经历成功体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从心理学上讲,自信心的构建往往都是来源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

玛亚小的时候,家境一般,个人的资质也一般,没有什么干大事业的基础,当然,也没有什么自信心。玛亚想生活得更好些,就得有点自信心。可这自信心到哪儿去找呢?后来,玛亚逐渐知道了,自信心是由成功积累而成的。可到哪里去找,才能积累出足够的自信心啊!于是,玛亚开始用心地做事情,每做成一件事,她都很仔细地记录下来。就这样,玛亚缝上了从衣服上掉的一颗纽扣,补起了衣服上破了的一个洞;开出了一块荒地,种上了玉米……就这么做事、记录,一个月下来,玛亚发现自己做成功了几十件事,这可就有几十个“成功”了。于是,玛亚继续这么做。后来,玛亚买了很多套小人书,在街坊邻居的小孩中,玛亚是颇为富有的一个,当然,有些小孩比玛亚有钱,因为他们的父母给得多。但玛亚最硬气的是,她买小人书的钱,大部分是用自己的劳动挣来的。

有小人书是让玛亚自信的一部分。她知道,还有更多的暂时买不起的好东西,但玛亚并不眼热。因为玛亚相信,她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成功,得到那些自己想要的好东西。

成功,这两个字看起来是很“巨大”的,似乎都是和伟大的事业、丰厚的物质财富之类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能有一次成功,都不容易;用成功积累自信,那可能吗?能!

天下事,大事小事都是事;做事情,大成小成都是成。故事中的玛亚如果不是从一件件成功的小事做起,而是一开始就雄心勃勃地选择难度比较大,完成周期比较长的事来做,那可能会不断地体验失败的挫折感,最后因无法完成而失去信心。

所以,当我们在某一方面建立起自信后,可把这种成功的体验运用到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方面,把自己在这方面无能的信念加以修正,使自己在这方面敢于尝试,从一件件小事入手,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从而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通过不断的努力实践,一定能逐步建立起各方面的自信心。

自信在于积累。把一件事做成功,就容易增加自信,一件事失败了,就容易增加自卑。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两位妈妈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公园里玩耍。当看到美丽的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时,两个孩子奔跑着去追赶,不小心都摔倒了。一位妈妈跑过去,一把抱住孩子心疼地说:“乖乖,千万别动啊,妈妈来了!”孩子“哇”的一声哭开了。而另一位妈妈则走到孩子身旁,温和地看着孩子说:“没关系的,自己站起来,你能行。”这个孩子慢慢爬起来,若无其事地继续奔跑着玩去了。

同样是摔跤,两个孩子的表现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这与两位妈妈的教育方式不同有直接的关系。前一位妈妈紧张不安的态度在暗示孩子,摔跤是很疼的,从而在心理上增加了孩子的痛觉。而另一位妈妈淡然平静的态度却在鼓励孩子,摔跤没什么大不了,自己可以勇敢地爬起来。摔跤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次“惨痛”的遭遇,也可能是一次历练,而那个被妈妈抱住的孩子失去了一次成长的机会。

适时放手,从小事积累,构建起完整的自我,会使孩子于无形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认知、行为举止以及坚强的情感意志。等孩子到了成年期,他也会成为一个信心十足的人。

自信的本质是成功的体验,体验积累得越多,人就越自信,而积累自信最重要的源泉就是每一件小事。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成功,就可以积累出强大的自信。

当下的觉醒

人的伟大之处往往体现在小事上。可总有些人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好,那还能做什么呢?

所以,应把需要你做的所有小事都做好,从小事中逐渐积累经验、自信和成就感,只有这样,你所遇到的问题才会逐步得到真正的改观。

保持个性,因为独特就是优势

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各有各的优缺点。如果所有人的优缺点都一样,那世界就没有了生机。所以,如果你有自己的特点,就不要随意为了谁而改变它,哪怕对方认为这不好,也没必要改,否则你就不是你了。

其实,当我们检视自己的DNA时,会发现和黑猩猩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却正是因为这微小而又微妙的差异,彻底改变了世界,让我们成为“人类”。

即使是普通人,也能看出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与人类是多么的相似。除了它们身体的某些部分过大和长有更多毛发之外,即便是小孩子都能看出它们的身体与人类实在是很像。科学家在几十年前就得出结论: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其基因大约有98%~99%与人类相同,而这1%~2%的极细微基因差异却散布于整个基因组,是所有其他差异的根源。农耕、语言、绘画、音乐、技术以及哲学,所有这些文明成就将人类与黑猩猩截然分开,并使穿上西装的黑猩猩看上去那么滑稽可笑。

生活中,一味地模仿之所以不可为,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抹杀了个性。同为名山,华山险,泰山雄,黄山奇,峨眉秀。这就是不同的个性。

山如此,人亦然。画家的个性挥洒在作品的线条里,诗人的个性倾注于作品的感情里,音乐家的个性融合在作品旋律里……

事实上,保持自身的个性和尊重别人的个性同样重要。不能保持自身的个性是一种“懦弱”,不能尊重别人的个性是一种“霸道”。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教育自己的儿子说:“你的一言一行,都应当效法你的老师。”一天,儿子遵照父亲的吩咐,伺候老师吃饭。结果老师吃饭,他也吃饭。老师喝水,他也喝水;老师侧身,他也侧身。老师看见了,忍不住笑了,放下碗打了个喷嚏,这个孩子无法强迫使自己也打喷嚏,只好鞠躬向老师道歉说:“老师的这种妙处,学生实在是难学啊。”

这只是一个笑话,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这样的人呢?他们不顾自己与别人的种种差异就照搬一切。到最后突然发现,怎么自己还是不行?太多本来有棱有角的人经家庭、学校、社会步步地改造,最后都沦为平庸之辈。

一个企业、一个部门,都有它的文化。如果我们不能融入这种文化,就不能为大家所接受,就必然会带来很多摩擦,遇到很大阻力。但是,我们又都是独立的、完整的人,不应该成为别人的复制品。因此,保持自己的特色也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不要因为自己与众不同而觉得惴惴不安,那恰恰就是你特别的地方。成长的过程的确需要不断学习,需要不断完善自我,但这不是盲目的模仿,而是要懂得学习他人的长处,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个性。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面值为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当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说着,他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脚,并且用脚碾它。然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有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你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整齐或不整齐,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你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也许一个人的个性不合乎“潮流”,却合乎生活本身。为了追赶“潮流”而改变个性,那不过是做了一篇虚情假意的“文章”而已。潮流总是不断地在改变,你的文章难道也要一次次重写吗?

狭隘的人总要扼杀别人的个性,软弱的人总要改变自己的个性,坚强的人则习惯自然袒露真实的个性。

当下的觉醒

你就是唯一,你和别人不同,你要始终认为,你是最好的,你能成功,你的成功取决于你自己所使用的方法,用心才能让成功无处不在。

庄子“顺人而不失己”、“外化而内不化”的做人原则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外柔内刚、外圆内方,从而保持独立的个性人格。当今社会,由于人与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日益密切,每个人的个性独立和个性自由意识不断增强,我们仍能从庄子的为人之道中得到启示,使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营造出和谐共处的人际环境。

尽信意见不如无意见

作为群居动物,每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当中。既然生活在群体当中,那么,周围人们的意见和看法对你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很多时候,周围人们的意见和想法对你有着启发和帮助作用。但是也有很多时候,周围人们的意见和想法会动摇你的抱负、意志和决心。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群青蛙在高塔下玩耍,其中一只青蛙建议:“我们一起爬到塔尖上去玩玩吧。”众青蛙都很赞同,于是它们便聚集在一起相伴着往塔上爬。爬着爬着,有的青蛙便说:“我们这是干吗呢,又干渴又劳累的,我们费劲爬它干吗?”大家都觉得它说得有道理,于是青蛙们都停下来了,只剩下一只最小的青蛙还在缓慢地坚持着。不管众青蛙怎样在下面鼓鼓噪噪地嘲笑它傻,还是坚持不停地爬。过了很长时间,它终于爬到了塔尖。这时,众青蛙不再嘲笑它了,而是在内心里都很佩服它。等到它下来以后,大家都敬佩得不得了,就上去问它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它自己爬上去呢?

答案很是出乎意外:原来这只小青蛙是个聋子。它当时只看到了所有的青蛙都开始行动,但当大家议论的时候它没听见,所以它以为大家都在爬,它就单独在那儿晃晃悠悠不停地爬,最后就成了一个奇迹。

小青蛙听不见众青蛙的议论和嘲笑,也就是说,它没有被群体的意见所左右。然而,假设小青蛙不是聋子,听到别人的议论它还会冒着干渴和劳累继续往上爬吗?在别人的嘲笑声里它还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目标吗?

作为一个具有正常思维的人,谁都不会漠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多时候,他人的议论,他人的观点,他人的态度都会对自己的心情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比如,赛场上的拉拉队员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至少也会影响运动员的士气。在现实生活中,他人的意见往往也是我们自己行为的镜子,我们总是在别人的目光中调校着自己的人生坐标。

可是,当我们认准了目标并决心要实现这个目标时,就不能太在意别人的说法和看法。如果总是被别人的看法左右自己的行动,如果让自己活在别人的目光里,如果缺乏主见,一辈子匍匐在别人的脚下,那我们也许一辈子都将一事无成。

汤姆养了100只鹅。每天他都把鹅带到外面去放,希望这些鹅长大后能够卖个好价钱。可是有一天,鹅突然死了20只。于是,他跑到一个牧师那里,说自己的鹅死了,请教该怎样牧鹅。那位牧师专注地听完汤姆的叙述,就问道:“你是什么时候放牧的?”

汤姆说:“我每天一大早就去放牧。”

“哎呀,那纯粹是个不吉利的时辰!要下午放牧!”

汤姆很感谢牧师的劝告,高兴地回了家。可是三天后,他又跑到牧师那里:

“牧师,我的鹅又死了20只。”

“你是在哪里放牧的?”

“我就在我们家门口的小河的右岸。”

“哎呀,错了!要在左岸放牧。”

过了三天,汤姆再次来到牧师那里,带着哭腔对牧师说:“牧师,昨天又死了20只鹅。”

“不会吧,我可怜的孩子。你给它们吃了什么啊?”

“喂了苞谷,苞谷粒。”牧师坐着深思良久,开始发表见解:“你做错了,应该把苞谷磨碎喂给鹅吃。苞谷粒太大,鹅消化不了。”

第三天,汤姆有点不快但又充满希望地敲开了牧师的房门。

“唔,又碰到什么新问题啦,我的孩子?”牧师得意地问道。

“昨晚又死了20只鹅。”

“没关系,告诉我,你的鹅在哪里饮水?”

“当然是在那条小河里。”

“真是大错特错,错上加错!不能让它们饮河水,要给它们喝井水,这样才有效。”

当汤姆再次敲开牧师的门进来时,牧师正埋头读着一部厚厚的古书。

“向您问好,牧师。”汤姆带着极大的尊敬说道。

“上帝把你召到我这儿。看,现在我都在替你的鹅操心。”

汤姆哭着说道:“又死了20只鹅,牧师。我已经没有鹅了,我以后该怎么办啊?”

牧师长时间地沉默不语。深思许久后,他叹息道:“我还有几个忠告没对你说呢,多可惜啊!”

故事里的汤姆由于只听牧师的意见,自己没有去思考问题的关键所在,导致自己的鹅接二连三地死了。

如果能够独立思考、富于主见,而不是事事听从别人的意见,犯了错误、付出代价也是值得的。特别是当我们有了比较新奇的想法,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时,更需要顶着舆论的强大压力。这时候,如果没有勇往直前的精神,没有旁若无人的执著,没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那是无论如何也到达不了理想的彼岸的。

如果说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是愚蠢,那么唯唯诺诺、随波逐流就是窝囊。纵观中外历史,大凡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做人有主见,处事敢决断。可以肯定地说,胆小怕事的“鸵鸟人”和人云亦云的“鹦鹉人”永远都不会获得成功。

当下的觉醒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没有做人的原则和主见,就非常容易随着外在的环境与自身的欲望而随波逐流,这样的人即使空活百年,也无法感受到真正的自我。真正的智者都是心怀主见,在逆境中仍然坚守着内心的正义与良知,在人生的路途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始终不放弃心灵深处的高贵。面对压力,只有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与主见,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坚守心灵深处的高贵,才是真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PPHr6KlYnoH00TlaFOZZ40No+VDVwPW99bC4CXZd9/QumWQK8XGRr4GeaD9Lcv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