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永久的财富(1)

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炎炎夏日犹如一杯清新透凉的冰红茶,滋润着你我干渴的喉咙;在寒冬腊月它就是一朵朵迎雪绽放的梅花,温暖着彼此的心田。综观巴菲特的人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视人际交往,他们往往都把人际关系当成自己一生的财富。

以人格魅力影响他人

提起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这个名字,想必大家耳熟能详。1930年8月30日他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是全球著名的投资商。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他的财富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巴菲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要归功于他的独特智慧和非凡人格,这两者中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时刻影响着他人,包括他的儿女和其他家庭成员。其实,和巴菲特智力水平相似甚至于高于巴菲特的人比比皆是,但在人格魅力方面,真正能够超越巴菲特的人却寥寥无几。巴菲特常对儿女们说,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有独特的智慧和过人的人格魅力两个轮子的驱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才能在更深远的意义上获取成功和体现人生价值。

在巴菲特的人格特质中,真诚、平易近人是最典型的特征。巴菲特给人的感觉就像邻家老大爷一样,丝毫没有世界级富翁的架子和派头。巴菲特讲话直截了当、毫不做作,对待儿女也是如此。他的话语总是在平和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他说:“我宁愿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在对待孩子方面,巴菲特经常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孩子也是如此。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格,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健康而完美的人格。孩子的人格健康,不仅关系到其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决定着其今后的人生走向。

巴菲特虽然是世界级大师,但从来没有把自己凌驾于任何人之上。在参与一些股市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巴菲特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发表一些个人意见,虽然这些意见具有无限的价值,但巴菲特从来没有用上帝的口吻宣布过任何东西。巴菲特常教育儿女,要谦逊待人,最好不要与人争辩。

巴菲特的价值观和财富观是以奉献社会和回报社会为核心的,而不是拼命挣钱拼命享受的低级观念。巴菲特每年举行一次个人餐会,就餐者需要通过竞价的方式向巴菲特购买共同就餐资格。或许有人会说巴菲特真是太精明了,想尽一切办法赚钱。然而这个挣来的钱并不是巴菲特私用,而是全部捐给社会慈善机构。可以看出,巴菲特非凡的气度和高尚的人格是非常人能比的。这也给他的儿女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巴菲特十分注重孩子的人格培养。他曾告诫儿女说,如果没有成熟完善的人格,在将来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他也经常鼓励孩子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人。所以,父母们在学习功课与培养智力之前,应该对孩子进行更全面细致的教育,从小注重孩子完美人格的培养。

巴菲特一生结过两次婚。在20世纪60年代,巴菲特与第一个妻子结婚,两人共同生活了30多年。第一个妻子是搞现代爵士乐的艺术家,巴菲特搬到美国中部小镇上生活后,使得妻子没有办法接触自己心爱的艺术。于是她对事业和家庭做出了选择,离开了巴菲特和儿女们,前往大城市搞自己的爵士乐艺术,当时他们都已经50多岁了。

妻子离开后,巴菲特的担子更重了,尤其是对子女的教育方面。后来,前妻考虑到巴菲特一个人生活的艰苦,专门把自己的一个好友介绍给巴菲特让他们共同生活,这个人就成了巴菲特的第二个妻子。很多大人物因为有钱或者有地位,虽然垂垂老矣,但总能找到一些年轻貌美的女性为伴,而巴菲特第二个妻子的情况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她是一个东欧移民。她到美国时已经40多岁,她在美国的工作是做保洁员和服务员。然而巴菲特对他的第二个妻子相当满意,他评价她富有幽默感,非常勤快,为人善良。巴菲特与第二个妻子的结婚仪式只有15分钟,花费甚至于不如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结婚花费。关于这一切,巴菲特的儿女看在眼里,记于心中。巴菲特以言传身教的方式给儿女们上了一课,并引导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巴菲特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华,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财富观。或许我们赚不到巴菲特那么多的财产,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我们可能已经是巴菲特了!总之,我们一定要重视巴菲特的智慧,但更重视他的人格魅力,或许他的人格魅力会引领我们走向人生之巅,甚至会影响我们一生!

智慧箴言

那些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他们的智商和情商都是一流的,他们知道怎样为官,更懂得怎样为人。巴菲特正是如此,他经常以这种人格魅力来引导儿女,目的在于锻炼他们日后坦然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意外的能力,最终以人格魅力赢取幸福人生。

让大家都喜欢你

巴菲特的儿女小时候经常向他抱怨某某人的态度很差甚至令人讨厌,巴菲特听到以后,总是蹲下身来摸着儿女的脑袋说:“孩子,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反省一下自己呢?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他还教育孩子说,其实在人际交往中,对方的态度往往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就像一个人站在镜子前,你笑时,镜子里的人也跟着笑;你皱眉,镜子里的人也皱眉;你对着镜子大喊大叫,镜子里的人也冲你大喊大叫。所以,我们要获取他人的好感和尊重,就应该先尊重他人。任何人的心底都有获得尊重的渴望,受到尊重的人会变得宽容、友好、容易沟通。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礼貌待人。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虽然学识渊博,精明能干,但是往往因为忽视礼貌待人的细节,缺乏良好的素养,在待人接物上养成自大、蛮横、粗鲁和生硬的态度和习惯,以致与各种成功的机会擦肩而过。据调查,各用人单位最欢迎的是那些“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精神饱满、头脑清晰、应答如流的人”。所以说,礼貌待人是成功的最重要资本。巴菲特正是因为懂得礼貌待人,才赢得了广泛的人缘,从而获得了事业和人生的成功。

然而,巴菲特的彬彬有礼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巴菲特曾给儿女们讲过一个他少年时的故事。

巴菲特1943年1月离开老家奥马哈来到华盛顿,整个初中三年,他一直都不适应新城市、新学校的环境。本来就是青春叛逆期,越不适应,他就越叛逆,也越让人感觉讨厌。尽管他上课捣过乱,离家出走过,也到商场偷过东西,但他内心还是想做一个老师、同学、家长都喜欢的好孩子,他希望周围的人能接受他喜欢他。为此,他常常发愁:“哎,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都喜欢我呢?爸爸忙着上班,妈妈忙着干家务,老师忙着上课,同学忙着学习,谁能教会我一套办法,让别人都能喜欢我呢?”

巴菲特忽然想起曾经在爷爷的书架上看到过一本书,是一个叫戴尔.卡耐基的推销员写的,那本书的名字很吸引人--《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书中第一页有句话:“如果你想采到蜂蜜,就不要踢倒蜂窝。”作者的意思是,如果你想和别人做朋友,并得到甜蜜的友谊,就不要批评别人,因为批评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让人心生怨恨,这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危险。因此卡耐基总结出的赢得朋友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千万不要批评别人。卡耐基引用一句名言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要赢得朋友,最有效的办法是赞美别人,不是虚情假意的奉承谄媚,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赞美。因为人的内心最大的渴求就是“被人重视”。

巴菲特第一次看这本书时只有八九岁,只是大概翻了翻。现在看来这本书对他来说太重要了,他想找到这本书再仔仔细细看一遍。于是巴菲特跑到图书馆借来这本书,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卡耐基在书中说:“我所说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他在书中列出了非常系统的30条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其中,不要批评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其他还有:

人人都希望受到注意和赞美,没有人希望被批评。

在所有文字中,最好听的声音是自己的名字。

处理争执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开争执。

如果发现自己错了,马上坦白认错。

问问题,而不要命令别人。

帮助别人留下好名誉。

婉转指出别人的错误,让别人保住面子。

巴菲特突然顿悟:“这不正是我想要寻找的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吗?我不擅长为人处世,掌握了卡耐基这一套基本原则,我就能很好地与人相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让别人接受并且喜欢我。”

那么,卡耐基说的这些原则真的有效吗?卡耐基在书中表示:“光是阅读这些原则是没有用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原则必须通过实践应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成效。”于是巴菲特开始在各种场合实践卡耐基的为人处世方法。有时他照着做,认真听别人说话,真诚赞美别人。有时他反着做,故意不听别人讲话,故意批评反对别人。事后,他发现卡耐基所说的为人处世原则是对的,真的非常有效,赞美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对方非常礼貌的回应。于是巴菲特便开始更多地应用卡耐基提出的为人处世原则,逐渐地他得到了大家的喜欢,也正是因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巴菲特时常忠告儿女们要认真领会并实践卡耐基的30条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只有掌握了这些原则,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

智慧箴言

巴菲特告诫儿女:“没有尊重就没有友谊,犹如没有基石不可能筑起大厦一样,友情的价值就在于互相尊重对方。”

以坦诚获得他人的信任

巴菲特经常教育子女在生活中对人对事都要坦诚。要做到坦诚就是要不隐瞒、不修饰地还原本相和本真。同时,也要做到对他人、对自己都能坦率诚恳。不虚与委蛇,不自吹自擂,不假意奉承,实实在在、坦坦荡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坦诚是一个人立足于世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一个人人生中最大的财富。

有很多人认为,坦诚,只要做到不骗自己就可以了,欺骗别人没有什么关系。然而,骗别人恰恰是违背了“坦诚”,最终将带来极大的坏处。坦诚不仅要不欺骗自己,更要不欺骗别人。

事情的真相是一种客观存在,即使为了不让别人心里难受而隐瞒真相,也是不值得提倡的做法。为了不让自己心里难受,而向自己隐瞒真相,同样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

巴菲特不止用语言教育子女要做一个坦诚的人,同时,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子女们展示他为人处世时的坦诚,让子女们看到坦诚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一个人最宝贵的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成功人士,巴菲特从来都不避讳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他曾经公开承认自己的公司柏克夏在纺织业和保险业上面临了困难,也承认自己在管理这些企业时所发生的错误。在柏克夏的年度报告中,巴菲特曾以“前二十五年的错误”为名,列出他曾犯下的错误。在报告中,他不只坦诚自己的错误,同时也列出因为他而未能适时采取行动所丧失的机会。巴菲特相信,开诚布公至少能带给管理者与股东相同的好处。他曾说过:“误导他人的主管,最后也将误导自己。”

坦诚也是巴菲特对企业管理层人员的必须要求。他对那些完整而翔实报告公司营运状况的管理人员极为赞赏,并尤其器重那些不隐瞒公司营运状况的管理者。因为,这些人在成功的时候可以把成功的喜悦分享给别人,在失败的时候也敢于承认错误,并积极主动地去改正错误、弥补损失。他们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坦诚的态度。巴菲特认为,坦诚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领导者会将重任委任给具有坦诚品质的员工;朋友会将更多的信任给予对自己坦诚的人。巴菲特对所有的人都很坦诚,所以人们都很信任他。巴菲特公司总部只有十几个人,只有他一个人做决策,却能管理如此巨大资产规模的产业。巴菲特对他控股的几十家公司的经理人非常信任,平常不管不问,只是年终看一下报表,但这些人为巴菲特工作甚至比把企业卖给巴菲特之前给自己打工还要卖命。这就是巴菲特的坦诚收到的回报。

2010年,在一年一度、闻名全球的巴郡公司年会召开前,巴菲特宴请了一批来自美国一流高校MBA班的100位尖子生。宴会上,巴菲特和未来100名企业精英进行了坦诚的交谈。在谈到人生中的挫折和错误时,巴菲特坦诚他犯过很多错误。比如他以前非常胆小羞怯,不敢在公众场合讲话,不敢表达自己。高中毕业后,他曾经去参加“卡耐基”的公众演讲训练班,训练自己的演讲技能。而现在,他经常应邀到世界各地演讲自己的投资心经。巴菲特这些坦诚的陈述对这些将来可能会成为商业巨擘的人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样的坦诚,让巴菲特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完美。

可见,坦诚是人的优良品质,世人对坦诚的人有一种偏爱。一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曾拟订了一张表格,罗列多达500个描述人的形容词,然后以问卷的形式让人们选择。问卷回收后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评价最集中、也最喜欢的品质是坦诚,而评价最低的品质是说谎、不老实。可见坦诚在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人因为坦诚会产生许多优点。你如果要向别人推销自己,你必须自己先接受自己。在你对别人坦诚之前,你应该先对自己坦诚。当你走入自己心灵的深处,你会知道你确实不能愚弄自己。而如果你想拿它来试验别人,早晚你会掉到自己编织的陷阱里面。可是,如果你对自己说真话,面对事实,对自己的目的、能力、工作、家庭、地位等做客观地认定,你会发现做个坦诚的人要简单得多。

“为人之道贵在诚朴,坦诚待人良友必多。”巴菲特用自己的言行告诉自己的儿女,坦诚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坦诚是一个人最熠熠生辉的品格。

智慧箴言

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先生在他的著作《赢》中说:“我一直都是‘坦诚’二字强有力的拥护者。实际上,这个话题我给GE的听众们宣讲了足足20年。但是直到从GE退休以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坦诚精神’的罕见程度。”

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巴菲特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上帝安排到人间的天使。他们的存在,都有一定的道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就是尊重上帝。”

我国古人也尊崇“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这样的思想。圣人的伟大,在于他们的平等心。他们认为与人交往一定要相互尊重。轻慢他人、骄纵自我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同样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若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我们要尊重他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往往就决定着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因此,要想获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

2009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大会上,与会的股东达到了3.5万人。微软董事局主席比尔.盖茨也参加了股东大会,并被安排在特邀嘉宾席上。由于人数众多,不可能安排所有的股东在同一个大厅中,巴菲特马上组织人员为那些没能进入主会议室的股东开放了视频室。这次股东大会从上午8∶30开始,除了午餐的时间以外,一直到下午3点,都是股东和公司管理层之间的问答。无论是在主会议室中的股东,还是在视频室中的股东,都可以向公司管理层提出自己的疑问。最终,巴菲特的这种做法赢得了大家的支持和信任。很多股东觉得享有盛誉的巴菲特能够如此尊重自己,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信任他支持他呢。其实这种做法完全体现了巴菲特一贯奉行的原则: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就是尊重上帝。

巴菲特对人们的尊重不止体现在他对朋友和股东的态度上,他对自己的儿女同样能够做到尊重和平等对待。与巴菲特不同,他的儿子彼得从小就喜欢音乐,因此彼得最终走上了一条与商业完全不同的艺术之路。彼得20多岁的时候与父亲谈起自己的理想,他告诉父亲他想从事音乐事业。在彼得向巴菲特叙述的过程中,巴菲特并没有因为儿子选择了一条与自己完全不同的道路而生气,而是认真地倾听。对儿子对未来的构想,巴菲特没有做任何评论,也没有直接提出建议。最终,巴菲特对彼得说:“彼得,你知道吗,你和我其实在做一件事情,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我的画布,我每天都在上面画几笔。”这句话给了彼得莫大的鼓励和安慰,父亲对自己选择的事业的支持和尊重让彼得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他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出一番成就来。后来,彼得在自己的一部著作中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说道:“他就说了这些,这就足够了。这就是我需要的回答,直到现在仍觉得很珍贵。我的父亲,事业如此成功,却把他的工作和我的工作相提并论,平等看待。”

还有一次,彼得因为一件小事和自己乐队的朋友发脾气。这件事让巴菲特知道了,巴菲特对儿子的做法很不满,他告诫儿子不应该将自己的愤怒强加给他人,乐队的朋友都是与他同甘共苦、共同创造未来的人,应该尊重他们,而不是动不动就对他们发脾气。巴菲特告诉彼得,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要因为自己是乐队的领队就目中无人,就想要别人都臣服于自己,这些都是对他人极度的不尊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因此,有时候尊重他人就是要尊重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和谐正确的方式取得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统一,而不是用愤怒和强制来迫使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那样往往会适得其反,无法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将自己与他人放到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平等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才能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巴菲特还让彼得诚意地给朋友道歉,为自己的鲁莽向朋友做个解释,争取得到朋友的原谅。

其实,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为此向别人道歉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巴菲特一直用自己的行为给子女们做表率,巴菲特的一生也始终坚持着这一做人的原则: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智慧箴言

人具有社会性,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独居一隅,不与任何人打交道。而要与人交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尊重别人,这是与人交往最基本的原则。如果我们想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想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那么就先从尊重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开始吧。

与人交往要放低姿态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方式,但是如何使自己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如何才能化解朋友之间突发的矛盾呢?放低姿态往往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

在人际交往中,巴菲特一直保持着谦虚、诚恳的态度。有一次,巴菲特在餐馆里吃完饭后,发现自己没有办法付账,因为这顿饭总共花了3.49美元,巴菲特身上没有小额的现金,而这家饭店又没有足够的零钱来兑换巴菲特一张100美元的钞票。最后,奥马哈一位退休的老师普拉蒂帮他付了账。第二天,巴菲特给普拉蒂寄来了一张他亲笔签字的支票,还附了一封信感谢普拉蒂的帮助。普拉蒂一直都没有把那张支票兑换成现金,他觉得拥有一张巴菲特亲笔签字的支票,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3.49美元实在是太小的一笔钱,还不还又有什么大碍呢?何况是那么富有的巴菲特,能为他付账应该感到荣幸。但是,在巴菲特眼中,即使再小的数额也应该重视。因为,这是与人交往最基本的礼仪,是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在人际交往中,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自己拥有的财富比别人多、社会地位比别人高、职业比别人好,而觉得高人一等。人和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只有放低姿态,与人平等地交往,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收获真正的友谊。

其实,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伟人,都是低姿态做人处世的楷模。低姿态处世往往是一个真正的强者、智者的表现。

克林顿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有一天,他到一家医院视察,突然有一个10来岁的小男孩从人群中挤到他跟前。小男孩走到克林顿面前却什么也不说,只是呆呆地看着他。克林顿有些好奇,弯下腰来问小男孩:“孩子,你有什么事吗?”小男孩挠了挠头,说:“我想要您的签名,可以吗?”克林顿高兴地答应了孩子的要求。签完名后,小男孩看着克林顿给他的那张签名又说:“总统先生,您可以再给我签3张吗?”克林顿有些疑惑,就问小男孩:“你为什么要那么多呢?”小男孩说:“其实,我只想要一张您的签名。但是我想再用3张您的签名去换一张迈克尔.乔丹的签名照。”

听了小男孩的话,克林顿笑着说:“原来是这样啊,我一定满足你的要求。另外,我有个侄子也很喜欢迈克尔.乔丹,我想再给你6张签名,你帮我侄子也换一张迈克尔.乔丹的签名照,可以吗?”小男孩高兴地答应了。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为小男孩的可爱,更为克林顿的豁达和大度。

从医院回来以后,克林顿饶有兴趣地向夫人希拉里讲述了在医院里发生的这件事,希拉里说:“亲爱的,我佩服你的聪明,聪明是你的一种智慧,但是我更佩服你的低姿态,这同样是你的智慧的表现。智者往往把这种姿态当做与人交往的法宝。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以高尚的风度待人,他人才会对我们表现出高尚的风度。亲爱的,与人交往中一定要看清自己,我提醒你一句话--你没什么了不起!”

后来,克林顿总统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块醒目的提示牌,上面写着:“我没有什么了不起。”

在生活中,巴菲特也经常教育自己的子女,在与人交往中一定要保持低姿态,不要因为自己是“股神”的子女而觉得高人一等,对他人颐指气使,要认识到自己和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了不起”。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能够真诚相待、互相尊重,而低姿态地与人相处正是一个人诚恳、谦虚、尊重他人的表现。

在人际交往中,低姿态可以减少隔阂和冲突,拉近朋友之间的距离,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低姿态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智慧。低姿态是一种明智的为人处世之道,是一剂营造和谐氛围的灵丹妙药,是获得他人尊重和信任的法宝。

智慧箴言

低姿态并不是懦弱,也不是卑微,而是一种对他人的尊敬和友善。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低姿态,与他人平等地相处,才能获得他人的赞赏和敬重。 BIOZq3NfjafzoJe+q9YdKAoCLfWx/D4NKpQnw+SnsSpu2cLnQ0ylPj69IuAhm57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