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如何看待你与经济学--理念中的经济学常识

不要以为你跟经济学无关,只要你不是像鲁滨孙一样独居荒岛,就难免要与经济学打交道。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曾说过:“我学习经济学是为了不受经济学家们的骗。”的确,经济学这门面向生活的科学,是致用之学、幸福之学,它的理论虽然博大精深,但却可以做到明白如话。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商品,也都希望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价值。追求幸福生活的你,不妨用经济学的智慧和原理来思考问题,它有助于你作出最佳选择。

你是经济行为的参与者,不是旁观者

有一则笑话是这么说的:一群武术学校的学生要毕业了,老师告诫他们说:“出去以后,千万不能和经济学家过招,因为他们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这个笑话从侧面反映了经济学中“看不见的手”这个概念是如何地深入人心。在经济学家眼中,市场会按照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地运行。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促使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我们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无法摆脱。

之所以说经济学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是因为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最基本、最重大的问题:人类怎样做才能更快乐、更幸福。

我们不得不首先提一下人类的欲望,因为满足了欲望,人才会觉得快乐与幸福。也正因为有欲望存在,才导致了经济学的产生。

人活着就有欲望,欲望的意思就是“想要”,比如饿了想要吃饭,渴了想要喝水,想有安全的感觉,想与人交往,想被人尊敬,还想要干出点名堂来等,这些都是欲望。

欲望的最显著特征是无穷大,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欲壑难填”。的确,每个人都有很多欲望,而且必然不能全部得到满足。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状态,就可以称其为“痛苦”。所以,有了欲望,就要想办法满足,否则就会陷入痛苦之中。

为什么欲望得不到满足呢?因为资源有限。资源的特点跟欲望相反,跟人的无穷的欲望比起来,资源总是显得不够,经济学家把资源的这个特点称作“稀缺”。不可否认,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稀缺问题。每个社会也都面临稀缺问题,稀缺是普遍的。我们常常认为穷人自然有稀缺问题,因为穷人的钱就是稀缺的。那么富人是不是就没有稀缺问题了呢?同样有。比如,在时间这个资源面前,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也跟普通人一样稀缺。再比如,当你去吃自助餐的时候,你总想把钱吃回来,要不就认为吃亏了,此时,你的胃的容量就是稀缺的,你总嫌自己的胃太小。

如果是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欲望人人有,每个社会都有,还无穷大;而资源是稀缺的,满足欲望的手段没有那么多,所以,痛苦是必然的。但人生的目标是快乐,社会的目标也是让所有的人都快乐,它们是痛苦的反面,所以,必须解决资源稀缺与欲望无穷的矛盾,让痛苦少一点,快乐多一些。在现代社会,解决这个困境的办法就是发展生产,缓解稀缺,这就需要经济学来出谋划策了。

但是,毕竟欲望太大,而资源又总是那么稀缺,它永远比欲望要求的少,即使再怎么发展生产,也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得到满足,而只能满足其中一部分。因此,人类就要决定让哪些欲望首先得到满足,哪些欲望暂时得不到满足。于是,就出现了资源配置,它直接来源于资源稀缺与欲望无穷的永恒矛盾。资源配置非常重要,而且永远都存在如何更好配置的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经济学会闪现出熠熠生辉的智慧。

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在超市里,面对着收款台前的一条条长队,我们需要判断哪一支队伍前进的速度较快;在理财时,我们需要决定选择哪一种或几种投资方式;为了争取一份满意的劳动合同,我们需要与老板讨价还价;为了获得理想的婚姻,我们需要在茫茫人海中千挑万选--在做出这种种决定时,我们有意无意地会运用一些经济学知识。

假如你手上有一笔钱,如果你把钱用于买房子,就可能没有钱再来买汽车。正因为如此,就必须思考如何在各种竞争性的需求之间分配你有限的资源。

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复杂的现象,比如一个流行歌手演出一晚可以赚好几万元,而一个建筑工人一个月也只能赚千八百元。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学习了经济学,你就可以试着解释这些现象。

经济学的涵盖面非常广,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通俗地说,经济学是一门帮助你思考的学问,它有助于你做出更好的个人决策。从你每天早上醒来的一刻到你每天晚上就寝的一刻,你的生活充满了选择。例如,对于准备上学的学生,机会成本的原理会告诉你初中毕业时应该选择读高中还是读中专,成本收益分析会告诉你该出国还是该留在国内读大学,边际效用理论能帮你分析出该读几年,比较优势理论则能帮你决定读什么专业并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最直观也是最密切的,就是与货币有关的各种经济决策。经济学能帮助你成为一个最好的消费者,可以让你在商场、超市中清醒地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消费;宏观经济和金融学知识则能帮助你在股票、基金投资中提高获胜的概率。即使这些你都不关心,作为合格的公民,在你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后,你就能够对政府赤字、税收、自由贸易、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等问题作出判断。知道了这些,你就明白了为什么经济学应当成为你的必修课。

经济学笔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应当是所有人的必修课。在这个压力与竞争空前巨大、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波动频繁的社会中,似乎没有给每个人太多的机会,我们很容易因为经济方面的问题而丧失斗志。但如果你了解更多的经济学常识,就会对很多现象不再那么耿耿于怀。你会以全新的视角来理解这个社会,你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你和身边每一个人都是“经济人”

所有的经济学流派,不管是凯恩斯主义还是古典主义,都不会否认“经济人”这一假设。直到现在,全世界大多数版本的经济学教材,都会在开篇就介绍“经济人假设”这一概念。

这一假设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它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和“资源稀缺”假设一起构成经济学分析的理论起点,类似于数学里面的“公理”,被人普遍承认而无须证明。

这一理论来源于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一段话:“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亚当.斯密还认为,人本身有一种“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这种愿望虽然是冷静的、沉着的,但是我们自从出生一直到死亡,从没有一刻放弃过这种愿望。我们的一生,对于自身地位几乎没有一个人会有一刻是觉得完全满意因而不求进步、不想改善的。那么,怎样改善呢?一般人都觉得,增加财产是必要的手段。也就是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之后,西尼尔定量地确立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公理,约翰.穆勒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经济人假设”,最后帕累托将“经济人”这个专有名词引入经济学。对这一概念,经济学家们在自利和理性行为上达成了共识。

“自利”表明,追求自身利益是驱使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这种动机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有其内在于人本身的生物学和心理根据。

“理性行为”表明经济人是理性的。所谓理性,指的是经济人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作出判断,并使自己的经济行为适应于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

实际上,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就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这是经济人假设中最有意义的问题,也被称为“经济人的灵魂”。

在此基础上,经济学发展了很多理论,比如,消费者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的,在消费的过程中就要追求令自己获得最大化的效用,获得最大的满足;生产者理论认为,厂家是理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提高价格,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博弈理论认为,人做出每一个经济决定都是理性的,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当然,我们没必要争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也不需要分析“经济人”理论是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只要看看我们身边就知道了:每个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有人做事是为了求名,有人是为了求利,有人是为了感受帮助他人的兴奋和喜悦,有人只是追求一种崇高……但无论怎样,都是寻求自我满足最大化。

如果你依然试图否认这个假设,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志愿者的行为。这里,我们假设有两类人,一种是为了某种利益而做志愿者的人,另一种是不为什么表层的目的而做志愿者的人。

关于第一种人,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了鼓励人才到西部去,出台的政策中有这么一条:对于在西部进行志愿行动的大学毕业生,其报考研究生的条件将降低,享受降分优惠和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录取优惠,同时工资待遇比照经济发达地区公务员工资标准发放。于是,很多大学毕业生便在无法通过正常途径顺利考上研究生或者在发达地区难以找到工作的情况下成为志愿者的一分子。这种能够将暂时利益的损失和将来利益的获得相比较作出选择的行为很清楚地说明了第一种人是很理性的。

第二种人,我们假设一下:有这样一个人,是一个在经济上很富足、家庭的社会地位也很高的个体,其在毕业后的工作机会也有很多,但是他依然决定去做一个社会志愿者。那么这个时候他还是一个理性人吗?回答是肯定的。根据人的五个需求层次的理论,这个人在家庭经济环境宽松的情况下作出如此选择,很明显,他是想得到社会的更大承认,满足其心理上的需求。如果说他在艰苦地区的生活会给他带来负的效用享受(-Y,Y大于0),那么他在提供支援服务时就肯定会得到别人的赞许和社会的承认,从而得到正的效用的补偿(X,X大于0)。再加上其自身在志愿行动中的充实感觉和良心上的发现带来的满足(效用为Z,Z大于0),于是总的效用为-Y+X+Z,可以说Z>X-Y,在Z的效用享受趋向+∞时一定成立,因而-Y+X+Z>0。所以,第二种人的行为依旧是经济的、理性的。

我们以上所做的分析只是为了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人都有自私自利的一面,经济学也是以人的自私自利性为基础的。人的自私性也决定了每个人都有为自身利益考虑的倾向和冲动,否则人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所谓素质的提高,其实也就是如何克服自身自私的人性而已。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果你不承认经济人假设,就无法面对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如果承认这一点,就有可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满足“自利”特点的经济人随处可见,满足“理性”特点的经济人却比较罕见。确实,完全理性的人是很难见到的,因为人们做出的每个决定都会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这样就很难做出一个可以称得上“理性”的决定。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修正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认为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

当然,任何关于人的假设都不太可能是全面的。纯粹的“经济动物”本身并不存在,所以经济人假设的局限难以避免。事实上,人所做出的选择,必须建立在他个人的社会经验、不断的学习过程以及构成其日常生活组成部分的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人的行为是直接依赖于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所以要从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与环境的关系上去解释其经济行为,解释其所做出的趋于理性的选择。

经济学笔记

可以说,经济学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选择。只要你是在清醒的时候理性地作出决定,那么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避免遭受不如意的损失。经济人假设在生活中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可以利用这一理论分析别人行为的真正动机,可以运用这种利己心来说服别人。同时,如果我们能够克制内心的不理性因素,克服自己内心的惰性因素,用理性、逻辑性来分析现实问题和现象,那么就能够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实现效用最大化。

智力工具--感受经济学的美与力量

英国文豪萧伯纳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

每个人从懂事开始就会经常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是幸福。对于这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一个人很难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另一个人。但如果我们用经济学上流传甚广的一个幸福公式来说明,多数人就会觉得非常有道理。这个公式是这样表述的:幸福=效用/欲望。

效用是指人的满足程度,欲望是指缺乏的感觉和求得满足的愿望,这两个名词都是学习经济学最先接触的概念。如果一个人获得的越多,他的幸福感就会越强。如果两个人获得的一样多,欲望小的那个人肯定幸福感更强。

很简单的一个公式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可见经济学有多么神奇。也许有些人会批评经济学家看问题过于简单,可我们别忘了,科学的力量就在于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你没有必要成为一位经济学家,但一定要懂点经济学知识,明白经济学是如何思考问题的,用经济学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做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虽然今天你所看到的经济学知识越来越高深,理论模式越来越复杂,种种数学模型让人望而生畏,但无论是亚当.斯密还是大卫.李嘉图,他们所用以分析整个世界运行的方法并不是数学模式的,而是哲学模式的。正如凯恩斯所讲:“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说经济学真正的精髓不在于结论,而在于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思维过程。

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学科。经济现象不断变化,而且各个经济学流派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从不同的假设条件出发,对经济现象进行不同的解释,所以我们不能运用某个不变的理论去分析变化了的经济现象,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具备一种经济学的思维能力,树立经济学的理念。

经济学虽然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是人的行为,可是经济学常常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这就使得经济学对世界的解释更精确,对于指导人类满足自身欲望的实践也更有效,因此可以被我们作为智力工具拿来使用。

掌握了经济学,那么你就掌握了解释世界的本领。经济学是有关人们之间的决策如何相互作用的科学,是经济学家提供给社会大众的一种改进生活、认识世界的武器。学经济学并非要让人变成天才,但如果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的思想格格不入。要明白,我们不是为学经济学而学经济学,而是为了从它那里得到启发。它就像一张指路图,舍弃了现实中的许多细节,却使人更清楚自己要去的地方。那些简单而犀利的道理,可以帮助人把这个复杂的世界看得更清楚明白,进而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应该怎么做。

比如,刚进入而立之年的你,感到生活中的压力非常大,此时,你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言辞来劝慰自己,以缓解压力,不过我们相信,经济学理论更具有说服力。

国际知名的十大华人经济学家之一、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黄有光教授曾经说过,经济学用“快乐”代替“财富”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是更加科学的。根据黄有光教授的研究,人均实际收入差距只能解释人际快乐程度差异的2%左右。在人的生命周期中,与人们的通常感觉不同,人在孩童时期还不是最快乐的,而到了壮年或者中年,也就是通常在30岁时,人的快乐程度会最低,再往后人的快乐程度又会不断上升。大多数人30岁时面临着赚钱、养家、职业升迁、买房子等很多难题,而往后这些问题会相继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所以,人一生的快乐程度是小时候和老的时候比较高,而30岁时最不快乐。从这个角度看,人在30岁压力最大时选择结束生命最不合算,因为此后人的快乐程度会不断增加。这样一讲,要比单纯劝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更有说服力。

具有简洁美的经济学,其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如果说学习了力学和热力学可以知道自然界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而没有那种现象,那么学习了经济学,你就可以知道人类社会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而没有那种现象。你可能觉得这话有些绝对,但99%的情况下,它都是对的。

拥有经济学的智慧之后,首先你会知道人类真正的经济活动是如何进行的,然后你就可以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例如,人们相互交换,表面上看是为了互通有无。但是,既然缺少所需物品,人们为什么不自己制造?为什么要先生产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然后再找陌生人交换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为什么在难以买到所需的商品时,人们排队、托人、出高价去买,却不动脑筋自己生产?为什么抱怨商品价格太高时,仍然要去买,而不是自己制造这些东西?显然,这些问题无法用“互通有无”来解释。原来,人类进行交换的本质动机是“节约劳动(降低成本)”,即使商品标价很高,购买紧俏商品要花费很多额外的“成本”,但是总的代价仍然远远低于自己生产所需的成本,购买商品仍然比自己生产同样的物品合算,所以他们仍然选择购买,而不是自己制造。

也许你会说,知道了本质之后,这些理论有什么具体的作用呢?我该怎么做?事实上,没有比理论更有用的东西了,它是非常实用的工具。在你不能够准确地判定问题所在时,你是无法预测到事情的走向的。没有分析,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预测;没有预测,就没有利润。如果曾经涉足过资本市场,这个道理你应该很清楚。

经济学笔记

每个领域、每件事几乎都可以运用经济学的观念来思考。对于不是经济学家的你来说,经济学就是一套工具,你需要决定的是如何利用它。你必须判断自己最重视哪些事情,愿意做出什么样的取舍,愿意接受什么样的结果。所以说,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能时刻提醒自己用经济学的头脑思考问题,我们将会具备更大的驾驭现实世界的力量。

游戏规则--经济学家都知道些什么

经济学家知道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但你没有必要像他们一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只要明白总的游戏规则就可以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只需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如果我们把这个世界上经济活动的总和视为一场游戏的话,那么供求关系就是游戏规则。

这两个词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学家最常用的词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它们是使市场经济运行的力量,它们决定了每种物品的产量以及出售的价格。如果你想知道任何一个事件或政策将如何影响经济,你就应该首先考虑它将如何影响供给和需求。

在讨论供给与需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贸易”和“市场”这两个概念。

贸易的作用是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因为它可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经济生活中,每个家庭都与其他的所有家庭竞争,但是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隔绝开来并不会过得更好,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家庭就必须自己种粮食、做衣服、盖房子,这可能会有些麻烦。

而市场则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在一个市场经济体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现在我们可以来看供给与需求了。所谓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两个条件,也就是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和有能力的购买。

消费者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愿望是因为该商品有满足人的某种欲望的能力,也就是效用。一种商品要具有效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有用和稀缺。因此,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应是给他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数量。

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有:商品的自身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产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等。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当商品本身的价格发生变动时,商品的需求量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变动。而需求的变动指的是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时,消费者的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或者是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动,会引起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平行移动。

研究“需求”对一个经济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看个小故事:

鲁国有一对夫妻,男人编得一手好草鞋,女人织得一手好麻布。有一天,两口子决定到越国去发展。有人对他们说:“你们搬到越国去,恐怕会穷得揭不开锅。”

两口子不解:“为什么呢?”

那人说:“草鞋是用来穿的,可越国人是光着脚板走路的;麻布是用来做帽子戴的,可越国人是蓬头披发、从不戴帽的。你们虽然手艺不错,可是到一个用不着这种手艺的国家去,不穷才怪呢。”

从上面的小故事可以看出,如果你的产品到一个没有销路的地方去销售,那么,你面临的就只能是穷途末路了。所以,了解市场需求对商业经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光有需求没有供给仿佛是不行的。同需求一样,供给在经济学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

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

影响供给数量的因素有:商品的自身价格、生产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产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如果说上面这些术语让你一头雾水、不明就里的话,我们一起来看个例子吧:

有一年,市场上的苹果供过于求,果农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纷纷放弃种植苹果。可是有一个聪明的果农却想到:要是我的苹果能够与众不同,不就可以打开销路了吗?他想给苹果增加一个“祝福”功能,即让苹果上出现“喜”“福”等喜庆字样。

于是第二年,当苹果还长在树上时,他就把提前剪好的“喜”“福”“吉”“寿”等纸样贴在了苹果朝阳的一面。由于贴了纸的地方阳光照不到,苹果上也就留下了痕迹--比如贴的是“福”,苹果上也就有了清晰的“福”字了!

果然,在该年度的苹果大战中,他的“祝福”苹果独领风骚,赚了一大笔钱。

转眼到了第二年,别人也学会了他的做法,可是这个果农又想到了别的点子--他早已将他的苹果一袋袋装好,且袋子里那几个有字的苹果总能组成一句吉祥的祝词,如“寿比南山”“一帆风顺”“祝您幸福”“永远想念你”等等。比起单调的一个字,自然是这种带有成句祝福语的苹果更受欢迎了。

在这个例子中,供给者的意愿就是提供苹果。他有一片苹果园,里面没有其他品种的水果,只能种苹果,所以,其他水果的行情与他做什么无关。但是,其他水果的价格会影响他的生意,假使桃子更便宜,可能消费者就不吃苹果而改吃桃子了;假使梨更贵,那么消费者可能就不吃梨,而是吃更多的苹果,这些都会影响他的生意。在苹果上出现“福”字,也算是生产技术的变动,其他果农没有想到这个办法,而这个果农的产品跟别人不同,销路自然就会好了。

经济学笔记

需求和供给在经济市场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只有当供给和需求相互平衡时,市场才会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我们在生活中,也同样离不开这些,只有正确了解了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才可以让我们的经济行为更趋理性。

经济眼光与智慧头脑成就的最佳选择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句话在经济学中可以这样表达:为了得到一件东西,你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东西。也就是说,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欲望很多,能得到满足的却很少,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作出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这是一个为人熟知的选择。而你自己每天也是要面对各种选择:早饭吃包子还是油条;多花点时间工作还是多花点时间锻炼身体;平时多学英语还是多学习专业知识;是买房还是投资;是愁眉苦脸地计划将来的每一步路,还是干脆什么也不想,只是开心地过日子……如果仅仅从金钱方面看,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贫富差距巨大。但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还有很多东西是基本平等的,比如生命,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比如时间,每个人每天拥有的都是一样多。

在时间与金钱之间作选择又是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时间在不同的情形下,所对应的金钱是大不相同的。对于穷人来说,时间可能并不值钱,对于富人则正好相反;对于同一个人,时间剩得越少,越觉得它值钱。一个人在十八九岁的时候,一个月有2000块钱就很是满足了。而当他即将去见上帝的时候,花2万块钱延长一天的生命,也觉得非常值得。

所谓选择,就是从几种可能性中选择出一种可能性去实施。那么在“选择”之前存在的多种可能性状况,我们可以认为是各种“机会”。人们的“选择”无非就是在各种机会中筛选出最好的一种去实施。那怎么才能判断哪种“机会”是好的呢?

在自然界里,一个过程发生或者不发生、这样进行而不那样进行,取决于这个体系的“总能量”的变化。总能量降低,过程就进行,反之就停止。例如,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的势能降低了。在经济学里,对应这个“能量”的就是“成本”。一样东西能够使人们做某件事情的成本降低,人们就愿意使用、购买;消费者愿意向生产者支付“消费者酬谢”,生产者就愿意生产。总之,有两种办法可以得到某个结果,人们必然会选择成本低的那一种。

我们常常用“好”与“不好”来界定事物,其实本质上无非就是,前者付出的成本少一些,获得的好处多一点;后者获得的好处少一点,成本多一些。来个逆向思维,我们想一下,如果我们不幸选择了一个获得好处少一点的机会,对于本来可以选择获得更多好处的那个机会而言,我们是不是损失了?因为,好处减少也是一种成本,一种机会损失的成本,这种成本就是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作出某种选择就意味着要放弃另外一些选择,这就需要具有经济的头脑。在许多人看来,经济学是经世济国的学问,太深奥,是经济学家玩的游戏,与己无关。其实这些都是误解。在手中财产性收入愈来愈多的今天,如果你在追求个人幸福或资产利润最大化时,多多采用经济的分析方法来做出决策,会使决策更加理性和正确。

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假设:没有人比你自己更关心你的切身利益。正是基于这一假设,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人是自利的,并能做出理性决策。所有人的行为都是经过选择的,并且做事情时都会追求实现效用最大化。

确实是这样,人们做出选择是为了实现目标的最大化,例如个人幸福的最大化、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等等。其实,最大化是地球上所有动物的追求,是所有动物有意无意的行为动机。仔细观察动物的行为,狮子捕捉羚羊,燕子筑鸟巢等,都符合经济学的最大化要求。那么人追求目标实现的最大化靠什么呢?除了本能,还必须有理性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理论上说,每个追求自利的经济人都很清楚自己的需求秩序,也就是所谓的“偏好”,也总能找到一个最佳的途径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于是,经济人在做出任何一项决策之前,都必须很精确地计算出各种各样可能的选择背后的成本与收益,然后选择成本与收益相抵后净收益最大的那种选择。在最佳选择处,任何变量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在经济学上,这种最佳选择被定义为一个所谓的“最优均衡”。可以说,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家的毕生任务,就是在寻找那一个均衡点,而且在理论上找到这个点。

但实际生活中,真能找到这个所谓的“最佳选择”吗?

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著名的《通论》一书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一头布里丹的驴子,在两捆干草之间竟然饿死了,其原因是,这头驴子始终无法选择吃哪一捆草更好。凯恩斯由此感叹道:“一般而言,在一大堆选择中做出我们的决策时,没有一种选择会比其他选择更加合理……为避免陷入布里丹之驴那样的困境,我们不得不向习性、本能、偏好、欲望和意志等退却。”

这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呢?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做出“最佳选择”呢?答案是,我们在做出决策时要讲究理性,但不能屈从于理性,也就是不要追求尽善尽美,因为那反而与理性的精神是相悖的。

经济学笔记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简单地说,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用最少的精力和成本把事情办得最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更理性、更聪明的学问。因此,我们不仅要有经济的眼光,还要有智慧的头脑,这样才能做出最佳选择。

关注经济学中的财富,更关注如何得到

经济学一方面是一门研究财富的科学,另一方面也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活动的社会科学,它要研究人类满足欲望的种种努力。那么,在一切属于人类努力的结果并能满足人类欲望的要素中,有哪些可以被算作是财富呢?你头脑中的财富是什么?金钱?资产?

经济学中所说的财富,可能跟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概念时所表达的含义不太一样。比如,河里面并非人工饲养的鱼群、沙漠中的石油、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原始森林中的树木是财富吗?不,它们都不是财富。因为它们不是劳动的成果,没有经过人类的劳动。它们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不是属于谁的财富。

那么,自由市场上的鱼、加油站中出售的汽油、动物园中供人参观的禽兽、锯木厂中的木材是财富吗?是的,它们都是财富,因为它们经过了人类的劳动,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只有经过人类劳动的产品,才能算得上是“经济学”上所谓的财富。只有这种财富,才能为劳动者所有,也就是说,才能为私人所占有。

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其实就是为了理解财富的本质。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最重要的论点之一就是批驳有人误以为金钱是财富。斯密解释说,金钱只是财富的一种形式,真正创造财富的原因是“生产”。这个观念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因此我们用国民生产额(GNP)的增加率来表示经济成长,用平均国民生产额来衡量国民的富裕程度。亚当.斯密也相信,自由竞争的市场是创造国家财富的最大力量。

在经济学之父看来,生产才是财富,劳动才是经济价值的来源,坐拥土地或金银的人对社会少有贡献,不事生产的人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当然,个人的财富并不是毫无用处,而是必须用于生产,也就是要用来投资,成为资本,才能创造价值,带来富裕。因此,积极使用财富从事生产的资本家与沉迷逸乐、四体不勤的暴发户,在经济学的世界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这里,经济学家做出了价值判断,而且是一种我们乐于见到的判断。

那么,工厂里的废品、木材厂中烧焦的废木、鱼市上丢弃的发臭的死鱼是财富吗?不,它们都不是财富。尽管它们曾是人类劳动的产品,但现在已经“废”了,失去了交换价值,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它们不是财富。这些白白耗费了自然资源、耗费了资本和劳动力的“废品”,将会影响到生产的“效率”。

在经济学中,“效率”这个术语作为衡量创造财富的重要指标之一,已经成为经济学最高的评判标准。工人应该努力工作,提高个人的效率;资本家应该精打细算,提高资产利用的效率;企业应该致力于管理,提高员工的效率。

而在资本与市场的见解方面,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不仅用于生产,也用于劳动,市场则是资本家掌控财富分配的游乐场,因此,财富未必是努力生产所得来的,而是资本家剥削劳工的结果。有人看市场经济是让个人能力得以发挥的自由乐土,有人看市场经济是压迫剥削的罪恶深渊。但不管怎样,财富都是市场经济里众人追逐的目标。对于你来说,应该怎样追求自己的这一目标呢?

在现实世界中,个人的财富往往是机会的产物,或者说是制度的产物。我们当然不能否定个人的意志与能力,毕竟在任何制度之下,都有特别会赚钱的个人。不过,制度影响的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里每个人赚钱的机会。机会虽然并不是制度带来的,而是来自于环境的变化,可是制度可以限制变化,所以影响了获得财富的机会。现实中的豪门通常是能够在适当时机把握特殊的机会而建立起基业的,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例证。

比如,欧洲巨富杰夫柴尔德家族最早是靠着替威廉九世横征暴敛而起家的,即使封建王室垮台后,19世纪逐渐成形的资本市场还是可以让这个家族运用资金贷款给各国的落难的贵族,成为富可敌国的金融世家。19世纪美国臣富凡德堡与摩根等人,借着新兴的铁路事业崛起,再拿着飙涨的铁路公司股票进入资金市场,转往金融业发展。20世纪,洛克菲勒的财富随着汽车与公路的延伸而不断扩大。在进入21世纪之前,由于计算机的普及,比尔.盖茨被推上世界富翁排行榜的第一名。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让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发挥的最大空间,让这些人得以大富大贵。当然,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里必然有赢有输,有机会,还要看人能不能掌握。如果你有经济方面的智慧,可以发现在现行制度下机会更容易在哪里出现,但能否把它握在手中,则要看你的实际能力。

这里所说的能力,主要强调的是运用经济学常识的能力。你的聪明才智、专业知识结构可能与别人不相上下,但如果你有经济的头脑和眼光,将会比别人占据更多的优势。

比如,每一个企业都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利润是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每个人都知道“开源”和“节流”可以让利润增加,但只有经济学家知道通过分析总收益与总成本增量的变动来找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方法。经济学家研究后发现,可以通过对增量的分析来找出实现总量最大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边际分析法。

经济学家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而引起的收益增加称为边际收益,成本增加称为边际成本。他们证明了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是对许多企业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用这个原理去指导企业生产就可以少走弯路,少交学费。在经济学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你可以从中寻找自己需要的那些。这些智慧结晶,其实也正是为了提高你获得财富的“效率”。

经济学笔记

在要对一件重复的事情作决策时,一个重要的决策标准便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对于特定的人而言,如果他是理性的,他应该考虑的选择点至少应该保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而一旦边际成本高于边际收益,那么这便不是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做出的最佳选择。 rmHVuELJMcDid05jfJDEO42ShAGKATWYUzvHjCcZEWLis4y6kP+m4xD90P++Efj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