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落实一定要到位
抓落实才能使落实真正地实施,提高自己抓落实的能力,才能让决策更好地执行。
要用对人做对事,而不是随便抓派个人去做,这样很容易功亏一篑。计划得再好,没有得力之人去落实,也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这样的落实与不落实没有什么差别。
成功是一个个小细节累积起来的,只有注重细节才能避免失败。把细节做到位,才是落实到位,事情才能做得完美。
不到位的落实等于没落实
日本松下电器集团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对他的下属说:“不要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错了就是错了。更不要说你们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我的意思所以才会错的,难道你们不理解不会问吗?要知道你们理解错我的意思,要让多少人做无用功,浪费公司多少时间,使公司少赚多少钱。要记住,错误的落实、不到位的落实就是零。”
落实要到位,首先是要理解要落实的任务,要明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自己做什么,怎么做,从而使落实可以一步到位;其次就是要抓落实。抓落实,是激发员工工作动力、增强活力、加大企业凝聚力的一个过程。目标和决策制定后,下一步就是抓落实,抓落实是一个领导的综合能力的体现。有些单位的工作没有很好地落实,是因为领导者没有重视起来,只是把抓落实的任务交给自己手下的人,手下的人又交给他的下属,这样一层层传递下来,最终也就没有人去检查制定的目标和决策到底有没有落实。所以在落实决策这方面,领导者一定要亲自去检查,避免决策不被落实的情况发生。
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要对工作热情,还要能从根本上理解上级领导的指示,分清工作主次,轻重缓急,理解上级的决策意图,增强贯彻落实的意识性。提高抓落实的能力。
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注意抓落实,检查工作是否落实到位。
首先,领导者要理解决策内容、理解上级决策意图、理解任务精髓,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强自主性,这样领导者在抓落实工作时才能抓到根本,从而避免工作布置错误,避免无用的落实出现。
其次,在要解决问题的方面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对需要进行解决的问题一一分析,并明确落实的责任和落实的时限。
最后,抓落实不能转交给他人,一定要亲自抓落实。有些领导在下放任务后,并不去亲自检查,而是交代自己的属下去办,属下又交给自己的下级去办,这样层层转包,导致落实成空。所以落实一定要落在根本上,要深入地抓落实,不能只是流于表面。
抓落实才能使落实真正地实施,提高自己抓落实的能力,才能让决策更好地执行。落实到位才能避免浪费企业时间,浪费员工的付出。
要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要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不要用C级人才去做B级的事情,也不要用A级人才去做B级的事情,前者是浪费时间,而后者是在浪费能力。要把落实做到位,不到位的落实等于没有落实。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不仅仅是因为舍不得,还有对于自己用人不当的悔恨。刘备生前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委以重任,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听刘备的,致使街亭失守,北伐功败垂成。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因为用人不当导致落实失败的典型例子。所以说领导者要善于用人,知道什么人适合做什么事情,什么人可以把事情做到100%,什么人可以做到120%。而不是随便抓派个人去做,这样很容易功亏一篑。计划得再好,没有得力之人去落实也只能是以失败告终,这样的落实与不落实没有什么差别。
提到微软公司的总裁,大多数人会认为应该是比尔·盖茨,但是它的总裁却是史蒂夫·鲍尔默。有人曾问过比尔·盖茨,为什么会选择史蒂夫做微软的CEO,而不是自己。比尔·盖茨回答说:“我的专长在软件开发方面,而在管理方面史蒂夫比我强,既然他是适合这个职位的人选,我为什么要坐在那个位置上劳心劳力,用比他多一倍的时间来处理同样的事情呢?我若是那么做了,不是在浪费时间,浪费微软软件研发的进度吗?”比尔·盖茨明白让史蒂夫做CEO会比自己更加出色,他适合坐在那个位置上,而自己的强项在于研发,各人安于各人的位置,也是一种落实,这种落实可以使公司发展得更加迅速。
说到善于用人,假如把三国时期孙刘曹比喻成三家大型企业,那么曹操无疑是其中最会用人的领导者了。曹操在用人方面是“唯才是举”,只要你能帮曹操打天下,杀人越货都可以,在这个原则下,曹操获得了大量的人才。并且曹操不仅仅是会发现人才,而且很会使用人才。譬如:曹操让张辽、李典、乐进守合肥,成功地用七千兵马打败十万人。荀为人稳重老成,曹操就让他镇守后方,荀攸为人机智善于改变,曹操就带他参赞军机,许褚勇猛,既被曹操当做保镖也常常让他冲锋在前,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像刘备用人还要讲究意气相投;也不像孙权,用人讲究临危受命,平时就把人才闲在那里。在曹氏集团里,你看不到闲人,只能看到每个人在其位谋其政,一个萝卜一个坑,都能发挥出自己全部才干。
所以说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会用权,还要会放权,知道放什么权力去给什么人,让他能做什么事,而不是自己一手抓,这也管那也抓的。就像诸葛亮一样,事必躬亲,最后自己劳心劳力。死后,却没给蜀国留下一个可以有谋略全局的人,这是失败的领导者,是不会放权的领导者。不懂得把权力下放,让手下人去做,手下人没有了锻炼的机会,事事仰仗着诸葛亮,最终也只能是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情况发生。使得他和刘备辛苦打下的半壁江山很快化为虚无。
落实注意细节,有目标有计划地落实,企业才会发展
老子言:“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到位了,成功才会有基础,就好像是盖房子一样,如果不把地基打好了,那么就会像上海的莲花河畔景苑一样轰然倒塌。事无大小,所有的大事都是一个个小事累积起来的。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许就是决定你成败的关键。你留给别人的印象是好是坏,也许就是在于你衬衫上一块小小的污渍,在于你那双鞋上的一片灰尘。你带给别人的感动也许就在相视一笑中,也许就在下车时不经意的一次搀扶中。细节一定要做到位,一个小小的细节,是对自己认真负责的表现,是对他人负责的表现。也许一个细节很不显眼,但是几个或者很多个细节串联在一起的力量将会是非常大的。
还记得这么一个故事,在上海有个公交车司机,在他心脏病发作的时候,他做了这么三件事情,第一减慢车速;第二把车停靠在路边;第三打开车门叫车上的乘客一个个下车。最后他趴在方向盘上安详地睡了,嘴角挂着微笑。在他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他并没有急着吃药,而是记挂着车上的乘客,记挂着那几十条人命。一个小小的减慢车速,停靠路边,让乘客下车的举动,让无数乘客记住这名可敬的司机。三个小小的细节,却保住了车上几十条的人命。在他看来,他首先是一名司机,确保乘客安全是他的责任也是他要落实的义务。只有乘客安全了,他才是真正落实了一名司机的职责。
同样,忽略一个小小的细节,它就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发生。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完成了预定任务,返回地面即将着陆的时候,发生了意外爆炸,航天飞机上乘载的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事后调查结果显示,导致这一空难的凶手,竟然只是一块脱落的隔热板。虽然这块泡沫仅仅0.77千克,但还是在“哥伦比亚”号左翼防热瓦上砸出了一个小洞。“哥伦比亚”号带着左翼防热瓦上的小洞在太空飞行了16天后,最后由于在降落时与大气层摩擦所产生的巨大热量通过这个洞进入机体,引起爆炸。
这一个小小的细节,致使七条宝贵的生命丧失,致使“哥伦比亚”号的太空之旅功亏一篑。
由此可见,细节到位,才能真正落实到位。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细节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成功是一个个小细节累积起来的,只有注重细节才能避免失败。那些让我们摔倒的地方,往往不是丛林密布的森林,而是宽广的草地。越是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地方,越是容易成为我们日后失败的源头。
重视细节,把细节做到位,才是落实到位,事情才能做得完美。
3.落实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工作上的落实,就是将领导交代下来的任务能够在第一时间认真完成,而不是拖拖拉拉地、马马虎虎地去做或者不做。
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要落实,把思想变为实际行动,以我是企业主人的态度对待工作,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落实。
落实讲究的是实事求是、是脚踏实地、是贵在行动。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落实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不是飘在空中的
工作上的落实,就是将领导交代下来的任务能够在第一时间认真完成,而不是拖拖拉拉地、马马虎虎地去做或者不做。
海尔集团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甚至在世界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又有谁还记得在1984年以前海尔还是个已经濒临破产的小厂子。是张瑞敏带领着海尔人挽救了海尔,给海尔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发展。
张瑞敏刚刚接手海尔这个烫手山芋的时候,给海尔制定了名牌战略的思想指导。
在海尔集团,有这么一个故事广为流传。在1985年的一天,张瑞敏的一个朋友要买冰箱,结果他在库房里挑了好多台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没办法,朋友最后只能勉强挑走一台。就在朋友挑选完冰箱走后,张瑞敏立刻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挨个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76台存在着各种缺陷。最后张瑞敏把全厂职工叫到一起,指着这些有问题的冰箱,问大家怎么办。有人说,就这点小毛病又不会影响使用,便宜点卖给厂里的职工好了。张瑞敏却说:“如果今天我在这里允许你们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明天你们再生产760台这样有问题的冰箱。”张瑞敏宣布,这76台冰箱全部都要砸,谁干的就要谁砸,并亲自砸下了第一锤。很多职工在砸冰箱的时候都流下了眼泪,在这之后的一个月,张瑞敏主持了许多会议,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如何让工人有主人翁的心态来进行讨论的,并且成立了质检部门。三年后,海尔成功获得我国冰箱制造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
为了实现当初制定的名牌战略目标,海尔集团整整用了七年的时间,只专注于制造冰箱这一领域,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谁能说在当初砸下那76台有问题的冰箱的时候,张瑞敏以及海尔人是不心疼的,要知道在当时这样一台冰箱的价格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呀,并且76台冰箱哪一台不是海尔人自己的心血,砸它,就像是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一样难受。但是既然已经制定下了名牌战略这个目标,那么就必须砸。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把这些废品都砸了,砸得海尔人每个人的心里都滴血,才能让海尔人深刻地记住这个教训,才能不生产出废品。张瑞敏知道,只有今天把这76台有问题的冰箱砸掉,才能让海尔人真正重视起质量来,才能确保自己的名牌战略目标能够落实。如若不然,海尔最终只能是倒闭破产,再无出路。必须要让全厂人贯彻落实这个观念,要建立名牌战略,质量是关键。
海尔从一个创业初期只有一个产品系列,由不到800人的集体小厂,发展到如今拥有42类8600余规格品种的海尔产品群,全球拥有职工2万多人的世界十大家电品牌之一的企业。为什么海尔可以发展得如此之快?从1984年到2010年,短短26个年头,海尔已经走向了世界,成为世界十大家电企业之一。原因就在于落实。从海尔总裁到下面的普通员工,无一不是在落实着海尔的目标、海尔的计划、海尔的要求。在海尔,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是公司的主人,不是为别人而工作,而是为了自己工作,所以说落实还是一种责任,一种自发的担负的责任。
海尔公司现如今的辉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从1984年开始,他们用七年的时间只专注于做冰箱,为的就是落实自己制定的名牌战略目标的计划,所以即使海尔在捧回我国冰箱行业第一块质量金奖的时候,也没有急于研发别的产品,还是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地扑在冰箱制造上。七年的时间过去了,海尔人达到了他们的目标,海尔制造的冰箱不仅在成本上与世界接轨,在质量上更是优于世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自此,海尔才开始研发别的家电产品。可以说海尔现在可以成为世界十大家电集团之一,是与他们当时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把基础打好分不开的。所以说落实是需要一步步走出来的,而不是一飞冲天,飘浮在空中的。
落实不是会议,落实是实干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公司的领导总是很忙,工作八个小时有五个小时都在开会,都在探讨怎么发展公司,怎么让公司变得更加强大。但是效果呢,往往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效果,那是因为他们只是把落实放在会议上,会议结束,落实也就结束了,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工作中去。即使是再科学的决策、再宏伟的蓝图、再超前的战略、再美好的设想、再健全的制度,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企业发展才会停滞不前。
在落实面前,一切空谈都是没有意义的,思想不能代替行动,好的决策若没有合适的人去落实,那么也只能束之高阁,成为废纸一张。
空想不落实,是一种自杀,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公司的浪费时间的慢性自杀。光有想法,谁看得到结果。只有落实了,才能让单位硕果累累,更加欣欣向荣。
所以说落实需要开会,但是落实不是开会。会议结束之后,交代下来的任务就要立刻去做,要马上去落实,一步一个扎实的脚印,才会最终通往成功。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要落实,把思想变为实际行动,并且用十分态度对待三分用心可以做好的事情,时刻把企业装在心里,以我是企业主人的态度对待工作,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落实。
落实讲究的是实事求是、是脚踏实地、是贵在行动。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任何优秀的员工,他们做的永远比说的要多--他们知道,人生来一张嘴,两只手,就是要让自己少说多做,而不是夸夸其谈。只有动手去做,才能得到自己理想的结果,说得再好也是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
在任何组织中,不管是领导者还是基层人员,都必须认识到落实不等于开会,落实也不等于布置工作,只有领导开始真正地落实部署工作,才能使企业有所发展,才能使企业拥有更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