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

徐志摩在1920年到1922年期间,曾留学剑桥大学--剑桥旧翻“康桥”,对此地的自然风光印象深刻,他曾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说:“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1928年7月的一个傍晚,他重回母校,在寂静的校园漫步,回想往日美好时光,怅然若失身之所在,遂于乘船回国途中写下此诗。本诗感情细腻、节奏舒缓,将作者对康桥的眷恋、离愁融入美丽的静止之中,细细品读,令人心醉。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1924年6月,徐志摩陪同泰戈尔访日,写作了《沙扬娜拉》组诗十八首,后来再版《志摩的诗》时,删去十七首,仅存本书所选最后一首,并加副标题:赠日本女郎。“沙扬娜拉”为日文“再见”音译,有学者称实际上并无日本女郎,本文是写给徐志摩的爱情女神林徽因的。本诗虽然简短,然而韵律优美、节奏舒缓,富有民族乐感;兼之融合了轻柔、明净的水莲花意象,丝毫不见斧凿之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徐志摩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和陆小曼曾合写剧本《卞昆冈》,其中第五幕中有一段老瞎子唱歌,唱词就是这首《偶然》,1926年5月27日,本诗单独发表于《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上。徐志摩的学生、诗人卞之琳曾评论此诗道:“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偶然”是一个抽象概念,作者却用“云水相逢”、“你我相遇”的场景将此抽象概念具体化,同时又在其中渗透进一种“随缘而来,随缘而散”的洒脱态度。细品此诗,可以看到,在洒脱的背后,作者极为看重“交会时互放的光亮”,那偶然交会时的怦然心动,才是作者真正要赞颂的。

起造一座墙

你我千万不可亵渎那一个字,

别忘了在上帝跟前起的誓。

我不仅要你最柔软的柔情,

蕉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

我要你的爱有纯钢似的强,

在这流动的生里起造一座墙;

任凭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

任凭白蚁蛀烂千年的画壁;

就使有一天霹雳震翻了宇宙,--

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

徐志摩和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之间的爱情故事,是20世纪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对于爱情,徐志摩曾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结合,曾引起社会上的众多议论,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1925年,处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他写了这首诗,用第二人称的讲话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爱和自由的坚定追求,唱响了一曲爱的赞歌。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手剥一层层莲衣,

看江鸥在眼前飞,

忍含着一眼悲泪--

我想着你,我想着你,阿小龙!

我尝一尝莲瓤,回味曾经的温存:--

那阶前不卷的重帘,

掩护着同心的欢恋。

我又听着你的盟言,

“永远是你的,我的身体,我的灵魂。”

我尝一尝莲心,我的心比莲心苦;

我长夜里怔忡,

挣不开的恶梦,

谁知我的苦痛?

你害了我,爱,这日子叫我如何过?

但我不能责你负,我不忍猜你变,

我心肠只是一片柔:

你是我的!我依旧

将你紧紧的抱搂--

除非是天翻--

但谁能想像那一天?

当爱情的火焰在心中灼烧,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事物都能引起心灵的震荡,所以有“睹物思人”之说。买来一把莲蓬,看到江边盘旋的江鸥,作者想到远方的爱人,然而这想念也是为泪水包裹的。第二节以莲蓬的香甜映衬热恋时的温存,旖旎缠绵。然而好景不长,剥开一层层温存的外衣,获得的却是比莲心还苦的结局。然而,第四节,作者依旧没有放弃对爱的渴望,依旧在迟迟等待,不由得让人想到一句古诗“莲子清如水”,翻译成白话就是--我对你的爱恋如水一般绵延不绝,如水一般清澈纯洁……

去罢

去罢,人间,去罢!

我独立在高山的峰上;

去罢,人间,去罢!

我面对著无极的穹苍。

去罢,青年,去罢!

与幽谷的香草同埋;

去罢,青年,去罢!

悲哀付与暮天的群鸦。

去罢,梦乡,去罢!

我把幻景的玉杯摔破;

去罢,梦乡,去罢!

我笑受山风与海涛之贺。

去罢,种种,去罢!

当前有插天的高峰!

去罢,一切,去罢!

当前有无穷的无穷!

面对无常世事,大概每个人都有过梦破之时。梦破之后,怎么办?一句“去罢”体现了一种决绝的姿态,既然现实是这般污浊,那所有的一切就都“去罢”,只余孤独的“我”独立天地之间。诗人在“幻景的玉杯摔破”之后,在“悲哀”填满胸口之际,选择了“笑受山风与海涛之贺”,在自然的种种奇景之中看到了希望--“当前有无穷的无穷”。事实上,一个人只有跟世俗的赘疣说“去罢”,只有体味过孤独的况味,才能真正成为大写的人,拥有“无穷”的精神空间。

我有一个恋爱

我有一个恋爱,

我爱天上的明星,

我爱他们的晶莹:--

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

在冷峭的暮冬的黄昏,

在寂寞的灰色的清晨,

在海上,在风雨后的山顶:--

永远有一颗,万颗的明星!

山涧边小草花的知心,

高楼上小孩童的欢欣,

旅行人的灯亮与南针:--

万万里外闪烁的精灵!

我有一个破碎的魂灵,

像一堆破碎的水晶,

散布在荒野的枯草里:--

饱啜你一瞬瞬的殷勤。

人生的冰激与柔情,

我也曾尝味,我也曾容忍;

有时阶砌下蟋蟀的秋吟:--

引起我心伤,逼迫我泪零。

我袒露我的坦白的胸襟,

献爱与一天的明星;

任凭人生是幻是真,

地球在或是消泯:--

大空中永远有不昧的明星!

一般来说恋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然而诗人在本诗中却把“明星”当成了恋爱的对象。“明星”固然是诗人心中永不熄灭的爱情之火的美好象征,然而换一个角度想:是否是因为对人与人之间的爱的失望,导致了诗人的“移情别恋”呢?从“冷峭”、“灰色”、“破碎的水晶”“蟋蟀的秋吟”等意象,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的痛苦和伤悲,因为失恋,所以伤悲。然而在最后,诗人从阴郁和沉闷的调子中突然跳出,因为他看到了“大空中永远有不昧的明星”。无论人世间如何浮沉,爱情本身,永远明亮。

她是睡著了

她是睡著了--

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

她入梦境了--

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

她是眠熟了--

涧泉幽抑了喧响的琴弦;

她在梦乡了--

粉蝶儿,翠蝶儿,翻飞的欢恋。

停匀的呼吸:

清芬,渗透了她的周遭的清氛;

有福的清氛

怀抱著,抚摩著,她纤纤的身形!

奢侈的光阴!

静,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

平铺著无垠,

波鳞间轻漾著光艳的小艇。

醉心的光景:

给我披一件彩衣,啜一坛芳醴,

折一支藤花,

舞,在葡萄丛中颠倒,昏迷。

看呀,美丽!

三春的颜色移上了她的香肌,

是玫瑰,是月季,

是朝阳里水仙,鲜妍,芳菲!

梦底的幽秘,

挑逗著她的心--纯洁的灵魂--

像一只蜂儿,

在花心恣意的唐突--温存。

童真的梦境!

静默,休教惊断了梦神的殷勤;

抽一丝金络,

抽一丝银络,抽一丝晚霞的紫曛;

玉腕与金梭,

织缣似的精审,更番的穿度--

化生了彩霞,

神阙,安琪儿的歌,安琪儿的舞。

可爱的梨涡,

解释了处女的梦境的欢喜,

像一颗露珠,

颤动的,在荷盘中闪耀著晨曦!

人都有七情六欲,诗人尤甚。当徐志摩看到自己挚爱的恋人在眼前熟睡时可人美丽的样子,那欢喜之情便势不可当地袭来。全诗围绕爱人睡着的样子铺陈开去,由外及内,由实而虚,描绘出了少女美丽的睡态。需要注意的是,徐志摩在诗中透露出来的不是原始的情欲,我们通过他的笔触看到了他对爱情的虔诚,他爱的不仅是少女的容颜,更是她的全部,甚至那些围绕在她身边的“清氛”。美人如斯,爱人如斯! A76MV5A6YaD9pkyPEiqOcrLelW7tpdUQ1Ej1jV3xb12Wqijw81U5u7Fb4/X3JMV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