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何远离精神紧张
许多人遭受不必要的精神紧张的痛苦,只是缺乏对其本身的了解,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保持健康。举个例子,一位妇女已生病八年了--这八年本是她人生风华正茂之时--就是因为她自己和家人都不认识通往痊愈的正确道路。现在,她已经找到了这条道路,短短的六个月她就恢复了健康,前景一片光明。这是多么美好啊!
现在我给你讲讲她生病的经过和治愈的过程。一天晚上,她非常劳累,睡不着觉,房子里各种各样的噪音让她烦躁不安。刚阻止一种噪音,另一种噪音又响了起来。她情绪非常亢奋,对噪音异常敏感。听见的声音被她人为地夸大了,她似乎能听见各种常人根本听不见的声音,所以她痛苦不已,彻夜未眠。
由于被噪音干扰一夜未眠,第二天,她疲惫不堪,精神紧张。家人为此很担心,讨论了之后,还叫来了医生。
这位妇女整天神经紧张不安,变得很脆弱。她的兄弟姐妹们认为,她像孩子般敏感,渐渐对她也不耐烦起来,这使她更紧张不安。家里人对她的过度关心和无力的、不明智的同情,使她变得软弱、自我;对她的不了解、自私和不耐烦更使她变得精神紧张。接着,家里人对她又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担忧,她自己也感到非常闹心--所有的这一切让她患上了神经衰弱。
后来她开始感觉消化不畅,胃部堵得慌,食物“消化不了”,各种神经紧张和过度疲劳的症状开始出现。于是,她的胃部消化功能开始失常。她就担心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胃部劳累过度,一些简单的食物也会让她不适。她把所有的不舒服都归咎于食物,却不是追究其真正的原因,即劳累的胃部背后的原因--精神紧张。其恶果是,一种接一种的食物因为无法下咽而中断。她开始厌烦周围任何不喜欢的事物、不喜欢的人,变得喜怒无常。她的病成了整个家庭的中心问题,家里人表现得要么过分关心,要么烦恼焦虑。
你看,她不断地加深大脑对过度疲劳的印象:首先,没睡着让她感觉闹心;然后,她对噪音感觉闹心;接着,亢奋让她彻夜难眠,于是她就感觉到沮丧;后来,她对自己和周围的人产生了抵触情绪和恼怒。这位妇女自己以及其周围的人一直反复讲述精神疾病的事情,让她刻骨铭心,以至她的余生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同创伤一样,希望它痊愈,就不停地挠它,其结果恰恰相反。妇女也许有世界上最健康的血液,但如果自己弄破了皮肤,就抓挠伤口,或者在伤口上撒上盐。这么做,伤口永远不会愈合。
现在,讲讲这个妇女是如何痊愈的。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上做一些非常简单的放松锻炼,尽可能放松地、慢慢地抬起胳膊,然后举起手,伸展,放松手指,然后用力地放下双手和前臂,让它们先是缓缓下垂,然后全力加快速度。她试着像婴儿睡觉那样闭上眼睛,长长地、缓缓地、平静地呼吸。诸如此类的锻炼加深了她对静心放松的印象。这样,她就可以很敏锐地认识到不必要的精神紧张。
她对噪音感觉闹心时,能很容易感到自己的身体变得僵直、紧张。做完放松锻炼,她感觉心静了。但如果发生了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有人说了违背她心思的话,眨眼之间,所有锻炼的成效会马上消失殆尽,她又变得紧张不安,烦躁易怒。
不久她认识到,如果想痊愈,就必须克服身体紧张的坏习惯。她还认识到更重要的一点--远远比第一点重要--她必须弄清楚紧张的原因,否则她永远不会痊愈。后来她发现,一切的罪魁祸首是她对噪音的怨恨心理和抵触情绪,还包括对环境、人和所有使她“精神紧张”的事物。
然后,她开始下定决心培养坚强的性格,从而使自己走向健康、幸福的生活之路。她开始努力改变以往固有的印象。听到噪音,她就凭借坚强的毅力引导自己的注意力,克服对噪音的抵触心理。为了克服对噪音的心理抵触,她集中精力做身体放松训练。最后,她开始喜欢上了这种锻炼,也喜欢上了一系列高级的身体恢复试验。当然,她选择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明智的爱好,身体恢复得就很快。她不仅体验到了越来越多轻松自如的感觉,而且也感受到了亲身体验试验成果的快乐。
伤口的痊愈与精神的痊愈只有一个差异:伤口痊愈后,身体能恢复如初;而精神紧张痊愈后,每一次运用坚强的意志力把自己从烦扰中解脱出来,我们获得的不仅是精神的自由,而且还是新的精神动力。
如果能抱有正常的心态,深刻地认识精神疾病,那么人会变得比以往更加坚强。
精神紧张在妇女身上的表现通常是她们不停地说话。不断地说呀说呀,多是关于自己的琐事:疾病、担忧和那些妨碍她们痊愈的障碍。这些唠叨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一种解脱,实际上纯粹是浪费精力。但假如唠叨被迫加以控制,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唯一真正有帮助的是,她自己意识到说话中的紧张而去“放松”,直至沉默。
治愈精神紧张--真正地治愈--必须要认清自己。精神紧张的原因在于性格和待人接物的方式,所以在这些方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非常必要的。要勇敢地面对这些错误,尽自己最大努力,消除神经紧张的病根。
现在讲讲两个男人的故事。他们都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生活艰难。其中一个人总是抱怨周围的环境,抱怨自己的境况,抱怨身边的人。每件事、每个人,除了自己之外,都是他痛苦的来源。他就是这样不断地没事找事,给自己增加压力,最后精神崩溃。即使他间或好转,也是自然规律崇尚健康对他的眷顾,而不是他自己的努力。
另外一个人因不知如何工作,经常感觉精疲力竭,于是他选择了外出度假。回来时,他的代理商在车站接他,代理商告诉了他一个坏消息。听到这个坏消息,他没有感觉害怕,也没有抵触心理,身体并没因紧张而变得僵直。相反,他把这当做一次克服抵触情绪的良机。他先前已学会了放松训练,他就尽可能地提醒自己,让自己安静下来,“听之任之”。他运用自己的意志力,放松下来,消除抵触情绪,所以没有表现得非常难过。代理人非常吃惊,以为他一定会崩溃的。他问代理商:“还有其他的事情吗?”是的,代理人还有另外一个跟第一个一样糟糕的消息。“接着说吧,”这个得过精神疾病的人说,“告诉我其他的事情。”
代理人如实告诉了他五件事情,每一件都非常糟糕,让人揪心。听每件事情时,这个人尽其最大可能强迫自己抛掉抵触心理。于是,这样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他很好地应对了这些不顺心的事情。
当然,后来他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努力克服抵触情绪,渐渐养成了固定的生活习惯,于是他的头脑变得比以往清醒,意志力变得惊人的坚强,生意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生意上的成功只是小事。头脑清醒、意志坚强也都是小事,重要的是要感激幸运女神。在他刚疗养回来的几个月间,幸运女神似乎一直与他作对,现在幸运女神已经开始对他有所青睐了。幸运女神与他作对的那段时间是他获得的最大的收获,因为他遭遇到了几乎所有的不幸,这些不幸很好地磨炼了他的意志力,使他坚强、有毅力。
这两个男人是两个极端的例子。第一个人不知如何对待生活。他本有机会可以跟第二个人做得一样好。第二个人经过努力帮助自己走出精神困境,寻找到了保持精神健康的真谛。
然而很遗憾的是,有些人非常脆弱,不能坚持,即使有机会,也不愿学习。看见一些人遭受痛苦,却不愿意勇敢面对,不愿意去追寻可以帮助他们摆脱折磨的方法,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麻烦的是,我们想走自己的路,却也不愿丢弃不良习惯。对于那些曾经精神崩溃的人来说,唯一获得长期健康的方法就是:当事情不按自己的意愿发展时,要学会抛弃抵触情绪带来的压力。不少轻松痊愈、却又掉入“神经衰弱陷阱”的例子不断出现,都证明了这一点。即使那些似乎痊愈后一段时间都安然无恙的人,要是没有养成很好的习惯,克服身心压力,就会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过度照顾,意味着恐惧暂时被隐匿起来--甚至背后隐藏着更大的恐惧风暴。
对有些创伤,医生认为必须切开,不论过程多么痛苦。因为医生知道治愈创伤必须从伤口内部开始。只让创伤外部愈合只能意味着内部在腐烂,甚至死亡。在大多数情况下,精神疾病的治疗也是如此。只有从内部根治,才能彻底治愈。有时治愈过程中要经历巨大的变化,就好像让机器倒转一样。
我最初提到的那位妇女做过几年放松锻炼,她借助锻炼的帮助获得头脑的平静,消除抵触情绪,才恢复了健康。否则,她永远也办不到。
专心致志地消除身体紧张对于消除头脑中的抵触情绪大有裨益。恰当的方法是不断地进行身体放松练习,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给平静、开阔的心境留下深刻的印记,就可以任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后,经过几次尝试之后,就可以养成习惯,在面对困难时没有紧张感--不管是什么样的困难。
在所有解除精神困扰的练习中,最易让人平静、放松和培养意志的方法就是有节奏的深呼吸和进行相关的发声练习。在人的全部器官中,精神紧张在声音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有时候,似乎所有的练习都有益处,因为它们为更好地呼吸开辟了道路。吸气时,身体的每个器官都产生紧张感;呼气时,也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深呼吸时,身体越被动,血液循环进行的就越自由、越平静。当然,所有的神经紧张和肌肉收缩活动都妨碍血液循环,所有被妨碍的血液循环也会使神经更为紧张。
任何“神经紧张”患者,不管程度如何,每天早晨进行半小时的呼吸练习非常有益。平躺在地上,身体尽可能地放松,然后进行缓慢的、有节奏的呼吸,长短皆可。身体要打开,要放松,要积极配合。吸气时,身体打开;呼气时,身体放松,就像橡皮包那样。这种练习需要时间,只要坚持锻炼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心情爽快。最后,就是不吃饭,也不愿错过这样的练习。
你必须非常用心,每次深呼吸后,要安静地休息一会儿,让肺轻松一下。开始时,一定要轻缓、放松地进行,每次吸气都要同样小心,用同样的气力。只有在从吸气到呼气的转换时,力度才发生变化,但也必须尽可能地轻缓--身体一定要保持放松。
呼吸短促时,可以数三、五、十吸气,再数同样的数呼气,直到形成了节奏,这样就可以不必数数了,就可以像熟睡时那样轻松自如地进行了。呼吸一直要轻缓。如腾不出半小时的时间,可以在走路时进行呼吸练习。发现自己呼吸时的紧张和抗拒,然后舒缓地呼吸,直到呼吸不再受意志力的支配,那么我们就会感觉浑身放松,神清气爽。
我们必须有心理准备,恢复的过程会很缓慢,需要耐心。必须记住,精神紧张时好时坏,要凭借坚强的意志,把每次精神状况的反复都看成健康恢复的起点。进行这些呼吸练习,获得平静、自由的心态,要想效果持久或者效果显著,必须每次呼吸时,都努力让它在头脑中留下印象。我们面对环境、人或者责任时,要本着积极和坚持不懈的态度,而不是被动、抵触的心理,才能心胸开阔,思想平和。如果不能牢记总要以朴实的态度对待世界,那么展示自我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进行精神康复锻炼。
开始阶段我们需要费心尽力,但如果坚持下来,就一定能成功。我们正学习遵循的是全能上帝的规律,这一学习过程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信仰上帝的真正含义。不信任,就没有服从;明智的服从产生信任。神经系统一面依附灵魂,一面依附身体,我们必须遵循精神和身体的规律,获得灵魂和身体的自由,才能从精神疾病中解脱过来。
总之,如果想帮助自己摆脱“精神疾病”,要学会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该工作的时候就轻松地工作;学会放松由神经紧张引起的肌肉收缩;学会克服引起“神经紧张”的抵触情绪:生气、憎恨、担心、焦虑、不耐烦、闹心或者自我怜悯;只吃营养食品,要细嚼慢咽;尽可能地呼吸新鲜空气,要进行舒缓的、有节奏的深呼吸;尽可能地进行各种充满健康活力的锻炼;竭尽全力做好日常工作;为工作和他人着想,集中精力恢复健康,就不会有心思为生病抱怨,就会明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本着对赋予我们生命的全能力量的绝对信任,这是一种明智的服从。健康的、持续的专注是保持神经健康的精髓。
劳累感来自于你做事的方式
一位妇女一动不动地坐着,无所事事,却感觉非常忙碌;一位妇女在辛勤工作的同时,手头上还有很多其他工作在等着她,但她却感觉非常悠闲。不是所做的事情给我们忙碌的感觉,而是我们做事的方式,是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
现在,这种忙碌的感觉带给人的大脑和精神的压力日益强烈。很多妇女,男人亦如此,他们敏锐地感觉到了忙碌感带来的痛苦。女人遭受的痛苦相对更严重,因为她们没有意识到忙碌感真的与她们所做的事情无关;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联系。
我见过一位妇女,曾经有段时间忙碌感让她非常苦恼,即使一整天只有两件事情,加起来最多需要半个多小时就可做完,她也感觉忙忙碌碌的,她总是极其渴望休息。在我认识她之前,还从不知道,坚持工作直至劳累过度可以使人变得异常,而绞尽脑汁地渴望休息也可使人变得异常。这位妇女虽看似在休息,却从未得到真正的休息:她会几小时地躺在床上“休息”,可思想却一直处于一种足以使任何正常人精疲力竭的紧张状态。一位朋友曾经告诉我,她过于喜欢休息。不用说,她正遭受精神紧张的苦恼,在获得健康的过程中,她必须被迫工作,不停地工作。许多许多次,她哭喊着乞求要休息,可实际上,她所需要的不是休息,而是工作。
她开始从事一些有益健康的工作。在工作时,她常为工作的残酷而哭泣。可回到家里,却像孩子一样快乐,而且可以正常地休息,休息得也很有质量。因她忙碌的是对健康有益的事情,休息也相应变得健康正常了。她开始越来越对工作感兴趣,休息得越来越少却越来越好,因为休息的目的和理由非常充分。
现在,她的休息时间和正常人一样,而且能从每片刻的休息中获得新的活力。之前,所有的休息只会让她更苛求休息,让她处于过度劳累的紧张之中。让人似乎感觉奇怪的是,她对休息的反常需求没有了,忙碌的感觉也消失了。
美国妇女最需要的就是健康的休息习惯,是真正的休息,不是紧张的休息或者自我放纵的休息。
另外一个关于紧张状态下的假休息的例子讲的是这样一位妇女,她每天坚持腾出一段时间休息,并强调安静地、带着悠闲的心情--她所谓的悠闲心情--去做事情。可她却把家务事做得一团糟,而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认为自己行动敏捷,做事利落,休息得当。当她在自我陶醉时,暴风雨却在她周围即将到来。她过于自我陶醉,没有意识到暴风雨的来临。而且罪魁祸首就是她自己。她对家里人对她苛刻的要求伤透了脑筋,累得病倒了,甚至患上了慢性病。她认为自己可以放心休息了,但令她恼火的是,明明奔波忙碌的是自己,其他人竟然抱怨劳累。
借助虚假的休息,她心中一直压抑着一股怒火。如果这位妇女能敞开心扉,释放心中的怒气,她也许会大病一场,但这会让她睁大双眼,认清真理,自己就能休息得更有效果,家人也会轻松地生活和休息。
乍一想,这个国家似乎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人们在急迫需要良好的休息习惯的同时,紧张的休息习惯竟然在近几年成为人们最大的误区。然而,细想之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似乎又非常合理。我们都已紧张地工作、紧张地玩乐、紧张地生活这么长时间了,当休息的需求变得急迫起来时,就想当然地把紧张的情绪强加在休息上,于是休息也变得紧张起来。这样的“休息”意味着什么?能带给我们什么力量?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就我提到的第一位妇女而言,休息对她是一个神经逐渐脆弱的过程。身体休息了,却休向了坟墓。身体一而再、再而三地休息,血液循环就越来越缓慢,直到抵抗力最差的器官产生疾病。医生似乎习惯性地关注疾病本身,而不关注疾病背后产生异常紧张感的原因。另外,可以看出来,休息过多和休息方式不当会让人产生不正常的忙碌感;同样,过多工作和工作方法不当也会让人产生不正常的忙碌感。这两者都会给人造成痛苦。
美国人易患“美国病”,这一倾向由来已久,所以他们的下一代都继承了忙碌感,也深刻地感受到忙碌感带来的苦恼。但实际上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无事可忙。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关注的是,不要把忙碌感与任何事情联系起来;其次,要通过努力治疗释放出紧张感--就像需要努力工作治疗舞蹈病或者其他精神疾病一样。
很多妇女起床打扮,就像要赶火车一样;吃早饭就像有六个月才开一趟的、驶向地球另一端的轮船在等她们。她们不知道自己为何匆匆忙忙,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处于匆匆忙忙的状态中,直到紧张过度病倒为止,然后,她们就难免遭受“忙碌感”带来的痛苦。
观察一些妇女与人争论时的情景,她们急三火四,强词夺理,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她们几乎不让对手有讲话的机会,更不用说让自己停下来,认真思考对方的建议对错与否。
忙碌感绝不只体现在做事方面,它也强硬地植入我们的大脑,进入我们的谈话、写作和思考中。我想知道,我们当中多少人能有心沉气定的、正常运转的大脑?多数人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衡量心沉气定地思考、工作和生活,心沉气定的头脑或者偶尔充满忙碌感的头脑,具有良好的敏锐感,它会像赤手抛掉炽热的煤一样,抛弃忙碌感。
紧张的忙碌感会削弱人的肌体功能,在依靠坚强的毅力寻求正常、宁静的生活习惯之前,没有人能体会到这一点。然而,我说忙碌感会削弱人的大脑和神经功能,绝不是危言耸听,它的确非常可怕。
再重复一次,忙碌感与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忙碌中的妇女和无事可做的妇女都会产生忙碌感。
“但是,”有人会说,“时间有限,却要做很多的工作,难道不会感觉到时间的压力吗?”
哦,会的,会的--正常情况下人们都会感觉到时间的压力。正因为压力,你才可以安排一下,哪些工作最好不做,以缓解压力。如果两件事情同等重要,就必须作出决定,你有时间做哪一件事情。那么,剩下的另外一件事情就只能让路。如果为无暇做的事情担心,那么,本来时间充裕、可以做好的事情也做不好了。做事情时,应抛弃任何非正常的忙碌感。
自然规律偏爱健康,健康偏爱休息--恰如其分的休息。如果无法捕捉休息的诀窍,就要像向日葵寻找太阳那样去寻找它。这诀窍决不是任何虚伪的东西--它是自然的、活生生的,属于我们自己。在寻找它的过程中,要注意寻找自己最纯的本性;反之,这最纯的本性一定会助我们一臂之力。
要想从休息中获得真正的动力,就必须有休息的理由和目的。必须学会放松自己的神经和身体,让身体处于放松、顺从的状态,这样血液循环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但是,在身体处于顺从状态同时,也必须有所行动,这样血液循环才能良好地进行,才可发挥其预期最大的功效。
最重要的是,要想知道如何休息,必须学会抛开所有私心杂念。这很难做到。最好的办法是全神贯注地想一件简单、让人心静、有益健康的事情。例如,你感觉劳累时,可以休息半个小时以驱除劳累感。假设你躺在床上,想象自己是一个经过暴风雨洗礼过的、波涛翻滚的湖泊。暴风雨渐渐变弱,变弱,直至雨过风停,湖面上只有一些翻滚的小浪。小浪翻滚得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泛起的涟漪。然后,风平浪静,水静如镜。太阳西沉,火映西山,暮色降临,天空现出点点星光,绿岸、翠树、夜空和晚星都映照在如镜的湖面上。你就是湖,沉静如水,精力内蓄,随时准备起来,然后继续工作--继续工作,做得比以往更好。
还有一种平静心态获得更好休息的方式。想象自己漂浮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慢慢下沉,下沉,直至沉到平静的海底。众所周知,不管大海的表面如何波浪滔天,不远的水下永远是寂静无声。让想象力载着自己游到那里,这就是休息。
使身心平静,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一开始就全神贯注地投入,就会不断有各种杂念蜂拥闯入。就让它们进来吧,进来吧,不要理会它们。
我认识一位妇女,她患了精神疾病,身体器官受到严重侵害。她下定决心要好好休息,她也这么做了,每天都休息三个小时。她自我暗示道:“我要左边躺一小时,右边躺一小时,再平躺一小时。”她日复一日地坚持着。向左边躺时,她可以欣赏一棵漂亮的树;向右边躺时,她可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平躺时,她可以透过天窗看见蓝天和绿树。她身体每周都在好转--她知道休息的目标:为了身心痊愈。如果她休息时只会抱怨,那么,我怀疑她身体今天能否好转。她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拒绝那些不愉快的感觉。她身体好转以后,可以进行简单的锻炼了。她清楚,开始时需要加倍的小心,但这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休息,让身体恢复得更快,于是她坚持锻炼。现在,她已经痊愈了。知道怎样休息,她知道怎样比以往更好地工作。
为了获得正常的休息,我们需要整晚的睡眠。白天何时短休经常难以预料。休息的方式也难以想象,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利用它们。我们还需要养成轻松工作的习惯,这肯定会帮助我们恰如其分地休息。能正常地休息,才能正常地工作。
一位富有智慧的女士曾说过:“亲爱的,你不应该夸大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无论她本人知识丰富与否,她说的这句话真的意义深刻。
正是我们养成了过分地夸大事情重要性的习惯,才使我们总是忙忙碌碌,才使我们自己紧紧地握住紧张的生活不放。必须满足于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且全力以赴地做完它,然后再开始做第二件事。这样,我们会很惊奇地发现,我们居然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以良好的心态集中精力做事,是轻松工作和充分休息之根本,因为它意味着放弃一切私心杂念。
我知道,一些妇女读者会说:“哦,是的,这对一些妇女有益,可是对有很多工作要做的女人来说,或者像我一样必须要工作的女人,根本没有用。”
我的回答是:“亲爱的女士,它对你最有用!”
工作做得越多,生活越辛苦,我们越需要尽可能地让工作变得轻松,让生活变得自由。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上学,但我们可不想上小学。
生活越辛苦,受到的阻碍就越多,就能越诚心地学习让阻碍变成机遇的方法--如果坚持不懈,无论境况多么严峻,获得毕业文凭的时间都会变短。从忙碌中获得自由,在不平静的地方寻求平静的心,这些值得我们去克服任何困难。想一想如此平静的思想会给他人带来多少益处呀!尤其是一个女人获得了这平静的思想,在今天,会多么的与众不同呀!
女人的思想混乱不堪时,是最糟糕的混乱不堪;女人的思想平静如水时,从人性的角度讲,是最美妙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