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战争中的日本人(上)

对于战争的各种信条在每个文化系统中都存在,西方各国也不例外。虽然彼此之间有一些完全不同的特点,但其中的很多信条则是西欧各国所共有的。比如,动员战士竭尽全力地进行战斗的方式;当遭遇局部失败时坚定信心的信念;有着相对稳定比率的战死者和投降者人数;对待战俘的一些固定政策等等。当西欧国家出现战争的时候,我们根据对这些战争信条的知识是可以预料到很多事情的出现的,因为这些国家都属于同一个大的文化传统,即使它们之间进行的战争也在这个文化传统之内。

但是日本人与西方人完全不同,在战争中,他们的惯例与我们存在着很多差异,我们正是可以借助这些了解日本人的人生观及日本人对于人的责任的看法。让我们暂且忽略日本人的行为在军事上是否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对日本文化及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上面来。或许他们的任何行为都对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为这些行为的背后是很多需要我们尽快搞清楚的与日本人性格有关的问题。

日本人有着自己的传统和思维、行为方式,形成这些的文化前提与我们所熟悉的不太一样。他们对于战争正义性而进行的辩护与我们美国所认定的战争信条是相反的,日本对于国际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同样与我们不同。

关于战争的起因,美国认为这场大战是因为轴心国集团的疯狂扩张和侵略。正是德国、日本、意大利三国联盟进行的非法的征服,才使得国际和平难以维系。那些被轴心国侵占的地方,不管是波兰、中国满洲还是埃塞俄比亚,都是轴心国集团罪恶地压迫欺侮贫弱民族的表现。他们无视“让自己生存同时也让别人生存”的信条,或者起码应该是侵犯了国际上认同的“门户开放”的准则。日本对于战争的起因的看法则与美国不同。日本人认为,现在的世界因为各国拥有绝对主权而处于一种世界性的无政府状态,只要主权国家依然存在,这种状态就会持续。所以日本就应该为建立世界性的等级秩序而战斗。日本当仁不让地将成为这个世界的领导者,因为在整个世界中,日本是真正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等级制的唯一国家,最熟悉各国“各得其所”的意义。日本摆脱了以前的落后状态,消灭了国内叛乱,建设了现代化的交通、电力、钢铁产业,实现了国内统一与和平。根据日本官方的统计数字,百分之九十九点五的日本青少年都已经实现了接受国家公共学校教育。如此发达的日本应该让自己仍然落后的兄弟之邦--中国得到帮助。作为同一人种的整个大东亚地区,更不应该再受到西方的奴役,能够承担此任务的现在只有日本,因此日本应该将美国、英国、俄国等等侵入东方的势力,依次从大东亚地区赶出去,让这些西方国家“各得其所”。整个世界也应该如此,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在有着等级的国际结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才会有一个统一和平的世界(关于日本文化中受到高度评价的等级制的含义,我会在下章进行详细论述)。这就是日本民族希望实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符合他们口味的一个幻想。不过,日本最大的不幸在于,日本已经占领的那些国家,完全没有日本人的这种理想。即便日本的梦想受到了被侵略国家的激烈抵抗和反对,日本在战败之后,仍然认为他们的“大东亚”梦想不应该被否定,至少道德上不应该把“大东亚”拆开。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即使是最不好战的日本战俘,也很少认为日本为了“大东亚”梦想而占领东亚大陆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包括东南亚及大洋洲)有什么不妥。我相信,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日本人依然会坚持自己的某些固有态度和观点,这其中,最有意义的一项,就是日本人对于等级制的信仰和遵从。这一点,他们与我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美国人,是完全不能水火共存的。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日本为什么会这么热衷等级制,它对日本来说意味着什么,给日本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

谈到对于战争胜利的希望,日本和美国也是非常不同的,日本人的方式完全有别于美国人的通行见解。日本总是向世界叫嚣他们必胜,而且非常坚信精神力量能够战胜物质力量。日本人说:美国确实是一个军事实力强大的大国,但这又算得了什么!日本人承认美国强大,他们早就知道这些,却从来没有把这样的优势放在眼里。日本民众能够从日本的一家大报纸--《每日新闻》上看到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害怕数字那就不会与敌人开战。那些丰富资源并不是敌人用来准备这次战争的。”

当日本人取得一些胜利的时候,日本的大本营,包括他们的政治家和军人们一直强调的都是:“这场战争的较量并不是军备优劣的较量,而是强大的日本人的精神信仰与美国人相信的物质文明之间的战争。”当美国取得胜利的时候,日本人仍然在反复强调:“这是一场精神对物质的较量!物质力量最终注定会失败。”当日本人在塞班岛和硫黄岛的战役中溃败的时候,这种信念当然成了一种很方便的逃避责任的遁词,不过日本人从来不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败而准备好了这样的说辞。这种精神必然战胜物质的信念,在战争中处于优势的几个月中,也让日本军队意气风发,成了日本进军的冲锋号。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口号深入日本民众心中远在他们偷袭珍珠港之前。在三十年代,日本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前陆军大臣荒木大将在他的一本名叫《告日本国民书》的宣传小册子中已经写道:日本的“真正使命”是“四海之内弘扬皇道,虽力量悬殊,但无需担忧。吾等臣民于物质何惧!”

事实上,日本也像很多参战的国家一样,对于自己的军事实力有所担忧。我们能够看到,日本在整个三十年代中,用于军事备战的国民收入比例以惊人的速度直线上升。偷袭珍珠港的当年,日本更是将自己国民总收入的近一半用在了陆海军的开支上。其有关民用的行政支出却只是政府总支出的百分之十七。与西方国家相比,日本并没有像它对民众宣传的那样毫不关心物质方面的军事备战。不过,日本人确实相信无论是军舰还是大炮飞机,只不过仅仅是永恒的“日本精神”的一些表面象征,就像武士刀只是武士的高尚道德象征一样。

与美国自始至终追求拥有强大的力量不同,日本向来重视一些非物质资源。虽然日本一直在发展经济,产业兴国对日本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但日本这种发展产业的基础却是建立在自己独特文化系统之上。日本人相信,永恒的精神是一切。虽然物质不可或缺,但只是相对次要的,是难以永恒的。就连日本很多广播电台也会经常向它的听众宣称:“没有永恒不灭的物质,所有的物质资源总有用完的时候,这是一个永远正确的真理。”日本人把这种对精神的绝对信仰毫无保留地带到了战争中的日常行动和战场上。日军的一种战术手册中就有这样一句口号:“当敌人在数量上占据优势时,我们会用自己的训练与敌人抗争,我们的血肉足以抵抗敌人的钢铁武器。”这样的口号并不是他们因为这次战争而专门制定的,这是日本人的传统口号。在每个日军士兵的军队手册上,扉页便用粗体字显赫地印着“必读必胜”几个字。我们已经看到,日军飞行员能够以自杀的方式驾驶着小飞机撞向我们的军舰,这正是日本人深入人心的精神战胜物质信念在战争中有所表现的教材。他们自己称这是“神风特攻队”。所谓“神风”,是指公元十三世纪成吉思汗东征日本的船队因遭遇飓风而覆灭,是“神风”让日本免于被侵占。

精神战胜物质的信念不仅在军队中被大肆渲染,在日本民间,当权者也同样宣传精神优越于物质的信条。比如,当一个工人在工厂中连续工作12小时,感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他们要说的并不是抱怨,而是:“身体上的劳累,可以让意志和精神更加坚强和斗志昂扬”,“疲倦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当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躲在毫无取暖设施的防空洞中时,日本体育会就会通过广播号召大家运动起来做体操御寒,并宣扬说这样的体操既能够代替取暖设备和被褥,也能够代替维持人们正常体力但又非常紧缺的粮食。他们总是宣扬说:“现在会有人说,连最基本的食品都没有还做什么体操。这样的说法是完全不对的。我们应该越是在食品不足的时候,越要通过其他办法来增强体质。”也就是说,日本人要用消耗体力的办法来增强体质。这种观点,让美国人难以理解。因为我们总是通过前一天是不是有良好的睡眠,饮食是不是正常,有没有感觉到寒冷或是炎热,来衡量自己已经消耗的体力,然后进行补充。可是日本人似乎从来不考虑体力消耗的问题,也从来不会有什么贮存体力的问题,他们认为这是物质主义。

战争中的情况更为极端。日本的广播甚至向日军宣传,精神力量可以战胜死亡。有一家日本广播电台曾播出过一个战胜死亡的英雄飞行员的事迹:

帝国的飞机以三架或四架为编队在空战结束后返回机场。在最先回来的一批飞行员之中就有我们英雄的大尉。他先从自己飞机上下来,然后用双筒望远镜观察着天空中陆续返回的战友。他的脸色有些苍白,但仍然十分镇定地一一细数着正在返回的战机和自己的战斗队员。当最后一架战机返回之后,他带着自己的战斗报告,向司令部走去,并向司令官作了详细的汇报。然而,汇报刚刚结束,他就倒在了地上。在场的军官们赶紧上前去帮忙,可是我们英雄的飞行员已经牺牲了。他的身躯已经冰凉,在他的胸口上,我们发现了他致命的弹伤。一个刚刚断气的人,怎么可能身体冰冷呢?可是眼前的大尉身体的确已经像冰块一样。大尉肯定早就把自己献给了帝国,只是因为他还有没有完成的使命才凭借自己的精神支持完成了他最后一次向司令官的汇报。我们可以肯定,这是已经牺牲的大尉心中强烈的责任感和意志力创造的奇迹!

这样的神话在美国人看来,就是一段胡编乱造的奇谈。可是,接受过现代教育的日本人没有谁会嘲笑这件事。因为日本的听众并不认为这是一件荒诞无稽的传奇。广播电台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像奇迹一样的事实”。为什么不会有奇迹?不要忘了日本人相信人的灵魂是能够被训练的。而这位英雄的大尉显然就是一位自我修炼的高手。每个日本人都知道“精神的力量是永恒的”,既然如此,灵魂凭什么就不能停留在一位心中有着强烈“责任”,并以之为自己的全部生命的英雄身上几个小时呢?所有的日本人都坚信,只要经过艰苦的修炼,人的精神就能够达到超越凡俗的境界。而这位英雄的大尉已经超越了世俗,他完成了一个奇迹一样的事实。

一个美国人,当然可以对日本人这些装神弄鬼的极端行为嗤之以鼻,认为这是不开化民族拙劣可笑的逃避责任的言辞,也可以认定这是一些深陷愚昧者幼稚的幻想。但我们越是这样看待日本人,就越难在具体的战斗中与日本人作战。我们应该知道,日本人的这些信条是根深蒂固的,是在禁忌和排斥之后,又经过一定的训练方法才深入日本人心中的。绝对不要认为日本人的这些信条是应被人唾弃的怪癖。只有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够明白为什么日本在最终投降的时候会说出他们承认“只凭借精神是不够的”,“我们试图用‘竹枪’来守住自己的阵地只是一个幻想”等等这些话的真正含义。因为我们对日本人精神信念的正确了解,我们才懂得他们这番自白其实是在说:在战场上,在工厂中,日本人在与美国人的精神较量中也输掉了,他们的精神力量仍然不够强大。就像他们在战败后所认为的那样,日本在战争中“完全依靠自己的主观意识”。

不仅是这些有关等级制和精神力量的信念,所有战争中的日本人对事物的看法,都可以拿来作为比较文化研究的资料。战争中的日本当局把所有问题,尤其是涉及领土安全、军队士气的问题,都用精神的答案来回答。本土的城市被空袭,塞班岛上军队溃败,菲律宾群岛失守,不管是什么样的灾难,日本政府只会告诉老百姓:所有发生的事早在预料之中,所以不必有什么担心。无线电中正在广播着十分夸张的宣传,或许政府就是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日本民众继续相信,所有的日本人仍然生活在一个什么都已经预计到和安排好的世界里。当局认为这个办法能够让民众不必惊慌而迅速镇静下来。“虽然美军已经占领基什加岛(Kiska),这使得日本本土也陷入了美军的轰炸圈之内,不过我们已经对此作了充分估计和必要准备。”“我们认为帝国的敌人会通过陆、海、空三军配合对我们发动立体性的攻击。但是,在我们制作计划之初,已经对此加以考虑了。”这样做的效果非常惊人。包括那些渴望日本早日结束这场已经失去希望的战争的俘虏在内,所有日本战俘都认为,日本本土的民众士气不会被盟军的轰炸所摧毁,“因为人们对于盟军这些手段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当美军着手进行对日本本土城市大规模轰炸时,日本飞机制造业协会副会长仍然在电台广播中说:“敌人的飞机终于飞到了我们本土的上空。不过,这早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我们的飞机制造业者已做好当这样的事来临之时,我们应该做的万无一失的准备,所以,我们不需要有什么忧虑。”所有正在发生的一切都已经被日本人预料到,而且他们对此进行了周密的筹划,并且不会有什么大的纰漏,能够绝对保证日本的安全。在这一信念背后,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日本人一直坚持的无法取代的主张:不管是什么事,只有我们主动期求的,绝对没有我们被动接受的,更没有什么人能够强加给我们什么东西。“并不是我们受到了敌人的攻击,而是我们放弃了很多,主动把敌人吸引了过来。”“敌人们,既然你要来就放马过来吧。”日本人绝对不会对自己说:“这些要发生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而会说:“这些期待的事情终于来临了。我们会主动迎接它的到来。”日本海军大臣在国会发表演说时曾经引用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最著名的武士西乡隆盛的遗言,说:“这个世上存在两种命运,一种是偶然碰到的,另一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当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非常艰难难以逾越的困境之时,我们必须靠自己去创造自己的命运。”另外一个例子,根据电台的报道,日本驻马尼拉将军山下奉文在美军攻入马尼拉市中心时,“微微一笑,说道,‘敌人现在已经落入我的怀中……’”“敌人登陆仁牙因湾(LingayenBay)之后不久,马尼拉市便被占领,这正是山下将军之前筹划好的圈套,事态的发展与将军的部署正好一致。将军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也正在进一步实施中。”总之,即使是溃不成军的惨败,也是在日本人的预料之中,并按照日本人已经想好的方向发展。

日本人会走极端,美国人也一样,只不过是美国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竭尽全力投入战争的美国人把所有的原因归结为别人把战争强加给了我们。因为我们被别人攻击了,所以我们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美国的发言人在稳定民众情绪方面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失败说成是早在预料之中,发言人在谈到美军在珍珠港或者巴丹半岛的失败时,他们不会说:“我们已经充分预料到了这些失败。”相反,他们会说:“这是因为敌人疯狂的蛮干,对此我们必须展示美国的力量,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美国人的模式就是让自己能够经常应对挑战,并且可以做到随时应战。而日本人的模式则是让自己的所有事情在事先都有相应的安排,对于日本人来说,让他们最为麻烦的事就是事前没有预料到。

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体现在其作战行动中的例子还有一例跟战争宣传有关的。他们会经常告诉军队和民众:“现在全世界的眼睛正在盯着我们,看我们如何去做。”因此,作为一个日本人或者日本士兵就需要把自己身上所具备的日本精神完全发挥出来。当美军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时,日军指挥官对其部队所下达的作战命令是,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着日军的表现,他们必须在美国人面前表现出日本男儿的本色。与此相近的一例是,日本海军官兵有这样一条诫令:当他们所在舰艇被敌人鱼雷攻击而不得不弃舰逃生时,必须用最出色的动作和姿态来到救生艇上,如果不然,“会有损帝国海军的威严,被世人嘲笑,而可恶的美国人就会拿你们的丑态去拍成电影,送到纽约去放映”。这是严重影响日本人在全世界民众心中的形象的,所以他们会尽力保全日本人在世人眼中的良好感。其实在日本传统文化中,这一点也是有着深厚渊源的。

当然,最引人注意的还是日本人对天皇的态度。我们很好奇这个所有日本人都尊若神明的天皇到底有多大控制力来影响他的臣民?几位研究日本的美国权威人士已经指出,天皇在日本漫长的七百多年的封建时代中,实际上大多时候只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傀儡元首。当时的日本人只是对自己的直接统治者“大名”或者大名的上司“将军”尽忠,人们对天皇的态度是否忠诚,根本没有人在意。可怜的天皇在这个时期只不过是被幽禁在与世隔绝的小皇宫之中,天皇所必须参与的一些活动和仪式也都在将军制定出的规章制度中受到严格的限制。极端情况是,如果一个颇有地位的封建诸侯向天皇陛下表达自己的敬意,将会被认为是对将军的背叛。所以在整个封建时代,日本的普通民众完全感受不到天皇的存在。有不少美国学者在对于日本天皇的问题上坚持认为,必须考虑历史上日本人对于天皇的态度,然后才能解释,为什么仅仅只是一个模糊和默默无闻地活在民众记忆中的天皇影子,能够被日本人重新拥戴起来,形成了一个保守的民族重新集结和振兴的真正中心?这些学者并不认同一些将天皇描述成在日本有永世不坠统治权的日本评论家的观点,他们认为这是夸大了天皇的作用,这些日本评论家的言论只是在脆弱的论据下才勉强成立的。这些学者认为,现在美国不需要礼遇天皇,与此相反的是,正是这种近代日本人制造的元首观念让日本在破坏世界和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此,美国应该猛烈地攻击。事实上,现代日本的国家核心就是天皇,倘若美国挑战天皇的神圣性并且摧毁了天皇的存在,那么,现在日本的国家结构可能也会随之彻底坍塌。

另外一些对于日本非常熟悉的美国人,对于上述学者的意见会持一种相反的意见,尤其是当他们接触到一些来自前线或者来自日本方面的报道或文献之后,他们会更加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在今天的日本生活过的人应该都十分明白,如果有人侮辱天皇或者攻击天皇,会严重地刺激日本人,并让他们因为愤慨而重新鼓舞民族士气。日本人绝对不会认同,军国主义和天皇是一体的,如果你说是因为攻击军国主义而攻击天皇,那只会让日本人仇视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当时日本对于军国主义完全没有好感,他们高喊着“德谟克拉西”的口号,据说当时的军人到东京市区外出时甚至要谨慎地换下军装而改穿便装,但是在这一军国主义臭名昭著的年代里,日本民众对天皇的崇敬仍然十分狂热。有些曾经在日本居住过的人士认为,德国人高喊“希特勒万岁”是完全不能与日本人崇敬自己的天皇相提并论的,因为前者只是一张与纳粹党兴衰相一致的晴雨表,同时联系着法西斯制造的一切罪恶,但是日本人与天皇的感情却与此完全不同。 V5W47UcRl/xPULqBs4YSKjctXGj6Q6pgIyzTa39mN4j8gxkTj4RlObO95BrmiyA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