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诞生在大萧条时代的投资天才(2)

母亲利拉的坏脾气让巴菲特的童年过得很压抑,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巴菲特发挥他的才能。正是因为压抑的生活,巴菲特才会把所有心思都用在读书上,也更加用心学习,并不断地为心里的梦想而努力。

5.父亲参政后的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极大地改变了巴菲特的生活。1941年12月7日清晨,驻守在太平洋瓦湖岛上的美国军队正悠闲地度着他们的周末,所有的飞机和军舰都被擦洗得干干净净,整齐地排列着,周围的一切都很平静,看起来是一片温暖的和平景象。忽然,呼啸而来的日本飞机钻出云层,对着下面的军舰和飞机投下大批炸弹。珍珠港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到处是飞机舰艇的残骸、浓烟炮火以及四处逃窜的伤残人员和各种凄惨的声音。这就是二战著名的珍珠港事件,美国遭到重创,太平洋舰队的大部分主力舰被炸毁,将近两百架飞机被毁,美军伤亡3000多人。

这一年巴菲特只有11岁,当时全家回西点的外公家探亲,在回家的路上才知道爆发战争的消息。此时,战争对巴菲特的影响也开始了。

1942年,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在内布拉斯加第二选区被推选为美国大选候选人。霍华德敢于公开反对新政,他在各种公开演讲中极力批评罗斯福新政,认为那是搞希特勒主义,另外他还敢于大力指出政府在处理通货膨胀问题上存在的不足。霍华德出色的政治才能以及他正派的作风,让他有了广阔的群众基础,很多选民都支持他。

选举当日,霍华德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处境:他严重缺乏选举经费,并且反对战争和新政,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甚至是孤立分子,而对手的实力非常强大,双方力量悬殊。霍华德认为无论从哪个方向来看,自己获胜的机会都微乎其微,所以当天他只准备了一份很简单的演讲稿,也没有很郑重地对待这件事情,在九点就早早地退场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早晨,霍华德居然听到了获胜的消息!他成了一名国会议员,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出乎意料的事情。

父亲当了国会议员,巴菲特的生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全家都要跟着父亲的工作从奥马哈搬到华盛顿去了。当时受二战的影响,华盛顿的房价相当昂贵,再加上选举的时候霍华德几乎花掉了所有积蓄,于是他只有把全家安顿在弗吉尼亚州的弗雷德里克斯堡。这套房子地理环境优越,而且视野很好,风景很优美。到了更发达的城里,姐姐多丽丝和妹妹都很兴奋,她们经常到附近去走走逛逛。但巴菲特却很排斥这种生活,因为这把他原来的生活方式完全打乱了。突然之间,巴菲特没有了一起玩的伙伴们,而且父亲变得很忙,父子相处的时间很少,巴菲特对故乡的思念折磨得他睡不好吃不香,而他也不好在家人面前把这些都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他在奥马哈发展得很好的股票市场突然中断了,而这里却没有能让他满足心灵渴求的地方,这令本来就瘦弱的巴菲特变得更加委靡、忧郁。

因此,巴菲特试图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参加新的活动或者结交新的朋友,好让自己爱上这个地方,但他几乎做不到。于是,他经常给祖父写信,诉说心里的忧愁和烦恼。欧内斯特虽然很吝啬,但他也很爱这个乖巧的孙子,于是他写信给霍华德,让他把巴菲特送回奥马哈,直到小学毕业。开始霍华德并不同意,他认为巴菲特在这里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毕竟奥马哈相对要封闭得多。但经过祖父的多次努力,再加上霍华德也看到巴菲特在新环境里确实很不适应,于是他同意让巴菲特回到奥马哈,直到读完小学八年级。

回到奥马哈后,巴菲特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和激情。同时,他对股市的热情有增无减。在奥马哈,巴菲特和祖父欧内斯特、姑姑爱丽丝一起生活。聪明努力的巴菲特很得众人的喜爱。姑姑爱丽丝是一个身材高大、风趣睿智的女子,也是一个受人尊敬的经济学教师。爱丽丝一生未嫁,她很疼爱巴菲特,在他们一起生活的日子里,爱丽丝传授给巴菲特很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且像其他老师一样,她对于巴菲特的聪慧、努力非常赞赏。更让巴菲特觉得幸福的是,不必再忍受母亲的坏脾气。和阴晴不定的妈妈比起来,爱丽丝姑姑显得更温柔。

爱丽丝和巴菲特的关系非常亲密。在巴菲特六岁的时候,他非常想要一个秒表,当时这对一个小孩儿来说虽不算一个特别奢侈的礼物,但也算是一个大礼物了。由于当时巴菲特身体很瘦削,有点偏食,爱丽丝答应送给巴菲特一个精美的秒表,但是要巴菲特答应她一个要求:不再挑食,要吃那些他不喜欢吃的,但对身体很好的食物。显然,姑姑是为了巴菲特的营养均衡,长得更健壮。巴菲特曾说过:“一想到那个精美的秒表,我就会有很大的勇气吃那些我以前最不喜欢吃的东西。”

精明能干的祖父欧内斯特还在经营那家商店,巴菲特回到奥马哈的时候,祖父正准备根据自己的经营写一本相关的书籍。每天晚上祖父都会给巴菲特念一段书里的内容。不得不承认,书里有很多过于教条而且落后的内容,但巴菲特出于对祖父的爱,每天都坚持认真地听完祖父的经验之谈。

巴菲特也参与到祖父的事业中来,但祖父对巴菲特并不大方,他支付给巴菲特微薄的薪水,但巴菲特的工作却并不轻松,像搬箱子运货物、收拾杂货店里的废品等,这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儿来说很辛苦非常枯燥。虽然巴菲特很不喜欢这样的工作,但是他还是坚持完成自己的任务。巴菲特很喜欢祖父的商店,在他眼里祖父的商店就是一个很舒适的家,商店里总有冒着热气而且香味十足的面包,有很多诱人的小点心,还有可口的奶酪。这也是获得顾客青睐的主要因素。晚上巴菲特也不闲着,在夏天的夜里,他会从祖父店里批发苏打水和百事可乐上门推销。

查理-芒格是与巴菲特的关系十分密切的商业伙伴,在这之前他经常在固定的时间里出现在巴菲特祖父的商店里,但他们直到几年后才初次见面。查理说,这间商店里没有人敢在店里闲着,大家都有时间观念。欧内斯特对店里的员工很严厉,即使是自己家人也从不例外。有一次,巴菲特的侄子比尔迟到了一分钟,年老却很有精神的欧内斯特,拿着表愤怒地斥责比尔:“小子,有没有时间观念?都几点了你才来!”

巴菲特经常和父亲以前的合伙经营者卡尔-福尔克联系,还经常在他家吃午餐。福尔克一家都很喜欢这个乖巧聪明又有些早熟的孩子。福尔克家里有很多各个方面的著作,巴菲特明亮的眼睛在这些琳琅满目的著作里闪着智慧的光芒,一进入书房就完全沉浸在书海里,勤奋的他几乎把福尔克家里所有关于投资股票方面的书都读完了。有一次,他一边品尝着福尔克夫人做的美味鸡汤,一边向大家宣布要在35岁之前成为一个百万富翁,并且还补充一句:“如果到时候实现不了这个目标,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建筑物上跳下去。”他真是言惊四座,福尔克夫人被他这话吓一跳,真怕他以后真的做出什么傻事来,但巴菲特只是很有自信地向她笑了笑。福尔克夫人问巴菲特:“我的孩子,你为什么一定要赚那么多钱呢?”巴菲特说道:“噢,夫人,我只是觉得用我的智慧和知识赚钱的过程将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

6.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出走

1943年6月,巴菲特迫不得已离开奥马哈,回到弗雷德里克斯堡和父母生活。不过巴菲特每到放假就兴冲冲地往故乡赶,并且会在这里度过整个假期。如果祖父不在家,他就会住在一个和气的牧师家里。这年的7月,巴菲特一家搬到了华盛顿的哥伦比亚特区,并和当时一位著名的国会议员理查德-尼克松成为邻居。这里风景很美,像一个小别墅,房屋后面有大片的树林,夏天的时候从窗户里望出去是一望无际的林海。每天早上小鸟欢快的叫声就是家里的闹钟。在薄薄的暮色中,树叶上晶莹的露珠偶尔会打湿调皮的鸟儿柔软的羽毛,这些森林里的歌唱家迎着朝阳放声歌唱,树阴下开着姹紫嫣红的花儿,生长着青翠的草。巴菲特的姐姐和妹妹经常去这个美丽的小天堂里玩耍。

可是巴菲特却不喜欢这里。巴菲特中学时代是在华盛顿的艾里斯迪上的。那时他的成绩并不好,大部分科目都是C或者B。同时,班上的同学都是有钱人家的子弟,举止优雅得体,而来自美国中部奥马哈的巴菲特相比之下自然显得土气。而且他那喜欢钻研的小脑袋还经常提一些很麻烦的问题,经常不修边幅,为此老师经常提醒巴菲特的母亲利拉。巴菲特因为小学时曾经跳过级,所以在班上比同学们都小,也很难融入主流群体一起玩耍,而在奥马哈,大家都很佩服巴菲特,他丰富的知识总能把大家吸引过来。

而随着巴菲特对环境越来越不满,他的学习也慢慢地退步。他在课堂上总不能静下心听课,无聊的时候在纸上胡乱地画画股票走势图。巴菲特的英文、音乐和数学都只得了C,有的表现得特别差的科目,老师甚至给了两个黑叉,表示他在这个科目上特别差。与此同时,巴菲特的个性也发生了变化,他不是以前那个乖巧、听话的小孩儿了,老师们都觉得他变得粗鲁、固执,大家都对巴菲特绝望了。

有一段时间,巴菲特结交上了坏孩子,他们还曾到商场偷东西。华盛顿地区有一家西尔斯百货,一到周末巴菲特就和那些调皮捣蛋的朋友去商场逛,但他们并不直接进商场,而是先到对面的商店吃汉堡,然后透过玻璃观察百货商场的情况。他们觉得时机成熟的时候,几个小孩儿就一起走进体育用品区,在店员们忙着招呼客人时,他们逮什么偷什么,有人偷高尔夫球,有人偷球杆或者球包。尽管偷来的东西没用,但他们一发现店里有新货,还是继续偷。后来,这些偷来的东西越来越多,巴菲特怕被爸妈发现,他就把它们分放在几个大衣柜里。

可是这些并非巴菲特的兴趣所在,因此他觉得越来越没有意思,于是就不再去偷了,也不再和那些人混在一起。只是在华盛顿,巴菲特越来越提不起精神,也越来越沉默。

在他看来,这里永远比不上自己的故乡奥马哈。巴菲特对故乡有浓厚热烈的感情,这种感情就像空气一样伴随着他的一呼一吸。巴菲特熟悉街上的每一户人家,纯朴的乡民脸上总是带着善意的微笑。他想念儿时一起长大的伙伴,喜欢听从奶品厂开出来的车发着叮叮当当的热闹声音,也喜欢闻从附近的食品厂传来的各种香甜的气息。巴菲特热衷于逛奥马哈的高尔夫球场,也喜欢祖父商店里的温暖,在他眼里,甚至对奥马哈的每一条街道都有亲切感。华盛顿虽然很繁华,但是没有故乡的味道,最重要的是,没有能让他像在奥马哈一样钻研股票的有利条件。离开奥马哈的日子,巴菲特找不到想要的乐趣。但童年时一直被母亲性格所压抑的巴菲特很内敛,也学会了隐忍,他并没有把自己不满的情绪完全发泄出来,只是在这样的抑郁和沉闷的心情里,巴菲特越来越想逃离这个环境。终于,在13岁的时候巴菲特有了一个离家出走的想法。

巴菲特在出走前作了一个完整的计划,他的目标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赫尔西,他知道在赫尔西有一个高尔夫球场,巴菲特打算在球场当球童捡球来维持生活。有两个小朋友积极响应巴菲特的计划并愿意和巴菲特一起出走,他们也不喜欢华盛顿。他们一个叫罗杰-贝尔,是一名国会议员的孩子,另外一个叫托尼,是和巴菲特同年的小朋友。前期计划很顺利,三个孩子出走的计划都没有被家里发现,他们从父母的抽屉里拿了钱就直奔火车站,都带着为数不多的行李,在火车站碰面后就一起踏上了去赫尔西的列车。火车发动后,孩子们都很兴奋,尤其是巴菲特,首先因为他是第一次做这种刺激的事情,另外一个原因是终于摆脱了华盛顿令人窒息的环境,他认为自己从此完全自由了。

火车在傍晚的时候到了赫尔西,下车后,他们没有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感到惊慌,而是像一个探险者发现一片新大陆一样非常兴奋。华盛顿的压抑让他们透不过气来,而此时他们已经把华盛顿甩在远方了,让巴菲特感到很轻松,他们一路上都在一起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奔波了一天,三个孩子都累坏了,他们决定先在旅馆住一夜,第二天再去球场谋求一份工作。三个孩子在这天晚上睡得很香,可当他们还在睡梦中时,就被突然闯入的警察带到了警局。原来,巴菲特和贝尔都长得很高,而托尼的个子却比他们矮一大截。旅馆的工作人员怀疑这是一起绑架案--巴菲特和贝尔绑架了托尼,于是报了警。

巴菲特用丰富的知识和一流的口才向警察辩解着自己的清白,终于把警察说服了。警察把三个孩子放了出来。但这件事让他们很沮丧,也让他们失去了出走的兴趣。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坐上了回家的列车。

回到家里,心急如焚的霍华德和利拉并没有责备巴菲特,而是热泪盈眶地拥抱了他。后来,父母也对巴菲特更关爱。霍华德安慰巴菲特说:“我和你妈妈都知道你想念奥马哈,但是我们都很爱你,而且一家人应该一起生活。大家都希望在你有困难的时候,能够帮助到你。”巴菲特默默地听着父亲的话。虽然这次出逃没有成功,但巴菲特内心想要逃离的欲望却对他的投资成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那次出逃后,霍华德为了彻底预防巴菲特再次出逃,与巴菲特进行了一次长谈。事后巴菲特比以前更用功读书,而且不久之后他就找到了一件让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事情。

7.最快乐的少年时光:送报童经历

巴菲特还是不喜欢华盛顿的一切,而且在出逃回来后,家里对巴菲特看管得更严,生怕他再次离家出走,因此巴菲特每天过得闷闷不乐的。然而无意中,巴菲特找到了一份《华盛顿邮报》送报的工作,他的激情被点燃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是唯一让巴菲特感到很快乐、很充实的事情,他也把极大的热情投入这份工作中。

由于巴菲特当时成绩并不是很理想,霍华德为了激励巴菲特,让他尽快提高学习成绩,否则就不允许他继续做送报的工作。对于当时的巴菲特来讲,送报工作就是全部兴趣,他当然不能放弃,于是巴菲特在学习上特别努力,成绩也得到迅速提高。

不久,巴菲特惊喜地发现:《华盛顿邮报》的发行路线和发行量与之不相上下的《时代先驱报》的发行路线几乎一样,而且这两种报纸都是当时人们订阅最广的。巴菲特忽然蹦出一个想法:他要同时送两家报纸。他很快就到《时代先驱报》发行处申请到送报名额,虽然这两家报纸当时竞争很激烈,但他们也无暇关注巴菲特这个小报童的行为,巴菲特的申请很快就被《时代先驱报》发行处通过了。这样,巴菲特不仅增加了收入,还不必担心订户会减少了--一个订户如果取消了订阅一种报纸,往往会订阅另外一种,而大多数订户只会订这两种报纸中的一种。

巴菲特把这两种报纸的路线结合起来,有了五条送报路线。从此,在同龄人还在赖床的时候,他就已经在送报的路上了。后来,巴菲特又找到了一个下午送报的工作,下午送的是《明星晚报》。《明星晚报》是上层社会的主流报纸,它的订户都是华盛顿的贵族家庭。巴菲特很有敬业精神,天气再恶劣他都准时准点把报纸送到订户手中。订户们都喜欢这个高个子、瘦削但很有责任心的送报员。

母亲利拉很支持巴菲特的工作,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可是她也很心疼儿子,巴菲特一直都瘦削,因此那山一样高的报纸确实让他很吃力。利拉总是很早就起来帮他准备早餐,而巴菲特吃完早餐后必须在五点一刻前出门,及时赶上开往马萨诸塞的早班车,尽快为订户送去报纸。巴菲特的公车通票号码通常都是001,也就是每周第一个买通票的人。司机们基本上都认识巴菲特了,每天都会习惯性地扫视一下车里找找他。

韦内斯特公寓在华盛顿闹市区,是当时华盛顿最高档的公寓,当时这个公寓属于成人专送的送报路线,因为这里住的都是显要人物:有高级法院的法官和上校,以及六位参议院的议员,还有很多其他的大人物。无疑,谁都希望能得到这样一条送报路线,这样就有机会跟这些显要人物打交道了。后来,巴菲特得知负责分派路线的经理性格和自己相似,于是他就想办法说服了这位经理把这条路线分给了自己。于是,他得到了这个绝好的机会。

刚开始的时候巴菲特没有找到方法,每天抱着所有报纸一层层地送,这样送既浪费时间也浪费力气。于是巴菲特很快改进了送报方法,他把这个一共八层的韦内斯特公寓看成一个宝石,到了公寓后,巴菲特先把一半报纸放在四楼的电梯平台,拿另一半乘电梯上八楼,然后就在各楼层之间穿梭送报。在从上往下送的过程中,他手里的报纸也就越来越少,这样既省时又省力。

当时的报纸都是订户先订好,然后由送报员送到家里,送报员到了月底再收费。如果挨家挨户收费就非常浪费时间,而且效率低下:早上收,订户们都没起床,而白天来收订户都上班去了。巴菲特为此想了个办法:收费时,就把一个信封放在服务台,并和订户商量好,让他们把报钱放在信封里面,这使他省了很多时间,也省了订户的事,因为他们上下班途中都可以顺路把报钱交到服务台。

当时受战争的影响,国内环境很不稳定,经常有人不停搬家。而搬走的用户会有赖账的情况,等巴菲特上门要账的时候,已是人去楼空。这给巴菲特带来了一些损失,也给他的送报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后来巴菲特找到楼层管理员和电梯员,和他们做了一笔交易:巴菲特免费提供给他们一份报纸,但住户出现变动时他们要及时提醒巴菲特,这样巴菲特就可以及时上门收报款。

虽然巴菲特很羞涩,但是如果有订户长时间拖欠报钱,再大的名人他也会上门讨要。有一次,有一位很出名的夫人也欠着报费,她是一家名报的老板娘。小巴菲特曾给她打电话留言;托前台服务员给她传过话;还从她家门的缝隙里塞了纸条,可是巴菲特的各种提醒都没用,这位夫人一直没有交报费。巴菲特毫不含糊,有一天他去得比平时还早,敲开这位夫人的门把收钱信封摆到她面前,她只得乖乖付报款。

巴菲特的送报工作做得如鱼得水。500多份报纸,巴菲特只用一个多小时就送完了,如此高的送报效率当然也得益于他设计的完美路线。巴菲特曾被誉为“超级报童”。

虽然巴菲特很喜欢这份送报工作,但每个假期还是雷打不动地回奥马哈度假,这时他就把送报工作暂时交给他的一个朋友沃尔特-迪尔。当然,巴菲特也会把自己精心设计的送报路线告诉他,山一样高的报纸一个多小时就能全部送到订户手中,沃尔特-迪尔很佩服巴菲特的精明能干。

巴菲特送报纸的时候在想,怎么样才能赚更多的钱呢?他忽然想到在《赚到1000美元的1000招》里读到的一句话:“丰富你的产品线,能增加总收益。”于是巴菲特在送报的时候,同时向那些订户推销杂志。他曾有过月收入200多美元的时候--除了送报工作的175美元的收入外,其余都是卖杂志得到的钱。即使巴菲特一个月卖不出一本杂志,他仍然有固定的175美元的送报纸收入,这比他老师的月薪还要高。但巴菲特并不是用这些钱来享乐,他对自己的财产管理很严格,不是特殊情况,他一分钱都舍不得花。他也不允许任何人(包括母亲利拉)靠近他装钱的抽屉。在巴菲特的眼里,这些钱就是他日后投资的原始资本。

当时巴菲特的家境已经很好了,但母亲利拉仍很支持巴菲特的工作。她不是为了让巴菲特为家里赚钱,而是为儿子这份工作感到骄傲,同时利拉也给了巴菲特很多帮助,有时候巴菲特病了,或者巴菲特有事不能去送报的时候,这个开明的母亲会帮巴菲特完成送报的工作。 VVIlGWT0ah89Nlv37YwXt3FWgfDKcO7apcJN1UAyfV+LVrHkVufixbF2piXCew3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