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记袖珍馆2:李鸿章传
李营

第一章系出名门--英才辈出家运旺

1.出身于典型的耕读之家

在安徽省庐州府以东的肥东县磨店乡有一个地方,举目望去,农田和村舍很多,坑坑洼洼的泥巴路让行人总是有所顾忌,待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过,会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稻草和牛粪的味道。在这里,有几十户人家居住,如今被称作祠堂郢村。

这里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一天地过着这种平淡而安宁的日子。往村子西头儿走去可以看见一口古井,它是由明朝后期一位熊姓地方官员带人挖掘的,因此也被人们称为“熊砖井”。由于井水甘甜,所以村民们一直饮用这里的井水。在古井附近住着一户人家,户主名叫李心庄。他家虽然贫穷,但是此人却能够勤劳做事,因而生活倒也能够自给自足。

明朝末年,李心庄的一个远方姻亲许迎溪为了躲避战乱,由江西湖口迁至安徽合肥定居,李家与许家既是姻亲又是好友,关系自然不同常人。由于李心庄没有子嗣,因此请求收养许迎溪次子许慎所为嗣,许迎溪慨然应允。从此以后许慎所便随李心庄改姓李,并且李氏家族定下了李、许两族不得通婚的族规。

到了李慎所这一代,经过繁衍生息,李家人口逐渐兴旺起来。与中国大多数传统农民家庭一样,李氏家族世代以“耕读”为业。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李家的家境才逐渐好了起来,已经有了200多亩土地,而且李慎所的五代孙李椿也成为了家乡的一名小地主。由于李家没有靠山,因此会时时受到乡里的那些土豪劣绅的压榨。好在李椿善于分析问题,也懂些文墨,因此才能够保住几代人攒下的基业。

土豪劣绅的欺辱,让李椿懂得了想要光宗耀祖就必须进入官场的道理。于是,这一重任便落在了李椿的长子李殿华的身上。

李殿华在父亲李椿的期望下累年苦读,但是学业上仍旧没有多大的长进。由于体弱多病,在两次乡试落第后他心灰意懒,从此便放弃了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一气之下回到乡下一边耕种一边教子孙读书。他在家乡待了足足50年,没有再走出过家乡一步,因为每天所过的男耕女织的生活,让他感到很满足。但是由于李殿华为人比较大方,不拘小节,又因治病花了不少钱,因此家里分给他这个长子的田地也逐渐被变卖殆尽。因而,为了维持生计,他只得四处借债,致使最终向他讨债的人也越来越多。如此一来,李殿华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钱还债,到最后弄得自己狼狈不已。以至于许多亲戚朋友见了李殿华就开始躲避,而李殿华自己也备觉悲哀。幸亏一位姓周的姑舅帮助,才让李殿华一家不至于流离失所。

年少时科举考试的失利以及如今的生活艰难,让李殿华不得不把希望放在自己的下一代上,这致使他重视对每一个孩子的培养,并在学习上严格地要求他们。李殿华的四个儿子分别为文煜、文瑜、文球、文安。李殿华家人口众多,经济上自然也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李殿华“耕读”为业的方式没有改变,他一直严格地督促儿子们认真地读书。

李文安字式和,号玉泉,于1802年出生。由于李文安少时多病,天资一般,因此李殿华让他与长兄李文煜一起读书。李文煜教授自己的小兄弟相当认真,每年从正月初三开始一直到岁末除夕要求都极其严格。在长兄的严格教授之下,李文安专心攻读,初步奠定了做学问的基础。

除了长兄之外,李文安还跟随童培山、汪子庄以及杨静闲等几位老师学习,而这也为他今后步入仕途奠定了基础。

李文安为人“事亲至孝”,对子女影响很深。1822年,李文安20岁,他一边继续刻苦攻读,一边设馆授徒,当上了私塾先生。

在李文安办私塾授徒之前,他已经结婚,并且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对于中国人来讲,李文安已经成家立业了,不过李家依然有说不出的困难。

清道光三年正月初五,也就是1823年2月15日,当人们正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中时,一声啼哭给李文安家带来了更多的欢笑。按照传统习俗,过了大年初一,初五便是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天是“财神爷”的生日,并且人一生的财运都是由“财神爷”决定的。而李家在这一天刚刚出生的小男孩就是后来扬名晚清的中兴名臣李鸿章,即李文安家的第二个儿子。虽然出生时并没有任何异于常人之处,但是他却和“财神爷”同一天降临人间,这给李文安心里带去了丝丝的安慰与期待,因此他对李鸿章相当看重,并且对其寄予了厚望。

李殿华并没有因为李文安已经成为人父就放松对他追求功名的要求,他依然督促李文安不懈的努力,他希望自己最小的儿子李文安能够有一天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每当李文安参加考试,李殿华必定亲自相送。

道光五年,也就是1825年,李文安初次参加江南乡试。李殿华望子成龙心切,又亲自将李文安送往南京。但是,李文安却名落孙山。虽然后来他也屡次参加考试,不过依然是榜上无名。

“年来落魄多贪酒,老去猖狂半在诗”,这是屡次落第的李文安的心情写照,也是他对屡次名落孙山的自己的一种自嘲。不过,为了不让诲人不倦的恩师还有对自己寄予厚望的老父失望,李文安咬紧牙关,一次又一次地参加考试。虽然有许多时候李文安都是痛苦万分,借酒浇愁,但是他从未放弃过对科举考试的追求。

如果李文安就这样认命了,或许李氏家族也不会被人如此津津乐道,历史上至多又留下了一个无名者而已。但背负了家族期望的李文安,他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利,身为人师,他也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就自暴自弃,心灰意冷。于是,他一边继续授徒,一边苦读诗书,因此他所掌握的知识也随之一天天地精进起来。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努力,道光十四年(1834年),李文安终于靠着自己永不言弃的精神考取了举人。而这,也预示着李家辉煌时代的到来。

2.文章经国,家道永昌

1834年,双鬓花白的李文安终于考中举人,4年后又成为戊戌科进士,不久朝考入选,到刑部任职。由于李文安少时曾在徐子苓等人的指导下饱读经史,打下了扎实的学问根底,因此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又再次应试成功。

李文安是合肥李氏家族走出安徽走进京城的第一人,在有家谱记载的文字中,他是唯一的一个进士。

在封建社会,权钱一直是捆绑在一起的,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权”、“钱”皆能相互转化,因此,一向以耕读为业的合肥李氏家族,由于李文安的“以科甲奋起”,一跃而成了庐州一带的望族。

李文安自号愚荃,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天资愚钝,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与别人相比,李文安总少了那么几分聪慧。在当时,聪明的孩子在4岁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启蒙教育了,而李文安直到8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并且,由于李文安体弱多病,在四兄弟中年龄最小,因此读书也相当辛苦。在他13岁时,与他同龄的人有的都已经考上了秀才,而李文安才刚刚读完“毛诗”和“四书”。不过父亲李殿华却不认为李文安大脑愚钝,而是认为他不用功,这才让同样在科场上郁郁不得志的大儿子李文煜来督促李文安读书学习。大哥的严格我们从他大年初三开始要求李文安读书一直到除夕夜才结束可以窥见一二。毕竟是严师出高徒,最终李文安终于不负众望考中进士,而他的三位哥哥则都名落孙山。

成功不是那么容易就会来到的,李文安在考中进士之前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寒窗苦读,而且每一次的考试他都积极参与,父亲李殿华也亲力亲为,每次都送李文安参加考试。这其中的痛苦与磨难自不必多说。

在李文安求取功名的这数十年里,他一边当教书先生一边读书学习,自己的功课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因而终于在他快40岁的时候,考中进士。虽大器晚成,但合肥李家终于可以吐气扬眉了。

作为司法官,李文安公正严明,坚持依法办案,为人清正廉洁,能够耐心地批阅案卷。特别对于那些秋审之后需要断案的卷宗更是谨慎细心,每次都尽量做到准确量刑,不出差错。

李文安审案的原则就是不冤枉一个好人,以至当时有人称他为“包公再世”。不过李文安的独行特立、不巴结权贵的为官作风并没有得到上级的赞同,相反他还屡屡受到排挤和打压。虽然李文安做事认真负责,但是他仍旧在监狱做事,而他的一些同事早已官升几级了。中国的官场讲究“水至清则无鱼”,追求中庸之道,做事既不能不认真也不能太认真,除此之外还要善于揣摩上级的心理,而李文安无论什么事情都讲究原则,“咬定青山不放松”,由此损害了一些上层官员的“利益”,当然也就不能受到上级的欢迎了。

尽管如此,李文安的行为依然被那些正直的人记在心里,而且李文安善待囚犯的善举也被人们做诗进行颂扬。由李文安管辖的两个监狱,他每天都要亲自巡视一遍,并且严禁虐待囚犯,保证囚犯最基本的伙食供应,要求相关人员给囚犯每人一满勺的饭,而且为此在囚犯开饭之时他还会亲自去检查督促。

由于李文安为人厚道,待人真诚,虽然并没有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而予以重用,但是他却在自己为官期间能够刚正不阿,而且每一件事情他都认真负责地去做,因此他也得到了乡里之人的尊敬和称赞。

李文安在中进士之前,和他的父亲李殿华一样,一直在家乡过着那种“耕读”的田园生活,即他既是塾师又是耕农。与妻子李氏一起,李文安育有六子二女,可谓是人丁兴旺。

在李文安中进士之后,李家也成为了名扬乡里的大族。李文安的众多儿女个个风光无限,在晚清的历史上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今天再来看看李鸿章的家谱,就会发现这个家族祖先的聪慧独到之处: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50年不曾迈出家乡一步,为的就是培养自己的小儿子李文安,而最终经过不懈的努力,李文安也在一次次挫折和打击下成长起来,终于实现了李家考取功名的梦想,跻身于仕途,从而导致合肥李家,在一夜之间扬名了。

李文安是“文”字辈,他和他的后人要按“文章经国,家道永昌”的家族谱系排列,因此李文安的六个儿子名字中有五个带有“章”字。其实,它不仅仅只是李家辈分排名的依据,更是代表着一种精神,因为早在200多年前,李文安就有了“有文章即可齐家治国,家族必定昌盛;无文化难以安身立命,家族必定衰微”的思想。

3.“同年”之谊,家族影响

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李文安终于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考中进士,他不仅“鲤鱼跃龙门”,还与今后大红大紫的曾国藩同一年考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独特的缘分,两人之间的这层微妙的关系也为后来李鸿章兄弟在官场如鱼得水埋下伏笔。

在古代,同一年考中进士的被称为“同年”,这是一种既微妙又相当重要的人际关系。它涉及的内容很深,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上来说,它远远地超过了同乡、同学甚至是同族、同胞的关系。对于一起考中进士的人来说,他们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利用。这种特殊的关系让他们无形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整体,在官场上,他们往往比别人显得更亲近。

在别人眼中,虽然李文安显得固执、不知变通,性格也比较内向,但是他识人的能力还是让人刮目相看的。与李文安一起高中的“同年”中,他最看重的就是曾国藩,与他的关系也很亲密。那时候曾国藩只是个普通的小官,并未发达,平时也不过编编史书,并未有多大的作为。李文安40岁左右才考中进士,从而得以为官,但是他对自己儿子们的安排却别有一番用心,这也是今后李鸿章能够做出一番事业的根本原因之一。当李文安和曾国藩的关系更近一层时,他便早早地安排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李瀚章和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向其学习“经世之学”。这些为李鸿章两兄弟步入仕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李文安为自己的家族妥善安排,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独特智慧。

李文安一生育有六个儿子,分别为李瀚章、李鸿章、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和李昭庆,而李鸿章是李文安的第二个儿子。

道光元年(1821年),李瀚章出生,本名章锐,字筱泉,一作小泉,晚年自号钝叟。由于父亲李文安在京担任官职,因此作为长子的他就肩负起家庭的重担,既要侍奉祖父李殿华,也要照顾弟弟和妹妹。后来他也在朝廷任职,成为李鸿章的得力后援。

李鹤章生于道光五年(1825年),本名章谈,号季荃,在李家排行老三。自小聪慧,博通经史,不过他志大才疏,屡次参加乡试都没有考上,最终放弃学业,以另外一种方式进入清朝统治阶层。

李蕴章排行老四,本名章钧,号和荃,生于道光九年(1829年),由于眼睛有问题,所以一直留在家乡。他身体虽有残疾,但是能够留在家中照顾家人,为在外做官的兄弟们免除了对家人的忧虑,而且他善于理财,是大哥李瀚章和二哥李鸿章的好帮手。

李凤章排行老五,本名章铨,号稚荃。此人个性倔犟,资质一般,曾随同父亲李文安入京读书,但是在科场上也是屡屡不得志。他曾帮助父亲办过团练,也在江南制造总局做过事,但是后来他一心经营土地和高利贷等商业活动,最终成为李文安六个儿子中最有钱的人。

李昭庆,本名章钊,号幼荃,是李文安最小的儿子,他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出生,李鸿章比他整整大了12岁。李昭庆小时候就绝顶聪明,超过旁人。他在文学上多有建树,但是在科举仕途上却总是郁郁不得志,最终他只好花钱买了个员外郎头衔进入官场。后来李昭庆投靠了曾国藩,在军旅生涯中屡建奇功,为曾国藩出谋划策,讲求兵法,这才在政治上有了一席之地。

李鸿章就出生于这样一个典型的“耕读”之家,李家的经济状况、政治地位、文化素养等对李鸿章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这种生活方式在他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即使他要去选择自己的生活,也逃不脱家庭的影响。虽然李鸿章家是典型的官僚地主家庭,但是由于家里人口众多,从而导致经济拮据,这让李鸿章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从而也激发了他奋发向上、求取功名的勇气和愿望。还由于李家在官场上的职务比较低,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这个家族的命运,因此那股较为强烈的提高家庭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的愿望就一直鼓舞着李鸿章,而这让他也有一股强烈的参政意识。

特殊的家庭背景,势必会深深地影响李鸿章的一生,因此,自小时候起,李鸿章就按照中国儒家所提倡的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封建士大夫的人生之路坚定地走下去,虽然步履维艰,但是李家的那股强烈的想要表达自己愿望的意识推动着他在成功之路上迈出一步又一步。

一个人的成功有机遇存在与否,一个家族的成功却往往不是偶然的。李鸿章家族能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自己辉煌的一页,这与他们家族成员的努力分不开,从有家谱记载的八世祖开始,他们就一直为了一个目标--进入官场而不懈努力着,最终在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身上得以实现。而李鸿章最终能够在晚清官场上叱咤风云,这与他的母亲--那个能够相夫教子、为李家任劳任怨作出巨大贡献的李氏是分不开的。

4.帮夫教子识大体的贤妻良母

李鸿章的母亲李氏,温柔贤淑,不仅是丈夫李文安的得力助手,还在身后一直默默地支持他、鼓励他。在子女的教育上,她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称得上是封建士人的贤妻良母。

李氏生有六男二女,偌大的一个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相当沉重,但是李氏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直勤俭节约,以自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们。有的时候,李家在衣食住行方面异常节俭,通常是老大穿旧了的衣服再给老二、老三穿,一针一线,李氏都会精打细算。虽然生活艰难,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抱怨,而是坦然面对,以为几个儿子创造读书条件为己任,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李氏唯一的愿望就是儿子们能够“学而优则仕”,为此,她经常教导儿子们要以国家为重,学好本领努力地报效祖国。李氏的女儿也似母亲一样勤俭持家,从而被外人称赞。李鸿章兄弟们发达之后,李氏也经常告诫他们不可骄傲自满,因为“盈满则亏”;在做人上,李氏也以她的方式来教育儿子和女儿。

李文安能够娶到这样贤惠的妻子与他小时候的经历也分不开。所谓是“好人终有好报”,李文安的善良与真诚也为他带来了一桩美满的婚姻。

有一年,李文安的父亲李殿华从外面教书回家,在路上遇见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孩。这个女孩在路边啼哭不止,她脸上的天花让人看了感到一阵阵的恐惧。李殿华用手摸小女孩的额头,发现她额头很烫,并且嘴唇毫无血色。李殿华猜想应当是哪户穷人家无钱看病,就将这个女孩遗弃。他虽然住在乡下,但是毕竟是饱读诗书之人,也略微懂些医道,于是他便将这个病女孩抱回家收养。女孩命不该绝,在李殿华的精心调养下,女孩的天花病就慢慢治愈了,但是脸上却留下了一些稀稀疏疏的麻点子,这对于女孩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女孩的病被治好了,但是,她却不知道可以到哪里去,于是她自然而然地成了李殿华家庭的一员,一直帮着李家干活直到长大。由于要不停地忙里忙外,因此,这个女孩就没有像别的深闺里的小姐一样裹小脚了,所以她自然地长了一双大脚,这在封建社会也成为了村民的笑料。

在封建社会,女人们以小脚为美,所谓“三寸金莲”就是对女性小脚的由衷赞美。今天我们认为以小脚为美是一种病态的审美观,但是在当时大脚板子的确是不能得到大众认可的。这个女孩不仅长有一双大脚,另外,由于小时候出天花没有好好诊治,以至于脸上长了麻点,因此想要找个好人家嫁了是很困难的。虽然她自身有许多缺陷,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但是她的勤劳、任劳任怨早就被一双小眼睛记在心里,而这个人就是李殿华最小的儿子--李文安。

有一天,李文安读书归来,时间已经到了晚上,按理说都应该准备睡觉了。在他进入厨房时,却发现这位姑娘居然趴在灶门口睡着了。姑娘为了报答李家的救命之恩,已经为李家做了许多事情,每天起早摸黑地干,这才累倒。李文安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他看见别人受苦自己心里也会觉得难受。于是他轻轻地走到姑娘跟前,脱下自己的外套盖在姑娘身上。李文安一个小小的举动,就为自己带来了一桩美满的姻缘。李文安的父亲李殿华知道儿子对姑娘有情意之后,就让两人结为伉俪。由于不知道这个姑娘的亲生父母是谁,再加上她自小就住在李家,于是,他也便随了夫姓,被称为李氏。

世事往往难以预料,李氏的独到之处在她与李文安结婚之后才逐渐地显现出来。她有着很强的帮夫运,小时候遭人遗弃,得了天花差点就此一命呜呼,但是她在李家的照料下顽强地活了下来。因此,她不仅能够吃苦耐劳,而且在大事上有一股敢拼敢闯的干劲。

李氏善于治家,在家里独自教育儿子和女儿,前半生吃了很多苦,但是后来儿子们飞黄腾达之后,她又享尽荣华富贵。然而,即使在享福时,她也不忘告诫儿子们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李氏对李鸿章家族贡献很大,她的丈夫李文安在家时要为科考作准备,外出时又要处理官场上的一些事务,因此家里的一切只能交给李氏来打理。李氏生了六男二女,她的大女儿嫁给了记名提督张绍棠,二女儿嫁给了江苏候补知府费日启,嫁得都是风风光光。除此之外,即使丈夫李文安或者自己的儿子李瀚章、李鸿章在官场上春风得意时,她也总是十分镇定,不露声色,相反还会经常告诫家人要注意“盈满则亏”,这些都是她的不同凡响之处。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李氏为李家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得到了回报。她一直活到83岁,比丈夫李文安多活了28年。晚年,她与李瀚章、李鸿章两个儿子在一起,在总督府当她的太夫人,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即使在太平天国军队的威胁下,她也不用担惊受怕,因为她的两个当总督的儿子能带给她安全的保障。李氏不仅享受了官僚家庭的荣华富贵,还屡受皇恩。为了让李鸿章兄弟为清廷尽忠尽职,皇帝还批准李鸿章一个月的假期,并且赏赐李氏八两人参作为调理。

1882年,年迈的李氏终于走完了她的人生。母凭子贵,她也得到了皇族至高无上的恩宠。在她死后还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且运回家乡与丈夫李文安葬在一起。

在李氏去世20多年以后,清政府还追封她为一品夫人,而这个时候,李氏所有的儿子也都死去了,由此可知,李氏在晚清政府历代皇帝眼中的身价之重。 1rjX8jkbKmI/liQs8Gg3kfn2jcbQF4Hpzi1xKEq6nYApnquROMJaFG4qxm0tlHf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