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辑 处世2

歹毒的二娘

古时候,有位皇帝的两个妃子在同年同月同日同时都生了男孩。大娘生的男孩起名叫阿玉,二娘生的男孩起名叫阿金。

当两个孩子还都没有满月时,皇帝就驾崩了。那时朝廷有个规定,皇位要由长子来继承。可是,这样问题就随之而来了,阿玉和阿金是同一天出生的,谁也不能确定到底哪个是老大。

大臣们说,大娘是大房,她的儿子应该是老大;但二娘不以为然,她说她的阿金可一点也不比阿玉小,为什么就要让位给大娘的阿玉呢?大臣们费尽口舌,左劝不行,右说不通,急得大家没有任何办法。

这时,二娘提出一个建议:“把两个孩子放到秤上称一称,重的就是老大,轻的就是弟弟。”大娘觉得这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就同意了。她哪里晓得二娘居心不良,过秤前,她悄悄地把铜钱放到了阿金的尿布里。谁知即使如此,一过秤,阿玉还是比阿金重一斤,就这样,阿玉便顺理成章地做了皇帝。

二娘看到自己的心愿未能得到满足,便对大娘和阿玉怀恨在心。她处心积虑,不择手段,一定要让自己亲生的儿子阿金当皇帝。开始,她把希望寄托在培养阿金读书上,指望他将来学问超过阿玉,到那时就可以一脚将阿玉踢下皇位,取而代之,但是,那要好多好多年才行。二娘等了几年,等得实在不耐烦了,她暗下决心,非要尽快把阿玉除掉不可。

有一天二娘做了两块糯米糕,其中一块放了毒药,她把有毒的那一块给了阿玉,另一块给了阿金。谁想阿玉把那块糯米糕放在了板凳上跑到一边去玩耍,一条狗把糯米糕抢去吃了,马上就被毒死了。

二娘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过了几天,她利用阿玉阿金哥俩平时走路时,总是阿玉走在前头的习惯,命人在路上挖了一个深洞。在洞里安装上了有毒的利箭,然后又把洞掩盖好,伪装成原来路的样子,想使阿玉掉到深洞里被毒箭刺死。这天下午,阿玉和阿金放学来到这个深洞边,阿玉见有一只美丽的金鸡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就跑上去抓那只金鸡。他追过去,眼看就要抓住了,可是那金鸡却轻轻地跳到了路边。他又追到路边去抓,金鸡又往远处跳去。跳来跳去,无论阿玉怎样努力,就是抓不到那只金鸡。

那只金鸡引逗着阿玉远离了那个深洞之后,便展开翅膀飞走了。可是阿金却从后面直直地走了过来,刚走到深洞边,洞里的毒箭就射了出来,狠狠地射进了他的大腿,医治了几个月好不容易才把腿伤医好。

二娘几次下毒手都没能把阿玉害死。最后,她用金钱买通了朝里的大臣把君权夺了过来,并将阿玉和他的母亲赶出了皇宫。她让阿金当了皇帝,可是大权却掌握在她的手中。

阿玉和母亲被赶出皇宫以后,便流浪到了一个叫瓦窑寨的地方,制瓦谋生,艰难度日。

不久,阿玉和这里的一位农家姑娘结了婚。一家三口自食其力,生活虽然有些清苦,但却非常幸福。过了几年,独揽大权的二娘知道了阿玉他们的下落,便派人带圣旨来对阿玉说:“前方发生了战争,皇帝要你去打仗,你的母亲和妻子要到宫中去生活。”并说:“这里的每一根草每一块泥土都是皇帝的,要是你不去打仗,以后就再也不许在这里制瓦。”

阿玉知道这是逼着他们母子去死,但一时又没有办法,只得暂时遵命,动身去前线打仗了。

在从军途中,一天,阿玉借住在一座破庙里。晚上他在梦中见到有位白发老者来到他面前对他说:“明早你起来就去翻房头的那块大石头,将石头底下的东西随身带走。”第二天,阿玉早早起来就去翻那块大石头,原来那里有一把闪闪发光的宝剑。于是他带上宝剑继续前进。

来到一个三岔路口,他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看到路边有一位老人正在休息,他便走过去向老人请教。那位老人告诉他:“走下边的路远,但保险;走上边的路近,但有一条大蟒蛇经常盘踞在路边,专门吃人。”

接着,一阵清风吹过,再找老人,却不见了。阿玉想,不如走上边的路,把这个祸害除掉,他毫不迟疑地朝上边的路走去。来到半山腰,阿玉果然发现前边不远有一个大树似的怪物横躺在路上,他便手握宝剑,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块怪模怪样的大石头。

这时,阿玉觉得很累,就一屁股坐到大石头上休息,不料刚刚坐下,那石头马上就变成了一匹飞龙马,带着他腾空飞去。

这时,天边突然划出了一道耀眼的闪光,白云深处有一个声音对阿玉说:“年轻人,你不用害怕,这是神仙送给你的龙马,它会帮助你去打胜仗的。”阿玉骑着飞龙马,举着宝剑来到战场上,一群士兵不经他召唤,便马上自动地跟随着他。他率领着这些士兵与敌人交锋,只用几个回合,便把敌人全部消灭了。

阿玉打完仗,领兵返回到宫中。二娘听说后,惊恐不已,不敢活着见他。这个心肠歹毒的女人临死还打算害人,她对儿子阿金说:“今天是六月六,是我升天的日子,我死去要变成天马吃庄稼,叫阿玉坐不得天下,每年六月六这天,你做些小旗子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到你的庄稼地里当做标记,我就不吃你的庄稼了。”说完就上吊死了。

不久,阿玉回到了宫中,一心帮助弟弟阿金治理国家。他们齐心协力,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老百姓过上了平安快乐的日子。可是第二年,天马来吃庄稼了。于是,阿金说出了以前的事情,大家便用沾血的小旗保住了庄稼。

大道理:为人一定要心胸磊落,切不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处心积虑地陷害别人,这样既害人又害己。

张之洞联嘲知府

张之洞任两江总督时,微服私访,来到松江府(今上海市松江县),遇见一个同窗,他挽留张之洞在他家住几日,张之洞见盛情难却,就答应了。

张之洞的这个同窗,在一个缙绅家里当私塾先生。张之洞到同窗家的第二天,这个缙绅邀请他的同窗去参加松江知府的寿宴。他把这事告诉了张之洞,张之洞说:“我也去看看。”他就答应张之洞和他一同去了。

为知府祝寿的宾客,有知府的同僚,也有地方上的闲散文人。他们见面后彼此寒暄吹捧一番,哄笑声充满厅堂。身着便衣的张之洞和这位私塾先生却被冷落在一旁。忽然,知府看见了他俩,就问那位缙绅:“那两个是什么人?”缙绅回答说:“一个是我家的先生,另一个是他的朋友。”知府用鄙夷的眼光望了他俩一眼,转身走了。

寿宴要开始了,张之洞抢先坐在了首席上。宾客们看他身穿布衣,个个暗自惊讶,一介草民竟敢如此无礼,便默默地望着知府,看他如何对待。

知府虽然恼火,但当着满堂宾客的面,也不好发作,便走到张之洞面前,手指桌上一道名菜,用讽刺的口气出了一联。

鲈鱼四腮,独占松江一府。

张之洞一听,知道这知府是以“鲈鱼”自比,说他是松江一带的土皇帝。张之洞不慌不忙地拿起一支筷子,指了指桌上的另一道名菜,高声吟道: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

知府一听这话口气不小,心中一惊,向张之洞说声“领教了!”忙命人去找那个私塾先生,打听他朋友的名字,当听说来人是两江总督张之洞时,不禁大惊失色,就急忙到张之洞面前,跪倒在他的脚边,口称“卑职有眼无珠,该死,该死!”

大道理:不要因为自身的优势而目空一切,须知,比你强的人还有很多。

重耳受辱终灭曹

晋公子重耳在逃亡列国时,有一天来到了曹国,曹国国君(曹共公)原本不打算接待他。大夫僖负羁进谏,说重耳每只眼睛有双瞳仁,肋骨合生为一,有异人之相,应该好好招待。曹共公这才来了兴致,想亲眼目睹一下。

重耳来到曹国的都城,被驿馆的人请入馆中。接待人员只送上简单的水饭,重耳非常生气,就没有吃。驿馆的人又来叫重耳洗澡。重耳由于连日奔波,身上很脏,也确实想洗洗澡,就进了浴室。正洗着,浴室门突然大开,曹国国君率着宠幸的几个大臣,穿着便服走了进来,到重耳跟前,去看他的肋骨,还指手画脚,嘻嘻哈哈。重耳的随从问了驿馆的人,了解到是曹国国君所为,没有不为之愤怒的。

大夫叔瞻知道这件事后,赶忙觐见曹共公,劝他杀掉重耳,以绝后患。曹共公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僖负羁让曹君厚待重耳,意见也没有被采纳,他回到家中,闷闷不乐。他妻子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就向妻子讲了实情。他妻子就劝他说:“我早就听人家说,晋公子重耳将是万乘之主,身边的随从,也都是些万乘之国的将相之才。现在他们处于穷困境地,外出逃亡,在这儿受到侮辱,一旦返回晋国主政,一定会伺机报复的。您若不提前与之结交,将来一定要跟着遭殃。”

僖负羁听了夫人的话后,马上派人连夜送了些金银珠宝和好酒好饭到重耳的旅馆中。这时候重耳他们还没吃晚饭,正感到饥饿难耐,接到僖负羁送来的饭菜,十分高兴,就吃掉了饭菜,但把金银珠宝悉数退了回去。僖负羁见后,更加佩服重耳的贤德。

后来,重耳终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做了国君,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晋文公。他即位刚刚三年,就起兵伐曹报仇。曹被攻破,叔瞻被杀,曹共公被抓,曹国也灭亡了,只有僖负羁受到了晋军的保护。

大道理:不要小视或欺侮那些暂时落魄的人,一旦其飞黄腾达之后,很可能会回戈一击,让你始料不及,到时候恐怕悔之晚矣。

李谈献计解秦围

公元前259年,秦军围困赵国首都邯郸。赵国贵族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楚国派了春申君率兵来救赵国,魏国信陵君也假传魏王的命令夺得兵权,前往救赵。援军未到,而秦军加紧围困邯郸,邯郸危急,准备投降,平原君为此忧心忡忡。

邯郸旅舍官吏的儿子李谈对平原君说:“您不担心赵国灭亡吗?现在邯郸的百姓用死人骨头当柴烧,交换孩子烹食充饥,可以说是困苦至极了,而您的后宫还有一百多名妇女,她们身穿绫罗绸缎,厨房里有吃剩的鱼肉。士兵百姓武器都用完了,有人砍下头做长矛戟,而您的宝器钟磐仍然好好地保存着。如果秦攻破赵,您哪能有这些?如果赵国能够得以保全,您还怕不能拥有这些吗?您如果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妇人编入士卒当中,分别做些工作,再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犒劳困苦的士兵,在这关键之时,人们是很容易感激您的恩惠的。”

平原君听后,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就按李谈的计谋做了,立刻有三千名勇士站出来,决心以死报国。他们跟着李谈奔赴前线与秦军作战,秦军因而退却三十里。适逢楚、魏援军来到,秦军便撤退了。

大道理: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你能给予他帮助的话,他一定会因为感激你的大恩而为你效劳的。

宣王好射

齐宣王喜爱射箭,在他王宫的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雕弓。

他每次射箭的时候,虽然总使出吃奶的气力,也只能拉动三石的软弓,可是他最爱听别人赞美他臂力过人,能用硬弓。而且大臣们也都是献谗之辈,每天都围在宣王身边不是说“大王神射”就是“便是后羿再生,也不可与大王媲美”之类的话。而宣王每次听到这些赞美的话,都会给说这些话的人赏赐。

每逢酒宴之后,宣王就取出那张雕花角弓,大喝一声,拉成满月,顿时,文武百官都高声喝彩,高呼:“大王神力!”

宣王得意地把角弓传给左右大臣,让他们分别试一试。大臣们握着弓,龇牙咧嘴地拉开一半,就装着无论如何也拉不动的样子,都纷纷嚷着“腰酸”,有的喊“臂麻”,然后一齐啧啧惊叹道:“这张弓不下九石,除了大王,我等凡夫俗子怎么能拉得动?”

宣王听到这些赞美的话以后,更显得高兴了,于是抚着髯须,哈哈大笑。

虽然宣王只能拉得动三石的弓,可是他却永远认为自己能够拉动九石的弓。

大道理:违反客观事实,用假象欺骗自己,往往就是错误和失败的开端。

绅士与小偷

在火车上,旅客甲的手帕不见了。他硬说是坐在旁边的旅客乙偷走了。对此,无论旅客乙怎么辩解,旅客甲始终不相信,并且还差点大动干戈。

可是,过了一会儿,旅客甲在里边的口袋里找到了那块手帕。

于是,他很不好意思地向旅客乙道歉。

旅客乙接受了他的道歉,并且很冷静地回答道:“没有关系,刚才我把你当成一位绅士,而你把我当成一个小偷,看来,咱们都错了。”

大道理:不要对别人产生怀疑,它会让你把周围的人全当成坏人。与人相处,应该真诚。

富翁借牛

从前,有一个富翁目不识丁,却总喜欢摇头晃脑,自命不凡。

有一次,富翁正在堂屋里陪客,有人送进来一张借柬,向富翁借一条水牛去耕田。富翁拆开借柬,口中念念有词地看了一遍,随后对来借东西的人点点头说:“知道了,你小候片刻,等一下我亲自来好了。”

旁边的人听了,都捂着嘴暗暗发笑。

大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应该说这是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应遵守的信条。

排队买酒

戈尔巴乔夫在任职期间曾提倡民众戒酒,可是收效甚微,他承认这种做法的确有点“不得人心”。有一次,戈尔巴乔夫接见一批作家,在会见中,对他们说了一件有关戒酒的趣事。

在一家酒店的门口,许多人排成长队,为了能买到稀有而又昂贵的伏特加酒,站在长队末尾的一位酒鬼等得实在不耐烦了,气急败坏地抱怨这种情况太使人气愤,于是转身就走,扬言要到克里姆林宫去把戈尔巴乔夫干掉。

可是,时间不长,他又转悠着回来了,重新排在长队的末尾。

一个排队的人问他:“嘿!老兄,将戈尔巴乔夫干掉了没有?”

末尾的那位叹息着说:“咳!你就甭提了,想把戈尔巴乔夫干掉的人也排成了队,那个队比这儿的还长!”

大道理:队伍末尾的那位朋友一句巧妙的话给自己醉酒时说的大话找了一个很好的台阶。幽默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很重要。

自以为是

艾子有打猎的爱好。

他养了一条猎狗,这条猎狗非常能捉兔子。艾子每次出去打猎,必定要让它跟随着自己。每次捕捉到兔子后,艾子必定会掏出兔子的心肝,让它饱吃一顿。所以猎狗每次捕捉到兔子,就会摇着尾巴注视着艾子,美滋滋地等待着艾子喂它。

有一次,艾子出去打猎,这天兔子很少,猎狗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忽然,两只兔子从草丛中跳出来,猎鹰飞过去追击,兔子很狡猾,拐着弯奔逃。猎狗奔过去,猛地一扑,却误捕到猎鹰,把猎鹰咬死了,兔子趁机逃跑了。

艾子连忙跑过去把死鹰捡起来,心疼愤恨得没办法说,猎狗却又像从前那样摇着尾巴沾沾自喜地走来,两眼瞅着艾子,等待着喂给它东西吃。

艾子盯着猎狗痛骂道:“你这条糊涂的狗,竟然还在这里自以为是哩!”

大道理:人难免犯错误,但犯了错误认识不到错误,反而把它当做功劳,那就不能容忍了。

列子家贫

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御寇,人们尊称他为列子。

列子家庭贫困,有一次家中缺粮,已经有好些天没吃过一顿饱饭了。夫妻二人靠着挖野菜充饥,饿得面黄肌瘦。

列子挨饿的事被郑国宰相子阳的一个门客知道了。这个门客对郑相子阳说:“列御寇是个有道术的贤人,居住在相国您执政的郑国都城里,却穷困不得志,饿得面黄肌瘦,相国您就要落个不重视贤才的名声了!”

当时的社会风气,各国的掌权人都千方百计争取笼络有才能的人士。郑相子阳也不甘落后,他听到门客说了列子挨饿的事,虽然并不了解列子的为人如何,但也要博取一个重视贤才的美名。于是,郑相子阳就派官吏给列子家送去一车粮食。

列子听到有车马的声音,出来一看是位官吏带着一车粮食停在门口。列子问明官吏的来意,就拜了两拜,谢绝了郑相子阳赠送的粮食。官吏只好把粮车带回去,向郑相子阳报告。

官吏走后,列子回到屋里。他的妻子捶胸顿足地埋怨他说:“我听说当了有道术人的妻子,都过得安逸快乐。现在你饿得面黄肌瘦,相国关心你,赠送给你粮食,你却谢绝相国的好意,不接受粮食,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受穷挨饿吗?”

列子笑了笑,对妻子说:“郑相并不了解我。因为听了别人的话而赠送给我粮食,到他怪罪我的时候,也会因为听信别人的话而整治我。这就是我不接受他馈赠的原因啊!”

妻子并不理解列子的意图,又唠唠叨叨地说:“看你的穷命样,从来也没有发达过。别人想巴结相国还巴结不上呢,你却把相国的一番好意拒绝了!”

列子说:“接受人家的馈赠,当人家有难时,你不以死报效,是不义的人;如以死报效他,是为无道义的人而死,这难道是讲道义吗?”

后来,人民果然起来造反,杀死了郑相子阳,列子因为没有接受郑相子阳的收买,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大道理:“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接受他人馈赠时要坚持原则,不可无原则地随便接受馈赠。

盲童的话

从前,越国有一个小村子,这个村子很封闭,信息堵塞,而且交通也极不方便。

村子里大概住有百十来户人家,其中有个盲童,十岁时父母就已经过世,只剩下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过日子,他很聪明也非常坚强,他从小就很热爱学习,才十多岁就已经会算卦,会弹琴,而且在村中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

有一天,村东头有个读书人觉得盲童这么小就学会了坚强,认为他很了不起,同时又替他惋惜,因为他双目失明,所以这个书生想安慰盲童几句。

于是他就把盲童招来问道:“你今年多大啦?”

盲童回答说:“15岁了。”

读书人又问:“你的眼睛是什么时候瞎的?”

盲童说:“3岁时就瞎啦。”

读书人安慰他说:“这样说来,你已经瞎了12年了。在这12年里,你整天模模糊糊地走路,不知天地有多大,日月有多亮,高山大河是什么样子,人的容貌是美是丑,房屋宫殿有多壮观,真是可悲呀!所以我把你叫来,想安慰你一下。”

盲童说:“照你这么说,你只知道盲人是瞎子,而不知道眼睛好的人也有瞎子。其实,盲人并不瞎,我的眼睛虽然看不见,可我身上别的器官是正常的。对别人,听见他声音就知道他的姓名,听见他说话,就能辨别出是非曲直;走路时,估计路平就快走,估计路险就慢行,从来不轻举妄动,所以也没有摔倒的危险;在家时钻研业务,对那些没有益处的事也不去做;外出时,靠着我算卦的本领就能吃饭。我觉得很习惯、很自然,并没有感到悲哀。”

盲童停了一会儿又说:“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眼睛虽好,但好做一些非礼的事,祸事到来了也看不见,即使看见了也看不远。邪正看不清,贤愚辨不明,不懂治国之道,不懂利害关系,虽然诗书摆在眼前,整天攻读,却没真正理会它的意义。倒行逆施,稀里糊涂,跌倒了自己还不觉悟。他们的眼睛虽然能看得见,但是连盲人还不如。上天给了他们认识事物的器官,可是他们没有领会上天赋予他们这些健康器官的意义。他们稀里糊涂地钻进罗网,掉进陷阱,难道是他们的眼睛不好吗?依我看来,现在社会上的这些人,眼睛虽好,又有谁不说他们是瞎子呢?你今天来抚慰我,替我感到悲哀,我正要抚慰你,替你悲哀呢!”

书生听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大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或者缺陷,不要因为这些就去可怜或讽刺别人。

顾客与店员的对话

一个晴朗的下午,一个女士带着孩子来到一个玩具商店,儿子闹着要玩具,她不得不带他来到这里。

小孩去找他喜爱的玩具去了,女士便和店员随便聊了起来。

这时,店老板从后门走了过来,听见店员对顾客说:“没有,太太,已经好几个星期都没有了,看样子最近也不太可能有了!”

店员这样说老板感到很吃惊,他立即走了过来。女士没看见自己的儿子,正准备到门外看看,却听见店老板莫名其妙地对她说:“太太,不要走,不是这样的。我们很快就会有了,其实两周前我们已经发出订单了。”

女士急着找自己的孩子,没理他。

店老板一把将店员拖到旁边,大声训斥:“绝对不能对客人说我们没有什么……如果真的没有,也得告诉客人马上就会有了,制造商已经将货发出了。”

“她需要什么?”老板气急败坏地问。

“下雨!”店员回答。

大道理:在没有听清别人的话之前,不要妄下结论。对待周围的人或事,我们也要用全面的眼光去看,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了解,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罚人吃肉

唐朝有个皇族的后裔叫李载仁,由于当时战争四起,所以百姓们都没有安定的日子过,为了躲避战乱,李载仁跑到江陵高季兴那里,做了个观察官。他生性迂腐,行动缓慢,从不吃猪肉。

有一次,他将要去接受上司的召见,刚上马,家里的仆人就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

大道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说不定别人就喜欢。如果用别人喜欢而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去惩罚别人,就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疑人偷斧

有个乡下老头儿,丢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家的儿子偷的,就很注意那个儿子,总觉得他走路的姿势、面部的表情、说话的声音、每一句话、所有他的行为,无处不像是一个偷他的斧头的人。

不久,老头儿把斧头找到了,原来是他自己上山砍柴时丢在山谷里忘记带回来了。

第二天,老头儿又碰到了邻家的儿子,再留心他的行为,就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头的人了。

大道理:判断一件事情,不能毫无事实根据地瞎猜。有些人往往容易在主观上拟造一个想象,并把这种想象变成成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楚厉王击鼓

西周时期,楚厉王是一个残暴的君王。

楚厉王在宫殿外设置一面巨大的警鼓,与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约定:遇有紧急情况,就击这面警鼓,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听到鼓声就应立即前来防守城池,有敢违令者就满门抄斩。

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都十分惧怕楚厉王的严酷律法,天天严阵以待。过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发生紧急情况,当然也就没有人听到过鼓声,但是,老百姓还是不敢疏忽。

可楚厉王早把这个约定抛到脑后了。他每天被前呼后拥地外出打猎,回到后宫与嫔妃们寻欢作乐,过着声色犬马、荒淫无度的生活。

有一天,楚厉王喝醉了酒,在宫殿外闲逛,看到这面警鼓,不假思索,抡起鼓槌就敲击起来,那鼓声传出很远。

老百姓听到击鼓声,立即都动员起来,远远近近的人都手持武器,跑来准备防守城池。百姓越集越多,把王宫围得水泄不通。

守卫宫门的大臣前来报告说:“大王,百姓把王宫围得水泄不通,等候大王调遣。”

楚厉王酒劲还没有过去,仍然迷迷糊糊的,根本没有把这当成一回事,竟然笑着说:“这警鼓可真有号召力啊!”

有位大臣说:“大王,那该怎么对百姓说啊?”

楚厉王若无其事地说:“就说我喝醉了酒与左右侍从开玩笑,一不小心乱敲了警鼓。把他们打发回去吧。”

这位大臣没有办法,只好到殿外把楚厉王的话转告给了百姓。

老百姓听了这位官员的话,心中敢怒而不敢言,回去以后,对警鼓的事也就松懈了。

过了几个月,宫殿里真的有了紧急情况,楚厉王立即派人敲击警鼓。可是百姓听到鼓声,以为又是楚厉王在开玩笑,所以,大家都不认真看待此事,谁也没有前来防守城池。楚厉王急得团团转,一点办法也没有。

侥幸的是这场危机很快就过去了,没有酿成大祸。

楚厉王只得重新发布命令,规定了新的报警信号,老百姓这才相信了。

大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言而有信,失信于人终将会自食恶果。

宋襄公打败仗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伐郑,在涿河之滨与精锐强大的楚军遭遇,一场血战正在酝酿之中,宋军先到一步,已经排成战列,剑拔弩张。

此时,楚军兵马还在乱糟糟地渡河。右司马子鱼一见,连忙跑到宋襄公面前说:“两军相比,敌强我弱。兵法有云:兵半渡可击之,现在趁楚军立足未稳,我军乘虚猛攻,定能以少胜多,打垮楚军。”

宋襄公捋着胡须慢吞吞地说:“你急什么?寡人听说有道德的君子不杀害受伤的人,不抓白头老者,不乘人之危,推人于险。楚军还未站稳就打,这违背仁义!”于是就没听子鱼的话。

没多长时间,楚军的兵马一船一船地登陆,摇旗列阵,喧呼可闻。右司马急得流着汗,苦苦劝谏要大王为人民着想,不要怕什么背义以误国。

宋襄公不耐烦地把眼一瞪斥责道:“滚回队伍,再说一句就按军法从事!”

说话之间,楚军战列已毕。宋襄公这才下令鸣鼓出击,只听杀声陡起,楚国大军像山呼海啸一般掩杀过来。宋军魂飞魄散,大败而逃。

宋襄公在乱军之中屁股也挨了一箭,不到三天就一命呜呼了。

大道理:仁义一定要用对地方,切不可对敌人仁慈,否则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社稷之臣

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崔杼因为和齐庄公为了一个女人而争风吃醋,而杀了庄公。晏婴站在崔杼家的大门外,崔杼问他说:“你难道要为君王去殉死吗?”

晏婴说:“君王如果为社稷而死,那我就随着他去死;君王如果为社稷而逃亡,那我也随着他去逃亡;君王如果为自己而死,那么除非他的亲信,谁会随着他去死呢?”

晏婴的言外之意是说齐庄公因为与崔杼争风吃醋而被杀,不是为社稷而死,所以自己也不值得去为他殉死。

可见晏婴在齐国当宰相,把自己看做是国家的大臣,而不是国君的亲信,时时用国家大臣来严格要求自己。

齐庄公被杀死以后,齐景公即位。不久,齐景公又任命晏婴为齐相。

有一次,齐相晏婴陪侍齐景公处理朝政。

这一天的清晨,天气特别寒冷,冻得齐景公浑身发抖,手脚冰凉。

齐景公对晏婴说:“相父,麻烦你帮寡人端碗热粥来。”

晏婴说:“大王,臣是朝廷的大臣,而不是侍奉君主饮食的臣仆,这不是我的职责!”

齐景公又说:“那请你把皮袄拿来给我披上。”

晏婴说:“臣是齐国的大臣,而不是大王一个人的大臣,更不是管衣服坐褥的臣仆,这也不是我的职责!”

齐景公每让他做一件事,晏婴就推辞一件事,这惹得景公非常生气。

于是景公就对晏婴说:“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么,寡人倒是要问一下,相父刚才对寡人说:‘既不是伺候饮食和坐褥的臣子,也不是寡人一个人的臣子,那相父到底属于什么样的大臣呢?”

晏婴回答说:“回大王,臣是社稷之臣。”

齐景公问:“什么叫社稷之臣?”

晏婴说:“社稷之臣就是国家的大臣,他能够建立国家,区分君臣上下的关系,让其合乎伦理;他能够确定百官的先后次序,让他们处在适当的位置;他能够制定外交辞令,可以传布到天下各国。”

晏婴不是偷懒耍滑,而是要保持大臣的尊严。

从此以后,不涉及到国家大事,齐景公就不再召见宰相晏婴了。

大道理:我们一定要认真找好自己的位置,不要因为外在的压力而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

麻雀的灾难

一只野兔正在野地里吃草,不料一只老鹰从天上冲下来把它抓住了。野兔被这突如其来的遭遇吓得魂飞魄散,十分悲伤和痛苦,它的哭叫声如同一个无辜的孩子一般,让人听了觉得非常可怜。

这时,一只麻雀看到了老鹰爪子底下的兔子,幸灾乐祸地问兔子:

“兔子不是向来被称为‘飞毛腿’的吗?拥有这样的美称你怎么还会被逮到呢?是不是你的脚有什么毛病,或者你根本就是虚有其名?”麻雀唧唧喳喳地问个不停,并且得意地拍着翅膀。

麻雀得意的样子和动作引起了另外一只老鹰的注意,它飞下来一把抓住它,迅速地将它吞了下去。

野兔看见后说:“唉!它刚才还幸灾乐祸于我的命运,现在自己却先我一步遭到同样不幸的命运了,比我死得还快。”

大道理:灾难和祸患最“青睐”那些喜欢幸灾乐祸的人。看到别人哭而自己笑的人,他最终也会哭,不过那是为自己的不幸而哭;或者他也不会哭,那是因为他根本就来不及哭。

杨布打狗

很久以前,在一个不太出名的小山村,住着一户姓杨的人家,靠在村旁种一片山地过日子。这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杨朱,小儿子叫杨布,两兄弟一边在家帮父母耕地、担水,一边勤读诗书。这兄弟两人都写得一手好字,交了一批诗文朋友。

有一天,弟弟杨布穿着一身白色的衣服兴致勃勃地出门访友。在快到朋友家的路上,不料天突然下起雨来了。雨越下越大,杨布正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间小道上,只好硬着头皮顶着大雨,被淋得落汤鸡似的跑到了朋友家。杨布在朋友家脱掉了被雨水淋湿了的白色外衣,穿上了朋友的一身黑色外套。朋友招待杨布吃过饭,两人又谈论了许多关于诗词书画方面的话题。他们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开心,不觉天快黑下来了,杨布就把自己被雨水淋湿了的白色外衣晾在朋友家里,而自己就穿着朋友的一身黑色衣服辞别朋友回家了。

要不是天越来越黑,杨布还真有点儿雨后漫游山冈的雅兴哩!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到自家门口了,他还沉浸在白天与朋友畅谈的兴致里。这时,杨布家的狗却不知道是自家主人回来了,从黑地里猛冲出来对他汪汪直叫。忽然,那狗又后腿站起、前腿向上,似乎要朝杨布扑过来。杨布被自家的狗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十分恼火,他马上停住脚向旁边闪了一下,愤怒地向狗大声吼道:“瞎了眼,连我都不认识了!”于是顺手在门边抄起一根木棒要打那条狗。这时,哥哥杨朱听到了声音,立即从屋里出来,一边阻止杨布用木棒打狗,一边唤住了正在狂叫的狗,“你不要打它啊!应该想想看,你白天穿着一身白色衣服出去,这么晚了,又换了一身黑色衣服回家,假若是你自己,一下子能辨得清吗?这能怪狗吗?”

杨布冷静地思考了一会儿,觉得哥哥杨朱讲得很有道理。狗这时也不汪汪地叫了。

大道理:若自己变了,就不能怪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面对他人的误解,要理智地去化解。

两个求职者

美国一所大学的企业管理专家作了一个试验。

他们虚拟了两份求职者的履历表:汤姆和保罗。他们二人的履历表内容完全一样,推荐函也相同,仅有的差别是在汤姆的推荐函里多了一句话:“有些时候,汤姆可能会比较固执。”

于是研究人员将履历表和推荐函送给一些大公司,然后让他们的人事主管挑选,最后问他们汤姆和保罗谁更有可能被录用。结果都是:“有时比较固执的汤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推荐函中对汤姆的批评,反而使人事主管们觉得其中对汤姆的赞美更为可信。因此汤姆会处于有利的位置。

大道理:有缺点并不是错误,真实地面对自己,坦诚地面对别人,人生之旅才会更加精彩。 5+0SHA8zU2wVFABxdOQkYFsWnKPh9Pct4mZ0xwJq859Nj2rPwvpxG97oM3Yf8PR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