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辑:引导求知3

镜片与望远镜

一天,塞德兹给儿子带回了几块眼镜片,有近视镜片,也有老花镜片。小塞德兹对新奇的事物一向感兴趣,他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玩,没过一会儿就大叫眼花,只好把镜片举到离眼睛较远的地方才能看清楚镜片后的东西。塞德兹任他淘气,不去管他。当他一只手拿着近视镜片,一只手拿着老花镜片,一前一后地向远处看时,他看到了什么呢?远处教堂的尖塔突然来到了他眼前。

他高兴地大叫:“快来看啊,爸爸,礼拜堂的尖塔就在这里!”

从此,他懂得了望远镜的原理并亲手制作了他的第一架望远镜。

教育哲理: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同时也增长了知识。那种把孩子关在家里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好动的孩子

吉姆是个生活刻板严谨的人,极有规律,无论发生什么事,作息时间从不改变。但这么一个讲究纪律的人,却有一个最调皮捣蛋的儿子彼特。

彼特是个精力旺盛的孩子,成天都在不停地动,不知疲倦地摔碎器皿,弄坏东西,惹是生非。他与他的父亲是两个极端,因此两父子之间的战争一天之中不知要发生多少次。

有一次,彼特把祖母刚送给他的万花筒拆开了,想看看里面究竟藏了些什么,这自然会使他父亲感到愤怒。不过拆东西可算是彼特最大的爱好了,凡是让他感到好奇的东西,都逃不过被拆的命运,当然他也逃不过挨揍的命运。可是无论父亲怎么打骂,他的这个毛病始终也改不了。

还有一次,彼特竟然把一块金表给拆开了,要知道这块表是彼特故去的爷爷留下来的遗物。他父亲一直十分珍惜,总是带在怀里,从不离身。不久前他还说表出了点故障,必须拿去修理,哪知还没来得及修,就被他这个调皮的儿子给翻了出来。现在这表被大卸八块,零件散落了一地。吉姆立即暴跳如雷,一耳光将儿子扇得坐在地上,接着他上去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站在一边的妻子实在看不下去了,上前去抓住他的胳膊,高声说:“请不要打了,你这样打孩子太过分了。”

他跺着脚说:“你还护着他!你看他把我的表弄成什么样子。”

“彼特是弄坏了表,但是你认为一块表比自己的儿子更重要吗?”

这时,彼特抽抽咽咽地说:“我没弄坏表……我……我只想拆开看看它哪儿出毛病了……”

妻子气愤地对吉姆说道:“不管彼特是修表还是拆表,你都不应该打他,恐怕又一个‘爱迪生’就这样被你给‘枪毙’了。”

他愣了一下,问道:“我不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算孩子拆坏了金表,他也只是想知道金表里到底有什么,这是一种好奇心,这是有求知欲和想象力的表现,也是一种创造。如果你是一个明智的父亲,就不应该打孩子,而应该解放孩子的双手,要给孩子提供从小就能够动手的机会。”

那天彼特抽抽咽咽地哭了很久。他一个人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已经不哭了,可是眼睛里却充满了9岁的孩子不该有的忧郁神情。

母亲走过去问道:“彼特,你还在生父亲的气吗?”

他看着母亲,鼓起勇气说:“没有,我只是不想再和他住在一起。我恨他!”

第二天,彼特突然失踪了。原来他是跟着一个马戏团跑了。当家人找到他的时候,他依然不肯回家,而且态度十分坚决。他说自己在家里总是不愉快。而跟马戏团在一起,却感到非常的自由,非常的快乐,他喜欢马戏团的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直到他母亲哭得昏死过去,彼特才不情愿地回家了,这件事对他父亲的震动非常大,他开始认真地研究儿子的天性,不再强求他非要与自己一样。这样一来,他发现自己和儿子都变得轻松愉快了。

教育哲理:当孩子显露出某方面的天才时,父母应当加以引导和启发,而不应该用纪律的条框去约束它。

爸爸的方法

辉平生性好动也好胜,一天到晚停不下来,要他静静地坐下来看书简直就像要他受刑一样。

妈妈挖空心思,对于培养辉平的阅读能力还是感到力不从心。一段时间后,爸爸终于想到一个方法,按辉平的兴趣买了几本薄薄的《十万个为什么》,藏起来不让辉平知道。

有一天,爸爸问了辉平一些科学常识的问题,例如:汽车为什么能走动?冰柜里的水为什么会变成冰?为什么他会肚子痛?辉平一个也回答不上来,爸爸临离开之前还说了一句,“看来你是都答不出了,哈哈。”

这一下辉平有些急了,可是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答案来。就在这时妈妈悄悄地拿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出来,并指出有关的一章说:“答案就在这里,你想知道的话,就拿去看吧。”辉平如获至宝地捧着书本回到房里,找到了答案后就挺着胸膛雄赳赳地出来,把答案告诉爸爸,爸爸故作吃惊的样子,再提出一些更难的题目。这时妈妈跟辉平说:“你也去看看那本书,试试找些问题来问爸爸,看他是否能够答出来。”辉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马上跑去拿来看。

教育哲理:对于一些活泼聪明的孩子,父母不妨找些难题作为给他的挑战,并利用书本作为答案的来源。这些孩子喜欢做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一旦完成了会非常具有满足感。父母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孩子看书的兴趣,让他自己发掘书中的宝藏,要比你强迫他看效果更好。

孟母教儿

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后世称他为“亚圣”。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孟子幼年丧父。母亲带着他,艰苦度日。当初,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有块坟地,他经常看到埋葬死人的事,几乎天天都有人到那儿去上坟、烧纸、摆供品。孟子看到后便和小朋友一起,玩起了挖坟坑、抬棺材、埋死人一类的游戏。孟母看这样不行,于是将家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去住。

他们住到了一个靠近集市的地方,那里都是些竞相牟利的商人,讨价还价做买卖,邻居家是整天杀猪宰羊的屠户,街市上卖假货的小贩满嘴谎言……孟子又对商人的那一套赚钱的办法有了兴趣,便学着商人的样子做起了经营买卖的游戏。孟母想这样下去不行,就又搬了家。

这一次,她的家靠近一所学堂。这次,看到的是读书人,听到的是读书声。孟子也开始学习礼仪,渐渐懂得礼貌并要求上进了。孟母觉得这是正经路子,就在这儿长住下去了。

以后,孟子进学堂读书了,孟母就教育他一定要好好学习。

有一次,还没到放学的时间,孟子就溜了回来。正在织布机前织布的孟母见到这种情形就停手问道:“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我在那坐不住,老想出去玩一会儿!”孟子放下书,转身就要往外跑。

孟母一把拉住了他。她拿起剪刀,把已经织得很长的一匹布拦腰剪断了!孟子愣了,呆呆地看着母亲,觉得不可理解。

孟母叹了一口气,缓缓对儿子说:“我织的布,一下子从中间剪断,不就没用了吗?你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不就相当于我把这匹没有织完的布剪断吗?没上完课就回来,也是不能学成的,织布、读书都是一个道理!”望着散断下来的布丝和母亲慈祥的面容,孟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以后,孟子再也不逃学了,并且能够专心读书了。

教育哲理:父母在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孩子的教育。

音乐养成法

颜征是孔子的母亲。由于她教子有方,所以培养出了万世传颂的孔圣人。

孔子的父亲死得早,母亲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成人。在孔子不太懂事的时候,颜征就买来了很多的乐器,有时请人为儿子演奏,有时自己为儿子吹弹,有时让儿子自己玩弄。邻里乡人不解其意,颜征对人们说:让孩子从小接触这些乐器,培养他的兴趣,他就会渐渐喜欢这些礼器。做人要讲根基,办事要按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礼器最讲礼仪与规矩,无章法演奏不出动听的乐曲。让孩子早点接触礼仪、音律、等级,对他以后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在母亲的教导下,孔子很快就爱上了这些乐器,并学会了吹、拉、弹、唱。邻里有了婚丧等红白喜事,他都会拿着乐器去为他们演奏。孔子成人以后,对音乐的爱好有增无减,把音乐当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在齐国听了韶乐,一连学三个月,整日沉醉其中。他说:“真没想到音乐的感染力有这么强!”

有一次,孔子向鲁国乐官师襄子学琴,他弹一支名曲,连续将它弹了十天。

师襄子让他换个曲子,孔子说:“虽然我已经熟悉了这支曲子,但还没有将它完全掌握。”

过了几天,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这支曲子,可以弹别的了。”

“我还没有领悟它的用意。”孔子说。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依然在弹那首曲子,师襄子不耐烦地说:“你已经了解它的用意了,可以换一支曲子了。”

“我还没有领悟它描写的人物形象呢。”孔子说。

又过了一些时候,孔子终于停下不弹了,他想了想,然后抬起头,向远方望去,说:“我可能领悟到了,这个人又高又大皮肤很黑,眼睛向上看,好像要统一四方,这就是周文王。”

师襄子听了十分惊讶,不得不佩服孔子对音乐的执著精神。

从此,孔子更加地刻苦学习音乐,他能从音乐中悟出很多深刻的道理。在各种乐器的演奏中,孔子从中摸出了好多规律,将它们总结出来,运用到音乐当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孔子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是精深的,他整理了“六经”之一的乐经。他从音与音之间存在的节拍,符与符之间的规律,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他想:音乐调节好,才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人际关系调节好,才能安守本分。

在音乐的启示下,他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为政一定要以“仁”为核心,以调整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为主体。这就是他创立的儒家思想中的内容。他的那一套儒家学说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用。

教育哲理:只有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有了兴趣,才会执著地去追求,直至获得成功。

造父学驾车

西周时期,有个叫造父的人,他很想学习驾车,当时有个叫泰豆的人,驾车技术很高明,他是国内驾车技术最好的人,于是造父就拜泰豆为老师,向他学习驾车技术。

但是3年过去了,泰豆也没告诉他如何驾车。造父用更加谨慎的弟子礼节侍奉老师,泰豆这才告诉他:“古诗中说:‘要做个好工匠,必须先学会编簸箕;要做个好铁匠,必须先学会做皮袄。’你先观看我快步走,之后你必须走得像我一样快,然后才可以手握6匹马的缰绳,6匹马便可以驾驭了。”

造父说:“谨遵先生的教导。”

泰豆把造父带到院子里,然后就把木桩子埋在院子里的地上,每根木桩的横截面,仅仅能容下一只脚,每隔一步的距离设置下一根木桩,一根根木桩排成一条路。泰豆在木桩路上快步行走,反复走了好几次,一次都没从木桩上跌下来。

泰豆让徒弟也学习在木桩上走,造父跟随着泰豆在木桩上行走,三天时间,造父就把泰豆的行走技巧全部学会了。

泰豆感到很惊讶,他说:“你真是很聪明!学习得多么快啊!”

造父说:“学走木桩,与学驾车有什么关系呢?”

泰豆说:“刚才你走木桩,得力于脚,脚又顺应心的指挥。把这个道理推广到驾车上来,使马缰绳和马嚼子协调一致,让车子走得平稳,通过对马嚼子的控制使马车的快慢速度适中。正确的法则在心中,控制马拉车的节奏由手来掌握。这样,内心懂得驾车的法则,对外又能适应马的脾气,因此就能做到进退如同木匠的墨线一样笔直,转弯就能合乎圆规矩尺的要求;上道跑远路,力气也用不完。这样,你就能掌握驾车技术了!”

造父问:“这就能成为最好的驾车手了吗?”

泰豆解释说:“你要牢牢记住,马嚼子、马缰绳、手和心之间的关系是:让马嚼子、马缰绳的控制和手的操纵协调一致,手的操纵又顺应着心的指挥,这样就可以不用眼睛看,不用鞭子赶,心里悠闲自得,身体端正不歪,6匹马的缰绳有条不紊,24只马蹄踏在路上不出差错。做到这样,车轮和马蹄不论到达什么样的地方,在崎岖的山路和平坦的原野,都是一样的,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危险了。这就是我全部的驾车技术!”

后来,造父果然成了周王的最优秀的驾车手。

教育哲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很扎实的基本功,只要基本功扎实,做事情便能得心应手,学习知识更是如此。

薛谭学歌

从前,有一个人叫薛谭。

薛谭很爱好唱歌,但是他的家乡没有懂得音乐的老师。虽然他先天的条件很好,但由于得不到名师指导,再加上缺乏音乐基本功的训练,他不能成为最好的歌手。

于是他决定离开家乡,到外地去寻访名师。

当时,有一位名叫秦青的音乐大师,他不但精通乐理,而且还会弹琴唱歌。薛谭寻访到秦青,要拜他为老师。秦青看到薛谭一路克服了很多困难,千里迢迢来拜师学艺,很受感动,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决定收下这个徒弟。

举行完拜师礼以后,薛谭便从基础理论开始,进行系统学习。

开始的时候,薛谭很用功,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不懂就问。这样,他学习很扎实,进步很快。不仅学会了乐理,而且也学会了唱歌。秦青很高兴,多次在众人面前表扬他。

薛谭虽然还没有完全掌握秦青的艺术技巧,但他自己却认为已经全部掌握了。于是,他就向秦青告辞,要回家去。秦青就说:“好吧,咱们相处的这一段时间,有了师生情谊,等到明天为师给你送行。”

第二天,秦青和学生们到郊外十里长亭给薛谭送行。在送别会上,他们互相敬酒,当喝得兴致正浓时,学生们每人唱一支最优美动听的歌儿献给薛谭。最后,学生们提议请老师也唱一支。

秦青很愉快地接受了,只见他一边弹琴一边唱了起来。手指在琴弦上敏捷地跳来跳去,有急有缓,有轻有重,歌声凄凉悲壮,有时低沉,有时高亢。歌声飞过森林,森林发出回响,蓝天上的白云也停在那里,久久不愿意飘走。

这支歌深深地打动了薛谭的心,他想:“老师弹唱的技艺举世无双,有许多东西自己还没有学到呢。”

想到这里,薛谭向秦青鞠躬敬礼,说:“先生,我错了,从今以后再也不骄傲了!我不回家了,我还要留下来,继续向先生学习。”

从此以后,薛谭再也不敢说回家了。在秦青的耐心教导下,他终于成为当时最有名的一位歌手。

教育哲理:人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心理。因为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浅尝辄止或半途而废,都学不到高深的技艺。

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一名神射手,利箭所向,飞鸟落地,走兽伏倒。他的学生飞卫,勤学苦练,技艺超过了老师。

有个名叫纪昌的人又来拜飞卫为师。飞卫对他说:“你要先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的本领,然后才谈得上学射箭。”

纪昌回到家,就照着飞卫的话,仰面朝天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双眼死死盯住穿来穿去的梭子。

这样苦练两年后,就是有人用锋利的锥尖朝他眼睛刺去,他都不眨一下眼。于是,他高兴地跑去告诉飞卫。

飞卫摇摇头说:“这些还不够,你要再练好眼力,才谈得上射箭。当你能把极小的物体看得很大,将模糊的目标看得很清楚,那时候,你再来找我。”

纪昌回到家,就捉了只虱子,用牛尾巴毛拴住,吊在窗口上,天天面朝南方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十多天过去了,虱子在他眼中渐渐显得大起来;三年以后,竟显得有车轮一般大。回头看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巨大。

他便用燕国牛角做的弓,搭上朔冬蓬杆制的箭,朝虱子射去,弦声响处,利箭穿透虱心,而牛尾巴毛还好端端地悬在空中。于是,纪昌又跑去告诉飞卫。

飞卫听了,高兴地说:“好,你成功啦!”

教育哲理:一个人要想掌握精湛的技术,不能性急,要肯于吃苦,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

求知之道

晋代的大文学家陶渊明隐居田园后,某一天,有一个读书的少年前来拜访他,向他请教求知之道。

见到陶渊明,那少年说:“您的学识与才华令晚辈十分仰慕,不知您在年轻时读书有无妙法?如果有的话,请您传授给我。”

陶渊明听后,捋须而笑道:“天底下根本就没有学习的妙法。只有一个千古不变的笨办法,那就是刻苦用功,坚持不懈地学习。”

少年听后,似乎还没有领会,陶渊明便拉着少年的手来到田边,指着一棵稻秧说:“你仔细地看一下,看它是不是在长高?”

少年盯着稻秧认真地看了起来,怎么看,也没见稻秧长高,便起身对陶渊明说:“我没看见它长高。”

陶渊明道:“它不能长高,为什么能从一棵秧苗,长到现在这个高度呢?其实,它每时每刻都在长,只是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罢了。读书求知,以及知识的积累,便是同一道理!天天勤于苦读,也很难发现知识有所增加,但时间一长,自己的大脑里就会装有很多知识。”

少年听后,似有所悟。

“那块磨刀石为什么会有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陶渊明又指着河边一块大磨刀石问少年。

“那是磨镰刀磨的。”少年回答。

“具体是哪一天磨的呢?”陶渊明又问。

少年无言以对。陶渊明说:“村里人天天都在上面磨刀,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变成这个样子,这不可能是一天之功啊,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求知也是这样,若不持之以恒,每天都会有所亏欠的!”

少年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教育哲理:求知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方法是持之以恒,不断学习,不断积累。

王献之勤勉承父艺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他的父亲很喜欢他。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很小就学着父亲的样子坚持天天写字。

有一次,王献之正在专心练字,父亲在他身后看了很长时间,他一点都没察觉。王羲之悄悄伸过手去,猛地抓住了他的笔端,紧接着用力向上一提。王献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写字上,根本就没有想到父亲会来抓他的笔。

让王羲之高兴的是,笔并没有从儿子的手中抽出。他看到儿子写字时全神贯注,旁若无人,笔握得牢,手下有劲,一定能够练出一手好字。为这事,他高高兴兴地夸奖了儿子。

王献之的字有了长进,就有些飘飘然了。

一天,他写了很多字,其中一个“太”字漏掉了下边的那个“点”,他放下笔走出书房干别的事去了。父亲来到儿子的书案前,照例要看一看他写的字,当他看见了这个疏漏,就顺手提笔将这一“点”补上去了。

一会儿王献之回到书案前,拿着这些字请他的母亲来评价。母亲看了一会儿,慢慢地说道:“你的字写得还可以,但还透着稚嫩,只有这一‘点’,倒像是你父亲写的。”

说完以后,她的手指落在了那个“太”字的下边。王献之仔细地比较了一下,果然不同!他突然想起这一“点”自己当初忘了写上去。他猜到是父亲给他补上的,脸马上就红了。找到差距后,他打消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从这以后练字就更加刻苦了。

为了激励王献之持之以恒,王羲之指着放在院中的十八口大水缸,说:“你把这十八口大缸里的水写完,你的字也就练得差不多了。”

王献之听从父亲的嘱咐,坚持不懈勤学苦练,写干了十八缸水,终于攀上了书法艺术的高峰。

教育哲理:一点点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任何伟大的成功都不可能唾手可得。勤奋能使人成为幸运的宠儿,上帝对勤奋的人将给予一切。

秘诀

张旭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有一年,酷爱练字的颜真卿弃官投到张旭门下学习书法。他原以为在名师的门下学习,很快就能够掌握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告诉他练字的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简单地指点一下字帖的特点,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让颜真卿临摹。有时候,张旭喝上点酒后,就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泳,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让颜真卿看他挥毫疾书。

转眼间,就过了几个月。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十分着急。他决定亲自向老师讨教。

有一次,张旭又兴冲冲地拿起了笔,颜真卿趁机走上前去,深施一礼,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

张旭抬起头看着颜真卿,关切地问道:“有事吗?”

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我想让老师传授给我书法秘诀。”

听了他的话,张旭感觉又好气、又好笑,但念颜真卿为人忠厚耿直,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学习书法,要勤学苦练,同时还要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为师不是多次给你讲过了吗?”

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还有所保留,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老师所说的这些道理我都已经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能够将字写好的秘方。学生弃官从师,就是为了这个,还望老师多多赐教。”

张旭听了,眉头紧皱,但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只有通过苦练,才能够写一手好字,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对于老师的开导,颜真卿仍认为是推托之辞,于是他双膝跪地,继续苦苦哀求。

张旭见这个学生根本听不进自己的话,一心只想要秘诀,心中十分不快。为了能让他省悟,他终于沉下脸来,厉声喝道:“你想要秘诀是吧?好的,我现在就告诉你:凡是一心寻求什么诀窍,不肯下苦工夫的人,是不会取得任何成就的。”

张旭说完,便开始写自己的字,不再理他了。

颜真卿终于省悟了,他明白了学习之道。以后他勤学苦练,潜心揣摩前辈笔法,从社会生活与自然景象中领悟运笔的神韵,进步很快。后来他写的字端庄雄伟。

经过不断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书法家。

教育哲理:人们总是责怪命运的盲目性,其实命运本身还不如人那么具有盲目性。天道酬勤,命运总是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的人手中。

铁杵磨针

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读书,也不求上进。

有一天,他正在屋子里读书,书刚读到一半,心烦意乱,又打哈欠,又伸懒腰。他觉得读书没有意思,写诗又太难,而且坐得腰酸腿疼的。看看屋里没人,他就悄悄地溜出门去,跑到山下的小河边捉蜻蜓。

走啊,走啊,他终于来到了小河边,忽然他发现小河边上蹲着一个老婆婆,手里拿着一根铁棒,在一块大石头上使劲地磨呀磨呀,她干得十分卖力,汗珠不断从她那花白的鬓角流下来。

李白站在那里看了好久,挺纳闷,始终猜不出来老婆婆磨铁棒是要干什么。于是他走上前问:“老婆婆,请问你磨这根铁棒干什么?”

老婆婆擦了一把汗,回答道:“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

“真的吗?”李白很吃惊,“这么大一根铁棒,怎能磨成针呢?”

老婆婆看到他惊异的样子,笑呵呵地说:“孩子,铁棒总是越磨越细,只要我下定决心,天天磨,月月磨,还怕磨不成针吗?干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啊!”

李白听了,若有所悟,对自己逃学的行为感到十分惭愧,连忙转身跑回家,翻开书本,一遍又一遍地读起书来。从此,他再也不贪玩,不怕苦,而是发愤学习了。

后来,李白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诗人。

教育哲理: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肯下苦功,并有坚持到底的毅力。

朱熹励子上进

南宋著名的学者朱熹,有一天把儿子朱在叫到面前,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地说:“你现在已经长大了,老待在家中是不行的,你应该离开我到外地访求名师,以便使自己的学问更有长进。”

朱在听后,大惑不解,就说:“我经常看到许多人不远千里前来向您求教,我也曾多次听人说您是当今最有学问的人,为什么我还需要离开家另求老师呢?”

朱熹说:“你还年轻,不懂得这其中的道理,让我先从自己的经历说起吧……”原来,朱熹的父亲朱松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在朱熹刚会说话时,他就教儿子认识自然景物,并结合学习儒家经典。后来朱松因反对秦桧的投降卖国政策被逐出朝廷,不久含恨病逝。临终前朱松把儿子叫到面前说:“你一定要努力上进啊,胡原仲、刘致中、刘彦冲三人学识渊博,根基深厚,才学远在爹之上,我死之后,你一定要前去拜他们为师。”朱熹遵从父亲的教诲,后来徒步数百里求访名师,从而使学问大有长进,终于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在生活方面,朱熹由于父亲朱松早逝,全靠母亲一人劳作维持生计,所以生活非常清苦,曾多次受到断炊的威胁。后来朱熹做了官,并成了有名的学者,但他仍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有时要向人家借贷才能维持生活。许多青年慕名远来求教,朱熹也只能拿豆麦干饭和青菜汤招待他们。

朱熹这些回忆使朱在受到很大启迪,朱熹又说:“一个人老是在家中,很容易被生活琐事缠住,并被亲人的温情所软化,这样就很难在学问上有长足的进步。自古以来,都是名师出高徒,光靠父母教诲是不够的。即使父亲的学问再大,只凭父教子学,也难以育出英才。因为父母很难做到对子女特别严格。因此,你还是应离我膝下,千里求师才对啊!一个年轻人,不到外面吃点苦,是不容易长进的。”

朱在听完父亲的解释,渐渐地明白了父亲的用意,过了几天,他就离开父母,到外地求学去了。儿子临行之前,朱熹又想:“孩子独自在外要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而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甚大。”他连夜提笔书写了一段话,专门告诫儿子要慎重交友,大意说:与他人交往,特别应当慎重选择朋友,虽然都是同学,但也不可没有亲近疏远之分。谁亲谁疏应当先向先生请教,听从先生的指导。大体说来,为人敦厚忠诚讲信用,又能勇于改正自己错误的人,就是有益于自己的好朋友。那些谄媚奉承、轻薄放荡、粗野傲慢,教唆他人做坏事的人,就是对自己有害的坏朋友。这些你必须牢记于心,万不可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放松警惕,堕落进‘小人’的行列,到那时候,即使有再贤良的师长,也没有办法救你了。”

朱在谨记父亲的教导,外出求学,进步很快,终于学有所成,后来官至吏部尚书侍郎。

教育哲理:要想使自己的学问有所长进,就要不断努力,虚心向名师学习。 gg4gwo0RgwGVgkjD3rQlF0X6WvxEl0D/cd4bBeuoRgbK73xr7ZlRF2JGEd6/eBB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