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辑:引导求知2

“要挣扎,要探出头来”

彼得·塞曼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物理学家。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他母亲的教育分不开的。

塞曼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将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尽管家境贫寒,但她节衣缩食,辛勤操劳,供儿子读书求学,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才,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塞曼非常聪明,从小学到中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这让他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后来,塞曼离开家乡到莱顿大学读书。当时,学校里许多富家子弟沉迷于玩乐,虚度光阴,他们只想将大学的时光混过去,拿到一张文凭。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塞曼也时常进出舞场、酒吧,迷恋玩乐,荒废了学业,期末考试,物理竟然不及格。

假期,塞曼回到了家乡。母亲看着儿子的成绩单,真是又气又恨,她呜咽着说:“孩子啊,你真是太令我失望了。当初,我们这里发大水时,是我在惊涛骇浪中拼着性命生下了你,盼望你能够早日成才,如果早知道你这样没有出息,还不如那时一起葬身海底!”

母亲流着眼泪给儿子讲述当年的情景,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祖先流传下来的格言:“要挣扎,要探出头来!”教导他不可虚度光阴,要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塞曼惭愧地低下了头,他为自己的不争气感到深深自责,同时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生活就像一片汪洋,如果不奋力挣扎,就会被波涛吞没。他跪倒在母亲面前,举手发誓:一定会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努力拼搏,决不再让母亲失望!

塞曼回到学校后,同学们惊奇地发现,他好像变了一个人,舞场上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不管别人如何诱惑,甚至嘲笑挖苦,他都不去理会。他埋头苦读,成绩进步很快,同时他的才华也进一步显露出来。

塞曼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他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日夜兼程赶回家乡,他想把这份快乐带给母亲。可是,当他迈进家门时,母亲重病在床,已奄奄一息。

原来,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学业,母亲一直没有将自己的病情告诉儿子。这时,母亲紧紧握着儿子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儿呀!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希望!”

母亲去了另一个世界,塞曼的心情十分沉痛,他把母亲的遗像镶嵌在一个精致的镜框里,贴身挂在胸前。每当他遇到困难和挫折,他就取出母亲的遗像,久久地注视着母亲慈祥而又坚毅的脸庞,这时耳边就又回响着母亲的嘱咐,他顿时便感到增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塞曼以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毅力从事科学研究,在他三十一岁时,他发现了在物理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塞曼效应”,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教育哲理:没有艰苦努力的付出,就没有甜美的收获,虚度年少时光无疑是在自掘坟墓。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观察生活

1915年6月15日,韦勒出生于美国中北部美丽的密歇根州阿博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在一所大学的医学系搞病理学研究,喜欢观赏、收集、喂养、解剖各种动植物,在他的书架上,可以看到许多医学和生物学方面的书籍杂志,他的朋友大多也是医学家和生物学家。这一切,一直影响着韦勒,使他从小就对医学和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美丽的密歇根州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馆,阿博镇风景秀丽,四周有树林,有河流,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随处跑动,成群的蝴蝶在花丛中嬉戏。韦勒和小伙伴们经常跑到草地上,时而扑住几只蝴蝶制成标本当做书签,时而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有时候兴致来了,就会到河边去捉鱼。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韦勒与小伙伴们到河边玩耍,捉到了几条小鱼。韦勒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把鱼带回家,拿来一个鱼缸,将鱼小心翼翼地放到里面。几条小鱼在自己的乐土里欢快地游着,还不时向水面吐出一串串的水泡,实在惹人喜爱。韦勒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去看看小鱼,给它们喂剩肉和面包渣。为了让小鱼能够健康成长,他每隔两天会为小鱼换一次水。但没过多久,还是有一条鱼不幸死去了。韦勒看到它漂在水面上,一动不动,心里十分难过。小鱼怎么会死呢?韦勒想弄个明白,于是他决定将小鱼解剖,在它肚子里找原因。他将小鱼放在一块木板上,拿来一把小刀,然后将小鱼的肚子小心剖开。由于平日经常观看父亲解剖各种动物,也看过父亲解剖鱼类,韦勒解剖小鱼的动作颇得要领。当他剖开小鱼的肚子后,他惊奇地发现一撮乳白色的小虫子在小鱼的肚子里不停蠕动。“啊!这是什么呢?是小鱼的后代吗?”韦勒天真地猜想着。等父亲下班回来,他急忙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父亲,并指着鱼肚子里的白色小虫问父亲:“爸爸,那是不是小鱼的后代呀?”

父亲听完这一切后,仔细观察了小鱼肚子里的东西,然后对韦勒说:“那是鱼体内的寄生虫,并不是小鱼的后代。”

“小鱼是被它们害死的吗?它们是怎样钻进鱼肚子里去的呢……”韦勒晃着小脑袋向父亲提出了许多问题。

“寄生虫是难以消灭的致病源,不仅鱼体内有,其他动物和人体内也有,它们危害健康,是应该消灭的大敌。孩子!你要努力学习,长大了去研究消灭寄生虫的方法,为人类造福。”父亲微笑着对韦勒说。

父亲的话深深地激励着韦勒。从此以后,他学习更加刻苦了,对生物课也更加喜爱了。经过不懈努力,韦勒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生物学家。

教育哲理:将对孩子的教育渗透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或生活的细节当中去,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他们对学习就会更主动更积极。

科学之路无捷径

阿基米得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很出色的老师。他一生培养了很多学生,其中包括希腊国王多禄米。

多禄米为了治理好国家,想多学一点儿东西,于是他把阿基米得请来,拜阿基米得为师,学习几何知识。

刚开始,国王对几何有很大的兴趣,学得很认真,很努力,可是时间一长,随着难度的增加,多禄米国王学习的兴趣开始明显下降了。他越来越觉得上课是一种煎熬,越来越不耐烦。

聪明的阿基米得虽然察觉到国王情绪的变化,但还是一如既往地认真讲课。他细心而又耐心地向多禄米讲解着各种几何图形、原理以及计算方法。而多禄米面对着眼前的一个个三角形、正方形,丝毫提不起兴趣。有一次,多禄米国王在阿基米得讲课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阿基米得来到了多禄米的身边,轻轻把国王推醒。国王睁开眼睛,眼前看到的又是一个个三角形、正方形。他实在受不了了,对阿基米得说:“伟大的科学家,这样的学习实在太难了。你有那么大的学问,你也是这么学成的吗?你就没有简单一点儿方法吗?”

阿基米得想了想,在地上画了两个点,在两个点之间画了几条线。阿基米得指着那些线对国王说:“陛下,您看,这里有两个点。一个点代表您现在的位置,一个点代表学问的位置。现在通向学问有那么多的路,您会选择哪一条呢?”

多禄米看了看图,说:“当然走直的这条啦。您不是讲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吗?”

阿基米得点点头:“对啊,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讲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要想达到学问的位置,最短的是一条线段。可是越短的路越不平坦,这条最短的路更是充满了各种障碍。您尽可以走其他的舒适的曲线,可是那样离学问的距离会非常遥远。”

阿基米得继续说:“不论您是国王还是平民百姓,在求学的路上都是一名学生,走的都是同一条路。走向科学的路是没有捷径的。”

教育哲理:阿基米得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简单的数学常识告诉国王,也告诉了我们,只有认真和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学问。通往科学的道路是没有捷径的,最短的路,同时也是最难走的路。只有不畏艰险、奋勇前进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终点。

好问的爱迪生

爱迪生是美国大发明家,他奉献给人类一千多种发明创造,是世界上发明最多的科学家。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然而他并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是他妈妈南希独具慧眼,培育引导他走上了科学发明之路。

爱迪生幼年家贫,父亲是个木匠。他妈妈南希,当过教师,后因孩子多不得不回来当家庭主妇。她辛勤操持一家人的生活,并以大量心血教育了儿女。

爱迪生是她的小儿子,幼年身体瘦弱,沉默寡言,但他的头脑却像上足发条的钟表,总是不断地思考着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花草树木为什么在春天发芽生长,到了秋冬就枯败衰亡?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为什么……妈妈理解孩子的心理,非常珍惜爱迪生的这一特点。她总是尽可能地给出科学的回答,使孩子满意,并进一步加以引导,启发孩子多思考问题,开发智力。

爱迪生五岁那年春天,家里的老母鸡趴在窝里孵蛋,一天到晚不出来,也不吃不喝。爱迪生感到非常奇怪,蹲在窝外看得出神,伸手去摸那些热乎乎的蛋,老母鸡突然竖起颈上的羽毛,咯咯地叫着并愤怒地啄他。

“老母鸡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什么呀?”他好奇地去问妈妈。

“它要用自己的体温,使那些蛋暖和暖和。”南希说。

爱迪生还是不明白,又问道:“为什么要暖和呀?”

“孵小鸡呀,就是使蛋变成小鸡。”

爱迪生听了,脸上现出惊异的神情,他想:“为什么老母鸡把蛋坐在屁股下面就能孵出小鸡来?那么人把蛋放在屁股下面是否也能孵出小鸡来呢?”他决心要试试,弄个明白。

于是他从家里拿了一些鸡蛋,找来一个筐,放上一些草,把蛋放在里面,他小心翼翼地提着筐,钻进邻居家的一个仓库里,然后蹲在上面,专心致志地孵起鸡来。

爱迪生突然不见了,一家人到处寻找,他从早晨出去,整整一天没有回家,爸爸妈妈及哥哥姐姐到处找他,直到睡觉前才找到他。当弄清是怎么回事时,爸爸哭笑不得,十分生气,哥哥姐姐们嘲笑他是只傻母鸡。妈妈认为孩子的求知欲应当爱护,并要正确引导,所以没有责怪取笑他,而是耐心地给他讲清人不能孵出小鸡的道理。

七岁那年,爱迪生上了小学。他仍然保持那种好问的性格。对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他的老师是个不学无术而又心胸狭窄的人,他对爱迪生寻根问底的提问非常反感,认为他是故意让老师为难,骂他是笨蛋。有一次,上数字课,当老师讲到2+2=4时,爱迪生举起手来很郑重地问道:“老师,为什么二加二等于四啊?”这个问题使老师无从回答,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弄得老师很尴尬,他怒斥爱迪生是故意使老师难堪,有心捣乱,骂他是“低能儿”,最后竟把他从教室里轰了出去。

爱迪生感到受了莫大的委屈,哭着回家告诉了妈妈。南希到学校了解了情况后,明确地向老师指出,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是老师缺乏做教师起码应有的耐心和热情,并诚恳地建议老师多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和性格,改变一下方法。

不料,老师竟大动肝火,冲着她大声喊道:“我的职责是教书,不知道什么性格不性格!”

南希一听也很恼火,便不客气地说:“对不起,从您的言语中,我看出了您的无知,所以您根本就没有资格教我的儿子!我要自己来教他,我会用事实告诉您,我的儿子不是一个笨蛋!”就这样,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小学,就告别了学校,从此由南希在家里教他读书。

为了开阔儿子的眼界,南希给爱迪生讲罗马帝国的盛衰,讲英国的历史,教他读《鲁宾孙漂流记》、《悲惨世界》等世界名著,从他十一岁起,又教他读科学百科全书和科学家牛顿的著作,接着又读了电学家法拉第的著作。爱迪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他尽情地享受着科学给他带来的快乐。

南希发现爱迪生特别喜欢物理和化学,就又特为他买了一本《派克科学读本》。这本书是当时有名的著作,里边介绍了许多物理和化学试验,有简要的说明和详细的插图。爱迪生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凡是能做的试验,他都要想方设法地亲自做一做,不成功决不罢休。由于爱迪生喜欢做实验,于是母亲帮他在地窖里建成了一个小实验室,他自己动手制作了简单的实验工具。自从有了这个小小的实验室,爱迪生除了跟妈妈上课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实验室里做试验。

一天,爱迪生望着天空飞翔的小鸟,忽然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如果往人体内输入大量气体,人会不会像气球那样升向天空呢?爱迪生找出一种能产生气体的药粉,让他的小伙伴米吉利吃了下去。这下可闯了大祸,米吉利的肚子胀痛不已,不停呕吐,幸而医生治得及时,才使米吉利转危为安。爸爸严厉地训斥了爱迪生,地窖实验室从此也被封闭了。

由于生活所迫,爱迪生十二岁开始到火车上去卖报。十五岁那年,他在火车上做化学试验,不慎把装满黄磷的瓶子打翻了,引起了一场大火,差一点将整个车厢烧掉。列车长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将他的一个耳朵打聋了。但是,生活再困难,工作再忙,他也不忘拼命读书。南希也总是千方百计地支持和鼓励他做试验。为了试验用云母薄片代替耳膜医治自己的耳聋,他后来发明了留声机。从二十多岁起,他开始研究电灯,前后历时十几年,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但他丝毫没有动摇过,仍然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教育哲理:爱迪生能够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他有天才的大脑。这首先得益于他母亲的支持与帮助,是她将爱迪生培养成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其次是他的不懈努力,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只要肯拼搏,同样会有所成就。

一次有益的谈话

有一天,爱迪生在台脱罗市最大的图书馆里专心读书。这时,有一位教师模样的人,戴着金丝边眼镜,正坐在爱迪生的旁边看书。他时不时地放下书本,抬起头来仔细端详着爱迪生。

终于,他站起身来,走到爱迪生身边,亲切地问道:“我在这儿经常看到你,我想你一定读了很多书吧?”

“我已经读了十五英尺厚的书了。”爱迪生回答。

“能够告诉我你是怎么读的吗?”来人问道。

“我想把图书馆里所有的书全部读完,所以我是按照书架的次序来读书的。”爱迪生十分认真地答道。

那人惊叹着点点头说:“你这种刻苦读书的劲头值得人敬佩。可是,你要知道,书海浩瀚,学海无涯,你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就说这个图书馆吧,藏书就有几百万册,你就是天天读,一生也读不完啊!我建议你还是选择一两类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籍读,如果你能够这样做,我相信你将来一定前途无量,会有一番作为的。”

说完,他拍拍爱迪生的肩膀,深情地注视了他一会儿便转身走了。爱迪生望着那人离去的背影,呆呆地站在那儿,他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短短的一席话,竟使爱迪生获益终身。

至此以后,爱迪生改变了以往读书的方式,他主要选读机械、物理这类的书,有空再看些政论、文学著作。

后来,爱迪生成了伟大的发明家,但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位同自己只谈过一次话的“终身教师”。

教育哲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主要的科目上,才会取得最大的成功。

决定的因素是教育

卡尔·威特是法国的著名教育家,他认为天赋是人成才的一个方面,而起决定因素的却是教育。

有一次,德国教育问题学会举行了一个会议,有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孩子能否成才,天赋起决定作用,教育只是辅助性的。”卡尔·威特马上反驳说;“对孩子来说,天赋是次要的,教育是主要的。”接着,他又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孩子能否成才,不是决定于天赋,而是决定于孩子幼年时期所受的教育,一般是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就是那些只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好好进行启蒙教育,也能成为一个成就非凡的人。”

他的话音一落,引起了在场许多人的不满,不断有人起来反对他。

但是谁都没有办法驳倒他。

“如果上帝给我一个孩子,即使是一个白痴,我也能够将他培养成才。”卡尔·威特还进一步说道。

没过多久,他果然有了一个儿子,也取名为卡尔·威特。小威特是个先天不足的孩子。邻居们纷纷议论说:“你看小威特那笨头笨脑的样,简直是个白痴。”小威特的母亲也不否认,她说:“这孩子不会有什么出息,教育也没用。”

可老威特不这样想。他对小威特充满了信心。

老威特很注意引发孩子的兴趣。他决不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而是想方设法地唤起孩子的求知欲。他买来了许多画报和小人书,翻开书页一字一句地讲给孩子听。小威特被书上有趣的故事吸引住了,老缠着爸爸继续给他讲。老威特乘机对他说:“你要是识字的话,不就可以自己看了吗?”有时,他故意停下来,对小威特说:“我比较忙,没时间再讲了,书里面的故事可有意思了,你自己先试着看看吧。”小威特不认识字,只是看着画发呆,他并不知道书里面讲的是什么。有时,竟急得要哭。这时,老威特才说:“这样吧,孩子,我来教你识字!”

在父亲的耐心讲解下,小威特认识了很多字!

到八九岁时,小威特已经能够自由运用六国语言,通晓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九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莱比锡大学。这个大学的校长通过考核,向社会宣布:“九岁的小威特具有非凡的才能,他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十八九岁的青年。

后来,小威特荣获了哲学博士的学位,那时他还未满十四岁。两年之后,他又取得了法学博士的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教育哲理:光拥有非凡的天赋,而不好好接受教育,不努力,是不能成才的。相反,天赋不足,但接受了好的教育,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同样是可以成为有用之才的。

“要像透镜一样聚焦”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一天,他正在花园里认真寻找着一些昆虫。他时而拿着一块透镜,在树丛、草叶之间仔细搜寻,时而拿起铁锹,挖坑松土。他捉到了一只只小昆虫,就像发现了珍贵的宝贝一样,把它们装在一个个小玻璃瓶里,准备带回实验室里去研究。

法布尔感到有些累了,便站起身来,准备回去。正在这时,有一位青年来找法布尔,他在实验室里没找到他,就径直寻到花园里来了。

“您是法布尔先生吗?”青年问道。

“我就是。”法布尔一边回答,一边抬起头来。他发现自己并不认识这位青年,便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并问他找自己有什么事。

青年急冲冲地来找法布尔,可是见了面,却不知道怎么开口,但是可以看得出,他心里一定有苦衷。

“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助的,请尽管说,不必客气。”法布尔热情地说道。

青年终于鼓足了勇气说道:“法布尔先生,有一个问题我不明白,一直想向您请教,我想立志成才,并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为何不见成效呢?”

“你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法布尔说。

“我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结果却收效甚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法布尔赞许地点点头说:“看来你是一位有志献身科学的青年。”

“是啊,我爱科学,可我也爱文学,对音乐和美术我也感兴趣。我把时间全部用上了,可是仍然没有取得成就。现在,我整天都在为此事感到苦恼,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今天我特地来找您,就是想要请您指导我,如何走上一条能够更快成才的道路。”

法布尔明白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放大镜递给青年,并从玻璃瓶里捉出一个小虫。青年从这块放大镜下面看到小虫变大了,连肉眼观察不到的一些微小器官也看得一清二楚。但青年仍然感到迷惑不解。

“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方面,就像这块透镜一样。”法布尔进一步开导他说。

青年低头沉思了一番,终于明白了法布尔这句话的含义。

教育哲理:由于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当你在一生或一段时间内选择一两个目标时,就应该着重在此投入更多的精力,而不应该让自己的精力太过于分散。

圆舞曲之父的童年

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童年十分不幸。7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在第二次结婚后不久,也死在了多瑙河中。约翰只好在小酒店里和继母一起度日。后来,继母再嫁。幸好继父戈尔德是一个和蔼的人。

那时,常有一些走街串巷卖艺的乐师被招进酒店来演奏。音乐为约翰开启了一个精神上的乐园。戈尔德留意到孩子对音乐的迷恋,于是在约翰生日的那天,送给孩子一把小提琴作为礼物。这把提琴比玩具好不了多少,可是不久,约翰发现在提琴的两个“f”形孔里灌些啤酒进去,多少可以改善一下它那干涩的音色。在学校里,他总是把这把提琴放在课桌底下,短短的课间休息时间,他也要拿起琴拉上一阵子。由于那把提琴时时让他分心,他的学习成绩很糟糕。

13岁那年,继父认为孩子应当学点手艺,就把约翰交给了一个书籍装订匠。但约翰不愿干这种活,他又哭又闹,师傅把他关进了贮藏室。装订匠的妻子有点可怜这个桀骜不驯的孩子,趁她丈夫不在的时候,把约翰放了出来。约翰抓起他的提琴就逃跑了。他朝维也纳森林奔去。那里有不少的酒店客栈,他相信靠自己的小提琴是可以挣一口饭吃的。整日的奔波和过度的兴奋,约翰感到非常疲乏。怀抱着心爱的提琴,他竟在绿草如茵的山坡上睡着了。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吧,一个名叫赫尔·波利扬斯基的音乐家暮出散步,在这儿发现了酣睡的约翰。音乐家对那把玩具似的提琴颇有兴趣,他摇醒了孩子。不一会儿,两人就兴致勃勃地畅谈起音乐来了。约翰算是头一回遇上了一位知音。波利扬斯基对这孩子的天分很有信心,他答应免费为约翰授课。音乐家说服了约翰,要他回家去,并答应去向他的继父说情,让孩子选择自己的职业。

从此,小约翰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后来成为一个出色的音乐家。

教育哲理:兴趣是成功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人能在他所不感兴趣的事情上有所成就。当孩子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时,家长应该给予支持。

第一位女数学博士

魏尔斯特拉斯是德国的著名数学家,在数学领域里,他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写的每一篇论文和每一本专著,都深深地影响着整个数学界。在繁忙紧张的研究工作之余,他还始终不忘培养世界上出类拔萃的数学人才。世界上第一位女数学博士索菲·柯瓦列夫斯卡娅就是在他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

1870年,魏尔斯特拉斯在柏林大学担任数学教授。

一天,他上完课后,回到办公室,马上从皮包里拿出-叠厚厚的数学论文稿,将它们放在办公桌上。他时而埋头书写,时而冥思苦想。论文稿上写满了复杂的数学符号与公式。突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一阵风吹进来,桌上的文稿随风飘到地上。教授抬头一看,进门的是一位未曾谋面的女青年。

这位女青年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感到很不安,她脸色通红,连声说:“真对不起,教授,我帮您把稿子拾起来吧。”

可是,教授的脸上丝毫没有流露出生气的神态,还问:“您来这里找我,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吧。”

女青年面带羞涩地说道:“我从俄国来到这里,想拜您为师,因为我对数学很痴迷,可一直苦于没有名师指导。但不知您是否愿意?”

教授想了一下,便毫不犹豫地回答:“将学生培养成才是我的责任,我很高兴收下您这个学生。我太高兴了。”拜师与收徒的过程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

可是,要当教授的学生并非易事。教授一连出了几十道具有较高难度的题目让她做,想考一下她的数学水平。

教授猜想她肯定有好多题不会做,但让人感到意外的事,柯瓦列夫斯卡娅不仅答对了,而且许多解法都很有创意。

教授见这位普通的女青年竟有如此深厚的数学功底,也惊讶得很。他马上带她去学校注册。可是,当时的柏林大学与俄国的大学一样,一概不收女生。教授将她的情况跟学校反复说了几遍,但还是不起作用。

回到办公室里,教授把情况告诉了柯瓦列夫斯卡娅。她听后难过得哭了,然后对教授说:“我已不可能成为您的学生了,我将为此遗憾终生。我失去了这次机会,我的数学梦将破灭,生活对我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不!尽管学校不收您,但我可以在私下里教您,因为培养数学人才是我终生的目标。您就作为我的一名不注册的学生吧!”教授十分动情地说道。

此后,教授承担起了培养这个数学新秀的重任。每星期天的下午,他会把柯瓦列夫斯卡娅叫到一个地方,单独给她讲课,并抽出大量业余时间为她批改作业,指导她写作论文。

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恶疾缠身,他从未停止过。

柯瓦列夫斯卡娅瞧着教授额头上悄悄布满的皱纹和亲切慈祥的面容,经常感动得热泪盈眶。在柏林四年,她不仅学完了大学所有的数学课程,而且完成了三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在教授的大力帮助下,经德国数学中心哥廷根大学的严格评审,柯瓦列夫斯卡娅终于成为世界上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数学博士。

教育哲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促使你不断进步,直至获得成功。

兴趣培养法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的教师斯特娜夫人是一位儿童教育专家。她曾经用很巧妙的方法来教自己的女儿学习数学。在她的教导下,女儿很快就学会了数数,并在做买卖的游戏中学会了数钱。但是当母亲要教她乘法口诀时,女儿第一次表现出厌倦,尽管妈妈把口诀编成歌唱,也还是没有效果。

这可是一个难题,怎么办呢?她没有逼迫女儿去背口诀,而是去请教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数学教授。那位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症结:“你不能有趣地教数学,所以她学起来也就没有什么兴趣。你喜好文学、音乐和历史,所以能够发掘其中的乐趣,并把这种乐趣带给她,由于你不是很喜欢数学,因而也就不能发掘其中的乐趣,不能给她带去快乐,女儿也就厌恶它。”然后,教授又亲切地教给她一些教数学的方法。

于是,按照教授的指点,她首先让女儿对数学产生兴趣。她把豆子和纽扣装入纸盒里,然后,母女俩各抓出一把,数数看谁的多;在吃葡萄等水果时,不忘让女儿数数它们的种子……

女儿最喜欢玩掷骰子的游戏。最开始是用两个骰子,掷出后如果出现四和五,就把四和五加起来得九分,加对了就能够再玩一次,并把这些结果记在纸上,玩三次以后计算一下,定胜负。每次玩这种游戏不超过一刻钟。玩两三周后就增加骰子的数量,改为三个、四个,最后达到六个。接着,母亲又和女儿做这样的游戏:她们把豆和纽扣分成多组,然后将它们排列起来,数数各是多少,并写在纸上,然后把这些做成乘法口诀表挂在墙上。这样一来,女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乘法口诀,让孩子在快乐中掌握了知识。

为了巩固女儿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学会在实际中运用,斯特娜夫人经常和女儿做模仿商店的游戏。卖的东西有用数量计算的,有用分量计算的,也有用长短计算的。价格是按照实际的价格,钱也是真正的货币。母亲扮顾客,到女儿的“商店”去用货币买各种商品。女儿扮售货员,她应该根据顾客所买的东西,按价格表进行运算,并找对方零钱。

通过不断训练,女儿逐渐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教育哲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子女,就要使他们对某方面产生兴趣,有了兴趣,那么学起来也就会轻松自如。 3cG+E41JZiMxeJc9sP9wgfkfDGZSr80fQl7iAx1Iobar3HHroqvg0urZZOBB/i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