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辑:生活用品1

筷子的由来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据说已有3000年的历史。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物美价廉。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如此独特的餐具是如何由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传说。

据说在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成灾,舜命禹去治理水患。大禹受命后,发誓要为民清除洪水之患,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就是大禹的勤劳。禹每天都带领人民和凶水恶浪搏斗,一分一秒也不愿耽搁。

有一次,大禹乘船来到一个岛上,饥饿难忍,就架起锅来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锅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于是他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夹出,吃了起来。因为这种方法便捷省事,从此,大禹总是以树枝、细竹从沸滚的热锅中捞食。久而久之,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油腻,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

餐叉的由来

现在人们吃西餐使用刀叉已经习以为常,但是,餐叉是怎么由来的呢?餐叉的历史源远流长,还在古代亚述国和古埃及时期,餐叉即作为一件主要餐具被广泛应用,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也有关于餐叉的记载。不过,随着异国的入侵和罗马帝国的衰落,这件餐具逐渐被人们忘却了。然而,在拜占庭帝国,它却被保留了下来,并在几个世纪以后从这里重新推广到整个欧洲大陆。威尼斯教会作家皮埃特罗·达米安尼于11世纪初在提及此物时说,这种奇妙而华美的餐具是由一个嫁给威尼斯首领的拜占庭公主带到威尼斯的。达米安尼在许多奇怪的物品中发现了“几把将食物送进口中的小叉子”。

从13世纪起,餐叉一词越来越经常地在欧洲各国君主、富豪家庭用具清单中被提到。以法国国王卡尔五世的宫廷用具清单最先出现。餐叉于15世纪末传播到佛罗伦萨和德国,于17世纪下半叶传播到英国,而在西班牙出现餐叉则是20世纪的事情。首批新式欧洲餐叉为金、银质地,两至三齿,叉把用同质金属或象牙、水晶制成。开始时主要用它食用水果,而其他食品则仍是以手代劳。后来,餐叉才在西餐中得以广泛使用。

碗的由来

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的碗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多为圆形,极少方形。

据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最早的瓷碗是原始的青瓷制品,基本形状为大口深腹平底,使用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以后随着时代的演进,制瓷工艺的逐步改善,碗的制作越来越精巧。唐以前的碗基本无纹饰。到了唐代有简单的画花装饰出现。宋代碗多为单色,如影青、黑、酱、白等,纹饰用刻、划、印等手法,将动物、植物文字形象绘在碗的内外壁或内底心上。元代的碗同宋代的相比,突出表现为高大厚重,多采用印花、刻花装饰。明代碗大多采用画花装饰。清代碗无论在哪一方面均胜过前朝,形状、釉色、纹饰更为丰富,工艺制作更为精巧细腻,素三彩、五彩、粉彩装饰的宫廷皇家用碗更让人叹为观止。

勺子的由来

勺子的使用,在餐具中应该说是最早的。从现在发现的证据来讲,已经可以追溯到七千年以前,在著名的河姆渡文化的文物中有很典型的骨勺子,用骨头做的。山东沿海地区的大汶口龙山文化的文物显示,当时人们是用棒做的勺子,首先找到一个勺子的形状,然后加一个柄就可以了,但大部分的都是用骨头做的餐勺,有很多勺子在勺把上都钻有一个孔。勺子是可以随身携带,可能就挂在腰上,到吃饭的时候拿出来用就行了。勺子,应该说是历史最为悠久的餐具了。

餐巾的由来

餐巾就是在用餐时的一块布料,这在我国古代就有,据《周礼》记载:周朝有设幕人负责用毛巾覆盖食物的古制。这种用以覆盖食物的毛巾,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餐巾。到了清代,皇帝用餐时使用的称为“怀挂”的餐巾则十分别致,它用明黄(皇帝御用的颜色)绸缎绣制而成,绣工精细,花纹别致,福寿吉祥图案华丽夺目。餐巾的一角还有扣襻,便于就餐时套在衣扣上。我国的餐巾具有局限性,而在西方,由于经常举行宴会,因此餐巾成为一种专用的保洁方巾。据说在15、16世纪时的英国,因为还没有剃刀,男人们都留着大胡子。在当时还没有刀叉的情况下,手抓肉食时很容易把胡子弄得全是油腻,于是家庭主妇就在男人的脖子上挂块布巾,由于这种大块的餐巾使用时显得过于累赘,英国伦敦有一名裁缝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将餐巾裁成一块块的小方块,使用时挺方便,从而逐渐形成了现在宴席上用的餐巾。

镜子的由来

古代的人们为了整理自己蓬头垢面的模样,经常面对一盆水,或者站在平静的河边、水边,整理一番。所以,古籍上记载,把这种“照镜子”,叫“鉴于水”。据传说,女娲补天收罗到一种黑曜石,经打磨而成为石镜,是镜子的祖先。还有传说真正的镜子是由黄帝发明的。一本叫《物原》古书上说:“轩辕作镜。”《轩辕内传》这本书上也说:“帝会王母,铸镜十二,随用而用。”《述异》这本书上则说:“饶州旧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

随着我国冶炼技术的发展,逐渐发明了铁镜、青铜镜和铜镜。秦汉以后,我国铜镜制造水平已闻名中外,镜子不仅是梳妆、整容的用具,而且是造型优美的工艺品。除了用青铜制造的镜子以外,还有用银制造的银镜和用钢制造的钢镜。但是,这些金属镜子一遇到潮湿就会发暗生锈,效果变得极差。为了避免这一点,人们防止它们的表面同空气和水分接触。后来,人们就用玻璃作为原料,解决了这个弊端。

牙刷的由来

为了保持牙齿健康,我们每天都要刷牙。那么我们使用的牙刷是怎么来的呢?大约在1770年,威廉·阿迪斯因煽动骚乱被关到英国监狱里。一天早晨,他洗过脸后,用一块小布洗牙。据传说,这种洗牙的方法是亚里士多德的建议,并由亚历山大大帝最先使用。勤于思考的阿迪斯觉得这个方法不管用,便想出一个好主意:先在一块骨头上钻了一些小孔,然后向监狱里的看守要了硬猪鬃切断绑成小簇,一头涂上胶,嵌入骨头上的小孔中去。这样,牙刷就诞生了。

20世纪初,出现了塑料牙刷柄,20世纪30年代人们采用人造尼龙丝做牙刷毛。由于尼龙丝具有粗细均匀、光洁润滑、易保清洁、比较牢固等特点,取代了天然鬃毛。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细尼龙丝质量提高,人们发现原来的尼龙丝对牙龈和牙齿损伤较大,因而在20世纪40年代,改用软尼龙丝做牙刷的刷毛。现在又出现了电动牙刷。

牙膏的由来

我国唐代已开始用中药开麻、藁本、细辛、沉香、寒水石研粉擦齿,可以香口洁齿。在国外,大约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人将含有碳酸钙的浮石磨粉,用毛笔蘸着刷牙,19世纪中期,在国内外市场上,普遍出现了以白垩土为主体的牙粉。19世纪末期开始出现了管装牙膏,使用虽较牙粉方便,但不爽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用工业复苏,牙膏膏体结构才有了根本的改进。它用硫酸氢钙代替白垩土,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代替了肥皂,使泡沫性能大为改进,洁净效果也更好,而且消除了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把防治牙病的药物治疗与清洁牙齿结合起来的第一代含药物牙膏,这样,洁用牙膏和药物牙膏并肩发展起来了。20世纪60年代初,含氟化物牙膏在市场上大量出现,用于防治一般牙病,保持牙床健康,坚固牙齿。但是,长期使用含氟牙膏,特别是在水源中含氟量本来就偏高的地区,对人体有害。于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加酶牙膏问世。加酶牙膏是在牙膏的膏体中加入蛋白酶、淀粉酶、葡萄糖酸等。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惊人的催化能力。所以,加酶牙膏既有较强的去污能力,又能断绝细菌的“粮食”,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肥皂的由来

古时候没有肥皂,人们洗衣服都用扁木棒捶打,再在水中清洗,我国古代称做“捣衣”。那么肥皂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这里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很早以前,罗马城大旱,人们抬着牲畜到罗马城外的一座山坡焚烧牲口祭天。雨水将牲口的脂肪掺杂着草木灰一起冲下山坡,渗入到河岸边的泥土中。当地妇女在河边洗涤时,意外地发现这种混合泥土有助于清除衣服上的油污。这可能是肥皂最早的雏形。

另一个说法是5000多年前,古代埃及一个给国王做饭的厨师,不慎把一盆油打翻在炭灰里,当他处理后回来洗手时,手洗得特别干净,他又抓来一些叫其他厨师用,效果也一样。国王知道后不但没有追查,还叫人仿制,这就是肥皂的雏形。

公元70年,罗马帝国学者普林尼第一次用羊油和木草灰制块状肥皂获得成功。从此,罗马开始使用起肥皂来。这项技术后来又传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下令建厂,世界上最早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肥皂工厂便在英国的布里斯托尔城建成了。以后,法国化学家卢布兰通过自己的实验,肥皂的原料改用电解食盐的方法制取的烧碱,成本大大低于英国人用煮化的羊脂混以烧碱和白垩土制肥皂的价格。从此,肥皂才逐渐为人民大众所用,走进千家万户。

毛巾的由来

每天早晨起床后,都要洗脸洁面,洗完脸后都要用毛巾把水拭干。在我国古代最初的拭面的毛巾有很多种,有葛制的絺络之类;有丝制的绫罗之类。唐朝,开始用棉布制巾。《礼书·内则》中有“盥卒授巾”、“左佩纷悦”的记载。纷以拭物,悦以拭手。这说明古巾有两种,一种用以覆物,另一种专用拭手。后世又把以帨为巾的品种称为帕。手帕开始用于拭手、佩带,后来又用巾裹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说明:“古以尺布裹头为巾,后世以纱罗布葛缝合,覆发之巾日帻,罩发之络曰网巾。”

清光绪年间,日本生产的毛巾输入中国,毛巾开始广泛流行。1917年,三友实业社创立毛巾工厂,生产三角牌毛巾,产品质优价廉,畅销全国各地,为中国毛巾生产的先声。1919年,上海三星厂相继成立。当时生产面巾和擦巾两个品种。面巾专用于洗脸,擦巾供沐浴之用。

梳子的由来

梳子是用来梳理头发的,据说每天梳理头发300多次,可起到按摩头皮的作用。梳子是怎么来的呢?关于它的由来有这么一个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能工巧匠叫赫廉,他见人们披头散发,做事碍手碍脚,于是就按照人们用手抓挠头发的模样,用骨头做了一把“五指梳”。不久,原始部落间发生了战争,赫廉被征入伍,在战争中被俘。他在俘虏营里,又琢磨做梳子,结果被认为是“私造怪物”,被打入死牢,翌日就要处死。

死牢的看守皇甫也是个匠人,他知道赫廉的事情就想放走赫廉。赫廉怕连累皇甫,不肯逃走。皇甫就请他连夜造一把梳子,然后送给嫘祖娘娘。嫘祖娘娘知道了其中的缘由,便带着梳子去见轩辕黄帝。

黄帝明白这件事情后立刻赦赫廉无罪,并封他为木梳始祖,可是当时赫廉已被处斩。赫廉死后,黄帝命皇甫当匠做统领,监制木梳,皇甫把赫廉尸体运回常州,自己就在清水潭开办梳子作坊。皇甫80岁那年,捧着木梳梳了三下,含笑而逝。

赫廉、皇甫做木梳的技艺,代代相传,他们俩被后人视为制作木梳的始祖。因为皇甫生活在常州清水潭,那里人们长期继承赫廉、皇甫制作木梳的高超技艺。所以,常州木梳久享盛誉,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

剃须刀的由来

据记载,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人已经有剃须的习惯,也出现了专门以剃须为业的“剃须人”。欧洲发现的最早的剃刀,是新石器时代用黑曜石制成的石刀。

中国剃须的历史也很早。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梁朝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制造剃刀的历史,也很久远。《韩非子》记载:“婴儿不剔首则复病。”这说明在战国时代我国就能制造可剃婴儿头发的剃刀了。

剃须刀起初是用铜或青铜制作,后来改用铁,中世纪则用钢制作单刃或双刃剃刀。1786年,法国人勒蒂安试制成了刨式剃须刀,这种剃须刀系将剃须刀片夹紧在夹持器中。19世纪末,英国人吉勒特发明了一种安全剃须刀,是将刀片装在刀架上,刀刃通过刀架接触皮肤。电动剃须刀则是美国人的发明。

三色柱的由来

三色柱是理发店的标志。关于这个标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在1789年,法国爆发了反封建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当时巴黎的革命者深入基层活动,许多理发店成为他们活动的秘密据点。有一天,一位正在执行特殊任务的革命者遭到敌人的追捕。他机智地跑进一家理发店,坐在椅子上理起发来。敌人追来后气势汹汹地逼问理发工人,机智的理发工人指了指后门。于是搜捕的敌人急忙从后门追出去。就这样,理发工人成功地掩护了这个革命者。法国革命胜利后,为了表彰理发工人对大革命的支持和贡献,就在理发店的门前竖起一根玻璃圆筒,里面装上象征法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柱,并使之不停地旋转。此后,世界各地的理发店都纷纷装三色花柱,作为招揽顾客的装饰,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种说法是在中世纪,西欧人认为人生病主要是因为体内各元素不平衡,只要引出多余的元素,就会恢复健康。当时认为血液是一种最容易引出的元素,只要放血就可以治好病。但医师认为这是下等人做的事,自己不肯动手放血,就托理发师来做,于是理发师就成了业余外科医师。1540年,经英格兰国王批准,成立了理发师、外科医师联合会,并为此举行了庄严的仪式,国王亲自把批准书交给联合会主席维凯瑞。从此,理发师正式打出了外科医师的牌子,并选三色柱作为他们行医和理发的标志。三色柱中的红色代表动脉,蓝色代表静脉,白色代表纱布。直到1745年,英王乔治二世敕令成立皇家外科医学会,外科医师从此与理发师分家,但理发店门前的三色柱却一直沿用下来。

火柴的由来

虽说现在是打火机的时代,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打火机种类繁多,很少再有人使用火柴,但火柴也是肩负一个时代的证明。据说火柴是德国一位名叫布朗特的金匠发明的,17世纪末,布朗特在汉堡冶炼各种金属,在冶炼的同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易燃物--磷。布朗特将磷的秘密以1000英镑的高价卖给了一名富商克莱夫德。1677年克莱夫德把磷带到了英国,遇到了著名的科学家波义耳。波义耳经过研究,掌握了制磷的技术,并开始了制造火柴的试验,1680年终于制出最早的火柴--取火棒。在木质细棒的一端涂上硫黄,在粗纸上涂上磷,取火时将细棒在纸上摩擦,就将细棒点燃。

自1771年起,德国人制造一种叫“磷烛”的火柴。这是一根细长的密封玻璃管,管内无氧,却有一条带磷的蜡纸,取火时将管敲破,磷遇到空气便燃烧起来。五年之后,意大利人制造出“磷盒”火柴,取火时将一根有硫黄的细棒插入装磷的瓶内,抽出后遇到空气便燃烧。1805年法国人发明了“速燃火柴”,它是一根涂有氯酸钾、糖和树脂混合物的细棒和一小瓶硫酸。只要将细棒浸入硫酸,取出后就会燃烧。1827年,一位名叫华尔克的英国药剂师用氯酸钾、硫化锑和树胶制成了摩擦火柴,取火时在砂纸上擦燃。

我国自己制造火柴是在1890年以后,我国第一个火柴厂是瑞典人在上海开办的。

蜡烛的由来

远古时代,人们用钻木取火的方式点燃火堆来取暖或抵御野兽,后来人们在空的石头或头骨中放上动物脂肪,用芦苇或植物纤维捻成线做灯芯,点燃发光。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慢慢就出现了蜡烛。当时,是用蜡或凝固的脂肪做成,用植物纤维或长布条捻成灯芯,外面用蜡或脂肪包住就成为蜡烛。

很长一段时间,蜡烛没有什么发展变化。直到19世纪中叶,制作家用蜡烛仍是家庭主妇的一项重要任务。制作方法如下:先将牛或羊的脂肪放在锅中烧化,再把一缕缕线--约有蜡烛的一倍长--挂在一根杆子上,棉线的下半部分拧在一起,这便是灯芯。用手拿着木杆将灯芯在油里反复浸蘸,每次蘸过油后都要让灯芯上的油冷却、凝固,然后再蘸。这样反复数次,蜡烛便做成了。现在的蜡烛工厂早已摈弃了这种家庭制作蜡烛的方法,但灯芯却一直是用棉线捻成。

灯的由来

火的发现是原始人类的一大进步,它是人类新纪元开始的标志。后来人们在用火烤食野兽的时候,观察到滴在火中的油嗤嗤地燃烧起来。后来,人们发现将一块含有松香的松脂木插在洞穴的壁缝中,点燃后会发出光焰。接着他们又把动物油脂放在平底的石器中,用植物纤维做灯芯,点燃后便是世界上第一盏灯。

油灯中使用的油是多种多样的,有动物脂肪、向日葵油等。在地中海地区生长着许多的橄榄树,于是人们在油灯中使用橄榄油。日本人和中国人则从各种坚果仁中提炼出油来点灯。至今,一些热带地区国家仍然用花生油点灯。

在人们发现了石油之后,油灯渐渐失去了它的作用。1859年,有人曾对装在密封罐中的石油加热,从中提炼出一种稀薄的溶液,这便是煤油。于是,煤油灯应运而生,结束了数千年来只用油灯和蜡烛照明的局面。不久,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电灯,人类最终迎来了一个光明的新时代。

电池的由来

电池分为原电池和蓄电池。原电池就是一次性的电池,蓄电池是放电以后经充电又能复原继续使用的电池。1733年,由法国人杜费伊首先发现“电”有两种,即阴电和阳电。1745年前后,荷兰人马森布罗克用一个玻璃瓶装上水进行试验,以此来储存摩电机所产生的电荷,这是最早的蓄电池。因最先在荷兰的莱顿大学试用,故被称为“莱顿瓶”。

1752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在实验验证闪电性质时,发现电由电荷过剩的地方向电荷欠缺的地方流动,即由正极流向负极。1791年,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偶然发现,两块不同的金属与一潮湿物体接触时能使电流持续流过导体。1865年,法国化学家勒克朗谢发明了第一个实用的干电池。1954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研制出太阳能电池。由于这种电池是把太阳能直接转变成电能,被称为“日光电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又出现了能量大而重量轻的新型电池,如核电池、氧化银电池、锂电池、光电池等。

保温瓶的由来

保温瓶又称“热水瓶”、“暖瓶”。保温瓶的发明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1879年,德国物理学家A.瓦因霍里德教授建议用由两层中间为真空的薄玻璃制成的容器储存实验室的液化气体。他自己动手制作这种容器,并用它来做实验。1881年他撰写了论文《瓦因霍里德瓶》。1890年英国化学家詹姆斯·久阿尔改进了瓦因霍里德瓶,在瓶壁上镀上一层银,这样可以降低热辐射,减缓热量通过玻璃的漏失,于是久阿尔瓶诞生了。1900年,英格兰化学家杜瓦在极低的温度下,首次成功地使压缩氢气变成液体。杜瓦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了一个能够阻碍热量传递的瓶子,用以储存液态氢。这个瓶子是涂银的双层玻璃瓶,两层壁之间的空气被抽出,成为真空层,小小的瓶口上还盖有绝热性能良好的塞子。这样,外界的热要通过缓慢的辐射过程才能透过真空层,而涂银层又可把一部分热反射回去,瓶内的温度就能保持较长时间。人们把这样的瓶子称做“杜瓦瓶”。现在使用的保温瓶,就是从“杜瓦瓶”演变而来的。

打火机的由来

自从火柴出现以后,它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但是还有一些缺点,如容易压碎、容易受潮。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人们设计制造了一种更加便捷的工具--打火机。它是由德国化学家德贝莱于1823年发明的,是世界上第一个打火机。德贝莱利用锌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喷到铂棉上自动起火。由于这种打火机缺点很多,未能得到推广使用。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利用打火石与转轮的摩擦而产生火花,点燃汽油灯芯而着火的打火机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很受消费者的青睐。我们现在使用的电子打火机,是用石油液化气取代汽油作为燃料,用电子陶瓷取代火石作为引燃物,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地图的由来

地图不仅是我们出行的必要工具,也是军事斗争中不可缺少的行动指南。地图在很久以前就出现了,它起初是记载人们日常出行所到达的位置。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祖先就用简单的线条在地上或墙上画出狩猎、播种、危险、友邻的位置等内容来,这是原始地图的雏形。

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平面地图产生于周代,是在中山国都遗址附近出土的距今2300多年的铜版地图。南朝时期,宋人谢庄制成《木方丈图》,是木刻地形模型,比瑞士制作的地形模型要早1300年。唐贞元年间,贾耽设计、监制了巨幅的《海内华夷图》,开创了我国以不同颜色绘制不同地域的先河。明朝末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在广东刻印成《坤舆万国全图》。出于对中国天朝上国的敬意。把中国放在地图中央。不过这幅地图对我国古代地图的绘制产生了较大影响--它使我国原有的经纬概念充实、明确和系统化起来。1718年,官方监制的《康熙皇舆全览图》编成,这是当时中国最权威的地图。

针的由来

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了一枚长8.2厘米的骨针,这枚针尾部挖有线孔,针锋锐利,这根骨针距今约18000年,是所发现的最早的针。青铜器时代,商代出现了铜针。长沙发掘西汉墓时,发现了一枚有鼻儿的铜针。到了铁器时代,铁针代替了铜针。唐宋时制针讲究热处理工艺,能造出纤细、精巧而锋利的针了。现代由于掌握了冷拉丝技巧,针的生产速度快且成本低。

拉链的由来

在拉链没有发明之前,古罗马人发明纽扣之后的十几个世纪里,人们一直很耐心地系扣、解扣和缝扣,似乎也没有太多的抱怨。直到1893年,美国芝加哥的一位叫贾德森的工程师,把一个个很小的颗粒状元件作为连接件,分别交错地镶嵌在两条布带子的边缘上,然后通过一个滑动件达到啮合或分开的目的。这就是现在拉链的雏形,当时称为“滑动系牢物”,又名“可移动的扣子”。

遗憾的是,这种“可移动的扣子”很不好用。滑动件常常咬住带边,安在服装、靴子等制品上,经常会自动爆开,产品虽冠以“扣必妥”商标,使用者却日渐减少。风行一时的“可移动的扣子”后来被一个聪明的美国人加以修改,他将颗粒状元件的顶端加大,并使之有一定的弧度,这样元件就不容易自动爆开了。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了适应快速行军的需要,军用防蛀衣橱、睡袋都采用简单方便的拉链。此后雨衣、游泳衣、浴衣和网球拍套上逐步出现了无齿扣件。

1923年,古德里奇鞋业公司准备向市场投放一种新式高统橡胶套鞋。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顾客的眼球,公司老板古德里奇定购了15万件扣件。古德从扣件拉动的声首(z-z-z-i-p)中得到了灵感,发明了今人再熟悉不过的“拉链”(zipper)一词。

缝纫机的由来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学会用鱼骨针、石针来缝制兽皮与树叶等简单衣服了,以后随着铁器和金属制造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学会了使用金属针缝制衣服。最早期的缝纫机是用单根、双根及多根线和机针将布料或皮革缝合,或在缝料上缝缀装饰线迹的机器。它主要应用于家庭、工业和服务企业。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纺织工业的大生产促进了缝纫机的发明和发展。1790年,英国首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后穿线、缝制皮鞋用的单线链式线迹手摇缝纫机。1841年,法国人发明了机针带钩子的链式线迹缝纫机。1851年,美国工人I.M.胜家发明了锁式线迹缝纫机,并成立了胜家公司。这一时期的缝纫机基本上是手摇式的。

1859年,胜家公司发明了脚踏式缝纫机。从托马斯和爱迪生发明了电动机后,1889年,胜家公司又发明了电动机驱动缝纫机。从此开创了缝纫机工业的新纪元。

手表的由来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军方意识到“免手提”腕表的重要性,这才激起了一般民众对手戴腕表的热切需求。

1926年,发明了第一块自行上弦的腕表,从1960年起,传统的圆形表样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瑞士对腕表的进一步改进,就是把怀表所具有的计时、日历、陀飞轮及自动发条装置加以微型化,而装设于腕表上。

1952年在美国、法国和瑞士生产出第一块电子表。1967年,纳沙泰尔的电子钟表中心开发出第一块石英手腕表,并在1970年以不同瑞士品牌的名字开始大量生产。自此,新的技术开始快速开发。

隐形眼镜的由来

把镜片直接戴在眼睛的想法,早在1508年被·达芬奇提出,首先描述将玻璃罐盛满水置于角膜前,以玻璃的表面替代角膜的光学功能。1845年,英国人赫尔奇发现在玻璃和眼睛中间注入透明的动物胶质置于角膜表面,可以短暂矫正患者视力。1887年,德国科学家Adolf Eugen Fick成功制造出第一只隐形眼镜。1938年,由于塑胶PMMA材料的发明,Mullen和Obring使用PMMA为材料,制出第一副全塑胶隐形眼镜。1960年,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Otto Wichterle研制出一种吸水后会变软,又能适合人体使用的HEMMA材料,制作出第一副软性隐形眼镜。1971年,美国博士伦公司首先获得FDA(美国联邦食品医药管理局)核准,在美国生产和销售软性隐形眼镜。1974年,为了改善镜片的透氧性能,以达到使镜片能够安全地配戴过夜的目的,一种透气硬镜材料(硅酮丙烯酸酯,SMA)诞生了,由于硅成分的介入,使镜片的透氧性能进一步提高,其后又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多种透气硬镜材料,具有代表性的有氟硅丙烯酸酯和氟多聚体等。有机氟成分则使材料有更为良好的透氧性能。而今,隐形眼镜日趋成熟,将为更广大的屈光不正的患者服务。

染发剂的由来

1909年,法国化学家欧仁·舒勒首次对染发剂进行了总结性试验。他创建了法国无害染发剂公司,并于1910年改名为奥利亚尔公司。该公司所生产染发剂的主要成分是对苯二胺,专业人员称它为“对”型染发剂。1927年,人们用有机染料制成一种叫做“速染剂”的染发剂。这类染发剂色调丰富、光泽自然,它的发明为染发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

橡胶的由来

橡胶是高弹性聚合物。橡胶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cau-uchu,意为“流泪的树”。天然橡胶就是由三叶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胶乳经凝固、干燥后而制得。1770年,英国化学家J.普里斯特利发现橡胶可用来擦去铅笔字迹,当时将这种用途的材料称为rubber,此词一直沿用至今。橡胶的分子链可以交联,交联后的橡胶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具有迅速复原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橡胶是橡胶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电缆及其他各种橡胶制品。

彩色胶卷的由来

早期的彩色照片,是摄影师在黑白照片上手工着色,色调往往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且费工费时。1928年,美国摄影师研制出一种16mm的彩色软片,但拍照时须在镜上装上红、绿、蓝三种人工涂画的滤光镜,制作费用昂贵,色调效果也不理想。

有一次,美国两个16岁的男孩万尼斯和高杜基斯欣赏一套用滤光镜摄制的彩色短片《海军》,深为片中的色调不够逼真而感到惋惜。于是,两人决定去探索彩色摄影。5年后,德国的科学家已成功配制了乳剂。他们利用这一成果,把乳剂分成3层,分别对红、绿、蓝产生感光作用。

1930年,他俩正式与柯达公司合作,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张两色冲晒程序的感光彩色胶片。以后,他们又进一步把感光片由初期的两层药膜分成5层药膜。这样,拍成的照片便能如实地冲印出拍摄物的色彩来了。

挂历的由来

挂历的雏形是一种“讨债本”。那是在古罗马时代,当时社会上有一种专门从事放债业务的人,按月去向债户收取利息。为方便起见,他们将何月何日某人该还的债和该付的息都记在一个本子上。因为这种本子是以月为单位,按日期排列,附有记事栏,其记事方法简便明了,渐渐地被其他行业所借鉴。

扇子的由来

扇子在我国源远流长,传说原始社会末期的舜,为了寻找贤人辅佐自己,曾亲自制扇作为赠品。至殷周时,“殷高宗有鸡尾扇”,不过当时这种长柄大扇不是用来扇风消暑,而是由侍者手执,为帝王贵族障风蔽日,是奴隶社会一种权势的标志。直到周朝,扇子仍多用鸟羽制成。据《拾遗记》载:周昭王得雌雄丹鹊各十只,十分高兴。夏令时分,一大臣将鸟脱掉的翎羽制成羽毛扇,献给昭王。这就是我国第一把有记载的扇子。

到了汉代,作为摇风用的扇子就较为普遍了。西汉时,巧匠丁绶发明了“七轮扇”。其原理与现在的电风扇极为相似,一人手摇“七轮扇”,清风满座。这种“七轮扇”是世界上最早的风扇。至宋朝后,除平民爱用的薄扇及闺阁常备的团扇外,又从朝鲜传入了折扇。明初时期,成祖喜折扇舒卷之便,“命工匠如式为之”,从此折扇风靡天下,制作也倍加精巧。《春风堂上随笔》注:“折叠扇亦如聚头扇……贡于朝鲜,明永乐间始盛行中国。”

千百年来,扇子经过劳动人民的不断创新,品种繁多,有羽扇、骨扇、纸扇、葵扇、蒲扇、麦杆扇、棕榈扇、香木扇等等,这些多种多样的扇子,不但经济实惠,还能一物多用。如用蒲草编制的蒲扇,既可取凉,又可遮阳。芭蕉扇还可以遮蔽一点儿小雨,故有“一把扇子半把伞”之说。

鸡毛掸子的由来

扫帚是扫地除尘的工具,源于我国。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有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毛来制成了第一把扫帚。这亦是鸡毛掸子的由来。由于使用的鸡毛太软,同时又不耐磨损,少康即换上竹条、草等为原料,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扫帚。

扫帚的由来

今天,欧洲、亚洲以及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广泛应用一种用高粱杆做的扫帚。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为了发展农业提倡种高粱,于是,高粱的栽植遍及美国。有一天,哈得里的一个老农需要一把新扫帚,他砍些高粱秆,用绳子扎了一个,既耐用又好用,于是大家争先效仿,开始用高粱扫帚,从此美国出现了高粱扫帚制造业。直到现在,扫帚仍在应用。现在的扫帚已多种多样,以棕制为主,许多功能则已被吸尘器代替。

紫砂壶的由来

紫砂陶最早出现在1000年前的北宋。明代中叶,是紫砂陶最兴盛的时期。紫砂制品的种类繁多,紫砂茶壶尤为佳品。相传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江苏宜兴讲学时,曾设计了一种“提苏壶”,至今,它被人们视做珍贵的古玩。

元朝以后,由于紫砂壶具有实用和欣赏价值,很快成了皇室的珍品。明初,紫砂陶又有了较大的发展,畅销国内市场。到了万历年间,紫砂壶的工艺达到了新水平,精美的紫砂茶壶沿着丝绸之路传到波斯、阿拉伯和世界各地,成为一种“神品”。

当时,制作紫砂茶壶的能工巧匠层出不穷。紫砂壶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有深紫、褐色、淡黄色等多种讨人喜爱的颜色。更神奇的是,用它泡茶,“色、香、味皆蕴”,使茶叶越发浓郁芳香,泡茶隔夜不馊,故赢得了“茗壶莫妙于砂”、“世间茶具砂为首”的赞语。

伞的由来

我国是最早发明伞、使用伞的国家。一说是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的。另一个传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有五色云气笼罩在黄帝头上,人们由此得到启发制成一座盖,即我国的第一把伞。

《孔子家语》中说:“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这里的“盖”就是指“伞”。《史记·五帝纪》记有与伞同类的雨具,可见伞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最早称伞为“华盖”。唐朝李延寿写的《南史》和《北史》才正式为伞定名。古时的伞,是达官显贵的装饰品和士大夫权势的象征物,帝王将相出巡时,长柄扇、“万民伞”左簇右拥,乘坐的车舆上张着伞,表示“荫庇百姓”。官位、职务不同,“罗伞”的大小、颜色都严格区分,这一惯例一直传到明朝。后来,伞面改用布面金属骨,我国在唐代又发明了用桑皮纸和柿油层层裱糊伞面。

随着生产的发展,伞的式样日益繁多,不仅有纸伞、布伞、尼龙伞,还有折叠伞、自动伞,更有香伞、音乐伞、安全伞等。能工巧匠的智慧,使伞逐渐变成了千姿百态的工艺品。现在我国产伞最著名的地方是安徽甘泉,民间有“杭州扇子甘泉伞”的说法。此外,薄如蝉翼的杭州绸伞、温州绘花纸伞以及江苏南京的油布伞也久负盛誉。 kpn3Iru3rQokhJYFUBaJTrlS3UjhTVhmbb/qDJ/j0r6tTYlnEBljeL1bThn44TQ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