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古代作家小传3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他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并称“元白”。他的代表作有《连昌宫词》等,此外他的传奇作《莺莺传》,为后来《西厢记》所取材。有《元氏长庆集》传世。

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李贺是我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新颖诡异。其代表作有《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老夫采玉歌》等。

杜牧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因晚年居住在祖父杜佑所遗樊川别墅中,故称“杜樊川”。

杜牧博学多才,诗、赋、散文皆工,并擅长书法,以诗的成就为最高。他的诗豪放疏朗,气势纵横,尤善七言绝句,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山行》、《清明》、《过华清宫三绝句》等。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晚唐著名诗人。

温庭筠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监助教。他工诗善词,尤有词名,为花间词派之鼻祖,开五代、宋词之盛。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词存《花间集》、《金奁集》中。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大约在16岁时,他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

李商隐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生。但是文学上的成就让李商隐光芒万丈。作为晚唐著名的诗人,李商隐将唐诗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他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与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并称“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王维(29首)、李白(27首)。由此可见李商隐在民众中的巨大影响。后世多有模仿李商隐诗风者,但无一人被认可。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徐州(今属江苏)人,五代时南唐国主,词人。

他善诗文、音乐和书画,尤其善于写词。他的作品前期风格柔靡,后期作品转为“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文学家。

他刚直敢言,修《太祖实录》,直书史事,被宰相排挤,被贬黄州,后迁蕲州,病卒。他的诗文语言朴素,风格平易,于诗推崇杜甫、白居易,于文推崇韩愈、柳宗元,是宋初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

林逋

林逋(967-1029),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诗人。

林逋终身不仕不婚,隐居西湖孤山,以种梅养鹤为乐,有“梅妻鹤子”之称,他死后被谥和靖先生。他的诗歌以七律见长,代表作有《山园小梅》,其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千古传诵。

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官屯田员外郎,故有柳七、柳屯田之称。

柳永仕途不顺,据传因写诗嘲弄科举,宋仁宗很不高兴,命他“且去填词”,故自谑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他是北宋首位专门填词的作家,写了大量慢词。他的词流传较广,时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他的代表作有《雨霖铃》等。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自幼孤贫,但刻苦好学。他官至参知政事,谥号文正。他的诗、文、词均出色,词今存仅5首,代表作有《渔家傲》,其文《岳阳楼记》是被人千古传诵的名篇。

宋祁

宋祁(998-1061),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幼居安陆(今属湖北)。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谥景文。他与欧阳修共修《新唐书》,又长诗词,因《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所以有“红杏尚书”之称。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人(吉州原属庐陵郡)。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卒谥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欧阳修幼年丧父,在母亲的教导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也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市)太守。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嘉祐五年(1060年),拜枢密副使,此后相继任参知政事等职。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未获批准。此后两三年间,多次请辞,都未获准。熙宁三年(1070年),授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同年,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任太子少师致仕。居颍州(今属安徽)。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闰七月二十三日,在颍州家中辞世。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另外,欧阳修的诗歌、赋也都很有特色,但成就均不及散文。著名的作品有:散文《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上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还有赋辞《秋声赋》,诗歌《食糟民》、《答杨子静祈雨长句》、《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等。

苏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

苏洵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其著作以史论、政论为主,有《嘉祐集》。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北宋哲学家,字茂叔,后人称濂溪先生,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爱谈名理,信古好义,“以名节自砥砺”,曾自述道:“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

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鼻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周敦颐在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周敦颐的思想对后世七百多年的学术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均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曾巩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

他年轻时受到欧阳修的赏识,曾奉诏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散文冲和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代表作有《隆平集》。

张载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北宋哲学家,关学创始人,理学奠基者之一。著作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等,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程颐

程颐(1033-1107),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其兄被合称为“二程”,他被习称为“小程”,洛阳(今属河南)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之一。

程颐的学术观点影响深远。具体来说,首先是“理气论”,程颐反复强调了以“理”为本的思想,认为“天下只有一个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他不同意张载关于气能聚散的理论,认为气不是循环的而是“生生”,即不断消尽又不断产生的,气不断产生的根源就在于“道”,“道则自然生万物”,“道则自然生生不息”。理气论引出理事论,程颐提出了“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周易程氏传序》)这一重要的哲学命题,认为理是事物内部的根源,事物是理的外在表现,理为体,事为用,体与用是统一的,同时也都是实在的,两者相辅相成。其次是“人性论”,程颐以儒家的“理”来规定人的本性,提出了著名的“性即理”的观点,对儒家的性善论作了延伸。“性即理”,认为社会的道德原则是人类永恒不变的本性。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南)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出生在小官吏家庭。父王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做过几任州县官。王安石少好读书,博闻强记,受到了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后陆续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熙宁元年(1068年),神宗即位,王安石迁为江宁知府,不久又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实行变法。熙宁九年(1076年)被罢相,之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钟山。谥号文。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他的小品文脍炙人口,如《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笔力雄健,文风犀利。他的诗歌,以罢相为界,在内容和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词惟其所向,不复更为含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相对而言,王安石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观点鲜明,涉及了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如《感事》、《兼并》、《省兵》、《收盐》、《河北民》、《元日》、《歌元丰》、《商鞅》、《贾生》等。后期,王安石过起了隐居生活,寄情山水田园,作品内容较为狭窄,多抒发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在艺术上日臻圆熟,如《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司马光

司马光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其父司马池曾官至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从小家教很严。

20岁时,司马光参加会试,中进士甲第,第二年被任命为华州判官,从此走上了仕途。后来,由于父母相继去世,便回家服丧。约25岁时,再入仕途,任滑县县令。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38岁的司马光再次进京任职,不到3年的时间,就被提升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可以指正君臣的过错。

然而,这位博学多才的史学家却过于保守。他曾于嘉祐七年(1062年)七月向仁宗上书长达5000余言的《论财利疏》,以驳斥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并坚决反对变法,而只主张改良。熙宁元年(1068年),年轻的神宗即位,渴望北宋能够国富兵强,还认为“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因此,对王安石的主张极为赞赏,遂决定让王安石主持变法。

司马光感觉自己再在朝廷待下去,也难有作为,于是在熙宁三年(1070年)主动上书辞职,决定远离政事,专心著述。之后,司马光六任闲职,避居洛阳15年,集中精力组织人员编撰《资治通鉴》。

元丰七年(1084),《资治通鉴》撰写完成,全书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1362年,294卷,又《目录》、《考异》各30卷。司马光先写好提纲,然后由助手编撰材料,修成“长编”,最后由司马光定稿。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开始,至宋神宗元丰七年成书(即从1066-1084年),前后历时达19年。

元丰八年(1085)闰二月,神宗病逝,10岁的哲宗于元祐元年(1086年)登基,一向反对变法的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政治形势大变。在高太后的支持下,司马光保守偏颇的思想得以大肆施展,为相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神宗时施行了16年的新法一概废除。

司马光将新法全盘否定,确实大有偏激之嫌。然而,一部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又给他增添了无数光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中汇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又将原来史料中盘根错节的内容加以剔除和梳理,使读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历史有一个比较系统地了解。

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他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后屡遭贬谪。晚年退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筑梦溪园,撰写巨著《梦溪笔谈》。该书内容涉及数学、天文、气象、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医药等领域,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在文学史上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苏轼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其诗文书画无一不工,在词的创作上也是一代巨匠,创豪放一派。

北宋初期的词坛,沿袭晚唐五代遗风,风格纤丽柔婉。苏轼不满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词风,立意自成一家,奋力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强化词的抒情言志的功能。他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以及豪迈奔放、乐观豁达的个性,将词由花间樽前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和人生,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苏轼的词风格浑厚、豪放,雄风万里,一改前人的“靡靡之音”,使得词坛焕然一新。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代表作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意境恢弘,气势雄迈,作者将雄浑悲壮的情怀,深深寓于雄壮瑰丽的如画江山和英姿勃勃的历史人物之中。后人形容苏词“须关西大汉用铜琵琶铁绰板高歌”。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他是北宋颇有影响的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他推崇杜甫,重视诗法,但刻意求奇;书法尤善行草,自成一格,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有《山谷集》传世。

秦观

秦观(1049-l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他的文词被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他工于诗词,风格委婉含蓄,清丽淡雅。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传世。

周邦彦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词人。

他曾在提举大晟府(音乐机关)任取。其词作内容多为闺情与羁族情怀。他精通音律,创制了不少新调;又以四声入词,格律法度极为精湛,开格律派词风之先河。旧时评价很高,称其为“词家之冠”。其代表作有《片玉词》。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出生于书香门第,仕宦之家。少女时代的李清照便能诗善画,显露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才华。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18岁的李清照与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当时的赵明诚也只有21岁,还是太学的学生。婚后,夫妻二人经常在一起唱和诗词,欣赏金石拓片,过着和谐幸福的生活。1103年,赵明诚结束太学求学的生活,在父亲的荫庇下出仕为官。

1107年,赵挺之死于京师,赵明诚三兄弟也随之被罢职,赶回老家闲居。李清照陪伴着赵明诚一起回到山东的青州老家居住。这一次回青州,李清照与赵明诚乡居了十几年的时间。

大约在1117年前后,赵明诚再度踏入仕途。约在1121年,出任莱州郡守。夫妻二人开始编写《金石录》,并继续搜集古物、碑铭,一起鉴赏、考订,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约1124年,赵明诚又转任淄州(今属山东淄博)。

靖康年间,金兵南侵,北宋丢掉了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次年,赵明诚的母亲又在金陵病故,赵明诚南下奔丧。不料,青州兵变,青州故宅十余屋的书册石画付之一炬。两年之后,赵明诚赴任湖州,不幸在途中中暑病故,李清照悲痛欲绝。此时,金兵加紧进逼,“仅存喘息”的她,手上还有从青州故居运出的书籍两万卷,金石拓片2000卷,及其他文物家产。相传李清照先派人将金石拓片送往洪州(今江西南昌),打算投奔那里的妹夫,但洪州又失陷,大部分文物在战乱中散失殆尽。李清照痛惜万分,此时又有人诬陷赵明诚生前曾献玉壶给金人。亡国、丧夫、通敌,灾难接踵而来,瘦弱的李清照想捐出家中所有铜器,以求解脱,于是就追随宋高宗逃难路线,从越州到四明,再经奉化、台州,又经温州返回到越州。最后,终于在绍兴二年(1132年),在杭州定居下来。

李清照晚年孤苦无依,十分凄凉,直到1151年去世。

李清照的词委婉含蓄,感情真挚,被视为婉约派之宗主,又以其独特风格,在词坛中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她的词被后人收录为《漱玉词》,其抑扬顿挫的韵律、淳朴流畅的语言、真挚自然的感情无不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在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经被金人占领。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夏秋之间,金兵再度大举南侵,北方各族人民奋起反抗。相传辛弃疾在任职滁州期间,内心极为矛盾。他一方面对朝廷的偏安政策感到不满,另一方面又难以舍弃对朝廷的效忠;一方面替朝廷镇压茶民、农民的暴动,另一方面又认为民之为盗,乃官吏豪强为害所致;他一方面对恢复中原之事已不抱希望,另一方面又不时地盼望着有朝一日转赴抗金前线。虽然思想处于不断挣扎与矛盾中,但辛弃疾仍旧在他的职位上尽职尽忠,而且政绩卓著。辛弃疾尽自己的努力让国家兵强民富,然后再图恢复大计。但昏庸的南宋朝廷还是没能容下辛弃疾的改革与整顿,于淳熙八年(1181年)将其革职。

之后的18年,辛弃疾一直闲居于江西上饶和铅山一带。当时,金兵的南侵和南宋朝廷的偏安政策,激起了诗人们的普遍觉醒,让整个南宋辞坛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爱国辞章成为了当时文学界的主流。辛弃疾也是这场风暴中的一个,他闲来无事,虽善于自我开解,但一种莫名的失落却常常盘踞在心中挥之不去。他眼见恢复中原的梦想即将化为泡影,遂将满腔悲愤寄寓词中,写下了600多首慷慨之词。

相传,淳熙十五年(1188年),48岁的辛弃疾依旧壮心不已,在瓢泉附近的鹅湖寺与爱国志士陈亮相会,二人在鹅湖寺十日共商恢复大计。之后,二人彼此唱和,写下“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的坚贞志向。

辛弃疾不仅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志士,更是整个中国词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代表了豪放派的最高成就。他创造性地将诗歌、散文、辞赋等多种文艺形式融为一体,各取其长,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与语言技巧,从而形成辛词的独特风格。

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岳飞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尤其是《孙子兵法》一类的兵书。此外,岳飞还拜师学艺,练就了一身武艺。宣和四年(1122年),岳飞应征入伍,因作战勇敢,很快升到留守司统制。金兵南下时,岳飞的上司降敌,兵将溃败,岳飞却坚持抗敌,屡败金兵。

岳飞带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是南宋对金作战的主力。岳家军以训练严格、赏罚公正、号令严明而闻名。据载,公元1140年的颍昌府大战中,岳家军与金军血战几十个回合,战士成了血人,战马成了血马,但岳家军抱着死守的决心,顽强固守,终于扭转了战局,杀死了金朝统帅金兀术的女婿,捉拿上将夏金吾,使金兀术连连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曾预言,如果中原各路大军妥善部署,互相配合,他的这支岳家军就可以勇往直前,完成恢复中原大业的使命。但正当岳家军士气高昂、收复失地的时候,宋高宗和秦桧却急于求和,害怕岳飞继续进攻,宋高宗连发12道金牌“班师诏”,逼迫岳飞撤军。岳飞悲愤交加,仰天长叹:“十年之力,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回到临安后,秦桧便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风波亭。岳飞死时,年仅39岁。在十几年的戎马生涯中,岳飞共指挥了百余次战役。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出生在一个仕宦家庭,从小就喜欢读书,对历史上的爱国人士特别敬仰。宋宝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进士,任宁海节度使判官,以后又先后任刑部侍郎、右丞相等职。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攻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兵保卫临安。第二年,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与元军议和,他大骂元朝统帅伯颜,被拘至镇江。文天祥趁元军士兵疏忽,在黑夜逃脱。随后与陆秀夫等拥立益王赵昰于福州,复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后因寡不敌众,败退广东,依旧坚持抵抗元兵。1278年,文天祥不幸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兵败被俘。元军将文天祥押往北方,在经过零丁洋时,文天祥在满腔悲愤中,写下了著名的《过零丁洋》一诗,表达了自己视死如归的决心。据传文天祥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的三年中,元朝统治者多次对文天祥威逼利诱,但他的爱国之心始终没有动摇。至元二十年(1283年),文天祥慷慨就义。 I2rE8lbEyko2RlPdAF1KANCfQR8xunfkWpDqCPys1e4/sJIBb47In6ojzUbZqJk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