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古代作家小传2

三国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一生忠于汉室,为刘备的统一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最终未能完成心愿,但他的谋略和忠诚却给我们留下了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历史画卷。“诸葛亮”这三个字不仅代表着一个历史人物,它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其代表作有《出师表》。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上,他消灭了诸多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在文化方面,有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丕

曹丕(187-226),就是魏文帝,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魏文学家。曹操次子,曹操死后袭位为魏王,不久代汉称帝。其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和文学评论。其诗歌偏重抒情,文辞华美;散文感情真切,文笔畅达。所作《典论》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燕歌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七言诗。有《魏文帝集》传世。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魏国诗人。曹操第三子,母亲卞氏。曹植自幼聪慧,十余岁即能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受曹操宠爱。曹植终年41岁。谥“思”。曹植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后人又称他为“陈王”或“陈思王”。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其前期颇多豪情壮志之作,如《白马篇》、《远游篇》等;亦有少数关涉社会、反映动乱残破现实的作品,如《送应氏》等;有关邀游、宴饮的也有很多。后期的作品中,诗如《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泰山梁甫行》;文如《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赋如《洛神赋》等。或诉说骨肉相残、屡遭疑忌之苦痛,或抒发有志不能施逞之悲愤,或申述己志,或悯惜世乱,多忧患慷慨之音。风格渐趋沉郁内敛,多比兴寄托手法,十分婉约。曹植的诗、传、文、赋俱佳,而诗作尤为出众。《诗品》中谓其“骨气奇高,文采过人,情兼雅怨,集溢古今,卓尔不群”,推为“建安之杰”。

嵇康

嵇康(223-262或224-263)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人。祖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为了避怨,乃迁徙至此。“竹林七贤”(另六人为阮籍、向秀、山涛、刘伶、阮咸、王戎)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著名的诗人、音乐家,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嵇康幼年丧父,有奇才,卓尔不群。据记载,嵇康后娶曹操曾孙女为妻,在曹氏当权时,曾做过中散大夫。后来家道清贫,常与“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在树下打铁谋生。有一次,司马氏的宠臣钟会率众前来拜访,嵇康只顾低头打铁,并不说话。钟会尴尬不已,正要离去时,嵇康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极富辩才,立即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完拂袖而去。从此,嵇康与当权者结下了怨仇。

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诗歌和散文上。今存诗50余首,以四言体居多。《隋书·经籍志》录其著作13卷(亦有15卷本),宋代时原集部分散失,仅剩10卷。明代诸本卷数与宋本相同,但篇数减少。明本常见的有汪士贤刻《嵇中散集》,张溥刻《嵇中散集》等。1924年,鲁迅辑校《嵇康集》,后收入《鲁迅全集》中。

阮籍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其作品今存赋6篇、散文较完整的有9篇、诗90余首。诗歌代表了阮籍的主要文学成就。

阮籍所在的时代,正值魏、晋纷乱之际,名士少有能保全者。阮籍见状,便不理世事,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司马昭很想和阮籍结亲,阮籍知道后,竟大醉六十日。司马昭只得作罢。钟会曾多次问他时事,想找机会治他的罪,他都因烂醉而得免。阮籍曾从容地对司马昭说:“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司马昭听后非常高兴,拜他为东平相。阮籍骑驴赴任,到了之后就把府舍的围墙统统推倒,路人能一目了然地看到里面。如此一来,办公通透,法令清简。不多久,阮籍回京,任从事中郎。有官员说有儿子杀害了母亲,阮籍听后说:“嘻!杀父亲可以,更何况杀母亲!”闻者无不怪其失言。司马昭召他问道:“杀父,天下罪大恶极之事,你认为可以吗?”阮籍回答说:“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是禽兽的作为。杀母,禽兽不如啊!”众人这才明白。阮籍曾听说步兵厨营会酿酒,贮有美酒三百斛,于是主动求做步兵校尉。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时,很多人都写“劝进文”,阮籍因大醉忘了写,使者已进门要文章了,他还在伏案大睡。使者叫醒他,他挥笔立就,无所修改,辞甚清整。阮籍还有个著名的本事,就是翻白眼。见到不喜欢的人,他就以白眼对待。比如母亲过世时,嵇喜来吊丧,他翻白眼不理人,嵇喜回去后不久,嵇康(嵇喜的弟弟)拿着酒带着琴来了,阮籍一看大悦,立即以青眼示人。由此,阮籍得罪了不少礼法之士,因司马氏的庇护而每每得以保全。景元四年(263)冬,阮籍去世,时年54岁。

何晏

何晏(约193-249),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魏晋玄学“贵无论”的创始者之一。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竞事清谈﹐开一时风气。何晏是汉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后纳其母为妾,收养了何晏。由于聪慧过人,何晏很得曹操宠爱。稍长,即因才秀而知名,他非常喜爱老庄哲学,曾写下《道德论》和各种文赋几十篇。其著作多已散佚,至今保留完整的只有《论语集解》和《景福殿赋》。别外还有《道论》、《无名论》的逸文(《道论》可能是《道德论》的一部分)。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中录存了何晏的其余逸文。

王弼

王弼(226-249),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字辅嗣。山阳(今河南焦作)人。王弼出生在书香世家。祖父王凯与建安七子之首王粲是族兄,为避战乱,两人一起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很赏识王粲的才华,想把女儿嫁给他。但王粲相貌丑陋,而王凯却仪表堂堂,风采照人。刘表便把女嫁给了王凯。王凯生子王业。后王粲之子因罪被诛,王业就过继给王粲为嗣。王粲家藏万卷诗书,皆归王业所有。由于家中世代书香,王弼自幼受到知识的熏陶。少年即有才名。

王弼生性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曾任尚书郎,卒年仅二十四岁。其一生好谈儒道,雄才善辩,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倡玄学清谈风气,世称“正始之音”。他的哲学观点明确:“无”为宇宙万物之本,“道者‘无’之称也”。天地虽大,“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又“援老入儒”,以玄学代替当时逐渐衰微的汉儒经学。王弼的哲学观点使得中国式的形而上之学初具雏形,对后世宋明理学影响很大,对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理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著有《老子道德经注》,《周易注》,《论语释疑》,《王弼集》,《周易大衍论》,《老子指略》等。现多逸。

陆修静

陆修静(406-477),字元德。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三国吴丞相陆凯之后裔。南朝宋著名道士、早期道教的重要建设者。他精通儒学,性喜道术,精研玉书。年纪稍长,即抛弃家小,云游四方,寻访仙踪,声名远播。

陆修静一生著作甚丰,有关斋戒仪范者尤多。今《正统道藏》存有《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洞玄灵宝五感文》、《陆先生道门科略》、《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各一卷。另有《灵宝经目序》、《古法宿启建斋仪》、《道德经杂说》、《三洞经书目录》、《陆先生答问道义》、《陆先生黄顺之问答》,均逸。《灵宝道士自修盟真斋立成仪》《三元斋仪》、《然灯礼祝威仪》、《金箓斋仪》、《玉箓斋仪》、《九幽斋仪》、《解考斋仪》、《涂炭斋仪》等也已亡逸,某些内容散见于《无上黄箓大斋成立仪》中。《通志·诸子类·道家略》中著录有《服御五芽道引元精经》、《升元步虚章》、《灵宝步虚词》、《步虚洞章》等。在唐法琳《辩正论》中,尚见其著有《必然论》、《荣隐论》、《遂通论》、《归根论》、《明法论》、《自然因缘论》、《五符论》、《三门论》等。《破邪论》中又见其著有《对沙门记》。

李密

李密(224-287),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西晋文学家。父亲早亡,母亲改嫁,自幼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晋武帝时,征他为洗马。他以祖母无人奉养,上《陈情表》辞而不就职。《陈情表》是他的代表作。

陈寿

陈寿(233-297),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充北)人,西晋著名史学家。他所撰的《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国别史,分国记载了魏文常黄初元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60年的历史,条理清晰,简约生动,体例也有创新,不设“表”、“志”,对后世的史学、文学均有很大影响。

干宝

干宝(?-336),字令升,新蔡(今河南)人,东晋史学家、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搜神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代表作,也已散失,今本系后人从《太平御览》等书辑录而成。书中大多讲述神怪灵异的传说,但也保存了不少民间世俗故事。

王羲之

王羲之(约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出生贵族,祖父王正曾任尚书郎,父亲王旷任淮南太守,两位伯父王敦、王导更为显赫,分任大将军和丞相。王羲之入仕后,曾任右军将军,后人亦称之为“王右军”。王羲之生性正直,难免得罪权贵,后因与上司不合称病辞官,隐居于会稽山阴,直到去世。

王羲之幼年时开始练习书法,少年时师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王羲之练字非常勤奋,相传他走路、休息时都在自己身上比画练习,连衣服都戳破了;他家门前的一个水池,也因他日日在池中冲洗笔砚,天长日久,水池竟然变成了“墨池”。工夫不负有心人,王羲之的书法终于自成一家。他吸取了汉魏时期书法家的精华,对楷书、草书、行书三种书体以及用笔、结字、章法、布白等方面都有大胆创新,其书法作品“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堪称绝世佳品。据说公元353年暮春3月3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41位名士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集会,风雅之士云集在此,纵情咏怀赋诗,事后将诗赋集结成册,王羲之为其作序,便是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不仅行书独步天下,其楷书也是一绝,代表作品有《乐毅论》、《黄庭经》、《孝女曹娥碑》等。王羲之还改革了草书,并使其走向成熟。他的草书洒脱自然,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流传后世的《十七帖》堪称草书艺术中的绝世之作。

顾恺之

顾恺之(约345-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令属江苏)人,出身世族家庭,曾任参军、通直散骑常侍。博学多才,当时人称他画绝、才绝、痴绝。他与南朝的张僧繇、陆探微并称为“六朝三杰”。

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要求,十分注意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与表情动态的一致性与复杂性。“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相传他画人物,有时数十年不点睛。据记载,他画裴楷像,在颊上添了三毫,就使形象倍增神采。

顾恺之画过人物、山水,这些画迹,散见于唐、宋的记载中,有《谢安像》、《阮咸像》、《王安期》、《荡舟图》、《水府图》等。顾恺之没有真迹存世,现在流传下来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等作品,都是后人摹本。

顾恺之不仅精于绘画,在绘画理论上也有贡献。他所著的《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及《画云台山记》是我国现存最早成篇的画论著作。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原名陶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时期诗人,田园诗派创始人。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因家教优良,自幼便读了许多诗书。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之前,陶渊明一直都在家读书,料理家务。他的《五柳先生传》,反映了他早年入仕前的个性风貌。陶渊明一生几次出仕,几次辞官。29岁时,经亲友推荐任江州祭酒,因不堪其职,很快辞归;不久,州上又召他做主薄,他拒绝了;36岁时,在江陵桓玄幕府任职,次年因母丧辞归;40岁始任军职,任镇军将军参军,第二年八月为彭泽县令,到十一月辞去官职,选择归隐。

在时仕时隐的生活中,陶渊明写了很多的诗歌和散文,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其中《归去来兮辞》则是陶渊明最后与官场决绝的作品。仕途的不得意,使田园成为其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他创作了大量农家生活为题材的田园诗,如《归田园居五首》、《饮酒二十首》、《劝农》等。在这些诗歌中,陶渊明描绘了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歌唱了亲身参加劳动的感受,表现出他对隐居的热爱,对安宁闲静生活的追求。除了诗歌外,陶渊明在散文方面也有不小的成就,数量虽不多,却清新雅致,如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

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深秋,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南北朝

范晔

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他所撰的《后汉书》是一部纪传体东汉史,成纪卷80卷,首创《列女传》和《文苑列传》,对后世史学影响很大。

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的父亲是宋武帝的二弟,将他过继给临川王刘道规。他自幼爱好文学,招纳文士编纂《世说新语》,该书细致深刻地表现了汉末魏、晋时士大夫的思想风貌,鲁迅称它“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

郦道元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一生好学,博览群书,著有《水经注》。此书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学巨著。书中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生动记载了许多神话传说和乡土风情,对后人写作山水游记影响颇深。

萧统

萧统(501-531),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南朝梁文学家。

他是梁武帝的长子,未曾即位就夭折了,死后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他曾组织人编辑《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选集,隋唐以后文人视之为文学教科书,宋代民间也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颜之推

颜之推(531-约590以后),字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北齐文学家。他的代表作《颜氏家训》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叙述自己历世经验和对社会事物的看法,语言朴实,是一部影响普遍而深远的著作。

王勃

王勃(650或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初年著名文学家。

王勃幼时就才华横溢,17岁时应举及第,在文坛上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他的诗歌突破了宫体诗的束缚,开拓诗歌题材的新领域,其诗歌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他的文章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后世传诵的名句。

贺知章

贺知章(659-约744),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唐代著名诗人。他年青时就以诗文出名,其性格豪放开朗,官至秘书监,晚年归隐。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他善书法,尤善于草书和隶书。他的诗清新通俗,长于写景抒情,其绝句尤具特色。他的代表作是《回乡偶书》、《咏柳》等。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淩,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诗人。

王之涣性格豪放,经常击剑悲歌。他的诗歌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噪一时。他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诗大多失传,现仅存6首,《凉州词》、《登鹳雀楼》是他的代表作。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故乡过着隐逸生活,或在东南各地游历。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与王维齐名,都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并称“王孟”。他的诗主要反映隐居的生活情趣,或描写旅途的风光景物,风格清新淡雅。有《孟浩然集》传世。

王昌龄

王昌龄(约698-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边塞诗著称,长于七绝,被誉为“七绝圣手”,又被称为“诗家天子”。其代表作有《出塞》。

王维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著名诗人。他曾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早年曾奉命出塞,诗歌多写边塞风光,后期则多咏田园隐居生活。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有《王右丞集》传世。其代表作有《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李白在此出生。幼时,全家又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的青莲乡,因此号称青莲居士。李白一生几乎踏遍中华大地,游遍祖国的雄山秀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当时的所有文人一样,李白信心十足,对未来充满憧憬,希望在政治上一展抱负。但唐玄宗却只命他供奉,而性格傲岸的他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终因遭谗言而去。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便游山访道,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他那纵饮狂歌、豪放洒脱的行为,被杜甫誉为“酒中仙”。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天才诗人,一生做诗近千首。他对各体诗都擅长,而在五言、七言绝句和七言古诗方面,贡献尤其大。李白的许多名篇,千百年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传诵,略有文化的老幼妇孺,都能朗朗上口。如《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等等。李白的诗歌既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他的诗想象新异,感情热烈,意境雄奇瑰丽,语言清新明快,艺术风格奔放豪迈,达到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巅峰。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于一个儒教世家,自幼聪慧。从20岁起,杜甫开始游历吴越、齐赵,后进京参加科考,投献“礼赋”,渴望投身政治,效命王朝,但由于妒贤嫉能的李林甫当道,他的愿望全部落空。困居长安10年,最后竟沦落到“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地步。但即使如此,杜甫依然初衷不改,反复倾吐“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

杜甫大半辈子身处逆境,透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他一改盛唐诗坛流行的浪漫情调,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杜甫自幼接受儒家正统文化的熏陶,加上对现实生活的丰富体验,使他自觉地用诗为社会写照,为现实留影,以此充当进言谏诤之具。杜甫一生的诗歌创作都没有脱离过现实生活,从早期的《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等和安史之乱时期的《悲陈陶》、《哀江头》、《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一直到他晚年时的组诗《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等,始终体现着诗人对国事民生的执著关怀,并将个人的哀乐与国家的衰荣融合一体。杜甫的作品被后世尊为现实主义的经典,有“诗史”之称。

杜甫精通各种诗体诗法,存诗1400余首,风格各异,是古典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诗歌早期以乐府体诗为主,后期则倾向于律诗,尤以七律见长。如果说李白的诗雄奇奔放、气势万钧,如天马行空,一泻千里,那么杜甫的诗则凝重深刻、沉郁顿挫,反复咀嚼,耐人寻味。杜甫诗的艺术水平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因此后人把杜甫尊称为“诗圣”。

玄奘

玄奘(602-664),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因精通佛教经、律、论而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俗称“唐三藏”或“唐僧”。玄奘13岁时父亲去世,为维持生计,他在洛阳净土寺出家,21岁开始游历各地,遍访名师。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为消除佛法分歧,决定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从长安出发,历经数年艰难跋涉,终于到达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法,不久即名声大震。贞观十九年,玄奘结束了17年的学习生涯,携带657部梵本佛典及若干佛像、舍利回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盛情迎接。后世长篇小说《西游记》便取材于此。玄奘回国后,在慈恩寺从事经书的翻译工作。在之后的19年时间里,玄奘先后译出大小经、论75部,1335卷。玄奘还把他西游的经历口述出来,由他的弟子编著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代著名诗人。他近五十岁时才举进士,故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名句。他的诗以五言古诗为主,《游子吟》为传世名篇。他做诗刻意苦吟,好奇险,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又因积极支持韩愈的文学主张,有“孟诗韩笔”之誉。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出生在一个仕宦之家。其父韩仲卿以廉政和文章出名,曾任武昌令;其兄韩会以道德文学著称,曾位居起居舍人。3岁时父母双亡,由长兄韩会抚养长大。13岁时,其兄病死,遂随嫂子韩氏回老家河阳居住。

韩愈虽然自小多有波折,但他却勤奋好学,志向高远。相传,韩愈7岁言出成文,13岁时便写得一手好文章。“念昔始读书,志欲干霸王”,“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今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这些诗句正是他远大政治抱负的体现。

韩愈一生曲折坎坷,起起落落,历经代、德、顺、宪、穆5朝。无论做官还是写文章都有所建树,尤为显著的是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名扬天下,被尊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刘禹锡等共同推动了古文运动的蓬勃发展。他打出复古明道的旗帜,一改后汉以来的靡丽文风,摒弃铺文摛藻、拘于偶对、拘文以牵意的做法,主张文章应内容丰富,形式豪放。古文运动确实是文体的一次大解放,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他的《原道》、《原性》、《师说》,以及《昌黎先生集》等都是古文运动的成绩。其文章的内容丰富,针砭时弊,有感而发;形式上,豪迈奔放,不拘一格,大有一泻千里之势,极尽刚健之美,对后世文坛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故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后人推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著名文学家。

他曾因参与王叔文革新集团而被贬官。他的诗歌通俗清新,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诗歌代表作有《竹枝词》、《杨柳枝词》、《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等。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世称“韩柳”。

柳宗元今存诗歌约140多首,都是贬谪以后所作的。杂文、寓言、传记、山水游记、骚赋等多有佳作。刘禹锡辑其著作为《河东先生集》。宋代注本较多,其中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45卷、外集2卷、新编外集1卷,为现存柳集最早的本子。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

白居易少年时曾因战乱而颠沛流离。后刻苦攻读,于贞元十六年(800年)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刑部尚书等。这一时期写就了大量的讽喻诗篇,如《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等,令权贵汗颜。元和六年(811年),白母病死长安,白居易回乡守孝3年,孝期满后回长安任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六月,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死亡,裴度受了重伤。由于统治者不及时处理,白居易气愤之余上疏力主缉拿凶手,结果被贬为江州司马。贬官江州对白居易是个沉重的打击,“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开始滋长。三年后被推荐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死,唐穆宗继位。穆宗爱惜他的才华,将他召回了长安,先后任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白居易于是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

相比贬官江州之前,白居易已经消极了很多。后人因此以其被贬江州为界,将其一生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后期是独善其身,不无道理。白居易在外任职期间做了不少好事,比如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在西湖上筑长堤(即著名的“白堤”),蓄水灌田,并写了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会昌二年(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即交还官职,退休)。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逝世,享年75岁,葬于龙门山香山琵琶峰。 eVAs8TeYG5H0y3kh5dmxI4Ig87yTwSYesW1s0/+HZx0pz5VQ1KXH5/Vb+Jcw9x1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