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应该知道的2000个文学常识
赵子仪

第1章:--古代作家小传1

先秦

老子

老子的道家思想开启了中国几千年来崇尚自然,务使生活超然、逍遥、洒脱的精神内涵,《老子》一书也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而成了中华民族的瑰宝。

约前580年,老子出生于楚国,当时,正是春秋晚期,天下诸侯纷争,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因此,老子寻遍各种书籍,试图找到一种可以解除百姓疾苦的学问。30岁时,还在苦心作学,无心娶妻生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蹇氏相识,两人一见钟情,喜结连理。然而,蹇氏却早有婚约,只是不遂心意而一直执意不嫁。现在男方听说其擅自嫁人,便派人将蹇氏抢了回去,蹇氏坚贞不屈,半路投井而死。老子伤心欲绝,暗暗发誓一定要做一番大事,且终身不娶,以对得起亡妻。

此后,老子一直潜心研究学问,虽然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但却始终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相传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的史官,管理典籍。但后来,在约前516年,周王室内部争权夺利,社会风气颓败,于是老子辞官归隐。他骑着青牛路经函谷关,函谷关守令尹喜盛情接待了老子,并对他说:“听说先生很有学问,如今要去隐居,何不把这些学问都写出来,也好给后人留一些启示?”于是,老子在函谷关写下了《老子》上、下篇五千多言流传于世。书成后,老子又骑上青牛,出函谷关,从此,行迹杳然,不知所终。相传于前500年去世。

老子将“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作为其书的开篇,点出了老子哲学的中心,他所有的思想也都由“道”推演开来,独成一家,即道家。

几千年来,老子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哲学、伦理、文化乃至人们的处世。《老子》一书被后人奉为道教的三大经典之一,尊为《道德经》,其英译本就多达四十多种,可见,老子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自幼勤奋好学,志向高远,少年时刻苦钻研礼乐文化,曾向老子求学。大约在30岁时,孔子开始招收弟子讲学,这是他一生的主要事业;51岁时在鲁国为官,由于政见不合,55岁时带着弟子们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和寻求用武之地,先后游说72位国君与当政大夫,一路艰辛,却没有得到统治集团的重用;68岁时返回鲁国,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致力于教育和古籍整理。

孔子一生培养了许多人才,“弟子三千”,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贤人”。孔子招收学生提倡“有教无类”,不管是贵族子弟,还是乡野村夫,都一视同仁。孔子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修整《诗》、,编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除《乐》失传外,其余的“五经”一直流传至今。

孔子73岁时病逝,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行由弟子记载下来,编成《论语》。

墨子

墨子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9岁时,进私塾读书,对儒家所说的大同社会非常欣赏,重点学习《诗》、、《春秋》等儒家经典,很快就成为了一名既有理论知识,又擅长实践的杰出人才。但是后来,随着他对儒家学说的深入反思,逐渐对儒家烦琐的礼仪和厚葬久葬的虚伪行为感到厌恶,认为儒学“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因此,最终与儒家分道扬镳,创立了代表工商业小生产者阶层利益的墨家学派。

墨家学派是当时最有实力、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之一,与儒学并称为“世之显学”。为宣传墨家的思想,墨子广收门徒,其行迹遍布齐、鲁、郑、卫、楚、越等国。墨家学派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成员都称为“墨者”,而最高的领袖称为“巨子”,所有的成员都要效仿大禹,身着布衣、日夜操劳、刻苦自励,而且要听从“巨子”的指挥,对“巨子”忠心耿耿,绝对服从。相传,墨子的门徒个个都可以成为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勇士。

墨子有十大思想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尊天、事鬼、非乐、非命。其中,最为核心的便是“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即“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爱,无分等差厚薄,与儒家的“爱有差等”比起来更为进步。

墨子除了学识渊博,还精于机械,像滑轮、轱辘、车梯等都源于墨子的发明。据《墨子》一书记载,墨子还做成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墨子的事迹和思想主要收录在《墨子》一书中,共33篇,是墨子与其弟子所著,其中也包括后期墨家的一些著述。《墨子》已经成为现在研究墨家学派和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史料。

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另一说是师从孔子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有“亚圣”之称。

孟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其远祖为鲁国贵族,后来家道中落,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三岁丧父,母亲将其抚养成人。孟母的管教十分严格,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已成为千古美谈。孟子师从孔门,十分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他和孔子一样,也有周游列国的经历,在齐、晋、宋、薛、鲁、滕、梁等国宣扬“仁政”和“王道”的思想。当时,各诸侯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力图以战争实现统一。孟子的学说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被采纳。在六十多岁的时候,孟子退居讲学,与学生一起,序《诗》、,“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另有观点认为,《孟子》的编订者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约在战国中期)。

孙武

据记载孙武的祖上原本姓田,是齐国的望族,因孙武的祖父田书颇具军事指挥才能,在多次战争中战绩显著,因而获赐孙姓。其父曾官至齐国卿相,显赫一时。军事世家的环境,使得孙武从小就对军事很感兴趣,小小年纪就颇具军事头脑。后来齐国内部发生动乱,纷争激烈,士卿大夫间相互倾轧,孙氏家族为躲避纠缠,遂迁居吴国。孙武在吴国的军队服役期间参加过吴、楚战争,后来因为负伤退出军队,一边耕田,一边研究兵法。他结合每一次具体的战争,分析总结胜方的经验和败方的教训,终于完成了名传天下的《孙子兵法》,他也由此成为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

《孙子兵法》语言简练,全书不过7000余字,共计13篇,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地形》、《九地》、《火攻》、《用间》、《行军》。内容涉及战略学、战术学、军制学、后勤学、军事地形学、侦察学等诸多领域。

孙武不仅将孔子《孙子兵法》的理论讲得十分透彻,更用他的实际作战证明了他的军事才能绝非纸上谈兵。当吴王要求他用宫女来演练军队时,屡次出现“杨柳细腰随风舞,莺声燕语乱纷纷”的场景,于是他冒奇险杀死了吴王的两个爱妃,杀鸡骇猴,宫女们一下子知道了什么叫军令如山,个个严肃紧张,令行禁止。不多时,便操练得像模像样了。由此,他从严治军的思想可见一斑。被吴王阖闾拜为大将后,孙武很快就为吴国训练出了一支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队伍。公元前506年,孙武大展兵家智谋,以“疲楚误楚”的策略扭转时局,又率3万兵力击退楚国20万大军,取得柏举之战的胜利,攻占了楚国的都城,获得了大量的兵奴和财宝。吴王阖闾死后,孙武又辅佐夫差南征北战,将吴国的国势推向了顶峰,同时,也成就了吴王春秋又一霸主的地位,只可惜后来,夫差刚愎自用,好友伍子胥又遭惨死,让孙武看到了兔死狗烹的结局,最后归隐避世。公元前479年,孙武病逝,葬于江苏吴县东门外。

孙武虽然在吴国战争的风云际会中淋漓尽致地施展了其军事才华,但真正让他挤入名人行列的却是他言不过七千的兵学巨著--《孙子兵法》。这部书内容完备,结构严谨,将战争中一些规律上升到理论高度,因而为历代兵家所珍视,在当今的中外军事院校中,也被作为必修课程之一。因此,孙武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军事战略伟人。

庄子

庄子,战国时哲学家,是道家代表人物。在有限的史料记载中,只知道庄子曾在蒙(今河南商丘)做过漆园吏,但不久就辞官回家,此后专心著书讲学,再未踏入仕途。

辞官后的庄子依旧住在阴暗潮湿的小巷子里,靠编制草鞋度日,常常食不果腹,有时还要向人借粮救急。尽管生活困苦,庄子却思想高超,甘于贫困,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

庄子博学多才,对社会中的很多丑恶现象给予了深刻地揭示和批判,他认为乱世是由历史的堕落所致,所有的是非之争都是劳心而又无所谓的事情,因此面对社会的丑恶他并不是积极地应对,而是消极逃避,甚至产生了极端厌世的思想,甚至认为人兽杂处的时代才是至德之世。但这也正是庄子了悟生命的结果,于是,他将世间万事万物都归于一个“道”字,认为道涵盖一切,无时无处不在,不受任何限制。

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人道合一”,他又把达到这一境界的人称为“真人”、“至人”、“神人”。

庄子又称“天道自然”,主张人应顺应自然,否则就会违反万物的本性。庄子妻死他鼓盆而歌。惠施不解,谓之薄情。庄子却说,“妻子去世,我固然伤心,但“察其生命之始,而本无生;不仅无生也,而本无形;不仅无形也,而本无气。……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庄子视生死为自然,生不足乐,死不足悲,是对生死的一种诗意的领悟。

庄子一生所追求和崇尚的实际上是一种绝对的自由。

综观庄子学说,其宇宙观和人生观都没有脱离唯心主义的范畴,但在他的许多篇章中,都反映出了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对事物的相对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在他的认识论中,闪耀着辩证的思想光辉。

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人。约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35年,著名思想家。其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强调人定胜天,“行贵于知”,由于提倡性恶论,常被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进行比较。荀子一直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传统,痛斥子夏氏、子游氏、子张氏为“贱儒”,对子思、孟子一派的批评尤甚。荀子有不少门生,其中著名的有韩非、李斯。二人后来都成为了法家的代表人物。因为弟子的学派,荀子在历史上一直备受争议,有学者不认同荀子为儒家学者,也有学者对其进行抨击。荀子留下的著作,在汉代有三百余篇,经刘向编订,定著32篇,其中从《大略》以下的六篇,被认为是后人托作。

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晚期韩国(在今河南新郑)贵族。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相传其口吃,后世称他为韩非子。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喜刑名法术之学”,很有才能。当时,他所在的韩国非常弱,常受到邻国的欺凌。为了富国强兵,他多次向韩王上疏变法,但都未被采纳。之后,韩非写下《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仍然没能引起重视。这些极具价值的政治论文后来流传到了秦国,秦王看后十分欣赏。公元前234年,韩非出使秦国。在秦国,他奏请秦王先伐赵而缓征韩。秦王留下韩非,准备重用。当时的秦相李斯是韩非的同学,他深知韩非的才能,于是与姚贾一道进谗言陷害韩非。秦王听信谗言,将韩非毒杀。

屈原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祖籍湖北秭归,楚国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生于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屈原年轻时,虽家道衰落,但因才华横溢,又与楚王同姓,因此,仍得楚怀王重用,官至左徒和三闾大夫,地位相当显赫,一度成为楚国内政外交的关键人物。但是,由于小人谗害,屈原一生遭到楚王的两次放逐,过了20多年的流放生活。即便是被放逐,屈原的爱国热忱也丝毫没有减弱,他一直期盼能重新被起用。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占楚国都城,绝望中的屈原,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一生爱国,并将其爱国情感化做诗歌。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开创了楚辞文体。屈原现存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25篇,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第一次流放时所作的《离骚》,因此楚辞又被称为骚体。

贾谊

贾谊(约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年青时就有才名,20多岁便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后因遭权贵排斥,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故世称“贾长沙”、“贾太傅”。有《贾长沙集》和《贾子新书》传世。

董仲舒

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著名的思想家,儒家文化的推广和传播者。董仲舒出生在一个十分富足的地主家庭,自幼学习十分专心刻苦。由于学业专精,学识渊博,在还不到四十岁的时候,董仲舒就有了“汉代孔子”的美誉。做学问的同时,董仲舒也招收了大批学生。他讲学很有特点,在课堂上挂一副帷幔,他在帷幔里面讲,学生在外面听。这样,很多人跟他学了多年,都没有见过“庐山真面目”。

由于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董仲舒的声誉也日益扩大,在汉景帝时当了博士,掌管经学讲授。汉武帝即位后,让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也被举参加了策问。在策问中,他阐述了天人感应说,论述了神权与君权的关系,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董仲舒被派到江都易王刘非(汉武帝的哥哥)那里当国相。刘非一直有称霸的野心,想让董仲舒辅助。但是董仲舒借古喻今地对他进行了规劝,指出“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霸)”,暗示其不要称霸。

在江都期间,董仲舒遭遇了一生最大的变故:约公元前130年,皇家祭祖的长陵高园殿、辽东高庙发生了火灾,董仲舒认为是宣扬天人感应的好机会,于是带病写了一份奏章,想以火灾警示汉武帝上天已发怒。结果奏章还没呈上,主父偃到了董家做客,看见奏章,因妒董仲舒之才,就把奏章草稿偷走,交给了汉武帝。武帝看后大怒,决定处死董仲舒。后怜其才,赦免了死罪,罢其国相之职。从此,董仲舒不敢再说灾异之事,又开始讲学授徒,教了十年《公羊春秋》。

公元前125年,公孙弘推荐董仲舒做胶西王刘端的国相。刘端也是汉武帝的兄弟,性情凶残蛮横,曾经做过他国相的人很多都死于非命。由于董仲舒大儒,刘端对其很是敬重。但董仲舒一直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唯恐遭到不测。公元前121年,他以老病为由,辞归故里。仕禄生涯从此画上了句号。公元前104年,董仲舒在家中病卒,葬于京师长安西郊。董仲舒的著作很多,但大部分已经失传,只有《春秋繁露》一书流传了下来。而根据考证,《春秋繁露》也是后人辑录董仲舒的遗作而成,成书时间大概在隋唐时期。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辞赋家,初名犬子,因慕战国时人蔺相如,改名司马相如。年少时好读书舞剑,任景帝武骑常侍。做武骑常侍并非相如的爱好,而且汉景帝并不喜欢辞赋。这时,梁孝王来京朝见景帝,跟他一起来的有齐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人庄忌等,这些人都很善于游说。相如与这些人非常投契,遂以生病为由辞掉官职,旅居梁国。在梁国,相如与读书人、游说之士共处了几年,写出了华美的《子虚赋》。梁孝王死后,相如返回蜀地。回蜀时,路过临邛,通过好友结识了富商卓王孙的寡女卓文君。卓文君通晓音律,仰慕相如,在相如“以琴心挑之”后,二人连夜私奔。他们先是到了相如的成都老家,因相如家徒四壁,遂又返回临邛,以卖酒为生。由于文君当垆卖酒,卓王孙无奈给了文君夫妇钱百万,奴仆百人,二人又回到成都,过起了富足的生活。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姻缘成了一段佳话,被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所取材。汉景帝之后,汉武帝即位。他见到相如的《子虚赋》后大为赞赏。经杨得意推荐,他召见了相如。相如再为武帝作《上林赋》。由于赋的内容别出心裁,辞藻华美,武帝欣喜不已,先拜相如为郎,再拜为中郎将。任职期间,相如奉命出使西南,对促进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起了积极的作用。期间,写下《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文。后被指控出使受贿,免官。临死写下《封禅书》遗留后世。

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辞赋。武帝时文人,文莫若司马迁,赋莫若司马相如。《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29篇。今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6篇。其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虽非一时一地之作,但内容前后衔接,故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它们看做一篇,统称《天子游猎赋》,概括其主旨为讽谏。相如赋重铺排、修饰,极富文采美与韵律美,为汉代散体大赋确立了较成熟的形式,汉赋亦因此成了一代鸿文。明代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是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迁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20岁时,开始游历大江南北,网罗了很多史料。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奉汉武帝之命主持改革历法。通过精密推算晦朔弦望,完成了汉历改旧历的十月岁首为正月岁首的工作。又依金、木、水、火、土五行,定汉为土德,把龙袍的服色定为黄色,历代沿用。任太史令期间,他一方面对朝廷的史籍和收集的遗文古事、各种典籍进行整理;另一方面访问朋友或进行实地调查,对材料核实后再重新加以订正和补充。他阅读国家藏书,研究各种史料,经过4年的积累,著史工作已基本具备条件。然而,就在司马迁潜心著史时,却因替李陵辩解,惨遭腐刑。出狱后,司马迁任中书令,他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忍辱负重,发愤完成了所著史籍,人称其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后改名向,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被尊为中国目录学之祖)、文学家。

刘向曾奉诏与儿子刘歆领校秘书,他负责校经传、诸子、诗赋。每校完一书,“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写成书目奏上,后被辑为《别录》二十卷,是我国最早的分类目录书(今尚残存数篇)。其子刘歆所成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亦颇受其影响。在校录皇家藏书时,刘向还发现了6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他重新编订材料为《战国策》。另外还有《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多已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明朝人辑有《刘中垒集》。

刘歆

刘歆(约前461-公元23),西汉著名文学家、经学家、目录学家。字子骏,沛县(今江苏)人。

刘歆少时以才学闻名,汉成帝亲自召见,封其为黄门郎。从此踏上仕途。河平三年(前26),汉成帝下令谒者陈农到各地搜求遗书,同时将延阁、广内、秘室藏书集中在一起,由光禄大夫刘向负责,步兵校尉任宏、太史令尹咸、侍医李柱国、黄门郎刘歆等悉数参加,对中秘之书重新进行编目整理。建平元年(前6),刘向去世,哀帝命刘歆为中垒校尉,统领校书工作。刘氏父子典籍整理的一个重要工作是编制目录:在每一本书校勘过后,由刘向父子集其篇目,叙其旨意,写成内容提要,再将各书的叙录集合在一起,按部类抄成一书,称为《别录》(这主要由刘向完成)。最后是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编成了图书分类目录《七略》。《七略》的问世对后代目录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目录书的典范。

王充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时期思想家、文学理论家。他历30年著成《论衡》一书,书中吸收了古代天文、医学等领域的科学成果,尖锐批判了当时盛行的谶纬之学和其他陈腐的传统思想,并大胆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教条。此书是我国古代一部哲学、科学和文学理论的巨著。

班固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属咸阳)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于世宦之家。曾祖班况,为成帝时越骑校尉;祖父班稚,为哀帝时广平太守;父亲班彪,曾被光武帝拜为徐县令,后来专心于史籍研究,编写《史记·后传》数十篇,是著名的史学家。班固从小受家庭熏陶,“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由于跟随在京做官的父亲,班固得以进入洛阳太学读书。在太学,他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为日后撰写《汉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班固花费二十余年的心血,完成了《汉书》的编撰,对后世的史书创作有极大影响。

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

张衡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世族之家,自幼熟读儒家经典。张衡最杰出的成就在天文学方面,他继承和发扬了浑天说,撰写了两部重要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和《浑天仪图注》。元初四年(l17),张衡根据浑天学说,制成了世界上最早使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也是世界上第一架能够比较准确地测定天象的浑天仪。汉顺帝永建元年(126),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这是张衡另一个不朽的创造。欧洲直到1700年后才制造出原理基本相似的地震仪器。在气象领域,张衡还发明了类似国外的风信鸡的气象仪器--候风地动仪,比西方的风信鸡早了1000多年。

公元138年。张衡辞官回乡,第二年便与世长辞。 tAGtzvZNwhDA6R6BErR0QM6Re9czI2nBmb8JtTDaXMdVfaMLraynH1JFYslaRNx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