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太平道

太平道是由张角创立的宗教组织。

张角,东汉时冀州巨鹿(今河北省平乡)人。当时,社会上普遍信奉黄老道,也就是道教的雏形。它是黄老思想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纯民间信仰,没有系统的教义。后来经著名道士于吉整理加工成《太平经》一书,为道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太平道的理论来源就是《太平经》。张角祖上历代行医,于是张角便借行医之便,向百姓宣讲道教教义。汉灵帝熹平、光和年间,全国各地创立了许多道派。张角见时机成熟,于是正式建立太平道。太平道的名字直接来源于《太平经》,所谓太平道,其意就是“行太平之道”。张角创立太平道后,即在群众中开始布道,以符水、符咒为人治病,还广收弟子,并派弟子四处宣传行善避恶。经过十余年不懈的努力,太平道的教徒发展到了10万人以上。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成千上万的教徒聚集在太平道的旗帜下,张角振臂一挥,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了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一时间黄巾军声势浩大,天下大乱。一向信奉黄老道的汉灵帝如梦初醒,急忙调集军队进行镇压。由于经验不足,黄巾军连连失利,最终覆灭。在东汉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下,太平道也就随着黄巾起义的失败而终结。

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正一道,其创建者是张道陵。

张道陵,字辅汉,东汉时沛国(今江苏省丰县)人,本来是太学生,精通五经。东汉顺帝时入蜀,在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学道。公元141年,张道陵造作道书,说自己是“天人下降”,特地来给百姓们传授“正一盟威之道”,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开始传教。因为入道者必须缴纳五斗米作酬谢,所以称做“五斗米道”。

张道陵于公元143年到达青城山,在这里建立了二十四教区,并在各区设治头,张道陵自称天师,掌管全教事务。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其活动范围主要在巴蜀地区。张道陵死后,由其子张衡继续传道。张衡死后,五斗米道的领导权为张修所有,一时五斗米道声势甚大。黄巾起义失败后,张角被杀,张修躲藏起来,最后被张道陵之孙张鲁杀害。

张鲁在汉中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道教政权,雄据巴汉近30年,五斗米道的势力在汉中达到鼎盛。至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攻打汉中,张鲁投降。五斗米道随之传往北方中原地区。晋统一后,它又传向东南沿海一带。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是道教至尊的天神,处在无极之上清微的玉清圣境,为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之首,生于太元之先。

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也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道教神名。传说为上古时女神,人首鸟身,圣母元君的弟子,黄帝之师。传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玄女下降,以六壬、遁甲、兵符、图策、印剑等物授予黄帝,并制牛鼓80面,遂破蚩尤。

三官

“三官”指道教所信奉的天官、地官和水官。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又以“三官”配“三元”,称“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道教四大名山

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观在古代原指宫阙两旁的望楼。西汉时,因道教为帝王所重,故将道教的庙宇尊称为“观”。东汉以后,道佛两教并盛于世,寺、观得以并称。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载:“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唐代康骈《剧谈录》载:“至于佛宇道观,游览者罕不经历。”

自汉以来,“观”成为道教士宣道之所,如紫阳观、太玄观、玄妙观等。至于道观中的偶像,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产物。一般说来,观中只挂神像(三清至尊之类的画像)。如今,如同“庵”为尼姑寺庙的专称一样,“观”也成为道教的象征性建筑。

武当派

武当派属道教教派,创始人是张三丰,他是元末明初人,精通经书,明初入武当山。明太祖、明成祖都曾派人寻访他而没有成功。武当派供奉的主神是道教尊奉的“玄天真武大帝”。武当派在修炼方法上强调修炼内丹。武当派在民间有很高的威望,以张三丰的名义传承的“武当内家拳”也流传至今。武当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位于湖北丹江口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自命为真武转世,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并大规模营造宫观,30万人用了11年时间修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工程之大,不亚于紫禁城的修建。

白莲教

白莲教是一个神秘的宗教结社,南宋初年已出现于江苏昆山。元、明时期有很大的发展,分成很多支派,分别称大乘、混元、收元等名目,成员十分广泛。白莲教教徒在日常只是烧香拜礼,或由教首讲解经卷、咒语、口诀、歌词,以虔修来世,并达到求福避祸的目的。

全真道

全真道初创于金,因其始祖王重阳自题所居为“全真庵”而得名。

王重阳,原名中孚,字允卿,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王重阳少年勤奋攻读儒家经典,企图科举入仕,但是兵荒马乱的世道让他的希望破灭。他又转而学武,虽考取功名,却不得重用,王重阳愤然辞官,在终南山出家当了道士。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提出了儒道释三教同源论,创立独具特色的全真教。王重阳从此开始广收弟子,致力于传教活动,其中最有名的是号称“北七真”的7位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

全真道虽由王重阳创立,但是将其发扬光大者却是丘处机。

丘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19岁入道,20岁拜王重阳为师。1217年,元太祖成吉思汗遣使臣刘仲禄召请丘处机西上。丘处机审时度势,于1220年率领18名弟子从莱州出发,行程万余里,终于到达西域大雪山与成吉思汗会面。丘处机以“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劝告元太祖,说服大汗要克制各种欲望,禁止杀戮,并且结合中原情况,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治国安民的良策。丘处机受到元太祖礼遇,封爵大宗师。1223年,丘处机回到北京,住在白云观,开创传戒制度。后元统治者命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免除道院和道士的一切赋税。丘处机借帝王的隆威,广度道徒,大建宫观,将全真教推向了鼎盛时期。

全真教在发展中,因不断侵占佛教寺院,引起僧人不满。在1258年的僧道辩论和1281年的再次辩论中,均以道教失败而告终。明朝建立以后,全真教受到冷遇,代之而起的是正一教。

清真

“清真”是我国回族经常用的一个词。回民信奉伊斯兰教,也称其为“清真教”。在伊斯兰教教义中,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所崇奉的真主安拉。伊斯兰教徒把自己信奉的宗教称为清真教,称其寺院为清真寺。

最早的来华传教士

耶稣会教士最早于1508年来华。当时,有一些耶稣会教士来到澳门。以后陆续来中国的传教士有利玛窦、庞迪我、龙华民、熊三拔等人。意大利人利玛窦与西班牙人庞迪我,以各种手段接近我国官吏和士大夫,买通宦官马堂,于公元1601年朝见了明神宗,获准在北京购买土地,建立教堂。几年之内,他们就发展教徒200余人。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先后入教。以后又有意大利人熊三拔和德意志人汤若望到中国传教,传教士遍布十几省。

这些传教士除宣传宗教以外,还带来一些科学知识。有的传教士编写自然科学著作,有的同中国人一起翻译书籍,有的中国知识分子也翻译外国书籍、编写自然科学的著作。如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李之藻译《圜容较义》,徐光启译《测量法义》,熊三拔著《泰西水法》,王徵与邓玉函合译《奇器图说》。同时传入的还有西方古典哲学及绘画、建筑艺术等。

《山海经》

《山海经》是保存上古神话最多的先秦典籍。现在认为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巴蜀地方的人所作,西汉刘歆校书时合编。全书分5卷《山经》和13卷《海经》,共3万余字,讲述了将近100个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夸父追日”、“黄帝擒蚩尤”、“西王母蟠桃盛会”、“刑天舞干戚”等等。

女娲

女娲是传说中人类的始祖,是开天辟地的神。关于女娲的说法很多:

(1)源于原始人对蛙的崇拜。女娲神话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以“蛙”为图腾的民族,“蛙”在当时被看成是生殖力旺盛的象征。

(2)源于原始人对水产物贝类的崇拜。

(3)源于原始人的石头崇拜。石为土精,蛇又是土地神秘的象征,因此,女娲也被描绘成人面蛇躯,具有抟黄土而造人的神奇本领。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的说法最早见于《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所谓三皇,是指上古时期三位传说中的人物。所谓五帝,指的是原始社会后期五位部落联盟的领袖。三皇五帝所指为谁,古籍中说法不一。一般认为:三皇指钻木取火的燧人、结网捕鱼的伏羲、尝草耕地的神农;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西王母、东王公

西王母:又称“金母”或“王母娘娘”。在我国早期神话中,西王母是职掌瘟疫、刑罚的怪神,长相丑陋,家住昆仑山上。后世人将西王母的形象、职司作了较大的美化,成为容貌绝世的女神,掌管女仙名籍,还掌管着长生不老之药,故旧时民间又视西王母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东王公:又称“东王父”、“东木公”等。在早期神话中,东王公的形象很不雅观,据说他居住在“东荒”大山中的大石洞中,身长一丈,头发雪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背着一只黑熊,老爱左顾右盼。后经增饰为神仙领袖之一,分管男仙名籍。

佛教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手持琵琶。

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手持宝剑。

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手绕一条龙。

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持伞、左手弄银鼠。

雷公

雷是最有威慑力的自然现象,因此,对雷公、雷神的崇拜,古已有之。但是,在神系中设置雷部,并由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主其事当是北宋末年的事。北宋时期,道教神霄、清微诸派,崇尚施行雷法。于是,雷公不仅掌管施雨,而且还“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

八仙

“八仙”一词,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出现,只不过不是指铁拐李等八仙。现在公认的铁拐李等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传》,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位神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

财神

我国民间所说的财神爷指赵公明元帅。赵公明又称“赵玄坛”,玄是黑的意思,坛就是神。道教传说中汉人张陵为了修炼仙丹,奏请玉皇派一名守护神。玉皇即派遣赵公明下凡,并封他为“正一玄坛元帅”。在《封神榜》中,赵公明原为峨眉山罗浮洞道人,因协助闻太师与姜子牙作战,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四个官员。这些官职都是掌管财经的实权派,所以他自然而然就成了“财神爷”。

寿星

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寿星祠。唐代司马贞曾说:“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旧俗认为该神分管长寿,因而被画成老人模样:白发白须,拄着手杖,头大且额头鼓起。

四灵

龙、凤、麒麟、龟,合称为“四灵”,是我国古代吉祥的象征。

龙:四灵之首。中国古代一般都认为皇帝是龙的化身。传说中的“龙”为马首、蛇身、鹰爪、鹿角,系由我国远古时代各部族的动物图腾复合而成。

凤:它头顶华美的头冠,身披五彩斑斓的羽毛,由孔雀、雄雉等美丽的鸟类复合而成。传说中的“凤”还分雄雌,雄的叫凤,雌的称凰,“凤凰”常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爱情。

麒麟:它遍体鳞甲,形态似鹿,长着翅膀。“麒麟送子图”即是人们祈望子孙繁荣、追求幸福的象征。

龟:四灵中唯一存在的生物。由于其寿命长,所以作为健康长寿的象征。

城隍

城隍是保护城市的神,在冥界中是一种基层神司。

早在周朝时,除夕要祭祀八种神,其中就有“水(即隍)庸(即城)神”。“城”是指城墙,“隍”是无水的城堑,城隍也就是守护城池的神。

隋唐以前,城隍神只有少数城池有,而且它们多无固定的庙宇,亦无具体的名字。唐代以后,百姓将一些开明人物称之为“民之父母”、“闾里屏障”。他们死后,百姓希望他们仍留在城中保护自己,于是就把他们抬出来当城隍,这样就有了有姓名的城隍爷。

钟馗

钟馗是一位驱妖降魔、铁面无私又心地善良的神。钟馗捉鬼、钟馗嫁妹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相传,钟馗是从古代“终葵”谐音而来的虚构人物。“终葵”原为古时一种家用器物,今称之棒槌。古时候家中若有人病了,便以为鬼在作祟,即用棒槌(终葵)去赶鬼。于是终葵便有了驱鬼避邪的作用。从南北朝开始,很多人都给孩子取名为“钟葵”,如北魏献文帝时的大将军杨钟葵、北魏孝文帝时的顿丘王李钟葵、北齐武成帝时的宦官钟葵以及后来隋炀帝时的乔钟葵等等,都为取治鬼邪、保平安的意思。

唐代以前,钟馗这个形象流传并不很广泛,但自从人们传说唐明皇梦见钟馗捉鬼一事后,钟馗打鬼之说开始普遍流行开来。据说在唐代开元年间,唐明皇染上了恶性疟疾,一个多月也不见好。一天夜里,他梦见有个小鬼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他的小玉笛,这时又赶来一个大鬼把它吃掉了。唐明皇问他是谁,回答说是终南山的进士钟馗,因应试武举不第,自己撞死于阶前,他对唐明皇说:“誓与陛下除尽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后,病就好了。于是便命吴道子画出钟馗的像,印发给大臣们,要求在除夕的晚上悬挂在大门上以驱妖除邪。此法逐渐传入民间,钟馗便成为了各家各户的守门神。

济公

济公是在民间流传甚广、深受人们喜爱的名僧。其实,济公并不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那就是南宋时期杭州灵隐寺的和尚--道济禅师。

道济是宋代台州人,俗姓李,名心远。原出身显贵,为驸马之子。他出家于杭州灵隐寺,后常住净慈寺,是一个禅宗僧人,法名道济。他生活落拓,不拘礼法,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所以有人称他为“济癫”。相传净慈寺曾遭受火灾,他到浙江桐庐一带去募化以修新净慈。江浙一带的民间,至今仍有许多有关“济癫”(济公)的传说故事。

通俗小说《济公传》里的济公形象,是借真人夸张想象,另行创造的艺术形象,他被描写为爱喝老酒、吃狗肉、伏妖捉魔、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济公的特点又变了,他装疯卖傻,玩世不恭,爱济助弱小,不畏强暴,时常和达官贵人开玩笑,弄得对方又气又恨,却又无可奈何。

苏州西园寺罗汉堂的济公佛像别开生面,在面部造型上突出了右侧眉梢的皱纹,看去是一脸愁气;中间当面看去,则似喜非喜,似愁非愁,人们称之为啼笑皆非。

阴曹地府

阴曹地府在封建社会里被认为是死人的去处、鬼神的世界。这是道教和迷信者想象出来的。

按照道教的解释,阴曹地府共有两处:一处叫“酆都城”,亦叫“平都山”。东晋葛洪《神仙传》载:东汉时代的阴长生、三国时代的王方平先后在平都山修炼成仙,后人把阴、王读为阴王,以讹传讹变成了“阴间之王”或“幽冥之王”。后逐渐演变,遂以酆都为“阴曹地府”。另一处叫“罗酆山”,据说在北方癸地,山高2600里,其上下并有鬼神宫室。

道教称“酆都大帝”是主宰幽冥地府之神。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称“酆都北阴大帝”,居神次之第七位,并说其为炎帝大庭氏,讳庆申,为天下鬼神之宗,治罗酆山。

牛头马面

“牛头马面”是迷信中地狱的公差,让人在阴曹地府受上刀山、下油锅等刑罚的差事都是他们去做。牛头最初源于佛教,又叫“阿傍”,其形为牛头人身,手持钢叉,力大无比,能排山倒海。阿傍在世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牛头传入中国后,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讲对称、成双,于是配上了马面。

牛鬼蛇神

“牛鬼蛇神”原是佛经故事和佛教艺术中的鬼神形象,后在中国用来比喻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坏人。“牛鬼”见于《妙法莲华经》:“复有诸鬼,首如牛头,或食人肉,或复啖狗。”“蛇神”出于密宗曼荼罗画,密宗经典《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载“曼荼罗画”的构图有“西面门南,西方水天神,被甲头上蛇头,手把龙索”。

我国的语言文字

我国共有56个民族,使用着85种语言,但并非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的相应记录符号--文字。据统计,除汉族外,中国55个民族中,共有蒙、藏、维吾尔、满、朝鲜、锡伯、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塔尔、柯尔克孜、傣、彝、景颇、拉祜、纳西、傈僳、苗、佤、俄罗斯、壮20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在上述20个民族中,傣、苗、蒙、纳西族分别使用两种以上文字,因此,实际上使用的文字共有27种,而经常使用的只有23种。

七大方言

北方方言: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北方方言又分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和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吴方言:又称“江南话”,分布在江苏南部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7.2%。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由于上海的崛起,上海话就成了吴方言的代表。

湘方言:又称“湘语”或“湖南话”,分布在湖南省除西北角外的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2%。

赣方言:又称“赣语”或“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3%。赣方言通行于江西的中部、北部,湖南东部,福建西北部,还有湖北东南部和安徽西南部的一些县市。

客家方言:又称“客家话”,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广西南部、江西南部以及台湾、湖南、四川等省部分地区。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华侨中也有不少人说客家话。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6%。

闽方言:又称“闽语”,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广东东部、台湾等地区,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6%。闽语又分为闽南方言、闽东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和莆仙方言五种次方言。

粤方言:又称“粤语”或“广东话”,主要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南部,香港、澳门地区也以粤语为主。粤语的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

普通话

“普通话”之名最早由清末学者朱文熊提出,他在1906年所著《江苏新字母》中,把汉语分为三类,其一就是“普通话”,即“各省通用之话”。民国初被定名为“国语”,被当时教育部定为法定教学语言。现在的普通话指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推广受到宪法的保护,它成为全国通行的语言。

仓颉造字

黄帝的时候,字还没有出现。当时,黄帝手下有一个得力的官员叫仓颉,负责管理牲口和食物。他聪明能干,对牲口和食物的数量掌握得一清二楚。黄帝对仓颉十分信任,又分配了一些别的事情让他管理。这就让仓颉有些为难了,因为当时记数都是在绳子上打结,管理的事情越来越多,结绳不但费事,而且容易记混,相当麻烦。怎么办呢?仓颉想:“可不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东西呢?”于是,仓颉就按照物品的形状画出符号来表示这种物品,这就是最早的汉字了。渐渐地,仓颉造了许多汉字,不但记东西方便了,而且记得还特别清楚。黄帝知道这件事情后,非常高兴,对仓颉大加赞赏,并让他到各个地方去教百姓学习这些符号。这样,汉字慢慢流传开了,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汉字演变

汉字的正式文字从甲骨文开始,字体演变的过程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以及楷书、行书、宋体等阶段。

甲骨文:是指刻在甲骨上的一种古老文字,它起源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

金文:是指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刻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内容多为祭祀、征战、契约等事。

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大篆又叫籀文,据说是周宣王的史官籀创造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等政策,小篆应运而生,它是大篆的简化字体,是秦国的通用文字。

隶书:是对小篆字体的进一步简化。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正式的书写体,也称为“汉隶”。

草书:草书产生于汉初,是隶书的变体,是汉字速写的一种字体,后来演化成为一种纯粹的书法艺术。

楷书:又叫“正书”或“真书”,形成于东汉末年,魏晋时趋于成熟,通行于六朝,成熟于唐代。

行书:行书是介于正楷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相传始于汉末。

宋体:因印刷业兴起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后世的书籍多采用宋体。

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是由元朝国师八思巴创制的文字。八思巴(1235-1280)是元初吐蕃喇嘛教萨迦派的第五代祖师。1253年,忽必烈派100名骑兵,将他迎至六盘山潜邸(皇帝即位前的住所),从受佛戒。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位,尊八思巴为“国师”。

八思巴字脱胎于藏文字母,以音素为表音单位,字母有元音和辅音两种。字母大都呈方形。字母数最初为41个,后来陆续增加,据现存资料归纳,包括各种变体共有57个字母。八思巴字的行文采用自左往右、自上而下的写法。

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忽必烈正式颁诏在全国推行八思巴字,把它称为“蒙古新字”,次年,又改称“蒙古字”。后世又有人称“元国字”或“元国书”。元王朝灭亡后,这种文字逐渐废弃。 iU/MwduXyge38D8plqDaN2kYtp8O8ICgeTqPmrYU0x+LnCXSceroqV/ZtcJAhev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