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周敦颐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筑书堂名“濂溪书堂”,后人称他“濂溪先生”。他的理学思想,对之后的学术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的《太极图说》、《通书》成为理学的经典,其中所提及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性命、动静、无欲等一系列概念,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他本人则成为理学的开山祖师。

《太极图说》是周敦颐哲学思想之纲,它勾画了其哲学结构。在论著中,周敦颐提出了宇宙生成论,构成了一幅世界形成过程的图式: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男女→万物。“无极”是周敦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其体系的基石,也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无极”有无可穷极之意。其次,他论证了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问题,提出了“一实万分”的命题。提出原本统一的本原的实体“无极而太极”分化为千差万别的特殊事物。再次,他提出了“主静立人极”的封建伦理观。主张通过“立诚”,即通过内心的道德修养,制约人的情感,“迁善改过”。

二程理学

二程,指的是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1032-1085)和程颐(1033-1107)。二程是兄弟,都是周敦颐的学生,创立了著名的“洛学”,主要著作有《二程全书》(经后人所编),程颢的《识仁篇》,程颐的《周易程氏传》等。他们的学说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础。

在哲学思想上,二程同把“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万物出自“理”。有“理”就有“气”,气聚而成万物人类。认为将客观事物的“理”与内心的“理”相契合,才算是得到“真知”。程颢认为,心就是天,只要尽了本心就可以知道本性与天。他还强调“万物一体”,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程颐的讲法与他哥哥不同,他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认为道只有一个,不存在天人之别。他认为“理”是人内心本所固有的,主张反躬内求的修养方式,通过“去人欲”而“存天理”,进而衍生出“克私己之利欲而维护纲常”的伦理。

二程的不同认知观,导致了洛学的分化:程颢是以心解“理”,开了以后陆王心学一派;程颐把“理”与“气”相对来论述,开了以后朱学一派。

陆九渊与心学体系

陆九渊,字子静,也称象山先生。他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开拓者,“心即理”为其思想核心。所谓“心即理”,就是指把自然的普遍规律与封建纲常伦理合二为一,认为是人所固有的先验意识。“理”与“心”既然是完全同一的,那么宇宙万事万物之“理”,就是每个人心中之“理”,所以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就人而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们虽然可能有不同意见,但人的先验的道德意识没有差异。陆九渊认为“理”的普遍必然性必须通过人“心”来证明,人心之理是宇宙之理最完美的体现。“心”是陆九渊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他的哲学以“发明本心”为宗旨。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在认识问题上提出了反省内求的“简易”、“直捷”的方法。他认为,“理”在每个人的心中,“明理”用不着探求外物,甚至连读书也是多余的。陆九渊认为读书只是印证“此心之良,人所固有”,“六经皆我注脚”,如果忘记了这个根本,读书无益而有害。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的重要问题来对待。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以达到“致知”(体会、领悟所固有的理)。朱熹在程颐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为《大学》作格物致知补传,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论。他以“人心之灵莫不有知”为认识主体,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为认识客体,认为联结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

存天理,灭人欲

在认识论方面,朱熹发展了《大学》关于“格物致知”的思想,将其解释为“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绝对不相容的东西,“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为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把封建伦常、忠孝仁义抽象为先天至高的“天理”,要求人们摒除私欲,摒除物质世界的一切诱惑,通过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使人性纯化而归复“天理”。

朱熹的思想在生前并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他死后不久,理学便成为元、明、清各代帝王改造统治思想的基础,被奉为官方哲学,对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重大影响。

黄宗羲的哲学思想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学识渊博,对天文、算学、地理等均有研究,尤长于史学,开浙东史学研究新风。他的主要著作有《明夷待访录》、《易学象数论》、《南雷文案》等。

黄宗羲的哲学思想主要是理气之说。他认为“天地之间只有一气”,“生人生物,人禀气以生理气之理,无气则无理”。在理气关系上,他基本坚持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气是第一性的,理是第二性的。他说:“道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罢了。”他反对程朱理学把理作为独立存在的本原,认为理只是气运行变化的条理,只存在于气中。在心物关系上,他则倾向于王守仁心学,持唯心主义观点。

黄宗羲对中国思想史的最大贡献和其思想的最精彩之处,是他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以及在批判中表现出来的近代民主思想的萌芽。他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否认“君权神授”,抹去了皇帝头上用来愚民的灵光,认为历来的皇帝都是“为一己之利乐而不惜荼毒天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主张限制君权、监督王权。他反对传统的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的观点,明确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还发出了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呼声,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振聋发聩的先进思想。

严复

严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14岁时考入洋务派开办的福建船政局船政学堂,毕业后成为清政府第一批派往欧洲的留学生,学习海军知识。回国后,任职水师学堂。中日甲午战争后,他积极宣传、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思想,抨击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主张变法。

严复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的最大贡献莫过于翻译并出版了《天演论》。通过这本书的翻译,严复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唤起民众认清当时的严酷现实,号召人们救亡图存。

康有为与“公羊三世说”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家和思想家,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为了给维新变法制造理论依据,康有为提出了他的“公羊三世说”。他认为,孔子的《春秋公羊传》中包含有“三世”的思想,即所谓“所见世”(指孔子亲眼见到的)、“所闻世”(指孔子所亲自见过的人说的)、“所传世”(指孔子听说的传闻)。他又把这种所谓“三世”同《礼记》所讲的“大同”、“小康”联系起来,说:“所传世托据乱,所闻世托升平,所见世托太平。”还说“公羊三世”,就是由“据乱世”进化到“升平世”(“小康”),再由“升平世”进化到“太平世”(“大同”世界),并认为这是人类社会进化的普遍规律。戊戌变法前,康有为宣称“据乱世”是政治混乱的时代,“升平世”是君主统治时代,“太平世”是民主时代。现在君主统治时代的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应向民主时代前进。这样,他用“公羊三世说”为他的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一种重要形式。氏族形成以后,人类不是从自身探寻自己的祖先,而是把某种与氏族生存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物当作自己的始祖加以崇拜。汉代嘉祥武梁祠石刻中,华夏远祖女娲的形象是人身蛇尾,显示出华夏先祖中的蛇图腾崇拜痕迹。半坡彩陶上的人面鱼纹表示了人与鱼的结合,表达了人鱼共祖的观念,很可能是一种鱼图腾。

巫术

巫术的起源很早,有了原始宗教活动,便有了巫师及巫术。原始社会末期,巫术普遍流行,人人祭神,家家有巫史。巫师通过念咒、跳舞、祭拜等手段上传人的愿望,下达神的旨意,为人消灾致福。最早的巫师是女性,后来才出现男性。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因其是释迦族人,所以取法号“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以“四姓平等”来反对娑罗门的神权统治和种姓制度。他为了摆脱生、死、病、老等诸多痛苦而寻求解脱之道,据传在29岁时出家修行。6年苦行中,他遍访名师,与社会各个阶层人民接触、交流,形成了一整套宗教哲理观点,最终修得正果,获得了解脱。80岁时,释迦牟尼在娑罗双树下逝世。

文殊、普贤

文殊和普贤为释迦牟尼的两尊侍佛。

文殊全称“文殊师利”,梵语意思是“妙吉祥”、“妙德”。他位于释尊的左侧,是司智慧的菩萨。文殊菩萨的头发结为五束,象征五种智慧。文殊左手拿圣卷,右手持智慧剑,坐骑是百兽之王狮子,以示其智慧多如狮子的金毛。

普贤菩萨站在释迦牟尼的右侧。其塑像大多身骑白象。象是佛教中的八宝之一,是一种长寿的动物。普贤是司德行的菩萨,即“德周谓普,从善谓贤”。因普贤菩萨常被人们祈求延命,故又称他为“延命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是“归敬”、“归命”、“敬礼”的意思。佛教徒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字或经典名称之前,表示对佛的尊敬。“阿弥陀佛”的“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根据《阿弥陀经》称,信佛者只要一心常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临死之前佛即出现,接引他前往“极乐世界”。所以,佛教的信仰者经常口念“阿弥陀佛”,为表示尊敬,又加上“南无”二字。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来历和意思。

弥勒佛

即未来佛,按照佛经的说法,弥勒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中国寺庙中供奉的大肚弥勒,其实是五代时布袋和尚的塑像。布袋和尚世传为弥勒佛之应化身,心胸豁达,身体肥胖,言语随便,常常背着木棒,棒上吊一个口袋,在街市中行乞,面带喜容。后梁贞明二年(916),他在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圆寂,留有辞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如来

如来:梵语,“如”就是“真如”,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即“如实”。佛经对“如来”的解释为“乘真如之道而来”、“如实而来”。“如来”是“佛”的异名,同样是佛的通称。

轮回

轮回是意译词,原译为“僧娑洛”,是佛教教义之一。轮回是指众生在六道中循环不已,流转不尽。轮回的思想起源于《奥义书》。佛教对其进一步发展,认为轮回包括天上、人间、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和胎生、卵生、化生、湿生四生,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

三界

三界是佛教术语。“界”含有类别的意思,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教教义认为,欲界包括财、色、名、食、睡五种,还包括畜生、饿鬼、地狱、人和六欲天五趣。色界在欲界上面,是离欲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色的意思是物质,色生出高大宫殿,色界由此而得。色界有四静虑十七天之说。色界上面就是无色界了,是无形色众生居住的地方,包括识无边处、无所有处、空无边处、非想非非想处四种境界。世界即由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合起来的一个整体。

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名词,原是古印度传说的一个广大范围的世界名称。据佛经记载:世界中央是须弥山,有七山八海环绕着,海中有四大洲,海外更有铁围山。同一日月所照耀的天下为一小世界,积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由于大千世界中有大、中、小三个千世界,又称之为三千大千世界。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又名清凉山。五台山因东、南、西、北、中五座山峰峰顶平坦如平台而得名。五台山是中国最大的佛教建筑群,现存寺院100多处。

普陀山:位于浙江杭州湾以东的普陀县。北宋时,御赐的“宝陀观音寺”使其闻名。普济、法雨、慧济等寺院是普陀山上现存最完整的寺院。

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县。明清建造的万年寺、报国寺、光相寺等是其保留至今最完整的建筑。

九华山:位于安徽青阳县南,山上现存寺院近80处,其中以护国肉身宝殿、园寺、百岁宫等最为著名。

四大菩萨

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是智慧、辩才、威猛的象征。五台山是他的道场。

普贤菩萨:德行的代表,峨眉山是他的道场。

观世音菩萨:观音是观世音的略称。观音是大慈大悲的菩萨,普陀山是其显灵说法的道场。

地藏菩萨:是大愿菩萨,愿力深广,可为众生尽孝道,担苦难,除疾病,在中国下层社会中信徒最多,九华山是他的道场。

和尚的由来

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各种欲望。消除一切欲望,苦心修行,与世无争,忍受人世间的一切痛苦,死后灵魂即可升入“天堂”。佛教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主张一切调和。“和”即忍耐、服从,是佛教徒所崇尚并遵守修行的根本方法。以“和”为“尚”即是称佛教徒为“和尚”的缘由。另一种说法是,“和尚”是梵文的音译,梵文原意是“师”,最初译为鹘社、和社等,后来慢慢转为“和尚”。当佛教传入中原汉地以后,“和尚”就成为对佛教僧侣固定的称呼了。

佛徒称谓

僧:僧伽的简称,意为“大众”。僧伽是出家佛教徒的团体,至少4人才能组成僧伽。一个人不能称僧,只能称僧人。出家男女都称僧人,把“僧”和“尼”作为男女的区别,是错误的。

尼:“尼”在梵文中为“女性”之意。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弥尼,大的叫比丘尼,中国汉族对出家女性俗称“尼姑”。

法师:是一种学位的称号。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称为法师,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更高的是三藏法师,是兼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如唐代玄奘。

活佛:蒙藏佛教将修行有成就并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称为“朱毕古”(蒙语)或“呼毕勒罕”(蒙语)。意为“转世者”或“化身”。汉族人俗称“活佛”。

菩萨: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

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佛教中有十六罗汉,又称十六尊者。据经典说,他们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盘,常驻人间,受世人供养而又济度众生。汉族佛寺中常常见到十八罗汉像,是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尊。

喇嘛:藏语,“和尚”之意。

行者:佛教称出家而未经剃度的人为行者。

八戒

提到猪八戒,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很少有人去想它为什么叫“八戒”。其实,“八戒”是佛教名词,全称“八关斋戒”,指佛教为在家的男女信徒制定的八个戒条:(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7)不打扮及观听歌舞;(8)不食非时食(正午过后不吃饭)。

三宝

“三宝”指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宝殿”即佛教寺院中佛、法、僧三个主要活动场所。“佛”是供奉佛祖的地方,如“大雄宝殿”;“法”是佛家“珍藏宝典”之所,如“藏经楼”;“僧”是指和尚“燕息”(睡觉)的“寂静禅房”。这些殿房都是佛门重地,平常是不让人进去闲逛的。因此,人们便用“无事不登三宝殿”来比喻没有事情不找上门。

五百罗汉

一些著名的佛教古寺都有五百罗汉堂。在唐代高僧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中,有关于五百罗汉的记载。

据传摩揭陀国有1000个佛僧,其中,500个是凡夫僧,500个是罗汉僧。国王无忧王对他们很敬仰,一视同仁。所谓罗汉僧,是指那些断除了贪、欲之念,已得正果,不受生死轮回的佛僧。这五百罗汉僧平时不露其相,连无忧王也不知道他们是罗汉僧。在五百凡夫僧中,有一个名叫摩诃提婆的,经常发表一些违背教规的言论,影响了一大批佛僧。无忧王很生气,想把1000佛僧全部淹死。这时五百罗汉僧各显本相,腾云驾雾而去,在迦湿弥罗国的一个山谷里隐居起来。无忧王知道后,又悔恨又惧怕,亲自到罗汉僧隐居的地方向他们认错,并请他们回去。罗汉僧们不肯,无忧王便在国都建起一座寺庙,照五百罗汉僧的模样塑了五百尊像供奉起来。从此,五百罗汉像就流传下来,并在玄奘取经时,由西域传到了我国。

六根清净

六根清净本是佛教用语。佛教以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认为六根与六尘相接,就会产生种种贪欲、烦恼乃至罪孽,因此主张六根清净,不与六尘相染。《法华经·法师功德品》说:“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水浒传》第四回相关记载有:“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汝剃除,免得争竞。”后来,人们常用六根不净来形容某些积习未改,老毛病常犯的人。

五欲与六欲

“五欲”和“六欲”都是佛教专用语。五欲即声欲、色欲、味欲、香欲、肉欲,也有的是指财欲、色欲、食欲、名誉欲、睡眠欲这五欲。六欲是与六尘接触而产生的,即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皮肤的嫩滑光洁欲、人相而引起的情欲。

汉明帝因梦求佛

相传,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正月十五这天夜里,汉明帝在南宫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神仙,身高六丈,通体金色,顶耀白光。汉明帝心里十分高兴做了这样的梦,第二天便召集群臣,询问所梦神仙是何人。有一个叫傅毅的大臣说:“臣听说西域得道的人,被称为佛。可以在空中飞行,身上有太阳光芒,陛下所梦大概是他的神力显现。”于是汉明帝信以为真,立即派蔡谙、秦景等十多人,出使西域拜佛求法。

汉使西行至大月氏国(今阿富汗一带),遇到了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人,并得到佛经和释迦牟尼像。永平十年(67),两位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两位高僧暂住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一年后,汉明帝专门在洛阳西雍门外修建僧院,为了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白马寺译出了第一部佛典《四十二章经》。白马寺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院,被佛教界称为“释源”、“祖庭”。

汉明帝梦佛的故事原来出于范晔《后汉书》。其实,佛教早在汉明帝之前就已在中原流传。《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记载,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庐《浮屠经》。这应该是佛教传入中国比较可靠的记载。

梁武帝尚佛

南朝历代皇帝都十分提倡佛教,梁武帝把佛教几乎要抬高到国教的地位。梁武帝原本信奉道教,在他即位三年后,即下诏皈依佛教,同时宣称佛教为正道,儒、道为邪道。他在宗教信仰领域提高佛教的地位,使得僧侣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梁武帝不仅请僧侣们讲经,甚至还亲自登台讲经,著书立说,宣扬佛理,围剿神灭论。梁武帝还广建佛寺,广造佛像。著名的寺院有智度寺、解脱寺、同泰寺等,每座寺院里都塑有不少佛像,像同泰寺就有十方金佛像和十方银佛像。梁武帝还四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都被群臣用重金赎回宫中。南朝的佛教在梁武帝时达到鼎盛,当时有寺院两千多所,僧尼八万多人。

二武灭佛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者的冲突不断。其中著名的灭佛事件是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灭佛。北魏太武帝原本信奉佛教,但佛教势力的增长使得大量人力和财力流入寺院,严重影响朝廷的租调收入和对兵丁劳役的需求,加上道士寇谦之的游说,于是太武帝转而信道。后来,司徒崔浩又不断挑拨,使太武帝对佛教成见日深。一日,太武帝路过长安时,发现一寺院私藏武器,并有窝藏赃物的地下室,还与贵族私自联系。太武帝下定决心灭佛,下诏诛杀长安沙门,焚毁佛像。到了北周武帝时,佛教又兴盛起来了。周武帝在道士张宾的影响下对佛教产生了偏见。公元574年,周武帝下令强制灭佛,并毁掉全部齐地寺院,将4万所寺庙变为民宅,命僧尼近300万人“皆复军民,还归编户”。

和尚为什么要吃素

在佛教初创时期,并没有要求信徒一定要吃素。在律书《十诵律》里规定可以吃“三净肉”,即眼不见杀、耳不闻杀、不为己所杀的动物的肉都是可以食用的。

到了南朝梁武帝时期,僧人们才渐渐只吃素。梁武帝萧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认为食肉就是杀生,违背了佛教“不杀生”的戒条。他发誓断除酒肉,假如再喝酒吃荤,杀害生灵,甘愿受鬼神制裁,并将堕落到阿鼻地狱;他又规定宗庙祭祀用面粉替代牲畜。梁武帝严格遵守誓言。他头戴葛巾,身着布衣,脚穿草鞋,每天只吃豆羹粗饭。僧人们在梁武帝的带动下,也严格吃素食,并以素食招待客人。时间一长,吃素就成了僧人们的习惯,而且逐渐成了寺院里的一种必须遵守的戒律。

戒疤

一个人入佛门要剃光头并要用燃着的香火在光头上烧9个香疤,称为烧戒,以表明正式出家,苦修行开始。通常这一仪式由方丈来主持。

据说宋朝时,佛教有两大派,即密宗派与显宗派。由于皇帝特别优待密宗派(即喇嘛),总是给予丰厚的赏赐,这样使得显宗派和尚既羡慕又嫉妒,为此,他们从服饰到仪式极力模仿密宗派。一下子,全国的“喇嘛”就激增了几十万。皇帝得知后,大为恼怒,决定防止此事再发生,下令全国除喇嘛外,所有的和尚都必须在光头上烧疤,以示区别。从此,在头上烧疤便逐渐形成了和尚入佛门修行的一种制度。

袈裟

“袈裟”的梵文,意思是“不正色”。按佛的规矩,取得僧人资格要经历剃发、染衣、受戒等几道程序,染衣和剃发一样,是为了表示从此舍弃美好装饰,过简朴的生活。所以,僧服摒弃青、黄、黑、赤、白“五正色”及绯、红、紫、绿、碧“五间色”,而染成铜青色、泥褐色、木蓝色,才算“三如法色”。这样“袈裟”也就成了僧服的专用名词了。

僧人所着的袈裟,有三衣:一件是“五条衣”,即由5条布缝缀成的内衣;一件是“七条衣”,即由7条布缝缀成的上衣;一件是由9条至15条布缝缀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遇有礼仪或外出时穿着的。

玄奘西天取经

玄奘,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因精通佛教经、律、论而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俗称“唐三藏”或“唐僧”。玄奘13岁时父亲去世,为维持生计,他到洛阳净土寺出家,21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遍访名师。贞观三年(629),玄奘为消除佛法分歧,决定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从长安出发,历经数年艰难跋涉,终于到达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法,不久即名声大振。贞观十九年(645),玄奘结束了17年的学习生涯,携带657部梵本佛典及若干佛像、舍利回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盛情迎接。后世长篇小说《西游记》便取材于此。玄奘回国后,在慈恩寺从事经书的翻译工作。在之后的19年时间里,玄奘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75部,共1335卷。玄奘还把他西行的经历口述出来,由他的弟子编著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鉴真东渡

鉴真(688-763),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14岁时,他在大云寺出家为沙弥,22岁受具足戒。天宝元年(742),应日本僧人荣睿等的邀请,55岁的鉴真开始东渡日本讲授佛法,5次渡海失败都未能使他动摇。天宝十二年(753),已经双目失明的鉴真第6次东渡终于成功。鉴真到达日本后,受到隆重的接待。第二年四月为圣武天皇等授戒。天宝十四年(755),又往东大寺坛院授具足戒。同年,日本建唐禅院,供鉴真居住。圣武天皇去世后,日本以御供大米、盐等供奉鉴真。代宗广德元年(763)五月,鉴真于招提寺圆寂。鉴真东渡是中日友好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不仅对日本佛教,而且对日本的医药、建筑、雕塑等众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禅宗

禅宗是高度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以“真证本心”为宗旨,又称“佛心宗”。它源于印度佛教而形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禅宗在隋唐时期正式创立,至唐末五代时达到鼎盛。禅宗的始祖是菩提达摩,他于南朝梁时来到中国,传佛于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到五祖弘忍时,禅宗得到进一步发展,他广收弟子,门下大师辈出,尤以神秀和慧能为突出。弘忍晚年传法时,让弟子各出一偈语以证心意。神秀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表明其有渐悟的倾向;而慧能则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而,弘忍认为慧能见解更深,于是传位给慧能。从此,禅宗分裂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慧能为首,北派以神秀为首。后来慧能主张“见性成佛”的法门,成为中国禅宗的真正源头。他所写的《六祖坛经》,也是中国僧人所撰中唯一可以称为“经”的著作。

班禅

班禅是简称,最初称“班禅博克多”,后又加封“额尔德尼”名号。其中“班”是梵语“班弟达”的简称,意为精通五明的学者;“禅”是藏语“大”的译音;“博克多”是蒙语,为智勇双全之意;“额尔德尼”是满语,意为珍宝。班禅全称意为:智勇双全的珍贵的大学者。

庵,现指尼姑居住的寺庙,然而最初却是无此意的。古时候,人们将圆形的草屋称为“庵”。后来,文人墨客谦称自己的住宅简陋,把屋舍称为“庐”,书斋称为“庵”。随着佛教的发展,为了区别于和尚居住的庙宇,便将尼姑居住的寺庙称为“庵”。

道教

道教发源于中国,它产生于东汉顺帝时期。经过长期而复杂的发展过程,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道教是由古代的巫术和战国、秦汉时的神仙方术发展而来的。道教教义将传统的“天人合一”、伦理纲常、儒、法、墨、名、易、阴阳五行说及少数民族的医药、巫术、养生、雕刻、绘画、冶炼、民间音乐等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道教发展到汉朝达到成熟,主要有天师道、五斗米道等,到唐朝正一道也形成了。今天的道教主要分为“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教派。 +5eebuahy7Nm/lo3P50VSlqtqyO5ELLkZuurVgEKwUtvd36JPS97WzCMCueo0nX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