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雾霾天气的危害

一、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造成严重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现在已为广大公众所熟知。但PM2.5是一个字母词,至今还没有统一规范的中文名称。昨日,有媒体报道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而PM1或被命名为“超细颗粒物”。

PM2.5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人为排放,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生物燃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当我们在开小汽车、坐公交车、吹空调甚至吃饭时,可能都在制造着PM2.5,同时又将PM2.5吸进身体内。

住在城市里的人就相当于吸尘器,每天要过滤过滤15立方米的空气。深吸一口气。虽然空气看起来很干净,但几乎可以确定你已经吸入了成千上万个PM2.5颗粒。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诱发疾病。

专家提醒市民,空气质量下降或阴雨潮湿天气,都有可能对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而人体大量吸入粉尘,则会引起口咽、鼻腔的干燥,可能诱发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出现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特别是肺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疾病的患者,则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2004年至2006年期间,当北京大学校园观测点的PM2.5日均浓度增加时,在约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病急诊患者数量会增加5%左右。虽然PM10和PM2.5都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但PM2.5的影响显然更大。而专家们同时发现,PM2.5的浓度增加之后7-8年,肺癌死亡率就会上升。北京市曾公布的一项数据或许能印证科学家的推测,北京市的肺癌的发病率在过去的10年内增加了60%。

2010年北京、上海两地因PM2.5污染致死的人数分别为2349人和2980人,而当地当年因交通意外死亡人数分别为974人和1009人。研究报告指出,若四城市PM2.5浓度无改善,在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PM2.5污染分别造成早死人数会达到2589、3317、1926、739人,共计8572人。

据北京市儿童医院统计,1月5日至11日,北京儿童医院日门急诊量最高峰曾达到9000多人次,呼吸道感染占到内科病人的50%左右。

二、雾霾天气的危害

中国大陆存在着四大灰霾污染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地区、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其中,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灰霾天气出现最为频繁的地区。

灰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与硫酸盐、硝酸与硝酸盐、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的现象,其典型特征是因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灰霾天气指大气边界层乃至对流层低层整体的大气浑浊现象。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1979)中,将灰霾(haze)天气定义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

高浓度的大气颗粒物是灰霾形成的主要因素。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工厂直接排放的粉尘和机动车的道路扬尘,属于机械污染;二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等形成的气溶胶颗粒,属于化学污染;三是在太阳辐射下大气中的多种化学组分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光化学烟雾,属于光化学污染。气象因素如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逆温层和大气混合高度都会影响灰霾天气的形成。在这些气象因素当中,风速、相对湿度和逆温层被认为是影响灰霾形成的最主要因素。

加重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

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淡蓝色的烟雾,它主要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里含大量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这些气体在阳光和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系列氧化剂,如臭氧、醛类、酮等,毒性很大,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严重时会使人出现呼吸困难、视力衰退、手足抽搐等现象。

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

灰霾天气中大气颗粒物浓度较高,其中PM2.5的比重较大,颗粒物表面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能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并粘附在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诱发呼吸道疾病,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另外,灰霾天气会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由于太阳中的紫外线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惟一途径,紫外线辐射的减弱直接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同时,紫外线也是自然界杀灭大气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紫外线的降低易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此外,灰霆天气容易让人产生悲观情绪,如不及时调节,很容易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影响自然与农业生态系统。

灰霾通过对太阳光的吸收与散射,导致太阳辐射强度减弱与日照时数减少,从而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这可造成农业减产、绿地生态系统生长受阻等。此外,灰霾使能见度下降,会直接影响海、陆、空的交通安全。

1月中旬,来院就诊的呼吸系统疾患增加了两成,日均接诊100余名患者,已经占到急诊内科总量的一半,其中,既有慢性肺炎者、脑梗塞症状加剧者,也有循环被感染的流感患者。杨建萍说,天气寒冷,再加上空气污染严重,很容易引起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有的流感患者发烧、咳嗽了3个月都没有痊愈,一是因为空气质量太糟糕,二是周边流感患者多导致的交叉感染”。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1月14日至20日,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累计监测门、急诊就诊人数77万多人,流感样病例占3.3%,但空气不流通导致流感高峰势力得以增强,流感样病例发病水平仍然处于高峰时期。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压波动、血管痉挛、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1.雾或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2.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

3.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

4.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遇空气污染严重可能形成烟尘(雾)或黑色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

5.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污染物增加,我国工业区和城市中心区等部分地区雾、霾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

三、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1.餐厅成空气污染重地PM2.5浓度超世卫标准11倍

室外PM2.5之争还没停止,室内PM2.5质量又如何?这次,研究人员把目光盯在了大家最常去的公共场所--餐馆。

2011年5~9月,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的志愿者在北京选择了51家餐厅开展了空气质量监测,这些餐厅包括全面禁烟餐厅、部分禁烟餐厅及没有禁烟规定的餐厅。他们的背包中揣着SidePak气溶胶监测仪,在正常营业时间,采用暗访的方式,测量了这些餐厅的PM2.5浓度,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现在不少餐厅为保障非吸烟者健康,划分了吸烟区与非吸烟区。这样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呢?本次调查给出了否定答案。

没有禁烟规定的餐厅中室内空气污染程度非常严重,室内PM2.5浓度平均值达到114微克/平方米,比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PM2.5空气质量标准(10微克/平方米)高出了11倍。

而在划分了吸烟区的部分禁烟的餐厅中,室内空气污染程度仍很严重,非吸烟区内PM2.5浓度平均值达到103微克/平方米。

只有全面禁烟的餐厅的PM2.5浓度较低,室内浓度平均值为61微克/平方米。参与组织本次调查的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研究员王秋霞指出,划分无烟区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只有完全禁烟餐厅才能保护健康。

有人说,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找个离吸烟者最远的位置总可以吧?可是,除了闻不到烟味外,这样做真的没用。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李强博士介绍,研究显示,在一个5米X7米X3.5米(35平米)的房间里,找一个人吸了三支烟,当吸第一支烟的时候,室内PM2.5浓度为80微克/平方米,第二支烟时,PM2.5就达到了600微克/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吸一支烟只需十分钟,离他三米左右的PM2.5水平就可以达到300微克/平方米;15分钟左右,6米内也接近300微克/平方米的程度。

如果对300微克/平方米这个数据没有感觉,来听听李强博士的例子。2002年6月9日,美国丹佛市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森林大火,当时丹佛市烟雾弥漫,市民纷纷躲在家中,但即便是这样,PM2.5最高时的水平也只有200微克/立方米。从某种程度上说,室内一支烟,对空气的危害已经高于一场森林大火,我们却全然不知。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从这样的污染区出来,危害很容易会带给家人。

李强博士解释,二手烟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沾在人的衣服、屋里的家具等周围物品上,变为三手烟,形成更长期的有害物质暴露。虽然三手烟的危害力会小一些,但因其具有长期性,对人的健康损害也不容小视。比如,如果父亲总爱在屋里吸烟,这些有害物质就会沾在屋里的各个地方,孩子平时在家里玩的时候也会沾染,从而造成健康隐患。

国外研究发现,在有人吸烟的室内,来源于二手烟中的PM2.5约占室内PM2.5总量的90%左右,如不能及时清除,则将变为三手烟长期危害室内人群。

2.PM2.5首次成为气象部门霾预警指标

气象部门针对霾预警信号标准进行了修订,首次将PM2.5作为发布预警的重要指标之一。

灰霾是近年来显著影响城市和区域的一种空气污染现象。PM2.5是城市灰霾的“元凶”,能穿过鼻腔中的纤毛,直接进入肺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专家表示,雾与霾不同,雾由水汽组成,霾则由大量PM2.5等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一般呈灰色或黄色,是污染源排放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频发的雾霾天气,中央气象台在大雾预警之外还单独发布霾预警。

据了解,此次修订将霾预警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级,分别对应中度霾、重度霾和极重霾。在预警级别的划分中,首次将反映空气质量的PM2.5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并列为预警分级的重要指标,使霾预警不仅反映大气视程条件变化,更体现了空气污染或大气成分的状态,并使单独发布霾预警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i/66LSfYFrLavcWnd1NEox6Zk2B35M0vt4cInTy7RkNmZq8MVFrcdugdW+TlMY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