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2.雾霾天气少开窗
很多人习惯开窗通风。可如果雾霾一整天不散,是该开窗通风还是紧闭门窗呢?李智指出,雾霾天气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3.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这个季节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5.体内产生自由基
我们知道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是因为吸烟会导致增加身体内自由基的数量急剧上升。自由基会攻击身体器官的细胞,从而引起各种疾病。而雾霾进入人体后会产生的自由基要远比吸烟多很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呼吸系统的疾病,甚至严重的可能诱发心脏病、致癌、致死。
所以当我们遭遇雾霾天气的时候,除了要做好物理措施的隔离,还要做好雾霾天气在体内产生的自由基的清理,这样才能够从里到外的全面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对抗自由基的唯一有效方法是补充抗氧化剂,因为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平时我们吃的蔬菜水果就含有一些抗氧化成分,但是含量很少,并不能满足我们身体每天的抗氧化所需,特别是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这些情况引起了世界预防医学界的重视,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研制生产出来一些抗氧化值非常高的产品,可以有效对抗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6.做好个人卫生
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因此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7.多种绿植
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绿植。新加坡室内的绿墙,从阳台、窗台到地下仓库,植物从1楼一直种到9楼。但是在北京,很多高档的写字楼都没有绿色。如果每人种植一平方米,北京就能新增2000万平方米的绿植。在采访过程中,不管是王仙民办公室门口还是室内,记者都看到很多植物。从他的经验来看,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因其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
9.加强雾、霾天气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10.雾、霾天气条件下大气污染程度较平时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人们应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应停止晨练和一些剧烈的运动。注意防护雾、霾对老人、儿童和体弱病人等敏感人群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11.注意加强电力系统设备维护工作,避免或减轻雾、霾造成供电系统污闪事故的发生和危害。
12.北方冬季须注意调控取暖燃煤和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避免或减轻烟尘(雾)的发生和危害。遇有雾、霾天气时,使用燃煤取暖的用户须注意防范煤气中毒。
13.“戒车”跟戒烟一样重要。有杭州市民检测发现,吸烟会导致室内PM2.5数值增高10倍,而在北京中心城区堵车时的PM2.5也会增加4-6倍。戒烟对健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能为减少PM2.5做贡献。
在一些繁华地段的小饭馆旁、一些居民小区附近的小巷里,到了夜间,一些烧烤摊的生意红火。这些烧烤摊在烧烤时浓烟滚滚,这些烟雾,不是自由飘洒空间,就是被抽风机经管道喷向天空,所释放出的大量烟雾、尘埃,同样成为污染的来源。
城市中到底有多少烧烤摊,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由于烧烤摊是夜间餐饮消费的“热门”,这个数量绝对不会太少,尤其是夜间烧烤摊大多是监管的“死角”,很多摊主都是天黑了才出来工作,一直“烧”到深夜,每天晚上所释放出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影响更大。虽然吃烧烤是很多人的喜好,但是基于目前北京雾霾严峻的形势,对夜间烧烤摊还应加大监管力度。
虽然现在雾散云开之时,但人们的反思并没有因此停止:雾霾过后,我们该怎么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昨天上午在出席会议时谈及空气污染治理问题,他指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可以说,治理空气污染,既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次雾霾天气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蔓延,具有范围广、时间长、强度大等特点。空前严重的雾霾天气,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污染排放的长期累积效应。现在出现的这些情况,并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一些地方“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环境破坏欠下的新旧账,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后果,很大程度上都通过浓重的雾霾来了一次爆发和预警。沉疴已久,不能急于求治,关键是找准病根,用对药方。
正如李克强副总理指出的,雾霾的出现,固然有自然因素的原因,也有生产方式粗放的因素,它再一次警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雾霾折射出发展转型的紧迫性,我们的生产、建设、消费都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落后的生产能力要坚决淘汰,而且必须淘汰,同时过度的消费方式要坚决摈弃。
因此,净化空气不仅仅是一个环保课题,而是包括转方式、调结构等改革硬骨头在内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治理空气污染也应遵循这样的行动路线图。
在这次应对雾霾天气的过程中,一方面是环保执法监管等方面工作力度加大,重污染情况下的应急方案不断出台;另一方面是信息公开力度增强,如实而及时地向公众公开了PM2.5等监测数据,提醒公众空气污染的危害,唤起全社会对污染治理的重视和行动,带来了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新觉醒。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使之成为制度创新、观念更新的重要推动力。
我们头顶的这片天,是越来越湛蓝,还是越来越灰暗,取决于我们的选择和作为。只有全民参与,共同行动,形成治理空气污染的强大合力,我们才能告别雾霾等极端天气,一起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