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塔木德大全集珍藏版
柯友辉

财富智慧(1)

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因此他们在赚钱的时候,不会把钱分为高贵的或低贱的,即使他们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不好,也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心态都会表现得非常平和。

对于钱,犹太人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金钱无姓氏,更无履历表”。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赚来的钱,是心安理得的。因此,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尽量赚取更多的钱,不管这些钱是知识分子脑力劳动得来的,还是农夫出卖了产品得来的,都是收之无愧,泰然处之。

会赚钱的犹太人有很多,以放债发迹的亚伦就是典型的一例。这位移居英国的犹太人从打工开始,用他积攒的一点钱做些小生意。由于他的努力,生意不断扩大,这时,他的资金周转不过来,只得向银行借款。在实践中,他发现向别人借钱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往往与商业经营获得的利润相差无几。他想,自己辛苦劳动赚来的钱大部分要交给银行,而且风险比银行还大,不如自己也去从事放债业务。

几年后,他开始了放债业务。他一边抽出部分资本贷给急需用钱的人,一边维持小生意经营。另外,他又从银行贷来利率相对较低的钱,以较高的利率转贷给别人,从中赚取差额利润。有些人急等着用钱,宁愿以月息20%借贷,这样,等于100元放贷1年,就可以得到240元的回报,这比做生意要划算得多。亚伦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使得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加。亚伦63岁去世时,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产。

犹太人一向把金钱当做世俗的上帝,他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上帝之外,就只有金钱最值得人尊敬和重视了。

在《塔木德》中,有许多关于金钱的格言:

“《圣经》放射光明,金钱散发温暖。”

“身体依心而生存,心则依靠钱包而生存。”

“用钱去敲门,没有不开的。”

“钱会给予我们向神购买礼物的机会。”

“钱不是罪恶,也不是诅咒,它在祝福着人们。”

犹太人在追逐金钱,聚集财富方面的成功,使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据一席之地。因为在商业社会中,人的成功标志,人的价值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在财富方面的成功。

犹太人在经商的过程中,始终坚守着一点,他们对顾客不带一丝成见,而且总是平等对待。在犹太人看来,因为成见而破坏了可以赚钱的生意,是很不值得的。

犹太人居住在世界各个地方,虽然他们拥有不同的国籍,但是他们都自视为同胞,而且他们之间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犹太人在经商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是:贸易之中无成见;要想赚钱,就得打破既有的成见。对交易的对象,犹太人也是不加区分的。只要能达成生意协议,能从对方的手中赚到钱,就是能够做的。在犹太人的观念中,除了犹太人之外,其他人都被称为外国人。为了赚钱,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都是他们的交易对象。他们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一桩能赚钱的生意,所以对交易对象的宗教信仰、肤色、社会性质是不会加以区分的。

犹太人聪明地认识到:要赚钱,就不能有太多的顾虑,不能被原来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束缚;要敢于接受新观念,打破旧传统——大家都知道,金钱是没有国籍的,所以,赚钱不应该划分国籍,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这也是犹太人的成功所在。

犹太人认为金钱是没有性质的,所谓的性质是人自己主观强加给金钱的。如果说坏人得到了金钱,金钱就变成罪恶的了,那么让善良的人把它赚回来就可以是善的了。犹太人认为,主观区分钱的性质是件荒唐的事,那样做不但束缚思想而且又浪费时间。

由于犹太人对金钱不问出处,这样保证了他们的思想不受世俗观念的拘束,是完全自由的。在他们的眼里,什么钱都可以赚,什么生意都可以做,即使“捡垃圾的也可以赚钱”。

商人的职责就是赚钱,此外其他的一切东西,都不过是用来赚钱的工具和手段而已,因此根本不必考虑太多的东西。犹太商人哈同出租房屋和地皮时,租户不但要提前交付一定的租金,还要交纳数额巨大的小租。所谓小租就是一次性的起租费,由哈同创设的这种收小租做法,日后成为世界上流行的计租方式。比如,哈同租给纽约公司一间店面,从订立合同之日起就收取了第一个月的租金900美元和6500美元的小租。而实际租期则从半年后才开始。这样,哈同提前6个月得到了7400美元,这些钱可以用来投资别的生意。

正因为犹太人不区分金钱的性质,所以,犹太人在赚钱的时候,对于所借助的东西,是不存在一点感情的,只要没有触犯法律,并且有利可图,就可以拿来用,根本没有必要考虑太多。

犹太人做生意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获得最大的利益。哈默就是突出的代表。在前苏联刚刚成立时,世界上的商人都不敢到这里来,只有他有胆有识,与前苏联做生意,在前苏联赚了很多钱。他也由此起步,成了20世纪世界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商人。

女人和嘴巴是两大财源

金钱的实际拥有者是女人。有一种说法: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吃饭,两人都付钱,说明他们是朋友;男人付钱,说明他们还处在热恋之中;女人付钱,说明他们是夫妻。可是无论他们是什么关系,金钱总是围绕着女人花,这是人类永远通行的社会规则。

这个世界的中心虽然是男人,但男人的中心却是女人。

男人总是围绕着女人转,千方百计地讨女人欢心。男人一旦结了婚,女人就成了男人永久的资金保险库,男人说女人是家里的“财政部长”。男人很感慨:女人这一辈子就是大把大把地花男人赚来的钱,男人就是在不停地大把大把赚钱。

男人们很委屈,我们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能用就行,从不挑剔,可是女人呢,为了让自己更加漂亮,简直是不顾一切:她们挥挥自己的手,男人辛苦半天挣来的钱就会被她们花去。商人们也这样总结:男人的任务是赚钱,要想再从他们身上赚到钱是很难的;而女人的任务是花钱,赚她们的钱就容易多了。男人喜欢把自己的女人打扮得漂漂亮亮,女人说,自己变漂亮了男人的脸上才会有光。男人有赚钱的权利,女人有花钱的权利。

一个有经济头脑的商人,如果瞄准了女人,就一定能够赚取很多的钱,反之,如果经商者拼命“瞄准男人”,想席卷男人的钱,这笔生意则注定不会成功。因为男人是赚钱的人,能赚钱并不意味着持有钱、拥有钱,消费金钱的权限还在于“女人”。

因此,犹太人告诉我们,做“女人”的生意,绝对没错。

看看满大街经营的各种商品吧,漂亮的戒指、钻石,各式各样的女式服装,女人的别针、项链、耳环……多半是和女人有关的,而这些东西的价格一般都比较高。所以,商人只要运用聪明的头脑,让女人为你心甘情愿地解囊,那么,大沓大沓的钞票就会流水一般自动流进你的口袋。

犹太商人施特劳斯是一个运用“女性生意经”的好手,他靠这种独特的经商法则使他的“梅西”公司成了世界最有名的高级百货公司。

施特劳斯从当童工开始,后来当了小商店的店员,他在打工生涯中注意到,女性顾客占绝大多数,即使有男士陪着女性来购物,决定购买权也都在女性。

施特劳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认为做生意盯着女性市场前景更光明。当他积累了一点资本的时候,就开了一家以经营女性时装、手袋、化妆品为主的小商店“梅西”。经过几年经营后,果然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他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加大力度,扩大规模,使公司的营业额迅速增长。施特劳斯总结了自己的经营经验,接着开展钻石、金银首饰等名贵产品的经营。他在纽约的“梅西”百货公司,总共6层展销铺面,展卖钻石、金银首饰的占一层,展卖化妆品的占一层,展卖时装的占两层,其他两层是展卖综合的各类商品。可见,女性商品在“梅西”公司占了绝大多数。经过30多年的经营,施特劳斯把“梅西”公司办成了世界最有名的高级百货公司,这与他选择女性市场是分不开的。

另外,让我们再看看钻石市场。人们都知道,世界最主要的钻石原料产地在南非,而世界最大的钻石产品加工市场却在以色列。以色列并不盛产钻石,却成为世界最大的钻石加工地,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道理出在以色列的犹太商人慧眼独到,他们知道,经过加工的钻石就会变得更加漂亮,更加名贵,能博取世界女性的欢心与仰慕。而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民族和地区,虽然是男性掌权掌家,但为了讨得妻子和女友的欢心,他们甘愿让女人随意花钱。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以色列的犹太商人才会不惜投资大办钻石加工工业,从南非等地进口原料。

以色列钻石交易有限公司经过40多年的经营,不断发展壮大,从国内经营到跨国经营,如今已成为世界最大、最著名的钻石加工企业,年经营额40多亿美元。

赚女人的钱容易,关键就是要抓住女人的心理。

有人说,女性有很强的触摸欲。在购物时,这种欲望表现得更为强烈。以购买衣料为例,如果她不亲手摸一下,是绝不可能下定决心购买的。如果说买衣料等跟身体触觉有关的东西当然要先用手摸一摸,但衣服之外的每一样东西,她也要用手先鉴定一番,这就让人不可理解了。不管怎么说,女人就是喜欢触摸,如果东西没有经过触摸,她是绝对不会放心购买的。

即使是给孩子买吃的东西,她们也会用手捏一捏,而不会用嘴去品尝的,她们通过触摸来鉴定产品的优劣。反之,不管包装袋的外观设计得多么精美,如果包装袋不透明,销路往往会很一般,主妇们总是不敢去进行新的尝试。明白了这点原因之后,那些销售量不佳的商品,可以借此检讨自己的产品是否包装得过于周全了?要是存在这种情况的话,建议你将产品的一部分露出来。

犹太商人发迹的另一个财源,就是人类的嘴巴。可以说,嘴巴是消耗金钱的“无底洞”,地球上当今有60多亿个“无底洞”,其市场潜力非常的大。

精明的犹太人发现:小到一美元一个的面包,大到千元、万元的餐饮,无不是经过几个小时之后,变成了废物排泄而出。想想卖出去的东西,通常当天就会被消费掉,这种东西除了食品以外,还能有别的东西吗?人们的生存总是需要连续不断吸收能量、消耗能量才可以支撑,而只有食品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人要继续活下去,就要不断地消费食品。为此,犹太商人设法经营凡是能够经过嘴巴的商品,如粮店、食品店、鱼店、肉店、水果店、蔬菜店、餐厅、咖啡馆、酒吧、俱乐部等等,举不胜举。

食品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它能够获得长久的利益,因为口腹之欲是人要生存的最起码条件。人的胃口是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黑洞,更没有一样消费品能像食品这样,需要天天消费,让人一点也不能马虎。所以,犹太人认为做食品生意一定赚钱。正是把握了这一商机,许多犹太人在长期的漂泊中站稳了脚跟。于是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食品生意一直非常红火,长久不衰。

犹太人辛普洛特是当今世界上100位最有钱的富翁之一,他靠经营土豆发了财,被誉为“土豆大王”。

“二战”爆发不久,辛普洛特获知了美国部队在前方作战需要大量的脱水蔬菜。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赚钱机会,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当时全美最大的一家蔬菜脱水工厂。他将这家工厂买下以后,专门加工脱水土豆供应军队。从这以后,辛普洛特找到了发财的金钥匙,走上了拾金敛财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位化学师研制出了冻炸土豆条的方法。当时有很多人对这种产品并不重视,但辛普洛特同样认准了这种新产品很有潜力,即使冒点风险也值得,于是,高薪聘请了那位化学师,生产了大量的冻炸土豆条。果然不出所料,冻炸土豆条上市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他也因此赚了很多钱。

再后来,辛普洛特发现炸土豆条并没有把土豆的潜力完全地挖掘出来。因为,经过炸土豆条的精选工序——分类、去皮、切条和去掉斑点,每个土豆得到利用的部分大约只有一半,剩余的一般都会被扔进垃圾堆里。辛普洛特想,要是能够将土豆的剩余部分再加以利用,不是更好吗?没过多久,他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将这些土豆的剩余部分掺入谷物用来做牲口饲料。

这样辛普洛特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土豆帝国”,他每年销售15亿磅经过加工的土豆,其中卖给麦当劳快餐店做炸土豆条的土豆就有一半。他从土豆的综合利用中,每年获得数亿美元的高额利润。现在辛普洛特的资产到底有多少,谁也不知道。

古话说“民以食为天”,因此,我们可以从嘴巴上下工夫,做嘴巴的生意。犹太人认为,饮食业是永不枯竭的金钱来源,他们很早就认识了这一点,并能够抓住机会,使得数不尽的金钱乖乖地钻进了他们的口袋。

抓住信息赚大钱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关注信息就是关注金钱,一个重视信息的商人必定会取得成功。信息在这个时代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在商海中搏击,更要学会收集信息,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当面临抉择的最后时刻,与其如赌徒般仅靠瞬息间的意念作出轻率的判断,倒不如及早掌握信息,以资料为依据,发挥正确的推理判断能力。

信息,从来是一个不甘落后的词语。战场上用兵打仗,要了解敌人的情报信息;商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决策计划时,也要以情报信息为基石。

犹太人认为信息对于经商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他们很早就开始运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赚钱了。在《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即使是风,只要用鼻子嗅嗅它的味道,你就可以知道它的来历。”所以,犹太富豪们一直都很重视信息的作用。

菲普力·亚默尔是亚默尔肉类加工公司的老板,他每天都有看报纸的习惯,虽然有忙不完的生意,但他每天早上到了办公室,就会看秘书给他送来的当天的各种报刊。

1875年初春的一个上午,他和往常一样坐在办公室里看报纸,一条不显眼的不过百字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瘟疫在墨西哥出现。

亚默尔顿时眼前一亮:如果瘟疫出现在墨西哥,就会很快传到加州、得州,而北美肉类的主要供应基地是加州和得州,一旦这里发生瘟疫,全国的肉类供应就会立即紧张起来,肉的价格也会迅猛增涨。

他马上让人去墨西哥进行实地调查。几天后,调查人员回电报,证实了这一消息的准确性。

亚默尔心里有了底,他放下电报,马上着手筹措资金大量收购加州和得州的生猪和肉牛,运到离加州和得州较远的东部饲养。两三个星期后,西部的几个州就出现了瘟疫。联邦政府立即下令严禁从这几个州外运食品。北美市场一下子肉类奇缺、价格暴涨。

亚默尔认为时机已经成熟,马上将囤积在东部的生猪和肉牛高价出售。仅仅三个月时间,他就获得了900万美元的利润。

由于亚默尔长期看报纸,重视信息,所以他的成功是必然的。他手下有几位专门为他负责收集信息的人员,他们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他们每天把全美、英国、日本等世界几十份主要报纸收集到一起,看完后,再将每份报纸的重要资料一一分类,并且对这些信息作出评价,最后才由秘书送到办公室来。

如果他认为哪条信息有价值,就会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对这些信息进行研究。这样,他在生意经营中由于信息准确而屡屡成功。

伯纳德·巴鲁克是美国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和哲人,在30岁出头的时候就成为了百万富翁。1916年,威尔逊总统任命他为“国防委员会”顾问,以及“原材料、矿物和金属管理委员会”主席。以后又担任“军火工业委员会主席”。1946年,巴鲁克担任了美国驻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代表,并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巴鲁克计划”,即建立一个国际权威机构,以控制原子能的使用和检查所有的原子能设施。无论生前死后,巴鲁克都受到普遍的尊重。

在刚刚创业的时候,巴鲁克也是非常艰难的。但就是犹太人所具有的那种对信息的敏感,使他一夜之间发了大财。

1898年7月的一天晚上,28岁的巴鲁克正和父母一起待在家里。忽然,广播里传来消息,美国海军在圣地亚哥消灭了西班牙舰队。这意味着美西战争即将结束。

这天正好是星期天,用不了多久便是星期一了。按照通常的惯例,美国的证券交易所在星期一都是关门的,但伦敦的交易所则照常营业。直觉告诉巴鲁克,如果他能赶在黎明前到达自己的办公室,那么就能发一笔大财。

那个时代,小汽车还没有面世,火车在夜间又停止运行,在常人看来,这已经是无计可施了,而巴鲁克却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赶到火车站,租了一列专车。上天不负有心人,巴鲁克终于在黎明前赶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在其他投资者尚未“醒”来之前,他就做成了几笔大交易。他成功了!

信息是这个时代的决定性力量,及时拥有信息的人,就等于拥有了财富。信息是财富的领路人。

把钱用活

穷人之所以穷,富人之所以富,其中主要原因是穷人没有富人的理财意识,富人在不断寻找致富的途径和理财的知识。富人是让钱和社会为他工作,而穷人是为政府和自己工作。

犹太人认为,大多数人所从事的简单劳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能解决问题,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主意和资本。在当今这个世界里,好的主意和资本永远是最重要的。

世界上穷人的人数比富人的人数要多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穷是可以改变的。要想改变贫穷的境况,需要了解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区别,比较一下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悬殊是观念的悬殊,是思维方式和性格上的悬殊,而不是简单的钱和资产的悬殊。富人思想开放,勇敢而富有理性;穷人思想封闭,害怕风险,比较感性。

赫特是美国通用汽车制造公司的高级专家,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在私人公司里,不应该把追求利润放在第一位,重要的是如何把手中的钱用活。”

对这个道理,许多善于理财的小公司老板都明白,但却不能真正地利用到实际中。往往一到公司略有盈余,他们便会生出胆怯想法,变得畏首畏尾,总怕到手的钱因投资失败又飞了,赶快存到银行,以备应急之用,似乎这样做才是最保险的。这种想法人人都有,但是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里,钱应该用来扩大投资,使钱变成“活”钱,获取更高的经济回报。为了增加自己的固定资产,可以用这些钱来购置房产、铺面,到10年以后回头再看,你会感觉到比存银行要增很多利,看到“活”钱的威力。

这需要有冒险精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并敢那样做的。愿意去冒风险创业的人毕竟是少数,一般的人看不到长远利益,不敢冒险,也就是没有进取心。

谁都知道,把钱存在银行里是有利息的,只要有存款,便能获得一部分利息收入。但现金,是不生息的,手里有多少现款,若干年后还是那么多,并不增多。

如此看来,银行存款比手持现款更有吸引力。那么犹太人为什么会那么“傻”,宁可守住一大堆现款,而不愿把它放在银行,让它“繁殖生钱”呢?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大错特错了,犹太人一点也不笨,而是太精明了。天生有数学头脑的犹太人,早已把这笔账算好了。

他们把账算完后,就有充分的理由:钱存在银行里,确实可以得到一笔利息,但是物价在存款生息期间不断上涨,货币价值随之下降,特别是存款本人死亡时,尚须向国家缴纳继承税。这是事实,几乎每个国家都是这样。所以,不论财产有多少,存放在银行,相传三代,都是不合算的。

现款,的确不增值,但物价上涨对其影响也不大,而且现款掌握在自己手里,避免了在银行的财产登记,在财产继承时不需要向国家缴纳遗产继承税。所以,手持现款时,财产既不增多,也不减少。

犹太人不把钱存进银行,有人禁不住要问:“那些拥有巨额资财的犹太人到底怎样保护现款,难道他们不担心钱的安全吗?”

如果每天都带着现款出去办事,当然是不安全的,也是不可能的。他们已经找到了放置现款的安全之所。当然不是把钱存在银行里,而是把钱放在银行的保险柜里。

日本具有“银座的犹太人”之称的藤田先生在1968年访问美国服饰用品商狄蒙德先生时,曾参观了他的现款保险柜。藤田先生被他领到银行地下室放置保险柜的昏暗地方,打开了装满现款的保险柜。藤田先生非常吃惊地发现保险柜里装着各种现行的纸币,也有几年前的各种旧币,还有金块,约合日币二三十亿元。这么多的钱财,狄蒙德先生却能够非常放心地把它们放在这里。因为银行有一流的安全防卫措施,专门的防卫人员,是个非常安全的地方,把现款托放于此,当然就不用担心了。

现款不能随随便便放在一个地方,它需要一个安全的“藏身”之地。聪明的犹太人巧妙地利用银行的安全设施,将装有现款的保险柜放在银行的安全角落,即使拥有亿万现金,也不用担惊受怕。

犹太人这个“不作存款”的秘诀是一门资金管理科学。俗语说:“有钱不置半年闲。”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生意经。就是说要合理地使用资金来做生意,想方设法地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减少利息的支出,使商品单位利润和总额利润都得到增加。

不把钱存在银行里,想办法把钱用活,是经商成功的一个诀窍。

把钱视为平常物

犹太人对于赚钱非常热衷,这是由于长期的生存环境决定的民族特性。但犹太人对钱却一直保持着一颗平常之心。

对于钱,犹太人既不会把它视为恶魔,也不会把它敬为神灵,更不会有既想要钱又羞于碰钱的尴尬心理。钱干干净净、平平常常,赚钱大大方方、堂堂正正。

以钱为生,这只是犹太人朴素而又自然的生活方式。

一位无神论者来看拉比。

“拉比,您好!”无神论者说。

“您好,”拉比回礼。

无神论者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金币放到拉比手中。拉比二话没说装进了口袋里。

“很显然,你有事情要求我帮忙,”他说。“也许你的妻子不孕,你想让我帮她祈祷。”

“不是,拉比,我还没结婚。”无神论者回答。

于是他又掏出了一个金币给了拉比。拉比接过金币又把它装进了口袋。

“你一定有事情求我,”他说,“也许你犯下了罪行,希望上帝能开脱你。”

“不是,拉比,我没有犯过任何罪行。”无神论者回答。

他又一次给拉比一个金币,拉比再一次将金币装进了口袋。

“也许你希望我为你祈福,使你的生意能够逐渐好起来?”拉比期待地问。

“不是,拉比,我今年的生意很好。”无神论者回答。

他又给了拉比一个金币。

拉比迷惑不解地看着他,问道:“那你到底想让我干什么?”

“什么也不要你干,”无神论者回答,“我只是想看看一个人什么都不干,光拿钱能撑多长时间!”

“钱就是钱,不是别的。”拉比回答说,“我拿着钱就像拿着一块石头,一张纸一样。”

犹太人对钱保持着一种平常的心,甚至把它视为一块石头、一张纸,犹太人不会把它当成鬼神,也不把它分为干净或肮脏,在他们心中钱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东西,钱就是钱,不是别的。因此他们孜孜以求地去获取它,一旦失去的时候,也不痛不欲生。正是这种平常之心,犹太人才能够轻松自如地驰骋于商海之中,临乱不慌,取得商战的胜利。

视钱为平常物,是犹太人经商智慧之一。

要善于发现商机

作为一个商人,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做生意怎样才能赚到钱。犹太人作为世界上优秀的商人,他们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商业敏感,能够从别人容易忽略的地方发现属于自己的商业机会,创造财富。

在太平洋上的一座岛屿住着一些人,法国和以色列的两个皮鞋公司都想在此开辟新市场。于是他们各自派去一名推销员前往该岛做市场实地调查。法国公司的那个推销员来到岛上后,发现岛上的居民都没有穿鞋,打着赤脚在路上行走,这让他非常失望,于是,第二天这位推销员向公司经理发了一封电报:“本岛无人穿鞋,市场潜力不大。”接着,他就乘班机离开了该岛。

那位以色列公司的推销员上岛后看到岛上居民都打着赤脚则异常兴奋,认为这里的皮鞋市场潜力可观。上岛后的第二天,他向公司经理发去了一封充满信心的电报:“该岛无人穿鞋,市场潜力很大,我将驻在此地。”

这位推销员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从“无”中看出“有”来,认为不穿鞋的人可以改变习惯,正因为岛上居民原来不穿鞋,没有鞋子的储备,改变习惯后,鞋子的需求量将会很可观。为了开拓这个新市场,他决意留在该岛。后来果如其愿,在他的精心策划下,岛上居民对鞋子慢慢有了兴趣,买鞋的人越来越多,这家以色列皮鞋公司独擅其利,财源滚滚而来。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会做生意的人常常是那些能够从“无”中看出“有”来的人,做生意的人需要一双捕捉信息的眼睛。

犹太大富翁洛克,生意上的事情多,工作显得十分紧张。有一次,为了放松一下,他决定去日本度假,当他把工作托付给助手后,就动身来到了日本。此时的日本正值盛夏,天气炎热,洛克不愿呆在空调房里,便去爬富士山。因为富士山山顶终年积雪不化,异常寒冷,而半山腰则凉爽宜人,空气特别新鲜。

洛克来到富士山的半山腰,刚吸了几口这里的新鲜空气,身上的疲劳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忍不住赞道:“这里的空气多么新鲜啊,完全没有污染,是纯自然的空气。”说着,心里便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我为什么不把富士山的空气拿回去卖呢?

洛克推测会有这样一些人来购买自己的产品:那些在城市里居住,每天呼吸污染了的空气的人一定会喜欢新鲜、自然的空气。那些久病初愈的病人,肯定也需要这种新鲜、自然空气的滋润;那些对富士山的大名早有耳闻,但无缘亲自前来观光,或者来过富士山,对富士山的景色和空气留有非常美好的深刻印象,但不可能长期呆在富士山享受这里的自然、新鲜空气的人也可能会掏钱买;另外,讲究营养保健的老人和正在长身体、长智力的儿童也会对它情有独钟的。

洛克经过这么一番分析,信心倍增,马上请来了一个这方面的专家,让他在这里提取空气样本进行研究、测试,然后拟出一份富士山空气对人体有哪些好处的科学分析数据报告。

洛克马不停蹄地申办了执照等开业手续,在富士山半山腰开办了一家名叫“富士空气罐头厂”的工厂。洛克的新产品很有特色,用既便宜又漂亮的包装材料做成罐头盒,外面印上富士山美丽的风景,里面充满新鲜、自然的富士山空气。

洛克的新产品瞄准那些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大城市中生活的人,推销的成功率相当高。加之它价格便宜,所以很快就打开了日本的市场。洛克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把“富士空气罐头”出口到美国、欧洲和赤道国家,也同样受到欢迎。

洛克倍受鼓舞,把空气生意做得越来越大,罐装的空气不仅仅是富士山上的了,逐步扩大到阿尔卑斯山上的空气、著名雪峰上的空气、浩淼湖面上的清新空气、原始森林中的空气,既为自己赚取了可观的利润,又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洛克到日本去度假,登上了富士山,呼吸了这里的新鲜空气,似乎在不经意中又发现了一门赚钱的新生意,可以说,他的成功完全来源于他对生意机会的敏感。要知道,爬上富士山的人有很多,然而产生这种想法的人却只有他一个。

可见,成功的商人善于从简单的商机中看出它所包含的复杂内容,并用立体全方位的手段去利用它们。

犹太人的精明

犹太人精明、干练,善于突破障碍,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做各种事情。他们的超级精明,使他们在商界如鱼得水。

使犹太商人得以精明并越来越精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极为重要且独具犹太特性的因素,这就是犹太人——包括犹太商人对精明本身的心态。

世界各国、各民族中都不乏精明之人,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其对精明本身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犹太人对精明非常欣赏、器重和推崇,而且这种欣赏、器重、推崇是堂堂正正的,就像他们对待钱的心态一样。

这里就有一则体现犹太人精明的笑话。

美国和前苏联成功地研制出了载人火箭之后,德国、法国和以色列也联合拟订了载人火箭飞行计划。火箭与太空舱都准备就绪,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挑选太空飞行员了。工作人员先问德国应聘者,参加太空飞行的报酬是什么。

“如果要让我干的话,就得给我3000美元——1000美元留做购房基金,1000美元给我妻子,还有1000美元留给我自己。”德国人说。

工作人员又问法国应征者,法国人答道:“我需要4000美元。1000美元归还购房的贷款,1000美元给老婆孩子,1000美元归自己,还有1000美元留给我的情人。”

最后,他们又去询问以色列应征者,以色列的应征者说:“你们必须给我5000美元。1000美元归我,1000美元给你,剩下的3000美元用来雇那个德国人开飞船。”

从这则笑话里就可以透露出犹太人的精明,他们只需摆弄数字就能与从事高风险工作的人享受同样的待遇,而不必从事实际工作(开飞船),这正是犹太商人经营风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这并不是其他民族对犹太人的精明作出的一种刻薄讽刺,而是犹太人自己发明的笑话。这多少让人有点意外。

平心而论,犹太人并没有剥削德国人,德国人依然可以得到3000美元的报酬。不一样的是,只是从工作人员那里拿到还是从犹太人那里拿到,这在钱上是反映不出来的。

犹太人非常精明,既然所得的报酬允许自己来报,那么把金额要得高一些也是可以的,这是个人的自由,就像法国人把妻子与情人在经济上一视同仁一样。

因此,在这则笑话中,犹太人的精明没有超出“合法”的界限。而且说实话,仅就结果来看,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应征者要处于这种“白拿1000美元”的位置上,心里都会感到很满意。无论在笑话中,还是现实生活中,他们都不会提出像犹太人一样的要求,甚至也不会去想它,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这种“过于直露的精明”在一开始就被否定了:他们会为自己的精明而感到羞愧。

从这则笑话本身来看,我们根本就看不出犹太人对自己的“过分”精明而有任何的羞愧之色,他会为他的精明而感到得意。似乎“过于直露”的顾虑一点也不能影响他们的精明盘算,更不能影响他们对精明本身的推崇。他们把精明看做一件堂堂正正甚至值得大肆炫耀的东西!可以说,对精明的态度,没有人比犹太人这样坦荡了。在为自己富有成效的精明中开怀大笑,犹太商人变得越来越精明。

在犹太民族中流传的笑话很多都是关于精明的,而现实生活中的犹太商人更多的是精明之人。

犹太富商哈同是来上海的犹太人中唯一由贫穷走向富裕的人,他的精明几乎成了一种神话,传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

1901年,哈同独立开办了专门从事房地产业的哈同洋行。

哈同出租小块土地和一般住房的时间都不长,一般是3~5年。租期短,既便于在每次续约时增加租金金额,又能够在需要时及时收回。在哈同的地皮上,就算是摆个摊也必须交租。有个皮匠在哈同地皮的一个小角落摆了一个摊,每月也得交5元的租金。哈同每次向他收地租时,总是很和蔼地对他说:“祝你发财。”但该给的钱还是得给。

哈同成了富翁以后,在上海滩建造了一个最大的私家花园——“爱俪园”,造价70万两银元。为了更好地管理园内职工,哈同对职工的职责和等级作了明确的规定,并让账房制作相应的徽章。但即使这样一个表明工作职责的徽章也要职工自己掏钱购买。每个徽章的“零售价”为4毛,而制作成本仅为5个铜板。

哈同的这种精明虽然需要一定的算计能力,但毕竟又用不了多少聪明,真正需要的恐怕还是一种心态,一种对于精明本身的心态。

有一个叫菲勒的犹太人,活了77岁,在他即将离开人世之时,他让家人在报纸上登了一条消息,说他将要进入天堂,愿意给逝去亲人的人带口信,条件是每人收费100美元。

这条消息看似荒唐,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他们纷纷上门,请求他带去口信,结果他赚了近十万美元。如果他晚死几天的话,恐怕会赚得更多。

他的遗嘱也很特别,他让家人再登一则广告,说他是一位非常礼貌的绅士,愿意和一位高贵的知识女性共居一个墓穴。结果,真有一位贵妇人愿意出10万美元和他合葬。

这就是犹太人,即使是在弥留之际也不忘赚钱。

犹太人认为,如果上帝是万物的主宰,那么金钱则是万能的上帝。崇敬上帝是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那么金钱就是崇敬上帝赐予的礼物。

精明既不会妨碍道德,也没有违犯法律。犹太人只是用很巧妙的办法,解决了别人认为很困难的事情,而这种精明是很容易被大家接受的,大家也很欢迎这种精明。这就是犹太人的赚钱理论。他们很实际地告诉顾客“我要赚钱”,他们让别人清楚地看着他们怎样在赚钱。

合法避税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钱可以挣,但有些是不能挣的。因此一定要守法挣钱,不能挣的钱就一定不要去挣。但对犹太人来说,挣钱还一定要合理。因此犹太人在经商的过程中,一方面信守“绝不漏税”,一方面又善于“合理避税”。这就是犹太人的护钱术。犹太人是世界上最有钱的民族,在各大洲,犹太人都有巨额的资产,按这些财产来收税必然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那么,有些人就会问了:“犹太人会不会偷税漏税呢?”如果让他们听到了这句话,一定会非常生气。犹太人有一句经商格言,那就是“绝不漏税”,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纳税意识。犹太人认为纳税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犹太人拥有的财富是世界最多的,但却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人都重视交税。在犹太人心中,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纳税是和国家订立的神圣的“契约”,不管遇到什么特殊情况,自己都不能违背这个契约。谁偷税、漏税、逃税,谁就没有履行契约。违反“神圣”的契约,对犹太人来说是无法原谅的。

一个法国人到外国去办事,回来时带了一颗宝石,为了躲避关税,他把宝石藏在鞋里,结果还是被当地海关查了出来。一位同行的犹太人对此感到不可理解,问道:“为什么要逃避关税,而不依法纳税呢?”按照国际惯例,像宝石之类装饰品的输入费,一般最多不会超过8%,如果照纳输入费,光明正大地进入国境,若想在国内再把宝石出卖时,只要设法提价8%就行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小孩都会。因此说,犹太人的依法纳税是非常明智的。

当然,为了多赚点利润,犹太人也会在税收上动点脑筋,从而达到合法避税的目的。

他们在长期的商场历练中总结出了一套合法避税的办法,对合法避税有着如下的认识:

(1)合法避税是决策者超人的智慧和高超的管理水平的精彩体现。

(2)让避税行为发生在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做到合理合法。

(3)巧妙安排经营活动,努力使避税行为兼具灵活性和原则性。

(4)避税行为围绕降低产品价格而展开,以避税行为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充分研究有关税收的各种法律法规,努力做到在某些方面比国家征税人员更懂税收。

犹太人的这些避税方法合理合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1976年,犹太富商莫蒂默·莫尼律格斯的收入为100万美元,为把本年的纳税数额减少至最小限度,他决定想一个办法核减收入50万美元。用一个什么办法呢?

莫蒂默想了好久,终于有了一个主意。他有一艘祖传的游艇,长为250英尺。如果将它核价50万美元,然后作为自己年收入的一部分再捐给一家非赢利机构,岂不是既卸下了包袱,又躲避了纳税?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因为当时的税法规定,慈善捐赠可以减免税款。这个空子是一定要钻的。

莫蒂默找了一位愿意合作的游艇核价人,这个人答应将莫蒂默的游艇核价为50万美元。因为他明白,要是做成了这个买卖,可以得到一大笔佣金。得到估价表后,莫蒂默来到了一所学校,表示愿意为学校捐赠一艘游艇。校长接过估价表后,心照不宣,马上向税务局写报告,赞颂莫蒂默先生的慷慨解囊,捐赠学校一艘价值50万美元的游艇,并说明这艘游艇的价值已经经过专家的核准。

学校得到游艇后,想尽快将它出售以获得捐款。那位精明的估价人挺身站了出来,愿意代为出售。然而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他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以超出15万美元的价格卖掉这艘游艇。不过还是没有关系,学校白白得了15万美元,估价人也得到了一笔可观的佣金。

这位年收入100万美元的莫蒂默先生,由于纯收入减少了一半,他要纳税的部分只剩下50万美元。按照当时70%的税率,他只需要交纳35万美元税款。另一份35万美元的税款就这样被他轻而易举地躲避过了。

当然,从商者的根本目的不应该是避税,因为即使是一个天才避税者也不能够通过避税达到致富的目的。

“避税天经地义,避税合理合法。”犹太人的圣典《塔木德》早就有过类似的表述。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绝不漏税,同时又能够做到合法避税,这从根本上来说应该得益于由《塔木德》等犹太圣典所承载下来的智慧。

犹太人的理财方式

人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是永远也没有止境的,如果在无法满足的欲望上花掉有限的收入,就会陷入欲望的无底洞中,再想积累资本做其他的事就很难了。

犹太人有一套自己的理财方式。犹太典籍《塔木德》中有如下的记述:“金钱容易引发意外,任何人对待金钱都要谨慎,不然就会损失金钱。先要学会看管少数金钱,然后才可以管理更多金钱,这是防止金钱损失的最好办法。”

当某个项目需要投资的时候,有些人就会受到利益的驱使,贸然投资,这样做会导致金钱的流失。

《塔木德》指出:“第一流的投资是有安全保障的投资。为求高利润而轻易投资,是愚蠢的冒险。作为投资者,不要让利益蒙蔽双眼,必须仔细调查研究,当你对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认为能够做的时候,才可以拿出部分金钱来投资。”

擅长理财,可以使自己与家庭的经济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位。那么,对于手中的钱,应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呢?对于每一个投资机会,应该如何及时地把握呢?在此,先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犹太人的“理财等式”。

依照传统犹太人的理财方法,无论什么时候都一定要拨出1/3的金钱,以某种方式储蓄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聚集财富。

下面来看看理财大师格林斯潘是如何理财的。

格林斯潘是全球举足轻重的“财神爷”,有着独特的理财之道。

1926年,格林斯潘出生在纽约市一个犹太金融世家,父亲是股票经纪人。他分别于1948年、1977年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

1952年,格林斯潘与人合伙开咨询公司的时候,对每笔开支都记了账,结果发现一年的开支达到六、七万美元。这就促使他对自己的开支进行调整。

首先,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的话,尽量不在外面用餐。同时,他妻子决定亲自烹饪,省去保姆费。

其次,尽可能减少外出旅游的次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1954年,格林斯潘加盟纽约的汤森公司,不到5年便出任这家公司的总裁,拥有了该公司的一半股份,并在华尔街赢得了“最精明证券商”的美誉。1974年,格林斯潘担任白宫首席经济顾问。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多,他的投资也开始增加,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理财观:

一、如果在3年内要使用这笔资金,就坚决不要把它投向证券市场。

二、要有规律而系统地投资。

三、找一个善于理财的伴侣,双方共同理财。

我们不难发现,格林斯潘同样没有脱离“稳妥、平衡”的犹太理财精髓。正因为如此理财,才使自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钱是一面窥视人格的镜子

在长期的流散历程中,犹太人历经迫害、放逐乃至屠戮,却始终没有被同化,这是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着金钱。一个民族一旦掌握了金钱,便掌握了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他们不仅可以用金钱对付外族的侵略和演化,还可以利用金钱增加抵抗的力量。

聪明的犹太人把钱当做一柄双刃剑,既认识到钱可以让人生存,也认识到钱可以腐蚀掉一个人的灵魂。所以,犹太人认为,钱是一面镜子,可以窥视人格,既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高尚,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卑微。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犹太人中间广为流传:

在一个安息日,三个犹太人来到耶路撒冷。他们身边带着很多的钱,不太方便,于是大家商议把所有的钱埋起来,然后就出发了。结果,其中一个人偷偷地溜回来,把所有的钱都挖走了。

第二天,大家发现钱都没有了,便怀疑是自己人干的,但又没有证据证明是哪个人,于是,三个人便一起去所罗门王那里请求仲裁。所罗门王向来以断案英明著称,在了解事情经过后,他什么话也没问,只是说:“我这里也有道题解不开,请你们帮忙解决一下,然后我再为你们裁决。”

所罗门王的问题是这样的:有个女子和一个男人订了婚约。但不久,她又爱上了另一个男子。于是,她便向未婚夫提出解除婚约并愿意给未婚夫一笔钱作为赔偿。这个男青年没有要赔偿金,而且痛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姑娘家境富裕,很不幸被一个老头拐骗了。后来,姑娘对老头说:“我以前的未婚夫不要我的赔偿金就和我解除了婚约,所以,你也应该如此待我。”

于是,老头也同样答应了她的要求。

所罗门王讲完故事后,就问姑娘、青年和老头,哪一个的行为叫人称赞。

第一个认为,男青年不强人所难,连赔偿金也不要,其行为可嘉。

第二个认为,姑娘为了爱情,有勇气和未婚夫解除婚约,其行为可嘉。

第三个人说:“这个故事叫人摸不着头脑,那个老头为了钱诱拐姑娘,可却没有拿钱就放她走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于是,所罗门王大吼一声:“钱是你偷的!”

然后,所罗门解释道:“他们两人关心的是故事中人物的爱情和个性,而你却只想到钱,而这正是小偷的职业敏感,所以你是小偷。”

犹太人的这则故事说明对于钱的态度是一个人人格高低的体现,高尚的人由于注重道义而往往忽视金钱,而品行卑劣的人心中只有钱而没有道义。在现实生活中,犹太人也往往根据一个人对于金钱的态度判断一个人的品质。

珍惜每一笔财富

金钱的积累要从每一分钱开始,不要因为钱小而弃之,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没有这种心态就不可能赚大钱。贪图更大的财富,结果连本来能够到手的也丢掉了。你不但要懂得如何创造财富,同时还要知道珍惜每一笔财富。

有两个年轻人一同去找工作,其中一个是英国人,另一个是犹太人。

他们都满怀希望,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有一天,他们一起走在大街上,发现地上有一枚硬币,英国青年装作没看见就走了过去,而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了起来。

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非常鄙视:真是太没出息了,连一枚硬币也捡!

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犹太青年心中感慨万分: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

后来,两个人同时进了一家公司。公司规模不大,工资低,工作也很累,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

两年后,两人又在街上相遇,英国青年还在找工作,而犹太青年已成了老板。

“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会当老板呢?”英国青年对此感到不理解。

犹太青年说:“因为我不会让财富白白从自己身边溜走,对于每一分钱,我都会非常珍惜,而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怎么会发财呢?”

英国青年并不是不在乎钱,而是眼睛总盯着大钱而不在乎小钱,所以他的钱总在明天,这就是他不能成就事业的原因。

对于一个成功者来说,金钱的积累是从“每一个硬币”开始的,没有这种心态就不可能得到更大的财富。一个成功致富者绝不会放弃每一分钱。

对金钱的态度也反映了一个人对待人生和事业的态度。只有在任何时候都不好高骛远的人,才能认真地干好每一件事,实现自己的目标。反之,不仅不能得到大的财富,小的财富也会与他无缘。

把契约看做商品

把神圣的契约看成商品,体现了犹太人从商的自由度。放弃自由,便是放弃做人的权利。

犹太民族让立约和守约都高度神圣化了,但这种虔诚并没有使他们把各种契约供奉于神龛。相反,他们把契约看做一种商品,只要契约合法,同样也能够交易。

犹太人称“将别的公司已经订立的合同买下,代替卖方履行”的人为“贩克特”。

卖合同的人相当于一个坐享其成的人。他只经营合同买卖业务,不需要经营其他任何业务,也不需要履行合同指定的责任,不费多大力气就能从中获得利润。

犹太人的“贩克特”是走遍世界的,他们一般看准一些信得过的大企业或大公司。银座犹太人藤田先生的公司就与“贩克特”常来往。

犹太“贩克特”常常会问:“您好,藤田先生,现在您做什么生意?”

“是您啊!几分钟前我和纽约的高级女用皮鞋商签了个10万美元的合同。”

“太好了!您能否把这项权利让给我?我给您两成的现金利润。”

“好的,如果您愿意的话,我可以将它转让给您。”

双方有意,于是一桩合同的买卖很快便成交了。犹太“贩克特”因此获得女用皮鞋输入权利,再从皮鞋销售中获得更大的利润,而藤田先生也没有费多大的劲,取得两成现金利润。交易的结果,双方都非常满意。这就是“贩克特”的快速生意,真可谓雷厉风行。

当他们双方成交后,“贩克特”手持合同急忙赶往纽约那家皮鞋公司,称10万美元的权利是属于他的了。他们这么做所带来的好处是直接买来满足自己需求的合同,而没必要直接参加合同签订。

当然,合同买卖需要的是步步小心,它要求“贩克特”们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犹太人渊博的知识,惊人的心算度,深邃的理解力,决定了他们是做“贩克特”的天才。

把运气变成机会

富翁家的狗不小心走丢了,于是在电视台发了一则启事:“本人丢失一条狗,如有拾到者,请速归还,付酬金一万元。”并有一张小狗的照片充满大半个屏幕。启事发出后,送狗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但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太太说,肯定是捡到狗的人嫌酬金太少,那可是一只非常名贵的狗啊!于是富翁把酬金改为两万元。

一位乞丐捡到了那只狗。乞丐没有及时地看到第一则启事,当他得知把这只小狗送回去就能够得到两万元酬金时,心里非常高兴,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第二天一大早,乞丐就抱着狗准备去领那两万元酬金。当他经过一家大百货公司的墙体屏幕时,又看到了那则启事,不过酬金已由两万元变成了三万元。乞丐停止了前进,心想:时间相隔不长,酬金又增多了,如果我再等几天,说不定能得到更多的钱。他改变了主意,又返回他的破房子,把狗重新拴在那儿。第四天,赏金果然又增加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乞丐没有离开过大屏幕,当酬金涨到足够高的时候,乞丐返回他的房子。然而不幸的是,那只狗已经死了,因为这只狗在富翁家吃的是烧牛肉和鲜牛奶,根本就不会吃乞丐从垃圾筒里捡来的食物。

乞丐不渴望财富吗?当然渴望,但是他没有抓住这个机遇,所以只有看着它溜走了。

犹太商人对生意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留意,善于把运气变成财气。曾经确有一家犹太人经营的服装公司——“列瓦伊·施特劳斯公司”,靠运气促成服装业的一场革命——牛仔裤的风行。

“列瓦伊·施特劳斯”这个名字已经进入英国辞典,公司的产品在国际上日益流行,因此公司的发家史也几乎成了神话般的传说,而列瓦伊·施特劳斯就是这个公司的创始人。

犹太人在服装行业一直处于支配地位,他们的服装厂生产的服装曾经占据着美国男装市场的85%、女装的95%。19世纪中叶,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带曾出现过一次淘金热,年轻的列瓦伊·施特劳斯也去了加利福尼亚,但已经太晚了,从沙里淘金已到了尾声,但他却“从斜纹布里淘出了黄金”。

列瓦伊·施特劳斯去的时候,随身带了一大卷斜纹布,想卖给制帐篷的商人,赚点钱做资本。到了那里才发现,很多人整天同泥和水打交道,裤子坏得非常快,他们需要耐穿的裤子,而对帐篷的需求却不是那么迫切。于是,从这卷斜纹布里就诞生了列瓦伊·施特劳斯的第一条牛仔裤。后来,为了增强口袋的牢度,他又在裤子的口袋旁装上了铜纽扣。此后,列瓦伊·施特劳斯开始大批量生产这种新颖的裤子,销路非常好。很多服装商看得眼红,争相仿效,但列瓦伊·施特劳斯的企业的销售额一直排在首位,每年约售出这种裤子100万条,营业额达5000万美元。

列瓦伊·施特劳斯一直是单身,他去世后,四个外甥接管了公司。由于他们的不懈努力,公司继续向前发展,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开始经营尼绒、裤子、毛巾、被里、床单和内衣。到“二战”结束,这些商品的营业额已将近总营业额的一半。1946年,列瓦伊·施特劳斯的曾外孙瓦尔特·哈斯·耶尔决定将公司的全部资金用于生产牛仔布料。

哈斯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会有意识地想改变公众的趣味或穿着习惯,也不会想到他的这个决定会引发一场服装革命。他只是作出了一项经营决策——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他只想奋力一“搏”,成败在此一举,看新布料是否能够占领市场。结果他成功了。

用新布料生产的牛仔裤特别有助于显示出人的体形,让人青春焕发,上市后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他的生意更加红火。一方面,因为“二战”结束后,人口出生出现高峰,而60年代,这一代人踏上了社会,一时间,整个美国社会洋溢着一股青春的气息,年轻人也成了消费市场的大头,具有青春气息的牛仔裤自然极有市场。另一方面,60年代的人具有叛逆思想,传统规范和价值观念受到怀疑、抨击和唾弃,而牛仔裤以其不拘形式这一最明显的特点,成了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服装。

这场服装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很大,它从不同方向使服装不再能显示穿着者的身份。如果说,原先批量生产的服装使一个公司的推销员穿得像老板一样,而牛仔裤则使老板穿得像推销员一样,而且牛仔裤男人女人穿得完全一样,是不分性别的。牛仔裤也没有新旧之分,甚至旧的更好。这本来是因为布料容易旧,但公众由于过于喜爱牛仔裤而把它的缺点一起喜爱上了。“生产旧裤子,甚至破裤子”的工厂由此而出现了,那经过褪色、磨损和打过补丁的牛仔裤,销路却更好,价格也不低。

就此而论,瓦尔特·哈斯·耶尔的这一冒险之举只不过是利用服装行业的一般冒险行为而把它加以扩大。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这一冒险竟抓住了一个延续半个世纪还方兴未艾的大时尚,如果从列瓦伊·施特劳斯的第一条牛仔裤算起,则已经近一个半世纪了。在一个批量生产的时代,能找到一个在如此长的时间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所喜爱的商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机会是上帝的别名。”在特定的时间里,各方面因素达到有力的结合,就会产生有利的条件;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有利条件抓住,运用手上的资源进行投资,谁就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财源也就滚滚而来。这里所谓的有利条件便是机会,一个高明的商人懂得掌握这些得到财富的机会。

要想赚钱,必须先拿钱投资。同样,想获得机会,就必须作出一定的牺牲,这种牺牲包括时间、收入和享受等等,随时做好准备,当机会出现时,迅速出击,将它抓住。有的人往往靠运气创业致富,而运气不是机会,不要将两者混为一谈,否则就会导致判断错误,给自己带来损失。

运气具有偶然性。有个人去摸奖,结果中了2000美金,这是运气。提炼青霉素的弗莱明原意是要培养葡萄球菌,霉菌的出现出乎他意料之外。对他来说,霉菌是个不速之客。中奖与发现青霉素的区别很大,中奖完全是一次意外,靠的就是运气;而发现青霉素的事,则在运气之外蕴藏着机会。

弗莱明发现霉菌之后,他的反应可能有两种:一是觉得霉菌的出现阻挠了他对葡萄球菌的研究,把它视做累赘,并不加以重视;二是觉得好奇,对它进行研究。如果弗莱明采取第一种态度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发明青霉素了。弗莱明能够及时把握机会,结果他就获得了成功。

在致富的过程中,对机会和运气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不排斥运气,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运用自己的智慧,挖掘蕴藏在生活中的机会,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成功。

储蓄难以致富

有一个叫井上多金的日本人,10年前结了婚。由于夫妻俩节衣缩食,把每月赚到的大部分钱都存入了银行,现在,他们的存款已经达到2000多美元了。井上夫人经常对他的朋友说:“如果没有储蓄,生活就等于失去了保障。”

犹太人富凯尔博士是心理学专家,一年前来东京经商,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感到非常惊讶。

富凯尔博士对井上夫人的这种做法并不赞赏,他讥讽道:

“你看,没有储蓄就会觉得生活上失去了保障,把物质看得这么重,成为物质的奴隶,人生的价值在哪儿呢?男人每天为了生计在外面不停地奔波,女人则每天考虑如何能够省下更多的钱,人的一生要是这样过就没有多大的意思了。可悲的是,不但大部分的日本人如此,其他各国人也大半如此。”

“你大概知道,犹太有一个罗斯查德家族,它是世界闻名的富豪家族,这个家族自拿破仑时代起就一直维持巨富的地位。你们日本人恐怕找不出一位世界上知名的富豪来吧?”

“认为储蓄能够保障自己的生活,储蓄的钱越多,则在心理上的安全保障的程度就越高,如此累积下去,就永远不会得到满足,这样,岂不是把有用的钱全部束之高阁,使自己赚大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了吗?再说,哪有省吃俭用一辈子,把钱存在银行里,光靠利滚利而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富翁的?”

“当然我并不是完全反对储蓄。我反对的是把储蓄变成嗜好,而忘记了等钱存到一定的数目时拿出来活用这些钱,使它能够赚取更多的钱;我还反对银行里的存款越来越多的时候,心里相应地有了一种安全感,觉得有了保障,靠利息来补贴生活费,这就养成了依赖性而失去了冒险奋斗的精神。”

不少人认为钱存在银行能够得到利息,这样做是最合理的,已经尽到了理财的责任。事实上,利息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实质报酬率接近于零,等于没有升值,因此,钱存在银行等于是没有理财。

每一个人最后能拥有多少财富是难以预料的事情,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想通过储蓄致富,比登天还难。将自己所有的钱都存在银行的人,到了年老时不但不能致富,常常连财务自主的水平都无法达到,这种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选择以银行存款作为理财方式的人,无非是让自己有一个很好的保障,但事实上,把钱长期存在银行里是最危险的理财方式。

通常贫穷人家对于富人之所以能够致富,较正面的看法是将其归之于富人比自己努力或者他们克勤克俭,较负面的想法是将其归之于运气好或者从事不正当或违法的行业。但这些人却不曾想到,财富之所以与他们绝缘,是因为他们的理财习惯存在着问题。因为穷人与富人的理财方式不同,穷人的财产多是存放在银行,富人的财产多是以房地产、股票的方式存放。

犹太商人认为,投资者想跻身于理财致富者之林,要能跳出传统的思考模式。

有一个大人不会骑自行车,一天,他的一个朋友借给他一辆自行车做练习。在路上,他看到一个小孩子正在骑自行车,于是非常羡慕地看着他,说道:“小孩子之所以会骑车,是因为他们身手敏捷。”这话被小孩子听到了,他不以为然地说:“不一定要身手敏捷才会骑车。”于是小孩子教这位大人骑车,大人也很快学会了骑车。当大人愉快地与这个小孩道别回家时,却习惯性地推着车走路回家。这就是无法突破惯性的框框。

借钱发展事业

犹太人认为,要想使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就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扩展业务,否则就不能获得经济上的回报,由于扩展业务是需要一定资金的,这样就会名正言顺地去借钱。

在犹太商人看来,在经商中借钱并不都是坏事。

在生意场上,如果等你赚了钱以后再行动,那就需要等上很长一段时间,你的事业也很难有所发展,这会让对手更加得心应手,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这时,毫不犹豫地去借钱,正是一项绝对正确的决策。

通过“借”钱做生意,从而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通用的一种经营手法。很多成功的生意人就是靠“借”走上发展之路的。

著名的富翁希尔顿就是靠借用资源经营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的。

希尔顿年轻的时候特别想发财,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一天,他正在街上散步,突然发现整个繁华的优林斯商业区居然只有一家饭店。他就想:要是我在这里建设一座高档次的旅店,生意一定会很好。于是,他认真研究了一番,认为最适合做旅店用地的是位于达拉斯商业区大街拐角地段的一块土地。通过调查,他了解到,一个叫老德米克的房地产商人是这块土地的所有者。知道这些后,希尔顿上门找他。老德米克也开了个价,如果想买这块地皮就要希尔顿掏30万美元。希尔顿不知该如何回答,他请来了建筑设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给“他”的旅馆进行测算。其实,这个旅馆是希尔顿假想的,他问按他设想的那个旅店需要多少钱,得到的答案是至少需要100万美元。

希尔顿并没有那么多的钱,他只有5000美元,但是他用这些钱成功地买下了一个旅馆,并用它不断为自己赚钱,很快他手里就有了50000美元,然后找到了一个朋友,和他一起合作,两人凑了10万美元,开始建设这个旅馆。当然这点钱连地皮都买不到,更不用设想的那个旅馆了。许多人认为希尔顿这个想法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希尔顿再次找到老德米克,和他签订了买卖土地的协议,土地出让费为30万美元。

然而就在老德米克等着希尔顿如期付款的时候,希尔顿说:“我想建造一座大型旅店,因此想买你的土地,但我现在没有那么多钱,所以我现在只想租借你的地,而不想买你的地。”老德米克听后非常气愤,不愿意和希尔顿合作了。希尔顿十分诚恳地说道:“如果你同意我租借你的土地的话,我的租期为90年,每年的租金为3万美元,我会按时给你付租金,你可以对你的土地保留所有权,如果我不能按时给你付钱的话,那么就请你收回你的土地和我在这块土地上建造的饭店。”老德米克一听,心里的怒火刹那间全没了,“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好事,30万美元的土地出让费没有了,却换来270万美元的未来收益和自己土地的所有权,还有可能包括土地上的饭店。”于是,这笔交易成交了,希尔顿不用一次性支付昂贵的30万美元,只须每一年支付给老德米克3万美元就可以了。就是说,希尔顿把要用30万美元才能拿到的土地使用权只用了3万美元就拿到了。这样希尔顿省下了27万美元,但是建造旅店需要100万美元,他所拥有的钱还远远不够。

于是,希尔顿又找到老德米克,对他说:“我想以土地作为抵押去贷款,希望能得到你的同意。”老德米克十分生气,可是又无可奈何。

就这样,希尔顿拥有了土地使用权,于是顺利地从银行获得了30万美元,加上他已经支付给老德米克的3万美元后剩下的7万美元,他就有了37万美元。可是这笔钱还是不够,于是他又想办法说服了一个土地开发商,请求他一起开发这个旅馆,这个开发商给了他20万美元,这样他的资金就达到了57万美元。

希尔顿旅店在资金缺口已不太大的情况下开工了。但是当旅店建设了一半的时候,他的钱已经全部用完了,希尔顿又遇到了难题。这时,他还是来找老德米克,把自己的困境如实跟他说了,希望老德米克能出资帮他渡过难关,将旅店修建好。他说:“如果旅店一建成,您就是这个旅店的拥有者,不过您应该租赁给我经营,我每年会付给您不少于10万美元的租金。”这个时候,老德米克已经被牢牢套在那里了,如果他不同意,不但希尔顿的钱收不回来,自己的钱也会打了水漂,他只好答应。而且他也没有吃亏——建希尔顿饭店,不但土地是自己的,连饭店也是自己的,每年还可以拿到丰厚的租金收入,于是他同意帮助希尔顿。

1925年8月4日,以希尔顿名字命名的“希尔顿旅店”建成开业,他的人生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希尔顿就是用借的办法,借用别人的资金发展自己的事业,使自己获得了成功。

手段要干净

“投机”这件事,不管它属于哪一类型,如果想依靠它来致富,那是非常危险的事。

犹太商人认为,做投机生意,也许开始还能赚得一些钱,可是最后还是亏本的居多。到那时不仅会损失自己赚的钱,甚至会弄得血本全无。

一位商人到银行去申请贷款,银行总经理问他最近生意如何,他回答说最近生意不错,赚了很多钱。这位经理想了一会儿,说:“你这个人真是太贪心了,既然赚了很多钱,为什么又来贷款购买废铁?你想再大赚一笔,对吗?要是我就不会这么做!如果我的生意不好,也许会奋力一搏,但是生意做得那么好,为什么还那么贪心呢?”

这位总经理决定不借钱给他,商人只好气呼呼地走了。

两个月后,这位商人去拜谢他,银行经理奇怪地问:“你为什么要感谢我呢?当时我并没有借钱给你啊。你把我搞糊涂了。”

这位商人答道:“废铁的价格跌得很厉害,大约跌了30万元,正因为你当时没有把钱借给我,所以我现在没有蒙受任何损失。”

赚钱已成为很多人的人生追求,这也无可厚非,特别是美国,因为它是一个靠“刚毅独立”和“自我奋斗”为开国传统的国家,很多人都相信“目标就是求胜、发财和求取权力,此外无他”。

大家都有机会致富。这种机会以前从来没有过,结果很多人的求富梦想被紧紧包在现实原则中。但现在人人都可以达到致富的目的,虽然实际上幸运者只是为数不多的一些人,但致富的远景却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在大都市的商业中心,金钱已成为人们崇拜的目标,正如在每一种宗教里,拜神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很快成为一种仪式。赚钱在非常高尚的形式下,它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举动。

但人们不能通过不干净的手段获得财富,当一个人通过不干净的手段获得财富时,他必然会面对惩罚。

通过不干净的手段获得钱财的人会有一种负罪感和羞耻感,在他们每多得到一分钱时,他们的人格就多损失了一分。他们得到了很多的钱财,却失去了人格和信念,成为堕落的衣冠禽兽。

欺骗行为终究是会暴露的。所以,即使从利害这方面盘算,诚实也是一种最好的策略。没有私心、不为利动的名誉和价值,要比从耍手段中得来的利益大过千倍。

有两个男人来找拉比,一个说:“我的这个朋友忘恩负义,当初他有急事需要钱用,我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等到还钱的时候,他竟然说只向我借了20万元,而我明明借给他50万元。”

而另一个却说:“我向他借了20万元,他竟然一口咬定是50万元,这也太离谱了吧!”

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拉比先与他们分别进行了一番谈话,然后三人面对面,拉比说:“明天你们俩再来一趟,听我裁决。”

这两个人走了以后,拉比找来了很多书进行查阅,想对这两个人的心理作深入的研究。因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从心理入手。在犹太社会里,借钱是不立借据的,双方口头商定的就是协约。要有借据的话,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了。

拉比推测,如果第一个人没有借他50万元的话,为什么一口咬定是50万元,而不是60万元或者70万元呢?如果那个说只借了20万元的人是蓄意抵赖的话,他大可以说一分钱也没有借。《犹太法典》中记载的教训是,说谎者一定会把谎话说到底。如果有人稍微说些不利于己的谎言,他的话将比较容易为人相信,而其中多少也含有一些诚实的成分。当两个当事者面对面争辩时,撒谎的程度将会减轻。拉比又想,假如借钱的人当初借了50万元,可是还款期限到了手边却只有20万元,所以只说借了20万元,这种可能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是,债主的记性不太好,错把20万元记成了50万元。

第二天,两人再次来到拉比那里,拉比问借钱人:“你确定只借了20万元吗?”

借钱的人点了点头。

拉比听了,沉思不语。

过了一会儿,拉比说:“你的朋友非常富有,他并不缺钱,也就没有必要通过那种方式弄钱。但是若有第三者因为某种原因,比如说做生意缺少资金,而去向他借钱时,只因为你的背信而使他不再相信别人,你是否仍然坚持说只借了20万元?”

借钱的人依然没有改变他的立场。

“你敢不敢到礼拜堂去,把手放在旧约圣经上发誓,说你只借了20万元钱?”拉比进一步逼问。

借钱的人突然俯首承认,他确实借了50万元。

对犹太人来说,最庄严的事是到礼拜堂去,把手放在旧约圣经上发誓。在旧约圣经和神面前撒谎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人,恐怕只有职业罪犯了。

想赚钱的人必须确定自己的着眼点,凭自己的力量去求取,这会让钱来得令人心安理得些。这是犹太商人重要的生意经。

珍惜时间

犹太人最早领悟时间的价值,“勿浪费时间”,“时间也是商品”,是犹太人的生意经之一。

在这个受金钱支配的社会里,犹太人认为:“时间就是金钱,但是时间远不止是商品和金钱——时间是生活,是生命。因为金钱是无限的,时间是有限的,用有限的时间去追逐无限的金钱,结果只能受到时间和金钱的双重压迫。此外,商品可以再造,钱可以再赚,可是时间是不能重复的。人最不该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因为人都只能经历一次时间,而他人的时间,更不可能随便占用和浪费。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对于商人而言,抓住了时间,也就抓住了金钱,时间能够给自己带来财富;要经商,首先就要保证自己拥有充足的时间。”

在犹太人看来,时间是赚钱的资本,可以“生殖”利润。恰当地把握好时间,就可以使金钱“无中生有”。

巴奈·巴纳特是南非首富,他刚到伦敦时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后来,他带了40箱雪茄烟到了南非,用雪茄烟作抵押,得到了一些钻石。经过几年的拼搏,他成了一个富有的钻石商人。

巴纳特的赢利有一个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这就是每个星期六他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因为星期六这天银行停业的时间比较早,巴纳特可以用空头支票购买钻石,然后在星期一银行开门之前,把钻石卖出,用所得款项在自己的账号上存入足够兑付他星期六开出的所有支票。巴纳特利用银行停业的一天多时间,拖延付款,在任何人合法权益没有受到侵犯的前提下,调动了远比他实际拥有的资金多得多的资金。

在工作中,犹太人决不会轻易浪费每一秒钟,一旦规定工作的时间,就严格遵守。下班的铃声一响,员工即使没有完成手头的工作,他们也会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家。因为,他们的理由是“在工作时间里,我没有浪费一秒钟的时间,因此属于我的时间我也不能轻易浪费”。瞧!这就是犹太人的时间观念。

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时间观念使得他们的工作效率很高,他们严格杜绝各种时间的浪费。他们认为时间和金钱是一样重要的,无故地浪费时间和偷别人钱包里的钱一样是罪恶的事情。犹太人为此计算了浪费时间并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一个犹太富商曾作过这样的计算:他每天的工资为8000美元,那么每分钟约合17美元,如果他被别人浪费了5分钟的时间,就相当于自己有85美元的现款被盗窃了。

犹太人要是定好了自己的作息时间,就会严格遵照这个时间表进行活动,任何人都不可以打扰他们的计划,如果谁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必须提前预约,他们才可以给你安排时间,否则,他们是决不会违背他们的时间安排的。

一位年轻人,是某百货公司的宣传员,为了调查市场,他前往纽约市。他想有效地利用时间,去当地著名的犹太人百货公司,拜访该百货公司宣传主管。

向看守说明来意后,那看守反问:“您事先和他约好了吗?”

经看守这么一问,这位年轻人愣在那儿了,他沉思了片刻,便滔滔不绝地说:“我是一家百货公司的职员,此次来这里是要作一个市场调查,因为我对贵公司仰慕已久,所以特地来向贵公司的宣传主管请教。”

“很抱歉,先生,您不能进去,因为您没有预约。”

就这样,他被拒绝了。

这位年轻人的工作作风在以“不要盗窃时间”为原则的犹太人中是行不通的,他们决不接待未经预约的不速之客,因为在犹太人的思想观念里,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即使一些看来是必要的活动,也会被他们简单化。比如客人和主人说好了谈事情的时间,说好在10点到10点15分的,那么规定的时间到了以后,就请自动起身,不管你的事情谈完了没有,都必须离开。犹太人会尽量压缩会谈的时间,通常见面后,他们便直奔主题“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件事情……”而不像其他民族,见面后总会说一些客套话,如“今天的天气不错”,“你的衣服很漂亮”等,在犹太人看来,说这些话是在浪费时间,根本没有一点意义,除非他觉得和你客套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才跟你客套几句。

有些人觉得犹太人这样做太没礼貌了,聊一会儿也能够增进彼此的友谊嘛!可是犹太人却说:“你没有在我们规定的时间内赶到,你已经没有礼貌了。你和我客套,但是却没有给我带来好处,浪费了我赚钱的时间,你就更没有礼貌了!说好了只谈10分钟,而你在谈了15分钟后还没有停止的意思,更是严重地浪费了我的宝贵时间,你连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了!”

如果你对他们的态度心存不满,还想说点什么,他们就会直接告诉你:“商务不优待善意!”

约定时间,就一定要按时到达,即使迟到了一分钟也是不礼貌的;一进办公室,马上切入正题,这样做才是有礼貌的。在规定的时间把话题说完,如果需要,请你事先作好谈话的准备,但是既然来了,一定不要浪费对方的时间,这就是礼貌。

商业就是时间的竞争,千万不要无故浪费时间。学会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这样才能赚取更大的财富。

犹太人的交易规则

《犹太法典》中最基本的原则是:交易就是交易,而不是为交易而交易。教导人们做一个有道德的商人,而不是做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道德和善行是交易中必须具备的品质。

即使没有什么特别的保证,买者仍然有权要求他买的东西是质量上乘的产品。即使卖者事先声明“货物一旦卖了出去,就不予以退换”,买方如果事后发现产品有问题,也有权要求退换。

但是,卖方若事先声明货物有缺陷,而买者依然要买,买后便不能再换,这是契约,买卖双方都必须自觉遵守。上当受骗与自愿吃亏并不是同一回事。《犹太法典》坚持的要点是保护买方的利益。

《犹太法典》时代,犹太人就有监督买卖度量的官员,丈量土地的绳子在夏天和冬天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天气变化,绳子伸缩有度;出卖液体货品时瓮底若有以前的残渣,便被视为不公平,官员就会出来干涉。

如果买主对所买的东西不是很内行,他可以在购买到东西一天到一星期之内,拿着所买的东西去请教别人,由懂行的人作判断,然后决定是否退换,这都是允许的。

《犹太法典》时代,商品的价格没有统一,价钱是由卖方随口定的。但若买主用超过一般行情1/6的价钱买下这个商品,这次交易可以被看做无效,货款各退回本人手中。这是《犹太法典》所定的通律。

《犹太法典》不只维护买方利益,同时也维护卖方利益。当买方没有诚意购买商品时,就不可以进行商谈;如果已经有人表示愿意购买某商品,他人就不能为了这件商品与之争购。

《犹太法典》对许多商业贸易道德都有阐述和规定,直到今天,许多条款仍然含有极高的合理性。 SMfT1OiIusBSL0M9/TCt0PMg4AH92XtOzIdq4nZqH1Ot3ykN1dYJmz/EPS0PQHC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