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好事多磨--自古成功多蹉跎

1.逆境求学,八旗子弟独翘楚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和和和琳在自家的私塾学习了一年后,一起被选入咸安宫官学学习。咸安宫官学位于西华门内,与武英殿相邻,是京城最好的学校。想要进入咸安宫官学并不容易,必须是八旗子弟中优秀的人才,而且必须才貌双全。不过,即使具备这些条件,也不一定能够进入咸安宫官学,因为咸安宫每年只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学生中选取八十名左右的学生入学,也就是八旗子弟中每一旗各选十名左右。咸安宫官学设有管理大臣、协理事务大臣,另外还有满汉总裁。总裁必须是翰林,教师也多是翰林,翰林在清代都是从进士中选拔而出的,这也说明咸安宫的师资教育水平以及挑选条件都是很严格的。咸安宫官学不仅开设了一般学校都有的经、史、子、集课,而且还开设了蒙、藏、满、汉等多种语言课,学科种类在当时非常全面。另外还教授骑马、射箭以及火器的使用等课程。当时的咸安宫官学,具备了培养文武全才的卓越条件,是为皇宫培养服务人才的重要枢纽。

咸安宫官学虽为贵族学院,却不收取任何费用,只需学生负责个人日常的生活费用就可以。凭借着常保的俸禄,刚开始时和与和琳也不必为生活犯愁。不过世事难料,和的父亲在他们兄弟二人进入咸安宫官学不久就离开了他们,和、和琳两兄弟的生活也开始捉襟见肘。刚开始的时候,和的叔叔继续供养兄弟二人上学,但是时间一长,和的叔叔对这件事情也不怎么关注了,和兄弟的日子也日渐艰难起来。和的同学非但看不起和家贫寒的兄弟二人,还经常捉弄他们。和的同学都是些达官贵族的子弟,在贵族子弟眼里,没落的和家族是不值得一提的。但和对这些看得很平淡,如果和就这样屈服于逆境的话,那么就再也没有清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和大学士”了。虽然生活异常艰难,但是和从来没有屈服,在咸安宫官学学习期间,他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

和天资聪明,博闻强识,有一种过目不忘的本领,再加上生活的痛苦与折磨,更加激发了他奋勇向上的精神与勇气。在咸安宫官学读书时,他非常用功,因此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与称赞。求学期间,和不仅把传统国学典籍背得滚瓜烂熟,并且还精通满汉文字。除此之外,他还掌握了蒙古文以及藏文,他的诗词书画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和如饥似渴地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也比其他在学校读书的学生更加努力,因此使得他在同学之中脱颖而出。

清朝中期,由于清朝统治已经处于安定期,全国在乾隆的统治之下呈现出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因此那些八旗子弟再也没有刚入关时的勤奋与谨慎。这些八旗子弟大多已经堕落腐化,整天沉浸在“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环境之中,养尊处优、不思进取,每天不是进戏院就是去烟花之地,并且还以此为乐,彻底沦为了纨绔子弟。与这些终日无所事事的八旗子弟相比,和独善其身,在老师眼中,他更是一个勤奋上进、出类拔萃的学生。

和在咸安宫官学求学期间,不仅掌握了各种技能,还有一些其他的收获,他结识了一批有背景的名人子弟,这些都是他宝贵的人脉资源。这些人为和今后能够得到皇上的重视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他们算得上是和仕途开始的敲门砖。正是由于和在咸安宫官学系统、全面地接受和积累了各种知识,才为他今后为官打下了稳定、牢固的基础。

2.无奈之举,变卖祖业为求学

和的父亲常保去世以后,家境迅速衰败下来。没有了经济来源,在咸安宫官学上学还需要生活费,在这种“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情况下,和还是坚持要把书读下去。年幼的和坚定信心:无论怎么样,一定要将书读下去,不仅自己要读,弟弟和琳也不能放弃,在咸安宫官学的求学之路绝对不能停止。

为了凑够上学期间兄弟二人的生活费用,和只得拉下脸面,看着别人的脸色向其低头借钱。他向父亲生前的亲朋好友借钱,虽然他们是常保的朋友,但是现在常保已经不在了,况且和又是个小孩子,因此极少有人会愿意借钱给他。和去亲戚长辈那里借钱,亲戚家也是房门紧闭,没有人愿意长期照顾一个没有父母、没有收入、无利可图的孩子。

苦闷的现实让和不得不再次想办法,他终于想起自己的祖父曾经留下十五顷官封地,这些地在河北保定一带,和于是决定前往保定。

和的父亲常保有一个部下名叫赖五,常保生前非常信任赖五,一直把自己家里十五顷的官封地交给赖五来经营。常保在福建当差,也无心过问,赖五趁机捞了不少油水。常保在世时,和家衣食无忧,当然也不在意。可如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和连生活都快维持不下去了,赖五却把那十五顷地当成自己家的一样,上交给和家的银两一年比一年少。和在穷困之际,只能叫上仆人刘全一起去一趟保定,想问赖五借一些银两救急。赖五看到和带着仆人找到他家里,当然知道和是要账来了,于是置办了一桌酒席,并且以礼相待,就好像多年不见的亲戚,非常热情。和知道赖五以前是跟随父亲的部下,也对他谦让有加。饭后和和气地说:“我父亲当年还在世的时候,对你一直不错。现在家父去世,家业没落,我与兄弟和琳生活拮据,上学的生活费用都成问题,所以过来想向你要些银两,看在家父当年的情面上,提给我一百两银子,帮助我兄弟二人渡过难关。”赖五以前跟随常保多年,贪污的银子肯定不只这些,这一点和心里清楚。不过他知道赖五是一个不爽快的人,就也没敢要多少,打算能先解决目前上学的问题就行了。不料赖五是一个无耻之人,他看和小小年纪,心想不给你又奈我何?于是就搪塞说:“这几年保定天气不好,再加上洪涝等各种灾害,基本没什么收成。前几年的时候乾隆皇帝又南巡,百姓的银子都用来纳税,基本也就断了收入了,租金都收不上来,哪里还有什么钱啊?如果少主人这次你来取个十两八两的,我赖五还可以帮你想想办法,全家生活紧张点,东凑西借也差不多能凑齐。现在你要一百两,我上哪里找去?实在是没有办法啊!”

和心想你果然跟我来这一套,于是很不客气地对赖五说:“我家土地这么多年来都一直是你在管理,每一年上交的钱物都会少上三四成,父亲去世以后更是不到五成。你追随家父多年,我念你年龄比我大,尊敬你,这些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从没追究过。没想到现如今我兄弟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你还要抵赖推托。”赖五一听和把话说到这分儿上了,也毫不客气地说:“这几年不是旱灾就是涝灾,天不成全美事,种地的又都是些刁民,租金能拖就拖,能赖就赖,有各种理由不交租金,一个个狡猾得很。我只是一个管事的,又能拿他们怎么样?要不然你把地卖了换钱去念书吧,我这里是没有办法了,别说一百两银子,十两也不成。”

和一听这个道理是没法说了,这个赖五根本就不是讲理的人,钱是要不到了,反正地契还在我手上,有理衙门上说去,于是便把赖五告上了保定府。可让和心灰意冷的是,保定府早就收了赖五的好处,与赖五狼狈为奸,串通好了一切,一口咬定和无理取闹、要挟赖五。与和一起去的刘全怒气冲天,却也拿赖五没什么办法。然而和这时候却冷静了下来,知道以卵击石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既然这样,也就不再与赖五纠缠了,于是带着刘全离开了保定府。

走在回家的路上,和想到弟弟和琳还在等着自己拿钱回去上学,现在又能怎么办呢?周围的亲戚都等着看自己笑话,自己却又身无分文。难道真的要卖地吗?卖地在古代可不是小事情,只有败家子才这么做。当官的或有钱人家境富裕了有多余的钱财就会买地,作为自己的家业。而那些家业没落的,只要还有办法,通常不会去变卖土地。总而言之,在古代卖房子、卖地就是败家子的表现,是被人唾弃的。而和现在的这些地,还是祖上传下来的官封地,这怎么能卖呢?但是不卖,自己和弟弟的书肯定是不能继续读了,虽然靠着这些地,还能有一些地租勉强维持生活,但就这样生活一辈子吗?那样自己的前途基本是没了,弟弟和琳的前途也没了,还是会被人瞧不起;把地卖掉,至少解决了当务之急,能把书读完,可那样亲戚们又会怎么看?

此时,年少的和感到如此的孤立无助,他多么希望有人能出来帮他一把,或者给个建议也是好的。可是没有,只有略带寒意的秋风拂过他那稚嫩的脸,望着那满地落叶,和忽然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不就正如这满地的落叶,秋去春来,树上会重新长出更加茂密的枝叶。如果不在秋天把这些树叶落下,怎么熬过寒冷的冬天,来迎接更旺盛的成长?用祖宗的遗产来勉强生存,如果自己没有能力,早晚也会把这最后一根稻草也丢掉。男子汉大丈夫做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该舍弃的东西不舍弃就没有机会打拼更好的未来。于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业,为了功成名就,年少的和毅然决定变卖祖传的土地。卖地得到的这份钱财,勉强够和和琳两兄弟在咸安宫官学的生活费用,保证了兄弟俩能够顺利完成各自的学业。而兄弟俩也非常珍惜这个机会,知道这些钱是最后的本钱,只有努力学习,才有机会功成名就。

变卖祖业是和做的第一个重大决定,是正确的,也是非常冒险的,变卖了最后的祖产,兄弟二人便没有了退路,必须迎头而上。并且正是通过卖地所得的钱财,和兄弟俩才能顺利地在咸安宫官学求学,使他们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教育,也为他们在日后的官场生活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变卖祖业后,解决了经济问题的和全身心地投入到咸安宫官学的学业中。那时候的课程是采用《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开设经、史、子、集课,和虽为满人,却对汉人的这些文章著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满族这种少数民族要想长期地占有、统治中国,这些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时的中国人口中汉人占据了大部分,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因此相对来说人口较少的满族人要想统治中国就必须了解汉人的文化和思想,这对于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来说是非常容易忽视的。即便是认识到了重要性,那些满族子弟也很少有人能学得下去。而且汉族的文化本来就是历史悠久、难以学习的,这更打击了他们学习汉族文化的信心。他们认为只要会打仗就一样可以做官,还学习这些干什么。所以在清朝的科举考试中,极少有满族人。不过和却是一个例外,他学习得非常用心,还对中国的儒家经典特别喜欢。除此之外,和还特意学习了藏语和蒙古语,这两种语言对于满族人的统治非常重要,甚至有时比汉语还要重要许多。满族人联合藏族人和蒙古族人一起制约汉人,语言理所当然是很重要的。另外,和还在闲暇时间研究了乾隆的诗词文章和字体,这是与皇上交往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接近乾隆皇帝。和常常想,如果有一天让我看到乾隆皇帝,只要能给我开口说话的机会,自己就一定会被皇帝欣赏重用,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理解皇帝了。

由此可见,少年时期的和,已经非常有主见和心计,他看清楚了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到皇上的重用,并开始有目的的学习,这也为他后来的位高权重埋下了铺垫。

3.温馨结缘,英廉赏识结亲家

和在咸安宫官学的刻苦努力以及优秀的表现,被总管内务大臣英廉看在了眼里。英廉,内务府镶黄旗人,是当时朝廷中非常有地位的一位大臣,担任刑部尚书一职,并且兼职直隶总督,是非常有权势的官职。但是英廉虽然地位很高,也深受重用,可他的儿子和儿媳却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一个孙女与他相依为命,英廉对这个孙女更是宠爱有加,只有物色一个足够优秀的人才舍得把孙女许配出去。于是他每次进宫向乾隆皇帝汇报时,路过咸安宫都会特意放慢脚步,留意里面的学生,想找一个长相俊美又有才华的男子。久而久之,他就发现了和,和相貌英俊、风度不凡,与那些贵族子弟截然不同,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并且聪明机智,为人中和,处理事情有板有眼,连英廉都自愧不如。这让他大为赞叹,心想如果加以培养,此人日后必然成为朝廷的重臣,于是英廉准备将孙女许配给和。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和与英廉的孙女冯氏结为夫妻,英廉给孙女准备了价值不菲的嫁妆,并且亲自主持了这门婚事。由此,已经十八岁的和第一次进入了百官的视线,这也为他在以后为官的道路上搭建了很多捷径,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转折。

冯氏知书达理,和与妻子冯氏结婚后,两人感情一直很好。和纳的妾也都是冯氏同意后才娶回家的,甚至冯氏还亲自给和说妾。但是在和的所有妻妾中,任何一个都代替不了冯氏的地位。后来冯氏病故,和内心万分悲痛,写下六首《悼亡诗》,诗中表达了对冯氏无比的不舍和眷恋。冯氏去世后,她所居住的地方一切还是按照原来的样子布置摆设,并且禁止任何人居住。和经常带着大儿子丰绅殷德去凭吊,可见和夫妻的感情之重。

和的一生,受冯氏影响很大。在和还默默无名的时候,冯氏的爷爷英廉“发现”并培养了他,还把唯一的孙女下嫁给当时一无所有的和。和非常清楚,如果没有这段婚姻,就不会有自己日后的飞黄腾达。换一个角度来讲,和那时候的婚姻、家庭、地位、财产等都是冯氏的爷爷所赐予的,冯氏嫁给和这么多年也是一直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在这种情况下,婚后的和才开始了自己的仕途。

与冯氏结婚不仅让和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还让英廉此后对和更加赏识并多方地提携,这些都为和的飞黄腾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太岳父英廉的垂青下,和更是勤勉地读书,准备考试,为入仕争取资本。

4.科举失败,仕途之路多坎坷

清代科举制度有规定,每一个读书人必须依次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称之为童试或者小试。参考者通过县试、府试的统称为童生,不区分年龄大小,一直到院试通过以后才有秀才或者生员的名分;

县试通常在二月进行,由各县的县官来主持。需要先向本县衙门中的礼房报名,填写自己的简历,并取得本县正式生员的担保书,才能获取童生资格,准许参加考试。考试共分为五场,合格通过以后才可以申请参加府试。府试的流程和县试大致相同,在四月进行,府试通过后才能获得院试资格。院试报名流程和县试、府试基本相同,分正式考试一场、复试一场,被录取者姓名会在红榜上公布,也叫做出案。院试合格者获得秀才或者生员的名分,还可以免去赋税和徭役。除了这些好处,生员还要给各方官员奉上红包,称为谢师礼。

像这样的考试,不是每年都有的,录取的人数也不多,但报名参加的却很多,所以在激烈的竞争下,每一个通过院试的生员都是佼佼者。之后,生员还要通过科试和岁试,考试合格后,才有资格参加本省的乡试。乡试每三年才有一次,由皇帝亲自指定正副考官,只要是取得秀才身份的都可以参加。考试一般安排在八月份举行,又叫做“秋试”,一共考三场,每场考三天。通过乡试者获得“举人”称号,第一名称之为“解元”。每一个读书人只有中了举人才有资格进入下一个层次的考试,举人有当官的资格,可未必就能当上官。举人有参加会试的资格,会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的地方设立在北京东南方的贡院,一般在乡试结束后第二年的三月份举行。会试通过者称为“贡士”,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最高一段--殿试,也叫做“廷试”,皇帝会亲临殿廷。殿试中试者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人数就比较多了,赐予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叫做传胪;三甲赐其出身名为同进士出身。

在这些考试中,如果同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取得第一名,就是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是非常有难度的,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也寥寥无几,如王曾、冯京等。若举人会试不第又愿意做官的,可以通过一些考试来获取知县、推官、通判等职位,但是由于走这条路的人也很多,因此机会不是很大。

总之,参加科举考试是踏入仕途的标准流程。和成婚以后,理应要养活这个家庭,只有通过科举考试功成名就,才能有稳定的收入,所以,和开始尝试科举考试。

和在咸安宫官学学习的时候通过了童试,获得了秀才的名分。随后在结婚后的第二年参加了顺天府乡试,不过这一次和却没有通过。

年少如此勤奋、博学的和,为何没能通过这次考试呢?在清朝,实际上科举考试作弊情况非常严重,虽然处罚严厉,但是始终不能根除。这也变相地说明了败坏的学风以及科举考试走到了尽头这一事实。科举考试虽然是踏入仕途的正规途径,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其中最大的缺点就是埋没人才。它把所有的考生都束缚在四书五经里面,以至于大部分学生思想固化,不能灵活运用。一年又一年地参加考试,基本上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固然把“子曰”、“诗云”倒背如流,却不能运用于现实,只会纸上谈兵,更有些学生为了达到目的而走捷径,从而败坏了风气。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官员收取贿赂,贪图钱财,导致科举制度更是乌烟瘴气。

我们虽然知道和很有才华,可当时考试不考蒙古文、藏文,不考唐诗宋词元明清小说,更不考乾隆帝的笔迹。和所学的都是以后治国安邦的实用知识,但当时科举不考这些,他又怎么能考得上呢?难道也要像孔乙己那样,为了考试而学习吗?当时的科举考试,考四书五经,只考这九本书,考的还是南宋的朱熹为四书五经写的翻译解释,这就考倒和了。虽然和聪明机灵,苦读四书五经,也难逃这一关。因此,和没有考上,不是因为和知道的少,而是由于考试面太狭隘,和不适合这种考法。最终英廉也劝说和不要再考了,他对和说:“你现在已经有三等轻车都尉的官职,再这样考下去只不过是浪费时间。”于是和便放弃了科举考试,在太岳父英廉地劝说下,选择了满族子弟通过挑选侍卫的方式来进入官场。 U0QZv2k2K1LL8r1+qgtTLdQX8J+dtqeYcLnBpjmYxYZzI+WnXQpTdeRwwo6ZVW2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