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最后的--盛世繁华

清王朝经过100多年的励精图治和休养生息,至乾隆中期进入了“盛世”,国力和声威达到鼎盛。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昌盛。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三山五园”等瑰丽的皇家园林盛极一时。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使清代的文化集历代于大成。

乾嘉汉学兴盛;《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优秀小说独霸文坛;京剧异军突起,传遍大江南北;画坛流派林立,名家辈出,“清初四僧”、“四王恽吴”、“扬州八怪”,还有一股强劲的西洋风。

繁荣的社会经济

农业方面,由于清初统治者鼓励垦荒,实施更名田,康熙帝时又废止圈地令,调整了土地占有状况,因而鼓励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清政府重视兴修水利,特别是治理黄河、淮河和运河与修筑江浙沿海海塘,消除了水患,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清政府还改革了赋役制度,取消丁银,实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蠲免捐税等措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持续、迅速地发展。

农业的发展首先表现在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经过劳动人民辛勤垦殖,全国的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纳税田亩数,康熙五十一年(1712)比康熙二十二年(1683)增加23%,至雍正四年(1726),则比康熙二十二年增加60%。而此时耕地面积已超过明末耕地面积20.6%。

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反映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其次是粮食产量的普遍提高,高产作物的普遍种植。由于兴修了农田水利,并且采取了精耕细作,单位面积的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南方的水稻产地,一般亩产二三石,多者达到亩产五六石。高产作物,特别是甘薯和玉米,乾隆时在我国南、北方得到广泛地种植,成为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主要食粮。

再次是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茶树、甘蔗等种植更加广泛。例如棉花,在明代已广泛种植,清代前期则更加盛行。

康熙帝亲撰《御制木棉赋》,宣谕植棉的效益,引起社会对种植棉花的广泛重视。当时长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钱塘江沿岸地区以及河南、直隶等地都成为产棉区。北方直隶保定一带棉花种植也“约居十之二三”。其他经济作物如烟草、甘蔗、茶树、桑蚕等也得到了广泛地种植和发展。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手工业部门以纺织业、陶瓷业、矿冶业、制盐业的发展最为迅速。

纺织业技术进步,品种繁多。康熙时期,取消了机户不得拥有织机百张以上的限制,提倡“有力者畅所欲为”,因而南京、苏州等地纺织业迅速发展。到乾隆时,南京的缎机已有3万台,它们一般都由132个部件构成,所牵引的经线,一般都达到9000多根,多的甚至达到1.7万余根。南京的缎子品种繁多,供宫中用的有花缎、锦缎、闪缎、装花、暗花、五丝等等;供民间用的则有头号、二号、三号、八丝、冒头、靴素等等,遂享有“江绸贡缎之名甲天下”之美誉。南京还出现了一种进步的经营方式-帐房。帐房拥有大量的资金、织机和原料,它把织机、原料分给小机户,机户再把原料分给染坊染色,交络工络丝,织成绸缎后送帐房成批出售,因此帐房成为组织机户生产的大包买商、大手工厂主。

杭州的丝织品,诸如丝锦、剪绒、绫、罗、纱,绢、绸,丝等品种,应有尽有。松江早在明代就是著名的棉纺织中心,清代品种更加齐全,如扣布、稀布、飞花布、梭布、斜纹布、药斑布、紫花布、剪绒毯等样样俱全。

陶瓷业不仅窑数增多,而且规模更大,分工更细,艺术品味更高。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乾隆时期更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镇里四处轰鸣,时人称其为“四时雷电镇”。窑内分工更精:匠作有淘土、拉坯、印坯、旋坯、画坯、抬坯、装坯、舂灰、合釉、上釉、满掇、烧窑、开窑之别,而烧窑工又有三个工种,画坯工也分画工、染工;粉彩、珐琅彩更臻完美,釉色有粉青、郎窑红、松石绿、茄皮紫、蟹甲青等名目。景德镇出产的瓷器,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行销海内外。

矿冶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开采和冶炼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全国采矿有313处(不包括偷采的在内)。其中云南铜产,每年多达千余万斤,称为滇铜,主要用于铸钱。广东铁炉四起,高者一丈七八尺,炉后有两扇门式鼓风设备,还用机车把矿石、焦炭飞掷入炉,每炉每昼夜可出铁12次,每次出铁300多斤。环大炉有300多家人手,运矿石或产品,用牛200头,船50只。佛山镇以冶铁业迅速崛起,成为清代四大名镇之一。

制盐业也有很大的发展。

四川的盐井,在雍正八年(1730)增至5939眼,而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又发展到8307眼,井深达几十丈,甚至几百丈,每个大盐厂都有几十万两白银的资本。盐厂的分工更加精细,有司井、司牛、司车、司篾、司梆、司槽、司涧、司锅、司火、司饭、司草等各种不同性质的工种。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康熙时期,实行了一些“恤商”、“利商便民”的做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繁荣。当时竟出现不少飘洋出海贸易的巨商大贾,如天津的郑尔端、蒋应科就是其中的代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广东出现了“十三行”,专营中外贸易,时人屈大均的《竹枝词》描写了广东十三行贸易之盛况:“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两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康熙中叶,徽商异常活跃,“起家至陶猗者不可指屈”。晋商也实力雄厚,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南巡途中曾说,“夙称东南巨商大贾,号称辐辏,今朕行历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乾隆时期,出现了经营汇兑、存款、信贷业务的票号,其中以山西人为最多,大的票号,其分号竟遍布全国各地,具备雄厚的资金,甚至为官府解押钱粮、存支官款,贷给官款。除了票号商之外,还有盐商和“广东十三行”的行商,他们沟通官府,凭借特权,垄断经营,聚敛了巨额的财富。其中有一些人将聚敛的财富投入手工业生产,转化为最初的工业资本。

虽然康乾盛世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个别部门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统治者依然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外又走向闭关锁国,这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清王朝逐步落在了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西方国家后面,最终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瑰丽的皇家园林

康乾盛世时期,国力鼎盛,所以建苑之风盛行。清代的宫殿、园林和寺庙建筑盛极一时,在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清代的皇家园林,重重殿阁,层层楼台,万千门户,富丽堂皇。著名的皇家园林有在辽、明两代基础上,重新营建的三海(北海、中海和南海),新建的承德避暑山庄以及“三山五园”(即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以及畅春园、圆明园)。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它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5年后初步建成。乾隆年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前后耗时约90年。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在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这就是俗称的“外八庙”,有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等12座。因为这12座中有8座隶属于清政府理藩院管理,并且都建在古北口外,故统称“外八庙”(即口外八庙之意)。相沿成习,“外八庙”就成了这12座庙宇的代称。这些庙宇如众星捧月,环绕山庄,象征民族团结和中央集权。外八庙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创造了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成为民族团结、和为一家的象征。

这12座庙宇是从康熙五十二年到乾隆四十五年(1713~1780)陆续修建起来的,前后经历了67年。其中除溥仁寺、溥善寺建于康熙年间,其余10座寺庙均建于乾隆年间。清帝兴建这些寺庙,是为了顺应蒙、藏等少数民族信奉喇嘛教的习俗,“因其教而不易其俗”,通过显示最高统治者的“深仁厚泽”,达到清王朝“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反映了鼎盛时期的清王朝削平国内分裂势力,加强民族团结,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从外观上看,避暑山庄内的建筑,无论是庄严肃穆的皇家宫殿,还是游玩欣赏的亭、轩、榭、阁,一律采用青砖灰瓦,显示出古朴自然的风格;而周围的“外八庙”,则采用彩色的琉璃瓦,有的甚至用镏金鱼鳞瓦覆顶,远远望去,巍峨壮观,金碧辉煌,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与古朴典雅的避暑山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清代帝王的良苦用心。

“外八庙”中的庙宇,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记述着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如溥仁寺是外八庙中建造最早的庙宇,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适逢康熙帝60大寿,蒙古各部王公贵族前来祝寿时,“奏请”建立寺庙作庆寿盛会之所。康熙帝允其所请,在山庄外武列河东路建庙两座,康熙帝题名为“溥仁寺”和“溥善寺”(现已荒废)。溥仁寺采取汉族寺庙样式,正殿名“慈云普荫”,内供迦叶、释迦牟尼、弥勒三世佛,两侧有十八罗汉;后殿名“宝象长新”,内供九尊无量寿佛。

再如须弥福寿之庙,是乾隆帝特意为六世班禅修建的。

乾隆四十六年(1781)是乾隆帝70岁大寿,班禅额尔德尼六世为此准备长途跋涉到承德祝贺。于是乾隆帝便命人仿班禅的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提前为班禅建了这座庙作为驻锡之所。这座庙自山脚顺山势向上延伸,气势雄伟。主体为3层高的大红台,中央是一座重檐大殿,名妙高庄严殿(俗称金瓦殿),是庙中最大的殿,殿顶用镏金铜瓦铺盖,四脊上有8条金龙。寺庙北端建有八角琉璃万寿塔一座,塔高七层,塔顶覆以黄琉璃瓦,结构秀美,色调古雅,突破了全庙的空间轮廓线,丰富了建筑群的艺术效果。六世班禅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在此为乾隆帝讲经,并把从西藏至承德途中的每一个对乾隆帝的祈祷、祝福记录献给乾隆帝,乾隆帝在此回敬礼物40余件,并题“宝地祥轮”匾额。此庙既是藏汉建筑艺术结合的典范,又是西藏同中央政权保持着和谐关系的见证与象征。

平定三藩之乱后,清政府开始修建畅春园。该园座落于海淀镇之北,万泉河潺潺的流水流经其侧。园内水面宽阔,各式建筑临水而立,栽木莳花,饲禽养鱼,环境清雅,生机盎然。畅春园建成后,成为康熙帝游乐和听政的所在。可惜该园于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焚毁。

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在“三山五园”中首屈一指。原为雍正帝继位之前居住的“赐园”。康熙四十八年(1709)开始修建,雍正、乾隆两朝继续修建,历时150年才陆续建成。清王朝集无数能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园内收罗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整座建筑群体现了我国造园艺术的精华,被誉为“万园之园”。

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野蛮地焚毁了圆明园。火光冲天,3昼夜不熄。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对圆明园艺术水平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并愤怒控诉了英、法的暴行,他说: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渴望有一日法兰西能摆脱重负,清洗罪恶,将会把这些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颐和园座落于北京西郊,在明代为皇室“好山园”,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为其母庆贺60大寿,大兴土木,改建为“清漪园”,工程历时15年,耗银450万两方建成。咸丰十年(1860)此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光绪十四年(1888),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建,改名为“颐和园”,二十一年(1895)工程基本结束。二十六年(1900),却又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二十九年(1893)进行修复,三十一年(1895)全面竣工。颐和园占地290公顷,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前山有长廊、排云殿、德和园大戏楼、佛香阁、智慧海等。后山苍林修竹,有谐趣园等。湖上有清晏舫(石舫)、知春亭、十七孔桥、西堤等。颐和园建筑结构精巧,别具风格。作为大型皇家园林,颐和园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卓越成就。

兴盛的汉学

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是中国17世纪后半期社会进步思想的代表,被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三大思想家在政治上强烈批判存在了千百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在学术上讲求经世致用,反对明末浮夸空谈的风气;在经济上倡导均田,主张工商皆本。他们经世务实,治学严谨,勇于创新,阐发了深刻新颖的政治、哲学观念,开创了与宋明理学截然对立的新思想、新学风。

入清以后,由于统治者屡兴文字狱,士大夫不敢再随意谈论时政与时事,而将学术兴趣转移到考据学,即名物训诂上来。这样顾炎武、黄宗羲重视汉学的治学方法为清初士大夫所继承,考据古经、古义成为清代的士林风尚。考据学主要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对经书(也包括其他古籍)的古义进行考证。

由于该学派推崇汉儒特别是许慎、郑玄的治学作风,因此又被称为“汉学”。其学风崇尚朴实,反对虚浮,因此又被称为“朴学”。

清代阎若璩(1636~1704)和胡渭(1633~1714)以其学术成就,树立了汉学的典范。

胡渭精于经义,尤擅地舆之学,所著《禹贡锥指》、《易图明辨》,在辨别古书真伪方面颇多贡献。阎若璩经30年的潜心研究,著《古文尚书疏证》,证明古文《尚书》乃东晋人伪造之书。阎、胡二人的学术,指引了清代士林的学术路向,自此之后,清代士人大都不再关心现实,学术乃是为考据而考据。到乾隆、嘉庆二朝,此种学风更是发扬光大,且形成一种主流性的学术派别,即所谓“乾嘉学派”。

乾嘉学派主要分为吴派和皖派两大支。吴派以惠栋(1697~1757)为首。惠栋是苏州元和(今江苏苏州)人,著有《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等书。其学风信家法而崇古训,一切以汉代古文经学家的说法为准,故墨守成规,成就不是很大。皖派以戴震为首。

他的学风既宗汉又疑古,认为汉儒也有穿凿附会的地方,不可盲目追随。应“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求义理,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因而师承繁衍,成就斐然。有清一代,该派知名的学者共有60多人,他们视经学为根底,在小学(文字学)、音韵学、天算学、地理学、金石(考古)学、乐律学、典章制度、目录、版本、校勘和辑佚之学等方面皆有很深的造诣。

乾嘉学派的学者,扎扎实实整理了《易》、《诗》、《礼》、《春秋》等经书389种,2700多卷,还鉴别了一些古书的真伪,校勘了一些古籍的字、句,在文字学、音韵学的研究成就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他们校勘了秦、汉以前的诸子著作和西汉以后的许多要籍,还辑集了很多散失、佚亡的书。他们对古籍的大清理,为后人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乾嘉学派由考经而考史,主张对于古史,也要“考信”、“征实”,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们发扬求实的精神,做了大量的考证、整理古代史籍的工作。其杰出的代表有三人:钱大昕(1728~1804),著有《廿二史考异》,该书详于校勘文字,解释、训诂名物,纠正史书谬误;王鸣盛(1722~1796),著有《十七史商榷》,该书主于校勘本文,补正讹脱,审事迹之虚实,辨纪传之异同;赵翼,著有《廿二史札记》,该书着重考订正史中的历代重大历史事件。这三部书,被称为清代考史三大名著。

乾嘉学派的著名史家章学诚,著有《文史通义》,提出了“六经皆史”的观点,即说六经都是古史,都是古代纪实之书,都是史料。章学诚认为“天地之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史分二类:著作之学和史料之学。他在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强调的“才、学、识”史学三长的基础上,首先强调史学家的“德”,即“著书人的心术要正直”。他认为古代的经典、方志、官府案牍、金石图谱、歌谣言语、私家注疏,都有益于史实。章学诚反对为考证而考证,提出史学要切于世事和人伦日用,主张修史贵开创而不必拘泥于成法。章学诚特别重视方志的编撰,一生编撰或参与编撰了6部方志:《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常德州志》、《荆州府志》和《湖北通志》,被誉为“方志之圣”。

小说创作的高峰期

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劳动。在劳动间隙人们为了消遣而讲述的故事,日久流传就成为后世小说创作的源泉。如许多神话传说为后世许多小说加以采撷和创新,《西游记》、《聊斋志异》就采用了许多神话传说,而《红楼梦》则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开篇。清代之前,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经历了3个大的阶段:上古到先秦两汉,古代神话、寓言故事促使小说的酝酿萌生。魏晋南北朝时,小说初具规模,出现了情节、结构比较简单的志怪、志人的笔记小说,代表作如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唐代传奇、宋代话本、明代拟话本相继出现,使小说创作进入成熟时期。明代出现了《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水浒传》等传世之作。

进入清代,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达到了高峰时期。清初至乾隆末年(1644~1795),是小说创作的全盛时期,写实小说是主流,代表这个时期小说成就的是《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19岁中秀才,此后屡试不第。《聊斋志异》是其“孤愤之书”,继承了六朝志怪和唐代传奇的优良传统,笔法纯熟简练,情节曲折,形象生动,从多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书中的《促织》、《席方平》、《红玉》等篇,有力地揭露了官场腐败,鞭挞了贪官酷吏和豪绅恶霸。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塑造了一批蔑视封建礼教、大胆温柔、美丽勇敢的女性狐仙鬼怪,通过这些女性与人相爱相恋的故事,表达了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进步思想。《聊斋志异》还通过描写一些不学无术的试官和丑态百出的应试举子,深刻地批判了腐朽的科举制度,揭露了科举制摧残人性、禁锢思想的黑暗面。

《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官宦之家,自幼聪颖,23岁考中秀才,此后屡试不第,家道亦败落。他阅尽了世态炎凉,深深体会到了科举之弊,遂创作《儒林外史》。此书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系列受科举毒害和市侩风气熏染的读书人,如贪赃枉法的官僚、横行乡里的劣绅、附庸风雅的名士、招摇撞骗的清客、贪婪的守财奴等,一个个栩栩如生,展开了一幅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卷。

吴敬梓通过对儒林群丑的描写,抨击了科举制度及其影响下的社会风气,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政治的腐败和文化道德的堕落,《儒林外史》由此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经典作品。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作者曹雪芹(约1716~约1763),名,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曹雪芹的先祖是汉人,后入了旗籍。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是康熙帝的乳母,康熙二年(1663),清政府始设“江宁织造”,曹雪芹曾祖父曹玺得此肥差,此后曹家飞黄腾达。整个康熙年间,曹家备受恩宠,长期担任“江宁制造”。

直至雍正五年(1727),曹雪芹之父曹因皇室争权夺利而被株连,革职抄家,家道急遽衰落。雍正六年(1728),曹雪芹13岁,全家迁回京城,从此曹雪芹的生活异常困顿艰辛。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部巨著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全书尚未完稿,他就因爱子夭折悲伤过度而一病不起,“泪尽而逝”,终年还不到50岁。

现今的120回本《红楼梦》,只有前80回是曹雪芹撰著的,后40回是高鹗续补的。

《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这部作品抓住了封建末期重大的社会问题,表现出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倾向。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3人为中心的恋爱婚姻故事展开。贾宝玉和林黛玉厌读“四书五经”,厌弃科举,鄙视功名,追求个性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他们心心相印,情投意合,是一对封建思想、制度的叛逆者。薛宝钗却相反,是典型的封建淑女,她不但循规蹈矩,时时处处用封建思想、伦理道德来要求自己,而且时常规劝宝玉多读圣贤之书,多和达官贵人结交,多讲仕途经济,以便日后博取功名富贵。在贾母、贾政和王夫人等人的摧残压迫下,贾、林二人真挚纯洁的爱情被活活扼杀。黛玉抑郁而死,贾宝玉虽然在他们的诱骗下和薛宝钗结了婚,但最终还是出家为僧。

曹雪芹将宝、黛的爱情置于以贾府为中心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盛到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一方面歌颂了贾宝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和对美好爱情的勇敢追求;另一方面批判了贾母、贾政和王夫人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势力摧残生命、扼杀人性的罪行;批判了封建贵族家庭腐朽糜烂,骄奢淫逸的生活,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揭露了封建吏治官官相护、草菅人命的黑暗和腐败。总之曹雪芹的《红楼梦》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作了无情的鞭笞,为封建社会唱起了挽歌。

此外,这一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还有《醒世姻缘传》、《绿野仙踪》、《斩鬼传》等,话本小说《醉醒石》、《照世杯》、《豆棚闲话》、《十二楼》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现实生活。这个时期,虽然也有一些宣扬功名富贵、名教思想为宗旨的才子佳人小说和日益走向说教的话本小说,但只占次要的位置。

嘉庆元年至道光二十年(1796~1840)期间,脱离现实、宣扬名教和因果报应的作品大量出现,小说创作呈现萎顿、沉闷的景象。但也出现了如《绿牡丹》、《雷峰塔传奇》、《粉妆楼全传》、《双凤奇缘》和《镜花缘》等较好或有新意的作品,只是不占主导地位,而且作品本身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也不及清朝前期的小说。

在这些小说中,以《镜花缘》最为优秀。

《镜花缘》的作者是李汝珍(约1758~1830),字松石,直隶大兴人(今属北京),只做过河南的一个县丞,但学识渊博。李汝珍在晚年创作了《镜花缘》,计划写200回,结果只完成了100回。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唐敖、多九公、林之洋等人游历海外诸国的见闻,通过对幻想的海外世界的描写,来暴露和讽刺现实社会中的黑暗和不平,寄托理想。《镜花缘》的最大的特色是通过对100多个才女的描写,赞扬了妇女的才能,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这一时期续《红楼梦》成风,续作分两类:一类接在《红楼梦》第120回之后,如《后红楼梦》(逍遥子)、《续红楼梦》(秦子忱)、《绮楼重梦》(兰皋居士)、《红楼复梦》(陈少海)等;另一类接在《红楼梦》第97回之后,如《红楼梦补》(归锄子)、《红楼幻梦》(花月痴人)等。它们都是想要改变《红楼梦》的悲剧精神,让贾宝玉和林黛玉来一个大团圆结局。

这一时期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日见衰竭,但仍有《儿女英雄传》、《说唐演义全传》等佳作。

总之,在清代文学领域中,小说最为辉煌。诗词虽然也有所发展,并号称“中兴”,但成就不及小说。

戏曲的蓬勃发展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源流众多,元杂剧和明传奇,标志着中国戏曲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清代的戏曲艺术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前期以昆曲最盛,代表昆曲最高成就的是康熙时期洪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长生殿》的作者洪(1645~1704),是清代著名的戏曲家,字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生穷困潦倒,性格清狂孤傲。

《长生殿》共50出,以唐朝安史之乱为背景,通过玄宗李隆基和他的妃子杨玉环的凄婉动人的故事,歌颂了生死不渝的爱情,同时又着力描写他们的爱情带给当时社会政治的消极影响,暴露了统治阶级荒淫奢侈的生活和它所加于人民的深重灾难。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剧作。

《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号东塘,又号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桃花扇》分上、下两卷,共40出,以明末清初江南抗清和南明弘光政权兴衰为背景,描写了一个秦淮歌伎李香君与复社文人侯方域恋爱的故事。书中将两人的离合与弘光政权的兴衰紧密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当时人民的亡国之恨和弘光政权的腐朽,同时歌颂了爱国壮士宁死不屈的精神,以此来激励民族气节。此剧演出时,台下故臣遗老,“掩袂独坐”,“唏嘘而散”,引起“亡家破国”的强烈共鸣。

清代的昆曲在日益高雅化,成为封建士大夫的消遣品的同时,却日益脱离群众,失去了生命力。清初北京已有弋阳腔与昆曲争衡。乾隆年间,各地的地方戏异常活跃,据李斗所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乾隆南巡时)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花部诸戏文词通俗,故事生动,音调和谐,内容丰富,颇受当地群众喜爱。而昆曲渐被冷落,据清朝文人记载:乾隆初年,戏院里声明演昆曲,观众竟轰然而散。

北京成为北方戏曲中心,各种戏班云集京城,促进了京剧的形成。京剧的前身是徽剧,通称皮黄戏(又叫二黄)。

徽班,是以安徽籍(特别是安庆地区)艺人为主,兼唱二黄、昆曲、梆子、秦腔等腔的戏曲班社,开始多活动于皖、赣、江、浙诸省,尤其在扬州地区,更以“安庆色艺最优”。乾隆五十五年(1790),扬州“三庆”班被征调进京,为乾隆帝祝寿,成了徽班进京的开始。此后,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徽班相继进京。六徽班在不断地演出中,逐渐合并成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其中三庆擅长演出故事情节曲折的大轴子戏,四喜擅长唱曲子,和春的武戏令人叫绝,春台的孩子演员十分出色,真是争奇斗艳,各有绝活,因而深受北京观众欢迎。徽班进京后,很快压倒秦腔。秦腔班的演员有些加入徽班,徽班在徽调的基础上吸收了秦腔,在京师取得了主导地位。作为一个剧种的二黄调开始取代昆曲,独尊剧坛,风行一时,成为京剧形成的最早萌芽。道光年间,湖北演员王洪贵、李六、余三胜等入京,使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黄调第二次汇流。这样,经过秦、徽与徽、汉两次合流以后,一个新的剧种-京剧正式产生了。

与昆曲比较,京剧文字通俗,词句不拘长短,声调唱腔也较多样,富有感染力,其中又吸取了昆曲的精华、各种地方戏的腔调(主要是秦腔、西皮)和京调(皮黄)的优点,因此,它不仅在北京,而且在各地都大受欢迎。嘉庆、道光以后,无论是大河上下,还是岭南塞北,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市民宵小,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它的声音,人人都能吟唱它的曲调。清朝后期,京剧的剧目、唱腔和表演艺术不断革新,名家辈出,成为在全国广泛流传的剧种。

此外,北方的山西梆子、豫剧等,也非常流行。乾隆年间,豫剧曾到广州去演出。在南方,由弋阳腔发展起来的赣剧,由皮黄发展起来的汉剧、湘剧、桂剧等都逐渐成熟,成为独立的剧种。

绘画艺术的新时代

清代的绘画艺术,既继承了古代的技法,又开拓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其中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的创作及水墨写意画盛行。画坛流派之多,前所未有。

清初,绘画分为两大派。一派以明代遗老为代表,有朱耷(八大山人)、髡残、道济(石涛)、萧云从(尺木)、傅山(青主)等人。其中朱耷、道济工山水画;萧云从工人物画,曾为《楚辞》作图。该派画家的作品多寄寓亡国之恨,表现出强烈的与清王朝对立的情绪。另一派以清初“六大家”为代表,为王时敏(烟客)、王鉴、王(石谷)、王原祁(麓台)(其四人又称“清初四王”)和恽寿平(南田)、吴历(渔山)诸人。“清初四王”承袭董其昌之画风,缺少个人的特色。恽寿平工花卉,吴历长于山水且受西洋画风影响较大。康熙年间的“如意馆”集中了这一派的画家,他们为清廷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代表作如王原祁的《南巡图》和《万寿盛典》等。

清代中期,绘画形成了京城北京和商业重镇扬州两个中心。

北京是宫廷绘画所在地,宫廷绘画因皇室的扶持而活跃起来,画家增多,地位也大大提高。乾隆时期,在清宫画院内形成了实力雄厚的郎世宁(意大利人)新体画集团,使清朝的宫廷画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新颖绘画风格。郎世宁创作了大量人物肖像、历史纪实、走兽翎毛、花卉和静物画作品,存世之作近百幅。马是中国历代画家描绘的传统题材之一,绘画史上画马高手迭出,而郎世宁画马却别具一格。他熔中、西绘画技法于一炉,运用中国的毛笔、纸绢和色彩,却以欧洲的绘画方法表现马匹的立体感和皮毛的质感,使得笔下的马匹形象造型准确、比例恰当、凹凸立体。中国古代画家一般采用延绵遒劲的线条来勾勒物象轮廓,而郎世宁以细密的短线,按照素描的画法,来描绘马匹的外形、皮毛的皱褶和皮毛下凸起的血管、筋腱,或者利用色泽的深浅,来表现马匹的凹凸肌肉,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马匹形象迥然有别。在200多年前的宫廷里,这种别开生面的画法受到了皇帝的喜爱,并影响到一部分中国宫廷画家的画风,而且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马技法流传至今。

同时,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扬州也掀起了一股新的艺术潮流,形成了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形成清中期画坛南北风格的对峙。扬州八怪即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汪士慎8人。他们直接受石涛的影响,反对因袭古人模拟古画,主张流露真情,抒发个性,力求创新,自辟蹊径。扬州八怪的作品大都具有较深刻的思想性、耐人寻味的笔墨情趣和清新狂放的艺术格调,在写意花鸟画和人物画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郑燮(1693~1765),“扬州八怪”中的代表人物,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郑板桥在诗、画、书法三方面均造诣很深,号称“三绝”,形成了“真气、真意、真趣”的特色。他尤其善画墨竹和兰花,笔墨劲秀,风致潇洒,生机盎然,一扫清代画坛仿古、拟古的庸俗画风。郑板桥作画,功力皆来自于平时对自然的观察,他曾经说过:“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由此可以看出郑板桥对客观事物既能深入观察,心领神会,又能以高超的绘画技法将其自然的神韵表现出来。其品俊雅飘逸,其操守亦清高绝俗,他有一首题画诗写道:“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渔杆。”表露了绝弃仕途,忘然江湖,归隐自然的愿望。

图书的整理与编纂

中国历史上编纂的大型类书或丛书,如三国时魏文帝命王象等人编纂的《皇览》;唐代的《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编成的《永乐大典》,辑书22900多卷,共11095册,规模空前。

大凡盛世,总要整理、编纂文化典籍;清代也不例外。康熙、雍正时期,清政府组织一批人员,纂成《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是我国继明代《永乐大典》之后又一部大型类书。

《古今图书集成》内容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编,下设32典,分6109部。每部又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等类目。该书条理清楚,搜集广泛而宏富,迄今为止仍为许多学者所重视。由于书中所辑资料下及清初,所以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的类书。比如,此书在记载明末清初西洋历传入我国、造图制器等方面,皆胜往昔。此外,艺术典内还吸收了西方的数学,如几何、代数的公式,平面、立体的图形等,均为过去类书所不载。又由于《古今图书集成》晚于《永乐大典》300余年,因此收录了许多《永乐大典》所没收录的东西,如金、元人的遗文,明及清初的文献等,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清代最大的文化工程是修纂《四库全书》。主持编写该书的是著名的学者纪昀。他组织名士359人,任职于四库馆,自乾隆三十八至五十二年(1773~1787),历时15年编成该书。此书共收书3457种,79070卷,存目6766种、93551卷,装订为36275册,几乎囊括了乾隆朝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是中国最大的一部丛书。书成之后,共缮写7部,分别藏于北京皇宫内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的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和杭州的文澜阁,另有副本一部藏于北京翰林院。该书编纂过程中,当时大批名流学者,如于敏中、金简、纪昀、陆锡熊、任大椿、戴震、姚鼐、翁方纲、王念孙等,均参与纂修,撰写提要。

《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各类又分出许多子目。《四库全书》编成之后,纪昀等人又写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将收录的每本书的渊源、版本、主要内容作了提纲性的介绍,以方便利用《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内容丰富浩瀚,包罗宏大,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之总汇,被誉为“传统文化的总汇”、“古代典籍的渊薮”。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以其繁荣的社会经济和集大成的文化、艺术成就,铸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但这盛世局面却宛如落日之前瑰丽的黄昏景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了。

在盛世之中,孕育滋长着巨大的社会危机,特别是随着君主专制主义的加强,文字狱的迭兴、科举制度的流毒、吏治的腐败以及闭关锁国的影响,使得清王朝自乾隆后期很快走上了下坡路。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中外交流的大门被关闭,思想、学术的生命力日见衰微,在世界资本主义凯歌行进中,清王朝却日趋保守,遂在嘉道之际,形成龚自珍所描述的“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整个社会迅速走向衰退和腐朽。 XNqLi1JQ+qonka4hzqigF1IYzGAtx92XmRYQMWxiKPN6j45eY8bj0zHtROBA8qS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