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篇 社交礼仪概述

人际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

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谈到人的本质时指出:人是社会的动物,因此他对于同其他人的交往不可离之须臾。一个人如果不同其他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交往,那么他如果不是一个神,就只能是一只兽。换句话来说,他肯定不是正常的人。哲人在这里把话说到了极致,但他的这句名言却阐明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大道理:一个人要生存、要发展,就不可能置身于社交之外。

社交,通常是对人们在社会上所进行的各种交际活动的简称。换言之,它所指的就是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常规的交际往来。人类所以能够繁衍至今,并且生生不息,是因为他们必须履行自己的天职,男婚女嫁,生儿育女。由此而产生的恋爱、婚姻、敬老、爱幼,以至各种各样的待人接物,都与社交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每个人进入青年时代,走进社会之后,要想把自己发愤进取的雄心壮志付诸实践,并不断取得事业上的成就,更离不开其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经营。亲属的支持,师长的教诲,领导的培养,同事的关照,朋友的帮助,客户的合作……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自己在社交方面的成功。

社交方面的成功,不能借助于虚伪和欺骗;而认定凭着自己的心直口快、朴实无华,就能在人际交往中频频得分,同样也是一种歧见。这些做法,得逞于一时一事是有可能的,但是绝对不可能在社交中畅行无阻,永远成功。

假定我们承认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离不开这种形式或那种形式的社会交际,那么就必须同时承认:成功的社交也是有规可循的。

在这里,我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社交,探讨一下社交礼仪。

君不见:同样是表达一个意思,有的人说得简洁明了,亲切可人;有的人却说得冗长烦琐,让人难以接受。同样是和陌生人打交道,有的人人见人爱,口碑甚好;有的人却出口伤人,几乎没有什么知心朋友。上述情况与当事人的主观愿望关系不大,而主要是与他们对社交规则和惯例的了解、应用联系在一起的。

张韵就是一位在待人接物方面很懂分寸的小姐,在人际交往中,她总能恰到好处地不使他人处于窘境。一天工作之余,张小姐的客户问她:“你觉得我穿的这身西装怎么样?”张小姐发现,该客户的西装在款式、剪裁、做工、面料、色彩方面几乎无可挑剔,但却人为地“留下”了一个致命伤:西装上衣的左袖上醒目的商标仍赫然在目。

制造厂商将西装的商标缝在上衣的左袖上,这种做法“问世”的时间并不长。其主要用意,在于方便顾客在购置西装时易于识别品牌。然而与此配套的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一旦顾客付款购买了一身西装,售货小姐必须首先替顾客拆下袖子上的这个“识别标志”。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规矩知之者甚少,即使是许多高档的名牌西装专卖店也没有相关的配套服务。久而久之,竟然以讹传讹,使不少男士错误地以为:西装上衣左袖上的那个小玩意儿正是名牌西装特有的标志,不但对它恋恋不舍,而且还刻意将它展示与人,唯恐别人看不到。

张小姐虽然早就知道这个规矩,然而客户的认真询问却依旧使她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嘴尖牙利、直言不讳地告知客户:“您真犯傻,不把袖子上的商标拆下来,是不是怕别人不知道您穿着名牌呢?”这样说,可谓是直率、痛快,可是却可能给出丑的客户以被奚落之感。要是明哲保身,对此一言不发,再多恭维客户两句,大家暂时都可以皆大欢喜,但日后客户因此被人非议,不是“损失”更大吗?所以也不能对此“不闻不问”。

接下来两人之间的对话是这样的:“您这身西装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而且肯定是名牌。它穿起来高贵、大方,非常适合您。”

“你这位有品味的小姐能这么讲,我就放心了。它可花了我两千多块呢。”

“您这身西装是手缝的,活儿真不错。只是袖子上的那个商标怎么有点皱呀?”

“这活儿没的说。可就是商标缝得不用心,只用两根线‘连’着,才穿了两天线就断了。这是我自个儿缝的。”

“其实不缝它也行,那玩意儿可有可无,外国人一般买来西装后都会把它拆掉的。”

“是吗?那我也把它拆了吧。”

听完了张小姐与她的客户的这段对话,再仔细回味一下,你就不能不佩服她确有高明之处。对待客户,她尽职尽责地给予了忠告,但却表达得委婉自然,既没有尖刻地嘲讽,也不见得激烈过火。她的这种得体做法,就是得益于对社交规则的灵活运用。

人们在社交中应当加以遵循的社交规则和惯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交礼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会面、问候、迎来、送往、约会、赴宴、馈赠、祝福,以及婚丧嫁娶等仪式,都离不开社交礼仪的规范。

在人际交往的各个侧面,社交礼仪是通过一系列约定俗成、行之有效的规则和惯例体现出来的。这些规则和惯例,通常是人们在其长期的人际交往中所逐步形成的一些习惯做法和先例,并且在社交实践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被反复地、广泛地使用。

作为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惯例,社交礼仪具有以下四大特征:

其一,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们一旦形成,并为人们所接受,就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更不会因为政局变动和经济问题而直接受到影响,相对而言,它是稳定不变的。

其二,它具有一定范围内的普适性。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社交中所要遵循的规则和惯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由于交通、传媒的发达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它们中间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已普适于天下。

其三,它具有明显的效益性。早在15世纪,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就说过:遵循社交规则和惯例,“就好比持有一封永久的推荐信”,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地走向成功。大概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它们才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其四,它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准强制性。它虽不具备法律方面的强制约束力,但是道德和舆论的力量却使绝大多数人都不敢公然与之背道而驰。做一名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修养好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是许多人所追求的做人目标。而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人们把它和是否遵守社交规则、惯例联系在一起评估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准强制性。

了解了它们的这些特征,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社交礼仪具体作用的认识。

社交礼仪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善待他人。孔子说:“礼者,敬人。”孟子曰:“尊敬之心,礼也。”他们的高度概括,是对社交礼仪重要作用的最好阐述。我们经常说要以礼待人,其用意不是为了虚伪、矫情,存心要搞形式主义,而是为了借助礼仪规范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我们的敬重。

譬如说,路遇友人,应主动以适当的方式向对方打招呼,或是问候致意。不要自命清高,一心认死理:“干嘛我要先讨好他,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凭什么不先跟我打招呼?”结果用鼻孔“看”人,或是低头疾走而过,失去了联络友人的一个机会。这种“目中无人”的做法,当属对友人的失敬。

再如,与人谈话,最重要的是要“会听”,以此使讲话者感觉到自己对他的尊敬。有的人偏偏不懂这一点,在他人讲话时,不是闭目养神,就是做一些挖耳屎、修指甲、看报纸之类的小动作,这是对讲话者明显的大不敬。

社交礼仪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融洽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种种标准的评判。既然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有着得到他人尊敬的需要,而以礼待人是为了表达我们对他人的尊敬之心,那么受到我们尊敬的人自然会对我们投桃报李,与我们以诚相见、将心比心。这将对我们双方关系的和睦、融洽大有帮助。

国人所鄙视至极的“过河拆桥”、“无事不登三宝殿”、“嫌穷爱富”等行为,如果站在社交礼仪的角度上来讲,都因为对人失敬而导致了人际关系的不融洽、不和睦。

有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不分亲疏远近,有什么话想说就说,有什么事想做便做,得罪了别人还不自知。例如,某人把相恋已久的男朋友介绍给好朋友认识,本指望对方说几句中听的话,可是她却“跟着感觉走”,对对方横挑鼻子,竖挑眼,把人家的“偶像”贬得一无是处。

再如,有人特别喜欢通信,更准确地来说是特别喜欢收阅亲朋好友的来信。万一亲友的来信“断档”,他便会行不安、卧不宁、食无味,甚至“打上门去”,指责亲友慢待了自己。但是他自己给别人的回信呢?不是能拖就拖,长期赖账,就是实在“赖”不下去之时以谎言来搪塞。要么无中生有地询问:“上月曾去一信,收到了吧?”要么“恶人先告状”:“给你的信发出好久了,仍不见回音,你把我忘了吗?”这类谎言总有“露馅”的时候。可以想见,发觉自己被愚弄的亲友,那时将会对他是怎样的态度。

由此可见,遵守社交礼仪的第三个作用,就是能够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得心应手,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良好教养,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每一位有知识、有文化、有追求的现代人,都希望自己能够给别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那么什么样的印象才算得上美好而深刻呢?人们对此的回答便多有不同了。有人说是漂亮,有人说是活泼,有人说是文雅,有人说是会来事……可是说来说去,许多观点相左的人却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有教养的人往往口碑最好。

你或许听说过这样一个玩笑:欲令一位自命不凡的小姐对你另眼相看,不必对她曲意奉迎,也不必在她的面前标新立异,你只要轻描淡写地对那位小姐说一声“你真没有教养”,就足够她难过一阵了。因为人家小姐看中的只有这个。

教养,一般指的是人们所具备的文化、品德等方面的修养。它有赖于知识的积累,也是人们阅历的集合。在日常生活之中,它能够通过人们的待人接物体现出来。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一般而言,每一位有教养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总是自觉自愿地遵守社交规范和惯例,时时处处克己敬人;没有教养的人,则恰好与此相反,他们往往由于自己的自以为是和为所欲为而四处碰壁,别人的非议与反感总是像影子一样时时与他们相伴。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礼仪即教养。也就是说,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只要能够按照社交礼仪办事情,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有教养的人。

为什么说按照社交礼仪办事情的人,就是一位有教养的人呢?礼仪与教养二者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这说起来并不复杂,其实道理简单得很: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是有知识、有文化、品德良好的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品德良好的人,在人际交往中通常不单懂得维护自己的形象,还懂得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要在人际交往中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光说不练不成,以交际对象难以接受的方式去做也不行,只有依照公众认可的、在社交中用于克己和敬人的规范与惯例,即社交礼仪去办事,才会“产生共鸣”。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假定一个痴情的男孩在心里默默地爱着一个女孩,即使他爱得如火如荼,一个人悄悄地吟唱:“我深深地爱你,深深地爱你,深深地爱着你!”若不以常人所习惯的方式向女孩作出适当的表达,那么也只能毫无结果。你不向人家示爱,人家又怎么会知道呢?

一个人的克己与敬人其实是一样的,只有按照社交礼仪去具体操作,才会被认可。若是不按照社交礼仪这一人们所公认的标准,去另搞一套,那怎么会得到别人的承认呢?说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在一定意义上,礼仪与教养是可以画等号的。

我们每日每时都会遇到一些自己从未面对过的陌生事物,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还必须当机立断,作出抉择。比方说:老同学结婚了,自己该不该“意思”一下?如果需要“意思”一下的话,是应该送礼,还是应该当面道贺,抑或应该两者并举?

在同事家里,被介绍认识了一位异性。该不该同对方寒暄几句?假使理应寒暄,说些什么才好呢?

出席舞会时,遇上一位自己不愿与之共舞的男士热诚相邀,怎样回绝对方才会不伤和气?

友人请自己共进晚餐,而自己对赴宴的讲究知之甚少,此刻如何是好?等等,等等。

处理这些难题,实际上有一个可以一了百了的“高招”,简单地说,就是学习社交礼仪,掌握社交礼仪,应用社交礼仪。唯其如此,才能在人际交往中以不变应万变,做到知难行易。这是因为社交礼仪作为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公认的活动准则。对于一项社交活动,当事人应当怎么作,不应当怎么作,存在哪些讲究与忌讳,等等,社交礼仪都有详尽的规定。循此行事,会被人们认为有教养,而且能够在社交场合表现得胸有成竹,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担心。

当然,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需要具体运用社交礼仪的时候,重点是要在总体上恪守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而在具体问题的操作上则应当表现得灵活一些。比方说,我们在较为正式的场合办事,或是与他人初次交往时,必须尽可能多地运用社交礼仪,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留给别人的初次印象;而且人们一般认为不讲究社交礼仪等于要求别人也不必对他以礼相待,到头来会使人减少对他的尊敬之心。然而当我们置身于非正式场合,或是与天天见面的亲友打交道时,过分拘泥于礼节,非但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且还会给人以距离感。如果一位太太和自己的丈夫在家人面前还以“某先生”、“某夫人”相称,除了表明他们关系失常之外,就只能给人假模假式的感觉了。

为帮助大家在社交活动中举止得体、彬彬有礼,提高自己的个人教养与品位,构建良好的个人形象,在这里我将要系统地和大家谈一谈“社交中的你”,借以向大家普及社交礼仪的基本常识。在接下来的其他各篇里,我将根据大家的实际需要,以一系列具体专题,从日常应酬、社交活动、人际关系等三个方面介绍社交礼仪的主要内容。除了努力以大量生活中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解答大家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之外,我还将尝试以简明扼要、过目难忘的浅显文字,归纳出一系列可以被广泛应用的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我认为,只要大家熟记这些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在人际交往中就不会出现失礼的状况。例如:

在公共场所,我们务必要遵守“不妨碍他人的原则”。其含义是指,我们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前,必须检点自己的言行,调低谈笑、降低走动的音量,以免因为自己的不慎而使其他在场者受到影响,或是感到不快。不遵守这一原则,就会被其他人视为缺乏教养,或是有意哗众取宠。

在接待贵宾、宴请客人、合影留念、乘车外出时,不少人常常为搞不清座次的尊卑而苦恼,生怕因此而失敬于他人。其实,这个问题一点也不困难,只要记牢了“以右为尊原则”,大体上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了。所谓“以右为尊原则”,是在较为正式的场合考虑座次的尊卑顺序时,讲究右尊而左卑,即右侧的位置比左侧的位置尊贵。我们只要主动把右侧的位置让与长辈、老师、贵宾,就能够表达出我们的敬意。在内地乘双排座的轿车外出时,其后排右座是上座;出席音乐会时,应请尊长居右而坐;与老师坐在一张长沙发上叙旧时,需主动坐在左侧;进餐时,应请客人坐在右边,等等,都是“以右为尊原则”的具体体现。

不论我们如何好学上进,但自己的知识和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在社交活动中我们也不可能成为事事知晓的“万事通”。对于诸如握手的先后顺序、问候贵宾的敬语、与友人聊天时的话题、赴宴时餐具的具体用法等一连串问题,一般人不可能一清二楚。即便稍有了解,准确地掌握每一个细节也不易办到。那么,我们在社交场合遇到不懂或“吃不准”的难题时,怎样做才既得体,又不失礼呢?说来简单,只要记住“不为先原则”就行了。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不明白自己应当怎么做才好的时候,千万不可轻率地抢先。不妨先静观一下他人如何作为,然后加以仿效。只要与大家保持一致,就不会出丑。

有人没吃过法式蜗牛,在盛大的宴会上总不能像吃炒田螺那样对付它吧。其实不必着急,也不必向别人请教,看看周围的人是怎样的吃法,然后跟进不就行了。在音乐厅里欣赏不熟悉的乐曲时,聪明人绝不会抢先鼓掌。要是一个乐章尚未终了,有人却以掌声出来“打岔”,是会招人耻笑的。

对普通朋友的所作所为,若非违法乱纪,或是危及生命安全,通常不宜当面指出不足,或是毫不客气地予以纠正。这就是所谓的“不得纠正原则”。这项原则,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轻易评论他人举止行为的对错,更不要把我们认为是“对”的东西强加于人。在社交活动中,这是对他人尊重的具体体现。人都有自尊心,当面或当众指出其失误,会让人难以下台,也显得自己过于刻薄了。同海外朋友打交道时,更不能忘记这项基本原则。

即使对关系甚为密切的亲友,说话办事也要讲究分寸,切不可“热情越位”。将自己的热情滥于施舍,而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这就是“关心有度原则”。它要求我们不要粗暴地干涉亲友的私生活,更不能以此为己任,这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

争取在现实生活中做一名教养最优的现代人,必须知礼仪、学礼仪、讲礼仪、用礼仪。而能否知礼仪、学礼仪、讲礼仪、用礼仪,也恰恰是判定一位现代人有无教养的主要标准之一。我们常常会对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别人家里到处乱蹿,跟别人聊天时总爱揭短,与异性相处无所顾忌的某些人侧目而视,其原因是我们认为这些人没有教养。而我们认定这些人没有教养的依据,不正是因为他们不遵守社交礼仪吗?

生活在17世纪初叶的英国大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论及礼仪问题时说过:“小小的举动常得大大的称许,因为这些小举动是常有而且常为人所注意的。”他的话讲得非常正确。我们对他人的总体评价,通常就是建立在平时对其言谈话语、举止行为等区区小事的观察的基础之上的。

然而话说回来,遵守社交礼仪与做一名教养最优的现代人,二者之间虽然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但是对此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将问题过于简单化,甚至将遵守社交礼仪当成标榜自己教养最优的一种道具。需要时便将其披挂上阵,宁肯矫枉过正,在待人接物上表现得比社交礼仪的要求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不需要时便刀枪入库,原形毕露。这种“阴阳脸”似的所作所为,说穿了还是对社交礼仪缺乏正确的认识,还是缺乏教养。

不仅如此,我们在遵守社交礼仪时,既要真心诚意,不将其视为显示自己教养最优的一种舞台表演,又要分场合、看对象。一般而言,越是正式的场合,越是关系普通的朋友,我们就越需要应用社交礼仪去规范自己所说、所作的一切。反之,当我们处在非正式的场合,面对家人和挚友,就不必搬用过多的社交礼仪去对付他们了。

如果我们只记得遵守社交礼仪,而不懂得同时还需要分场合、看对象,这样非但不能使社交礼仪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反而还会使人觉得我们书生味太浓,经验不足,尚且有必要继续去提高我们自身的教养。

各位朋友,你是不是觉得以上这些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有不少的用处呢?

如果我们有志提高自己的教养,单就人际交往这一个方面来说,知礼仪、学礼仪、讲礼仪、用礼仪不失为一个重要的途径。而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如能真正做到“礼仪在身”,同时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坚持分场合、看对象地应用社交礼仪,并且自始至终地贯彻克己敬人这一社交礼仪的基本精神,那么“教养最优”的评价就将是我们指日可待的。

教养最优的你,是有知识、有文化、有追求的你。

教养最优的你,是懂得克己敬人的你。

教养最优的你,是遵守社交礼仪的你。

教养最优的你,是有“礼”走遍天下的你。

教养最优的你,就是今日虚心好学的你! uD25EL4yn8w+AV4+e0YQkugnfqyr2C+1cQSff74n24pIp9fjeNnaoiyYffZrd0y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