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熬住了就能赢B

就这样,在马云的一手操劳和打理下,原本以接翻译业务为主的海博翻译社,一夜之间竟变成了“海博杂货店”:从鲜花到礼品,从袜子到内衣,但凡稍微能有些利润的小商品,马云通通背回来卖。

一个堂堂的大学教师,就这样做起了“倒爷”。此外,马云的“多元化”战线甚至一度拉到医疗领域,甚至还销售过一年有余的医药和医疗器材。而当时推销的对象,上至大医院,下至赤脚医生。为了能把货卖出去,他吃尽了闭门羹,遭尽了白眼。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马云的“倒爷”生涯持续了整整三年,就这样靠他卖小商品、推销医药赚来的钱,足足养了海博翻译社三年,才让这个原本早已是奄奄一息的翻译社奇迹般地起死回生。到1994年时,海博翻译社基本实现收支平衡;1995年,开始逐步实现赢利。

如今的海博翻译社,正如马云当年所愿,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时隔十几年以后,海博翻译社现任社长张红女士,在回顾当初的风风雨雨时,依然十分动情:“当开始大家都还没想到这个行业的时候,当大家都还没有看到这个商机的时候,马云首先想到了,他的想法都是具有前瞻性的。那时我们杭州没有翻译社,我们是第一家独立存在的这样一个公司,大家都不看好,而且一开始也不赚钱,但马云坚持下来,没有放弃。所以,我很佩服马云,他说的话会让你振奋,没有希望的东西在他看来也充满生机,他能带给他身边的人生活的激情。”

马云那种不轻言放弃的顽强毅力,更是被如今的海博翻译社当成一种伟大的企业精神。现在登录海博翻译社的网站时,首页上四个大字赫然在目:永不放弃。这四个字,是马云亲笔题写的。

马云又成“骗子”?

2008年7月30日,马云在香港出席“菁英论坛”时表示,他自己对计算机一窍不通,平日只会收发邮件或浏览网页,成功之道全因坚持自己“很傻很天真”的想法。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的创业可以说就是源于马云“很傻很天真”的想法。

1995年初,马云受托,作为翻译来到洛杉矶沟通落实一起高速公路投资,未果。马云从洛杉矶飞到西雅图找他在杭州电子工学院认识的外教比尔。信仰互联网的比尔领马云去西雅图第一个ISP公司VBN参观。

两间很小的办公室,猫着5个对着屏幕不停敲键盘的年轻人。马云不敢碰电脑,公司的人帮马云打开浏览器,然后打开一个搜索网站,对马云说:“要查什么,你就在上面敲什么。”马云在上面敲了个beer,搜索出了德国啤酒、美国啤酒和日本啤酒,就是没有中国啤酒。马云敲Chinese,返回是no data。马云被告之,要想被检索到,必须要做个主页。

马云请对方给他的海博翻译社做个主页。晚上,马云回来收到5封回信。来自日本、美国、德国的客户来问翻译价格,最后一封来自海外的华侨,是个留学生,他对马云说:“海博翻译社是互联网上第一家中国公司。”马云感到了互联网的神奇,他和VBN公司约定:对方在美国负责技术,自己到中国找客户,一起来做中国企业上网。

1995年5月9日,“中国黄页”上线,马云的生意经是,先向客户描述互联网怎么怎么好,然后,向他们要资料,再将资料寄到美国,VBN将主页做好,打印出来,再快递寄回杭州。马云将网页的打印稿拿给客户看,并告诉客户在互联网上能看到。“中国黄页”当时的收费标准是,一个主页3000字外加一张照片,收费2万元,其中1.2万元给美国公司。

1995年的时候互联网没多少人知道,马云就开始搬出比尔·盖茨来忽悠,并且把Internet直接翻译成了一个中文名字--因特乃特网。在一次外出游说时,有人问他:“你说的因特乃特,跟《国际歌》里的英特纳雄耐尔有什么关系吗?”为了鼓动别人参与他的事业,马云拿大家熟知的比尔·盖茨来说事儿,他说:“比尔·盖茨说了,因特乃特网将改变人类的方方面面。”很多年后,他承认,“这其实不是他说的,是我说的。1995年全国刚刚知道Internet,但是我说马云说的话没有人相信。其实,1995年的时候比尔·盖茨是反对Internet的。”

在当时的情况下,向企业老板们推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网站”,那些企业老板们都认为马云是个大骗子,一见马云上门来推销,就像碰见“非典”,唯恐躲之不及。

马云决定先从身边的朋友做起。他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时,为了贴补家用,还在一些夜大做兼职,教国际贸易,夜大里有一些学生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因此马云借此机会认识了不少做企业的朋友。于是,他开始做起电话推销员来,每天都给那些做企业的朋友打电话,一遍一遍地打,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讲解互联网的好处,结果弄到后来,那些朋友一听到是马云的电话,就叫苦不迭,胆战心惊。

有一次,马云为了拿下一家企业,一连去拜见了那个老板5次。这个老板根本不相信马云说的东西,把马云当骗子。但马云不放弃,一遍一遍地跟他讲解互联网的神奇作用,后来为了让老板相信,他叫美国的VBN公司给这个公司做了一个网站,叫老板亲眼看看他的公司网站在互联网上出现的样子。老板最后在马云的诚心感召下,终于把这个单给签了。

随后,马云又敲开了钱江律师事务所、杭州第二电视机厂等单位的大门。每一笔单,都做得非常非常艰辛。但是,有付出就有回报,“中国黄页”在马云的努力下,终于开始起飞了。

也正是在那个做推销员的年月里锻炼出来的勇气、执着、能力、意志,才有了今天的马云。也正是秉持着“傻坚持要比不坚持好很多”的理念,把那些“很傻很天真”的想法坚持下来,才有了今天阿里巴巴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坚强的毅力是人最可贵的财富,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没有任何东西能代替它。在对手比你强的时候,坚持到底不一定能取得胜利,但是你不坚持就注定会失败。请牢记: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如果双方实力相当,机会往往青睐坚持到最后的人。

持久的激情最赚钱

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最赚钱的。而不能经受挫折的激情只能算是冲动。

-马云

比尔·盖茨曾说过:“我们公司的核心文化就是激情文化,员工必须要有激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而技巧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微软公司的创办正是源自于比尔·盖茨的“不做就一辈子都不会甘心”的创业激情,为此他放弃了学业,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软件创业的理想中,最终成就了大名鼎鼎的微软公司。

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单凭一时的激情就能干成的事。很多年轻人在从学校毕业之后,就想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迅速实现自己、成就自我的价值,好像不当老板就埋没了自己。其实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不妨认真找一份工作,踏踏实实地干几年,如果几年之后,还抱有强烈的创业的心态,再去创业也不迟。

短暂的激情不值钱

《赢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全国性商战真人秀节目,大型励志创业电视活动。由于获胜者可以获得企业提供的一大笔风险投资,所以吸引着不少有志创业的人前来参加。这档节目有许多企业家评委,马云正是其中颇有分量的评委。

在第一赛季晋级篇第五场中,来自美国的工商管理硕士、电子工程硕士陈跃武直接被马云pass掉了,出现这样的结果很令人吃惊,因为陈跃武也是带着周详的计划、创业的激情来到这个赛场的。

马云是这样陈述自己这样做的理由的:“第三位选手陈跃武,我很想坦率地跟你讲,你最好别创业。听起来挺难受,但是刚才吴鹰也讲了,创业很累,创业的失败率很大很大。从你的性格上看,我觉得你比较适合做一个工程师,或者是比较适合参与一个已经成为创业成功的团队里面承担一定的工作,因为你的条理、你的理性,以及你的温文尔雅,创业者都是疯疯癫癫的多一点。如果你真的要创业,我建议你MBA毕业以后最好先找一份工作,到中国来干5年,5年以后还想创业,你再创业,5年以后一般会消灭掉很多创业的想法。你这个项目什么时候需要熊总、吴总和我们投资的时候,你已经找的1千个客户每人付你300美金的时候,我们再好好谈一谈好不好?”

被人当面否定是很尴尬的,但马云这样说是有根有据的。在参赛的36强及108强的选手中,陈跃武几乎可以说是项目准备最不充分的一个。他的团队在当年5月才成立,6月初才开始找项目,6月10日前后面试通过入108强,6月18日到北京参赛。36强的其他选手都有很强的项目,很多人有运营数年的公司,百万、千万的营收,项目上的劣势不言而喻。虽然陈跃武拥有满腔热情,想在网上为高端的中国和美国的商业领导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但这么短时间成立的团队,能否经受住创业艰辛风雨的洗礼呢?

马云一直认为,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值钱的,而激情不能受到伤害。1988年,马云在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毕业后,被分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英语老师,同时兼任学院外办主任,这段做老师的经历也教会了马云很多事情。马云后来回忆说:“在学校教书的5年,给我带来的好处就是知道了什么是浮躁,什么是不浮躁,知道了怎么做好点点滴滴,创业一定不能浮躁。”

马云的阿里巴巴的创立是从十几个有激情、有理想的年轻人开始的,他们怀抱着一个创建一家伟大的公司的梦想聚集到了一起。年轻的团队容易产生激情,但是更容易因为挫折而失去激情,尤其是一件从未有人做过的事,面临的难度将会更大,将会有很多从未想到过的、出乎意料的困难,而显然,如果没有持久的激情,在这些困难面前,退却是很容易的事。

永远保持最初的激情

激情是缘于人们对事物的强烈兴趣与热衷的表现。成功不仅要有激情,还需要将这种激情坚持下来。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里,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却总是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甚至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激情。

创立30年的软银,投资过约800家互联网中小企业,在过去十年中的投资回报达九倍之多,是网络业中全球投资回报最高的企业。孙正义在回答一位中小企业代表提问时说,他投资的互联网企业中有100家破产了,但绝大多数生存了下来,相当一部分如阿里巴巴、雅虎等更取得了超级成功。在他看来,失败的企业与成功的企业相比,除了一部分运气以外,主要的区别在于管理层是否有创业激情。那些成功的企业凭借创业激情,总是能够吸引人才,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案,渡过难关。

2007年7月29日,马云在跟“五年陈”(阿里巴巴的员工在工作满5年之后会被称为“五年陈”,并获得一枚公司定制的戒指)员工交流时给他们讲过一个孙正义公司的故事:

当年软银在日本刚刚成立的时候,孙正义就希望给员工的工资低一点,于是就把公司的股票一部分分给员工。有一些年轻的女员工得到了一点股票,但是她们很不高兴,因为股票不多,在当时也不能变现,她们就不想要股票,想多要一点工资。

之后不到两年,软银就上市了,这些女员工的一点股票居然一下子价值达到一百多万美元,最后涨到将近两百万美元。拿股票更多的全部成了几百万美元的股东,还有人甚至成了几千万美元的富翁。这些女孩们十分高兴,心想有这么多钱了还工作干什么,于是她们嫁人的嫁人,不干活的不干活,开始买房子、买车,没有一个人真正感谢公司,没有一个人感谢团队。由此也给软银内部带来很大的冲击,有很多员工辞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还过来挖原来公司的墙脚。但是,这些出去的人,据统计没有一个人是成功的,来得快,去得也就快。

通过这个故事,马云告诫这些老员工不要有“暴发户”的心态,因为中国那些最先富起来的一群人,没有一个活好的。比如那些最先买摩托车的,有几个活下来的?

接着,在当年12月11日给“五年陈”销售的讲话中,马云继续提到了这个话题。在此之前的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互联网首个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公司。而在阿里巴巴内部,近70%的员工都成了“富豪”,共同分享了其中将近184亿港元。

马云说公司到现在这个状态,是每个人的功劳,但是功劳都是过去的。如果按照一个民营企业,按照一个土老板的想法,他和员工中绝大多数人都不用干了,别干了,累死了,换个工作,搞得轻松一点,这一辈子就行了。但是这样很有可能像七八十年代的万元户,特有钱,当时女孩子看到万元户都愿意嫁给他,家里养鱼养猪的,大户人家。那些万元户后来没有一个起来的。

马云不希望阿里巴巴的老员工、老干部就像当年的万元户,熬了五年八年,一会儿就没了。他说这些钱现在来看不少,未来看不算什么,因为公司还在布局之中,做企业需要保持持久的激情。

在阿里巴巴创业初期,马云就提出三点:第一是将来要做持续发展80年的公司,第二是要成为全球十大网站之一,第三就是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阿里巴巴。

在阿里巴巴五周年庆的时候,马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阿里巴巴要做102年的公司,诞生于20世纪最后一年的阿里巴巴,如果做满102年,那么它将横跨三个世纪,阿里巴巴必将是中国最伟大的公司之一。

而在阿里巴巴十周年庆典上,包括马云在内的阿里巴巴集团18位创始人辞去“创始人”的身份,以后将变成集团合伙人。马云希望通过这样的举措让阿里巴巴一切从零开始。此外,马云还畅谈了阿里巴巴下一个十年的具体目标:第一,阿里巴巴要成为全球一千万家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平台;第二,为全球一亿人提供就业机会;第三,为全球十亿人提供物美价廉的消费平台。

与其说马云是一个企业家,不如说他是一个“造梦人”。他是一个激情四射的创业者,是一个伟大理想的布道者,是一个辉煌梦想的鼓吹者。马云用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拥有梦想、持久激情和不断努力,就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失败是可贵的财富

永远记住每次成功都可能导致你的失败,每次失败好好接受教训,也许就会走向成功。

-马云

恩格斯曾说:“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来得快。”套用一句非常流行的俗语,那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一个人在经历过失败,然后经过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获得直接经验和成功。

微软公司很愿意聘用那些曾经犯过错误而又能吸取经验教训的人。微软公司的执行副总裁迈克尔·迈普斯说:“我们寻找那些能够从错误中学会某些东西、主动适应的人。”在录用过程中,我们总是问应聘者:“你遇到过的最大失败是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微软不计较过程中的失败,只管最后的成功,因此最后成功的才算数。

我们现在看马云那么成功,让人多么羡慕。但在这份风光背后,马云也经历了很多失败和坎坷。也正是因为这些宝贵的经验,让他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吸取教训,走向成功。

高考三次终圆大学梦

马云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同。用他的话说,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从来不是最好的,一般在十几名,而且数学极差,往往不及格。在七八十年代,这样的学生往往会让老师很头疼。从这里可以看出,至少在小时候,马云并不聪明。

另一方面,马云顽皮、好斗的性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这也导致了他在整个学习阶段成绩都不是十分理想。初中升高中的时候,由于成绩不佳,他甚至考了两次,其中一次数学只得了31分,这是马云人生的第一次挫败。

马云在数学方面缺乏天赋,成绩极差,可英语却非常好。而这个特长对马云的人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英语好,他才能上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才能在毕业后留校任英语老师,才能创办海博翻译,才有机会去美国,才有机会接触网络,也才有了后来的阿里巴巴。多年后,他在面对BBC等世界各大媒体采访时应对自如,在各地演讲时也侃侃而谈,表现出来的气度丝毫不逊色于人,令人顿生敬意。

为什么数学奇差无比的马云英语却学得很优秀呢?除了自身的爱好和努力之外,中学时代的一位地理老师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云在读中学时,教地理的一位女老师的教学方式非常有吸引力,讲课让人如沐春风,她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故事。马云和其他同学都特别崇拜这位地理老师。

有一次上课时,这位老师讲了一件事,使马云受益终生,甚至可以说改变了马云的一生。老师说,有一次她在西湖边上,几个外国人问她关于中国地理的问题,她英文很好,自然对答如流。老师总结说,你们要学好地理,不然他们问你的时候,你会给中国人丢脸。这句话成了马云学习英语的最大动力。

那节地理课上完后,马云一回家,就特意买了个收音机,每天听英文广播,坚持不懈。

那一年的马云,刚满12岁。当时,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杭州作为旅游胜地和投资宝地,自然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借着这个有利条件,马云一有机会就在街上逮住外国人练习英语。马云的英语口语就这样一天天流利起来。

“疯狂英语”的发起者李阳老师说过,学英语最忌讳的就是一个“怕”字--怕丢脸不敢说,怕丢脸不敢大声说。马云就是借着一种“厚脸皮”精神,借着不怕出丑的大无畏精神,慢慢地,从没出过国的他练就了一口流利并且纯正的英语口语,并因此结识了很多外国朋友,这对他的成长大有裨益。到13岁时,马云就能给老外当导游,用自行车带着老外满大街跑了。

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数学只得了1分。他垂头丧气,准备去做临时工。他和又高又帅的表弟去一家宾馆应聘,结果宾馆录用了表弟,而他却遭到拒绝。之后马云当过秘书,也做过搬运工,后来通过父亲的关系,马云到一家杂志社蹬三轮车送书。他踩着三轮车帮人家把书刊扎在一起,25本成一包,踩10公里路通过火车渠道转发到其他地方。

一天,马云偶然得到一本路遥的《人生》,这本书中的故事给他巨大的触动。于是,他决定第二次参加高考。暗下决心的马云开始了艰苦的复读生活。那年的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然而幸运之神并没有在第二次高考中眷顾马云。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这个结果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1984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马云记得,高考前,一位姓余的数学老师对他说,马云,你的数学真是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马云的表现让余老师大跌眼镜。考数学的时候,靠10个死记硬背的公式,他一个题一个题地去套,结果这一套,居然给套出了79分(当时数学满分是120分,72分及格)。最终,马云非常幸运地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专科,离本科差5分。更幸运的是这时学院的本科没招满人,所以他最终“意外”成为了外语系的一名本科生。

马云三次高考的经历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了面对失败的勇气。不走出失败的阴影,就会被失败销蚀前进的斗志,最终与成功无缘。

因此,遭受失败的打击后,要能够审时度势调整自我,在时机与实力兼备的情况下再度出击,勇往直前,直达胜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智勇双全的成功之士。

别人无法拷贝我的苦难

1995年-1999年这5年里,马云经历了无数艰辛、苦难、挫折和失败。多少酸甜苦辣,多少泪水和汗水,多少委屈和打击,回首往事,马云曾感慨万千:“五年苦难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别人可以拷贝我们的网站,但无法拷贝我们五年的苦难。”不追溯这五年苦难,就难以探求阿里巴巴成功的原因。

1995年,教师出身的马云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互联网企业--“中国黄页”。但第一次创业并不一帆风顺,1997年马云不得不离开重组后的“中国黄页”,这是马云一生中的第一次失败。关于马云的离去,外界有很多传闻,但究竟为什么,马云直到今天也很难说得清楚。有人假设:如果当初不与杭州电信合作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

但与杭州电信合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1995年,马云最初搞互联网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几个人反应过来,竞争即使有也不是很激烈;但到了1997年,互联网开始成为各大媒体的热点,成为新经济最有力的代表,马云的“中国黄页”一夜之间冒出来了许多对手。

当时与马云竞争最激烈的是杭州电信,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杭州电信注册资本3亿多,马云注册资本仅2万;这也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杭州就这么大一个庙,容不下两个和尚。杭州电信有着非常好的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马云一样都没有。不仅企业,就是老百姓,也觉得马云是非正规军、是游击队。

除此之外,杭州电信为了利用“中国黄页”(chinapage.com)已有的名声,做了一个名字很近的网站chinesepage.com,也叫“中国黄页”,分割马云们的“中国黄页”的市场。

马云为了活下去,马云与杭州电信牵手了,1996年3月份,“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成60万人民币,占30%的股份,杭州电信投入资金140万人民币,占70%的股份。

后面的结局可想而知,“中国黄页”被收编了,马云套现走人,去了北京,帮外经贸部做网站,再之后是1999年2月回到杭州,创建阿里巴巴。

这次失败使马云对资本有了重新的认识,为后来阿里巴巴接受风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阿里巴巴创建初期,十分需要钱的时候,也是互联网最疯狂的时候,在马云湖畔花园的家中办公的阿里巴巴员工,会经常接到投资者打来的电话。但马云拒绝了38家VC投资,原因是他们要求控制阿里巴巴。最终他选择了高盛的“天使基金”500万美元以及后来日本软银孙正义2000万美元的投资。

1999年,马云遭逢人生的第二次失败,就在丁磊带着网易北上的那天,马云却带着自己的队伍南下回了杭州。

1997年,当马云离开“中国黄页”时,外经贸部对马云说:到北京来吧,来这儿你能干得更好!就这样,马云带了5个年轻人到了北京。马云在北京租了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间,没日没夜地干活,给外经贸部做站点,让外经贸部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上网的部级单位。

马云当时做得不错,外经贸部另立一家公司--EDI(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由马云组建、管理,马云占30%的股份、外经贸部占70%的股份,但实际上马云一个月就几千元的工资,其他什么也没有。

时间一长马云发现很多事在政府的编制里很难做,存在着许多说不清的问题。当时人们都说马云与外经贸部的合作是中国的“梦之队”,但事实上是怎么一回事谁也不清楚。

怎么办?马云天天思量。留在北京吗?机会倒是有,比如新浪和雅虎都希望马云去加盟,但马云发现北京的网络太浮躁,在这里面很难做成一件事;还在企业里面吗?马云已经受够了;马云还觉得中国的网络形式已经在开始发生变化,全世界互联网高潮马上就要到来,留在政府里对不起这千载难逢的良机。想来想去,马云觉得还是南下。

当时马云只是认为电子商务的主要聚集地不应靠近信息中心,而应靠近企业中心,没想到这一决定使阿里巴巴得以躲过后来的血雨腥风。

2002年互联网经济处于最低潮时,《IT时代周刊》这样描述了阿里巴巴的脱颖而出:过去两年,北京的互联网企业就像电梯从天堂一层层地下落到地狱,几乎没有一个互联网英雄能够脱离集体疯狂,也没有一个能够逃离疯狂后的灾难。而依托杭州的阿里巴巴如今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最好的B2B电子商务企业。

有时候,苦难并不可怕。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柯鲁德·史密斯曾经这样说:“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荣幸就是每个人都失败过,而且每当我们跌倒时都能爬起来。”正是因为不断地经受磨难,人才能变得更加坚强。

的确,人们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还要多。无论什么样的失败,只要你跌倒后又爬起来,跌倒的教训就会成为有益的经验,帮助你取得未来的成功。

困难时,左手温暖右手

商业不外乎智慧、希望及勇气。这些都是经商的必要技巧。遇到问题时,我习惯用左手温暖右手。要不断告诉自己,没关系,我还是我,我还在学习成长,一切都会好的,至少我还活着。

-马云

对于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这样说道:“创业之路就像一列前进的火车,不断有人上车下车,都很正常,但总有人想要去到更远的地方。也许你创业能做到一定程度,那退出肯定也比没做强。你要做得很大,就要做好更艰苦的准备,用我们自己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

他还说:“真正要做一番大事业,觉得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的人,就要有坚定的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道路上的千辛万苦。事实上,整个社会也正是靠这样一些人在带动前进的。比如说邓小平,如果当年受了批判后,他隐退不言语了,就没有今天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大的局势的变化。他就是这种大英雄,这种大英雄造福于无数人,造福于一个历史阶段。”

准备好要失败只是在面对困境时的第一步,还要明确的是,这些困境有时候注定要一个人承担,谁都帮不了你。就像马云所言,创业者要懂得左手温暖右手,要懂得把痛苦当作快乐去欣赏、去体味,你才会有成功。

唯有自助才有出路

“创业的时候,我的同事可能流过泪,我的朋友可能流过泪,但我没有,因为流泪没有用。”流泪没有用,抱怨也没有用,马云就是这样一个人,在遇到困难他从来都不会抱怨。他说:“困难的时候,你要学会用左手温暖你的右手。你在开心的时候,把开心带给别人;在你不开心的时候,别人才会把开心带给你。开心快乐是一种投资,你开心就要和别人分享,然后有一天别人会回报于你。”

“如果你在创业第一天就说,我是来享受痛苦的,那么你就会变得很开心。我1992年做销售的时候,我说创业中乐观主义很重要,销售10次,10次为零,出去以后,果然是零,说得真对,要奖励一下自己。”

马云正是抱着这种乐观的心态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他看来,创业者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困难时“要学会用左手温暖右手”。

在海博翻译社创办之初,马云只是一个刚刚涉入商海的新手,公司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运营并不理想,最后入不敷出。那时,很多人是迷茫的。但是马云毅然地背起麻袋到义乌贩卖小商品,用最简单也最无奈的方式解决公司的困难。最后,他成功挽救了海博社。马云一向不是一个喜欢喋喋不休向谁诉说苦难的人,无助肯定会有,但唯有自助才可能有出路。

当谈笑着离开公司,走向去义乌的路上时,一个人承受。

在竭力推广互联网,被一次次拒之门外时,一个人面对。

在被称为骗子、疯子,全世界都否定、批判时,一个人承担。

即便是现在,马云都很少向员工和身边的高管诉说自己的压力。在闪光灯下的马云,在员工面前的马云总是像一个顽童一样,他的言行举止表现出一种常人很难有的洒脱,马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像诗人一样地幻想着未来商业界的新文明,幻想着阿里巴巴会带给全球一个美丽新世界。马云,就这样在创业的路上一边擦拭伤口一边微笑前行。

当然,马云看重团队,但是在自己能够解决的时候他会选择更多地担当,更何况,有时候团队也未必能够全然理解他的思考。

在之后,阿里巴巴公司的发展也深受马云的影响,在面临困难时阿里巴巴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解决,而不是依赖外界。马云表示,很多企业埋怨政府不支持,但阿里巴巴自从创业以来没有向政府借过一分钱,更没给社会添过一次乱。更多的时候,阿里巴巴团队会在寒冷的季节里温暖别人,帮助众多中小企业赚钱。

用自己的手温暖别人的手

2003年初,我国广东省首先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随后,广西、山西、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发生“非典”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灾害,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往来。

在“非典”阴影的笼罩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展会推迟、客商却步、订单取消。传统的商业模式明显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如义乌国际商贸城一个叫楼国良的经营户,做了11年工艺品出口生意。当年5月,他就诉苦说:“平常这时,订单都在40、50万元左右,可上个月还不到20万元。”

情势危机,一些企业盼望能够找到救命良方,而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公司则因势利导,“借势造市”,既造福于他人,又发展了自己。

据阿里巴巴公司介绍,在2001-2002年的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天在阿里巴巴网站上发布的商业机会数量一直只有3000条左右。但从2003年3月份开始,阿里巴巴每天新增会员3500人,比上一季增长50%,而大量的老会员也强化了在网上贸易的使用频率和程度;每日发步的新增商业机会数达到9000至12000条,比2002年增长了3倍;国际采购商对商业机会的反馈数比上一季增长1倍;国际采购商对30种热门中国商品的检索数增长4倍;中国供应商客户数比2002年同期增长2倍;每月有1.85亿人次浏览;240多万个买卖询盘(反馈);来自全球的38万专业买家和190万会员在通过阿里巴巴寻找商机和进行各种交易。以2003年4月17日为例,当日阿里巴巴中国站发布的会员企业买、卖、代理、合作等商业机会信息6890条,国际站达2354条,两个网站加起来超过9000条。虽然正常的商务交往均被不同程度地取消,但一大批企业通过阿里巴巴与客户进行了“零接触”洽谈,在非常时期做了非常好的线上生意,如浙江慈溪市海兴轴承有限公司在“非典”时期就签订了300万人民币的销售大单。

马云还说,要学会多去看别人的失败,这样一来会让自己发现其实自己的经历并没有那么惨。马云的说法有些自我安慰之意,但是这也可以让一个企业有勇气去面对。除此之外,在更高的角度上,看到别人的失败和困境还会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在“非典”期间,阿里巴巴不仅在自己取暖,而且,当阿里巴巴发现很多企业因为“非典”而不能有效运营时,它开始温暖别人,让这些企业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寻找到商机,把囤积的商品卖出去。

面对困难并亲自把问题解决掉的时候,虽然是流着血汗,但是也是一种成长和喜悦。“创业的快乐在于一个一个的挫折,去把一个一个的挫折灭掉,这是创业者最大的快乐。”马云说,“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是坚持,而最快乐的也是坚持。阿里巴巴要不坚持到现在早没了。”

马云自己承认,从开始创办阿里巴巴起,大家就在给自己加油打气,“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天下没有难管的生意”、“让天下没有淘不到的宝贝”……阿里巴巴的乐观主义也是它存活下来的重要因素。不止如此,阿里巴巴在困境中更多的是追求卓越,因为它在支撑下来的同时温暖着身边的人,为这个社会有所付出,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所以它会走很远。

延伸阅读:为理想而生存

-马云给全体员工发的内部邮件2010年9月5日

各位阿里人:

几天前,有朋友问我今生最相信什么,我说:“我相信‘相信’!”。

最近我发现很多阿里人非常郁闷和难过,大批网络报道指责淘宝网调整搜索结果,甚至还惹起了某些卖家来淘宝网门口抗议示威……看到那么多同事很委屈,甚至流下了眼泪,也发现不少年轻的淘宝人在不断自问:“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了鼓励大家在淘宝上创业,坚持七年不向会员强制收取开店费和交易费,坚持扶持发展创业者和中小卖家,七年多的日日夜夜奋斗,结果换回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指责,我们值得这样吗?我们选择的路对吗?我们是否应该放弃自己促进新商业文明的使命而回到仅仅是一家普普通通的赚钱公司……”

本来应该早点和大家做一个交流,谈谈我的看法,但最近一系列的问题……呵呵,我觉得阿里人必须有这么一个经历,阿里人需要有时间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男人的胸怀是由冤枉撑大的”,我觉得阿里人需要有在纷乱的外部环境中学会用自己的脑袋思考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选择今天和大家交流是因为快到阿里十一周年庆了,到了我们重温去年这时候提出的:阿里巴巴要促进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新商业文明,为全世界一千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平台,为全世界解决一个亿的就业机会,为全球十亿人提供一个消费的平台……的时候。

从提出这么一个伟大的使命和目标起,我就觉得我们从此以后会走上一条艰难的发展之路,我们会碰见各种不同类型的阻力和困难。今天的麻烦还仅仅是个开头,我们会碰上越来越多的挫折……坚持做正确的事,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使命是一定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在任何时代都一样。尤其在今天的中国的商业环境里,促进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商业文明一定会破坏大批既得利益群体,我们要抗争的不仅仅是这些既得利益群体还有是上世纪的商业习惯。

前段时间,淘宝人作出基于捍卫消费者用户的利益,同时支持提供优质服务和诚信卖家的搜索调整决策,我认为是正确的!我深以为豪的是我们的同事能放弃自己今天的利益而去追求创建更加有利于用户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公平方法!但遗憾的是大家的好意被曲解,支持诚信卖家被说成是放弃中小卖家,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措施被指责成获取自己的商业利益。因为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的世界里,互联网是一个大世界,淘宝网也是个大社会……我们也同样在电子商务的世界里面对欺诈、假货横行等一切社会现象。今天的社会上出现了很大的消极、浮躁的情绪,很多人怀疑一切,打击一切,否定一切,总把自己对世界的片面认识强加给别人……还有不少媒体过度地使用“惩恶”的手端,而不是“扶正祛邪”,使得人们不相信还有人会做好事,还会有人会为理想和原则而工作……

坚持还是放弃?放弃,从此以后我们就会成为一家平庸的公司,因为利益而活着,我们可能会在一段时间里会很轻松,会很赚钱……而坚持理想,我们也许会每天碰上今天的状况,我们要和各种势力作斗争,包括巨大的黑色产业链中的恶势力。但坚持也会让我们生存和工作得有意义,坚持也会让我们能在21世纪里成为一家真正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公司,让我们今天付出的一切努力有独特的回报……

我想阿里人应该,必须也只有选择坚持原则、坚持理想、坚持使命的发展之路!

对那些相信新商业文明和支持阿里巴巴成为理想主义公司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说,我们的上帝只有一个,就是用户。我们会更加在平时的工作中完善自己的服务和功能,我们会加强倾听客户,我们会坚持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卖家利益为原则。我们坚信在未来的商业社会里,将没有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区别,没有外资和内资的区别,没有国企和民企的区别,我们觉得只有诚信不诚信的区别,只有开放和不开放的区别,只有承担责任和不承担责任的区别……我们将全力支持那些诚信、开放和承担责任的企业。我们为我们自己工作中的不当、不成熟、不完善而道歉,我们保证将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创新……我们不追求最具影响力,我们追求对人类,对社会,对家庭和对自己最有贡献力!

对那些辛苦创业者们,我想说今天是创业最好的时候。一切梦想的成功一定和眼泪、汗水有关,和坚持诚信努力有关!商业就不该害怕竞争,害怕竞争就不该做商业。我们害怕的是不透明的竞争,不诚信的竞争,不公平的竞争!怨天尤人的人永远会输给拥抱变化、改变自己的人!

对于我们的阿里人,我想说的是,我们坚持了11年的理想很不容易,但我们还将坚持91年的理想!我们从第一天起就坚持赚钱不是我们的目的,而仅仅是我们的结果。我们这家由80后、90后组成的公司,必须有别于昨天的企业。我们感恩自己的公司诞生于这个社会,我们会因为今天的社会环境而成长,我们更应该为这个商业社会的完善而存在!这也是我们每天认真工作的意义所在。阿里人,我们自己的未来一定是由我们今天乐观积极的态度和努力决定的!

对那些躲在背后的网络黑色产业链和希望我们放弃原则的人们,我想说,我们从来不会因为利益而改变自己,我们更不会因为压力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我们将会面对任何挑战……我们宁可关掉自己的公司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今后我们希望全社会来监督我们的商务政策调整,假如我们的调整政策违背了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原则,我们一定会认真倾听而修改。否则我们将会犹如捍卫生命那样捍卫我们的使命!

请那些想通过闹事和传播谎言获益的人注意,你们的举动不仅仅在伤害两万多名优秀的、努力的年轻人的理想,你们也在破坏和打击数千万以网络为生存的小企业以及几亿消费者的利益。阿里人感谢真诚的建议和批评,但是别有用心的意见,无理取闹和片面的东西,我们不会接受,即使你们付诸于游行示威甚至更加过激的手段,试图通过这些手段让我们让步屈服,数亿消费者不会答应的。我们坚信并会积极地参与到社会进步的力量中去……

阿里人,为理想而战吧!

此时此刻,非我莫属! 4O5KuCXZzWaCC8uH0xk9ICfhxDQpPun9pIm3eLWI65/ZQxx/yrAAy+AGyUIb0+T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